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珊[1](2021)在《闽南金银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张玉[2](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市X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禹[3](2021)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在丰富学校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等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尝试以“药物化学”作为学科知识背景,并结合社会性科学议题(SSI)视角,设计出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首先本研究梳理了SSI教育与校本课程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然后本研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调查他们对于本课程的态度、期望和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均对《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持有正面态度,但目前课程资源不足。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及原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要素,综合了师生需要与学科背景,以新课程理念为切入点,设计了《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本课程共分为3个模块,8个专题,以“药物化学”作为主干知识,并结合了历史、人文、社会等隐性因素,力图向学生介绍药物化学的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疫情原因,本课程未能进行课堂实施,因此邀请课程专家对本课程进行背对背评价,并依据专家给出的意见与建议完善课程文本。科学教育正在不断深化,而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被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章志强[4](2021)在《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校本课程是实施课程管理政策的扩展和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有模式,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发展创建适合本区域、本学校情况的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对校本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对此各国加快了校本课程领域建设。国内对于有关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指导思想和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国外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侧重于学生特点的形成,凸显学生的特点。校本课程的不断改进势必会成为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总体是成功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果比问题多,高中体育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得到了落实,体育校本课程目标达成一定效果,在遵照上级课程要求前提下,设置了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内容、学分、学时,结合课程标准构建了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分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课内构建了三种编班上课形式,课外采用俱乐部模式;借鉴了一些管理条例作为武汉三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保障,建设校本课程的师资力量较合理。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校本课程选修项目开设不广、校本课程课时安排不足、扩展课程不适应校本课程建设与发展、校本课程场地器材运用不足;师资、学校人员、政策思想、场地器材是制约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因素。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与发展应更新校本课程建设思路、优化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优化校本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安排校本课程课时、优化校本课程考核评价、加强课程建设能力培训。
郝静仪[5](2021)在《中职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角》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以质取胜,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发展趋势显着。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把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化改革、提升质量,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转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特殊性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导游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其次,旅游业的地域差异性对各地学校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能满足这种需求,使得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和当地企业要求,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但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生源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同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对策,才能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本文以S省四所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的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现状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分析目前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解决方法,旨在为当前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论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在分析和综合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地域文化、导游服务等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概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其次,从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地域文化教育与导游专业发展的关系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从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探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第三部分,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选取了不同层次的四个样本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访谈,通过对样本学校基本情况、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寻其中的异同。第四部分,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与问题的反思。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开发队伍、开发程序、开发成果的分析总结,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第五部分,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策略。通过完善与地域文化契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确立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及依据、开发以地域文化为元素的校本课程、落实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教学这四个方面来提出开发建议。第六部分,结束语。
