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锁阳多糖的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江英[1](2019)在《锁阳多糖体外免疫活性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锁阳(CYNOMORII HERBA)是常用蒙中药材,以干燥肉质茎入药,具有益精血、补肾阳、润肠通便的功效。锁阳富含多糖等多种物质,研究表明锁阳多糖(Cynomorium songaricum polysaccharide,CSP)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等作用,而对其免疫活性研究甚少。B细胞是生命机体免疫的重要细胞之一,其通过分泌抗体在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组分中起作用。本研究以锁阳为实验材料,通过酶解不同时间(1-5 h)得到锁阳多糖样品(CSP1-CSP5),在小试条件基础上,结合化学性质分析、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锁阳多糖中试提取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为锁阳多糖中试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用得到样品(CSP1-CSP5)的不同浓度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其对祖B细胞(Pro-B cell)、前B细胞(Pre-B cell)和未成熟B细胞(immature B cell)的增殖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酶解时间获得的锁阳多糖对Pro-B、Pre-B、immature B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CSP5对B细胞的作用较为明显,其中Pro-B细胞数量增幅在0.14%0.29%,immature B细胞数量增幅在0.050.08%;而Pre-B细胞在低浓度处理下细胞数量下降了0.03%0.36%,这可能是低浓度会促进Pre-B细胞向immature B细胞的发育。(2)随着酶解时间增加,锁阳多糖含量增加,与CSP1相比,其它锁阳多糖样品多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0.77%、19.88%、26.17%、32.38%;初步分离之后水淋洗部分多糖含量比粗多糖中多糖含量升高了。(3)锁阳多糖中试生产提取条件:酶解10 h、提取3次、提取3 h、酶用量5%;在此条件提取锁阳多糖得率为17.18%20.26%,多糖含量为78.54%89.76%,蛋白质含量为1.22%1.8%;电镜扫描后发现原材料被破坏较为严重。
热西代姆·阿卜力孜,李敏,胡君萍[2](2018)在《锁阳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锁阳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LPS)对照组、锁阳多糖给药组(25、50、100、200、400μg/mL),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中性红法测定其吞噬活性; Griess法测定其对NO分泌量的影响; ELISA法测定其IL-6和TNF-α的释放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25~400μg/mL)锁阳多糖均能够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P<0.05或P<0.01),干预24h和48h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干预6h和12h的增殖活性(P<0.05);锁阳多糖(25~400μg/mL)能显着促进细胞的吞噬活性(P<0.05);干预48h后,锁阳多糖(25~400μg/mL)的NO分泌量显着高于空白组和LPS组(P<0.05);与空白组和LPS组相比,锁阳多糖(25~400μg/mL)能显着促进细胞IL-6和TNF-α的释放(P<0.01)。结论锁阳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樊海燕,刘江英,陈贵林[3](2018)在《红外光谱结合有效成分分析在锁阳多糖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提取分离过程中的锁阳多糖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分析含量变化的新方法。红外光谱图显示光谱变化主要在1 800~800 cm-1,对此波段进行二阶导数处理,确定用吸光度比A1026/A3 404考察多糖相对含量变化,与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艺过程中多糖含量有明显变化,吸光度比法可快速判断多糖含量的变化情况,与苯酚-硫酸法测定的多糖含量结果一致,在优化工艺过程参数时提供方向性参考。红外光谱结合含量测定,可为下一步制定药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案提供定性定量分析依据。
樊海燕[4](2018)在《锁阳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俗称不老药,也称沙漠人参,是一种根寄生肉质草本植物,生长于沙漠地带。鲜锁阳既可食用,又可饲喂家畜,其干燥肉质茎用作传统中蒙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锁阳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醇提物中主要含有黄酮、萜类等成分,而水提物中主要成分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多糖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也是中医药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本文采用物理、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比较了五种提取方法,进而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单糖组成分析技术手段对新方法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和传统水提醇沉锁阳多糖的形貌和单糖组成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采用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试验对两种锁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其次,针对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采用DEAE-52、Sephe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两种锁阳多糖纯化组分,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质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采用体外脾淋巴细胞试验模型评价和比较了两种锁阳多糖纯化组分的免疫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酶辅助提取法与其他四种常用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多糖纯度高、水溶性好等优点。酶辅助提取法制备锁阳多糖得率最高,比热水提取法得率提高近2倍;多糖含量89.13%,几乎不含蛋白;水溶性良好,在水溶液中可以充分展开,分子高度6.5 nm,长度达500 nm;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少量阿拉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2)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Burman设计筛选主要因素、Box-Behnken设计优化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CSP-PAE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液p H 1.5、液料比108:1、酶解温度40℃,预测锁阳多糖得率23.86%,实际锁阳多糖得率23.63±0.21%,与预测值无显着性差异。(3)对比了专利方法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CSP-PAE和传统水提醇沉锁阳多糖CSP-HWE体外抗氧化活性,表明CSP-PAE不宜用作抗氧化剂,抗氧化作用可能主要来自CSP-HWE中的多酚等成分。