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婚姻爱情悲剧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廉[1](2020)在《现代作家的性别身份与母亲形象塑造》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丰富多样,并且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众多的母亲形象可以梳理归纳为多个类型。从早期“五四”作家们笔下的“理想化的母亲”到二三十年代苦难的母亲,然后到张爱玲等作家笔下“异化母亲”形象的刻画,再到觉醒母亲的塑造。作家们性别身份的差异产生了叙述视角上的多样化,对于母亲不同维度的解读也塑造出风格迥异的母亲形象,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母亲形象的人物画廊。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对于塑造不同的母亲形象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对这些母亲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理想化母亲具有相似性,苦难的母亲具有差异性,异化的母亲具有复杂性,觉醒的母亲具有特殊性。从而探寻到那个时代文学观念的变化,接触到特殊时期的社会历史潮流,感受到对封建专制与黑暗现实的批判,也能更清晰地体会到作家性别身份对母亲形象塑造的影响。
罗佳艺[2](2020)在《灵与欲之舞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叶灵凤小说研究》文中指出1924年,是叶灵凤初入文坛的时间,此后一生里,他笔耕不辍,留下众多作品。但他的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青年时期,其创作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他对小说的理解十分独到,在他的努力和探索下,与当时一批作家共同把现代小说的水平推到了一个新高度。由于其创作理念有所超前,又坚持独立的写作风格,不盲从主流文学思潮,故而并未被纳入主流作家之列,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其真正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而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学的发展环境又多处于非正常的状况,致使叶灵凤的创作实绩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而且被刻意忽略,甚至受到批判和冲击。因此,对其认识和评价,要经历一个重新评估的过程。先是矫正,而后还得把他及其作品置于理性和客观的学术范畴里,进行梳理和研究。今天,对叶灵凤关注者虽然不太多,但提起他时,态度已相对平和,对他坚持独立的创作理念,均能给予理解和认可。近年来,评论界对叶灵凤作品的讨论明显增多,但有分量的研究文章还是极其有限。对此,本文意图在精神分析视域下,对叶灵凤小说创作进行一番梳理分析,探究叶灵凤作品与时代、作品与个体、作品与作家自身的联系,借此对叶灵凤作品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使其作品能够被更广泛地接受和传播。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作家生平入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叶灵凤创作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他的成长经历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整理与作品细读,指出作家个体经验与作品的联系,探究个体经验对叶灵凤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从爱欲、死亡、本能、梦境、归属感与追求自由创作方面对文本进行多维度解构和诠释,对小说角色的行为与目的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叶灵凤小说中表达的精神分析元素,分析叶灵凤对个体幸福与生命价值的理解、对道德的态度以及对个体自由的看法,以及他对创作观念的选择与演绎。第三部分探讨叶灵凤作品的精神意义、时代意义与审美意义,指出叶灵凤跨越时代、悬置道德规约的原因,从中剥离出叶灵凤关注个体幸福的终极创作目的,肯定叶灵凤作品中呈现的精神力量与艺术价值。
敬玥[3](2020)在《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是古今中外许多作家热衷书写的话题,也因此成为了文学写作传统中经久不衰的母题之一。沈从文作为现代中国一位独具反叛精神的作家,却执着于书写这一传统的叙事主题。因此,探究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则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文学意义。本文选取“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作为沈从文小说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以乡村家庭题材和都市家庭题材的小说为例,对文本中呈现出的典型家庭伦理关系进行归类和整合,分析不同空间影响下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特征和人性内涵,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中家庭伦理叙事的阐述,更好地把握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从而体味沈从文的“传统文化秩序的现代传承”、“重铸民族性格”的文学理想。论文以沈从文小说的细读为主,运用文学伦理学、叙事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进行深度剖析。整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三、四章为正文内容,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绪论。对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概貌、沈从文小说研究以及对于小说中家庭叙事的研究状况等进行梳理,提出“家庭叙事”这一选题,以后章节将围绕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来展开分析。第二章,将沈从文的家庭叙事放置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家庭叙事的长河中去考察,体味其独特魅力,并深入剖析这种独特性背后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内涵。