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诺式调压器故障机理分析及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男[1](2021)在《填充泡沫金属式电子散热器换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电子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追求高性能、微元化、集成化电子器件的同时,十分关注其本身的散热性能。而在众多功能材料中,多孔材料通过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如比表面积高、机械强度大、密度小、孔隙率高等优点脱颖而出,被视为航空设备中的紧凑型热交换器和大功率电子设备的主要散热材料之一。因此如何合理优化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改善电子设备内部流场,从而有效的降低关键元器件的温度,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寿命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泡沫金属填充式散热器性能测试实验台,对水流过装有孔隙率为96%,孔隙密度分别为20PPI、10PPI的泡沫金属铜以及10PPI的泡沫金属铝填充的电子散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在相同孔隙率下,不同流量、不同孔隙密度泡沫金属填充以及不同翅片数目的电子散热器件的散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翅片散热器内填充泡沫金属后,与未填充泡沫金属电子翅片散热器相比,流体带走的热量明显升高,散热量大;并且,随着流体流量的不断升高,电子散热器的换热量也不断增大。(2)在规定流量范围内(10L/h~60L/h),随着流体流量的不断增加,未填充泡沫金属与填充泡沫金属的电子散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都逐渐增大,但是,填充泡沫金属的电子散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明显高于未填充泡沫金属的电子散热器,并且,随着电子散热器翅片数目的不同,对流换热系数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翅片数目为三翅片时,对流换热系数最高。(3)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电子散热器内无论有无泡沫金属的填充,摩擦阻力系数都是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Re>3000时,摩擦阻力系数减小的趋势逐渐变缓;并且,当电子散热器内填充泡沫金属后其摩擦阻力系数明显大于未填充泡沫金属电子散热器的阻力系数。(4)当1000≤Re≤3000时,PEC数值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是,在无翅片与五翅片填充泡沫金属电子散热器中,PEC<1,说明此时电子散热器件散热能力较差;当3000≤Re≤6000时,随Re的增加,PEC逐渐增大,并且,四种翅片数类型的填充泡沫金属电子散热器的PEC值都大于1。
刘金辉[2](2021)在《大型电机铁心片间故障分析与风险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生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产品的安全服役和有效感知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型电机作为工业制造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运行的可靠性将直接关乎整体生产线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定子铁心作为电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引起大范围的硅钢片烧毁,甚至停机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危险。因此,对电机关键结构的退化失效状态分析、恶化趋势预测、优化结构设计及科学合理的检修机制建立,是保证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及降低维护成本的关键。研究铁心片间故障机理和渐变过程中的主要发展模式,提出一种可以计算不同故障发展模式下处于渐变过程中铁心故障域电气量参数的解析算法。考虑定子叠片硅钢片中交变磁场的趋肤效应,推导其内部磁场解析式及复功率计算式,并基于电路理论搭建处于初始故障和完全故障两种发展模式下硅钢片的等效电路;计算得到了由多张叠片组成故障域的涡流损耗和感应电压,定量分析故障片数对故障区域电气量参数的影响。充分考虑频率和磁通对垂直于冲片轧制方向肌肤深度影响,对原有各向异性电导率、磁导率计算公式进行合理修正,提出一种针对片间故障的快速模拟方法----考虑片间短路故障下铁心叠片均匀化建模方法。采用宏观结构等效电导率与磁导率均匀连续体代替实际叠片,构建片间故障三维涡流场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不同故障发展模式下处于渐变过程中铁心故障域的电阻、轴向电导率、磁导率、涡流感应电流及涡流损耗;通过与涡流检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所建仿真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工程中的适用性。获悉故障域硅钢片的故障来源、所处环境及现行电机定子片间故障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低频励磁和涡流检测法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基于ARM嵌入式系统和IP协议以太网通讯,设计一个使用LM3S8962微处理器的片间短路故障检测系统。对不同故障发展模式下处于渐变过程中铁心故障域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对感应电压的解析计算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计算得到不同故障发展模式下处于渐变过程中铁心故障域轴向导热系数的参数变化,采用实验检测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建立铁心故障域的等效传热模型和三维温度场模型;计算处于不同故障发展模式下处于渐变过程中铁心故障域轴向导热系数和温升;进行与样机现场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讨论了叠片故障域温升的发展趋势及对绕组绝缘和铁心叠片的危害。研究了现行故障状态的评估方法和检修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趋势预测的铁心故障程度评估与风险预测机制;采用潜在风险的预测和可靠性状态智能感知结合的方式,分别建立对不同故障发展模式下处于渐变过程中铁心故障域电气参数发展趋势计算的灰预测模型和可靠性状态评估模型;结合企业提供的事故数据和现有仿真参数,对铁心故障域当前状态进行故障判别和程度等级划分,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同时,也为企业制定合理高效的检修机制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谢鹏[3](2020)在《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的广泛使用,使其安全可靠性成为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健康管理一直倍受关注。由于变压器生产厂家、工艺、电压等级、容量等的多样化,以及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变压器健康管理一直占据电网企业大量的资源。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智慧变电站的建设,使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成为了可能,从而为变压器健康管理奠定了物理基础。本文立足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预测性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的应用场景,开展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关键理论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开发变压器PHM平台,以有效提高电网企业对变压器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单一变压器属性难以有效、准确地实现变压器状态评估的问题,对变压器的多属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各属性分配适当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变压器多属性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输入参数个数较少、模糊规则简单、评估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以往模糊逻辑模型和传统变压器健康评估方法的不足。