CSP-HWE可显着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HO·和O2-·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CSP-PAE对DPPH·、ABTS+·、HO·和O2-·自由基只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还原能力很弱。(4)经系列柱分离纯化得到两种新型的锁阳多糖纯化组分CSP1和CSP2,得率分别为0.3%和0.9%,多糖含量分别为98.68%和96.14%,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33 k Da和26.71 kDa。利用光谱分析法、单糖组成、甲基化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一级结构进行解析。CSP1为分支度52.84%的杂葡聚糖,以α-1,4-D-Glcp、α-1,2-D-Glcp和α-1,3-D-Glcp为主链、2位支链连接端基T-α-D-Glcp、3位和6位支链均连接端基β-4-D-Glcp-OMe,可能的一级结构:CSP2为分支度17.93%的同葡聚糖,以α-1,4-D-Glcp为主链、6位支链分别连接端基β-4-D-Glcp-OMe和α-4-D-Glcp-OMe,可能的一级结构为:(5)两种锁阳多糖CSP1和CSP2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活性。CSP1经淋巴细胞毒性评价和淋巴细胞增殖评价实验证实,在高浓度(大于10μg/mL)时具淋巴细胞毒性作用,对细胞因子IL-2水平具逆浓度梯度的抑制效应,可能是由于其减少了分泌IL-2淋巴细胞的数量所致。而CSP2在相同的评价实验中证实具类丝裂原的诱导作用,对细胞因子IL-2水平也表现出逆浓度梯度的抑制效应,但原因不同,可能是由于CSP2对于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与IL-2促进细胞活化与增殖的效应类似或同向,导致IL-2的负反馈效应所致。综上,本研究首次提出的酶辅助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多糖纯度高、水溶性好等优点,优化工艺参数可用于指导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CSP-PAE不具有显着抗氧化活性;经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具有不同免疫活性的锁阳多糖纯化组分,CSP1为高度分枝的α-杂葡聚糖,CSP2为分支度小的α-同葡聚糖,可为锁阳多糖药品及保健产品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崔婷婷,袁长胜,邓小丽,刘冲,陈文[5](2017)在《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锁阳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及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全面考察锁阳多糖的提取方法,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应用膜分离技术对精制后的锁阳多糖进行分离,分别得到分子量CP1(MW>100k Da)、CP2(MW:50k Da100k Da)、CP3(MW:10k Da50k Da)三种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相较于其他提取方法,酶解协同超声法提取锁阳多糖得率最高,可达29.4%。不同分子量的锁阳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总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都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清除能力随着多糖浓度增加而增强,呈现量效关系;综合比较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抗氧化能力,CP2分子段多糖抗氧化能力强于CP1和CP3。结论酶解协同超声法可作为锁阳多糖提取的新方法,在锁阳总多糖中,分子量在50k Da100k Da的多糖开发利用价值较大。
欧锐[6](2017)在《锁阳多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治疗药物主要以西药为主。西药降糖效果显着、针对性强、降糖机制比较明确,但在降糖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副作用。因此开发降糖效果确切,副作用小的植物多糖类新药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首先通过普通饲料喂养联合不同浓度链脲佐菌素的方法、高脂高糖喂养联合低剂量STZ的方法分别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检测体重、饮水饮食、血糖、胰岛素和成模率,从中筛选最佳建模方法。其次,采用热水浸提法从锁阳中提取锁阳多糖,并检测多糖含量。采用最佳建模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同时分为阳性对照组、锁阳多糖(200 mg/kg)治疗组、格列苯脲(100 mg/kg)治疗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锁阳多糖、格列苯脲灌胃25 d,并设立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研究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饮水饮食、血糖、血清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estero,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I)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锁阳多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具体结果如下:1)在普通饲料喂养联合不同浓度STZ(20、15 mg/kg)、STZ(20、25 mg/kg)、STZ(30、20 mg/kg)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过程中,STZ组(30、20 mg/kg)大鼠的体重15 d后体重开始显着降低,饮水量在注射10 d后开始增加,饮食量在15 d后显着增加;三个STZ注射组的血糖浓度在10d后均显着升高;STZ(30、20 mg/kg)组大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着降低(P<0.05);STZ组(20、15 mg/kg)的大鼠的成模率为10%,STZ(20、25 mg/kg)组为40%,STZ(30、20 mg/kg)为30%,STZ(30、20 mg/kg)组的大鼠,死亡14只,其余组无死亡。2)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不同浓度STZ(20、15 mg/kg)、STZ(20、25 mg/kg)、STZ(30、20 mg/kg)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过程中,STZ组(20、15 mg/kg)大鼠在15 d后体重显着降低(P<0.05),STZ组(20、25 mg/kg)大鼠在20 d后体重显着降低,STZ组(30、20 mg/kg)大鼠在注射10 d后体重显着降低(P<0.05);三个STZ注射组的饮水、饮食量和血糖均在5 d后显着增加;三个STZ注射组的胰岛素水平均显着降低;STZ(20、15 mg/kg)、STZ(20、25 mg/kg)、STZ(30、20 mg/kg)三组2型糖尿病大鼠的成模率依次为30%,90%,50%,STZ(30、20 mg/kg)组死亡10只,其余组无死亡。3)灌胃锁阳多糖25 d后,发现锁阳多糖显着增高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P<0.01),降血糖药物格列本脲也有类似效果;锁阳多糖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P<0.01),且降糖效果同格列苯脲无显着差异;锁阳多糖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且在改善多食的效果上显着优于格列苯脲(P<0.01);锁阳多糖显着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C、TG、HDL的含量(P<0.05,P<0.01),显着升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LDL的含量,格列本脲也有类似效果(P<0.05)。锁阳多糖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的水平(P<0.05),格列苯脲也有类似效果;锁阳多糖显着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INSR、IRS-1蛋白的表达(P<0.01),与格列本脲的作用相比差异显着(P<0.05)。