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陈越阳[1](2021)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公路是最常见的公路形式,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和城镇主干道中。随着大量公路工程的不断建设,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仍有部分沥青路面出现了变形、开裂等病害现象,这是由于影响其最终质量的因素较多,而在施工过程中人们又未曾对其引起重视。因此,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并研究了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唐建华[2](2021)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然而,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随着路面服役时间的增加,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形式将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对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重大影响。其中沥青路面的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从而全面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依托渭武高速公路段,通过对路面三个标段分别从原材料(沥青、集料、矿粉)、混合料配合比、路用性能及现场检测等方面,结合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的应用)、质量控制手段(质量动态控制图的应用)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灰关联度的应用),对其路面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今后甘肃省其他高速公路的路面铺筑质量积累相关经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对原材料(沥青、集料和矿粉)质量的稳定状态和变异性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路面一标和路面二标的A级70号石油的针入度质量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相较于路面三标分布较为稳定,其老化后的性能指标也要优于路面三标;各标段六种沥青的三大指标变异系数排序: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短期老化后的变异系数排序:延度>针入度比,因此各标段需要把沥青的延度和针入度作为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2.通过油石比质量动态控制图可以看出,路面二标和路面三标的质量控制较为稳定;由灰关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SBS改性沥青的粘度、混合料中2.36mm的通过率、油石比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集料针片状含量、油石比和软化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石比、粘度和沥青饱和度。3.对铺筑成型后的路面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由灰关联分析可知对路面压实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为面层厚度、碾压温度和油石比;由灰关联分析可知对路面渗水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为空隙率和油石比。
王霖[3](2021)在《半刚性基层模式下长寿命路面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结构在与日俱增的交通量以及重载车辆下的作用下产生路面典型损害,使得当前服役路面结构迅速进入损坏阶段,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本文通过分析长寿命路面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半刚性基层模式下长寿命路面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对寒区沥青路面进行地区特色标定,旨在分析路面结构各结构层力学性能在各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响应,为半刚性基层模式下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优化和路面服役寿命的延长做出指导性研究。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对比动静态荷载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得到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幅值与静态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接近;为接近路面实际情况,采用子程序定义动态荷载分析路面结构相应的力学性能特点,得到典型路面结构符合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面圧应变的要求;对路面荷载大小、各层厚度和模量进行多水平对比分析,探究影响因素对路面结构设计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到路面结构层力学指标在各影响因素变化下的响应规律。根据温度场所需理论,构建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温度场模型,实测寒区夏季典型一天时刻温度变化,对所构建的温度场进行验证;考虑寒区夏季高温条件下的与荷载作用耦合影响,分析典型一天最不利温度时段路面沥青混合料结构层底拉应变以及层顶剪应力,得到变温与荷载共同影响下路面结构在沥青混合料层底拉应变对应高低温时段下的水平在90微应变和80微应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荷载耦合作用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高于荷载变化对力学响应的影响。采用动转静的方式对路面结构在荷载累积效应下的路面永久变形做出计算,随着交通量增大不断累积,分别得到在多水平荷载累积作用次数下的永久变形量,发现塑性变形在前期迅速累积,在累积变形量的占比上也大于后期,其中2000万次作用次数下半刚性路面结构变形量在15mm以内。
陶志鹏[4](2020)在《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透水沥青路面是指具有18%以上的空隙率,并且内部可以透水、排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它能够快速的将路面上的水排走,提高雨天市民的出行安全以及行车舒适度;雨水可以通过空隙渗透到土壤,滋养地表的植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缓解城市的水资源匮乏以及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在大雨期间的排水效率,降低在大雨期间城市出现内涝情况的概率。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本文对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透水沥青路面进行调查,以及结合我国关于透水沥青路面的现行规范和江西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江西地区的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的原材料的选用标准。并且设计了测定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连通空隙率的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隙率与透水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定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了透水沥青路面的目标空隙率的设计公式。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I-D)中分别掺加6%、9%、12%、15%的HVA高粘剂,制备高粘改性沥青A和高粘改性沥青B,进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和60℃动力粘度试验,发现:随着HVA掺量的增加,高粘改性沥青A与B的针入度均降低,软化点、延度以及60℃动力粘度均增大,表明HVA高粘剂可以改善沥青的粘度、耐高温性能以及低温稳定性能;HVA高粘剂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中的最佳掺量为15%,在SBS改性沥青(I-D)中的最佳掺量为9%。分别采用高粘改性沥青A、高粘改性沥青B对PAC-13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PAC-13(A)的最佳油石比为4.9%,PAC-13(B)的最佳油石比为4.8%;对二者进行水稳定性能检验和高温稳定性能检验,结果表明PAC-13(B)的性能更好。对PAC-13(A)、PAC-13(B)、AC-13C进行原材料成本计算,发现PAC-13(A)的原材料成本是AC-13C的1.38倍,PAC-13(B)的原材料成本是AC-13C的1.21倍。