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哲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郭雅丽[1](2021)在《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将人从天上“请回”到现实王国,使人在自然界的基础上超越自然界生产出社会生活的本身,使人成为“类存在”过着“类生活”。劳动成为人的一般本质,人也通过劳动创造出延绵的人类历史和磅礴的世界历史。马克思在早期就预言未来新社会中每一个民族都将有同一个统治者即劳动。劳动无论从过去到现在还是到未来,都是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最基础最核心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今仍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核心、延承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思想、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自身的知青、早期从政和治国理政的实践,直面劳动关系不够和谐、错误劳动思潮仍然存在、反全球化趋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劳动新反思和人工智能带来劳动新挑战等现实背景中萌芽、发展和逐渐成熟。本文以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为核心,以“劳动”为核心概念,具体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释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践养成和现实语境,体现出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是顺应时代需要、适应本国国情和解决劳动问题的重要的科学的理论;第二部分从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主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三个主要部分论述其丰富内容,具体回答劳动的主体是谁、为什么要劳动和怎样开展劳动这三个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研究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时代性、引导性和创新性四个主要理论特质,体现出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作为时代的产物具有区别于其他劳动理论的鲜明思想特质,体现出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最后第四部分突出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体现其能够引导个人实干会干、争创一流,引导社会凝心聚力、创造辉煌,引导国家团结一心、勇攀高峰。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通过研究习近平有关劳动重要论述理论产生的基础、主要内容、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且较新颖的研究理路。通过这一研究体现出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不仅从理论层面丰富劳动理论实现劳动理论价值的跃升,而且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正确把握这种理论并指导劳动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王贺[2](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云泽林[3](2020)在《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虚无主义是近年来具有较大影响力且危害性比较强的社会思潮之一。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反思历史”、“解放思想”为名对历史进行了扭曲性的解读和宣扬,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与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具有鲜明的反社会主义性质,对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媒体传播信息功能的快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者也趁机借力进一步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抢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能否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于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剖析,并进而分析影响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本文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不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传统文化的虚无思想,其内核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本质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当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表现为:传播模式零散化、传播方式隐蔽化、传播内容庸俗化。第二,将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本文认为,影响主要表现为:削弱了高校思政课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扩大了西方意识形态在高校范围的渗透与影响。第三,深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新媒体的发展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新条件;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历史虚无主义有机可乘;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不足催化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能力尚且不足。第四,着重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相关对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再次,通过加强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能力,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到高校教育环境,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协同效果。
左小凤[4](2020)在《新时代劳动的价值与实现研究 ——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文中研究表明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线索,也是理解人类社会的钥匙。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社会财富和辉煌的历史。新时代既给广大劳动者提供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出彩的机会,也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的部分劳动,致使人们对劳动产生误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前沿,强调了劳动对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劳动观,新时代劳动的价值与实现是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引导人们认识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以及如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实现劳动的价值最大化成为时代的课题之一。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劳动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劳动的具体内涵,也阐释了哲学范畴内劳动的价值相关理论,界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系统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观的主要论点,劳动的个人价值体现在劳动创造人本身、维系人的生存以及推动人的发展;劳动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劳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章分析新时代劳动的价值的具体内涵与表现,并概括了其鲜明特征,新时代体现了劳动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相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维生价值与发展价值相统一以及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相统一。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价值主体评价和客体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影响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实现的因素及其实现方式。第四章从价值主体评价角度阐释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实现,个人和社会对劳动的价值评判影响着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构成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评判标准,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引领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评判以促进劳动的价值实现。第五章从价值的客体维度探讨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实现,劳动作为价值客体其自身的状况、属性会影响价值及其实现,劳动关系、劳动者自身素质是影响劳动的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是推动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劳动的价值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劳动的价值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任务,劳动的价值呈现出时代性和历时性特点,实现新时代劳动的价值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动力。
赵雪晴[5](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的深入分析,揭示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形成新的理论,指导并解决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来指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坚持“两个巩固”,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网络舆论斗争主动权,致力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引领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对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感召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略,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铸造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本文试图在目前学界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和归纳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启示,以期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助益。