变压器现场数据的检测结果检验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针对计算变压器热点温度的经验公式中对散热电阻的分析和取值较为简单,不能充分反映负载、环境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致使计算结果误差相对较大的问题,研究不同负载电流下、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内部温度下变压器内部传热方式与机理,提出考虑多因素条件下散热电阻的计算方法,进而构建综合考虑不同运行工况下变压器的改进热路模型,给出了基于改进模型的顶油和热点温度求解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准确性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改进模型计算得到的变压器顶油和热点温度与其实际值之差不超过2.2K,也即提出的散热电阻计算方法能有效提高热路模型的精确度。(3)分析了三种常见的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了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及其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提出一种交叉和变异概率、个体繁殖数量能够依适度值自适应调整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显着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有效解决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缓慢且精确度较差的问题,通过与已有的三种典型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速度和准确度。(4)利用提出的考虑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热路模型,建立了基于热点温度分析的变压器绝缘寿命评估模型;设计了一种热因素条件下油纸绝缘老化试验,提取基于脉冲相位分布模式的四个统计图谱共27个特征量,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获取10个主成分因子,从而建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纸寿命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诊断效果较好;分析了Weibull分布与电气设备寿命统计学规律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电力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利用收集的某电网电力变压器故障数据,检验了利用Weibull分布进行变压器寿命评估的有效性。(5)基于变压器PHM管理在线、实时化的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了变压器PHM管理系统。阐述了PHM管理平台开发所涉及关键技术理论和设计原则,基于PHM功能需求和技术资源现状,规划了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通过将开发的PHM云平台对某变电站变压器联网试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开发的平台有效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控水平,提升了变压器的管理效率。
孙明远[4](2020)在《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智能安全预警系统应用与优化》文中指出在燃气输配系统中,燃气调压器是降压和稳压的核心设备,在保障整个管网平稳运行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生产运营中,由于外部或内部因素导致调压器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下游用户的供气需求,尤其是高中压燃气调压器,一旦发生故障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调压器故障数据进行特征研究,开发出一套完备的智能化故障诊断预警体系,对提高燃气设备运维水平,保障燃气管网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调压器的机理,从影响调压器工作性能的因素展开,结合待检修的调压器实物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了调压器静、动态特性的理论分析。然后应用Apriori算法对多变量相关系数与典型故障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探究,运算结果表明多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时会与四种典型故障产生强关联规则,这些量化的强关联规则可作为辅助判据丰富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预警模型。最后应用小波包分析算法和Apriori算法对高压压力级制的调压器故障案例进行特征提取,丰富了系统的特征指标,重点对系统流程进行完善修改,实现以小波包分析法为基础,多变量相关系数与典型故障强关联规则和稳压指标为辅助判据的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与安全预警系统优化升级。并利用集团生产部调取的调压器故障案例数据和示范站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验证,证明优化后的系统可以有效对不同压力级制的调压器进行故障诊断预警。此外根据现有成果对后续进一步深化研究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智能化预警功能提供思路。
李琪[5](2020)在《中低压燃气调压器智能预警技术应用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作为城市现代化加速下不可或缺的清洁能源,在未来几十年中的仍将不断发展;近些年来,燃气事业发展迅速,随之出现的新技术、新规范也将在燃气行业内逐步应用。如何保障燃气输配过程中的平稳、安全一直是燃气领域研究的重点。燃气调压器是保障燃气正常输送至各级压力的重要结点,从高压气源至次高压管网、次高压管网至中压管网、中压管网至低压供应,中间层层递减,均是使用不同的调节压力级制的燃气调压器进行逐级输送,因此对燃气调压器的研究将在燃气安全技术以及保障用气高效平稳方面提供参考。首先针对燃气调压器工作原理和典型故障特征,深入研究调压器的故障诊断流程,优化故障诊断中的方法。探讨内部结构的不同的调压器,分析调压的过程和自控原理。通过现象探究其内部故障,找出解决方法和常用检修手段。其次,对燃气调压器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明显异常进行首要分析,即燃气调压器出口压力的故障表现特征,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提炼出有效压力信息,应用能量值法和频谱特征法对分解出各个IMF分量进行阈值划分,以便于更准确、有效地将出口压力这一信号进行不同状态的区分。然后,针对调压器发生故障时无法探究内部构件具体故障的问题,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调压器几种典型故障及表现特征,结合专家经验对先验信息进行概率统计;建立了贝叶斯故障诊断网络;以此统计燃气调压器的后验信息,即计算调压器具体故障的概率。比如,皮膜破损、主阀阀体密封处泄露等,进一步的研究内部的故障问题,可以优化人工拆解检修的流程,具有较高经济、实用价值。最后,总结出基于信息融合方式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即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结合贝叶斯网络(EMD-BEYES)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调压器故障特征进行区分,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方法计算各个部件发生的概率。当燃气调压器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对应调压器出现异常时的故障特征优先检查概率最高的故障节点。该方法优于以往的故障诊断方案,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率,并且在诊断后的拆检修步骤中优化流程,在不断累积专家经验和历史故障的深入研究下,对于调压器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流程中做出进一步工程应用及推广。