对不掺加纤维、掺加聚酯纤维、掺加玄武岩纤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研究。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四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均能有效提高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进行透水试验,发现: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会降低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透水性能。对三种掺加不同种类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进行计算,发现:掺加聚酯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是不掺加纤维的PAC-13的1.03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PAC-13的原材料成本是不掺加纤维的PAC-13的1.09倍。对PAC-13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铺筑了一条300m长的PAC-13试验段,提出了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并对试验段进行了性能检验,发现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以及渗水性能。
唐樊龙[5](2020)在《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频繁的变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在养护阶段,由于病害数据量大,信息存储困难,文本调阅耗时,很难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估算。此外,对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模型归档,统一管理,依然缺少完善系统的信息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役后期管理难度大,数据调取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道路BIM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基于BIM的典型沥青路面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研究。首先确立Revit作为主要建模软件,通过建立公制常规模型族的方式完成了沥青路面基础模型的创建。然后总结了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并通过基础模型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典型沥青路面的三维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mo编程进行了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在BIM中的三维路线自动设计,然后将结构分析公式以Python语言的方式写入Dynamo程序中,并将设计参数与结构分析参数进行串联,实现了在BIM环境中设计与结构分析的同步进行。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数据中转接口,将参数化的BIM模型以数据文件格式导入ABAQUS中,通过借助外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BIM-ABAQUS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精确分析。(2)进行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研究。首先采用Dynamo编程创建了能够从Excel自动读取数据的节点程序完成了地质模型创建,然后进行场地模型布置,最后通过Navisworks完成沥青路面施工的模拟。接下来以智能压实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MATLAB用最小标准差的方式将压实参数进行区域划分,以代表性压实度参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将智能压实获取的质量参数以直观可视的图像表达取代传统的数据繁多读取困难的Excel表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C#语言编程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可视化评估程序。最后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典型的级配离析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采用基尼不纯度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参数获取,并将图像识别结果反馈到三维的BIM模型中建立预警提示,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质量状况预警体系。(3)针对养护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不足,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研究。为构建基于BIM的参数化病害模型,首先采用Context Capture利用三维重构技术重构了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维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局部病害利用Revit建立基础参数模型的功能,直接在BIM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病害模型然后进行病害纹理贴图,实现病害的精细建模。然后将完成的参数模型导入到道路总体模型中,实现病害尺寸参数在BIM模型中直接测量获取,同时建立关注点,详细记录病害的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询。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首先结合江苏省历年的养护资料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平均费率,通过三维道路模型中的病害信息建立养护成本估算程序。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养护设计规范,以SRI、RQI、PCI、RDI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上述建立的养护成本估算程序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式与三维病害图像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自主养护决策模型。(4)开展了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信息平台的研究。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模式,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IFC格式的信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DW网页编程软件,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BIM式数据采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主体部分包括密码式的加密窗口登录界面,平台主页总体信息概况以及大类目录标签,视频与模型文件存储查询专区,数据文件详细资料归类专区等。
魏宗昊璇[6](2020)在《基于区域特征的河北省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现象十分普遍。当裂缝在气温变化、雨水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发展,路段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被削弱,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河北省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寒冷地区高速公路的裂缝病害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路段的气候环境变化规律,建立环境特征变化模型。根据此模型可知,该地区1月份的气候数据可作为参考气候进行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其次,基于怀来地区的特征气候,确定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的温度。采用5℃延度、脆点试验、BBR试验对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低温小梁弯曲试验与低温劈裂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选择。通过混合料试验数据进行离散度分析,认为劈裂抗拉强度更适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路段所采用的路面结构进行温度场数值模拟。结合怀来气候数据,分析在当地环境下路面各结构层温度变化规律,总结试验路段采用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温度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为后续温度应力计算及理论分析提供基础保障。最后,通过计算在不同环境下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对比不同结构在寒冷地区的适用性。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优于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但随着条件逐渐恶劣,上面层材料低温性能成为路面结构抵抗低温开裂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设计沥青路面时,需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综合考虑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
