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合线东秦岭特长隧道提前贯通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华[1](2016)在《风险评估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几年,我国公路隧道发展较快,为增强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需对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隧道工程的基本特点是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工程涉及面广、工程寿命周期长、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比较严重,往往会给管理部门决策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开展南村隧道评估研究能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领导层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对施工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减少经济损失和规避风险。本文以南村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施工阶段的潜在风险事件进行详细分析,通过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综合评估,结合风险特点,提出相应的风险对策和控制措施,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事故的预防和规避提供参考。通过风险评估,施工方,可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尽可能减少由于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的损失;工程建设管理者可以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更清醒的、全面的认识,从而采取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对成本、工期等进行更为准确的控制。
范嘉慧[2](2016)在《河北省公路隧道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隧道工程的发展,近十年不断向着长大方向进军。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灾害预防及治理上投入的越来越多。对于隧道工程来说,整个过程包括了初期勘察、设计、施工及预防、处治。然而灾害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减小不必要的损失,以及降低成本。如何能在灾害发生之前预知危险,这不仅需要做好预报工作,还要我们在已知资料上进行分析,将风险因素合理有效的划归分类,做到有针对性的防治。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据统计,2009-2013年全国共计发生33起隧道事故,由于塌方导致事故为21起,河北省2013年全省各类灾害事故计19起,塌方8起,其中由于自然地质原因导致的占到了总数的73.7%。,因而在隧道工程事故中,隧道塌方发生的次数最多、危害程度最高,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风险源识别的原则,对导致塌方的众多因素进行分析,找到主要原因,按照类别分为四大类,其中各自包含二级影响因素。2)对风险识别得到的一级以及二级因素,运用数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判断,得到存在回归关系的因素及函数关系式。剔除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减小重复工作,得到独立因素,对独立因素运用改进的正交-层次综合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按照数据频率划归范围,改进比例标度选取办法,避开了专家打分法,用排列组合对比选取比例标度,初步进行风险排序。正交试验验证排序结果,建立正交-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得到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各影响因素的排序结论如下,工程地质条件中的排序为:岩体结构类型>围岩强度>地下水>不良地质>偏压>隧道埋深;支护设计条件中的排序为:开挖跨度>支护方法>设计方案;其他影响因素中的排序为:降水量>地震>其他因素。3)得到风险源排序后,要有目的的进行防治,才能达到效果。将河北地区隧道工程与影响因素结合判断后,找到适用于该地区的风险因素,根据实际工程中风险因素的排序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一方面要在工程施工前做好预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在事故发生后采取有效防止措施,做好事后处理工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地区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证明,应用论文提出的改进正交-层次综合分析法进行风险源排序有着良好的实际可操作性。减少工作量,提高了工程效率,并且节约成本。
袁博[3](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孟凡军[4](2007)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思路,加快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全面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隧道越岭往往成为山区铁路的最佳选择,铁路隧道所占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大。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安康增建二线襄樊至胡家营段,大部分穿越鄂西北低山河谷、低中山河谷区,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正在建设的铁路隧道在施工期间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地质灾害和隧道衬砌变形破坏。本文以襄渝增建二线襄胡段铁路隧道为例,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即隧道施工期间的地质灾害、隧道衬砌病害和隧道监测等。通过上述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洞门前不设路堑,必须早进晚出,不破坏山体环境,尽量减少对边仰坡的扰动,提倡“超自然状态进洞”,及早完成洞口周围排水系统。