凌云志[6](2019)在《基于相变材料/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数据中心热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散热功率和散热密度日益提高,传统的风冷技术已经不足以为功率密度不断增长的高性能机柜提供足够的冷量。在应对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这对数据中心的热管理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相变材料与三维脉动热管耦合,用于电子设备冷却的一种新型冷却方法。并通过理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元件级别对脉动热管传热机理、传热性能、与相变材料的耦合特性和节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系统级别完成了数据中心热评价、模型优化、气流组织分布和温度分布的研究。本文为数据中心的热管理、节能以及评估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多液柱/气塞均匀分布假设的驱动力模型,实现了脉动热管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无量纲温度并用于脉动热管的性能研究,得出了脉动热管的最佳运行阶段。此外推导出了包括等效热阻、当量导热系数以及薄膜蒸发模型在内的多个理论模型,充分考虑显热传递,相变传热,膨胀功等多种因素,为推进脉动热管传热机理提供依据。将理论模型转化为与速度的关联式,为后续采用可视化实验进行模型优化和经验公式推导提供基础。其次,本文建立了数据中心环境下的脉动热管多功能测试平台,对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的脉动热管的优化设计参数。基于仿生学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叶状三维脉动热管并研究了其在不同送风方向下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叶状三维脉动热管在风向与叶柄平行时具有更好的热性能。再次,本文提出了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用于电子设备冷却的一种新型冷却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脉动热管的接触热阻高和相变材料的热导率低等问题。结合三维脉动热管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研究了相变材料/叶状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当送风方向为平行于叶柄方向时,相变材料/叶状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冷却效果最佳且高于典型的三维脉动热管。其次研究了不同工质的三维脉动热管结合相变材料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甲醇作为工质且充液率为34%的三维脉动热管结合相变材料后具有最佳的冷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地板送风空调系统直接冷却,能够减少50%的热阻,大幅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通过建立适用于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热阻模型对该模块的冷却性能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合出了不同送风速度与送风温度下的该模块热阻的经验公式。将该模块作为辅助散热设备,在降低42.5%的热阻以保证电子设备温度不超过推荐的最大结温的同时,能够每年节约186kwh的电量。最后,在系统级别,本文搭建了典型的数据中心机房,建立了数据中心热评价体系,提出了区域热评价指标研究能量转借的可行性,为分散载荷与辅助散热等策略提供依据。其次研究了地板静压箱的气流特性,得出了孔板阻力损失系数的经验公式,从而对压力-速度耦合的一维理想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CFD方法研究了数据中心机房房间级别和机柜级别的气流组织和温度分布,并采用多种辅助散热手段对数据中心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进行了改进,从而解决了机柜的热回流,冷空气短路以及局部热点问题。
王梦圆[7](2019)在《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研究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微细通道换热壁面的形貌结构对其强化传热和Ledinegg不稳定性有显着影响,Ledinegg不稳定性是造成微细通道换热设备的常见故障原因之一。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波纹结构换热壁面对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的影响和Ledinegg不稳定性在微细通道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Ledinegg不稳定性研究。对比研究分析了热流密度、系统压力和入口过冷度等因素对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压降-流量特征曲线的影响,并以并联多通道的特征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并联多通道的Ledinegg稳定性判据,将判据应用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热流密度的增加或系统压力的减小使得各个微细通道的特征曲线负斜率区更加陡峭,增大了其发生Ledinegg不稳定性的概率;入口过冷度对各个微细通道的特征曲线负斜率区影响较小。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负斜率区比普通光滑微细通道更加陡峭,因此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比普通光滑微细通道更加易于发生Ledinegg不稳定性。提高热流密度或降低入口过冷度使得OFI(Onset of Flow Instability,流动不稳定起始点)点向质量通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增大了微细通道流量由过冷沸腾向饱和沸腾漂移的发生概率;系统压力对OFI点的影响较小。(2)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传热特性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传热特性曲线、沸腾传热曲线、饱和沸腾传热系数以及压降构成,采用修正后的Qu-Mudawar模型对各个微细通道的两相摩擦压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波纹壁面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性能,在低热流密度下,三角形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传热效率比普通光滑微细通道增强了39.6%;正弦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传热效率比普通光滑微细通道增强了36.8%。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总压降分量组成相似,摩擦压降占比份额最高,为63.7%74.6%。相同工况条件下,波纹结构壁面的微细通道总压降大于普通光滑微细通道,三角形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总压降比普通光滑微细通道增大了约1.30倍;正弦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总压降比普通光滑微细通道增大了约1.27倍。(3)对Ledinegg不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利用FMECA(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基于模糊VIKOR(Vlse Kriteriju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的FMECA方法对比分析了平行流蒸发器的常见故障模式及其危害性影响。发现在平行流蒸发器中,Ledinegg不稳定性是最主要的导致故障模式的原因,给出了抑制Ledinegg不稳定性的主动方法和被动方法。
刘昊天[8](2019)在《高速动车组散热器性能试验台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区域间的经济繁荣和产业合作,需要在不断加快运输效率的基础上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的稳定性。现代高速动车组的交直流转换逆变模块的散热采用的是微循环相变翅片散热器,在高速动车组的冷却系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速动车组散热器性能测试及出厂检测试验台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可靠性分析。针对高速动车组散热器试验台的方案设计及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分析和优化。首先,本文对试验台进行了系统布局设计、电气原理设计、风道结构设计、流量检测元件选型和柔性化传热平台设计。其次,基于有限容积法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使用数值模拟仿真软件FLUENT研究了风道结构和风源布置对试验台流场中空气流速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入口送风和出口抽风对流场的协同作用及影响规律,得到了风源布置方案的理论依据。最后,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试验台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重点对散热器故障事件及基本事件进行了建模和分析,针对热电偶超温、漏电等薄弱环节和现象,采用隔绝热电偶与散热器底部、增加导热垫的方式对试验台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有限元法和热力学理论,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优化后试验台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高速动车组散热器性能测试及出厂检测试验台进行的系统设计、局部分析优化和系统可靠性分析,确保了试验台的各项性能及可靠性。