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破人类寿命极限(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聪[1](2021)在《基于探测光场时空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显微成像领域中,电子显微镜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其能够达到几个纳米甚至亚纳米的超高成像分辨率。但是电子显微镜也存在局限性,即对于成像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其真空的成像环境决定了电子显微镜无法对生物活细胞进行长时程的观察。相比于电子显微镜,远场荧光光学显微镜是对生物活细胞成像更为合适的选择。远场光学显微镜能够实现对活细胞的无侵入性伤害成像和深度成像,而荧光显微成像中染料的使用也决定了其能够对活细胞进行特异性多参量成像,因此远场荧光光学显微镜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远场荧光光学显微镜同样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存在,远场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在原理上被限制在半个激发光波长尺度左右,因此无法满足对生物细胞中更小分子成像的需求。为了实现荧光光学显微成像分辨率的提升以满足对分子结构物质的超分辨成像要求,众多超分辨成像技术在近几十年来被陆续提出,其中基于点扫描的超分辨显微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点扫描技术采用聚焦光斑激发样品,聚焦光斑在样品面上扫描实现扫描成像,再利用点激发的样品面与探测面针孔的共轭关系,实现分辨率的提升。然而目前基于点扫描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应用上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成像分辨率依然有限,还包括分辨率与信噪比的相互制约关系、样品的普适性、信息参量单一、成像速度慢等问题。本文围绕对探测光场的时空调制,以并行探测技术和受激辐射损耗(STED)技术作为出发点,旨在实现成像分辨率的提升,简化超分辨成像系统,同时利用荧光信息的多参量特质,获得荧光的时间信息,从另一个维度实现超分辨成像系统的升级。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并行探测空间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对成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利用并行探测实现对探测路的光场空间调制,结合像素重组算法和荧光差分技术,同时利用荧光饱和非线性获得成像的高频信息,实现分辨率接近2倍的提升。另一方面,仅使用单路光束即可实现荧光差分成像,优化荧光差分成像系统。2、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探测实现快速寿命成像的方法,利用探测器阵列和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器(TCSPC)阵列对荧光光子进行接收和计数,获取时间信息,利用阵列探测缓解了探测器和TCSPC的光子探测堆积效应,将寿命成像速度至少提高了 3倍,同时将像素重组技术与寿命成像技术相结合,提升了寿命成像的成像分辨率;将分光谱技术与并行探测技术相结合可以将成像速度进一步的提升一个量级。3、搭建了一套基于自适应光学的STED超分辨成像系统,利用空间光调制器(SLM)对损耗光路进行光学像差矫正,同时利用可变形镜对荧光光路进行光学像差矫正,实现了对探测光场的空间调制,进而实现了 STED成像质量的提升,为STED系统对生物样品进行深度成像提供了可能。4、在STED成像系统中,利用两个门控和延时电路即可获得荧光的寿命信息,实现时间调制;利用荧光寿命信息实现时间门控STED(time-gated STED)成像,提高STED成像的分辨率;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探测的寿命光子重组STED成像技术,降低了 STED技术对损耗光功率的要求,缓解了 STED成像中光漂白对样品的影响。
朱翠明[2](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表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我们再一次面对的新时代转折的关口,这个关口不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作为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现代化进程中“率先突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将抓住“全面超越的历史机遇”,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起到前导与示范作用。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简称,本文将老龄化作为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研究在社会不同的阶段下,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变动特征的原因,只有找寻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老龄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出应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连续转变,而使人与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结果。因此,需要将现代化与老龄化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侧重点与前期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区别,虽然分析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为客观认识和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确实无法脱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所发生的连续转变,而孤立地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与人对立统一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度挖掘。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探寻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因”着手,找到最为准确和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助力。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老龄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老龄化的研究现状。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老龄化的理论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最后,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由于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得到了一些较为有新意的见解,提出了未来人口衡定论,推测出人口年龄结构呈铅笔型形态等。第二章是文章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的基础理论。主要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介绍国外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着手,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共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总结了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下体现出的不同人口特征,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深层挖掘归纳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在世界步入老龄化背景下,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关系变动情况及老龄化形成历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得出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关系变动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原因,以及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化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五章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得到实际数据支撑,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黄金分割规律,推论出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并预测了中国至2050年各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第六章基于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人口政策、完善养老制度、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措施。