(2)隧道洞口、浅埋、偏压、软弱破碎、与既有隧道小净距等复杂条件地段易发生坍塌、变形破坏,必须提高对该难点地段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认识,重视进洞前、施工前完整的施工方案的制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场地布置、预加固措施、施工方法等),方案经审核批准后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方案。(3)隧道在浅埋、偏压、软弱破碎等地段施工时,首要的是强调对围岩变形的控制而不是围岩变形的释放,具体做法是:①初期支护要强,即及时施作刚度较大的初期支护才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②二次衬砌要及时施作,不必拘泥于围岩变形速率必须小于0.2mm/d时方可进行的规定。(4)必须先固后挖,严格执行“先治水、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抢做门”27字方针,是隧道在通过浅埋、偏压、软弱破碎等特殊地段时防塌方及变形破坏和控制地表下沉最可靠的原则。(5)隧道在浅埋、偏压、软弱破碎等地段施工时,必须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尽量缩短台阶长度,及早闭合仰拱成环,特困难地段采用多台阶留核心土法环形开挖施工,能有效地抑制隧道拱顶下沉和收敛变形。(6)监控量测是施工的核心,必须认真快速获取结果,掌握洞室的变化特点,尤其要重视一倍洞径处及上下台阶位置的稳定性,这往往是塌方、变形的最危险时间的区段。必须重视时空变化效应,做到四及时,即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7)必须坚持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动态管理;必须遵循信息化反馈设计、信息化施工、信息化动态管理。(8)提倡对隧道工程建设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优质优价管理,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优质优价管理制度,减少隧道工程的安全等级事故和质量隐患问题。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5](2006)在《隧道工程篇》文中研究表明前言隧道及地下工程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是人类挑战生存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隧道及地下工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建成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地下空间拓展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等特大城市已建成运营城市地铁200多公里,而且在许多城市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地下商场、地下管廊、停车场、人防设施等。目前,我国大陆上新建各类隧道、隧洞约以每
刘景书,唐经世[6](2003)在《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机械化施工构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兰新二线乌鞘岭隧道 (长 2 0 0 5km)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构思论证其在掘进、装运碴、通风竖井诸方面机械化快速施工的方法。
唐经世[7](2003)在《西合线东秦岭特长隧道提前贯通有感》文中提出介绍西合线东秦岭特长双线铁路隧道施工成功经验。贯通式平导的设置大大加速了工程进度 ,施工主通风系统与局部通风系统的正确构筑、平导有轨运输与正洞无轨运输的有机组合以及机械施工设备的正确选择都是提前完成隧道施工的重要保证。
二、西合线东秦岭特长隧道提前贯通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合线东秦岭特长隧道提前贯通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评估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和意义 |
第2章 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
2.1 风险基本理论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风险评估流程 |
2.1.3 风险等级划分 |
2.2 风险评估方法 |
2.2.1 结构计算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风险矩阵法 |
2.2.4 事故树法 |
2.2.5 工程类比法 |
2.3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3章 南村隧道基本概况 |
3.1 隧道概述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层岩性 |
3.1.3 水文气象 |
3.1.4 不良地质 |
3.1.5 地震 |
3.1.6 设计概况 |
3.2 隧道施工过程问题概述 |
3.3 风险评估内容 |
第4章 南村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4.1 概述 |
4.1.1 隧道设计分析 |
4.2 南村隧道风险评估专家调查 |
4.2.1 塌方风险源专家调查统计 |
4.2.2 初期支护风险源专家调查统计 |
4.2.3 掌子面塌方风险源专家调查统计 |
4.2.4 二衬开裂风险源辨识统计 |
4.2.5 再次塌方风险源辨识统计 |
4.3 隧道浅埋段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4.3.1 风险辨识 |
4.3.2 风险分析 |
4.3.3 风险评价 |
4.3.4 风险控制 |
4.4 隧道深埋已施工段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4.4.1 风险辨识 |
4.4.2 风险分析 |
4.4.3 风险评价 |
4.4.4 风险控制 |
4.5 塌方段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4.5.1 风险辨识 |
4.5.2 风险分析 |
4.5.3 风险评价 |
4.5.4 风险控制 |
4.6 隧道未施工段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4.6.1 风险辨识 |
4.6.2 风险分析 |
4.6.3 风险评价 |
4.6.4 风险控制 |
4.7 南村隧道主要风险事件风险源重要性排序 |
4.7.1 掌子面塌方风险源重要度排序 |
4.7.2 已施工段塌方风险源重要度排序 |
4.7.3 瓦斯爆炸风险源重要度排序 |
4.7.4 初期支护大变形风险源重要度排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河北省公路隧道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隧道工程不良地质简述 |
2.1 涌水突泥 |
2.2 瓦斯爆炸 |
2.3 岩爆 |
2.4 塌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隧道塌方的风险因素分析 |