同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典型结构流场的流速影响机制及类似试验台的可靠性分析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胜利[9](2019)在《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电主轴系统是高端数控机床中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实现高速和超高速切削的载体。高速电主轴复杂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质量及其本身的使用寿命。而其动态特性关键指标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尚待攻克。本文研究了高速电主轴复杂动态特性的综合测试技术,并根据测试需要自主研发了一款新颖的高速电主轴及其系统。在建立实验平台的基础上,着重针对其动态支承刚度和轴承摩擦损耗两重要动态特性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检测上的不足和迫切需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开展了电主轴在综合性能测试中实验加载方法的研究,完善了电主轴的综合性能测试技术。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开展了高速电主轴性能和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对电主轴输出特性、电磁特性、动态支承刚度、温升特性和回转特性等综合性能指标的测量提出了实验方案。为了完成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自主研发了一款先进的高速电主轴及其配套子系统。针对电主轴动态加载的难题,提出了两种新颖的加载方法。最终搭建了电主轴系统及其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实验平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基于球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完成了轴承内部动力学状态的数值模拟仿真。在求解每一个滚动体动力学基本参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电主轴中组配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求解方法,并着重讨论了径向力对轴承径向/轴向/角刚度的影响规律。研发了一种由气缸作为执行器和滚动轴承作为分离器的接触式加载装置,并对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电主轴转子和前/后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高速测量。最终,通过理论模型求解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转速和径向力对前/后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影响。针对电主轴在高速工况下产热严重的问题,建立了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理论模型。设计了自由减速法和能量平衡法两种直接且定量测量轴承摩擦损耗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油气润滑条件下,粘性摩擦损耗依然是轴承摩擦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验结果推导了轴承空腔内润滑剂体积分数关于供油量、供气压力、转速和轴承直径的经验公式,表征了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电主轴的最佳供油量;验证了预紧力在线调节装置的有效性;揭示了润滑剂粘-温关系和热-机耦合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重要性。研究成果对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预测、测量和减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动态扭矩加载的难题,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加载系统。详述了该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Maxwell软件的2D静态电磁场分析对磁感应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结合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得到了加载器的加载扭矩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测得加载扭矩与电流、转速的对应关系,发现了磁流变液的零场粘度和剪切屈服应力与剪切率呈非线性关系,并对Herschel-bulkley模型予以修正。修正模型计算的加载扭矩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设计基于磁流变剪切原理的高速传动装置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加载系统的扭矩稳定性、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性等加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该加载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高速电主轴负载下的动态性能测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针对电主轴高速旋转时动态径/轴向力加载的难题,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柔性加载系统。基于连续动量方程,建立了射流冲击力的理论模型。通过流体有限元仿真和射流冲击力标定实验,得到了靶距、喷射压力、流量、喷嘴直径、标靶直径、转速与冲击力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电主轴的定量加载。测试了利用高压水射流加载下电主轴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第一,高压水射流可以为电主轴提供稳定和长时的动态加载;第二,电主轴的温升、功率损耗和振动随着负载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空载测试不能反映电主轴的真实工况。为高速电主轴关于运行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
梁帅军[10](2019)在《轴流式燃气调压器结构优化及声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轴流式燃气调压器作为城镇燃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于天然气的调节与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DN150轴流式燃气调压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轴流式燃气调压器进行数值模拟和气动噪声声特性分析。在燃气调压器进行数值模拟的过程中,采用三维模型软件Solidworks对调压器进行结构简化和三维建模。之后采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其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调压器的弹簧刚度计算、皮膜的力学特性研究、调压器阀口结构优化以及调压器瓦拉结构优化四个方面来研究。提出有效改进方案,使调压器在指定工况下能够具有最佳工作性能,最后对其进行声特性研究,分析了声源在调压器内部及外部的声压分布规律。降低因调压阀工作性能不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调压器阀口结构优化中,从静压分布云图可以看出,天然气从阀座进入阀口过程中,由于内腔室几何形状发生突变,引起压力发生明显突变。在阀座的几何突变位置,阀门的最大静压达到7.56e5Pa,而在阀口出口附近的突扩位置,存在明显的压力降低,最低压力为9.68e4Pa。在阀口内腔,出现明显的激波现象。从速度分布云图分析,最低速度出现在阀座突扩区域,在此区域内,速度取得最小值,速度几乎为零,流体滞留在该区域且形成涡。而在阀口下游突扩位置则出现速度突变现象,在极狭窄区域速度由440m/s突增至660m/s,出现激波。最后根据角度与压力降之间的关系,最终选取最优角度配置方案为入口端角度130°,出口端角度170°;在调压器瓦拉结构优化中,2通道瓦拉结构的调压阀出口总压较大,压力损失小,流场中回流区较少,出口段几乎没有低速漩涡产生,流通量大,流体流动性能好。6通道瓦拉结构的调压阀内部流体扰动作用大,出口总压小,压力损失以动能耗散形式出现,出口段中心区域产生明显漩涡区域,整体流动性能差。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采用2通道瓦拉结构,使得调压器在运行中具有良好流动特性,稳定可靠工作。最后,对调节阀进行气动噪声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流体数值模拟计算中的时域信息转换为声学所需要的声信息,然后分析调压阀内部和外部的声特性规律。