周梦[6](2021)在《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中为例》文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文化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非遗教育与传承。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中职学校立足自身发展,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传承教育与研究,为社会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工匠人才,KMGD职中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为研究点,以KMGD职中为例,结合当下国家大力提倡的研学旅行,进行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培养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探究新的元素与活力。本研究从各层次、多角度对校本课程进行研究价值分析。在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与访谈,反复分析实施对象的可行性,根据调研的结果,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制定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验证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动态监控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践状况,对课程内容和校本教材进行补充与改进。最后在各方对实施效果的评价中,总结问题,展开反思,对校本课程进行再度开发和完善。研究表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中职学校课程的蓬勃化发展。将乌铜走银与研学旅行结合,培养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指导师,为学生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习了新的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在旅游与教育融合的趋势下创新,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培育人才,在行业前沿下前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杨蕴希[7](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汪娜[8](2020)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以茶陵县云阳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基于学校的、由学校资助开发的、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聚焦人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体现学校特色和本地特色资源。本世纪初我国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学生的生活环境、经历、经验与个人知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与依据。生物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十分适合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湖南茶陵县生物资源丰富,乡土特色鲜明,学生熟知的很多素材可以融入生物学实验。笔者实习的云阳中学倡导实验校本课程的研发。本研究在文献调查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问卷与访谈调研本地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上,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紧贴生活的实验材料,适度改编、整合、拓展国家教材,开发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编制了《趣味生物学实验》中的10个实验项目,其中观察类实验项目4个,制作类实验项目6个,语言简洁易懂,排版丰富有趣。希望通过校本实验课程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敢于探究、勇于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养成热爱乡土、热爱自然的情怀,全面培养专业核心素养。本研究还对《趣味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茶陵三宝之伏蒜的制作》两个实验项目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认为,提高课程开发意识、加强课程开发合作、充实课程开发内容、正视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成功的要素。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科核心素养;要结合本地特色,注重实践性与兴趣性的有机融合;实验项目可按观察类、探究类、制作类、调查类、设计类五类编排。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初中生物学校本实验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黄栗[9](2020)在《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我国土家族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保留土家民俗文化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是土家人长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体系,也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惯例。然而当前湘西地区的土家民俗文化现状令人担忧:传统土家村落呈“空心化”和“分散化”日益严重,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土家民俗文化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价值和社会作用。面对眼下的生存困局,如何找出切实有效的文化保护措施,为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寻找到新的机遇正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此,本文选择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切入,探讨教育是如何在湘西土家地区多个“文化场”中建构起特有的传承机制,通过教育来构建不同“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机制。进一步思考了教育对于土家民俗文化在当前传承起到何种关键作用,通过运用技术资源,运用更合理、更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帮助民俗文化传承走出现实泥淖。第一章“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的基本状况”,本章主要对湘西地区土家民俗文化当前现状作研究概述,内容包括介绍土家族在湖南省湘西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当地土家族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考据。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多次的实地走访考察,并与多位当地土家文化学者进行交流之后,重新梳理了湘西土家民俗的文化起源。另外,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角度,在已有基础上建立湘西土家民俗文化研究框架,试图将土家民俗按照“物质生产民俗”“节庆仪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关系民俗”进行分类。第二章“‘家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章内容的核心问题在于探讨家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研究家庭教育机制的建立并分析家庭教育模式特点。对于土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问题而言,“家庭场”中的教育内涵机制与行为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论文中试图明晰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在家庭的文化空间里遵循着怎样的特殊规律,为制定土家民俗文化保护措施提供了哪些富有价值的参考。第三章“‘学校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家庭场”教育的逐渐退场导致文化传承陷入危机之后,当地中小学校部门构成的“学校场”开始了新的传承接力。本章以土家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教学情况为研究主线,一方面探讨了中小学校如何帮助民俗文化向下传承,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也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行客观分析,并结合实际来提出应对策略。第四章“‘职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从中小学校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湘西地区的学校教育搭建起了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新的思路。本章主要以分析土家民俗文化作为打造湘西地区的文化品牌,如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又将如何能够让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朝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推进,为民俗文化传承赋予更多的新生动力,成为了实现文化长久保护发展的有效举措。第五章“‘媒介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章主要探讨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承教育具有哪些重要优势。作为文化教育的“第四系统”,从社交媒体平台到移动自媒体技术再到VR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传播正在打破文化传承在各个不同的“教育场”间的边界,让土家民俗文化进入到了更大、更自由、更包容的教育空间里。因此,“媒介场”应当成为今后研究土家民俗文化新的传承教育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能否拥有更多可能性。