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苗当年养成的三级培育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华[1](2018)在《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了实地调研、文献调研、渔民访谈、实验评估、建模验证和分子检测等研究方法,以掌握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原因,阐明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出中华绒螯蟹保护管理对策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1)成蟹资源动态。20112015年,长江中下游成蟹蟹汛时间和捕捞期均有变化,中游捕捞期增加了20-30天,下游捕捞期减少了7-12天;下江中华绒螯蟹资源密度远高于上江地区,河口区各监测点的CPUE在9.0430.86 kg/(天·船)之间波动,上江安庆监测点CPUE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3.0930.86 kg/(天·船)下降至2014年、2015年的0.66 kg/(天·船)和0.67 kg/(天·船);江西、安徽、长江口成蟹的优势壳宽组分别集中在6084 mm、5084 mm与4579 mm,分别占群体的82.46%与、92.96%、95.88%,印证了前人长江上江地区“蟹规格大、品质优良”的说法。(2)幼蟹资源动态。幼蟹在长江一年四季均存在,但其成汛旺发的时间季节性很强,镇江、扬州上游江段幼蟹数量少、规格大,镇江、扬州下游江段数量多、规格小。2005、2006年,镇江幼蟹资源逐渐恢复成汛,陆续有渔民开始捕捞;2008年,幼蟹捕捞量达近年来最高产量6000kg;此后,幼蟹捕捞量略有下降,近年捕捞量在30004000kg范围内波动;幼蟹捕捞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年捕捞初期(11月)幼蟹平均规格最大,随着捕捞高峰期(12月下旬)至汛末(3月初),幼蟹越捕越小。(3)蟹苗资源动态。目前,长江蟹苗主要分布在江阴以下的河口区,主要捕捞方式有定置插网(排网)、单船转网和挑网,其它还有少数蟹苗来源于闸口单船推网和人工捞苗等;蟹苗旺发年份(2012年)单船转网和挑网捕捞产量最高,不同捕捞方式产量比较依次为:挑网>河道插网>浅滩插网>闸口捞苗;蟹苗分散年份(2011、2013年),蟹苗捕捞量主要为定置插网产量。不同捕捞方式产量比较依次为:河道插网>浅滩插网>转网>挑网>闸口捞苗。近年蟹苗分布继续向长江南支水域偏移趋势明显,2012、2013两年,均为南支蟹苗量高于北支,南、北支蟹苗捕捞量比值由2012年的4.8:1上升到了2013年的10.4:1。2.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原因分析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环境污染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2月和5月(中华绒螯蟹繁殖季节),产卵场水质大部分监测指标达到地表水一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仅有总氮、无机氮和汞,产卵场沉积物除了汞外,其他检测因子均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的一类标准。结合历史资料和本项目组多年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长江口产卵场水体和沉积物总体环境质量均较上世纪80年代好转,除石油类、无机氮污染加重外,其它监测项目指标的污染指数和超标率均呈下降趋势。Cu2+、Cd2+、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及出膜蚤状幼体的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Cu2+>Zn2+>Cd2+,对中华绒螯蟹胚胎的LC50值分别为1.26、4.14、2.13 mg l-1,对溞状幼体致畸的LC50值分别为0.26、1.43和0.29 mg l-1。观察发现,Cu2+、Cd2+、Zn2+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速度的延滞效应明显,同时随着在Cu2+、Cd2+、Zn2+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胚胎和蚤状幼体畸形率升高,出现胚体弯曲、萎缩、肿胀、增生、囊肿等畸形症状。通过系统分析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变动及其三次资源危机的爆发原因,提出长江中华绒螯蟹主要致危因素有水利工程、湖泊围垦、水质污染和酷鱼滥捕四点,并开展了具体分析。并应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建立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CTM模型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根据19702012年44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捕捞量监测数据,结合优选法预测了2013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捕捞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模型应用获得验证。结果表明,CTM(Continuous Time Markov Approaeh,CMT)模型计算简便、预测准确、可靠性强,为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数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3.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与保护对策建议。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测定了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7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区序列。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区序列长度为515bp,在7个群体的102个个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65个,其中单一多态位点31个,简约信息位点34个;共检测到60个不同的单倍型。7个群体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19±0.023和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07±0.0008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106。群体间的分化指数在-0.00980.0983之间,K2-P遗传距离在0.00670.0122之间,AMOVA分析显示只有3.3%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说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各群体间分化不显着。同时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树也表明,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没有出现与地理分布相对应的谱系结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以上结果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未达到亚种以上水平,表明不同江段、不同年份间的中华绒螯蟹均属于同一个种群。