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SORPTION OF VOCs FROM POLYMERIC ADSORBENTS UNDER MICROWAVE FIELD(论文文献综述)
孟祥坤[1](2020)在《掺杂型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锂及其化合物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其中锂电池行业最近几年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广泛关注,因此如何高效的获得锂资源成为锂应用发展的关键因素。锂主要以液态锂及矿石锂的形式存在,矿石锂开采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而液态锂资源则以其巨大的储备量优势,以及绿色高效的提锂技术成为提锂技术发展的研究热门。本文以液态提锂技术为背景制备出高效锂离子筛,并对其合成路径以及性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金属铈掺杂的Li4Ti5O12氧化物前驱体,然后通过酸浸制得锂离子筛。经TG-DTG、XRD、SEM及性能测试,考察了离子筛的晶相、形貌及选择稳定性。结果表明当金属铈分掺杂量为0.02时,锂离子筛具有最佳的选择性和吸附性。其中XRD结果表明,金属铈掺杂后出现了特征峰峰偏移,但是酸改前后保留了基本的尖晶石结构。锂离子筛峰饱和交换容量高达6.8496 mmol/g,并且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交换容量,表明该离子筛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以及稳定性。其次,通过水热合成法添加F127制备了锂钛复合氧化物(Li4Ti5O12),经0.1mol/L盐酸浸渍酸改制备出锂离子筛。经TG-DTG、XRD、SEM及性能测试,考察了离子筛的晶相、形貌及选择稳定性。结果表明:在800℃下焙烧得到的离子筛不仅具有一个球形堆积的特殊形貌,而且具有尖晶石结构,且晶相较纯,颗粒大小均匀。盐酸浸渍后酸改率为88.60%,且酸改前后晶型及表面颗粒形貌保持不变;离子筛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6480mmol/g,经过5次循环吸脱附试验后离子筛的饱和交换容量保持在6.6324mmol/g,在单一离子溶液中以及混合离子溶液中均表现出对Li+较高的吸附性能,说明IE-H1离子筛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及选择吸附性能。最后,以自制的氢氧化钛和乙酸锂为原料,掺入少量乙酸铈,用高温固相法焙烧得到掺杂型锂钛复合氧化物(LTCO),经0.1mol/L盐酸浸渍酸改制备出锂离子筛。通过对不同的煅烧温度的样品进行表征后,发现在750℃下焙烧得到的离子筛为尖晶石结构,特征峰强度高,且二氧化钛等杂质的含量最少。并且750℃下煅烧得到的样品表面形貌更加规整,孔隙发达。对750℃的样品进行选择性和循环吸附性能测试后发现,离子筛的饱和吸附容量为4.4374mmol/g小于用水热合成法制得的离子筛,在单一离子溶液中以及混合离子溶液中均表现出对Li+较高的选择,经过5次循环吸脱附试验后HTCO离子筛对锂离子的吸附性能为4.3652mmol/g。
杨宇轩[2](2019)在《分子筛吸附VOCs与微波脱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以分子筛吸附VOCs和微波脱附作为研究重点,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3A型、4A型、5A型及10X型等沸石分子筛对苯、甲醇和正己烷的饱和吸附量。吸附性能较好的10X型分子筛对苯、甲醇和正己烷的静态吸附量为96mg·g-1、90mg·g-1和75mg·g-1。10X型分子筛对VOCs的动态吸附可以观察出整个吸附过程符合朗缪尔吸附方程。对三种VOCs进行程序升温测定脱附活化能,甲醇、苯和正己烷对10X型分子筛的脱附活化能分别为16.640KJ·mol-1、17.323KJ·mol-1和18.540KJ·mol-1,甲醇更容易从吸附剂中解吸出。微波脱附再生中,分子筛的硅铝比(13X型分子筛>10X型分子筛>3A型分子筛)较大的13X型分子筛在脱附甲醇、苯、正己烷时具有更快的脱附速率;实验表明:微波脱附分子筛时,VOCs的介电常数(甲醇>苯>正己烷)较大的甲醇在使用微波脱附过程中,其吸波性能更强而脱附速率更大。经微波脱附再生10次的分子筛XRD表明,微波对分子筛的内部结构没有任何改变。通过实验对比分子筛与活性炭吸附再生性能研究,高功率的微波会使活性炭结焦失活;通过对比微波脱附与热脱附分子筛实验表明:同等质量吸附饱和的分子筛经微波脱附所耗用的电能(0.24kw·h)远不及传统热脱附的能耗(6.41kw·h),微波脱附比传统热脱附更加节能,且微波脱附完全的时间为12min,传统热脱附所需再生时间为116min,在时间上得到了大幅度的缩短。
刘兰垚[3](2018)在《改性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及其吸附重金属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和新型产业的不断发展,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铜作为生物体的微量必需元素,环境中铜离子很容易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中,当环境中铜离子浓度超标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威胁。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研究有效除去环境中多余的铜离子的新技术新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论文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腈为原材料,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分布均匀,外貌形态良好,表面圆滑且易于进行表面化学修饰的聚丙烯腈电纺纤维膜。重点研究了纺丝溶液浓度、纺丝电压对制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外貌形态的影响,总结出了最佳的静电纺丝条件。用氢氧化钠-乙二醇溶液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得到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并就其在水溶液中对铜离子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针对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得到的如下主要结论:(1)采用聚丙烯腈为原料,以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结合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了平均直径为400 nm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着重研究了纺丝溶液浓度和纺丝电压对纺丝纤维外貌结构的作用,并结合前人的成果概括出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最佳电纺条件:在纺丝溶液注射速度为1mL/h,纺丝针头与接收器距离为14cm的条件下,质量分数为6wt%的纺丝溶液,在电压12~13 kV时,可以制备出均匀光滑的聚丙烯腈纺丝纤维。(2)利用氢氧化钠的有机溶液对静电法制备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化学修饰。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NaOH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材料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综合分析材料的外貌形态、腈基转化率及材料的柔软性等因素得出最佳改性条件:70℃条件下,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在10 wt%的氢氧化钠乙二醇溶液中反应2 h。并将该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进行傅立叶红外分析和热重分析。根据FT-IR的分析结果可知改性反应是成功的并推断了改性反应机理—环化反应,根据TGA曲线分析得出改性后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热稳定性变差的结论。(3)使用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对水中微量铜离子进行吸附,详细研究了溶液pH、吸附剂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以及铜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和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计算得到热力学参数,同时对吸附材料的重复再生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5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剂投加量为1g/L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最佳。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可在60 min达到平衡。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反应符合拟二级反应模型,而对该吸附反应的等温吸附分析表明该反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反应是一个吸热的,熵增的自发过程。使用0.1 mol/L的HNO3溶液作为解吸液研究了材料的重复利用性,发现经过4次吸附-解吸循环,材料仍然具与良好的吸附能力,重复利用性好。