顾典[3](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杜博[4](2021)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的生物成像与传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分辨成像显微镜的出现为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使我们能够利用远场光学的方法无侵入地对小于衍射极限尺度的细胞器等进行观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超分辨技术朝着更精细、更快速、3D成像、更深的穿透深度、更低价等方向迈进,为生物学及医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荧光标记是大多超分辨成像中必要的组成之一,探索更加明亮且稳定的荧光标记的步伐也从未停止。金刚石中的NV色心是重要的固态自旋体系,其优良的光学与自旋特性使其在各类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基于其稳定的荧光与生物相容性,NV色心已用于超分辨成像中取得了几纳米的空间分辨率,并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实现了超分辨成像与传感;利用其电子自旋的物理场敏感特性,已实现了高精度的磁场、电场及温度场的测量;由于其室温下的长相干时间,基于NV色心的量子比特调控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然而,NV色心的物理特性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同时基于NV色心的应用也充满前景。在对NV色心的结构及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电荷态转换这一复杂过程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在NV色心的传感与成像中大多使用其负电荷态NV-,然而在光学激发的过程中,电荷态转换在大多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这对基于NV-的量子操控应用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对NV色心的电荷态转换过程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细致的研究NV色心电荷态的动力学过程,并用于成像与传感中,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我们探究了近红外光对电荷态及受激辐射的调控。在先前的工作中发现近红外光激发可以调制NV色心的电荷态转换,同时近红外光也可以激发NV色心的受激辐射,是基于NV色心的STED成像中必要的耗尽光。我们通过荧光测量、电荷态布居读出以及时域发射分析等方法细致的探讨了 NIR激发下电荷态转换与受激辐射过程的竞争关系,并在STED成像过程中展现了电荷态转换对成像的影响。这项工作推进了对NV色心电荷态及能级物理过程的深刻理解,也为基于NV色心的STED超分辨成像提供了参考。2.利用反常饱和激发实现了超分辨。电荷态转换带来的另一影响便是NV色心的自旋退极化。由于NV色心的退极化将导致荧光的反常饱和,我们的研究发现反常饱和带来的非线性空间信息高于传统饱和现象;因此,基于NV色心的反常饱和激发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超分辨成像方法。通过对共聚焦光路中激光功率的同步调制,利用微分激发的方式同步获得含有不同空间信息的图像,由简单计算即可实现分辨率1.6倍的提升。该方法简洁而快速,在系综中也验证了其超分辨的成像能力。3.我们测量了纳米金刚石中NV色心电荷态对pH的响应,并设计了细胞内pH传感方案。由于NV色心的电荷态可以通过表面费米能级来调控,通过不同的表面终端可以改变其表面费米能级从而改变电荷态布居。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们探究FND中NV色心电荷态转换对环境pH的响应,并初步得到pH增大的过程中电荷态转换速率加快的结论。基于已有的数据与结论,本文设计了利用FND进行细胞内pH传感的方案,将NV色心的传感特性与超分辨特性进行了结合。我们的工作进一步的加深了对NV色心电荷态动力学的理解,也扩展了 NV色心电荷态转换的应用。通过其反常饱和现象,我们实现了简介快速的非线性激发超分辨;利用其表面电荷态,局域pH传感的方法也被提出,为细胞内环境的成像与传感提供了方法。我们期望NV色心能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发挥其潜在价值,在实现超分辨的同时也能进行高精度的内环境传感。
谢天宇[5](2021)在《超越量子极限的介观磁共振探测 ——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文中认为认识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然而,测量的精度限制着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因此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是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随着上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一条深刻的基本规律,它在最底层限制着测量的精度,被称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在后来更为深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对于多个相互独立的量子传感器存在着一个明确的测量精度极限,被称为标准量子极限。更有趣的是,量子纠缠,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般的相互作用以反驳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可被用作一种量子资源来突破标准量子极限,达到测量精度的极限——海森堡极限。这些发现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量子度量学,是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量子极限展开研究。在这个领域展开研究的实验体系有很多,比如离子阱,冷原子,热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光子和机械振子等。金刚石固态自旋体系(氮-空位缺陷色心),因其易初始化,光读出以及室温下优异的相干性质等特点在最近十余年来发展迅猛,但其涉及量子度量学方面的研究仍成果寥寥。目前,因其可作为原子尺度探针的特点,在微观磁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实现了对单个电子自旋和核自旋小系综的磁共振探测。然而,其测磁灵敏度相对较差,远未达到量子极限。本文将致力于提高它的测磁灵敏度至标准量子极限,同时突破单色心的能量分辨极限。进一步,利用多比特纠缠使得相位灵敏度突破标准量子极限,以至接近海森堡极限。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对该自旋体系的基本控制做一个全面的提升,包括高保真度的纯态制备,高保真度的非局域门以及高保真度的投影测量。这里涉及众多困难的技术实现:高保真度的纯态制备需要借助实时反馈制备负电荷态,施加脉冲激光序列极化电子自旋以及动力学核极化;高保真度的非局域门需要准确描述环境磁噪声,并通过最优控制设计形状脉冲来抵抗磁噪声和控制噪声;高保真度的投影测量需要高稳定的强磁场(~0.8 T)以及高频微波(~25 GHz)并借助重复读出技术来实现。此外,对于多比特的非局域操控需要与电子自旋有强耦合的核自旋,包括伴随缺陷的氮核自旋以及在缺陷周围随机分布的碳十三核自旋。其耦合参数被高精度地测量,达到了赫兹级精度,基于此我们检验了氮-空位缺陷的全同性。我们还提出了一种固态类原子钟的设想,具有高鲁棒性及易集成等优势,未来有望实现商用。接下来,我们利用这个兼具高测磁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磁探针,实验实现了微观磁共振探测。这里我们选择的探测尺度为50纳米-10微米,本文将其定义为介观尺度,是目前传统磁共振技术无法涉足的领域。然而,在介观尺度上进行磁共振探测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因此我们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探测方法及磁信号计算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据这个理论框架,我们分别实现了介观尺度上的顺磁共振以及核磁共振探测。未来,我们将利用这里发展的方法和技术,广泛地展开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存在的介观磁现象的研究。
