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特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新谱[1](2021)在《湖南省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
金绩磊[2](2021)在《东北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文中认为
宋娟[3](2021)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和艺术紧密结合的新兴体育艺术类项目。为了培养集“教、表、编、训”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复合型应用人才,自2001年起,各体育院校先后开设了体育舞蹈的本科教育课程,并借鉴了艺术院校的发展经验,依托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特色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然而由于体育舞蹈在我国体育院校开展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整体还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评价体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对当下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与策略。本文以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德尔菲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15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尝试性地对随机抽样的三所体育院校教师进行评价和分析,诊断教师现存问题、审视自身专业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目标,从而提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为下一阶段自身发展做出预判和规划,促进体育舞蹈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发现,对于体育舞蹈教师来说,职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维度,三者也构成了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中的三个一级指标。指标体系共分三级,除上述三个一级指标外,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教师的修养、教学能力、带队训练能力、表演能力、编排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知识、体育舞蹈专业技术、体育学科理论知识、艺术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应用知识构成了十四个二级指标,而三级指标共有四十七个。(2)由权重得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较为重要的指标:A12教师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A41教师的文化修养、C25体育舞蹈舞伴间技术动作的配合、C34运动生物力学知识、B15教师示范能力、B52科研创新能力、B43剧目作品编排能力、B25具备训练和比赛的应变能力、C11教育学知识、B32舞蹈肢体表现力。这些指标是专家认为现阶段教师应该重点提升的专业素养。(3)运用本研究建构的评价体系对三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评价发现,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整体状况处于良好和中等之间,能够满足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教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经济发达地区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较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素养相对薄弱。(4)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结构比较复杂,呈现老中青教育经历各不相同的教师层次,来源构成分为六个方面:(1)开始体育舞蹈教育之初,从难美项目转项而来的教师;(2)本科经过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学习的教师;(3)通过艺术高考考上本科专业院校,高考前经过短期的专业训练,专业提高阶段主要是在大学四年的教师;(4)有过中专教育经历的教师;(5)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师;(6)本科是通过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的高水平选手教师。艺术学院毕业的教师艺术知识丰富,剧目作品编排能力较强,体育知识却有待提高;经历过单招的教师竞技套编排能力较强,艺术知识却较为薄弱。教师教育经历不同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具有很大差异性,水平也参差不齐。(5)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育人理念处于中等水平;教师重视专业技术培养,忽略全面素质教育,轻视理论知识学习;教师文化基础、教育学知识、体育学知识、音乐学知识、科研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英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年长教师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专业技术有待加强,年轻教师示范能力很强,但理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竞技套路和组合动作编排能力很强,但剧目创编能力需要继续提升。(6)体育舞蹈显着特点是“男女配合”进行的“双人舞蹈”。在教学过程中,男女配合示范,能够起到直观的效果,学生能够直观看到舞蹈动作的双人位置,包括男伴的引带和女伴的跟随状态,以及运动路线和轨迹,易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调研的15所体育院校中有4所院校是双人共同示范舞蹈动作,其它11所院校是教师单人走进课堂,教师不仅要示范男性步伐和身体动作,还要示范女性步伐和身体韵律。这种区别于其他项目特点的教学状况,也对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7)学校应该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个体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重视艺术学知识学习,激活剧目编排创新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弥补自身示范能力不足;加强自身文化知识积累,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建立项目特质意识,促进体育和艺术的融合。
刘蓉[4](2021)在《基于成果导向的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目标达成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国家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大背景下,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呈几何式发展。要实现大众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高素质冰雪专业人才作保障。沈阳体育学院是一所冰雪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院校,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冰雪教练员、冰雪师资、大众滑雪(冰)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训练专业是该校培养冰雪专业人才的主体专业之一,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滑冰必修课程。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滑冰课程是保证运动训练专业冰雪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凸显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冰雪特色的关键要素。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强调立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明确学生未来要达到的成果目标基础上进行反向设计。