综上所述相比其它诱导方法,高脂高糖喂养联合STZ(20、25mg/kg)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成模率高,且无死亡,可以采用。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可明显缓解糖尿病大鼠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减轻,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紊乱、INSR、IRS-1蛋白的表达,其主要降糖机制可能为:1)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胰岛细胞的氧化损伤,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形态和结构,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细胞,促进受损胰岛细胞的修复,从而促进血清胰岛素的分泌,发挥其降血糖作用;2)锁阳多糖通过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INSR、IRS-1蛋白的表达,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脏器来发挥其对糖尿病大鼠的整体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为锁阳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保健品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对推动锁阳多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谷彩梅[7](2017)在《锁阳、肉苁蓉等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是全寄生植物,常寄生于蒺藜科白刺属植物根部。锁阳在1963年首次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后被历代药典收载。锁阳在中国和欧洲均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在地中海国家,锁阳在饥荒时作为应急食物用,而在中国西北沙漠地区常作为食品食用。本文收集中国西北五个省份锁阳样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仪技术快速分析锁阳化学成分,鉴定了锁阳中21个化合物,刺槐素是首次在锁阳中发现。响应面法优化锁阳提取方法,同时对不同产区锁阳进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考察不同测定方法及不同检测仪器对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并且比较不同产区锁阳多糖含量差异。基于电子舌技术对不同产区锁阳的口感差异进行检测分析。另外,对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种子质量进行评价并初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同时也对肉苁蓉鲜药材产区初加工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青海产锁阳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最高;根据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可将锁阳划分为两个不同化学型:外长城型和内长城型,且原儿茶酸可作为化学标记物。基于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和检测仪器的考察发现,苯酚-硫酸法更适合于锁阳中多糖测定;酶标仪高灵敏度和高效率更加适合锁阳多糖的含量测定;另外,通过不同产区的锁阳多糖含量测定分析,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锁阳在所有产区中多糖含量最高,反之,左旗产锁阳多糖含量最低。该锁阳品质差异可能与不同经纬度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相关。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锁阳产区溯源分析表明:电子舌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对不同产区的锁阳进行产区溯源,新疆产锁阳与其他省份的样品差异较大。本文为科学全面评价不同产区锁阳质量提供一定依据,并对锁阳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陈汉哲[8](2017)在《锁阳营养品质分析及生物活性成分定量方法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是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特色植物,因其丰富的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作为食材已有悠久的历史,且在各产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饮食。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锁阳营养品质存在差异。因此,找出影响锁阳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建立锁阳产品活性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对锁阳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5产地、西北地区4主产地、巴彦淖尔产锁阳的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不同产地锁阳的营养品质特点,为后续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建立锁阳咀嚼片中活性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提供准确、易行的企业标准。(1)不同地区锁阳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分析及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内蒙古阿拉善盟5产地、西北4主产地及巴彦淖尔产锁阳营养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异同,发现对锁阳营养品质贡献率较高的成分为儿茶素、淀粉、粗脂肪、灰分、粗多糖、还原糖、总黄酮。阿拉善盟产地锁阳成分相似,均具有高儿茶素、高淀粉、高粗脂肪的特点;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嘎瓦龙天池三主产地产锁阳成分相似,具有高总黄酮的特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产锁阳具有高蔗糖、高粗多糖的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州吴忠市利通区产锁阳具有高粗蛋白的特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锁阳根据营养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其中阿拉善盟产锁阳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推测可能由于各主产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关。(2)锁阳多糖咀嚼片中粗多糖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锁阳多糖咀嚼片中粗多糖含量的分析方法。锁阳多糖咀嚼片中粗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方程:y=57.317x-0.0114,相关系数:r=0.9991,线性范围:0.0030-0.0135 mg/m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2.14%,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42%,加标回收率:98.97-102.13%。样品中粗多糖含量为12.62 g/100g。