邹玉清[6](2021)在《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设计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新离不开思维与方法,基于未来视角的创新设计思维是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本文以产品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具有前瞻性、探索性、预测性特征的未来设计思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比较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部分学科对“未来思维”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再认识,进一步确认了未来设计思维的思维路径:以终为始的“终点思维”、梳理因果的“布局思维”、寻觅机会的“复合思维”;从造物组合、系统组合、资源牵引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并从周期、视野维度、资源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未来设计中获取效率剩余的价值、影响设计思维的不变量与变量关系、相关性的因果关系、未来设计思维中的驱动与制约因素等,从而提出了未来设计方法的原则、实现方式以及一种“非效率”的创新设计方法并构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模型。未来视角呈现出客观未来以及主观未来的两种不同图景,我们认识中的客观未来呈现出时空的进程;而主观未来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这个趋向目的的过程使得未来视角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产生当下的意义:即未来设计是对未来的长期目标所产生意义的回应,是根据当前的走向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认识的基础上,对将要到来时间的某个目标,进行探索、预测和实验,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新型造物的一系列构想,以及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启发。本文认为未来是一个动态化的进程,以观察者的角度从“过去已经发生的未来”的视角,归纳造物工具在未来进程中的各参与方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通过归纳工具产品在“过去的未来式”的作用,对应今天的“未来式”的发展,以至演绎将来的“未来式”。由未来的“目的”来求解当下的未来视角中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建构。认为工具产品在未来进程中的作用是“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在具体的实现上则是用工具产品作为人的生理系统的延伸,最大化的获取与转换资源,获取效率剩余,服务于人的主观未来目的,是达成主客观的时空一致性的工具。同时这个趋向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中的主观造物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受到客观外部周期的影响、主观对客观认识的影响、以及主观视角上获取转换资源的能力的制约。从主观未来视角的非效率指向与客观视角的效率现象在未来进程中的关系以及制约因素,来构建趋向未来资源进行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未来可能性和探索性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从自然界的大设计的平均效率与主观未来目的的获取效率剩余的工具目标之间的关系来建构主观跨越客观的产品设计溯层原则;从技术方式的未来、生活方式的未来、主观文化方式的未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溯层的途径;同时在具体的产品设计实现上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所以,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思维使得合理的造物行为具有目的,使未来产品系统的准备成为可能,也使未来进程中的生活意义更加的充实。在最后一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和专业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以对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和修正,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修正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姚燕青[7](2021)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全钙钛矿叠层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半导体激光器等光电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领域,被人们寄予厚望,它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效太阳能转换材料。这种典型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以下优异性质,例如吸光系数高、激子结合能小、载流子扩散长度长、两性电荷迁传输、缺陷容忍度高、带隙可调性好等。根据Shockley-Queisser(S-Q)精细平衡理论极限计算,带隙为1.5 e V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能够获得超过30%的理论效率,目前,实验室采用溶液法制备的单结PSC效率已经达到了25.5%,超过其理论效率的75%。叠层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突破S-Q极限值。为了进一步提升PSCs的转换效率,人们将PSCs与窄带隙的铜铟镓硒(CIGS)、硅(Si)太阳能电池结合,制备的PSC/CIGS和PSC/Si叠层太阳能电池分别获得了24.7%和29.5%的转换效率,虽然钙钛矿与CIGS、Si制备的叠层器件获得了可观的效率,但是CIGS含有稀有元素,Si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伴随着高耗能高污染,同时CIGS、Si电池制备成本较高。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原材料储量丰富且可以通过组分调控,获得带隙在1.2到2.5 e V之间的钙钛矿材料,通过将两不同带隙(宽带隙、窄带隙)的钙钛矿子电池进行组合,可以制备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且可以通过溶液法低成本制备,使得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极具商业化潜力。目前双结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5.6%)刚刚超过单结PSCs的效率(25.5%),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发展滞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窄带隙PSCs效率偏低;(2)叠层器件工艺复杂,制备难度大。本文我们通过改善空穴传输层(HTL)与窄带隙钙钛矿之间的界面,获得了高效率的窄带隙PSCs,首先解决了窄带隙PSCs效率偏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光学的手段构建了4-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验证了使用该窄带隙PSCs作为叠层器件底部子电池的可行性。接着我们通过理论计算找出与该窄带隙电池匹配的宽带隙PSCs,使组成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可获得最高的PCE。制备叠层器件需要额外制备透明电极,通过优化磁控溅射条件,获得了可以应用在钙钛矿顶部的ITO透明电极。然后使用双面ITO衬底,在同一个器件上实现了2-T、3-T、4-T任意转换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最后,改进传统4-T叠层器件制备工艺,获得了制备、封装一体化的双面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为全钙钛矿叠层器件的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具体内容如下:1.使用稀释的PEDOT:PSS作为空穴传输材料(HTM),获得了更薄的PEDOT:PSS空穴传输层(HTL),改善了其导电性及透过率,同时改善了HTL与钙钛矿之间的界面,降低了界面间的缺陷态密度,进而抑制了界面间电荷的复合,提升了界面间的电荷提取、传输效率。同时我们还发现更薄的PEDOT:PSS能级与窄带隙钙钛矿能级更匹配,减小了电压损失。使得短路电流(JSC)与开路电压(VOC)都得到了显着的增加,进而转换效率(PCE)由17.71%提升到19.50%,为制备高效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奠定基础。2.在没有额外制备透明电极的前提下,通过光谱分裂系统,构建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使用光谱分裂工艺制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其两子电池是完全独立工作,两者吸收光谱没有耦合部分,叠层器件可以分开单独分析。我们将效率为19.42%的宽带隙子电池和19.33%的窄带隙子电池使用光谱分裂法进行计算分析,光谱在755 nm处分裂时,可获得25.27%的四端(4-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但实际上我们只能将光谱在720 nm处分开,获得了23.26%的PCE。验证了使用该窄带隙PSCs作为叠层器件底部子电池的可行性。3.