韩幸[6](2020)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正值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依次开展,社会中日益凸显的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破坏、金融危机、网络安全、极端恐怖和局部战争等现实问题,对人类社会有机体带来了挑战。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未来发展之路,基于此,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该思想揭示出社会是由各种要素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和结构之间发生着各种联系,并由于相互之间作用而引起社会的运行发展,展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图景,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从这一点来讲,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正当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分析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通过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期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本结构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从背景和过程两个方面入手,着重突出相关的历史脉络,梳理马克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溯源,从历史实践角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展开了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章,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一切关系是囊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在哪的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主体、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共同构成不断自我更新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有机体。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体构成入手,总结分析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五类十项特点从而认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系统,深刻领会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所坚持的“现实的人”这一出发点。第四章,社会有机体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性实践推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机制、发展实质及构成维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结构做出更为全面而客观地解读。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定位。本章节是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及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确定,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历史来看,它影响和表征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程度。从理论逻辑上看,它使唯物史观真正体现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从而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第六章,本章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中国目前的新发展理念做了总结,再谈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五位一体理论的丰富及实践的推进,最后谈及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有力支撑。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方法论进行了阐述。结语部分不是简单的对文章的总结,而是在分析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论述的情况下力求结合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试图寻找解决思路。有机体的理论特征与现代社会的治理目标之间实现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社会有机体的特点和规律。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对社会治理做出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有机治理模式。
张梦莹[7](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时代发展提升实践育人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充分落实到行动上,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立足于新时代的背景下,明确了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知行不统一问题,提出了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路径。第一章引言,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研究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和整合了,国内外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文章主要研究方法,阐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相关概述。阐述了“知行合一”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行合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构成;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必要性等四方面内容。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理想信念与现实追求,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取舍,道德认识和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存在的知行不统一问题。从教育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知行不统一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多元文化思潮的消极影响;社会功利化的影响;教学实践环节存在不足;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存在单一和不完善。第四章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路径。从教育理念注重“知行转化”,丰富实践教育内容,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建立“知行并重”的育人评价机制四方面进行了论述。
孙璇[8](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兰青青[9](2020)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劳动教育因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重要的教育意义,一直成为其他学科教学实践中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根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合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评价特点,将思想政治学科育人要求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从思想政治学科已有的教学形式、核心素养培育、劳动教育内容出发探索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学科育人途径。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劳动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课程参与、认同度、学科迁移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维度来分析劳动教育不足的原因、影响因素、特点和趋势,找出了目前影响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因素:学校层面,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能保证;部分课程实施内容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劳动认知规律;课时设置不足影响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形成,教师层面,课程活动实施形式散漫;缺乏有效评价机制;劳动教育素养不高。学生层面,劳动认知偏差严重,劳动时间不足,课程期待不足。最后,本文结合劳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相关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第一,深入研习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念,包括树立“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教育理念;学科知识逻辑与生活实践逻辑并重;尊重劳动客观规律与重构劳动价值观环节并重;活化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融入核心素养培育;努力探索本土劳动资源,开发学科特色校本课程。第二,结合社会发展,树立新时代劳动观,包括通过学科教学和议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观;重视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注重劳动情绪素养培育,重视新时代劳动法治意识培养,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三,丰富劳动教学形式;着力议题式教学探索,包括深入结合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精选劳动型议题;议题选取的原则;优化劳动议题设计;精创劳动议题教学情;情境设计要结构化,情境难易要适当;精设劳动过程评价形式,减少分值评价注重构建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形式构建评价共同体。
高耀芳[10](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二、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哲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哲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产生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理论根基 |
1.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2.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思想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 |
(二)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实践养成 |
1.七年知青岁月助成长 |
2.早期从政攒经验 |
3.治国理政树新风 |
(三)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现实语境 |
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出现新的劳动问题 |
2. “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需要全民积极劳动 |
3.应对错误思潮需要正确劳动理论指引 |
4.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向需要积极回应 |
5.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劳动提出新挑战 |
二、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劳动主体论 |
1.工人阶级是劳动的主力力量 |
2.农民群体是劳动的中坚力量 |
3.知识分子是劳动的重要力量 |
4.广大青年是劳动的蓬勃力量 |
(二)劳动价值论 |
1.劳动创造幸福,实现美好生活 |
2.劳动推动社会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劳动成就个人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劳动实践论 |
1.宣传劳动,凸显劳动重要地位 |
2.和谐劳动,着力化解劳动矛盾 |