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锁阳多糖咀嚼片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3)锁阳黄酮咀嚼片中总黄酮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锁阳黄酮咀嚼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锁阳黄酮咀嚼片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方程:y=11.920x+0.0072,相关系数:r=0.9994,线性范围:4.02-64.32μg/m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1.04%,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1.80%,加标回收率:93.70-104.58%。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21.67 g/100g。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锁阳黄酮咀嚼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狄蓉[9](2016)在《“先蒸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先泡后煮"和"先蒸后煮"两种方法从锁阳中提取锁阳多糖粗品,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两种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泡后煮"的实验中锁阳与水的比例为1:30、浸泡时间为2h、水煮时间为120min时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而"先蒸后煮"的实验中锁阳与水的比例为1:30、总蒸煮时间比为120min、蒸煮时间比(水蒸气熏蒸时间与水煮时间之比)为1:5时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此外,对两种工艺对比后发现"先蒸后煮"与"先泡后煮"提取工艺相比,锁阳多糖粗品的得率基本相等,均为0.5%左右,但采用"先蒸后煮"较"先泡后煮"工艺得到的锁阳多糖粗品,其多糖含量至少提高了7%以上。
王武成[10](2016)在《海蕴和锁阳多糖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糖化学与糖生物学的发展,糖类药物研发已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是真正临床用于治疗和诊断的糖类药物相比起小分子药物来说还是很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聚糖精细结构解析和其靶向性作用机制研究十分困难。结构明确的聚糖与功能性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活性机制研究将有助于糖类药物的研发。肝素/硫酸乙酰肝素类的糖胺聚糖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期望通过研究与肝素一样带负电荷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和果胶类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来阐明聚糖的靶向性生物功能作用机制,促进糖类药物的发展。海蕴是索藻目海蕴科植物海蕴(Nemacystus decipiens)的藻体。根据《本草拾遗》记载,海蕴“咸,寒,无毒”,并且有“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的功效。除了其药用功能外,海蕴还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海藻。目前海蕴中大分子和小分子天然产物活性还没有文献报道。有两篇文献对海蕴多糖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糖组成分析,海蕴多糖的精细结构还未见报道。海蕴属于褐藻,褐藻中主要的多糖有褐藻淀粉、褐藻胶和岩藻聚糖。为了明确海蕴中药效活性的物质基础,我们对海蕴多糖精细结构进行解析。首先我们用80℃热水对海蕴多糖进行提取,得到粗多糖NDH。红外光谱和糖组成分析表明NDH主要由硫酸化的岩藻聚糖组成。我们用强阴离子交换色谱QFF和凝胶渗透色谱S300对NDH多糖进行纯化,得到6个均一多糖,命名为NDH01,NDH221,NDH231,NDH241,NDH31和NDH41。我们着重对均一多糖NDH01进行结构解析。红外、核磁共振、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分析实验结果表明NDH01是一种分子量为216 kD的高度分支的乙酰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NDH01由甘露糖(Man),葡萄糖醛酸(GlcA)和岩藻糖(Fuc)以3.0:14.4:82.6的比例组成,并且含有摩尔比例分别为34.3%和13.9%的硫酸基和乙酰基。NDH01的主链由α-D-1,2-Manp和β-D-1,4-GlcpA二糖重复单元构成。支链主要在1,2-Man的C3,C4和C6位。支链主要由1,3,4-Fuc,1,4-Fuc,1,3-Fuc和1,4-GlcA构成。有部分T-Fuc和硫酸基取代在1,3,4-fuc的c4位。生物活性数据表明ndh01多糖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的管腔生成。hmec-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表明ndh01可以通过显着抑制hmec-1细胞迁移来实现其抑制血管生成能力。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ndh01能够通过抑制smad1/5/8,erk和fak磷酸化来抑制hmec-1细胞管腔形成。此外,我们还发现ndh01能够抑制bmp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4)和bmp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的表达。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实验,我们测定了ndh01与bmp2,bmp4之间的结合常数,kd值分别为8.93×10-6,4.06×10-8。ndh01与bmp2,bmp4的结合力很强,这表明ndh01多糖能够靶向bmp2和bmp4功能性蛋白,发挥其药理活性。进一步的基于岩藻聚糖结构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表明,来源于海蕴的其它岩藻聚糖ndh221,ndh231,ndh241,ndh32和ndh41也能靶向bmp2,明显抑制hmec-1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这些聚糖与bmp2的结合常数kd值分别为7.67×10-6,1.16×10-5,1.5×10-5,2.55×10-6。进一步的研究表明ndh221,ndh231,ndh241,ndh32和ndh41还能与bmp2的受体bmpr-ia,bmpr-ii相互作用。其中与bmpr-ia结合常数kd值分别为3.34×10-5,2.64×10-5,2.95×10-5,2.07×10-5,1.83×10-5。与bmpr-ii的结合常数kd值分别为3.13×10-5,2.70×10-5,2.15×10-5,9.33×10-6,7.67×10-6。细胞水平生物活性与岩藻聚糖和bmpr-ia,bmpr-ii相互作用的强度成正相关,这表明岩藻聚糖和bmpr-ia,bmpr-ii相互作用对抗血管生成活性的影响正相关性比海蕴多糖与bmp2相互作用的正相关性更明显。为了深入研究多糖靶向性结构基础,我们对聚糖-蛋白共晶进行探索研究。通过稀酸和h2o2/vc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一系列的岩藻寡糖。并且同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体系表达纯化得到复性的bmp2二聚体。通过试剂盒筛选晶体培养条件,我们已经初步找出bmp2晶体生长的缓冲液配方为peg(聚乙二醇)-异丙醇-mes(2-吗啉乙磺酸)体系,并得到了针状晶体。锁阳是锁阳科、锁阳属植物锁阳(cynomoriumsongaricumrupr.)的全草。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锁阳具有“润燥养津,治痿弱”的功效。其活性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其主要有三萜类、甾体、木脂素、生物碱、黄酮、皂苷类等小分子天然产物。但科学家对其大分子多糖的研究还较少。为了研究锁阳复杂酸性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我们通过沸水对锁阳茎体进行提取,得到粗多糖CSW。运用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凝胶色谱和S300凝胶色谱对CSW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为75.8 kD的均一多糖CSW2S2。