通过理论计算,指导我们有目的性的选择两子电池,可获得最高PCE值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最低能获得带隙为1.21 e V的窄带隙钙钛矿,通过计算,将其与1.8 e V左右宽带隙的钙钛矿组合,理论上可获得PCE为42%的4-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若要组成二端(2-T)器件,需要匹配一个禁带宽度为1.7 e V左右的宽带隙钙钛矿,理论效率可达41%。4.无论是2-T还是4-T叠层器件都需要额外制备透明电极。接着,我们使用磁控溅射的ITO作透明电极。为了不破坏上层钙钛矿结构,我们在温和条件(常温、低功率)下制备了ITO,经过优化,在温和条件下制备的ITO方阻为45?,可见光平均透过率超过80%。将其应用在结构为Glass/ITO/PEDOT:PSS/MAPb I3-xClx/C60/BCP/ITO的器件中,构建半透明PSCs,从玻璃侧入光时可获得15.29%的PCE,当光从溅射的ITO一侧进入器件时,效率仅为14.05%。主要是反射引起的光学损失,当在溅射的ITO上热蒸发70 nm的氟化镁(Mg F2)减反膜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反射引起的光学损失,效率可提升到15.50%。为制备叠层器件的透明电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5.我们还开发了新工艺制备叠层器件,使用双面ITO衬底制备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该工艺通过改变输出端连接方式可以实现2-T、3-T、4-T叠层器件的任意转换,同时克服了2-T叠层器件制备工艺难得问题,在同一个衬底上沉积两种不同带隙的子电池构建叠层器件,且制备过程中两子电池不相互影响。作为2-T器件时,我们可以获得较大的VOC 1.98 V,PCE为21.17%;3-T器件时,获得最大的短路电流JSC 27.84 m A/cm2,PCE为17.71%;作为4-T器件时效率最高,获得了21.55%的PCE。6.改进传统4-T叠层器件制备工艺,将两子电池的电极换成透明电极,使用玻璃衬底作为封装玻璃,相互封装,构建了一种制备、封装一体化的全钙钛矿双面叠层太阳能电池。由于底电极也为透明电极,可以利用从底部进入器件的反射光,获得额外的效率增益。通过镜面反射,使从底部透明电极进入器件的光通量达0.5个太阳光强,可获得8.05%的PCE增益,总PCE值最高可达29.47%。封装时,两器件之间距离只需大于3 mm时,就能产生足够的浮力,使整个叠层器件不需要额外的漂浮物,即可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光伏建设领域具有潜在竞争力。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王文生[9](2021)在《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提升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远场荧光光学显微术由于其对生物组织的低损伤、特异性标记和可进行活体成像等特点,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的远场光学显微术分辨率被限制在半个波长左右,无法实现对于细胞内部结构等被测样本的有效观察。为了突破衍射极限的限制,超分辨显微术(或者纳米显微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在近二十多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超分辨显微术的主流方法之一,受激辐射损耗(STED)显微术在这一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STED可以实现远高于衍射极限的成像分辨率,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实际研究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的STED成像技术中仍存在着系统复杂度较高、高损耗功率及后续光漂白、信噪比降低等局限因素,激发光和损耗光产生的背景干扰信号也会影响实际成像对比度和成像质量。本文主要聚焦于STED显微术,研究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系统实现,然后通过新型探测方式和时域频域处理等手段抑制背景信号的影响,提升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进一步提高系统分辨能力和整体成像质量。具体来说,本文设计实现了集成化的双色STED显微系统;然后通过阵列探测和光子重组方法,提出并实现了并行探测STED显微方法与系统,可提升传统STED成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此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时域双调制的STED显微方法与系统,可以有效克服STED中背景信号的影响,改善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本文还对目前几种主要的STED对比度提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总结。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并行探测的STED成像方法。针对传统单点探测器的饱和问题等因素导致的探测效率瓶颈,利用特定光纤束和APD探测阵列构建阵列探测器,有效提升了 STED系统的探测效率,再结合光子重组算法进行阵列探测图像处理,实现了 2-5倍的成像信噪比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成像的分辨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双调制的STED去背景成像方法,可以抑制STED中背景信号对于成像结果的干扰,提升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利用电光调制器(EOM)、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调制和锁相放大器解调实现了时域双调制STED系统,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对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的提升作用。另外,对现阶段的主要对比度提升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了其各自的优缺点。
高冲[10](2020)在《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区域环境恶化及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多重压力,迫使人们不断探索可再生电力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发展微电网,是提升可再生电力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促进试点示范工程向规模化及市场化推广,是微电网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和共生协同理论,构建了融合微电网的供用电共生系统,并研究了其内部各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微电网的关键共生参量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进而研究微电网的演化路径。最后,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所提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进行了验证,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微电网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共生状态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全域共生”概念,深化了共生的内涵。在对现有共生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种群之间现实存在的相互伤害的共生关系,增加了“反向”共生关系的行为方式,提出了“全域共生”的概念,拓展了共生理论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共生的内涵;按照“全域共生”的概念,将经典的4种共生行为模式拓展到8种,再依据共生原理,对共生单元之间的均衡点和稳定状态进行了求解和分析。(2)在当前不含外部激励的有限个共生单元组成的共生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共生单元范围到N维空间,并加入外部激励变量,建立了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了加入外部激励的共生系统演化模型,在双共生单元的演化条件、稳定均衡点及稳定特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推演了含外部激励的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过程,从而为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3)根据适配共生理论,建立了加入外部激励的微电网、大电网和用户构成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协同演化的影响因素、演化条件和演化过程。紧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构造了包含微电网共生单元、大电网共生单元和用户共生单元的共生系统,运用全域共生理论对该共生系统的共生结构、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微电网的价值扩展对象和强链接对象,建立了融合微电网的共生协同演化模型,分析了共生单元的协同关系,界定了微电网的成长空间;根据微分方程的平衡点解析原理,探讨了该共生系统的共生稳定性和协同演化方向,并进行了仿真分析。