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其作用不仅可以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还为实施成果导向理念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目标达成与优化为研究对象,在解析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大纲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结论如下:学生对课程目标认知较为模糊,从课程目标完成情况上看,学生掌握大众中级滑冰技能程度一般,教学大纲的情感目标没有完全落实;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贴合性不强;课程思政教育贯彻不够充分,育人效果不佳;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影响滑冰课程完成效果;滑冰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不足;课程考核评价不够多元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滑冰课程建设实际,提出如下建议:科学制订课程目标;通过提高科研水平、教材改革、更新课程资源等方法优化课程内容;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联合,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显运动训练专业的冰雪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多元课程评价,有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
吉文洁[5](2021)在《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月3日中国足协发布了关于增加和调整《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的通知,该规程“S.09职业俱乐部支持女足发展”,指出“所有申请中超联赛准入资格的俱乐部应拥有一支女足队伍,并参加女超、女甲、女乙联赛”。在该政策的要求下部分职业足球俱乐部选择与高校合作共办女足队,由职业足球俱乐部与高校共办的女足队由此产生。在当今中国女足发展滞后、后备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佳;职业女足市场化职业化程度低、联赛不稳定;高校女足人财物资源投入少,保障不足的背景下,由职业足球俱乐部与高校合作办队方式是对我国当前体育运动办队方式的补充,也是职业女足和高校女足新的发展希望。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作为该办队方式中第一个建立的、合作层次较深的、办队成果显着的球队,本研究选取该队为个案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系统论、组织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为例,对其“校企合作”办队外部环境、内部动因、发展现状、办队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总结其发展困境并提出完善对策。研究结果如下:(一)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的外部环境为:中超准入政策新要求;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女足发展滞后;职业女足自上而下的改革趋势;世界范围内“男足带女足”趋势;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俱乐部内部动因:满足中超准入规程标准;促进俱乐部发展;上海体育学院优势;高校内部动因:上海申花俱乐部合作态度、俱乐部综合实力、学校及女足队发展。(二)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属于一支攻守转换灵活,少量职业球员带动球队发展、发展潜力大的球队。球员的特点是年轻化、具有一定的足球训练竞赛经验和竞技水平,身体形态良好。教练员团队属于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团队。球队的训练、学习和竞赛安排比较合理,但是仍然存在矛盾。(三)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制定了共同的宏观和微观目标、共同建立了组织管理机构、根据各自优势进行了资源共享。办队的机理为:国家足球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改革尝试;中国职业足球男女均衡发展的分配方式;“省队校办”补充方式。(四)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使俱乐部满足政策要求,增加了综合实力、品牌效应和投入,体现了社会责任。使学校获得了更职业的人财物资源,增加了知名度、综合实力、学校竞技体育和女足氛围。使球员获得了更职业的人财物资源保障,增加了成为更高等级运动员、职业球员机会,增加了参训动机和就业、保研优势。俱乐部、高校、教练员、球员都对职业足球俱乐部与高校合作女足培养持高度满意。(五)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共办”发展困境有:没有招生自主权;毕业球员的人才流失;学生球员存在学训竞、实习矛盾;合作层次表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完善对策有:建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招生渠道;建立专门的培养方案;调整球员的物质奖励及保障;政府加大规范力度和政策支持;增加该办队方式的宣传和支持;后疫情时代培养活动回归正常化。
杨宇峰[6](2021)在《普通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篮球专项考试分析 ——以华东考区三所体育院校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考试作为我国选拔优秀体育人才,挖掘具有潜力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体育工作者的有别于普通高考的招生途径。自创办以来,为国家、社会筛选出诸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出于招生考试的公平、合理、科学化建设目的,此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进与完善。自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联合决定开始实施专项分区联考模式,社会各界对于此政策褒贬不一,本文立足于此,并通过发放学生及教练员问卷调查(n=240,60)、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篮球专项考试的测试项目、考核标准以及专项分区联考模式实施的利弊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招生录取人数方面,各位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华东考区3所体育院校240名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学生中,小前锋位置录取人数居于第一名,共78人,占总人数的32.5%;其次为得分后卫,录取人数为49人,占总人数的20.4%;而录取人数最少的位置为中锋,仅有28人,占总人数的11.7%。2.在专项测试项目中,各位置之间成绩存在较大差异。(1)助跑摸高测试部分,司职中锋的考生更具有优势。男子篮球运动员方面,后卫组(3.16米)<前锋组(3.25米)<中锋组(3.34米),各位置之间存在成绩差异,前锋组与中锋组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1<0.05),而后卫组分别与前锋组、中锋组呈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女子篮球运动员方面,后卫组分别与前锋组、中锋组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2)多种变向上篮测试部分,司职控球后卫的考生占据一定优势。男子篮球运动员方面,后卫组与前锋组之间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3<0.05),中锋组与后卫组、前锋组都存在着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P=0.002<0.01);女子篮球运动员方面,后卫组与中锋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36<0.05)。(3)1分钟投篮测试部分,男子篮球运动员中,司职中锋位置的球员因测试成绩居于末尾,分别与控球后卫、大前锋具有显着性差异(P=0.3,0.035<0.05);女子篮球运动员中,成绩均值方面,后卫组(11)>前锋组(10)>中锋组(9);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得出结果,后卫组与中锋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33<0.05),这说明男、女篮球运动员中,司职中锋位置的考生在投篮测试中仍处于不利地位。(4)实战比赛部分,在时间设定方面,34%的考生与40%的普通高中、业余体校教练员认为实战比赛的时长设定并不太充足;组队形式方面,50.4%的学生认为随机组队的形式可能会出现场上5个球员技术风格相似,表现为队员之间进攻无法流畅衔接,甚至出现位置冲突的情况;评分标准界定过于模糊,无细化指标进行界定评价。