二、雷诺式调压器故障机理分析及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诺式调压器故障机理分析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填充泡沫金属式电子散热器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常见符号说明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芯片的冷却技术概况 |
1.3 散热材料泡沫金属的研究进展 |
1.4 泡沫金属强化换热的研究 |
1.5 电子散热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工作 |
1.7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和传热基本规律 |
2.1 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机理与类型 |
2.1.1 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机理 |
2.1.2 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类型 |
2.2 多孔介质的传热过程 |
2.2.1 导热过程 |
2.2.2 对流换热过程 |
2.3 泡沫金属填充式电子散热器件的强化机理 |
2.4 能量守恒方程 |
2.5 基本参数 |
2.5.1 孔隙率(porosity) |
2.5.2 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
2.5.3 饱和度(saturation) |
2.5.4 毛细压力(eapillarypressure) |
2.6 固体热力耦合变形的理论基础 |
2.7 二维多孔金属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
2.7.1 计算模型建立 |
2.7.2 网格划分 |
2.7.3 边界条件设置 |
2.7.4 物性参数设定 |
2.8 二维模型形变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泡沫金属填充式散热器件的实验研究 |
3.1 泡沫金属概论 |
3.2 实验目的及原理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材料 |
3.4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4.1 实验仪器与流程 |
3.4.2 实验装置简介 |
3.5 实验步骤及方法 |
3.5.1 实验步骤 |
3.5.2 温度的控制及测量方法 |
3.5.3 实验压降的测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沫金属翅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结果分析 |
4.1 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
4.1.1 数据处理方法 |
4.1.2 数据处理内容 |
4.1.3 数据处理步骤 |
4.2 数据处理结果及性能曲线分析 |
4.2.1 换热量Q、总传热系数K与流量v关系的分析比较 |
4.2.2 努塞尔数Nu与 Re、压降△P与 v关系的分析比较 |
4.2.3 阻力系数拟合方程 |
4.3 误差分析 |
4.3.1 误差分析 |
4.3.2 实验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 |
5.1 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的换热器性能评价 |
5.1.1 单一参数评价方法 |
5.1.2 单一参数组合评价方法 |
5.2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换热器性能评价 |
5.2.1 熵分析法 |
5.2.2 (火用)分析 |
5.3 本实验的传热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大型电机铁心片间故障分析与风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1.2.1 片间短路故障模拟仿真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片间短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状态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来源 |
第2章 基于解析法的铁心片间故障分析与计算 |
2.1 铁心故障的机理及渐变过程分析 |
2.1.1 样机基本参数 |
2.1.2 样机定子铁心结构 |
2.1.3 片间短路故障发生原因分析 |
2.1.4 故障域叠片内的涡流分析及发展模式划分 |
2.2 故障域内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计算 |
2.2.1 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满足的微分方程 |
2.2.2 片内涡流磁场与电场强度计算 |
2.2.3 片内涡流有功和无功功率计算 |
2.3 故障叠片内感应电压计算 |
2.3.1 单片硅钢片内涡流感应电压计算 |
2.3.2 故障处等效电路建立 |
2.4 解析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片间短路故障分析 |
3.1 考虑片间短路故障的均匀化建模方法 |
3.1.1 非故障域等效电导率、磁导率张量计算 |
3.1.2 故障域等效电导率、磁导率张量计算 |
3.2 片间故障三维涡流场建模与分析 |
3.2.1 三维涡流场模型建立 |
3.2.2 假设条件及故障域设置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连续体模型与实际叠片模型下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2 数值仿真与解析结果对比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涡流法的片间故障检测实验 |
4.1 基于涡流法的片间故障检测系统流程 |
4.2 铁心片间故障检测系统及装置 |
4.2.1 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2.2 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3 基于涡流法的铁心传感器设计 |
4.2.4 交流励磁系统励磁电压计算及软件实现 |
4.3 样机实验 |
4.3.1 故障区域模拟 |
4.3.2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片间故障时铁心的三维温度场计算分析 |
5.1 样机通风冷却方式及参数 |
5.2 电机求解模型的确定 |
5.2.1 数学模型 |
5.2.2 片间故障域导热系数计算 |
5.2.3 基本假设 |
5.2.4 计算域物理模型 |
5.2.5 求解模型的网格划分及磁热迭代耦合方法 |
5.2.6 边界条件 |
5.3 故障域温升分析及样机现场实验数据对比 |
5.3.1 温度场数值计算及分析 |
5.3.2 现场数据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趋势预测的铁心故障状态评估与风险预测 |
6.1 可靠性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6.2 铁心故障动态发展趋势预测 |
6.2.1 基于GM(1,4)灰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预测 |
6.2.2 基于MGM(1,2)灰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预测 |
6.2.3 基于MGM(1,2,4)灰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预测 |
6.2.4 发展趋势预测及精度检验 |
6.3 可靠性状态评估方法 |
6.3.1 模糊层次评估法 |
6.3.2 基于古林法与层次可拓理论的评估方法 |
6.3.3 灰靶心决策评估法 |
6.4 实例计算与分析 |
6.4.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铁心故障状态评估与风险预测 |
6.4.2 古林法与层次可拓理论铁心故障状态评估与风险预测 |
6.4.3 基于灰靶心决策的铁心故障状态评估与风险预测 |
6.4.4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3)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2 电力变压器热点温度计算研究现状 |
1.2.3 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4 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电力变压器多属性状态评估方法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 |
2.3 电力变压器的多属性分析 |
2.4 模糊逻辑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 |
2.4.1 模糊化处理与隶属度函数 |
2.4.2 模糊逻辑与近似推理 |
2.4.3 逆模糊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不同运行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路模型 |
3.1 引言 |
3.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路模型 |
3.2.1 热路模型原理 |
3.2.2 变压器热传递过程 |
3.2.3 变压器热路模型的建立 |
3.2.4 热路模型法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