钱谣[7](2020)在《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研究》文中指出沥青是一种黑色的吸热材料,其对太阳辐射具有的高吸收率,致使路面温度显着上升。加之车辆重载交通的持续作用,许多沥青路面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车辙病害,影响行车舒适及行车安全。鉴于此,国内外陆续开展了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降温技术的研究。它们在“主动”降低路表温度、提高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涂层的部分路用性能亟待提高,其综合性能的优劣亦有待验证。此外,目前研制涂层的成膜物质大多为溶剂型树脂,其在制备中易产生污染,不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因此,亟待研发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并适用于高温湿热且重载交通地区的水性环保型热反射涂层,在提高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同时兼具环保功能。本文首先深入调研了浙江地区的气候交通及沥青路面病害状况,提出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热反射涂层的基本要求,并优选出一种适用于当地的涂层原材料。其次,系统开展了高温湿热地区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设计及制备研究。通过对涂料制备参数、制备与涂装工艺进行研究,以涂料粘度、光泽度及降温值为评价指标,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反射涂层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并制备出一种适用于当地高温湿热环境、且兼具环保功能的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同时还进行了彩色热反射涂层的研制及其基本性能测试。借助自制的室内降温试验模拟装置进行了涂层的室内降温性能测试,探究了涂层用量及试件温度等因素对其室内降温效果的影响。随后研究了涂层的室外降温性能,并对室内、外涂层降温试验测得的降温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热反射涂层室内、外降温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涂层在最佳涂料用量下的室内最大降温幅度为11.2℃,室外最大降温幅度为8.3℃。为了进一步凸显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良好降温效果,本研究在前期查阅目前常用热反射涂层降温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热反射涂层的降温效果对比。最后,深入研究了高温湿热地区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路用性能,借助摆式仪对涂层的抗滑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比分析了其抗滑性能改善前后的降温效果。利用拉拔测试仪测试了涂层的粘附性能,采用加速磨光试验开展了其耐磨性能研究,并对耐磨试验后涂层的抗滑性能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了3种常用热反射涂层的路用性能。此外,开展了高温湿热地区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施工工艺及经济效益分析。本研究成果不仅为提高浙江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还可供全国类似地区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所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刘文[8](2019)在《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文中指出重庆市地处西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高速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高速公路约3000公里。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过程中,重庆也出现了与全国其他地区类似的路面早期损坏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畅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重庆地区同时兼具了山区、高温、多雨这三个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非常不利的地理气候条件,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抗滑、抗水损坏等性能提出了特别严峻的要求。本文从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入手,通过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路况的调研、现场芯样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现场路面结构温度的实测以及往年交通量数据的收集等工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收集整理了重庆和其他省份已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及参数,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发展的变化;然后对渝长路、长万路、渝黔路二期、渝邻路做了现场病害调查并进行了取芯,分类统计了各种病害的数量、位置等;再对取回的芯样进行室内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其次对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综合分析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的类型、产生原因并得出结论:(1)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状况整体良好,但是在各条高速公路中基本均存在情况较差的个别路段;(2)导致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各类病害的原因主要有:结构设计不具针对性——存在特殊交通吸引点的路段、长大纵坡路段,尤其在上述两种因素叠加的路段,未能进行特殊设计;交通荷载的组成中重载比例大(25%~30%的重载比例)、超载率大;早期高速公路采用的沥青的软化点相对均偏低,除上面层采用的改性沥青基本满足路面结构的内的温度要求外,中、下面层均存在路面结构内的温度高于沥青软化点的现象,该现象是导致部分路段出现严重车辙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原因的分析,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方面均进行了相关改进,例如,超载的严格控制、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等。(3)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压实度偏低、或压实度不均匀是造成早期的水损害、(纵、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修养护不及时、养护措施不恰当,使得出现了裂缝、唧浆、剥落等早期病害的现象不能进行及时处理、维修后的路段不久之后又发生同样的病害;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把好施工质量关,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李海莲[9](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由于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大多数高速公路已经进入养护维修高峰期。同时受西北寒旱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寒气候、高原冻土、大风干旱和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不断增加且成因更趋复杂。