综合采用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统筹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分析,提出了五条中华绒螯蟹资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即扩大放流规模,加强增殖保护,尽快恢复中华绒螯蟹资源和自然种群规模;控制捕捞强度,落实限额捕捞制度,全面保护好中华绒螯蟹亲蟹、抱卵蟹、幼蟹和蟹苗资源;强化渔政管理,加强巡航检查,及时取缔各种有害渔具渔法,严厉查处违规非法捕捞行为;加强资源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指导资源增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开展种质管理,建立中华绒鳌蟹种质评价标准,防止种质混杂和退化),并就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水污染治理、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增殖放流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提出政策建议。
刘泓泉[2](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指出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董江水[3](2009)在《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对高淳二十年河蟹养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已形成的“河蟹—水草—螺蛳—鳜鱼—青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这一养殖模式,保证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健康持续地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试验采用高淳团结圩渔场的2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分别为1.7hm2和2.9hm2,水深1.3-1.5m。采取相同放养模式和饲养方法。得出了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和蜕壳规律,计算出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以及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黄豆、玉米等),综合饵料系数为:小杂鱼4.5kg+颗粒料1kg+农家饲料0.6kg。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做好全年饲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2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8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幼蟹放养密度设计为3750、5250、6000、6750、7500、10500、11250、12000ind·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Y=215.15-0.007x(R2=0.962)(P<0.05);河蟹产量(Z)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Z=270.97+0.079x(R2=0.960)(P<0.05);河蟹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差异不显着(P>0.05)。可以根据市场对河蟹规格的需求,调整放养密度,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在幼蟹规格为120-140ind·kg-1,成活率为75%左右,平均育成规格达到170g·ind-1以上,目前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最佳放养密度不宜超过6000ind·hm-2。3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7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螺蛳投放量设计为750、1070、2250、4500、5440、5630、6750kg·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产量(Z)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Z=528.138+0.228x-0.000029x2(R2=0.959)(P<0.05):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Y=155.368+0.014x-0.0000017x2(R2=0.934)(P<0.05);河蟹成活率与螺蛳投放量的关系为:L=52.208+0.018x-0.0000023x2(R2=0.957)(P<0.05)。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螺蛳最佳投放量为4500kg·hm-2。
张汉珍,张丙涛[4](2008)在《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壳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的绒螯蟹属。近年来,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效益显着。本文对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分
王兴强,曹梅,阎斌伦,张庆起[5](2008)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生态学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三疣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各省均开展了人工养殖,本文对三疣梭子蟹生态学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三疣梭子蟹今后研究的方向。
曹华[6](2005)在《锯缘青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及高涂蓄水养成技术》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锯缘青蟹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刺激了养殖的快速发展。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弥补天然苗种的不足,提高养殖水平,开展锯缘青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及高涂蓄水养殖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付任农[7](2004)在《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应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对鄱阳湖区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国家农业部将鄱阳湖区规划确定为特种水产产业带,表明了鄱阳湖区农业经济发展重心由种植转向特种水产养殖,从而为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发展与丰富的环境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极不相称、不协调。