第六章“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体系构建”,本章试图将文化传承教育的“家庭场”“学校场”“职训场”“媒介场”打造成为“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当中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教育场”之间如何形成集体合力,包括制定文化教育目标、建构文化教育体系、思考文化教育路径,以此来对湘西地区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体系进行全局统整,让文化传承教育能够走向全民化、终生化学习教育方向。论文以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价值规律、传承机制和教育发展问题。从家庭教育、中小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互联网传播等多个面向展示了土家民俗文化的传承脉络和教育逻辑,贯穿了“家庭场——学校场——职教场——媒介场”的整体研究思路,希望能够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王灿星[10](2019)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调研 ——以扬州广陵区三所小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三级课程规划的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逐步形成。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广大教育学者、学校、教师越来越关注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音乐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也在逐步展开。扬州市广陵区自2014年开始推行课程文化建设,立足打造区域教育特色品牌。自实施以来,广陵区中小学(初中和小学)纷纷开始进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音乐学科在此次课程建设的促进下也得到了良好发展。本文选取扬州市广陵区汶河小学、汶河小学东校区、育才实验小学三所小学,对其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学校以音乐社团课为形式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学校音乐校本课程教学。如:声乐、器乐、舞蹈等。但是,由于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多为学校自主实施,自主开发,自主教学,自主评价,其课程开发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值得进行总结与探讨,以形成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总结,以利于今后更好地来促进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开放性。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时代背景 |
1.1.2 基于学生发展需要 |
1.1.3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内容分析法 |
1.5.2 调查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SSI |
2.1.2 校本课程 |
2.1.3 药物化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泰勒的课程原理 |
2.2.2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项目式学习理论 |
3 文献综述 |
3.1 校本课程 |
3.1.1 国内研究 |
3.1.2 国外研究 |
3.1.3 校本课程文献述评 |
3.2 SSI |
3.2.1 国外研究 |
3.2.2 国内研究 |
3.2.3 SSI文献述评 |
4 高中学生及教师对《药物化学》校本课程需求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工具 |
4.3 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4.4.1 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
4.4.2 对教师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
4.4.3 调查启示 |
5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 |
5.1 课程设计理念及原则 |
5.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理念 |
5.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原则 |
5.2 《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概述 |
5.2.1 课程目标 |
5.2.2 内容总体框架 |
5.2.3 课程内容编排 |
5.2.4 教学要素分析 |
5.2.5 课程评价 |
6 《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
6.1 教学设计案例一:科学研究中的偶然和必然 |
6.1.1 概述 |
6.1.2 教学设计 |
6.2 教学设计案例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6.2.1 概述 |
6.2.2 教学设计 |
6.3 教学设计案例三: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
6.3.1 概述 |
6.3.2 教学设计 |
6.4 教学设计案例四:中医药与药物化学 |
6.4.1 概述 |
6.4.2 教学设计 |
7 课程设计评价 |
7.1 评价表单汇总与结论 |
7.2 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总 |
7.3 专家评价结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问题和不足 |
8.3 对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药物化学》课程设计 |
致谢 |
(4)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逻辑分析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对体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
2.1.1 体育校本课程历史渊源 |
2.1.2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原则 |
2.1.3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策略 |
2.1.4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
2.1.5 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实施 |
2.2 国外对体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
2.2.1 美国 |
2.2.2 日本 |
2.2.3 苏俄 |
2.2.4 英国、韩国 |
2.3 国内外体育校本课程发展启示 |
第3章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 |
3.1 校本课程目标体系 |
3.2 校本课程内容、学分、学时情况 |
3.3 校本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
3.4 校本课程组织实施 |
3.5 校本课程建设力量 |
3.6 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情况 |
第4章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
4.1 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校本课程选修项目开设不广 |
4.1.2 校本课程课时安排不足 |
4.1.3 扩展课程不适应校本课程建设与发展 |
4.1.4 校本课程场地器材运用不足 |
4.2 校本课程建设影响因素 |
4.2.1 师资因素 |
4.2.2 学校人员因素 |
4.2.3 政策思想因素 |
4.2.4 场地器材因素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更新校本课程建设思路 |
5.2.2 优化校本课程领域目标 |
5.2.3 优化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
5.2.4 合理安排校本课程课时 |
5.2.5 优化校本课程考核评价 |
5.2.6 加强课程建设能力培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武汉三中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 2:武汉三中体育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 3:武汉三中教师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中职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 |
2.1.2 中职校本课程 |
2.1.3 地域文化 |
2.1.4 地域文化特色课程 |
2.1.5 导游服务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 |
2.2.2 职业教育教材设计三维理论 |
2.2.3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
2.3 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3.1 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2.3.2 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
3.1 研究方案设计 |
3.1.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3.1.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1.3 调查样本的选择 |
3.2 样本学校概况 |
3.3 样本学校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情况 |
3.3.1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设置依据 |
3.3.2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目标 |
3.3.3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内容 |