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智能算法,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历史,深入分析和研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机理,研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预测模型,并结合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构建路面养护智能决策体系,不仅对进一步提高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持。基于已有文献研究,本文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为主线,综合应用粗糙集、网络分析法、区间数、模糊分析、多维联系数等理论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性能预测及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过程中涉及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路面性能衰变预测、养护路段确定及措施选择、养护费用分配及养护决策优化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及其评价过程发展历程的系统分析,建立了基于路面技术状况的多元复杂系统,重点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功能性能、车辙性能、安全性能、结构承载力等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高速公路的周围气候、交通流量、路龄及施工与运营管理等要素对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系统总结了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及表现特征;并通过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对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产生机理及主要类型的系统深入分析,结合传统评价方法中固定指标权重难以反映实际路况性能的不足,利用粗糙集知识粒度及网络分析法等理论,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知识粒度理论和ANP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同时,结合区间数理论、模糊评价方法及粗糙集不完备信息系统,构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并以甘肃省管辖高速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通过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影响因素及传统预测方法的系统总结和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萤火虫算法,构建了基于IFA-SVM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并引入领域搜索及可变步长策略,克服寻优过程中萤火虫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发生随机移动,指导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寻优选择,进而选择对应性能指标实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有效预测。并通过实例预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4)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目标的分析,进一步梳理了路面养护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应的技术方案。结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等标准,根据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病害特征,建立了路面养护决策标准,构建了集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路龄、交通流轴载、养护历史、养护资金及养护规划目标于一体的养护决策模型,提出了养护路段划分方法和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技术。(5)根据所建模型及其对应的方法与技术,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智能信息处理算法,使用Python的Web开放框架Django及其集成插件,结合GIS技术平台和MySQL数据库技术管理平台,搭建了基于B/S架构的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养护方案智能决策系统。并结合实例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各类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晓磊[10](2019)在《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建成了第一条高速公路。然后高速公路的建设呈指数增长。2016年底,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公里数)超过1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道路通车后,路面直接受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再加上我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初期过于注重数量,则忽略了建设的质量,导致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使用寿命,给高速公路建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本课题以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项目为基础,结合现代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特别是SMA路面)的施工工艺为重点,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针对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特别是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工具和方法,确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工程所用材料、生产配合比、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过程中,针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及生产级配等进行全面控制;施工后,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反馈到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方案中。本文采用该方案保证了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实现了该工程质量保合格创优的目标,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其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
2 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因素 |
2.1 设计因素 |
2.2 材料因素 |
2.3 施工因素 |
3 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施工技术 |
3.1 沥青混合料配比 |
3.2 混合料运输 |
3.3 路面摊铺 |
3.4 路面碾压 |
3.5 施工接缝处理和养护 |
4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4.1 工程材料的选取 |
4.2 沥青混凝土的温度 |
4.3 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
4.4 沥青路面的防水性 |
4.5 沥青路面的外部美观性 |
4.6 沥青路面的薄弱处检测 |
5 结论 |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理统计与灰关联分析方法 |
2.1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2.1.1 数学期望值 |
2.1.2 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
2.1.3 其他数据分布特征数 |
2.1.4 统计质量控制原理 |
2.1.5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6 质量控制图及基本原理 |
2.2 灰关联分析方法 |
2.2.1 灰关联分析方法 |
2.2.2 灰关联决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质量对比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依托工程概况 |
3.1.2 工程特点 |
3.2 沥青质量分析 |
3.2.1 沥青质量对比分析 |
3.2.2 沥青质量变异性分析 |
3.2.3 沥青质量控制措施 |
3.3 集料与矿粉质量分析 |
3.3.1 集料质量分析 |
3.3.2 矿粉质量分析 |
3.3.3 集料质量控制措施 |
3.3.4 矿粉质量控制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分析 |