首先,对现代文学的家庭叙事的背景做了一个宏观的介绍,为后文的现代文学中批判型家庭叙事形成的原因做了背景的说明;其次,将沈从文小说的家庭叙事放置到现代文学的长河中,分析现代文学中主流的家庭叙事和沈从文小说的家庭叙事的区别,从而肯定沈从文小说家庭叙事的独特性;最后,分析沈从文小说家庭叙事独特性形成的原因,阐释其具体特点,指明后两章将围绕沈从文小说家庭叙事的特点来详细论述。第三章,主要探讨沈从文笔下的城市家庭叙事形态的书写,指出这是沈从文看到的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也是从反面论证彰显他对至善至美的传统伦理文化秩序的推崇。首先,在对沈从文笔下的都市家庭小说整体把握后,分析出都市家庭伦理呈现“变异与残破”的形态。其次,从血亲伦理、婚恋伦理两个小节来具体地论述都市家庭叙事形态。第四章,主要探讨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家庭叙事形态的书写,指出乡村家庭文化和传统伦理是沈从文对症结所开的药方,这也是从正面论证彰显他对至善至美的传统伦理文化秩序的推崇。首先,在对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家庭小说整体把握后,分析出乡村家庭伦理呈现出“悲凄与温情”的形态。其次,为了比较不同空间下的家庭伦理形态的差异,本章节依旧按照上一章节的结构,从血亲伦理、婚恋伦理两大方面来阐述乡村家庭叙事形态。第五章,结语。围绕“沈从文的意义与寂寞”进行总结升华。
张金玲[4](2019)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中国动荡不安。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也逐步登上文学舞台,成为现代作家书写现代社会、表达现代观念的主要意象之一。“在路上”意象的设置与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的传统观念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时代认知和心理体验息息相关,它一方面记录了中国现代各阶段知识分子的生存现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知识分子追求现代理想时的奋斗过程,还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现代精神状态。在家国残破、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关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毅然扛起肩上的责任,走在时代的前列,为重建文化体系日夜不息地深入思考,为挽救家国毫不退缩地勇敢尝试,为社会安定积极昂扬地不懈追求。“在路上”意象在现代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继承了古代文人“志于道”的高尚情操的现代知识分子用这一意象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本文将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和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梳理“在路上”意象从古代文学到现代小说中的设置与演变,并着力从“在路上”意象的表达中提炼出相应的主题象征内容和精神内涵,并厘清其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本文将从五部分入手来论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第一部分主要交代将“在路上”意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并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并界定意象、空间意象、“在路上”意象等主要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以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表述,从古代“士志于道”的文人传统,到现代语境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道”,分析“在路上”意象产生的深层次的精神根源,从《诗经》到《离骚》,分析其如何在经典文学文本中成熟,再探究现代小说中“在路上”意象的发展,并从空间上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通过梳理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分析主体“在路上”行为生成的原因、目标类型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分析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所传达出的特定主题。例如在封建力量依然强大、现代社会战火连绵的状况下,“在路上”主体为了逃脱个体身心束缚、逃离现实生存困境所传达出的逃避主题;思想意识相对自由、有现实的生存需求和济世担当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内心安宁、寻觅生存之地、寻求救国经世之道所衍生出的寻找主题;等到所寻找的目标趋于明晰,历经坎坷彻底醒悟之后的知识分子专一追求家国安泰、理想人格而传达出的追求主题。不同的主题代表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境遇、思想高度和选择倾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在路上”是经历文化积淀,具有承继特征和现代特征的意象,包含着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也展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在传统乡土意识的对照下,“在路上”所呈现出的就是知识分子“文化失根”现代经历所滋生出的漂泊状态;受“以内乐外”的思想的指引,“在路上”始终传达出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在古代中国游学传统经验的对比下,“在路上”的生命表达极端而残酷,在此情境之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对原始生命强力的认同感和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价值。通过对“在路上”意象的语言表达上的突破和空间连接属性的探索,分析其审美价值。结合“在路上”意象古今传承的代表性特征和现代作家对它的认可来考察其文学史价值。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之“象”,是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共同催生出来的,但“在路上”意象的主体表现出对困境的积极的应对态度,自觉思考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出路。“在路上”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现代遭遇,表达了知识分子敢于奋斗、不懈追求、绝不放弃的现代精神气质。