3.3.4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教材 |
3.4 样本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情况 |
3.4.1 教学组织形式 |
3.4.2 教学方法 |
3.4.3 教学评价 |
第四章 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与问题的反思 |
4.1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拥有与提升 |
4.2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
4.3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的探索与规范 |
4.4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初现与丰硕 |
4.4.1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概况 |
4.4.2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内容 |
4.4.3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教材选择和开发 |
4.4.4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 |
第五章 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
5.1 完善与地域文化契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 |
5.1.1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
5.1.2 学校方面 |
5.2 确立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及依据 |
5.2.1 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5.2.2 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5.2.3 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
5.3 开发以地域文化为元素的校本课程 |
5.3.1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主体 |
5.3.2 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
5.3.3 选择校本课程开发方法 |
5.4 落实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教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与创新之处 |
一、理论基础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开发的研究价值分析 |
第一节 乌铜走银工艺介绍与价值分析 |
一、乌铜走银工艺介绍 |
二、乌铜走银工艺价值分析 |
三、乌铜走银传承的新方式 |
第二节 乌铜走银研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 |
一、乌铜走银研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二、乌铜走银研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素 |
二、校本课程开发访谈 |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制定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设计思路 |
三、课程目标 |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
第三节 校本教材的编写 |
一、教材编写的原则 |
二、教材编写的方式 |
三、教材内容介绍 |
第四节 课程的实施 |
一、课程实施规划 |
二、课程实施方式 |
三、课程实施建议 |
第五节 项目案例展示 |
一、乌铜走银铜戒指制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二、乌铜走银铜勺制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三、乌铜走银杯垫制作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
第四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内部评价 |
一、教师评价 |
二、学生评价 |
第二节 外部企业评价 |
一、企业意见反馈 |
二、企业建议 |
三、评价总结 |
第五章 乌铜走银研学课程开发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
三、课程实施的补充与完善 |
第二节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以茶陵县云阳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程校本化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 |
1.1.2 课程校本化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课程校本化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
1.1.4 初中生物学实验适合课程校本化 |
1.1.5 茶陵地区富有生物学实验教学素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1.2.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学科核心素养 |
2.1.3 生物学核心素养 |
2.1.4 校本课程 |
2.1.5 校本课程开发 |
2.2 理论依据 |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2.2 施瓦布-实践模式课程理论 |
2.2.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3章 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学生调查问卷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3.2 生物教师调查问卷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2.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3.3 教师的访谈 |
3.3.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2 访谈信息的采集 |
3.3.3 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3.4 调查、访谈结果的总结 |
第4章 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 |
4.1 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目标 |
4.1.1 校本课程总目标 |
4.1.2 校本课程具体目标 |
4.2 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撰写 |
4.2.1 观察类实验 |
4.2.2 制作类实验 |
4.3 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案例实施 |
4.4 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评价 |
4.4.1 学生评价 |
4.4.2 教师评价 |
4.5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
第5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茶陵县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调查问卷 |
附录 B 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趣味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教材(部分) |
附录 E 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评价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审视土家民俗文化传承的当前现状 |
(二)探索土家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机制 |
(三)挖掘土家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优势 |
二、研究目的 |
(一)思考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在哪些不同“教育场”中发生 |
(二)分析各“教育场”如何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 |
(三)推动“教育场”之间寻求合作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四、概念厘清 |
(一)文化 |
(二)民俗文化 |
(三)传承教育 |
五、文献综述 |
(一)梳理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已有论着 |
(二)分析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
(三)研究小结 |
六、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文献分析法 |
七、研究创新 |
(一)研究范式 |
(二)研究视角 |
八、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的基本状况 |
一、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文化现状考察 |
(一)区域分布总览 |
(二)族源、族称考据 |
(三)族群分布调查 |
二、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构成解析 |
(一)土家民俗中的物质生产描述 |
(二)土家民俗中的节庆仪式内涵 |
(三)土家民俗中的人生礼仪价值 |
(四)土家民俗中的社会关系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家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信念·场域·秩序: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功能 |
(一)“信念”建构下的家庭文化空间 |
(二)“场域”空间下的家庭权力分配 |