李刚[4](2016)在《空化耦合离子交换修复改性钙累积粉末炭的研究》文中指出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极大的比表面积、丰富多样的表面化学功能基团,这些特殊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之一。活性炭的消耗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使用后废弃的活性炭数量随之增加,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目前常用的活性炭再生技术主要是通过降解炭材料上吸附的有机污染物而实现对活性炭的再生,而活性炭在吸附有机物的同时,还会以静电和非静电作用力吸附5%-15%的无机金属离子,它们不仅降低了活性炭的活性,还会由于其催化性能的显现影响再生效率,因而成为以热再生为代表的传统再生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具有更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表面化学特性的粉末活性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属钙离子在粉末炭上的累积吸附效应分析,首次提出了以离子交换树脂为介质的空化耦合离子交换修复改性钙累积粉末炭的技术研究。分别考察了再生时间、树脂表观pH值、粉末炭与树脂物料比、滤网直径、真空气流量等因素对空化再生效果的影响,探明了空化强化离子交换反应传质过程的技术理论,通过再生前后粉末炭对钙的吸附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优化了再生工艺条件,阐明再生改性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对钙在粉末炭上累积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组份钙在粉末炭上的累积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作用主要以离子交换和Ca(OH)2、CaCO3的沉淀覆盖等化学吸附为主。Ca-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共存时,随着钙初始浓度的增加,钙在粉末炭上的吸附量增加,而累积钙的粉末炭对LAS的吸附量随累积量降低。对真空空化耦合离子交换树脂修复改性钙累积粉末炭的研究结果表明:粉末炭的再生率会随着空化接触时间的增加而提升,随树脂的表观pH的降低而增加,随着炭和树脂的物料比减小而降低;在树脂表观pH为5,炭和树脂物料比为1:1,再生时间90 min时,对单组份钙累积粉末炭的再生率可达130%,对钙-LAS累积粉末炭的再生率可达90%。此外,粉末炭再生率随着网孔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真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再生周期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钙累积粉末炭的修复再生是基于空化通过溶气方式形成气、液、固湍化的机械扰动物理场加速相界面的更新,以及减小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表面液膜厚度对膜扩散传质的影响,强化离子交换化学反应传质过程,实现了钙吸附质从粉末炭向树脂的离子交换固相转移。通过比表面积测定(BET)、红外光谱(IR)、表面化学官能团含量、零电荷点(pHPZC)等表征结果分析,说明空化耦合离子交换修复改性粉末炭,是利用空泡破灭形成的高温、高压极端物理场在树脂交换基团介质条件下形成氧化的化学反应微环境,改善粉末炭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微孔数量,增加含氧酸羧基基团,提高表面活性点,提高了粉末炭的吸附能力。空化耦合离子交换修复改性粉末炭的作用机制是真空空化与离子交换反应的物理、化学协同效应的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提出了利用空化耦合离子交换树脂修复改性钙累积粉末炭的优化合理的工艺条件,阐明了真空空化与离子交换反应协同作用的再生改性机制。以上工作有望为粉末活性炭的再生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在当今能源材料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形式下具有积极意义。
徐梦洁[5](2015)在《血小板冻干保存中预冻和预复水过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冻干燥保存法是血小板长期稳定保存的一种理想方法。目前针对人血小板的冻干保存已进行了较多的实验研究,但血小板冻干复水后的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某些功能指标仍较新鲜血小板有较大差距,此外大容量血小板的冻干和复水过程面临着传热传质条件的限制,需要对其中的热物理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血小板冻干保存中的预冻和预复水环节,从热物理角度出发开展了以下实验和理论研究:1.实验测量了水、氯化钠和冻干保护剂海藻糖、牛血清白蛋白或羟乙基淀粉组成的三元、四元溶液的平衡冻结点;比较了计算冻结点的多项式加和法和渗透维里方程混合法则,发现前者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提出了根据水/氯化钠/非电解质溶液的冻结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非电解质的修正系数,进而计算四元溶液冻结点的方法,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46℃。2.实验测量了上述三元、四元溶液的共晶点温度瓦Teu和浓度Weu,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大冻结浓缩浓度W’g和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初始融化温度T’m。发现在最大冻结浓缩点处,不可冻结水质量与溶质质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提出了单位质量溶质对应的不可冻结水质量基本不变的假设,得到了根据溶液组成计算多元冻干保护剂溶液Wg’、Tg’和T’m的方法,T’g和T’m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1.95℃和3.23℃。3.建立了基于冻干保护剂溶液相图的、血小板预冻过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降温速率、冻干保护剂溶液组成、细胞内海藻糖加载量和渗透性低温保护剂的添加量对细胞内溶液状态的影响:增大冻干保护剂溶液的初始同渗重摩可以减小细胞内溶液的过冷度△Tsin;增大细胞内海藻糖的加载量,细胞内溶液过冷度△Tsin;和剩余水分含量增大;增大保护剂溶液中二甲基亚砜的浓度,细胞内剩余水分含量增加,细胞内溶液玻璃化转变温降低。4.实验研究了冻干血小板的水蒸气吸附特性,发现占干物质体积5%的血小板会对样品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和等量吸附热产生显着性影响,冻干血小板的单分子层水分含量与最佳平均预复水含量吻合;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瓶装冻干血小板的水蒸气扩散系数,模拟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和冻干血小板厚度对预复水过程的影响:37℃时将环境湿度从85%降低到65%,3.5mm厚度冻干血小板的平均水分含量达到单分子层水分含量所需时间从48min增大到93min,但样品内部的水分含量分布更加均匀。本文得到的多元冻干保护剂溶液相图数据及其计算方法,血小板预冻过程模拟结果,冻干血小板水蒸气吸附特性以及预复水过程模拟结果,对血小板冻干/复水过程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马蒸钊[6](2015)在《含油污泥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油污泥是油田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挥发性、高黏度的有机危险废物。