3.3 不同运行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路模型 |
3.3.1 不同负载电流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3.2 不同冷却方式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3.3 不同内部温度下变压器热路模型的改进 |
3.4 求解方法及其准确性分析 |
3.4.1 求解方法 |
3.4.2 准确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GA优化BP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三种常见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
4.2.1 基于三比值法的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2.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1 BP神经网络算法的参数优化 |
4.3.2 GA及其改进 |
4.3.3 基于改进GA-BP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说明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热点温度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寿命评估 |
5.2.1 温度对变压器绝缘材料寿命的影响 |
5.2.2 不同工况下变压器寿命评估 |
5.2.3 实例分析 |
5.3 基于局放因子向量的油纸绝缘老化诊断 |
5.3.1 老化测试及聚合度测量 |
5.3.2 样品与局放试验方案 |
5.3.3 局部放电特征向量的提取及其主成分因子分析 |
5.3.4 基于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油纸绝缘老化评估 |
5.4 基于Weibull分布的变压器运行寿命预测方法 |
5.4.1 Weilbul分布与电气寿命模型 |
5.4.2 变压器寿命模型参数估计与寿命预测 |
5.4.3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平台 |
6.1 引言 |
6.2 平台关键技术理论问题和开发原则与要求 |
6.2.1 平台关键技术理论问题 |
6.2.2 开发原则与要求 |
6.3 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平台架构 |
6.3.1 平台技术特点 |
6.3.2 平台架构 |
6.3.3 变压器设备分级 |
6.3.4 状态监测对象与清单 |
6.3.5 变压器实时数据的智能监测方案 |
6.3.6 离线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多源异构融合 |
6.4 变压器的故障智能诊断与维修优化管理 |
6.4.1 变压器的故障智能诊断 |
6.4.2 变压器维修优化管理 |
6.5 工程应用示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智能安全预警系统应用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气调压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燃气调压器常见故障及特性分析 |
2.1 调压器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焦耳—汤姆逊节流效应 |
2.1.2 振动与噪声 |
2.1.3 工况参数 |
2.1.4 天然气气质 |
2.1.5 调压器本身 |
2.2 调压器常见故障特征及原因 |
2.2.1 故障表现特征 |
2.2.2 故障原因 |
2.3 调压器特性分析 |
2.3.1 静态特性 |
2.3.2 动态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priori算法的燃气调压器多变量关联分析 |
3.1 Apriori算法理论 |
3.1.1 概述 |
3.1.2 Apriori算法步骤 |
3.2 Apriori算法实例 |
3.3 燃气调压器多变量关联分析 |
3.3.1 原始数据的选取 |
3.3.2 应用Apriori算法获取关联规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波包分析法与Apriori算法相结合的燃气调压器安全预警系统 |
4.1 小波包分析法 |
4.1.1 小波分析 |
4.1.2 小波函数的选取 |
4.2 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故障特征指标 |
4.3 高中压调压器安全预警系统简介 |
4.3.1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
4.3.2 故障诊断预警模型及分析软件 |
4.4 高中压调压器安全预警系统优化 |
4.4.1 系统现阶段问题 |
4.4.2 针对性优化升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中压调压器安全预警系统工程应用实例 |
5.1 历史数据分析与验证 |
5.2 示范站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低压燃气调压器智能预警技术应用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二章 燃气调压器作用机理及常见故障类型 |
2.1 调压器分类 |
2.1.1 按照作用原理 |
2.1.2 按照用途或使用对象 |
2.1.3 按出口压力分 |
2.1.4 按流经调节元件的方向 |
2.1.5 按失效后的状态 |
2.1.6 中低压箱式调压器 |
2.2 燃气调压器基本工作原理 |
2.3 燃气调压器常见故障表现特征 |
2.3.1 根据压力变化分析故障特征 |
2.3.2 根据流量异常判断故障特征 |
2.3.3 调压器喘振 |
2.4 燃气调压器故障类型及相关检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气调压器故障信号特征提取 |
3.1 燃气调压器故障数据集 |
3.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
3.2.1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原理 |
3.2.2 本征模态函数处理 |
3.3 使用EMD方法提取信号特征 |
3.4 优化信号特征提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燃气调压器故障定位 |
4.1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概念 |
4.2 建立燃气调压器故障贝叶斯网络拓扑模型 |
4.2.1 获取先验信息 |
4.2.2 映射关系的建立 |
4.2.3 搭建贝叶斯网络 |
4.3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
4.4 调压器的故障诊断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MD-BEYES的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 |
5.1 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
5.1.1 信号提取 |
5.1.2 统计和分类 |
5.1.3 深度诊断 |
5.2 故障诊断流程 |
5.3 结合专家打分的辅助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相变材料/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数据中心热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数据中心的研究现状 |
1.2.2 脉动热管在电子设备冷却中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变材料在电子设备冷却中的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脉动热管用于电子设备散热的理论研究 |
2.1 脉动热管理论基础 |
2.1.1 表面张力与拉普拉斯—杨方程 |
2.1.2 接触角与动态接触角 |
2.2 当量导热系数与等效热阻 |
2.2.1 轴向导热系数与径向导热系数 |
2.2.2 当量导热系数与等效热阻 |
2.3 脉动热管热平衡状态下的驱动力分析 |
2.3.1 单液柱模型的驱动力分析 |
2.3.2 多气塞/液柱模型的驱动力分析 |
2.4 振荡流与振荡运动 |
2.5 脉动热管的液膜蒸发段的研究 |
2.5.1 分离压与液膜厚度 |
2.5.2 薄膜蒸发模型 |
2.6 可视化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动热管用于电子设备散热的实验研究 |
3.1 脉动热管的结构设计 |
3.1.1 Bond数与最大水力半径的确定 |
3.1.2 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实验设计 |
3.1.3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3.2.1 不确定度与误差分析 |
3.2.2 径向热传导与 Nusselt 数的确定 |
3.3 关于脉动热管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3.3.1 二维脉动热管启动现象与性能分析 |
3.3.2 三维脉动热管的启动现象与性能分析 |
3.3.3 叶状三维脉动热管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变材料/脉动热管耦合研究 |