因此,本论文以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课题,旨在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省内河蟹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阐述了河蟹产业、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发展模型、支持系统、判断标准等基本理论,整理出了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模式,构建了指标体系框架图,提出了指标选定原则和筛选思路,形成了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及指标量化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个领域进行了指标原始数据搜集、整理,从鄱阳湖区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论证、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鄱阳湖区整体和区域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得出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属零增长型的结论。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选择经济与生态并举型。 根据对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发展定位为“大规格、高品质、无公害、可持续”,形成“点”、“链”、“块”的发展布局,到2010年达到河蟹养殖面积200万亩,河蟹产量2万吨的发展目标。为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全面建立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政策法律方面加大政策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法制建设;人口环境资源方面调整人口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资源使用及管理制度的改革;技术信息方面重点推广选育的优良河蟹品种,构建技术推行服务体系,建立产业信息平台;经济贸易方面加大产业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价格质量监督体系。
杨勇[8](2004)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三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张树林,刑克智,韩士华,唐景彪[9](2002)在《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仔蟹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利用二级控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成仔蟹。试验经过 30~ 35d的一级强化培育 ,培养出Ⅱ~Ⅴ期的幼蟹 2 14 2 6万只 ,平均成活率为 2 4 77% ,最高为 31 8%。然后经 5 0d的二级培育 ,育出规格 30 0~ 70 0只 /kg的仔蟹 130 74万只 ,回捕率为 6 1 0 2 %。
刘道成,熊文藻,李建,顾元俊[10](2001)在《蟹苗当年养成的三级培育技术》文中提出
二、蟹苗当年养成的三级培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蟹苗当年养成的三级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域及其渔业资源概况 |
1.1.1 区域概况 |
1.1.2 渔业资源概况 |
1.2 中华绒螯蟹资源研究概况 |
1.2.1 中华绒螯蟹研究历史 |
1.2.2 中华绒螯蟹资源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
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区域 |
2.1.2 研究方法 |
2.2 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
2.2.1 资源动态 |
2.2.2 变动规律 |
2.3 中华绒螯蟹幼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 |
2.3.1 资源动态 |
2.3.2 变动规律 |
2.4 中华绒螯蟹蟹苗资源动态及其苗汛特征 |
2.4.1 资源动态 |
2.4.2 变动规律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原因分析 |
3.1 产卵场环境因素对中华绒螯蟹早期资源的影响 |
3.1.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环境监测与评价 |
3.1.2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 |
3.2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致危因素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CTM模型建模与预测 |
3.3.1 模型简介 |
3.3.2 数学原理 |
3.3.3 建模方法 |
3.3.4 长江口成蟹CTM模型构建 |
3.3.5 模型的计算与预测 |
3.3.6 讨论与展望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实践与对策建议 |
4.1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与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1.4 结论 |
4.2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
4.2.1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4.2.2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管理实践 |
4.2.3 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情况 |
1.已经发表论文 |
2.待发表论文 |
3.出版专着 |
4.标准制定 |
5.专利申请 附录 |
附录1 水质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单位:mg/L) |
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
附录3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单位:mg/kg) 致谢 |
(2)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3)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河蟹及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
1.1 栖居方式 |
1.2 食性 |
1.3 争食和格斗 |
1.4 感觉和运动 |
1.5 对温度的适应 |
1.6 对光线的适应 |
1.7 蜕壳 |
1.8 生长 |
1.9 对水质的适应 |
2 河蟹养殖历史 |
2.1 天然蟹的捕捞 |
2.2 人工增殖期 |
2.3 人工养殖期 |
3 河蟹养殖现状 |
3.1 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 |
3.2 养殖方式多样化 |
3.3 河蟹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3.3.1 蛋白质 |