如不加处理的将其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含油污泥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石油类化合物,对其进行资源回收处理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的产品油等。因此,对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既可以解决石油化工生产所面临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对石油类资源进行更充分、合理的利用,是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中原油或者成品油混入泥土等一些介质中而形成的由矿物油、矿物质、水及泥砂组成的工业废物,具有黏度高、含油率高等特性。传统热解会使高黏度的含油污泥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结团等热解不充分现象,同时在低升温速率下热解挥发油气易发生二次裂解,导致热解油产率偏低。针对含油污泥的特性和传统热解的弊端,本研究提出了在回转窑内含油污泥热固载体热解的技术路线,以具有热容大,传热传质速率高等优势的石英砂作为热固载体,在热解过程中含油污泥与热固载体直接接触传热,传热速率可达每分钟几百摄氏度,快速的热解能有效防止油气的二次裂解,提高热解油的产率。与此同时,热固载体与含油污泥的混合过程对含油污泥有破碎作用,可防止结团现象的产生,使内部充分热解。回转窑,因其具有物料适应性高,混合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干燥、热解、焚烧等热化学过程中。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改变了传统回转窑内温度分布和传热方式,将其用于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可以提高含油污泥热解油产率,提升热解油燃料等特性。该技术可作为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的升级技术。本论文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含油污泥在不同升温速率以及不同气氛下的热化学过程。研究发现,升温速率是影响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不同升温速率下,含油污泥的热解均经历两次失重,DTG曲线上有两个失重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两个失重峰对应的温度升高,热解温度范围变大,TG与DTG曲线均向高温区域移动。采用模型拟合和分布活化能模型分别对含油污泥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模型拟合计算出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68.87-103.83kJ/mol,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44.24-81.21kJ/mol。通过分布活化能模型的计算,得出活化能随着失重率的增加呈现先减少而后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含油污泥焚烧与热解两种不同的热化学过程。在高温区域焚烧相比热解过程有明显的失重现象,对应的DTG曲线上出现显着峰。含油污泥焚烧过程所需的活化能远大于热解过程。Py-GC/MS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热解机理主要有脱吸附、支链裂解、芳香化反应及脱芳香环、开环及羰基化以及异构化等过程。(2)在自行设计的回转窑装置上开展了序批式含油污泥热固载体热解特性试验。采用不同手段对含油污泥热解得到的气、液、固三种产物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823K,含油污泥与热固载体比例为1:2时,热解油产率达到了28.87wt%,油品的回收率达到最大值,为63.45wt%。随着热解温度和热固载体添加量的增加,油品的回收率下降,而石油类化合物总转化率增加,最高转化率为89.96wt%。热解油的热值在40.38-43.58MJ/kg之间。相比于提取油中高沥青质(34.72wt%)和低脂肪族化合物(29.53wt%),热解油中的脂肪族化合物含量达到了72.50wt%,沥青质含量从22.90wt%降至9.80wt%。对热解油进行GC/MS分析,发现其以直链烷烯烃为主,集中分布在C13-C25之间。923K时,热解气产率达到了33.64wt%。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气中H2与CH4产量逐渐增加;随着反应进程,H2产量持续升高而CxHy与CH4产量逐渐降低。热解气的热值在24.62-41.79MJ/Nm3之间。热解残渣的热值在4.74-12.32MJ/kg之间。热解产物的能量结果表明,823K下,液态产物能量值的比例最高,达到52.28%;923K下,气态产物能量值的比例最高,为58.87%。(3)对含油污泥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PMT综合热解过程模型。通过文献和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PTM模型对热解过程模拟,得出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含油污泥以及热固载体温度的轴向分布,为含油污泥回转窑内热固载体热解工业化应用中参数和工况的选取提供便利条件和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气态产物温度随着窑体轴向深度逐渐降低,热固载体对含油污泥的的传热过程主要集中距窑口0.2m之内,在距窑口0.3m之后三者温度达到动态平衡。气态产物的温度分布受轴向速度影响最为明显;含油污泥热解气态产物的析出产率随着窑体轴向深度增加,CxHy为热解主要气态产物,CxHy析出产率在距窑口0.5m后趋于稳定,而CO,H2和CO2析出产率随着窑体轴向深度持续增加。低物料轴向速度可以提高含油污泥热解气态产物的析出产率,其中C02的析出产率受物料轴向速度影响最大。(4)提出了基于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系统,并对含油污泥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进行中试研究。823K下热解油的产率为17.76wt%(油品回收率约为44.4wt%),923K下热解油的产率为15.53wt%(油品回收率约为38.83wt%)。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气中的能量分布上升,热解油和热解残渣中的能量分布下降,而整体的析出能量上升。823K下系统单位净产能为8.22MJ/kg,在不需要外加能量投入的前提下,能量回收率为55.54%。热解过程产生的热解气完全可以提供系统所需能量。
赵江涛[7](2014)在《干法脱硫剂脱硫性能的优化及再生性能评价》文中认为干法脱硫,因其流程简单、脱硫精度高、无废液排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燃气脱硫,但目前所用干法脱硫剂普遍存在传质速率低、易失活、再生性能不佳等缺点。本论文引入催化剂设计理念制备了吸附-氧化耦合脱硫剂(以下简称耦合脱硫剂),对其脱硫和再生工艺条件进行了全面优化,设法解决现有干法脱硫剂的应用瓶颈。以氧化铁为脱硫活性相、商业活性炭为载体,采用分次浸渍法制备了耦合脱硫剂,对其理化结构和脱硫性能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分次浸渍法可实现Fe2O3在活性炭载体上的高度分散,使耦合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明显优于纯活性炭脱硫剂;耦合脱硫剂的硫容与其微孔结构密切相关。第二金属钒的引入进一步改善了Fe2O3的分散,促进了反应物的扩散,从而有效抑制了脱硫尾气中SO2的产生。此外,对脱硫反应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考察了耦合脱硫剂对不同有机硫化物的脱除效果。在脱硫工艺条件的考察中发现:空速、脱硫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都存在最佳值;脱硫剂表面水膜的形成是脱硫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但进料气中水含量增高会抑制脱硫反应的进行;较低氧含量时,耦合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更佳。从耦合脱硫剂再生性能的研究结果可得,单质硫、FeS和Fe2(SO4)3等脱硫产物在脱硫剂表面的沉积是造成其失活的主要原因,由此决定了耦合脱硫剂的失活包括玷污失活和中毒失活。采用热再生,N2气氛、475℃、7000h-1时,耦合脱硫剂的一次再生率可达83.3%。