4.1 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系统的实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4.1.1 脉动热管实验装置 |
4.1.2 完全析因设计与热阻模型 |
4.2 不同工况下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冷却效率 |
4.3 改变工作介质时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冷却效率 |
4.3.1 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相变过程研究 |
4.3.2 多种工质下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冷却性能 |
4.3.3 回归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中心热环境研究及优化设计方法 |
5.1 数据中心评价指标 |
5.1.1 数据中心热管理中要解决的气流组织的问题 |
5.1.2 常用的热评价指标 |
5.1.3 区域热评价指标 |
5.2 热评价指标的应用 |
5.2.1 数据中心实验平台 |
5.2.2 区域热评价指标的应用 |
5.3 采用相变材料/三维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优化方法 |
5.4 节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板静压箱送风特性研究 |
6.1 压力与速度分布 |
6.1.1 射流长度尺度 |
6.1.2 压力-速度耦合模型及优化 |
6.2 阻力损失系数模型研究 |
6.2.1 系统设计 |
6.2.2 考虑雷诺数的阻力损失系数 |
6.2.3 考虑上游面积增大时的阻力损失系数 |
6.2.4 考虑多孔板模型的阻力损失系数 |
6.2.5 考虑孔隙比与当量直径比时的阻力损失系数 |
6.3 实验研究 |
6.3.1 流阻测试实验平台与测试方法 |
6.3.2 模型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下送风数据中心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优化研究 |
7.1 基于CFD方法研究房间级别的气流组织和温度分布 |
7.1.1 系统设计 |
7.1.2 模型设计 |
7.1.3 优化方法 |
7.2 基于CFD方法研究机柜级别的气流组织和温度分布 |
7.2.1 系统设计 |
7.2.2 完全析因设计 |
7.2.3 优化方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7)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研究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变传热导致的事故研究 |
1.2.2 Ledinegg不稳定性的研究 |
1.2.3 换热壁面结构对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
2.1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实验平台组成 |
2.1.1 实验系统 |
2.1.2 实验段组成简介 |
2.1.3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加工 |
2.1.4 实验工质的选择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前准备 |
2.2.2 压力传感器和热电偶的标定 |
2.2.3 实验步骤 |
2.3 实验数据处理 |
2.3.1 工质质量通量的计算 |
2.3.2 有效热流密度的计算 |
2.3.3 压降的计算方法 |
2.3.4 热力平衡干度的计算 |
2.3.5 传热系数的计算 |
2.4 实验段热损失系数的计算 |
2.5 误差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Ledinegg不稳定性研究 |
3.1 Ledinegg不稳定性简介 |
3.2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压降-流量特征曲线分析 |
3.2.1 热流密度对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压降-流量特征曲线的影响 |
3.2.2 系统压强对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压降-流量特征曲线的影响 |
3.2.3 过冷度对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压降-流量特征曲线的影响 |
3.2.4 壁面结构对微细通道压降-流量特征曲线的影响 |
3.3 并联多通道过冷沸腾的Ledinegg稳定性判据 |
3.3.1 并联多通道的特征方程 |
3.3.2 判据的推导与在并联9 通道中的应用 |
3.4 不同波纹壁面并联9 通道OFI点分析 |
3.4.1 热流密度对不同波纹壁面并联9 通道OFI点的影响 |
3.4.2 系统压力对不同波纹壁面并联9 通道OFI点的影响 |
3.4.3 入口过冷度对不同波纹壁面并联9 通道OFI点的影响 |
3.4.4 换热壁面结构对并联9 通道OFI点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强化传热与压降研究 |
4.1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传热特性分析 |
4.1.1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沿程传热特性分析 |
4.1.2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沸腾传热曲线分析 |
4.1.3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平均饱和沸腾传热系数 |
4.2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相变传热总压降分量构成 |
4.2.1 总压降的构成 |
4.2.2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总压降构成分析 |
4.3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总压降和两相摩擦压降研究 |
4.3.1 工况条件对总压降和两相摩擦压降的影响研究 |
4.3.2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沿程压力对比 |
4.4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两相摩擦压降的对比与修正 |
4.5 基于微细通道内成核汽泡受力分析 |
4.5.1 成核汽泡的受力研究 |
4.5.2 压降波动受汽泡运动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edinegg不稳定性在微细通道实际应用中导致的故障模式研究 |
5.1 微细通道在平行流蒸发器中的应用 |
5.2 FMECA方法简介与对平行流蒸发器的故障模式分析 |
5.2.1 FMECA方法的分析流程 |
5.2.2 FMECA方法对平行流蒸发器的分析 |
5.3 模糊集理论和VIKOR理论简介 |
5.3.1 模糊集理论简介 |
5.3.2 VIKOR理论 |
5.3.3 基于模糊VIKOR的 FMECA分析方法 |
5.4 基于模糊VIKOR的 FMECA法对平行流蒸发器的故障模式分析 |
5.4.1 模糊化处理平行流蒸发器的故障模式三因素 |
5.4.2 故障模式风险影响指标排序 |
5.4.3 改进FMECA法的前后排序结果对比分析 |
5.5 抑制Ledinegg不稳定性的常见方法 |
5.5.1 主动抑制不稳定性的方法 |
5.5.2 被动抑制不稳定性的方法 |
5.6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高速动车组散热器性能试验台设计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2 散热器及其性能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速动车组散热器测试试验台设计 |
2.1 散热器原理介绍及系统设计布局方案 |
2.2 风道系统设计 |
2.2.1 风道结构设计 |
2.2.2 流量计传感器选型 |
2.3 柔性化传热平台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台风道流场仿真 |
3.1 工程流体仿真技术发展与应用 |
3.2 技术原理 |
3.2.1 计算流体力学 |
3.2.2 有限容积法简介 |
3.3 数值模拟具体步骤 |
3.4 仿真实例 |
3.5 正交试验及优化设计 |
3.5.1 正交试验法简介 |
3.5.2 改善风道流场的优化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台可靠性分析 |
4.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4.2 试验台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4.3 传热平台瞬态热力学仿真 |
4.3.1 有限元法简介 |
4.3.2 计算热力学简介 |
4.3.3 热力学计算过程及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来源 |
1.2.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3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 |
1.3 高速电主轴系统简介 |
1.3.1 电主轴结构特点 |
1.3.2 轴承润滑技术 |
1.3.3 冷却技术 |