3.3.2 脂类 |
3.3.3 碳水化合物 |
3.3.4 能量 |
3.3.5 维生素 |
3.3.6 矿物质 |
3.4 河蟹种质研究进展 |
3.4.1 形态学研究 |
3.4.2 养殖及生态学研究 |
3.4.3 细胞遗传学研究 |
3.4.4 生化遗传学研究 |
3.4.5 分子遗传学研究 |
3.5 河蟹疾病研究进展 |
3.5.1 病毒性疾病 |
3.5.2 原核生物样性疾病 |
3.5.3 细菌性疾病 |
3.5.4 真菌性疾病 |
3.5.5 免疫预防的研究 |
4 养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河蟹种质不纯,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
4.2 长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出现混杂现象 |
4.3 病害日趋严重 |
4.4 河蟹食用时期短,河蟹市场狭窄,销售区域性明显 |
5 河蟹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对策 |
5.1 加强河蟹天然繁育场所的保护工作 |
5.2 加快河蟹原良种场建设 |
5.3 加强河蟹苗种场管理,提高苗种质量 |
5.4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 |
5.5 积极引导和推进河蟹养殖的产业化建设 |
5.6 控制河蟹养殖规模,防止盲目发展 |
5.7 火力开拓国内外河蟹市场 |
5.8 积极开发深加工技术 |
5.9 依托蟹文化节,提升河蟹的品牌效应 |
第二章 高淳县河蟹生态养殖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
1 求实的探索,开创一流产业的先河 |
1.1 首建河蟹种子工程体系 |
1.2 创新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
1.3 效益领先的战略 |
2 科学的引导,构建新行业的产业链 |
2.1 新产业的引导与扶植 |
2.2 新产业的拓展与链接 |
3 长远的思考,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
3.1 生态养殖技术的改进与科学技术的支撑 |
3.2 产品的环保意识与走向国际市场 |
第三章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池塘条件 |
1.2.2 苗种放养 |
1.2.3 种草投螺 |
1.2.4 饲养管理 |
1.2.5 日常管理 |
1.2.6 捕捞统计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河蟹群体生长规律 |
2.2 河蟹蜕壳规律 |
2.3 河蟹增肉倍数 |
2.4 综合饵料系数 |
2.5 套养生物情况 |
3 讨论 |
3.1 池塘生态养殖的河蟹生长规律 |
3.1.1 生长曲线 |
3.1.2 蜕壳次数与增重关系 |
3.1.3 高温季节河蟹的生长 |
3.1.4 河蟹生殖蜕壳与丰满度的增长 |
3.2 不同季节的投饲规律 |
3.2.1 河蟹的生活习性与投饲时间 |
3.2.2 投饲率的季节性安排 |
3.2.3 不同季节的饲料组合选择 |
3.2.4 高温季节和蜕壳期的减食现象 |
3.3 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饲料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
3.3.1 水草种植 |
3.3.2 水质与底质 |
3.3.3 套养鱼、虾的增值效应 |
4 小结 |
4.1 全年投饵量 |
4.2 每月投饵量 |
4.3 投饵时间 |
4.4 投饵方法 |
第四章 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池塘条件 |
1.2.2 苗种放养 |
1.2.3 种草投螺 |
1.2.4 饲养管理 |
1.2.5 日常管理 |
1.2.6 捕捞统计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放养密度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
2.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
2.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放养密度对河蟹的产量的影响 |
3.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
3.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4 最佳放养密度 |
第五章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池塘条件 |
1.2.2 苗种放养 |
1.2.3 种草投螺 |
1.2.4 饲养管理 |
1.2.5 日常管理 |
1.2.6 捕捞统计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
2.2 螺蛳投放量对成蟹规格的影响 |
2.3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 |
致谢 |
(5)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生态学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疣梭子蟹生态学 |
1.1 生态习性 |
1.1.1 温度 |
1.1.2 盐度 |
1.1.3 其它因子 |
1.2 生活习性 |
1.3 摄食习性 |
1.4 生长习性 |
1.5 生殖习性 |
2 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 |
2.1 池塘的选择确定与放养前的准备 |
2.1.1 池塘的选择 |
2.1.2 清整池塘 |
2.1.3 加水及繁殖饵料生物 |
2.2 蟹苗投放 |
2.2.1 蟹苗质量 |
2.2.2 放养密度 |
2.2.3 放苗时间 |
2.3 幼蟹暂养 |
2.4 饲养管理 |
2.4.1 饵料投喂 |
2.4.2 水质调控 |
2.5 日常管理 |
2.6 起捕 |
2.7 暂养 |
3 展望 |
(7)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应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引言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2.1 河蟹产业的概念及其特性 |
2.1.1 河蟹产业的概念 |
2.1.2 河蟹产业的特性 |
2.2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特征及其支持系统 |
2.2.1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特征 |
2.2.2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 |
2.3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型 |
2.4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达到的目标和判断标准 |
2.4.1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达到的目标 |
2.4.2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判断标准 |
第三章: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3.1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 |
3.2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
3.3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生成 |
3.3.1 指标选定的原则及筛选思路 |