金付强,张晓东,许海朋,华栋梁,张杰[8](2014)在《物理场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分别简述了磁场、电场、电磁场、超声场和超重力场5种物理场的作用机理,综述了这些物理场在强化蒸发、精馏和气体吸收等气液传质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物理场强化气液传质的热力学研究进展。分析表明,物理场强化气液传质在化工、环保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实验阶段,其机理和各种因素对强化效果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善。指出今后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继续探索物理场强化传质的作用机理,拓展其应用领域,并对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实验和热力学研究两种方法对不同种类物理场强化传质效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种物理场的适用体系。
李由[9](2013)在《微波水热法制备铅离子印迹聚合物》文中研究指明铅是人类文明史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之一,铅中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终生性的伤害上,而铅的危害对于儿童来说更是严重。对于工业、农业、采矿、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痕量乃至超痕量金属元素分析时,由于存在共存元素干扰,现有的分析方法往往难以胜任,提高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有效方法是对样品进行分离与富集。制备出对铅离子有较高选择性吸附和富集能力的聚合物至关重要。本文创新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三种铅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并研究了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的功能单体分别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硫脲(下文三种印迹聚合物分别简称为一号、二号、三号印迹聚合物),在活化硅胶的表面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修饰,修饰后的SiO2功能单体混合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铅离子溶液在微波工作站中反应,得到了三种新型铅离子印迹聚合物。本文对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三种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工艺为:用6mol/LHCl溶液常温浸泡24小时,与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环己烷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得到的CP-SiO2与乙二胺在乙二胺在60℃的微波反应釜中反应3h得到一号功能聚合物;与二乙烯三胺在60℃的微波反应釜中反应4h得到二号功能聚合物;70℃的微波反应釜中与硫脲反应3h得到高性能的三号聚合物。将微波水热法得到的三种印迹聚合物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得到一号、二号、三号印迹聚合物对铅离子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7.0 mg/g、18.2mg/g、20.0mg/g。以硫脲为功能单体制备的三号聚合物印迹效果最好,通过电镜扫描图看到聚合物表面布满细密的小孔,比表面积大,三种聚合物对铅离子的吸附作用都可以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描述,属于单分子层的吸附。聚合物的吸附性能与水体中的pH值有关,当pH值升高时,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越好,pH大于5时pH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影响不明显。新型方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有较高的重复使用性能,多次使用仍能达到95%以上的洗脱率,印迹聚合物对于非印迹聚合物对铅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另外,微波水热法合成的印迹聚合,物有花费时间少,印迹效果明显的特点,大大节省了反应时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王慧[10](2013)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有害物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变频式家用微波炉,真空泵和真空固相萃取装置,建立了一种可进行多个样品同时处理的高通量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法,并把它与相关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在线联用,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有害成分的快速萃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蘑菇中的尼古丁。20个样品的萃取和净化在一个系统中同时完成,所需时间仅为9分钟,有效地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二、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上浮溶剂固化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谷物中的三嗪类除草剂。这一方法结合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和上浮溶剂固化萃取两种技术的优点,可以在16分钟内同时处理15个样品。该法具有处理成本低,富集倍数高,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三、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盐析液液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鱼肉组织中的九种类固醇激素。用醋酸铵作为盐析试剂,有助于提高质谱响应信号。本方法提高了样品的处理量,集萃取、净化和富集一步完成,有效地降低了样品预处理时间,简化了样品预处理过程。四、采用动态微波辅助胶束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十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本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样品预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对于分析复杂样品基质中磺胺类化合物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还利用经典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土壤中磺胺的动力学特征,着重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磺胺回收率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Arrnihus公式,通过具体试验分析获得能够表征反应体系速率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二、DESORPTION OF VOCs FROM POLYMERIC ADSORBENTS UNDER MICROWAVE FIEL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SORPTION OF VOCs FROM POLYMERIC ADSORBENTS UNDER MICROWAVE FIELD(论文提纲范文)
(1)掺杂型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锂资源概述 |
1.1.1 锂的性质 |
1.1.2 世界锂资源分布 |
1.1.3 锂的贸易发展 |
1.1.4 中国锂资源的供应现状 |
1.2 锂的消费 |
1.2.1 锂的应用领域 |
1.2.2 全球锂的应用发展 |
1.2.3 中国锂资源的消费 |
1.3 锂的提取技术 |
1.3.1 金属矿产的提锂技术 |
1.3.2 液态提锂技术 |
1.3.2.1 煅烧法 |
1.3.2.2 萃取法 |
1.3.2.3 膜分离法 |
1.3.2.4 吸附剂法 |
1.4 离子交换吸附剂 |
1.4.1 有机离子交换剂 |
1.4.2 无机离子交换剂 |
1.4.2.1 铝盐吸附法 |
1.4.2.2 沉淀法 |
1.4.2.3 层状吸附剂 |
1.4.2.4 离子筛吸附剂 |
1.5 离子筛氧化物 |
1.5.1 离子筛氧化物的分类 |