1.3.4 电动机驱动和控制技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电主轴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2 高速轴承动态支承刚度的研究现状 |
1.4.3 高速轴承摩擦损耗的研究现状 |
1.4.4 电主轴动态加载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高速电主轴性能与运行品质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
2.2.1 高速电主轴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研发 |
2.2.2 高速电主轴运行品质检测核心技术—动态加载方法研究 |
2.2.3 高速电主轴数据采集技术研发 |
2.3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 |
2.4 高速电主轴系统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电主轴动态支承刚度的建模与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轴承的刚度模型 |
3.2.1 拟静力学模型 |
3.2.2 组配轴承刚度求解流程 |
3.3 实验装置和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实验装置和原理 |
3.3.2 实验方案 |
3.3.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3.4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
3.4.1 实验步骤 |
3.4.2 径向力对轴承刚度的影响 |
3.4.3 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电主轴轴承摩擦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轴承摩擦损耗模型 |
4.2.1 整体经验法 |
4.2.2 局部分析法 |
4.2.3 摩擦系数 |
4.3 高速轴承摩擦特性的实验研究 |
4.3.1 自由减速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 |
4.3.2 能量平衡法测量轴承摩擦损耗 |
4.4 油气润滑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建模与实验分析 |
4.4.1 各种摩擦因素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4.2 供油量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4.3 供气压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4.4 转速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 |
4.5 其余运行参数对轴承摩擦损耗影响的实验研究 |
4.5.1 预紧力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5.2 运行温度对轴承摩擦损耗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磁流变液的高速电主轴动态扭矩加载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设计 |
5.2.1 磁流变液简介 |
5.2.2 加载原理和结构设计 |
5.2.3 设计注意事项 |
5.2.4 磁流变液加载系统的组成 |
5.3 磁流变液加载器的分析 |
5.3.1 本构关系 |
5.3.2 加载转矩计算 |
5.3.3 磁感应强度的仿真计算 |
5.4 加载扭矩的实验分析 |
5.4.1 实验装置和步骤 |
5.4.2 粘性阻尼转矩分析 |
5.4.3 剪切阻尼转矩分析 |
5.5 加载性能的实验分析 |
5.5.1 转矩稳定性分析 |
5.5.2 温度稳定性分析 |
5.5.3 可重复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高压水射流的高速电主轴径/轴向力加载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
6.2.1 高压水射流简介 |
6.2.2 加载系统的原理 |
6.2.3 加载系统的组成 |
6.3 高压水射流加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
6.3.1 射流冲击力的理论建模 |
6.3.2 射流冲击力的流场仿真分析 |
6.3.3 高压水射流的主参数设计 |
6.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4.1 冲击力的标定实验 |
6.4.2 受载电主轴的动态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轴流式燃气调压器结构优化及声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燃气调压器介绍及常见问题 |
1.2.1 噪声 |
1.2.2 振动 |
1.2.3 结露 |
1.3 国内外燃气调压器研发状况 |
1.3.1 气动声学研究现状 |
1.3.2 调压阀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调压阀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调压器系统特性及数值模拟基础 |
2.1 燃气调压器结构 |
2.2 燃气调压器的工作特性 |
2.3 气体流动模型 |
2.3.1 流量方程 |
2.3.2 温度压力方程 |
2.4 声场基本控制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 |
2.5 调压阀系统模型 |
2.5.1 调压阀几何结构 |
2.5.2 调压阀系统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D计算模型校验 |
3.1 流动控制方程 |
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1.3 湍流方程 |
3.2 几何模型 |
3.3 计算域模型及流道抽取 |
3.4 计算网格 |
3.5 计算条件 |
3.6 计算结果分析 |
3.6.1 压力分析 |
3.6.2 速度分布 |
3.6.3 阀门通过质量流量 |
3.7 计算模型验证 |
3.7.1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7.2 湍流模型选择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压器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
4.1 调压器弹簧刚度计算 |
4.2 皮膜力学特性研究 |
4.2.1 几何模型 |
4.2.2 约束与载荷 |
4.2.3 计算网格 |
4.2.4 皮膜材料本构模型 |
4.2.5 计算结果分析 |
4.3 调压器阀口结构优化设计 |
4.3.1 几何结构 |
4.3.2 计算网格 |
4.3.3 计算条件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3.5 阀口结构优化设计 |
4.4 调压器瓦拉结构优化设计 |
4.4.1 几何模型 |
4.4.2 计算网格 |
4.4.3 计算条件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调压阀气动噪声数值模拟研究 |
5.1 声学计算软件的简介 |
5.2 阀门声场几何模型 |
5.2.1 阀门声场分析几何模型处理 |
5.2.2 阀门噪声网格划分 |
5.2.3 设置阀门噪声监测点 |
5.2.4 声场计算处理和边界条件 |
5.3 阀门噪声分析 |
5.3.1 阀门噪声频谱分析 |
5.3.2 阀门声指向特性分析 |
5.3.3 阀门声压分布图分析 |
5.4 噪声的防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雷诺式调压器故障机理分析及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填充泡沫金属式电子散热器换热特性研究[D]. 王若男.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大型电机铁心片间故障分析与风险预测[D]. 刘金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数据和模型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D]. 谢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高中压燃气调压器智能安全预警系统应用与优化[D]. 孙明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5]中低压燃气调压器智能预警技术应用与优化[D]. 李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基于相变材料/脉动热管耦合模块的数据中心热管理研究[D]. 凌云志. 东南大学, 2019(01)
- [7]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Ledinegg不稳定性研究及安全性分析[D]. 王梦圆.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高速动车组散热器性能试验台设计及可靠性分析[D]. 刘昊天.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9]高速电主轴系统复杂动态特性及其综合测试技术研究[D]. 田胜利. 重庆大学, 2019(01)
- [10]轴流式燃气调压器结构优化及声特性分析[D]. 梁帅军.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