3.在专项分区联考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规范了考试过程,增加了考试的透明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了一些漏洞。在此模式的操作过程中,教练员与考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供需断层”的矛盾尤为突出,不利于自身高校篮球队的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单个专项安排地点相对固定,理论上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可能性。针对以上结论,主要提出以下建议:考生信息报名细节化,将身高、体重等先天条件以及场上位置等方面信息进行列举,帮助报考院校的教练员与考评官更加全面了解考生特点;丰富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篮球专项考试的测试项目内容,将统一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可考虑根据场上各位置球员的技术特点与运动习惯进行专项技术评测;教练员作为一支球队的领导者,应参与到专项考试过程当中,不参与评价打分,旨在建立报考院校教练员与考生之间的信息桥梁,促进高校篮球运动队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单个专项考试地点应3年至5年内在该考区其他院校进行轮换,降低长时间固定地点的专项安排可能带来“人为操作”的可能性。
刘奕添[7](2021)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审视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水平足球师资队伍短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乏力等足球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是振兴中国足球必须补齐的短板,是实现足球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高校足球学院是足球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试验区,对其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整体性、全局性的系统分析,既是足球人才培养实践中完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和体教融合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按照“出发-拓展-落脚”的逻辑思路,主要从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发展沿革和政策逻辑、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实然矛盾、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宏观发展机制以及微观发展要素的优化路径等方面等对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足球学院的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为我国高水平足球师资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创新做出突出贡献,为我国足球教育事业改革奠定坚实基础。(2)目前我国高校足球学院招生规模体现了“小而精”的特点,设有5个足球方向的招生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未对人才的长期培养进行规划。(3)在专业设置上沿袭了传统体育学的做法,缺乏创新性,高端层次的足球专业师资相对匮乏,教师结构有待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尚待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韧性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聚焦足球相关行业,应以足球师资教育和足球教练员培养为主,以培养优秀的足球竞技人才为辅。(2)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应围绕政策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三个方面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足球师资教育与足球运动竞赛训练的衔接、招生条件与人才培养需求的衔接、基础选拔和层次培养的衔接加强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3)高校足球学院应然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智囊中心,应聚焦足球基本理论研究,聚焦足球运动规律研究,聚焦不同学段足球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
李洋[8](2021)在《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的同场对抗类集体球类项目,射门技术是手球比赛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现代高水平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技术组合变化多、主动对抗能力强、运动表现水平高。攻守双方按照《竞赛规则》的规定通过一系列的技战术行为创造射门争胜的机会,最终以双方射入对方球门的总进球数决定胜负。世界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优质而稳定的射门动作模式,引领着现代手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竞技手球运动已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展,也不存在没有体能要素的技术动作,根据射门技术特征采取与动作结构相匹配的身体训练方法与手段,对于全面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取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我国女子手球射门技术动作分析的指标体系,利用国家女子手球队研发的Sportscode技战术视频分析系统,解析了大量中外女子手球运动员临场射门视频与数据,厘清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用规律。辅助采用表面肌电测试技术分析跳起射门主要肌肉的激活时序和用力特点,为合理设计符合专项技术特征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奠定基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为依据,建立提升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运动表现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案的实施构架。2020/2021年北京女子手球队冬训期间,入队开展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旨在探究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射门技术表现的影响,结果如下:1.构建“动作结构、动作情境、动作效果”3个维度射门技术动作分析的三级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1项。通过中外高水平手球比赛关键场次中的1682个临场射门视频的抓取和解析,反映了我国及世界高水平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为:跳起射门—二步助跑—异侧腿助撑—肩上掷球—单腿落地;动作情景特征为:右内卫区域—跳起射门—近距离—突破(前导战术)—身体对抗条件下射门。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女子手球队在多项国际大赛中射门非命中的频次明显多于命中,表明了我国与世界强队在射门动作效果上存在明显差距。2.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包括:起动—助撑—发力—缓冲四个主要动作环节。发力环节是决定跳起射门技术表现的关键环节,反映了下肢、躯干和上肢主要肌群协同用力的动作模式,特别是肢体在非稳定支撑状态下躯干支柱力量控制身体姿态和动力传导的效率。3.建立3类14项指标对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运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第一类:专项技能运动水平的指标(射门球速、手球掷远、1分钟5米打墙);第二类:射门动作动力链肌群效能的指标,包括上肢(引体向上重复最大次数、卧推1RM)、躯干支柱稳定性(核心肌力)、下肢(深蹲1RM、立定跳远、单脚跳、摆臂下蹲跳CMJ、10米冲刺);第三类:身体运动功能与运动损伤风险指标(FMS筛查、YBT测试、伤病情况统计)。4.