4.1 LM2 标SMA-13 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
4.1.1 SMA-1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1.2 SMA-1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1.3 SMA-13 配合比验证 |
4.2 LM2 标SUP-20 中面层配合比设计 |
4.2.1 SUP-20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2.2 SUP-20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2.3 SUP-20 配合比验证 |
4.3 LM2 标ATB-25 下面层配合比设计 |
4.3.1 ATB-25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3.2 ATB-25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3.3 ATB-25 配合比验证 |
4.4 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指标质量控制 |
4.4.1 各标段混合料油石比质量控制 |
4.4.2 各标段混合料级配质量控制 |
4.4.3 各标段混合料体积指标质量控制对比 |
4.5 各标段沥青混合料性路用性能指标对比 |
4.5.1 高温稳定性指标对比 |
4.5.2 低温抗裂性指标对比 |
4.5.3 水稳定性指标对比 |
4.6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灰关联分析 |
4.7 影响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灰关联分析 |
4.8 影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灰关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面成型质量对比分析与评价 |
5.1 各标段压实度对比分析 |
5.1.1 影响路面压实度的灰关联分析 |
5.1.2 各标段压实度变异性对比 |
5.2 各标段渗水系数对比 |
5.2.1 影响路面渗水系数的灰关联分析 |
5.2.2 渗水系数变异性对比 |
5.3 各标段面层厚度对比分析 |
5.3.1 面层厚度变异性对比 |
5.4 各标段平整度对比分析 |
5.4.1 平整度变异性对比 |
5.5 路面检测指标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1 压实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2 渗水系数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5.3 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半刚性基层模式下长寿命路面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长寿命路面理念与发展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1.5 论文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
1.6 论文所用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面结构分析理论 |
2.1 概述 |
2.1.1 有限单元法核心理念 |
2.1.2 有限元软件介绍 |
2.2 弹性层状体系假设 |
2.3 路面损坏类型和原因分析 |
2.3.1 裂缝 |
2.3.2 永久变形 |
2.4 力学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构建分析 |
3.1 有限元路面模型构建 |
3.1.1 路面结构及参数选定 |
3.1.2 荷载接触的等效转化 |
3.1.3 有限元几何模型 |
3.1.4 荷载施加方式 |
3.2 结果分析 |
3.3 动态荷载与静态荷载对比 |
3.4 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厚度影响 |
3.4.2 模量影响 |
3.4.3 荷载大小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温度变化对半刚性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
4.1 温度场计算分析概述 |
4.2 温度场建立 |
4.2.1 有限元模型构建 |
4.2.2 材料热参数 |
4.2.3 温度场中温度的确定 |
4.2.4 温度场结果分析 |
4.3 考虑荷载情况下的力学响应 |
4.3.1 材料本构关系 |
4.3.2 路面结构材料参数 |
4.4 变形的计算分析 |
4.4.1 交通量的确定 |
4.4.2 轮载作用时间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水沥青路面的发展 |
1.2.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的选用标准研究 |
2.1 对已投入使用的透水性沥青路面工程的调查研究 |
2.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用标准研究 |
2.2.1 粗集料 |
2.2.2 细集料 |
2.2.3 矿粉 |
2.2.4 纤维稳定剂 |
2.2.5 沥青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设计 |
3.1 关于江西地区的降雨强度的调查分析 |
3.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透水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
3.2.1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连通空隙率的关系研究 |
3.2.2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空隙率与透水性能的关系研究 |
3.3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试验 |
4.2 高粘改性沥青的制备 |
4.2.1 制备方法 |
4.2.2 高粘改性沥青的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
4.3 目标级配设计 |
4.3.1 初选级配设计 |
4.3.2 估算初选级配的沥青用量 |
4.3.3 目标级配的确定 |
4.4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5 最佳油石比的检验 |
4.5.1 PAC-13水稳定性能检验 |
4.5.2 PAC-13高温稳定性能检验 |
4.5.3 PAC-13析漏试验 |
4.5.4 PAC-13最佳油石比检验结果分析 |
4.6 经济成本分析 |
4.7 综合比选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5.1 配合比设计 |
5.2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5.2.1 PAC-13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
5.2.2 PAC-13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
5.2.3 PAC-13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
5.2.4 PAC-13的抗疲劳性能研究 |
5.2.5 PAC-13的透水性能研究 |
5.3 经济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设 |
6.1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 |
6.1.1 原材料试验 |
6.1.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6.2 透水性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设 |
6.2.1 施工工艺 |
6.2.2 性能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4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管养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5 基于BIM信息数据平台研发的相关研究 |
1.3 当前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维管养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沥青路面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 |
2.1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1.1 Revit简介 |
2.1.2 族构件创建 |
2.1.3 参数化模型创建 |
2.2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2.2.1 沥青路面组合类型 |
2.2.2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
2.2.3 代表性道路的参数化建模 |
2.3 基于Dynamo的沥青路面自动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
2.3.1 利用Dynamo实现路面参数可控的三维道路 |
2.3.2 结构分析的参数准备 |
2.3.3 基于Dynamo的路面结构分析 |
2.4 基于BIM的数据中转系统的研发 |
2.4.1 数据转换方法 |
2.4.2 数据转换接口的研发 |
2.5 基于ABAQUS-BIM模型的力学性能验算 |
2.5.1 基于BIM-ABAQUS转换接口的参数化模型数据转换 |