3.1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支护设计 |
3.1.3 开挖方案 |
3.1.4 其他原因 |
3.2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2.1 SPSS软件介绍 |
3.2.2 塌方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2.3 塌方影响因素相关性判定 |
3.3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排序 |
3.3.1 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排序 |
3.3.2 正交试验检验影响因素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的防治技术 |
4.1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的预防及治理 |
4.1.1 隧道塌方预防 |
4.1.2 隧道塌方治理 |
4.2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的防治 |
4.2.1 工程地质条件防治 |
4.2.2 其他防治 |
4.2.3 支护设计防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工程应用 |
5.1 岳家沟隧道工程概况 |
5.2 岳家沟隧道塌方影响因素分析 |
5.3 岳家沟隧道塌方防治技术 |
5.3.1 岳家沟隧道塌方防治方法 |
5.3.2 岳家沟隧道塌方防治方法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刘春原教授历届学生硕士学位论文一览表 |
(3)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4)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隧道及其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
1.2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问题的提出 |
1.3 工程项目背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襄渝二线襄胡段铁路隧道设计概况 |
2.1 设计概况 |
2.1.1 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
2.1.2 隧道洞口工程设计 |
2.1.3 隧道支护和衬砌设计 |
2.1.4 既有隧道加固设计 |
2.1.5 监控量测设计 |
2.1.6 防排水设计 |
2.1.7 辅助坑道设计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2.1 工程地质特征 |
2.2.2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浅埋偏压和软弱围岩特性及施工方法概述 |
3.1 浅埋偏压隧道 |
3.1.1 浅埋隧道 |
3.1.2 偏压隧道 |
3.2 软弱围岩隧道 |
3.2.1 对岩性进行判定的重要性 |
3.2.2 软弱围岩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危害 |
3.3 软弱围岩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
3.3.1 稳定掌子面 |
3.3.2 断面及时闭合 |
第4章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及对策 |
4.1 浅埋偏压围岩隧道施工 |
4.1.1 新黄龙滩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施工 |
4.1.2 王家沟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施工 |
4.1.3 马家沟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施工 |
4.1.4 新刘家沟隧道近口浅埋偏压施工 |
4.2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 |
4.2.1 王家沟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施工 |
4.2.2 马家沟隧道浅埋软弱围岩施工 |
4.3 下穿公路及城市构筑物隧道施工 |
4.3.1 下穿316国道施工 |
4.3.2 下穿城市构筑物隧道施工 |
4.4 下穿地表滑坡体隧道施工 |
4.4.1 概述 |
4.4.2 隧道浅埋段斜坡稳定性评价 |
4.4.3 隧道浅埋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
4.4.4 下穿地表滑坡体浅埋段施工 |
4.5 临近既有线隧道爆破施工 |
4.5.1 工程概述 |
4.5.2 临近既有隧道地段爆破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技术 |
5.1 概述 |
5.2 监测方案设计 |
5.2.1 监测目的 |
5.2.2 监测量测的内容 |
5.2.3 监测量测的测点布置 |
5.2.4 监测量测的方法 |
5.3 监测结果分析 |
5.3.1 地表沉降 |
5.3.2 软岩结构变形 |
5.3.3 超前地质探测预报 |
5.3.4 隧道爆破振动监测 |
5.4 监测信息的反馈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体会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主要工作业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西合线东秦岭特长隧道提前贯通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评估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 李建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2]河北省公路隧道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D]. 范嘉慧.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3]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4]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孟凡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5]隧道工程篇[A].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6]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机械化施工构思[J]. 刘景书,唐经世. 建筑机械化, 2003(02)
- [7]西合线东秦岭特长隧道提前贯通有感[J]. 唐经世. 建筑机械化,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