(4)通过分析共生系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逻辑,以关键共生参量构建微电网演化路径模型并仿真或实验,提炼出微电网演化路径。首先以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为基础,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结合供需关系角度,确定了关键共生参量功率、空间负荷密度和市场价格。然后将共生参量纳入微电网子系统建模,推演不同共生参量作用下共生系统协同过程,并仿真或实验,分析提炼出微电网演化路径。最后按照全寿命周期理论将微电网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结合共生协同演化规律,构建了分阶段多共生参量联合作用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5)通过实证研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电力市场环境的微电网演化对策建议。对全球微电网演化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实证,得出当前大电网运营经济性原则和坚强与否直接影响微电网、大电网和用户组成共生系统的协同行为,并形成了不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再结合国内外独立型微电网和并网型微电网典型案例演化路径分析,从共生协同理论角度,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并且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促进微电网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突破人类寿命极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破人类寿命极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探测光场时空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学显微领域的探索 |
1.2 远场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
1.2.1 基于点扩散函数工程原理 |
1.2.2 基于频域扩展原理 |
1.2.3 基于荧光随机定位原理 |
1.2.4 其他远场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
1.3 基于光场调制的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
1.3.1 基于空间调制的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
1.3.2 基于时间调制的点扫描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
1.4 现有显微成像技术的缺陷与不足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并行探测光场空间调制的成像扫描显微成像 |
2.1 引言 |
2.2 成像扫描显微成像的原理 |
2.2.1 矢量衍射理论 |
2.2.2 像素重组 |
2.2.3 成像扫描显微成像中的噪声模型 |
2.2.4 探测器阵列对成像扫描显微成像的影响 |
2.3 基于并行探测的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显微成像技术 |
2.3.1 荧光差分显微成像原理 |
2.3.2 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显微成像原理 |
2.3.3 饱和系数与平移系数对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成像的影响 |
2.4 饱和虚拟荧光差分显微成像的成像系统与结果分析 |
2.4.1 成像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2 成像系统与控制 |
2.4.3 成像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并行探测光场时间调制的超分辨荧光寿命显微成像 |
3.1 引言 |
3.2 基于TCSPC的时域荧光寿命成像 |
3.2.1 基于TCSPC的寿命测量原理 |
3.2.2 基于TCSPC寿命成像的发展 |
3.3 基于并行探测的寿命获取 |
3.3.1 光子探测的堆积效应 |
3.3.2 并行探测对堆积效应的抑制 |
3.4 成像系统结构与控制 |
3.4.1 成像系统结构 |
3.4.2 重要的光学部件 |
3.4.3 成像系统的控制 |
3.5 成像结果与分析 |
3.5.1 荧光寿命的成像分辨率 |
3.5.2 荧光寿命的成像速度和精度 |
3.6 基于分光谱技术的并行探测荧光寿命成像技术 |
3.6.1 荧光分光谱寿命成像 |
3.6.2 成像原理 |
3.6.3 荧光寿命测量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探测光场空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
4.1 引言 |
4.2 基于自适应像差矫正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系统 |
4.2.1 成像系统整体结构和控制 |
4.2.2 激发光路的描述 |
4.2.3 损耗光路的描述 |
4.2.4 合束光路的描述 |
4.2.5 探测光路的描述 |
4.3 系统重要光学部件 |
4.3.1 声光调制器和电光调制器 |
4.3.2 空间光调制器 |
4.3.3 可变形镜 |
4.3.4 振镜系统 |
4.4 像差自适应矫正 |
4.4.1 像差与Zernike系数 |
4.4.2 可变形镜的标定 |
4.4.3 像差自动矫正 |
4.5 成像系统校准与成像结果 |
4.5.1 系统光路粗对准 |
4.5.2 基于金颗粒成像的对准与像差矫正 |
4.5.3 基于荧光颗粒成像的像差矫正 |
4.5.4 成像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探测光场时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
5.1 引言 |
5.2 基于时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
5.2.1 受激辐射损耗对寿命的影响 |
5.2.2 基于时间调制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
5.3 基于时间门探测的寿命信息获取 |
5.3.1 延时&门电路 |
5.3.2 基于延时&门电路的寿命曲线获取 |
5.3.3 基于扇出缓存器的快速寿命测定 |
5.3.4 基于快速寿命测定的时间门控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
5.4 基于门探测的寿命光子重组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成像 |
5.4.1 研究背景 |
5.4.2 成像原理 |
5.4.3 成像系统与控制 |
5.4.4 成像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化概述 |
2.1.2 人口老龄化 |
2.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
2.2.1 “两种生产”理论 |
2.2.2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理论 |
2.2.3 人口再生产理论 |
2.2.4 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
2.3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2.3.1 中国领导人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3.2 国内学者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4 国外关于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理论 |
2.4.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
2.4.2 保罗·埃里奇的人口爆炸论 |
2.4.3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 |
第3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3.1 工业革命促成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 |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转变 |
3.2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
3.2.1 死亡率和出生率变化是表层原因 |
3.2.2 人与社会关系变化是深层原因 |
3.3 现代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共性影响 |
3.3.1 导致人口生育率降低 |
3.3.2 使人与社会矛盾尖锐 |
3.3.3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3.3.4 将促使生产关系调整 |
3.4 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不足 |
3.4.1 使人的生产屈从于物质资料生产 |
3.4.2 强调老龄化措施作用忽略根本矛盾 |
3.4.3 忽视中产阶层对人口结构调整作用 |