2.5.2 典型路面的ABAQUS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 |
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
3.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
3.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
3.1.3 当前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可视化施工模拟 |
3.2.1 施工模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
3.2.2 基于BIM的施工场景构建 |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模拟 |
3.3 基于BIM的路基施工质量管控 |
3.3.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3.3.2 路基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3.3 确立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
3.3.4 基于BIM-ArcGIS的智能压实质量的可视化监控 |
3.4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信息集成与质量性能评价 |
3.4.1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的参数化集成 |
3.4.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
3.4.3 基于层次分析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 |
3.5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警 |
3.5.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相关研究 |
3.5.2 集料的边缘检测 |
3.5.3 集料图像分割 |
3.5.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表征 |
3.5.5 基于BIM的可视化呈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 |
4.1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1.1 三维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
4.1.2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2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参数化建模 |
4.2.1 Revit中的基础病害模型制作 |
4.2.2 病害纹理贴图 |
4.2.3 病害模型融入到BIM模型中 |
4.3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
4.3.1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备案 |
4.3.2 基于BIM模式的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管理 |
4.4 基于BIM模式的养护成本估算 |
4.4.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
4.4.2 沥青路面养护阶段的成本分析 |
4.4.3 基于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 |
4.5 基于BIM的养护自主决策模型建立 |
4.5.1 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
4.5.2 基于BIM的养护决策分析 |
4.5.3 养护自主决策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
5.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 |
5.2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
5.2.1 IFC标准的信息表达方式 |
5.2.2 基于IFC格式的数据表达 |
5.3 信息的上传与导入 |
5.3.1 信息创建过程 |
5.3.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 |
5.3.3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
5.4 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研发 |
5.4.1 开发平台介绍 |
5.4.2 平台的总体设计 |
5.4.3 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与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
(6)基于区域特征的河北省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研究 |
1.2.2 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 |
1.2.3 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北省寒冷地区环境特征变化模型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2 河北省北部高速公路裂缝病害调研 |
2.2.1 裂缝病害统计 |
2.2.2 路面裂缝病害调研结果 |
2.2.3 寒冷地区路面裂缝病害成因分析 |
2.3 区域气候特征调研 |
2.3.1 大气温度变化分析 |
2.3.2 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
2.3.3 风速变化分析 |
2.4 环境特征变化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材料低温性能评价 |
3.1 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的设计原则 |
3.1.1 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 |
3.1.2 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则 |
3.1.3 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分析 |
3.2 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 |
3.2.1 沥青技术性能 |
3.2.2 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评价 |
3.3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
3.3.1 原材料的技术性能 |
3.3.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3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温度场的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
4.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4.1.1 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
4.1.2 傅里叶定律 |
4.1.3 热传导边界形式 |
4.2 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及材料参数 |
4.2.1 沥青路面结构模型 |
4.2.2 环境气象数据 |
4.2.3 沥青路面材料参数 |
4.2.4 有限元模型假设 |
4.3 基于抗裂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方案优选 |
4.3.1 基于温度场的沥青路面结构抗裂性能分析 |
4.3.2 基于温度应力的沥青路面结构抗裂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区域特征的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材料适用性与结构优选分析 |
5.1 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选 |
5.1.1 基于低温性能的沥青结合料选择 |
5.1.2 基于低温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选择 |
5.1.3 基于低温抗裂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选择 |
5.1.4 路面结构性能验证 |
5.2 SMA沥青路面效益分析 |
5.2.1 SMA路面工程费用分析 |
5.2.2 养护费用分析 |
5.2.3 社会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热反射涂层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评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浙江气候交通及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涂层原材料优选 |
2.1 浙江气候环境及交通状况调查 |
2.1.1 气候环境调查 |
2.1.2 交通状况调查 |
2.2 浙江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