结合红外、核磁共振、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分析,我们发现CSW2S2的主链主要由1,2-Rha和1,4-GalA二糖重复单元组成。阿拉伯聚糖侧链连接在1,2-Rha的C4位,主要由1,5-Ara组成,并且在1,5-Ara的C2和C3处有分支。另一种半乳聚糖侧链由1,4-Gal和1,6-Gal组成,1,6-Gal的C3位有分支。整个半乳聚糖侧链也连接在1,2-Rha的C4位。细胞水平活性评价表明锁阳多糖CSW2S2能够浓度依赖性的减少高糖诱导的INS-1E细胞凋亡。综上所述,本论文首次对海蕴多糖的结构,抗血管生成活性,靶向性和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海蕴中岩藻聚糖结构的差异对其靶向BMP及其受体BMPR有明显影响,这些研究为基于岩藻聚糖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创新药物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锁阳多糖的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锁阳多糖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锁阳多糖体外免疫活性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解不同时间提取锁阳多糖 |
2.2.2 锁阳多糖的初步分离 |
2.2.3 锁阳多糖理化性质分析 |
2.2.4 紫外光谱分析 |
2.2.5 红外光谱分析 |
2.2.6 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2.2.7 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2.2.8 流式抗体染色 |
2.2.9 锁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酶解时间提取锁阳多糖的理化性质 |
3.1.1 锁阳多糖初步分离结果 |
3.1.2 锁阳多糖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3.1.3 锁阳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3.1.4 锁阳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3.1.5 紫外光谱分析 |
3.2 不同酶解时间锁阳多糖体外免疫活性测定 |
3.2.1 CSP1对Pro-B、Pre-B和 Immature-B的变化影响 |
3.2.2 CSP2对Pro-B、Pre-B和 Immature-B的变化影响 |
3.2.3 CSP3对Pro-B、Pre-B和 Immature-B的变化影响 |
3.2.4 CSP4对Pro-B、Pre-B和 Immature-B的变化影响 |
3.2.5 CSP5对Pro-B、Pre-B和 Immature-B的变化影响 |
3.3 锁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3.3.1 不同酶解时间和不同提取次数对锁阳多糖的影响 |
3.3.2 不同提取时间对锁阳多糖的影响 |
3.3.3 酶用量对锁阳多糖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提取工艺对锁阳多糖的影响 |
4.2 锁阳多糖对B淋巴细胞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4)锁阳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糖研究进展 |
1.1.1 多糖概述 |
1.1.2 多糖的提取 |
1.1.3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1.4 多糖的结构解析 |
1.1.5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1.6 多糖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
1.2 锁阳多糖研究进展 |
1.2.1 锁阳简介 |
1.2.2 锁阳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3 锁阳多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方法提取的锁阳多糖理化性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3.1 五种方法提取制备锁阳多糖 |
2.1.3.2 化学组成测定 |
2.1.3.3 紫外光谱分析 |
2.1.3.4 红外光谱分析 |
2.1.3.5 扫描电镜制样及观测 |
2.1.3.6 原子力显微镜制样及观测 |
2.1.3.7 单糖组成分析 |
2.1.3.8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锁阳多糖的化学组成分析 |
2.2.2 锁阳多糖的紫外光谱分析 |
2.2.3 锁阳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4 锁阳多糖的扫描电镜分析 |
2.2.5 锁阳多糖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2.6 锁阳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的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3.1 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的制备工艺 |
3.1.3.2 单因素实验 |
3.1.3.3 筛选主要影响因素实验 |
3.1.3.4 响应面法(RSM)优化提取条件 |
3.1.3.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单因素实验各因素对锁阳多糖得率的影响 |
3.2.2 影响锁阳多糖得率主要因素的筛选 |
3.2.3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锁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1.3.1 酶辅助提取锁阳多糖CSP-PAE的分离与纯化 |
4.1.3.2 锁阳多糖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分析 |
4.1.3.3 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 |
4.1.3.4 紫外光谱分析 |
4.1.3.5 红外光谱分析 |
4.1.3.6 单糖组成分析 |
4.1.3.7 甲基化分析 |
4.1.3.8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分离与纯化 |
4.2.2 锁阳多糖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分析 |
4.2.3 CSP1和CSP2的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
4.2.4 CSP1和CSP2的紫外光谱分析 |
4.2.5 CSP1和CSP2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6 CSP1和CSP2的单糖组成分析 |
4.2.7 CSP1和CSP2的甲基化分析 |
4.2.8 CSP1和CSP2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锁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1.3.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1.3.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1.3.3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1.3.4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1.3.5 铁还原/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锁阳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2.2 锁阳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2.3 锁阳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2.4 锁阳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5.2.5 锁阳多糖的铁还原/抗氧化能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锁阳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实验方法 |