3.3.2 局部指标体系的生成 |
3.3.3 整体指标体系的生成 |
3.4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3.4.1 指标权量的确定 |
3.4.2 综合指标体系论价量化方法 |
3.4.3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评级 |
第四章: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评价分析 |
4.1 鄱阳湖区概况 |
4.1.1 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状况 |
4.1.2 经济状况 |
4.1.3 社会人口状况 |
4.2 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
4.3 指标体系原始数据收集整理 |
4.4 指标体系评价计算 |
4.5 评价分析 |
4.5.1 局部评价分析 |
4.5.2 整体评价分析 |
4.6 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5.1 可持续发展规划 |
5.1.1 指导思想与目标 |
5.1.2 基本原则 |
5.1.3 发展规划 |
5.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5.2.1 政策与法律支撑体系 |
5.2.2 人口环境资源支撑体系 |
5.2.3 技术与信息支撑体系 |
5.2.4 经济贸易支撑体系 |
第六章: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
2 稻渔共作的历史与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我国稻渔共作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2 国外稻渔共作生产的发展 |
3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生产技术的若干研究背景 |
3.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与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3.1.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
3.1.2 稻渔共作的生态特征 |
3.2 稻渔共作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3.2.1 稻渔共作的生产模式 |
3.2.2 稻渔共作水产品的养殖技术 |
3.2.3 稻渔共作稻田水层的管理 |
3.2.4 稻渔共作水稻的播栽技术 |
3.2.5 稻渔共作稻田肥料的施用 |
3.2.6 稻渔共作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
4 试验所在地区-江苏里下河稻区稻渔共作生产状况调查与分析 |
4.0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区域概况 |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稻渔共作对稻田生产模式的影响 |
4.2.2 稻渔共作对稻田农、渔用化学品投入的影响 |
4.2.3 稻渔共作对稻田经济产出的影响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的总体方案 |
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2 研究的思路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稻渔共作生态环境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1.4 水体理化性状测定 |
1.5 稻田有害、有益生物的调查 |
1.6 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的记载及能量、养分的折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2.1.1 物理结构与生态位 |
2.1.2 种群结构与食物链 |
2.2 稻渔共作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特点 |
2.2.1 剖面形态特征 |
2.2.2 土壤物理性状 |
2.2.3 土壤肥力性状 |
2.3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水温变化特点 |
2.3.1 水温的季节与水平变化 |
2.3.2 水温的垂直变化 |
2.3.3 不同稻田生态系统水温的差异 |
2.4 水体溶解氧变化特点 |
2.4.1 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因素 |
2.4.2 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与昼夜变化 |
2.4.3 水体中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
2.5 其它水体理化性状 |
2.5.1 PH值 |
2.5.2 水色、透明度及电导率 |
2.6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特征 |
2.6.1 能量投入产出结构 |
2.6.2 养分输入输出结构 |
3 讨论 |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稻渔共作田间工程建设 |
3.2 加强人为调控在改善稻渔共作系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3.3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
3.4 稻渔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阐明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
1.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生长动态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 |
2.1.3 叶面积发展 |
2.1.4 干物质积累 |
2.1.5 籽粒灌浆动态 |
2.2 稻渔共作水稻株型特点 |
2.2.1 叶片性状 |
2.2.2 茎秆性状 |
2.2.3 根系性状 |
2.2.4 水稻群体空间结构 |
2.2.5 植株含氮率 |
2.3 产量及其结构 |
2.4 籽粒品质特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定义 |
3.2 稻渔共作半深水环境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3.3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深化研究与栽培对策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稻渔共作水稻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前言 |
Ⅰ 不同稻作方式的特性与应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
2.1.3 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 |
2.1.4 干物质积累 |
2.1.5 茎秆性状 |
2.1.6 根系性状 |
2.1.7 氮素吸收与积累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Ⅱ 适宜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与抗倒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株型特征与抗倒性 |
2.1.3 群体发展动态 |