3.4.4 社会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生育率低迷 |
第4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4.1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老龄化的形成历程 |
4.1.1 1950-1970 年:农业经济形态人口进入爆发增长期 |
4.1.2 1971-1980 年:工业经济形态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 |
4.1.3 1981-2010 年:人口增速下降并向老龄化趋势过渡 |
4.1.4 2011-2020 年:服务经济形态促使老龄化程度加深 |
4.2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特殊性原因 |
4.2.1 50-6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4.2.2 计划生育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转化 |
4.2.3 可支配收入低造成生育欲望下降 |
4.2.4 主体经济结构变化促老龄化形成 |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 |
4.3.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
4.3.2 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 |
4.3.3 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枯竭 |
4.3.4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分化 |
4.3.5 社会文化逐渐趋于保守 |
4.4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4.1 将对传统经济增长依存点产生强烈消极影响 |
4.4.2 促使区域间发展失衡加速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
4.4.3 长期看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 |
第5章 人口结构隐含规律与中国老龄化走势及展望 |
5.1 基于“两种生产”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黄金分割 |
5.1.1 “两种生产”理论决定了人口黄金分割的必然 |
5.1.2 人口黄金分割揭示了死亡率与出生率博弈关系 |
5.1.3 人口黄金分割解释了现代化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
5.1.4 人口黄金分割失衡对“两种生产”产生反作用 |
5.2 以人口黄金分割推论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 |
5.2.1 过去-人口扩张型的金字塔形态 |
5.2.2 现在-出生率收缩型的菱形形态 |
5.2.3 未来-人口衡定型的铅笔形形态 |
5.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5.3.1 2021-2025 年老龄人超过0-14 岁人口 |
5.3.2 2026-2035 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
5.3.3 2036-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阶段 |
5.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目标和原则 |
5.4.1 老龄化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目标 |
5.4.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
第6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
6.1 优化人口政策 |
6.1.1 提倡适度放开生育政策 |
6.1.2 以人口黄金分割结构平衡为调整基准 |
6.1.3 政策需考虑与社会各因素的动态匹配 |
6.1.4 追求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
6.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6.2.1 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互补 |
6.2.2 改进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多渠道增值 |
6.2.3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以降低运营风险 |
6.2.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保障覆盖面 |
6.3 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 |
6.3.1 改变生养抚育造成的财富挤出效应 |
6.3.2 提升人口素质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
6.3.3 扶持“成人二次教育”推动多维就业 |
6.3.4 建立就业公共信息体系提供引流服务 |
6.4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
6.4.1 推动以信息科技化为载体O2O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
6.4.2 建立含医疗、教娱、关爱及监控的综合服务中心 |
6.4.3 建立社区互助体系鼓励适龄老年人发挥就业余热 |
6.4.4 发展以基层社区为主干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
6.5 深化社会养老服务 |
6.5.1 多渠道扶持与支撑家庭养老模式 |
6.5.2 建立居家养老“三级”服务体系 |
6.5.3 注重综合性福利养老服务体建设 |
6.5.4 培育和推动民间组织的养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一、生态效率 |
二、生态福利绩效 |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
一、方法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脱钩分析 |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
一、耦合分析 |
二、解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的生物成像与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 |
1.1.1 传统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和衍射极限 |
1.1.2 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技术 |
1.1.3 其它成像技术 |
1.1.4 总结与比较 |
1.2 生物系统的成像与传感 |
1.2.1 超分辨成像的生物应用 |
1.2.2 生物系统内环境传感 |
1.2.3 荧光分子及传感颗粒简介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金刚石中的NV色心 |
2.1 NV色心的基本性质 |
2.1.1 光学性质 |
2.1.2 自旋性质 |
2.2 NV色心的电荷态转换(CSC) |
2.2.1 NV色心电荷态转换的调控 |
2.3 荧光纳米金刚石 |
2.3.1 FND制备 |
2.3.2 FND表面官能化 |
2.3.3 FND的应用 |
2.4 NV色心的应用 |
2.4.1 基于NV色心的成像 |
2.4.2 基于NV色心的传感 |
2.4.3 NV色心的其他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红外激发NV色心电荷态转换与受激辐射 |
3.1 背景 |
3.1.1 NV色心的受激辐射研究 |
3.1.2 NIR激发NV色心电荷态转换 |
3.1.3 NIR光激发的优势 |
3.2 近红外光激发NV色心CSC与STE竞争机制 |
3.2.1 理论分析 |
3.2.2 NIR激发CSC与STE过程 |
3.2.3 NIR泵浦下CSC对STED成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NV色心非线性反常饱和的超分辨成像 |
4.1 非线性饱和激发 |
4.2 NV色心的反常饱和现象 |
4.2.1 反常饱和现象 |
4.2.2 物理原理 |
4.3 利用反常饱和实现超分辨成像 |
4.3.1 反常饱和成像的实现 |
4.3.2 反常饱和成像的成像结果 |
4.4 Time-gate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NV色心的pH传感 |
5.1 NV色心细胞传感的应用 |
5.1.1 磁场传感 |
5.1.2 温度传感 |
5.2 细胞内pH传感 |
5.2.1 荧光pH传感机制 |
5.2.2 荧光pH传感的应用 |
5.3 NV色心pH传感机制 |
5.3.1 背景介绍 |
5.3.2 FND的光学性质 |
5.3.3 基于NV色心电荷态转换的pH传感 |
5.3.4 基于NV色心T_1的pH传感 |
5.4 细胞内应用 |
5.4.1 FND的导入与成像 |
5.4.2 NV细胞内pH传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超越量子极限的介观磁共振探测 ——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0章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量子控制 |
0.1.2 量子精密测量 |
0.1.3 介观科学 |