1.5.2 离子筛前驱体的合成方法 |
1.5.2.1 高温固相法 |
1.5.2.2 微波烧结法 |
1.5.2.3 溶胶凝胶法 |
1.5.2.4 溶剂热法 |
1.5.2.5 模板法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溶剂热法制备离子筛及其性能研究 |
2.1 实验药剂、仪器和测试方案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测试方案 |
2.2 实验内容 |
2.2.1 离子筛前驱液的配制 |
2.2.2 离子筛前驱体的制备 |
2.2.3 离子筛的制备 |
2.2.4 离子筛的饱和交换容量及选择性 |
2.2.5 pH滴定曲线 |
2.2.6 离子筛的动力学 |
2.2.7 离子筛的循环稳定性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离子筛前驱体LTCO的物相形貌 |
2.3.2 离子筛的制备及表征 |
2.3.3 离子筛的饱和交换热容量及选择性 |
2.3.4 pH滴定曲线 |
2.3.5 离子筛吸附动力学 |
2.3.6 离子筛的循环稳定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剂热软模板法制备锂离子筛及其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仪器以及分析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分析方法 |
3.2 实验部分 |
3.2.1 离子筛前驱体的制备 |
3.2.2 盐酸浓度对离子筛的影响 |
3.2.3 温度、pH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
3.2.4 离子筛的选择性 |
3.2.5 离子筛的循环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离子筛前驱体的制备 |
3.3.2 盐酸浓度对离子筛的影响 |
3.3.3 溶液温度、pH对离子吸附容量的影响 |
3.3.4 离子筛的选择性 |
3.3.5 离子筛的循环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相法制备掺杂型锂钛复合氧化物 |
4.1 实验试剂、仪器以及分析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分析方法 |
4.2 实验部分 |
4.2.1 氢氧化钛的制备 |
4.2.2 离子筛前驱体的制备 |
4.2.3 离子筛的制备 |
4.2.4 温度、pH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
4.2.5 离子筛的饱和交换容量及选择性 |
4.2.6 pH滴定曲线 |
4.2.7 离子交换动力学 |
4.2.8 离子筛循环吸附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离子筛前驱体Li_4Ti_5Ce_(x=0.02)O_(12) 的形貌 |
4.3.2 离子筛前驱体Li_4Ti_5Ce_(x=0.02)O_(12)的XRD |
4.3.3 不同煅烧温度下离子筛的饱和交换容量 |
4.3.4 离子筛的制备 |
4.3.4.1 盐酸浓度对离子筛吸附容量的影响 |
4.3.4.2 酸改型后离子筛的XRD、SEM、BET |
4.3.5 温度、pH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
4.3.6 离子筛的饱和交换容量及选择性 |
4.3.7 pH滴定曲线 |
4.3.8 离子交换动力学 |
4.3.9 离子筛循环吸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分子筛吸附VOCs与微波脱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概述 |
1.3 研究现状 |
1.4 课题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分子筛吸附性能研究 |
2.1 吸附定义 |
2.2 分子筛的静态吸附 |
2.2.1 静态吸附原理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分子筛的动态吸附性能 |
2.3.1 实验所用试剂及设备 |
2.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3.3 动态吸附实验步骤 |
2.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子筛脱附性能研究 |
3.1 脱附原理 |
3.2 脱附活化能测定 |
3.2.1 脱附活化能实验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微波脱附 |
3.3.1 数据归纳及分析 |
3.4 微波脱附的能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子筛再利用性研究 |
4.1再吸附实验 |
4.2 XRD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改性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及其吸附重金属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静电纺丝技术 |
1.2.1 静电纺丝基本过程 |
1.2.2 静电纺丝过程参数 |
1.3 静电纺纳米纤维表面修饰技术及其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方面的应用 |
1.3.1 表面化学修饰技术 |
1.3.2 静电纺纳米纤维吸附重金属离子 |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
1.4.1 课题研究背景 |
1.4.2 课题研究思路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第2章 聚丙烯腈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2.2.1 纺丝溶液的配制 |
2.2.2 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 |
2.2.3 表征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液浓度对纺丝的影响 |
2.3.2 电压对纺丝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改性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主要实验试剂 |
3.1.2 主要实验设备 |
3.2 改性实验及材料表征 |
3.2.1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改性 |
3.2.2 材料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对PAN纳米纤维膜改性的影响 |
3.3.2 NaOH浓度对PAN纳米纤维膜改性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PAN纳米纤维膜改性的影响 |
3.3.4 傅立叶红外分析及反应机理 |
3.3.5 热重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主要实验试剂 |
4.1.2 主要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3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和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4 等温吸附模型 |
4.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4.3.6 解吸及再生分析 |
4.3.7 不同方法制备的改性聚丙烯腈材料吸附能力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空化耦合离子交换修复改性钙累积粉末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活性炭再生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
1.2.1 活性炭性能研究现状 |
1.2.2 活性炭再生研究现状 |
1.3 离子交换树脂应用理论研究及进展 |
1.3.1 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3.2 离子交换理论研究 |
1.3.3 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研究现状 |
1.3.4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空化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
1.4.1 空化理论概述 |
1.4.2 超声空化 |
1.4.3 水力空化 |
1.4.4 水力空化技术应用进展研究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钙在粉末炭上的累积效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讨论 |