2.2 抗病性与避螟 |
2.3 产量及其结构 |
2.4 稻米品质特性 |
3 小结与讨论 |
Ⅲ 适宜播期的确定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
2.1.3 干物质积累 |
2.1.4 株型性状 |
2.1.5 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 |
2.2 产量及其结构 |
2.3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Ⅳ 合理的种植密度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移栽稻的栽插密度 |
2.1.1 产量及其结构 |
2.1.2 稻米品质特点 |
2.2 稻渔共作直播稻的种植密度 |
2.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Ⅴ 施肥模式与技术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需氮量及合理运筹方式 |
2.2 生物有机肥的一次性基施 |
2.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稻米品质特点 |
2.2.3 水稻群体发展 |
2.2.4 土壤肥力性状 |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的氮肥运筹模式 |
2.3.1 产量及其结构 |
2.3.2 稻米品质特点 |
2.3.3 水稻群体发展与株型特征 |
3 小结与讨论 |
Ⅵ 水稻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虫草发生情况调查 |
1.2 药剂防效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
2.1.1 病害 |
2.1.2 虫害 |
2.1.3 草害 |
2.2 农业防治技术 |
2.3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稻渔共作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体试验 |
1.1.1 试验设计 |
1.1.2 田间管理 |
1.1.3 观测内容与方法 |
1.2 辅助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
2.1.1 稻田环境中河蟹的生长动态 |
2.1.2 不同稻渔共作模式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
2.2 蟹等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
2.2.1 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
2.2.2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种苗的选择与放养 |
2.2.3 创造适宜蟹虾优质高产的生态环境 |
2.2.4 饵料的科学投喂 |
2.2.5 蟹虾病虫害及时预防及敌害生物的清除 |
2.2.6 蟹等水产品的捕获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
1 稻渔共作区温、光、水资源特点 |
2 稻田内1龄蟹种的生长发育与季节的优化同步 |
3 偏迟熟水稻安全生育与1龄蟹种共作期的优化同步 |
4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评价与标准化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经济效益 |
2.2 生态效益 |
2.2.1 创造了稻田多种生境条件,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
2.2.2 延长了食物链,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 |
2.2.3 水稻与水产品病虫草害减轻,减少了化学物质使用,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 |
2.2.4 改善了稻田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减少了肥料投入 |
2.2.5 增加了蓄水量,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调节 |
2.2.6 改善了农村生态卫生环境 |
2.3 社会效益 |
2.3.1 节本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
2.3.2 食品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 |
2.3.3 技术密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
2.3.4 因地制宜,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
3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
3.1 范围 |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3 稻渔共作类型 |
3.4 环境条件 |
3.5 稻田选择与改建 |
3.6 苗种放养 |
3.7 水稻栽培 |
3.8 水质管理 |
3.9 饲料投喂 |
3.10 病害防治 |
3.11 日常管理 |
3.12 捕捞收获 |
参考文献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几点讨论 |
3 主要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3.1 主要创新点 |
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蟹苗当年养成的三级培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D]. 王海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2]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3]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D]. 董江水.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4]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养殖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J]. 张汉珍,张丙涛. 齐鲁渔业, 2008(10)
- [5]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生态学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J]. 王兴强,曹梅,阎斌伦,张庆起. 现代渔业信息, 2008(07)
- [6]锯缘青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及高涂蓄水养成技术[J]. 曹华. 中国水产, 2005(10)
- [7]鄱阳湖区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应用战略研究[D]. 付任农.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2)
- [8]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04)
- [9]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仔蟹试验[J]. 张树林,刑克智,韩士华,唐景彪. 水利渔业, 2002(03)
- [10]蟹苗当年养成的三级培育技术[J]. 刘道成,熊文藻,李建,顾元俊. 水产养殖,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