0.1.4 核磁共振 |
0.2 本文结构 |
第1章 NV基本物理与实验平台 |
1.1 氮-空位缺陷(NV) —金刚石中的一种点缺陷 |
1.1.1 原子构成 |
1.1.2 NV制备 |
1.2 NV电荷态及其能级结构 |
1.2.1 NV电荷态 |
1.2.2 NV~-和NV~0的能级结构 |
1.3 NV~-基态~3A_2 |
1.3.1 初始化和读出 |
1.3.2 哈密顿量及幺正操控 |
1.3.3 纵向弛豫与退相干 |
1.3.4 希尔伯特空间扩展 |
1.4 实验平台简介 |
1.4.1 平台构成 |
1.4.2 磁场稳定性 |
第2章 耦合的核自旋 |
2.1 周围核自旋的探测 |
2.2 ~(14)N核自旋 |
2.2.1 理论计算 |
2.2.2 赫兹级精度测量 |
2.2.3 NV~-全同性 |
2.2.4 一种类原子钟 |
2.3 强耦合的~(13)C核自旋 |
2.3.1 理论计算 |
2.3.2 10赫兹级精度测量 |
第3章 再论初始化和读出 |
3.1 NV~-高保真度初始化 |
3.1.1 NV电荷态单次读出 |
3.1.2 NV~-高保真度初始化 |
3.2 NV~-电子自旋和核自旋高保真度初始化 |
3.2.1 NV~-电子自旋高保真度初始化 |
3.2.2 核自旋高保真度初始化 |
3.2.3 联合初始化 |
3.3 高保真度投影测量 |
3.3.1 核自旋投影测量 |
3.3.2 测量自旋极化度 |
第4章 最优控制和高保真度非局域门 |
4.1 最优控制和GRAPE算法 |
4.1.1 最优控制 |
4.1.2 GRAPE算法 |
4.2 CNOT门 |
4.2.1 构建哈密顿量 |
4.2.2 噪声分析与形状脉冲计算 |
4.2.3 保真度估计 |
4.3 CPhase门 |
4.3.1 考虑串扰的形状脉冲计算 |
4.3.2 保真度估计 |
第5章 突破量子极限的测量 |
5.1 量子度量学简介 |
5.1.1 费希尔信息和量子费希尔信息 |
5.1.2 标准量子极限、海森堡极限和一些重要的量子态 |
5.1.3 从实验中获得量子费希尔信息 |
5.2 突破能量分辨极限的磁测量 |
5.3 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相位测量 |
5.3.1 实验方法和序列 |
5.3.2 相位灵敏度 |
5.3.3 误差分析 |
第6章 介观磁共振探测 |
6.1 原理和方法 |
6.1.1 极化信号和涨落信号 |
6.1.2 探测距离、空间分辨率以及谱分辨率 |
6.2 介观顺磁共振探测 |
6.2.1 远距离探测 |
6.2.2 并五苯分子的自旋性质 |
6.3 介观核磁共振探测 |
6.3.1 质子的核磁信号 |
6.3.2 单细胞核磁共振成像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评价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补充材料 |
A.1 ~(14)N核自旋相关的数据处理 |
A.1.1 实验结果 |
A.1.2 数据处理 |
A.1.3 与之前实验的比较 |
附录B 补充材料 |
B.1 CPhase门:考虑串扰的控制哈密顿量 |
B.2 纠缠干涉仪的量子态演化 |
B.3 量子费希尔信息随自旋数的变化趋势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学科对未来思维的认知 |
第一节 自然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知 |
第二节 社会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
第三节 思维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
第二章 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未来设计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路径 |
第三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价值 |
第三章 未来产品设计思维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周期对未来进程中造物的影响 |
第二节 主观视野维度对未来造物的双向影响 |
第三节 转换资源能力的客观制约 |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 |
第一节 与造物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
第二节 与系统的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
第三节 资源牵引下的“未来式”发展 |
第五章 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 |
第一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原则 |
第二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的双向认识与流程 |
第三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思维溯层途径与方法 |
第六章 基于未来视角设计方法的实证 |
第一节 未来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评价流程 |
第二节 基于未来思维的前瞻设计实践案例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参考书目 |
(7)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全钙钛矿叠层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材料及其单结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 |
1.2.1 钙钛矿材料的结构 |
1.2.2 钙钛矿材料的光电性质及器件特性 |
1.2.3 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1.2.4 单结钙钛矿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1.2.5 不同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1.3.1 叠层器件的工作机理 |
1.3.2 叠层器件的体系结构 |
1.3.3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4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用于全钙钛矿叠层器件的窄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讨论 |
2.3.1 D-PEDOT:PSS做空穴传输层 |
2.3.2 D-PEDOT:PSS/Sn-Pb窄带隙钙钛矿界面 |
2.3.3 D-PEDOT:PSS能级匹配 |
2.4 小结 |
第3章 光谱分裂法构建4-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宽带隙(1.58 eV)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3.2.2 窄带隙(1.21 eV)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3.2.3 光谱分裂系统及其EQE测试系统搭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叠层器件的理论计算分析 |
4.1 引言 |
4.2 太阳光谱 |
4.3 单结太阳能电池效率极限 |
4.4 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理论计算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用于叠层器件透明电极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直流磁控溅射制备ITO薄膜 |
5.2.1 磁控溅射的原理 |
5.2.2 磁控溅射ITO薄膜的工艺流程 |
5.3 磁控溅射ITO薄膜的工艺优化 |
5.4 单结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5.5 小结 |
第6章 2-T、3-T、4-T任意转换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宽带隙(1.75 eV)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6.2.2 2-T全钙钛矿叠层器件的制备 |
6.2.3 双面ITO制备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6.3 结果讨论 |
6.3.1 2-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6.3.2 3-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6.3.3 4-T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6.4 小结 |
第7章 制备、封装一体化的双面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3 结果讨论 |
7.3.1 双面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
7.3.2 双面叠层器件的封装作用 |
7.3.3 双面叠层器件应用扩展 |
7.4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存在的问题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9)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提升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1 绪论 |