3.劳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 |
4.劳动竞争,激发劳动者创新活力 |
三、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一)坚定的人民性 |
1.彰显劳动者的主体性,人民当家做主 |
2.追求公平正义的劳动,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
3.造福广大劳动群众,起于民终于民 |
(二)鲜明的时代性 |
1.立足富起来现实需求,展望强起来未来景愿 |
2.立足时代新历史方位,丰富社会核心价值观 |
3.立足时代国际化舞台,揭示资本逻辑“新面目” |
(三)明确的引导性 |
1.引导个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 |
2.引导社会勠力同心,增强实力 |
3.引导国家团结统一,走向世界 |
(四)重大的创新性 |
1.依靠创造型劳动,创新劳动形态 |
2.弘扬创造性精神,培养创新人才 |
3.建构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 |
四、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一)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1.以原创性劳动理论实现劳动价值的跃升 |
2.以创新劳动理念丰富劳动理论研究 |
(二)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1.增进人民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指引人民热爱本职工作 |
2.倡导全社会勤俭节约,形塑社会良好风尚 |
3.推动国家实现目标,坚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
3.1.3 交往的特征 |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 |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 |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研情况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数据分析 |
三、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现状 |
(一)削弱了高校思政课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
(二)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
(三)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 |
(四)扩大了西方意识形态在高校范围的渗透与影响 |
四、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
(一)新媒体的发展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条件 |
(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历史虚无主义有机可乘 |
(三)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不足催化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 |
(四)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能力尚且不足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相关对策 |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 |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
(三)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四)加强教育环境建设,增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协同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时代劳动的价值与实现研究 ——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归纳概括法 |
一、劳动与劳动的价值 |
(一)劳动 |
1.劳动的概念 |
2.劳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二)劳动的价值 |
1.作为哲学范畴的“劳动的价值” |
2.劳动的价值的基本属性 |
3.劳动的价值问题的相关探讨 |
二、马克思主义论劳动的价值 |
(一)劳动与个人 |
1.劳动创造人本身 |
2.劳动维系人的生存 |
3.劳动推动人的发展 |
(二)劳动与社会 |
1.劳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基础 |
2.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3.劳动的价值及其实现具有社会历史性 |
三、新时代劳动的价值特点的彰显 |
(一)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
1.新时代劳动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蕴含 |
2.“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
3.“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
(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1.新时代劳动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蕴含 |
2.“在劳动中实现梦想改变命运” |
3.“劳动托起中国梦” |
(三)维生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
1.新时代劳动的维生价值与发展价值的蕴含 |
2.“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
3.“劳动开创未来” |
(四)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统一 |
1.新时代劳动的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蕴含 |
2.“劳动破解发展难题” |
3.“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四、价值主体评价与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实现 |
(一)主体价值评判与劳动的价值实现的关系 |
1.价值评判影响劳动价值观形成 |
2.劳动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和驱动功能 |
(二)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评判标准与现实困境 |
1.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评判标准:劳动“四最” |
2.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评价需要正确引导 |
(三)引领新时代劳动的价值评判促进劳动的价值实现 |
1.加强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意识 |
2.弘扬劳模精神营造良好氛围 |
五、价值客体与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实现 |
(一)劳动的价值实现的客体因素 |
1.劳动者的素质影响劳动的价值实现 |
2.劳动关系影响劳动的价值实现 |
(二)发挥新时代劳动者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
1.促进新时代的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
2.实现新时代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劳动的价值实现 |
1.新时代劳动关系的发展性与复杂性 |
2.新时代“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来源与时代背景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意识形态内涵 |
2.1.2 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内涵 |
2.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意识形态理论 |
2.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背景 |
2.3.1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3.2 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 |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要表现 |
3.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
3.1.1 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并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
3.1.3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 |
3.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3.2.1 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
3.2.2 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
3.2.3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斗争主动权 |
3.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引领力 |
3.3.1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3.2 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
3.3.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3.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感召力 |
3.4.1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3.4.2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
3.4.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
3.5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
3.5.1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3.5.2 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 |
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启示 |
4.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4.2 必须以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推动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 |
4.3 必须紧紧掌握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关系主动权 |
4.4 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近代欧洲工业革命解放社会生产力 |
(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激化了社会矛盾 |
(三)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孕育社会有机体 |
(四)近代自然科学重构社会的组织形态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溯源 |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二)中世纪神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五)近代社会学家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萌芽时期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时期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发展时期 |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拓展时期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构成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构成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要素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特征分析 |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整体性与主体性 |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系统性与开放性 |