王建光[5](2019)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整体上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过程。“进城”,意味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迁移”,更意味着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在全球化不同阶段社会转型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进城”故事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50年代初革命者的“进城”,通过建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主义城乡格局,试图超越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的“进城”困境。90年代以来的“进城”,既受到新的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克服50年代初的“进城”所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两次“进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进城”故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而复杂的城市想象,提供了认识中国“进城”故事的活力与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空间“迁移”中“农民/农民工/乡下人”的“进城”问题,本研究则将“进城”视为中国人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基于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整体性观照,探究不同的城市想象之间碰撞、冲突的观念基础和现实语境,揭示不同的城市想象所塑造的精神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认同困境,从而尝试为“进城”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空间,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围绕“工人神话”,集中探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革命者的“进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既体现了神圣性、超越性的特征,也不断地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在80年代的“返城”故事、农民“进城”故事中,更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想象对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第二章,围绕“城市的面孔”,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欲望之城”、“迷宫之城”、“无名之城”、“大城”与“小城”的“双城记”、北京与纽约的“双城记”,“城市面孔”的复杂性既是两次“进城”之间的“对话”,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特征所在。第三章,围绕“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现代城市能否为人提供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是中国“进城”故事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城市化的剧烈程度,“工人神话”所塑造的认同意识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的边缘境遇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欢歌”中对复杂城市生活的有意“漠视”,以及对城市之外的“远方”和“故乡”的想象,均意味着认同困境的必然性。探究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最终指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变动不居的特征,这意味着并不存在某种唯一性的想象,“进城”也并不存在一个“完成”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不断探寻神圣性,不断面对困境的过程之中。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进城”故事的真正意味。
杨卓颖[6](2019)在《论沙汀小说中的小城书写》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界一直集中于都市文学和乡村文学的独立研究,但却忽视了存在于两者之间的特殊空间——小城。近些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学界对小城文学、小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可仍然不够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对其概念、内涵界定的模糊性上,以及价值和意义认识的局限性上。因此,本文以沙汀的小城小说为例,试图对小城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从而增加学界对小城文学的重视。具体而言,本文通过解读沙汀的小城小说,感受作者所塑造的川西北小城形象,分析其文本中的空间意象和人物心理,进一步去探讨他笔下的小城独特性,并阐述沙汀小城小说的叙事方式及沙汀“小城意识”的形成,以确立其小城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正文共四章内容:第一章分析了沙汀小说中的小城空间意象。在他的作品里,主要有茶馆、街道、邮局和庙宇四种空间意象,它们共同组构了沙汀作品中的川西北小城形象,承载了小城的品格和文化。具体而言,茶馆是小城的公共“窗口”,街道是小城的多功能集合地,邮局是“信息传递者”,庙宇则是“小传统”建筑。凭借这些空间意象,使得川西北小城能从都市、乡村和其他小城中区别开来。第二章论述了沙汀小说中的小城生存景观。