6.1.3.1 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6.1.3.2 CCK8法检测锁阳多糖对淋巴细胞的毒性 |
6.1.3.3 CCK8法检测锁阳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1.3.4 ELISA法检测锁阳多糖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6.1.3.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锁阳多糖对淋巴细胞毒性的评价 |
6.2.2 锁阳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3 锁阳多糖对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免疫活性 |
6.3.2 构效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
2.1 提取方法锁阳多糖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
2.1.1 回流提取法称取预处理的样品5. |
2.1.2 热浸提取法称取预处理的样品5. |
2.1.3 超声提取法称取预处理的样品5. |
2.1.4 酶解法称取预处理后的样品5. |
2.1.5 酶解协同超声法称取预处理后的样品5. |
2.1.6 酶解协同热浸法称取预处理后的样品5. |
2.2 分析方法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以葡萄糖为标准品, 采用蒽酮-硫酸法绘制标准曲线。 |
2.3 锁阳粗多糖的精制乙醇沉淀所得粗多糖含较多杂质, 除蛋 |
2.4 超滤分离称取精制锁阳多糖10 g, 配制10 mg/ml多糖溶 |
2.5 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5.1 多糖浓度选择分别配制5个浓度梯度:0.5 mg/ml、1.0mg/ml、2.0 mg/ml、4.0 mg/ml、8.0 mg/ml。 |
2.5.2 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总还原力测定本文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法[15]测定锁阳多糖的总还原力。 |
2.5.3 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清除DPPH·的作用DPPH (1, 1- |
2.5.4 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清除O2-·的作用本文采用氯化 3 结果与讨论 |
3.1 提取方法考察结果不同提取方法对锁阳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1。 |
3.3 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3.3.1 多糖的总还原力如图1所示, 锁阳多糖浓度在0. |
3.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如图2所示, 锁阳多糖浓度在 |
3.3.3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如图3所示, 锁阳多糖浓度在0. 4 结论 |
(6)锁阳多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引言 |
1.1 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
1.1.2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 中药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
1.2.1 中药多糖简介 |
1.2.2 中药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1.3 锁阳多糖研究概况 |
1.3.1 锁阳简介 |
1.3.2 锁阳多糖的的药理作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构建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实验动物及处理 |
2.1.3 检测指标 |
2.1.3.1 体质量、饮水饮食、血糖测量 |
2.1.3.2 血清胰岛素检测 |
2.1.3.3 血脂检测 |
2.1.3.4 行为学观察 |
2.1.4 数据统计 |
2.2 结果 |
2.2.1 普通饲料喂养联合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
2.2.1.1 建模过程中大鼠体重变化 |
2.2.1.2 建模过程中大鼠的饮食饮水变化 |
2.2.1.3 建模过程中大鼠血糖变化 |
2.2.1.4 建模过程中大鼠胰岛素变化 |
2.2.1.52 型糖尿病大鼠的成模率 |
2.2.2 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
2.2.2.1 建模过程中大鼠体重的变化 |
2.2.2.2 建模过程中大鼠饮水饮食的变化 |
2.2.2.3 建模过程中大鼠血糖的变化 |
2.2.2.4 建模过程中大鼠胰岛素的变化 |
2.2.2.5 大鼠成模率 |
2.2.3 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变化 |
2.2.4 2型糖尿病大鼠的行为表现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药品及仪器 |
3.1.2 实验动物及处理 |
3.1.3 检测指标 |
3.1.3.1 体质量、饮水饮食、血糖测量 |
3.1.3.2 血清胰岛素检测 |
3.1.3.3 血脂检测 |
3.1.4 Western-blotting观察INSR、IRS-1 蛋白的表达 |
3.1.4.1 组织总蛋白提取及含量测定 |
3.1.4.2 Western-blotting检测 |
3.1.5 数据统计 |
3.2 结果 |
3.2.1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
3.2.2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饮水、饮食的影响 |
3.2.3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
3.2.4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
3.2.5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
3.2.5.1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总胆固醇的影响 |
3.2.5.2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的影响 |
3.2.5.3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3.2.5.4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3.2.6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INSR、IRS-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血糖、胰岛素的影响 |
3.3.2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
3.3.3 锁阳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INRS、IRS-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锁阳、肉苁蓉等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锁阳概况 |
1.2 锁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锁阳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
1.2.2 锁阳化学成分研究 |
1.2.3 锁阳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4 锁阳相关问题及展望 |
1.3 肉苁蓉概况 |
1.4 肉苁蓉国内外研究 |
1.4.1 肉苁蓉生物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2 肉苁蓉重要药理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不同产区锁阳鉴别及系统性质量评价 |
2.1 UPLC-Q-Exactive/HRMS技术快速分析锁阳化学成分 |
2.1.1 仪器、试药与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1.4 讨论 |