2.3.1 吸附动力学 |
2.3.2 吸附等温线 |
2.3.3 pH对吸附的影响 |
2.3.4 LAS对钙吸附影响 |
2.3.5 钙累积对LAS吸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化耦合离子交换树脂修复钙累积粉末炭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静态再生与空化再生的比较 |
3.3.2 再生时间对再生效果影响 |
3.3.3 树脂与炭物料比对再生效果影响 |
3.3.4 滤网孔径大小对再生效果影响 |
3.3.5 真空气流量对再生效果影响 |
3.3.6 再生周期对再生效果影响 |
3.3.7 树脂表观pH对再生炭零电荷点的影响 |
3.3.8 树脂表观pH对再生炭表面化学基团的影响 |
3.3.9 树脂表观pH对再生炭物理结构的影响 |
3.3.10 SEM表征 |
3.3.11 红外光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钙累积粉末炭修复再生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子交换反应机制 |
4.3 空化强化传质机制 |
4.4 化学反应平衡转移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化耦合离子交换改性粉末炭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空化撞击流改性机制 |
5.3 空化强化化学氧化改性机制 |
5.3.1 空化强化酸氧化改性机制 |
5.3.2 空化强化碱氧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成果 |
致谢 |
(5)血小板冻干保存中预冻和预复水过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血小板保存概述 |
1.1.1 血小板概述 |
1.1.2 血小板的保存方法 |
1.1.3 冷冻干燥保存 |
1.2 血小板冻干保存中受到的损伤 |
1.2.1 低温和冷冻损伤 |
1.2.2 干燥和复水损伤 |
1.3 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实验研究进展 |
1.3.1 “固定剂保护法” |
1.3.2 “海藻糖保护法” |
1.3.3 其他保护剂的选择 |
1.3.4 冷冻干燥过程参数优化 |
1.3.5 复水条件优化 |
1.4 热力学在冻干保存中的应用 |
1.4.1 冻干保存和复水过程的热力学描述 |
1.4.2 冻干保护剂溶液的热物理参数 |
1.4.3 细胞悬浮液的冷冻模型 |
1.4.4 一次、二次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 |
1.4.5 水蒸气吸附特性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三元、四元冻干保护剂溶液平衡冻结线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溶液配制和纯度检测 |
2.1.2 多元溶液组分和浓度的表达方式 |
2.1.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 |
2.1.4 冰点渗透压仪测量 |
2.1.5 溶液冻结点与同渗重摩的换算关系式 |
2.2 多元溶液平衡冻结点的拟合与计算方法 |
2.2.1 多项式加和法(PSM) |
2.2.2 渗透维里方程(OVE) |
2.2.3 数据拟合和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多元溶液平衡冻结点的测量结果 |
2.3.2 多元冻干保护剂溶液平衡冻结点的拟合与计算 |
2.3.3 PSM和OVE的比较讨论 |
2.4 含氯化钠的多元溶液冻结点计算方法的改进 |
2.4.1 三元溶液冻结点的拟合 |
2.4.2 四元溶液冻结点的计算 |
2.5 本章小节 |
3 三元、四元冻干保护剂溶液相图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溶液配制 |
3.1.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 |
3.1.3 多元溶液玻璃化转变温度线的拟合 |
3.1.4 共晶浓度和最大冻结浓缩浓度的确定 |
3.2 多元冻干保护剂溶液的相图 |
3.2.1 水/氯化钠/海藻糖三元溶液的相图 |
3.2.2 水/氯化钠/BSA和水/氯化钠/HES三元溶液的相图 |
3.2.3 水/氯化钠/海藻糖/BSA和水/氯化钠/海藻糖/HES四元溶液的相图 |
3.2.4 小节讨论 |
3.3 多元溶液最大冻结浓缩浓度与溶液组成的关系探讨 |
3.4 多元冻干保护剂溶液T'_g和T'_m值的预测 |
3.4.1 关系式推导 |
3.4.2 计算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节 |
4 血小板预冻过程的数值模拟 |
4.1 数学模型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模型假设 |
4.1.3 模型方程 |
4.1.4 模型参数 |
4.1.5 方程求解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降温速率的影响 |
4.2.2 胞外冻干保护剂组成的影响 |
4.2.3 细胞内海藻糖加载量的影响 |
4.2.4 渗透性保护剂二甲基亚砜的影响 |
4.2.5 假设细胞内溶液为理想溶液的影响 |
4.2.6 胞膜对水的渗透活化能的影响 |
4.2.7 细胞外溶液过冷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节 |
5 冻干血小板的水蒸气吸附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冻干样品的制备及剩余水分含量测量 |
5.1.2 水蒸气吸附等温线测量 |
5.1.3 量热法测量水蒸气等量吸附热 |
5.1.4 动态水蒸气扩散吸附过程研究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水蒸气吸附等温线 |
5.2.2 水蒸气等量吸附热 |
5.2.3 瓶装冻干血小板的水蒸气扩散系数 |
5.2.4 冻干血小板预复水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模拟 |
5.3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以及专利情况 |
(6)含油污泥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主要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油污泥的产生与危害 |
1.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
1.3.1 调质-机械分离技术 |
1.3.2 溶剂萃取法 |
1.3.3 冷冻/解冻法 |
1.3.4 微波辐射法 |
1.3.5 焚烧法 |
1.3.6 固化处理 |
1.4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5 热解反应器研究进展 |
1.6 研究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路线 |
2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2.1.2 含油污泥主要理化性质 |
2.1.3 热固载体主要理化性质 |
2.2 样品的热分析方法 |
2.2.1 样品的热重分析方法 |
2.2.2 样品的Py-GC/MS分析 |
2.3 热固载体回转窑热解设备及试验方法 |
2.3.1 实验室规模的热固载体回转窑设备 |
2.3.2 热解油的分析 |
2.3.3 热解气的分析 |
2.3.4 热解残渣的分析 |
3 含油污泥的热化学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3.1 含油污泥热重热解特性研究 |
3.1.1 含油污泥热解热重过程分析 |
3.1.2 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分析 |
3.1.3 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 |
3.2 含油污泥焚烧/热解特性对比研究 |
3.2.1 含油污泥焚烧热重分析 |
3.2.2 含油污泥焚烧动力学 |
3.3 Py-GC/MS分析及含油污泥热解机理 |
3.3.1 Py-GC/MS结果分析 |
3.3.2 含油污泥提取油~1H-NMR分析 |
3.3.3 含油污泥热解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含油污泥热固载体回转窑热解特性研究 |
4.1 热解产物分布规律 |
4.1.1 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4.1.2 热固载体添加量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4.1.3 载气量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4.1.4 添加剂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4.1.5 不同条件下含油污泥中石油类化合物的热解转化率 |
4.2 热解油性质分析 |