(三)社会有机体思想自组织性与再生性 |
(四)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辩证性与实践性 |
(五)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自觉性与调节性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社会有机体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
(二)社会有机体以人的实践性活动为主线 |
(三)社会有机体以人的自由发展为落脚点 |
(四)社会有机体表现为各个层次的整体性 |
(五)社会有机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系统 |
(六)均衡冲突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特征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结构论析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机制 |
(一)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基本形式 |
(二)总体性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 |
(三)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质 |
(一)关系综合体是社会有机体的实质 |
(二)动态发展性是社会有机体的特征 |
(三)物质交互性是社会有机体关键点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维度 |
(一)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前提 |
(二)社会实践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核 |
(三)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横向构成 |
(四)社会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纵向趋势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唯物史观定位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 |
(一)人的物质生活生产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本前提 |
(二)人的自身再生产是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驱动力 |
(三)人的精神再生产指挥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
(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协调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结构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阶级及国家关系重构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三重结构的社会性分析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 |
(一)社会有机体对人生存制约 |
(二)社会有机体中人的能动性 |
(三)未来社会有机体的理想人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 |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新发展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
(二)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
(三)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实现路径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时代与“五位一体” |
(一)“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蕴 |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格局”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 |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蓝图 |
(三)“一带一路”构筑社会有机体与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现状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相关概述 |
一、“知行合一”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观 |
二、“知行合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知”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
(二)“知”与“行”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
(三)“知行合一”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构成 |
(一)教育理念的“知行合一” |
(二)教育方法的“知行合一” |
(三)教育内容的“知行合一” |
(四)教育评价的“知行合一” |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
(二)有利于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
(三)有利于思政小课堂结合社会大课堂,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大学生存在的知行不统一问题 |
(一)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与现实追求上存在知行背离 |
(二)大学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取舍上存在知行分离 |
(三)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上存在知行脱节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知行不统一问题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存在一定的功利化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忽略学生主体需要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知行不统一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环境功利化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多元化思潮的消极影响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存在不足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的单一和不完善 |
第四章 贯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的路径 |
一、教育理念从传统的以“知”为主向“知行并重”转化 |
(一)以知促行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
(二)坚持教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三)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
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丰富实践教育内容 |
(一)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行全学科育人 |
(二)运用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学习活动 |
(三)运用社区、志愿组织等社会资源开展实习体验 |
三、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拓展实践教学平台 |
(一)开展道德体验教学、促进学生道德知行合一 |
(二)开展社会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社会行为能力 |
(三)以学校社团为载体拓展校园实践平台 |
(四)运用大数据搭建学生网络教育实践平台 |
四、建立“知行并重”的育人考核评价机制 |
(一)理论考核与实践评价相结合 |
(二)静态评价与动态考察相结合 |
(三)开设诚信考场、创新考试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
一、用工矛盾 |
二、“机器换人”矛盾 |
三、收入分配矛盾 |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新要求 |
(二)劳动教育落实新维度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教育内涵及要求 |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
二、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 |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内涵及特征 |
一、思想政治课程内涵 |
二、思想政治课程新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劳动思想及价值 |
二、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 |
三、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概况 |
二、调查结果 |
第二节 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
一、现状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高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全面发展教育目标认识存在偏差 |
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影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
三、学生对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存在刻板印象 |
四、活动型课程评价形式规范性影响教育效果 |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 |
第一节 深入研习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
一、树立综合性、活动型的学科课程理念 |
二、树立劳动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协同育人理念 |
三、树立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理念 |
第二节 结合社会发展,培育新时代劳动观 |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观 |
二、重视新时代劳动法治意识培养 |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三节 丰富劳动教学形式,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
一、加强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开发 |
二、精创劳动议题教学模式 |
三、精设劳动过程评价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劳动立场”创新 |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
三、理论主线创新 |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哲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研究[D]. 郭雅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
- [3]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高校为例[D]. 云泽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劳动的价值与实现研究 ——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D]. 左小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D]. 赵雪晴. 河南理工大学, 2020
- [6]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韩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模式研究[D]. 张梦莹.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8]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9]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D]. 兰青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