2.2 响应面法优化锁阳提取条件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比较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方法学考察 |
2.2.4 试验设计 |
2.2.5 研究结果 |
2.2.6 讨论 |
2.3 不同产区锁阳多糖评价方法比较及多糖含量测定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小结 |
2.4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锁阳产区溯源 |
2.4.1 实验材料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分析 |
2.4.4 讨论 |
第三章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产区初加工研究 |
3.1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初建立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种子质量评价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2 肉苁蓉药材产区初加工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UPLC-Q-Exactive/HRMS技术快速分析锁阳化学成分 |
4.2 响应面法优化锁阳提取条件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比较 |
4.3 不同产区锁阳多糖评价方法比较及多糖含量测定 |
4.4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锁阳产区溯源 |
4.5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初建立 |
4.6 肉苁蓉药材产区初加工研究 |
第五章 存在问题与展望 |
5.1 本研究不足之处探讨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锁阳营养品质分析及生物活性成分定量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锁阳的研究现况及进展 |
1.1 简介 |
1.1.1 资源分布 |
1.1.2 生长环境 |
1.2 锁阳营养及活性成分 |
1.2.1 糖类 |
1.2.2 氨基酸 |
1.2.3 矿物质 |
1.2.4 黄酮类 |
1.2.5 三萜类 |
1.2.6 甾体类 |
1.2.7 有机酸 |
1.2.8 鞣质类 |
1.3 药理作用 |
1.3.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1.3.2 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
1.3.3 对细胞的影响 |
1.3.4 对生物脑的影响 |
1.3.5 对生物肠胃的影响 |
1.3.6 对生物抗菌、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
1.4 开发、生产现状 |
第二章 不同地区锁阳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分析及比较 |
2.1 仪器及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材料 |
2.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2.2.1 各成分的测定 |
2.2.2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产地锁阳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2.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2.3.3 聚类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4.1 活性成分指标的选择 |
2.4.2 锁阳品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2.5 结论 |
第三章 锁阳多糖咀嚼片中粗多糖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
3.1 仪器及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样品 |
3.2 试验方法 |
3.2.1 4% 苯酚溶液的制备 |
3.2.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4 含量测定 |
3.3 方法学评价 |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重复性试验 |
3.3.3 精密度试验 |
3.3.4 回收率试验 |
3.4 讨论 |
3.4.1 多糖活性及自然分布 |
3.4.2 检测方法的选择 |
3.4.3 对照品的选择 |
3.5 结论 |
第四章 锁阳黄酮咀嚼片中总黄酮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
4.1 仪器及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1.3 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3 含量测定 |
4.3 方法学评价 |
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2 精密度试验 |
4.3.3 稳定性试验 |
4.3.4 重复性试验 |
4.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4 讨论 |
4.4.1 黄酮活性及自然分布 |
4.4.2 检测方法的选择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先蒸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标准曲线制作实验 |
1.2.2“先泡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实验 |
1.2.3“先蒸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实验 |
1.2.4 测定及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标准曲线制作 |
2.2“先泡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实验 |
2.2.1 料液比对锁阳多糖粗品得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
2.2.2 水煮浸提时间对锁阳多糖粗品得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
2.2.3 常温浸泡时间对多糖粗品得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
2.3“先蒸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实验 |
2.3.1 料液比对锁阳多糖粗品得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
2.3.2 总蒸煮时间对锁阳多糖粗品得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
2.3.3 蒸煮时间比对锁阳多糖粗品得率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 |
(10)海蕴和锁阳多糖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岩藻聚糖和果胶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 岩藻聚糖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2 果胶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抗血管生成多糖 |
1 糖胺聚糖类抗血管生成 |
1.1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类多糖抗血管生成 |
1.2 透明质酸抗血管生成 |
2 岩藻聚糖类抗血管生成 |
3 中性糖及其衍生物抗血管生成 |
3.1 中性糖抗血管生成 |
3.2 中性糖硫酸化衍生物抗血管生成 |
4 酸性糖(除糖胺聚糖)抗血管生成 |
4.1 桔梗酸性多糖 |
4.2 丛生大叶藻多糖 |
4.3 海藻酸钠 |
5 碱性壳聚糖抗血管生成 |
6 总结 |
第三节 多糖调节BMP家族的功能 |
1 BMPs的功能 |
1.1 BMPs家族概况 |
1.2 BMPs家族功能 |
1.3 BMPs信号传导 |
1.4 BMPs内源性拮抗剂 |
2 糖胺聚糖调节BMP信号通路 |
2.1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调节BMP的活性 |