在沙汀的笔下,除了物态景观之外,还有人物的存在,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幅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小城图景。在这其中,人占有主导位置,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沙汀在小说中共刻画了四类人物形象:权势者、知识分子、普通民众和地方袍哥,他书写了不同群体的心理状态和生存境遇。而通过对人物的具体刻画,不仅展现出川西北小城其时的真正风貌,同时也折射出小城其时的文化品格。第三章阐述了沙汀小城小说的叙事方式。在论述了沙汀笔下小城的独特性后,还要对沙汀小说创作的叙事方式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深刻了解沙汀小城创作的特点。其小城小说的叙事方式具体表现在叙事视角、叙事话语两个方面,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小城思维,而叙事话语的独特性,使小说韵味十足、别具风格。第四章分析了沙汀“小城意识”的形成。沙汀以小城为切入点,对社会、历史、文化进行价值评判,其衍生出的审美倾向集合地即是沙汀的“小城意识”。“小城意识”可具象化为故园意识、启蒙意识和忧患意识,它们分别形成于川西北、上海和延安三个文化空间,最终整合为“小城意识”,从而影响着沙汀的文学创作,也影响着他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审视与思考。
张德强[7](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陈蘅瑾[8](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徐红妍[9](2016)在《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个人主义思想自晚清时期通过译介的方式进入中国,到“五四”时期一时成为社会的思想热潮。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有着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等个人本位的思想内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顺从的伦理本位的“人”有着根本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们在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遂将矛头指向了以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压抑个人,造成了中国人的奴性意识和顺从型人格,他们主张破坏传统文化,毁灭家族,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大力宣扬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大力宣扬与传播,改变了“五四”一代作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视个人主义为启蒙社会、解放个人的有力思想武器,于是在文学创作中,大量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五四”时期涌现出来,从而使个人主义文学思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突出特征。个人主义文学从批判家族制度的罪恶、唤醒青年人的个性意识、深化创作主体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促成文体形式的变革与独创性等多个角度表现出新思想影响下创作者独特的思想意识与审美趣味,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为考察对象,对个人主义的文学思潮进行梳理、考察,深入分析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具体呈现。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的涌现,蕴含着“五四”新一代知识分子对个性与自由的追求,个人主义文学鼓励青年一代反抗族权父权,冲出家庭追求个人自由。然而,近代中国的特殊境遇使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自由”概念是建立在西方社会自由民主、权利至上等思想基础之上,并以社会制度作为保障的文化观念。而近代中国却面临着战争频仍的危难局面,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民族解放的紧迫性压过了个性解放的需求,抗日战争爆发后更是使全国陷入战乱中,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个人主义思想显得不合时宜,更不能挽救陷入战乱的中国,因此,个人主义此时成为被排挤、被批判的对象,个人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的论争显示了个人主义在此时的尴尬处境。随着革命兴起的左翼文学更多地强调了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以及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不断地被挤压与批判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以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论文以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具体呈现以及逐渐被排挤的历程为出发点,探讨了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命运轨迹。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探讨了个人主义引入中国后促成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个人主义文学思潮具体表现为大量作品描写了青年一代反抗家族制度和旧式包办婚姻,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的觉醒行为,觉醒后的新一代青年由传统社会的伦理“人”转变为个人主义思想中的独立“个人”,论文在具体分析中尝试着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与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不同。第二章通过创作主体生命体验的分析,具体地考察了个人主义与创作主体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主义的启蒙思想促使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创作主体因而体验到了孤独绝望、彷徨感伤以及日常闲适的个人化生命体验,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多种生命体验。