以北京女子手球队为例,随机将在训20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女子手球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以归纳5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指导原则为基础,制定了共8周3阶段的训练干预方案:第1阶段(2周)以功能恢复与动作模式纠正为主;第2阶段(4周)以功能提升与专项动作联系为主;第3阶段(2周)以功能稳定与专项动作提升为主,举例说明了每个阶段功能性力量训练的重点内容。5.经过8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后测1分钟5米打墙、手球掷远、射门球速成绩显着性提高(p<0.05);实验组的传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如:引体向上、卧推1RM、深蹲1RM、立定跳远等指标的提高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躯干支柱核心肌力的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FMS和YBT测试成绩的增长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人均伤病控制情况低于对照组。表明了针对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改善,明显提高了射门过程中肢体动力链的传递效能,有助于促进射门技术的应用效果,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于提升射门技术表现具有显着作用。
王耀辉[9](2021)在《江苏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适应相应职业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与硕士科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位类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开展了15年。2020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估工作,印发《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对包含体育在内的30个专业进行评估。运动训练专业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中最早开始招生的专业,也是首批进行评估的专业之一。江苏省作为全国的教育大省,对专业学位的改革工作从2015年已经开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高校体育硕士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剖析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实践课程安排等内容,立足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新一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的开设年限较长,但仅有一所高校制定了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他三所高校均是采用体育硕士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生源的运动技术水平不高,本科时非运动训练专业的比例占到58%;2.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以公共课、专业课加必修环节的课程结构为主,专业课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对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满意度呈正态分布,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与其他几所高校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实用体能训练原理和方法、体育教学论、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四门课程的评分较高,对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研究方法、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的评价争议较大;4.四所高校实践课程的内容、形式、评价均由导师决定,学生的评价呈现左偏态,满意度较高;师范类落实双导师制度,学生对于导师的评价与其他两所高校学生的评价呈现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P<0.01)。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依据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切实可行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度;2.公共课程中加入体育英语,以2-3门课程7个学分为宜;通过丰富专业课程内容,提高选择的自由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3.细化课程结构,依据学生工作、实践的需求安排课程;4.切实落实双导师制度,建议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完整的实践评价制度,对实践的内容、形式、考核制度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让每一个校内外导师和学生熟知,切实提高实践的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杨宗燚[10](2020)在《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围绕大学生在校学习状态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与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往研究表明,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感,在校学习状态自我管理比较松散,课业任务敷衍了事,荒废了大学四年的时光,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培养人才建设。对于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在校期间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学习倦怠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作用。2016年9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自我管理”隶属于“健康生活”维度中的一项,当中规定“要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从而形成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在校期间的自我管理其实就是对时间的管理。在追求效率的当今社会,时间管理作为管理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早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在教育领域中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进步,体育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关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得到了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视,运动训练专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运动训练专业的迅速发展就需要各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管理与其内涵建设相适应,而且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与之相完善。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为研究对象,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基本情况、学习特点和自我管理意识行为过程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等三个层次分析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情况,分析学生学习倦怠感,进而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指出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和学习状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与措施。研究表明:1.