2.2 肝素通过与BMP拮抗剂的相互作用调节BMP的活性 |
2.3 其他糖胺聚糖调节BMP活性 |
2.4 糖胺聚糖与BMP结合的结构分析 |
3 外源性多糖调节BMP活性 |
4 总结 |
第四节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海蕴多糖的化学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岩藻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 海蕴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2.1 海蕴多糖的提取 |
2.2 海蕴粗多糖糖组成分析 |
2.3 海蕴粗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2.4 海蕴粗多糖NDH分离纯化 |
3 海蕴均一多糖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
3.1 纯度和分子量测定方法 |
3.2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间苯基苯酚法) |
3.3 蛋白浓度测定方法 |
3.4 硫酸基含量测定方法(氯化钡-明胶法) |
第二节 岩藻聚糖NDH01的结构解析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步骤 |
2.1 分子量及纯度测定 |
2.2 硫酸基含量测定 |
2.3 红外光谱分析 |
2.4 旋光度分析 |
2.5 糖组成分析 |
2.6 岩藻聚糖硫酸酯脱硫酸基反应 |
2.7 732 阳离子(H+)交换树脂活化 |
2.8 多糖脱乙酰基反应 |
2.9 糖醛酸还原 |
2.10 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 |
2.11 NMR分析 |
2.12 部分酸水解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学物理参数的测定 |
3.2 NDH01脱硫酸基 |
3.3 NDH01糖醛酸还原 |
3.4 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 |
3.5 部分酸水解分析 |
3.6 NMR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岩藻聚糖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岩藻聚糖NDH01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与BMP4相互作用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步骤 |
2.1 HMEC-1 细胞培养 |
2.2 HMEC-1 细胞管腔形成实验 |
2.3 MTT实验 |
2.4 划痕愈合实验 |
2.5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2.6 RT-PCR实验 |
2.7 SPR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NDH01抑制HMEC-1 细胞管腔形成、增殖和迁移 |
3.2 NDH01下调Smad1/5/8,Erk和FAK的磷酸化 |
3.3 NDH01下调MBP的表达和抑制BMP/Smad信号通路 |
3.4 NDH01抑制BMP4引起的管腔形成和Smad1/5/8 磷酸化 |
第二节 其他岩藻聚糖抗血管生成活性及与BMP,BMPR相互作用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NDH231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
3.2 其他海蕴岩藻聚糖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岩藻聚糖与BMP2共晶探索研究 |
1 岩藻寡糖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步骤 |
1.2.1 寡糖降解 |
1.3 实验结果 |
2 rh BMP2表达纯化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步骤 |
2.2.1 感受态细胞制备 |
2.2.2 BMP2表达质粒构建 |
2.2.3 BMP2/Pet22b重组质粒小量表达验证 |
2.2.5 BMP2蛋白活性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3 岩藻寡糖与BMP2共晶培养条件探索 |
3.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步骤 |
3.2.1 晶体培养 |
3.2.2 晶体初步X-衍射筛选 |
3.3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锁阳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一节 锁阳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 海蕴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第二节 锁阳多糖CSW2S2结构解析及其活性测试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步骤 |
2.1 结构解析 |
2.2 部分酸水解 |
2.3 细胞培养 |
2.4 MTT测试 |
3 结果和讨论 |
3.1 CSW2S2理化参数测定 |
3.2 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 |
3.3 部分酸水解分析 |
3.4 NMR分析 |
3.5 C3I结构分析 |
3.6 CSW2S2减少高糖诱导INS-1E细胞凋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1 岩藻聚糖结构、生物活性及其与功能性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2 锁阳多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3 全文总结 |
附录 |
附录1 海蕴岩藻聚糖HPLC图谱 |
附录2 岩藻聚糖与BMP及BMPR相互作用SPR图谱 |
附录3 肝素寡糖与GLCE共晶结构解析 |
1 肝素寡糖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步骤 |
1.3 结果与讨论 |
2 肝素寡糖与GLCE共晶解析 |
作者简历 |
四、锁阳多糖的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锁阳多糖体外免疫活性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D]. 刘江英.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2]锁阳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J]. 热西代姆·阿卜力孜,李敏,胡君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21)
- [3]红外光谱结合有效成分分析在锁阳多糖提取分离中的应用[A]. 樊海燕,刘江英,陈贵林. 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论文集, 2018
- [4]锁阳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 樊海燕.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5]不同分子量锁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崔婷婷,袁长胜,邓小丽,刘冲,陈文.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6)
- [6]锁阳多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欧锐.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6)
- [7]锁阳、肉苁蓉等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D]. 谷彩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2)
- [8]锁阳营养品质分析及生物活性成分定量方法建立[D]. 陈汉哲. 兰州大学, 2017(04)
- [9]“先蒸后煮”锁阳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 狄蓉. 甘肃科技, 2016(23)
- [10]海蕴和锁阳多糖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机制研究[D]. 王武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