第三章以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为考察重点,尝试着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思想,并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从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样化的文体形式和语言的革命性变革入手,试图在文学形式的变革中探寻“自我”、“个人”等个性化的面貌,对个人主义文学思潮作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第五章则试图以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境遇为出发点,对个人主义文学在中国遭遇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困境作出初步思考,并梳理了个人主义文学在与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的冲突中如何一步步走向边缘化的历程。
李晓丽[10](2016)在《脱缰的野马—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女性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以“受难者”的形象出现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她们不是作为一类社会群体而存在,而是被当作“附属品”,被分散退却在以“夫”为中心的封建家庭中。女性权利的被剥夺,加之自由的丧失,使她们失去自我,没有经济地位,必须要依附于丈夫而存在。女性的自我存在与自我价值,逐渐被父权家族无尽的义务和宗族的利益所消融。在封建宗法家庭的制约中,女性逐渐被异化,她们必须是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闺范淑女”,或者是顺从忍让甘愿被驯服的“家庭奴隶”。而在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文学作家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一反传统,塑造了众多“叛逆者”的女性形象。她们超越了苦难,一改女性顺从忍让的奴性姿态,勇敢地向封建礼教以及男性权威进行反抗,去争取自己的女性权利,完成对女性的自我认同。她们走出封建家庭,走向社会,甚至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职业角色,进入公共空间,同男性争夺话语权。本文以现代文学史上众多个性鲜明的叛逆女性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主要对现代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进行概括整理。在现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觉醒经历了从自我认同到社会认同,从城市到乡村的发展轨迹。她们首先为自己争取了爱情和婚姻的权利,在经历了爱情婚姻的悲剧之后,逐渐从个人的苦闷和爱情的困境中走出来,走出自我拘泥的园囿,融入社会,参加革命,为集体利益奔波。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现代文学叛逆女性的缘起和发生。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深受西方历史文化的影响。而现代文学作家对于叛逆女性的塑造,同样也注重“追本溯源”,从文学原型和意象原型等的角度对传统文学中叛逆女性的原型进行了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主要从叙事的角度对叛逆女性进行分析。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男女作家由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追求,所塑造的叛逆女性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众多叛逆女性的出现,不仅对于女性声音权威的构建起了一定作用,而且逐渐打破了传统的男性书写规范,建构了女性书写规范。第四部分主要对现代文学中的叛逆女性进行重新审视与解读。首先,现代文学中的叛逆女性追求自由恋爱,打破传统两性观念,是对于传统女性文化的一种背反。第二,现代文学作家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性别角色,塑造了多维度的性别角色。第三,叛逆女性即使走出了古老的困惑,但却面临着新的困境,这使现代文学中的叛逆女性表现出了浓郁的悲剧色彩。现代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反映了这一时期自由、解放的时代特色,女性逐渐挣脱封建缰锁,她们在社会中获得了认同,与男人同工同酬,获得了经济能力,逐渐改变了自己的附庸地位,由“空洞的符号”逐渐向独立的女性个体转化,表现出“人的觉醒”的时代主题。
二、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婚姻爱情悲剧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婚姻爱情悲剧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作家的性别身份与母亲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想化的母亲 |
第一节 女性作家塑造的神圣母亲 |
第二节 男性作家塑造的慈母形象 |
第三节 理想化母亲塑造的相似性 |
一、亲子关系的影响 |
二、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
第二章 苦难的母亲 |
第一节 女性作家笔下的苦难母亲 |
一、母爱被剥夺的苦难母亲 |
二、视孩子为精神支柱的苦难母亲 |
第二节 男性作家笔下的苦难母亲 |
一、为奴隶的苦难母亲 |
二、承受“丧子之痛”的苦难母亲 |
第三节 苦难母亲塑造的差异性 |
一、鲁迅着力揭示母亲精神上的苦难 |
二、萧红重在发现母亲生理上的苦难 |
三、苦难母亲与女性解放 |
第三章 异化的母亲 |
第一节 、女性作家塑造的异化母亲 |
一、萧红塑造的异化母亲 |
二、张爱玲塑造的异化母亲 |
第二节 男性作家塑造的异化母亲 |
一、现实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异化 |
二、对子女的病态占有欲产生的异化 |
第三节 异化母亲的复杂性 |
一、张爱玲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 |
二、巴金对黑暗社会和封建思想的批判 |
三、异化母亲形象对母爱的消解 |
第四章 觉醒的母亲 |
第一节 女性作家塑造的觉醒母亲 |
第二节 男性作家塑造的觉醒母亲 |