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低于中间值,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偏低;在时间价值感维度方面,尽管大部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够感觉到时间在流逝,且存在正确的时间价值观,但主动管理时间的自觉性意识不高;在时间监控观维度方面,设置目标意识模糊,且缺乏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计划。但存在按照优先次序完成计划目标的意识。大多数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已完成的任务质量没有反思意识,并且不具备根据完成效果而调整规划内容的意识与能力。繁多的任务会使得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在效能感维度方面,大部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效能感低。2.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生时间管理倾向比女生要差;在年级上同样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价值感维度并没有差异性,其时间管理倾向平均得分大一年级学生大于大二、大三年级,大二年级学生得分最低;在生源上也存在差异性,生源来自高中的学生比来自业余体校和专业队的时间管理倾向要好,但在时间监控观维度并没有差异性;在运动等级上也存在差异性,其中一级运动员时间管理倾向平均得分比二级运动员要高。3.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得分高于中间值,学习倦怠感总体偏高;运动训练专业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倦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男生比女生倦怠感强,但在行为不当维度不存在差异性;同样学习倦怠在年级上也具有显着性差异,一年级学习倦怠程度比二年级、三年级要低。并且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上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倦怠感在年级上均存在着显着性差异;其次学习倦怠感在生源上存在显着差异性。来自专业队的学生倦怠感最高,其次是业余体校和高中。同时在学习倦怠的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维度上有较高的显着性差异。而情绪低落上不存在差异性;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也存在显着性差异。4.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其中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两个维度与学习倦怠三个维度呈显着性负相关。5.时间管理倾向总分能够负向预测学习倦怠总分,解释方程变异量为7%。同时也可负向预测成就感低,解释方程变异量为28%。其次时间管理监控观可以负向预测行为不当,解释方程变异量为14%。结合以上结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1.学生每天应该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利用管理时间的“四象限”法,将管理事件按紧急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制定清晰的时间管理计划,将内容书面化,制成任务项目表。严格按照计划顺序执行。排除干扰,学会拒绝。执行任务过程中,要做到从一而终。对待他人邀请而干扰到自己的行为学会拒绝。对待不可控制因素的干扰,要学会在计划中预留时间以备不时之需。从而预防学习倦怠感的产生。2.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刚入学期间加强学生管理,使学生有一个过度期。充分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节奏。从而预防随着年级的升高时间管理倾向慢慢降低,而学习倦怠感逐渐升高的现状。同时学校应重点关注来自业余体校和专业队来的学生,加强管理和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并丰富课余学习内容,避免学生课余时间无事可做浪费时间。3.加强校内指导,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同时学校应对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不定时的开设时间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或者增设时间管理指导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对于管理时间的意识。与此同时,学校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安排管理学生作息。4.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成就动机,尤其针对来自专业队的学生,使其在文化课学习中产生兴趣。同时应加强对各个年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建设,重点培养大一年级学生职业认同感,并相对应开设职业规划课程。5.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生源和运动等级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学习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度,查漏补缺,避免重复学习内容枯燥的理论课程。多开设技能学习课程,并将技能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从而降低学习倦怠感的产生。同时学校建立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评价机制,将时间管理相关课程纳入学生学业测评机制。
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特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院校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办学理念给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
1.1.2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
1.1.3 我国体育舞蹈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需求 |
1.1.4 推动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发展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专业素养的缘起 |
2.2 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内容研究 |
2.3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 |
2.4 教师专业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
2.5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
2.6 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研究 |
2.7 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
2.8 研究述评 |
3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3.2.2 教师教育理论 |
3.3 小结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扎根理论 |
4.2.4 德尔菲法 |
4.2.5 数理统计法 |
5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 构建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的原则 |
5.1.1 系统性原则 |
5.1.2 科学性原则 |
5.1.3 针对性原则 |
5.2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工具NVivo简介 |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5.3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形成 |
5.3.1 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 |
5.3.2 指标筛选的流程和方法 |
5.3.3 专家的选择与权威程度 |
5.3.4 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
5.3.5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4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