(三)“秩序”规训下的家庭契约形态 |
二、模仿·想象·认知: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方式 |
(一)“身体影像”中的模仿学习教育 |
(二)“游戏经验”中的行为感知教育 |
(三)“集体认知”中的自我养成教育 |
三、现实思考: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
(一)“差异性”思维:家庭文化价值认同式微 |
(二)“市场化”经济:家庭生产模式迅速消失 |
(三)“打工潮”现状:家庭代际传承脱节严重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学生的需求:中小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现状 |
(一)民族身份的认同程度 |
(二)文化接触的信息途径 |
(三)学校教学的课程侧重 |
(四)学生群体的兴趣方向 |
二、学校的探求:中小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教育思路 |
(一)阶段式教学:不同学校的目标任务与总体布局规划 |
(二)系统化教学:土家民俗文化的教学设计与培养方向 |
三、改革与创新:中小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教育突破 |
(一)尝试课堂教改,鼓励教学创新 |
(二)开发校本教材,鼓励设计创新 |
(三)建设校园数据库,鼓励技术创新 |
四、短板与不足:中小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 |
(一)经费不够,课程教改难以推进 |
(二)学时不够,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
(三)定位不够,教材内容缺乏新意 |
(四)奖励不够,个人评价缺乏标准 |
小结 |
第四章 “职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职业化生存:探讨民俗文化职业教育价值功能 |
(一)拉动民俗文化产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
(二)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彰显职业教育功能 |
二、精准化推进:实践民俗文化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
(一)扩大传统工艺职教规模,增强企业人才综合实力 |
(二)发挥职业部门社教功能,加大职业群体培训力度 |
(三)扶持文化竞技专业项目,培养民族体育项目人才 |
三、困难与瓶颈:反思民俗文化职业教育面临问题 |
(一)培训效果不明显:专业培训推动难度大 |
(二)招生人数不增加:职业院校办学难度大 |
(三)产品销售不乐观:企业商品外销难度大 |
小结 |
第五章 “媒介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教育技术的偏向:媒介属性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
(二)文化传输的偏向:价值输出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
(三)感官效果的偏向:情绪体验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
二、新媒体1.0:社交媒体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更新 |
(一)现状调查:湘西地区微博、微信平台运营情况 |
(二)裂变式推广:社交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意义 |
(三)有序化改进:社交媒体传承教育的分析思考和建议 |
三、新媒体2.0:自媒体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升级 |
(一)现状调查:湘西地区短视频自媒体平台运营情况 |
(二)以“抖音APP”为例:短视频自媒体技术优势分析 |
四、新媒体3.0:VR技术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思考 |
(一)创新设想:VR虚拟现实技术属性 |
(二)创新开发: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 |
(三)创新优势:VR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体系构建 |
一、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价值目标 |
(一)在人的发展中追求文化烙印的葆有 |
(二)在和谐社会中突显文化标识的自信 |
(三)在未来发展中探照文化教育的方向 |
二、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结构体系 |
(一)“家、校、职、媒”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
(二)各个“场”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协调机制 |
三、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路径策略 |
(一)“家庭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二)“学校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三)“职训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四)“媒介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一)外文译着 |
(二)中文论着 |
(三)工具书类 |
二、论文类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位论文 |
三、政策文件,研究报告 |
附录 |
附录一:实地走访考察报告 |
附录二:各地区、各部门实地考察访谈问题汇总 |
附录三:湘西地区中小学生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汇总 |
附录四: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语文课教案 |
附录五:《我的家乡红石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申报 |
附录六:湘西州土家地区实地考察走访实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10)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调研 ——以扬州广陵区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调研目的与意义 |
三、调研内容与方法 |
四、调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性 |
五、概念释义 |
(一) 校本课程 |
(二) 音乐校本课程 |
六、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的总体情况 |
(一) 校本课程的开端与国内校本课程的发展 |
(二) 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政策与三所小学开发现状 |
一、国家和江苏省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政策 |
二、扬州广陵区教育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政策 |
三、扬州广陵区三所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一) 音乐校本课程存在与否 |
(二) 音乐校本课程开始时间 |
(三) 音乐校本课程载体形式 |
(四) 音乐校本开发的主体人员 |
(五) 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利用形式 |
(六) 音乐校本课程不同特色 |
(七) 音乐校本课程课堂展示 |
(八) 音乐校本课程成果展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问题与对策 |
一、问题 |
(一) 三所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二) 三所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施中差异性问题 |
二、对策 |
(一) 构建合理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 |
(二) 改善和加大对音乐校本课程实施的扶持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 |
一、对音乐课程发展的意义 |
(一) 响应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建构三级音乐课程管理模式 |
(二) 优化教育权利,重组音乐课程资源 |
二、对学校和师生的意义 |
(一) 对学校的意义 |
(二) 对音乐教师的意义 |
(三) 对学生的意义 |
三、构建地方音乐校本课程的意义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扬州市汶河小学袁建平采访笔录 |
附件二: 扬州市汶河小学东校区郝秋银采访笔录 |
附件三: 扬州市育才小学刘蔚采访笔录 |
致谢 |
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闽南金银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D]. 黄艳珊. 集美大学, 2021
- [2]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 ——以重庆市X小学为例[D]. 张玉. 西南大学, 2021
- [3]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D]. 曹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武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D]. 章志强. 江汉大学, 2021
- [5]中职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角[D]. 郝静仪. 山西大学, 2021
- [6]乌铜走银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中为例[D]. 周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以茶陵县云阳中学为例[D]. 汪娜.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D]. 黄栗.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调研 ——以扬州广陵区三所小学为例[D]. 王灿星.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