第三节 觉醒母亲的特殊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灵与欲之舞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叶灵凤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九十年代以来叶灵凤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文学 |
一、精神分析理论 |
二、现代文学中的精神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灵魂之歌:文本中的个人意识投射 |
第一节 创作的心理动因 |
一、成长语境 |
二、创作环境 |
三、西方文学影响 |
第二节 艺术创作中的个人特质 |
一、叙事空间 |
二、叙事语言的美术特色 |
三、叙事技巧 |
第三节 角色形象中的意识呈现 |
一、无力的弱质男性形象 |
二、偏执孤独的男性形象 |
三、突破内心牢笼的女性形象 |
四、变幻多彩的新女性形象 |
第二章 欲望之曲:文本中的心理书写 |
第一节 爱欲的觉醒与价值的诉求 |
一、本我层面的展开 |
二、爱本能的书写价值 |
第二节 疾病与死亡的渲染 |
一、多样的疾病与死亡 |
二、疾病与死亡的内涵 |
第三节 神秘的梦境展示 |
一、梦境描写 |
二、梦境的意蕴分析 |
第四节 归属感与自由的矛盾 |
一、归属感的困惑 |
二、自由的书写意义 |
第三章 惊鸿一舞:叶灵凤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创造性实践 |
一、悬置原有超我 |
二、创造爱欲神坛 |
第二节 潮流中的独异个体 |
一、与创造社的“同”与“异” |
二、集海派文学的“雅”与“俗” |
第三节 超越时代的意义 |
一、跳脱时代话语的艺术价值 |
二、冲破枷锁的精神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沈从文小说创作概况及研究现状 |
1.1.1 沈从文小说创作概况 |
1.1.2 沈从文小说研究现状 |
1.1.3 沈从文小说家庭叙事的研究现状 |
1.1.4 研究不足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阐释 |
1.4.1 家庭 |
1.4.2 家庭叙事 |
2 沈从文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家庭叙事 |
2.1 中国现代文学家庭叙事的背景 |
2.2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家庭叙事 |
2.3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沈从文的家庭叙事 |
3 城市家庭叙事形态:变异与残破 |
3.1 血亲关系的淡薄 |
3.1.1 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的疏远 |
3.1.2 亲属关系:隔阂失序 |
3.2 婚恋关系的变异迷失 |
3.2.1 婚恋围城:无爱的困顿与爱的畸变 |
3.2.2 婚外情:肉体型与灵肉合一型 |
4 乡村家庭叙事形态:悲凄与温情 |
4.1 血亲关系的浓厚 |
4.1.1 亲子关系:父慈子孝 |
4.1.2 亲属关系:友善和谐 |
4.2 婚恋关系的琴瑟和鸣与悲凄恸人 |
4.2.1 普通民众的婚恋生活:琴瑟和鸣 |
4.2.2 边缘群体的婚恋生活:悲凄与缠绵 |
5 结语:沈从文的意义与寂寞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在路上”意象概述 |
2.1 “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 |
2.2 “在路上”意象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 |
2.3 “在路上”意象的类型 |
第三章 “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 |
3.1 逃避主题 |
3.1.1 逃脱个体身心束缚 |
3.1.2 逃离现实生存困境 |
3.2 寻找主题 |
3.2.1 寻找内心安宁 |
3.2.2 寻觅生存之地 |
3.2.3 寻找救国经世之道 |
3.3 追求主题 |
3.3.1 追求家国安泰 |
3.3.2 追求理想人格 |
第四章 “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 |
4.1 “文化失根”的漂泊状态呈现 |
4.2 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诠释 |
4.3 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表达 |
第五章 “在路上”意象的价值 |
5.1 “在路上”意象的审美价值 |
5.1.1 突破语言表达限制,起媒介沟通作用 |
5.1.2 独具空间连接属性,摹写时代直观可感 |
5.2 “在路上”意象的文学史价值 |
5.2.1 古今传承的意象代表 |
5.2.2 作家认可的现代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涉及“在路上”意象的部分现代小说文本) |
(5)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 城乡格局与城市想象 |
(二) 城市想象中人与城市的结构性关系 |
(三) 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工人神话”: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和认同问题 |
一 革命者的“进城”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
(一) 革命者的“进城”: 改造城市的精神资源问题 |
(二) 城市“新人”与“新生活” |
(三) “到远方去”: 从改造城市到创造城市 |
二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中农民的城市想象 |
(一)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 |
(二) “支援工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三 80年代文学中的“返城”故事 |
(一) 返城知青的城市想象与远方想象 |
(二) 小生产者返城与现代市民社会想象 |
四 8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一) 立于新时代城市的门槛之前: 路遥的意义 |
(二) 金狗的“进城”故事与贾平凹的反城市想象 |
五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
(一) 余华的暴力叙事与城市空间 |
(二) 方方的城市“风景”与“工人神话” |
第二章 “城市的面孔”: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 |
一 市场经济时代的城乡格局想象 |
(一) “青梅竹马”: 传统乡村世界完整性的一种象征及其现代境遇 |