5.4.1 体育舞蹈教师的职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2 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能力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3 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知识维度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4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最终确立 |
5.5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5.1 层次分析法判断指标权重 |
5.5.2 计算权重 |
5.6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结果特征分析 |
5.6.1 一级维度分析 |
5.6.2 二级维度要素分析 |
5.6.3 三级维度要素分析 |
5.7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评分方法 |
5.7.1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对应分值 |
5.7.2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 |
5.7.3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分标准的适用性 |
5.8 小结 |
6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分析 |
6.1 部分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 |
6.2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
6.3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学校层面 |
6.3.2 教师个体本位 |
6.4 小结 |
7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
7.1 学校层面 |
7.1.1 加强与艺术院校交流和合作 |
7.1.2 尝试“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
7.1.3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
7.1.4 充分发挥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协作会的作用 |
7.1.5 降低学历要求,引进高水平选手任教 |
7.1.6 健全教师评审和考核制度,多视角进行评价 |
7.1.7 重视教师培养,促进老带新教师融合成长 |
7.2 个体层面 |
7.2.1 教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念 |
7.2.2 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
7.2.3 教师持续学习专业知识 |
7.3 小结 |
8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的局限性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资料图片 |
附录4 |
(4)基于成果导向的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目标达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成果导向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课程目标达成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滑冰课程的相关研究 |
1.2.4 关于课程优化的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成果导向教育 |
1.3.2 课程与滑冰课程 |
1.3.3 课程目标达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概述 |
3.1.1 课程目标 |
3.1.2 课程内容 |
3.1.3 教学方法与手段 |
3.1.4 课程考核评价 |
3.1.5 师资队伍 |
3.2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
3.2.1 知识目标分析 |
3.2.2 技能目标分析 |
3.2.3 能力目标分析 |
3.2.4 情感目标分析 |
3.3 滑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滑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3.2 基于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分析 |
3.4 基于成果导向的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优化路径 |
3.4.1 科学确定课程目标,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 |
3.4.2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滑冰课程教学内容 |
3.4.3 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全面提升课程育人水平 |
3.4.4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
3.4.5 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实施多元滑冰课程评价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5)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竞技体育运动队的研究 |
2.2.2 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女子足球的研究 |
2.3.2 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考查法 |
3.2.5 个案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外部环境与内部动因 |
4.1.1 外部环境 |
4.1.2 内部动因 |
4.2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发展现状 |
4.2.1 球员状况 |
4.2.2 教练员状况 |
4.2.3 训练状况 |
4.2.4 竞赛状况 |
4.2.5 学生球员文化教育状况 |
4.2.6 保障状况 |
4.2.7 评价状况 |
4.3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 |
4.3.1 办队目标 |
4.3.2 组织管理体系 |
4.3.3 投入资源 |
4.3.4 机理分析 |
4.4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评价 |
4.4.1 与原办队方式对比 |
4.4.2 满意度 |
4.4.4 影响研究 |
4.5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
4.5.1 发展困境 |
4.5.2 完善发展策略 |
5 结论和局限性 |
5.1 结论 |
5.2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田野调查 |
附件二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运动员问卷 |
附件三 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女足相关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件四 上海体育学院女足相关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件五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六 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件七 专家问卷效度评价量表 |
(6)普通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篮球专项考试分析 ——以华东考区三所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
2.2 运动训练专业 |
2.3 体育单招考试制度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1.1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综述 |
3.1.2 我国运训单招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 |
3.1.3 我国运训单招考试制度的招生政策法规 |
3.1.4 我国运训单招考试篮球专项测试的考试形式 |
3.1.5 我国运训单招考试篮球专项测试的项目设置 |
3.1.6 我国运训单招考试篮球专项测试的评分标准 |
3.1.7 小结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2.1 国外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选拔制度 |