2.2.1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 |
2.2.2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 |
2.2.3 沥青路面其他类病害 |
2.2.4 沥青路面病害总结与分析 |
2.3 浙江沥青路面水性热反射涂层的原材料优选 |
2.3.1 水性热反射涂层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
2.3.2 水性热反射涂层的原材料优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
3.1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配方设计方法 |
3.1.1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配方设计原则 |
3.1.2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配方设计方法 |
3.2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制备及涂装工艺 |
3.2.1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制备方法 |
3.2.2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制备参数 |
3.2.3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制备工艺 |
3.2.4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涂装工艺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涂料配方设计 |
3.3.1 试验因素的选择及水平的确定 |
3.3.2 评价指标的优选及测试方法 |
3.3.3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4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配方确定 |
3.4 彩色热反射涂料的制备 |
3.4.1 彩色热反射涂料的着色颜料优选 |
3.4.2 彩色热反射涂料的制备工艺 |
3.4.3 着色颜料对热反射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3.5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降温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及技术性能测试 |
4.1.1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 |
4.1.2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及技术指标测试 |
4.2 车辙板试件制备及热反射涂料的涂布 |
4.2.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2.2 车辙板试件制备 |
4.2.3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料的涂布 |
4.3 室内降温模拟试验研究 |
4.3.1 室内降温模拟试验原理 |
4.3.2 室内降温模拟试验系统 |
4.3.3 室内降温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
4.4 室外降温试验研究 |
4.4.1 室外降温试验方案设计 |
4.4.2 室外降温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涂层室内外降温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
4.5.1 相关性分析的研究思路 |
4.5.2 涂层室内外降温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
4.6 不同热反射涂层的降温性能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路用性能研究 |
5.1 抗滑性能研究 |
5.1.1 抗滑性能测试方法 |
5.1.2 基于摆式仪法的涂层抗滑性能测试 |
5.1.3 涂层抗滑性能的改善技术研究 |
5.1.4 改善抗滑性能后涂层的降温效果测试 |
5.2 粘附性能研究 |
5.2.1 粘附性能测试方法 |
5.2.2 基于拉拔试验的涂层粘附性能测试 |
5.3 耐磨性能研究 |
5.3.1 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
5.3.2 基于加速磨光试验的涂层耐磨性能测试 |
5.3.3 耐磨试验后涂层的抗滑性能分析 |
5.4 不同热反射涂层的路用性能对比 |
5.4.1 不同热反射涂层的抗滑性能对比 |
5.4.2 不同热反射涂层的粘附性能对比 |
5.4.3 不同热反射涂层的耐磨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施工工艺及经济效益分析 |
6.1 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施工工艺 |
6.1.1 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施工要求 |
6.1.2 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施工工艺 |
6.2 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
6.2.1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经济效益分析 |
6.2.2 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的社会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主要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已建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情况 |
2.1 重庆早期已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及参数调研 |
2.2 其他省份早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调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庆高速公路的病害调查 |
3.1 现场调查的对象、方法以及调查内容 |
3.2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 |
3.2.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数法 |
3.2.2 其他评价方法 |
3.3 现场调查结果及路况评价 |
3.3.1 渝长路 |
3.3.2 长万路 |
3.3.3 渝黔二期 |
3.3.4 渝邻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检测及其分析 |
4.1 渝长路试验研究 |
4.1.1 渝长路现有资料调查分析 |
4.1.2 室内试验研究 |
4.2 长万路试验研究 |
4.2.1 长万路现有资料调查分析 |
4.2.2 室内试验研究 |
4.3 渝黔二期试验研究 |
4.3.1 渝黔二期现有资料调查分析 |
4.3.2 室内试验研究 |
4.3.3 现场试验研究 |
4.4 渝邻路试验研究 |
4.4.1 现场调查研究 |
4.4.2 室内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庆高速公路交通调查分析 |
5.1 重庆现有高速公路历史交通量分析 |
5.1.1 现有高速公路AADT分析 |
5.1.2 现有高速公路年交通量分析 |
5.1.3 现有高速公路交通组成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 |
6.1 裂缝类病害的原因 |
6.1.1 横向裂缝的主要导致原因 |
6.1.2 纵向裂缝 |
6.1.3 网裂 |
6.2 沉陷类病害的原因 |
6.2.1 裂缝、唧浆发展而来的沉陷 |
6.2.2 沥青面层的压实度不足或高温稳定性不足导致的沉陷 |
6.3 坑槽类病害的原因 |
6.4 车辙类病害的原因 |
6.5 其他病害的原因 |
6.5.1 拥抱、搓板 |
6.5.2 唧浆 |
6.5.3 桥面推移 |
6.5.4 补块车辙 |
6.5.5 补块开裂 |
6.6 交通量对沥青路面病害的作用 |
6.6.1 超载车辆的作用 |
6.6.2 设计过程中对交通量预估的偏差 |
6.7 温度对重庆沥青路面病害的作用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因素分析 |
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及影响因素 |
2.1.1 路面技术状况的内涵 |
2.1.2 路面技术状况的影响因素 |
2.2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2.2.1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历程 |
2.2.2 沥青路面破损类型 |
2.3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用评价指标体系 |
2.3.1 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
2.3.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3.3 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2.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4.2 分项指标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寒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标定方法研究 |