4.2.1 热解油的热值分析 |
4.2.2 热解油的中族类化合物分析 |
4.2.3 热解油的FT-IR分析 |
4.2.4 热解油的GC/MS分析 |
4.2.5 热解油的分子量分析 |
4.3 热解气性质分析 |
4.3.1 热解温度对热解气组分的影响 |
4.3.2 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中各组分的变化 |
4.3.3 添加剂对热解气组分的影响 |
4.3.4 不同条件下热解气的热值 |
4.4 热解残渣分析 |
4.4.1 热解残渣的热值分析及热解产物的能量分布 |
4.4.2 热解残渣及残渣焚烧后的元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含油污泥回转窑内热固载体热解过程数值模拟 |
5.1 热解过程的计算模型 |
5.1.1 模型推导假设 |
5.1.2 回转窑内物料运动模型 |
5.1.3 含油污泥的热解动力学模型 |
5.1.4 传热模型 |
5.1.5 PMT模型 |
5.2 模拟参数与计算 |
5.2.1 模拟参数 |
5.2.2 模型计算 |
5.3 模拟结果与验证 |
5.3.1 模型中物料运动部分计算结果与验证 |
5.3.2 热解过程中气态产物产率模型计算结果与验证 |
5.3.3 PTM模型计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热固载体回转窑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及中试研究 |
6.1 基于热固载体回转窑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流程 |
6.2 热固载体回转窑中试研究 |
6.3 热固载体回转窑中试设备热解过程中的质量平衡与系统能量平衡 |
6.3.1 热解过程质量平衡 |
6.3.2 系统能量平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Py-GC/MS确定的含油污泥热解产物的主要组成及其相对含量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干法脱硫剂脱硫性能的优化及再生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活性炭基材料及其脱硫性能 |
1.3.1 活性炭简介 |
1.3.2 活性炭基材料的脱硫机理 |
1.4 活性炭基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影响因素 |
1.4.1 自身特性的影响 |
1.4.2 工艺条件的影响 |
1.5 活性炭基脱硫剂的再生 |
1.5.1 热再生法 |
1.5.2 其他再生方法 |
1.6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脱硫剂的制备 |
2.2.1 吸附-催化氧化耦合脱硫剂的制备 |
2.2.2 双金属耦合脱硫剂的制备 |
2.3 脱硫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
2.3.1 含硫原料组成 |
2.3.2 耦合脱硫剂脱硫性能的评价 |
2.3.3 耦合脱硫剂再生性能的评价 |
2.4 样品表征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表征 |
2.4.3 红外(FT-IR)光谱测试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6 元素分析仪 |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三章 耦合脱硫剂的制备与脱硫性能 |
3.1 耦合脱硫剂的结构和脱硫性能 |
3.1.1 耦合脱硫剂金属组分的筛选 |
3.1.2 载铁耦合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
3.2 脱硫前后耦合脱硫剂物种的配位方式 |
3.3 脱硫反应路径 |
3.4 双金属耦合脱硫剂的脱硫及其对SO2的抑制功能 |
3.5 耦合脱硫剂的原料适应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耦合脱硫剂脱硫及再生工艺条件的优化 |
4.1 脱硫工艺条件的优化 |
4.1.1 脱硫温度 |
4.1.2 脱硫空速 |
4.1.3 水汽含量 |
4.1.4 氧气含量 |
4.2 再生工艺条件的优化 |
4.2.1 再生温度 |
4.2.2 再生空速 |
4.2.3 再生气氛 |
4.2.4 脱硫-再生循环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微波水热法制备铅离子印迹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铅的应用与危害 |
1.1.1 铅的应用 |
1.1.2 铅的危害 |
1.2 水体中铅离子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
1.2.1 液膜萃取法 |
1.2.2 液液分离 |
1.2.3 固相萃取 |
1.2.4 沉淀法 |
1.2.5 液固萃取 |
1.3 常用吸附材料 |
1.4 分子印迹与离子印迹技术 |
1.4.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
1.4.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4.3 离子印迹技术 |
1.5 离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1.5.1 催化中的应用 |
1.5.2 传感器中的应用 |
1.5.3 分离中的应用 |
1.5.4 分析中的应用 |
1.6 实验原理 |
1.6.1 硅胶的氯丙基化 |
1.6.2 功能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原理 |
1.6.3 微波水热法 |
1.7 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2.1 硅胶预处理 |
2.2.2 CP-SiO_2的合成方法研究 |
2.2.3 微波水热法合成功能聚合物 |
2.2.4 非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2.2.5 印迹聚合物及非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2.2.6 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2.2.7 印迹聚合物与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比较 |
2.2.8 微波水热合成与水浴法合成的聚合物吸附性能的比较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硅胶预处理的结果 |
3.2 CP-SiO_2烷基化的影响因素的结果讨论 |
3.2.1 温度对烷基化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3.2.2 反应时间对烷基化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3.2.3 不同极性溶剂对烷基化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3.3 三种功能单体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实验条件优化与表征 |
3.3.1 以乙二胺为功能单体合成印迹聚合物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 |
3.3.2 二乙烯三胺的功能聚合物合成条件 |
3.3.3 硫脲的功能聚合物合成条件 |
3.3.4 三种功能聚合物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5 三种功能聚合物的红外谱图(IR) |
3.4 三种不同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比较 |
3.4.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3.4.2 三种印迹聚合物的等温吸附曲线 |
3.4.3 温度对三种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4 pH值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论 |
3.4.5 三种印迹聚合物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结果 |
3.4.6 三种印迹聚合物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 |
3.4.7 印迹聚合物(IIP)与非印迹聚合物(NIP)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比较 |
3.4.8 传统水浴法与微波水热法合成的聚合物性能结果比较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动态微波辅助萃取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有害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技术简介 |
1.2 微波辅助萃取的原理 |