3.2.2 国外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选拔标准 |
3.2.3 小结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2018-2020 年华东考区三所体育院校本科运训专业篮球专项学生录取情况 |
5.1.1 录取人数统计 |
5.1.2 运动等级及从训年限统计 |
5.1.3 场上位置统计 |
5.2 运训单招篮球专项考试的项目设置及各位置球员成绩分析 |
5.2.1 各位置篮球运动员在助跑摸高测试部分的成绩分析 |
5.2.2 各位置球员在多种变向上篮测试部分的成绩分析 |
5.2.3 各位置球员在1 分钟投篮测试部分的成绩分析 |
5.2.4 实战比赛项目设置分析 |
5.2.5 综合成绩分析 |
5.2.6 针对性专项测试的需求度调查分析 |
5.3 分区联考模式实行的利与弊 |
5.3.1 实行分区联考模式的优势 |
5.3.2 改革后仍存在的缺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各位置招生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
6.1.2 各位置之间测试成绩存在差异 |
6.1.3 分区联考模式利弊明显 |
6.2 建议 |
6.2.1 考生报名信息更为细节 |
6.2.2 考试项目更为多元具体 |
6.2.3 分区联考形式更为联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审视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体育强国建设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 |
1.1.2 体教融合发展对高校足球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
1.1.3 高校足球学院人才管理与办学模式的质量检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足球学院 |
2.1.2 体教融合 |
2.1.3 人才培养 |
2.2 国外足球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 |
2.2.1 英国足球人才培养研究 |
2.2.2 德国足球人才培养研究 |
2.2.3 韩国足球人才培养研究 |
2.2.4 日本足球人才培养研究 |
2.3 我国足球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 |
2.3.1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
2.3.3 高校足球学院建设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个案分析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驱动与内生: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发展沿革和政策逻辑 |
4.1.1 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发展沿革 |
4.1.2 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政策逻辑 |
4.2 探索与审视: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
4.2.1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分析 |
4.2.2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分析 |
4.3 壁垒与挑战: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实矛盾 |
4.3.1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发展理念定位尚待明确 |
4.3.2 专业结构设置滞后,课程体系开发尚待加强 |
4.3.3 师资队伍建设乏力,学生学训矛盾尚待化解 |
4.3.4 过程管理韧性不足,质量保障体系尚待健全 |
4.4 协同与创新: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宏观发展机制的优化路径 |
4.4.1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理念思路的转换 |
4.4.2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厘定 |
4.4.3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错层治理的协同 |
4.4.4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运行保障的创新 |
4.5 适应与超越: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微观发展要素的优化路径 |
4.5.1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要素体系的优化 |
4.5.2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结构功能的完善 |
4.5.3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的衔接 |
4.5.4 我国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学训体系的融合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审视与提升路径研究》足球学院专家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射门是手球运动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 |
1.1.2 我国女子手球运动竞技水平亟待突破 |
1.1.3 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
1.1.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的全球化应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女子手球射门技术的研究现状 |
2.1.1 手球射门技术的竞技特征 |
2.1.2 手球射门技术的动作分析 |
2.1.3 手球射门技术的运用效果 |
2.1.4 手球射门技术的评价方法 |
2.1.5 手球射门技术的身体训练 |
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
2.2.1 体能训练理念的发展与思辨 |
2.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依据 |
2.2.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念与原则 |
2.2.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体系 |
2.2.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专项化应用 |
2.3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调查法 |
3.2.2 录像观察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技术线路图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我国女子手球射门技术动作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基于Sportscode视频分析系统优化射门技术的研究工具 |
4.1.2 射门技术动作分析评价体系的筛选过程 |
4.1.3 射门技术动作分析各级指标的内容释义 |
4.1.4 小结 |
4.2 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特征的分析 |
4.2.1 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 |
4.2.2 射门技术的动作情境特征 |
4.2.3 射门技术的动作效果特征 |
4.2.4 小结 |
4.3 我国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的实施构架 |
4.3.1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指导原则 |
4.3.2 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水平的评估 |
4.3.3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周期计划 |
4.3.4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设计 |
4.3.5 女子手球射门运动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 |
4.4 我国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验证 |
4.4.1 训练干预前后专项运动技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