1.1 光学显微技术概述 |
1.1.1 光学显微镜发展简史 |
1.1.2 远场荧光光学显微术概述 |
1.2 远场荧光光学显微术的成像分辨率 |
1.2.1 光学成像系统及其成像分辨率 |
1.2.2 突破衍射极限 |
1.3 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显微术(STED)原理及发展概况 |
1.3.1 STED的基本原理 |
1.3.2 STED的发展概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创新点 |
2 集成化双色STED显微系统 |
2.1 STED系统的整体设计 |
2.1.1 损耗光光路设计 |
2.1.2 激发光光路设计 |
2.1.3 主光路设计 |
2.1.4 探测光路设计 |
2.1.5 系统重要参数计算 |
2.1.6 双色STED实验系统 |
2.2 STED成像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
2.3 STED的系统调节 |
2.3.1 STED成像系统的空心损耗光光路调节 |
2.3.2 空心损耗光光路调节中的典型问题 |
2.3.3 STED成像系统中实心和空心光斑的空间对准及时域脉冲重合 |
2.4 STED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 |
2.4.1 STED荧光颗粒成像结果分析 |
2.4.2 STED生物成像结果分析 |
2.5 目前STED超分辨显微技术的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并行探测的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 |
3.1 阵列探测与光子重组成像的理论原理 |
3.2 基于并行探测的STED成像系统构建 |
3.3 并行探测STED的实验结果分析 |
3.3.1 并行STED成像特性实验验证 |
3.3.2 并行STED常见实验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域或空域差分的STED去背景成像技术 |
4.1 荧光分子的荧光寿命及时间门STED (gated-STED,gSTED)成像 |
4.1.1 荧光分子的荧光寿命和荧光寿命成像 |
4.1.2 STED中的荧光寿命及时间门STED (gated-STED,gSTED)成像 |
4.2 基于时域差分的STED去背景成像 |
4.2.1 时域差分去背景的成像原理 |
4.2.2 时域差分STED的系统搭建及成像结果分析 |
4.3 基于空域差分的STED去背景成像 |
4.3.1 空域差分STED的原理介绍 |
4.3.2 基于偏振调制的空域差分STED去背景成像 |
4.4 基于荧光辐射差分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时域双调制的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与系统 |
5.1 时域双调制STED成像的基本原理 |
5.1.1 STED成像中背景信号的主要起源 |
5.1.2 时域双调制STED的基本原理 |
5.2 时域双调制STED成像系统构建 |
5.3 时域双调制STED的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4 现阶段STED去背景成像方法的对比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共生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协同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2.3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2.4 微电网与电网发展演化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共生理论基础 |
2.1.1 共生概念界定 |
2.1.2 共生要素分析 |
2.1.3 共生系统形成与发展机理 |
2.1.4 共生系统的稳态分析方法 |
2.2 协同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概念界定 |
2.2.2 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 |
2.3 其它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路径依赖理论基础 |
2.3.2 微电网及其演化路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
3.1 共生状态拓展与全域共生概念提出 |
3.2 共生关系稳态分析 |
3.2.1 独立共生单元模型 |
3.2.2 两个共生单元模型 |
3.2.3 共生单元稳态结论 |
3.3 多系统共生协同演化模型 |
3.3.1 加入外部激励共生变量 |
3.3.2 多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构建 |
4.1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构建 |
4.1.1 共生系统结构分析 |
4.1.2 共生机理分析 |
4.1.3 共生环境分析 |
4.2 融合微电网的共生系统演化过程 |
4.2.1 共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
4.2.2 共生系统协同演化稳态分析 |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共生参量作用下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 |
5.1 共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路径逻辑分析及关键参量确定 |
5.1.1 共生协同下微电网演化模型 |
5.1.2 基于共生状态的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1.3 微电网演化路径关键共生参量确定 |
5.2 基于功率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2.1 风光储型微电网系统模型构建 |
5.2.2 基于MSC-WNN控制算法的功率协同 |
5.2.3 功率协同仿真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3 基于空间负荷密度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3.1 基于空间负荷密度特性的微电网演化路径设计 |
5.3.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空间负荷协同 |
5.3.3 负荷密度协同实验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4 基于市场价格协同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4.1 微电网参与市场竞争分析 |
5.4.2 基于市场模式和用户效用的价格协同 |
5.4.3 竞价仿真与微电网演化路径分析 |
5.5 多共生参量联合作用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5.1 微电网发展阶段划分 |
5.5.2 多共生参量协同下的微电网演化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
6.1.1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历程 |
6.1.2 典型独立型微电网实证 |
6.1.3 独立型微电网特点分析 |
6.1.4 独立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归纳 |
6.2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
6.2.1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历程 |
6.2.2 典型并网型微电网实证 |
6.2.3 并网型微电网特点分析 |
6.2.4 并网型微电网演化路径归纳 |
6.3 全球视角下微电网演化路径实证研究 |
6.4 基于共生协同理论微电网发展对策建议 |
6.4.1 现有实证的经验和启示 |
6.4.2 微电网功能拓展分析 |
6.4.3 微电网演进对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突破人类寿命极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探测光场时空调制的超分辨显微方法与技术的研究[D]. 刘少聪.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 朱翠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的生物成像与传感研究[D]. 杜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超越量子极限的介观磁共振探测 ——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D]. 谢天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邹玉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全钙钛矿叠层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 姚燕青. 西南大学, 2021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STED超分辨显微成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提升方法与技术研究[D]. 王文生. 浙江大学, 2021(01)
- [10]基于共生协同理论的微电网演化路径研究[D]. 高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