1.3 微波辅助萃取的特点 |
1.4 微波辅助萃取的影响因素 |
1.4.1 萃取溶剂的种类 |
1.4.2 萃取溶剂的体积 |
1.4.3 萃取温度和时间 |
1.4.4 微波功率 |
1.4.5 萃取溶剂的pH值 |
1.4.6 样品自身的性能 |
1.5 微波辅助萃取的方法和设备 |
1.5.1 高压微波辅助萃取 |
1.5.2 敞口式微波辅助萃取 |
1.5.3 超声微波辅助萃取 |
1.5.4 真空微波辅助萃取 |
1.5.5 氮气保护微波辅助萃取 |
1.5.6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固相萃取测定蘑菇中的尼古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和装置 |
2.1.2 试剂和样品 |
2.1.3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 |
2.1.4 分析方法 |
2.1.4.1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固相萃取法 |
2.1.4.2 索氏萃取法 |
2.1.4.3 高压微波辅助萃取法 |
2.1.5 液相色谱分析 |
2.1.6 优化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2.2.1.1 磺化时间的选择 |
2.2.1.2 交换树脂用量的选择 |
2.2.1.3 洗脱条件的选择 |
2.2.2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条件的优化 |
2.2.3 方法的评价 |
2.2.3.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2.3.2 精密度 |
2.2.3.3 与其它分析方法的比较 |
2.2.4 方法的应用 |
2.3 小结 |
2.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上浮溶剂固化萃取测定谷物中的三嗪类除草剂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和装置 |
3.1.2 试剂和样品 |
3.1.3 分析方法 |
3.1.3.1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上浮溶剂固化萃取法 |
3.1.3.2 固相萃取法 |
3.1.4 液相色谱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条件的优化 |
3.2.1.1 微波功率的影响 |
3.2.1.2 萃取溶剂的影响 |
3.2.2 上浮溶剂固化萃取条件的优化 |
3.2.2.1 正十二醇体积的影响 |
3.2.2.2 pH值的影响 |
3.2.2.3 盐的影响 |
3.2.3 方法的验证 |
3.2.3.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2.3.2 精密度 |
3.2.4 方法的应用 |
3.3 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盐析液液萃取分析鱼肉中的类固醇激素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和装置 |
4.1.2 试剂和样品 |
4.1.3 分析方法 |
4.1.3.1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盐析液液萃取法 |
4.1.3.2 溶剂萃取法 |
4.1.4 LC-MS/MS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2 加标鱼肉组织样品均匀性的考察 |
4.2.3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条件的优化 |
4.2.3.1 微波功率的影响 |
4.2.3.2 萃取溶液的影响 |
4.2.3.3 固液比的影响 |
4.2.3.4 萃取溶液流速的影响 |
4.2.4 盐析液液萃取条件的优化 |
4.2.4.1 萃取物pH值的影响 |
4.2.4.2 盐的影响 |
4.2.5 方法的验证 |
4.2.5.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4.2.5.2 精密度和准确性 |
4.2.6 方法的应用 |
4.3 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动态微波辅助胶束萃取法分析土壤中的磺胺类抗生素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和装置 |
5.1.2 试剂和样品 |
5.1.3 分析方法 |
5.1.3.1 动态微波辅助胶束萃取法 |
5.1.3.2 高压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固相萃取法 |
5.1.3.3 高压微波辅助萃取的动力学研究 |
5.1.3.4 恒温水浴加热萃取的动力学研究 |
5.1.4 液相色谱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动态微波辅助胶束萃取条件的优化 |
5.2.1.1 Triton X-114 浓度的影响 |
5.2.1.2 pH值的影响 |
5.2.1.3 微波功率的影响 |
5.2.1.4 固液比的影响 |
5.2.1.5 萃取溶剂的影响 |
5.2.2 预富集条件的优化 |
5.2.2.1 氯化钠质量的影响 |
5.2.2.2 平衡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5.2.3 方法的验证 |
5.2.3.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5.2.3.2 精密度 |
5.2.4 方法的应用 |
5.3 微波辅助萃取磺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研究 |
5.3.1 微波辅助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 |
5.3.1.1 微波辅助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反应级数的确定 |
5.3.1.2 微波辅助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表观速率常数 |
5.3.1.3 微波辅助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活化能 |
5.3.2 恒温水浴加热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 |
5.3.2.1 恒温水浴加热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反应级数的确定 |
5.3.2.2 恒温水浴加热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表观速率常数 |
5.3.2.3 恒温水浴加热萃取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活化能 |
5.3.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5.4 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DESORPTION OF VOCs FROM POLYMERIC ADSORBENTS UNDER MICROWAVE FIELD(论文参考文献)
- [1]掺杂型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D]. 孟祥坤.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分子筛吸附VOCs与微波脱附性能研究[D]. 杨宇轩.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3]改性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及其吸附重金属性能的研究[D]. 刘兰垚. 厦门大学, 2018(07)
- [4]空化耦合离子交换修复改性钙累积粉末炭的研究[D]. 李刚. 大连交通大学, 2016(12)
- [5]血小板冻干保存中预冻和预复水过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徐梦洁. 浙江大学, 2015(06)
- [6]含油污泥回转窑热固载体热解特性研究[D]. 马蒸钊.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7)
- [7]干法脱硫剂脱硫性能的优化及再生性能评价[D]. 赵江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物理场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J]. 金付强,张晓东,许海朋,华栋梁,张杰. 化工进展, 2014(04)
- [9]微波水热法制备铅离子印迹聚合物[D]. 李由. 东北大学, 2013(03)
- [10]动态微波辅助萃取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有害物质的研究[D]. 王慧.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