4.4.2 训练干预前后动力链传递效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
4.4.3 训练干预前后身体运动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
4.4.4 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6.研究创新点 |
7.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和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全国高水平手球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德尔菲法”专家调查问卷及反馈结果 |
附录四 实验观测指标的测试方法 |
附录五 肌电测试的实验方法 |
附录六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的图示 |
附录七 运动队测试的照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9)江苏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高质量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要求 |
(二)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 |
(三)运动训练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 |
(一)江苏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成立时间及背景 |
(二)江苏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的生源情况 |
(三)江苏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的就业情况 |
二、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分析 |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
(二)课程设置的分类 |
(三)实践活动的安排 |
三、对江苏省运动训练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评价 |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 |
(二)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的匹配情况 |
(三)实践活动与毕业要求的评价 |
四、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一)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江苏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江苏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江苏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学生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时间管理倾向概念及相关研究 |
1.3.2 学习倦怠概念及相关研究 |
1.3.3 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相关研究 |
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2.1 研究思路 |
2.2 论文框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基本情况与学习特点 |
4.1.1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
4.1.2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特点 |
4.2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
4.2.1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现状 |
4.2.2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
4.3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调查分析 |
4.3.1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总体状况 |
4.3.2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价值感维度分析 |
4.3.3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监控观分析 |
4.3.4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效能感分析 |
4.3.5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差异性分析 |
4.4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倦怠调查分析 |
4.4.1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总体状况 |
4.4.2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差异性分析 |
4.5 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相关分析 |
4.6 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回归分析 |
4.7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与学习倦怠存在的问题分析 |
4.7.1 管理时间的主动性不高,学习情绪低 |
4.7.2 缺乏管理计划,目标不明确 |
4.7.3 管理执行能力差,自我管理不当 |
4.7.4 缺乏反思意识,获得成就感低 |
4.8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途径与措施 |
4.8.1 培养途径 |
4.8.2 培养措施 |
5 结论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研究问卷内容效度调查 |
附录 B 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研究问卷 |
附录 C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
附录 D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
附录 E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教师访谈纲要 |
附录 F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特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高新谱.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东北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D]. 金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 宋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基于成果导向的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滑冰课程目标达成与优化研究[D]. 刘蓉. 沈阳体育学院, 2021(12)
- [5]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D]. 吉文洁.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6]普通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篮球专项考试分析 ——以华东考区三所体育院校为例[D]. 杨宇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7]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足球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审视与提升路径研究[D]. 刘奕添.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D]. 李洋.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9]江苏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王耀辉.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10]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相关研究[D]. 杨宗燚.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