3.1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
3.1.1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与建设 |
3.1.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区域划分 |
3.2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情况 |
3.2.1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
3.2.2 高速公路分区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
3.2.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成因分析 |
3.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3.3.1 评价指标权重标定过程 |
3.3.2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3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标定算法 |
3.3.4 评价指标权重优化标定 |
3.4 实例分析 |
3.4.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网络结构 |
3.4.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3.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3.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权重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1 模糊区间数评价理论 |
4.1.1 区间数基本理论 |
4.1.2 综合评价原理 |
4.2 基于模糊区间数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4.2.2 评价区间的确定及量化 |
4.2.3 区间数评价结果确定 |
4.3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3.1 评价指标测度值界定 |
4.3.2 评价指标值模糊处理 |
4.3.3 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区间确定 |
4.3.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
4.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因素分析 |
5.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通用方法 |
5.2.1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衰变模式 |
5.2.2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通用预测方法 |
5.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3.1 SVM基本原理 |
5.3.2 FA基本原理 |
5.3.3 IFA-SVM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模型 |
5.4 甘肃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1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 |
5.4.2 沥青路面性能检测基础数据预处理 |
5.4.3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 |
5.4.4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预测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
6.1 沥青路面养护目标及分类 |
6.1.1 养护目标 |
6.1.2 养护技术分类 |
6.2 沥青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 |
6.2.1 高速公路路面单元养护类型及划分标准 |
6.2.2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策略及确定标准 |
6.3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与优化 |
6.3.1 养护路段划分原则 |
6.3.2 养护路段划分方法 |
6.4 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 |
6.4.1 养护决策指标体系 |
6.4.2 养护决策层次模型 |
6.4.3 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养护决策方法 |
6.4.4 基于养护效益与目标的养护方案优化 |
6.5 养护方案决策优化实例 |
6.5.1 路线基本概况 |
6.5.2 养护路段划分及优化 |
6.5.3 养护方案决策与优化 |
6.5.4 养护决策与规划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智能养护决策管理系统 |
7.1 系统设计与技术框架 |
7.2 系统总体架构 |
7.3 系统功能结构 |
7.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质量管理理念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沥青路面施工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
第二节 质量管理原理、步骤及工具 |
第三节 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概述 |
一、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
二、沥青路面质量形成过程 |
第四节 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章 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前质量管理 |
第一节 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概述 |
一、工程概况 |
二、路面简介(SMA路面为例) |
第二节 关键参数选取 |
第三节 生产配合比 |
一、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 |
二、配合比验证及再生混合料性能(路用)试验 |
第四节 原材料质量管理 |
一、集料质量管理 |
二、沥青原材质量管理 |
第五节 施工工期计划管理 |
第六节 施工工艺的选择 |
一、传统施工工艺 |
二、就地热再生复伴工艺 |
第七节 机械设备控制 |
一、试验仪器 |
二、摊铺设备 |
三、碾压设备 |
第四章 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管理 |
第一节 关键参数选取 |
第二节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
一、温度控制 |
二、路面厚度控制 |
三、再生路面压实质量控制 |
第三节 级配质量管理 |
一、筛孔通过率 |
二、沥青含量质量管理与控制 |
第五章 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后质量管理 |
第一节 施工后质量检测方法 |
第二节 施工后检验评定方法 |
第三节 缺陷责任期质量管理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 陈越阳. 工程技术研究, 2021(24)
-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以渭武高速公路为例[D]. 唐建华.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半刚性基层模式下长寿命路面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D]. 王霖. 吉林大学, 2021(01)
- [4]透水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 陶志鹏.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5]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唐樊龙. 东南大学, 2020(02)
- [6]基于区域特征的河北省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研究[D]. 魏宗昊璇. 长安大学, 2020(06)
- [7]高温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水性丙烯酸热反射涂层研究[D]. 钱谣. 长安大学, 2020(06)
- [8]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D]. 刘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9]西北寒旱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分析及养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10]LW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李晓磊.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