(二) “乡村终结”中的土地情话 |
二 90年代文学中的“欲望之城” |
(一) “废都”与外乡人的城市想象 |
(二) “从俗入流”与“市民”的城市想象 |
三 新世纪文学中的“迷宫之城”和“无名之城” |
(一) “繁花”景象与“迷宫之城” |
(二) “黄雀”隐喻与“无名之城” |
四 新世纪文学中的“双城记” |
(一) “大城”经验与“小城”隐喻 |
(二) 北京与纽约: “重新”面对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 |
一 作为生活理想的“陌生人社会” |
(一) 自由的流动: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 |
(二) 孤独:现代城市生活艺术 |
二 “农民工”与“下岗工人”: 两种城市边缘人 |
(一) “计划性”流动与农民工的人生困境 |
(二) “落脚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困境 |
(三) 改制与工人家园的变迁 |
(四) 下岗工人边缘化中的精神危机 |
三 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种城市“欢歌” |
(一) “顽主”的城市漫游 |
(二) 水塔街的市民传奇 |
(三) “时代姐妹花”的城市舞台秀 |
四 “远方”与“故乡”: 关于城市之外的想象 |
(一) 在城市想象“远方” |
(二) “返乡”: 何处是家园 |
结语 |
一 人的“进城”与城市的神圣性 |
二 文学的“进城”: 永远的“未完成”状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6)论沙汀小说中的小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沙汀小说中的小城空间意象 |
2.1 茶馆——公共“窗口” |
2.2 街道——多功能集合地 |
2.3 邮局——“信息传递者” |
2.4 庙宇——“小传统”建筑 |
3 沙汀小说中的小城生存景观 |
3.1 权势者的生存姿态 |
3.2 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3.3 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 |
3.4 地方袍哥的蜕变匪化 |
4 沙汀小城小说的叙事方式 |
4.1 交错的叙事视角 |
4.2 独特的叙事话语 |
5 沙汀“小城意识”的形成 |
5.1 川西北:故园意识的萌生地 |
5.2 上海:启蒙意识的形成地 |
5.3 延安:忧患意识的激发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8)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个人”意识的觉醒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个人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一、晚清时期:个人主义的最初萌芽 |
二、“五四”时期:个人主义的兴起 |
第二节 “人”之觉醒:青年一代的叛逆与反抗 |
一、对家族制度的反抗 |
二、对旧式婚姻的叛逆 |
三、强烈的自我表现与个性追求 |
第二章 创作主体的个性化生命体验 |
第一节 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 |
一、“立人”思想的形成 |
二、孤独绝望:“个人”觉醒后的深切生命体验 |
第二节 感伤的生命体验 |
一、边缘化的感伤生命体验 |
二、情感失落的感伤生命体验 |
第三节 日常闲适的生命体验 |
一、“生活之艺术”:日常闲适的个人化生命体验 |
二、“幽默”的智慧:闲适中的个人化生命体验 |
第三章 个人主义倾向的人道主义精神 |
第一节 “人的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 |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二、“哀其不幸”的悲悯情怀与“促其抗争”的个性反抗 |
第二节 “自由”与“权利”: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表述重点 |
一、自由至上的人生理想 |
二、“争你们个人的权利”的权利意识 |
第四章 从“人”的自觉到“文”的自觉 |
第一节 语言变革的“呐喊”与“争鸣” |
一、提倡白话文的“呐喊” |
二、个性化语言的艰难蜕变:新旧两派的论争 |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个性化探索 |
一、对俗语、方言的吸收与融汇 |
二、白话文的欧化 |
第三节 文体形式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建构 |
一、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的流行 |
二、散文化小说的文体创新 |
三、白话新诗的诗体大解放 |
四、现代散文文体的多元化建构 |
第五章 个人主义文学的边缘化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人”的冲突 |
一、伦理关系中的“人”与独立的“个人” |
二、伦理秩序与自由权利:中西“人”之不同内涵 |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摩擦 |
一、集体还是个人:阶级意识与个性解放的冲突 |
二、约束还是自由:工具论与自由创作论的冲突 |
第三节 民族救亡意识下个人主义的“末路” |
一、“有关还是无关”:抗日救亡下的文学论争 |
二、延安讲话与个人主义的最终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脱缰的野马—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叛逆女性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从女儿到女人”:叛逆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 |
一、出走的女儿 |
二、呐喊的妻子 |
三、觉醒的母亲 |
第二节“从绣花针到来福枪”:叛逆女性身份的社会认同 |
一、逃离困境:丢掉“绣花针” |
二、探寻出路:端起“来福枪” |
第三节 从都市到乡村:叛逆女性身份的城乡认同 |
一、都市舞台上最后的展览 |
二、乡村背景下拉起的帷幕 |
第二章 现代文学叛逆女性的源起与发生 |
第一节 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出现的根源 |
一、社会历史根源 |
(一)沉重的“幽灵塔”——中国传统女性的底层处境 |
(二)屹立的风向标——西方女权运动影响下的社会变革 |
二、文学根源 |
(一)西方文学的译介与传播 |
(二)晚清文学的初步觉醒 |
(三)现代文学作家的自觉探索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对叛逆女性原型的重塑 |
一、文学原型的重塑 |
二、意象原型的衍生 |
(一)动物的意象——野性的化身 |
(二)花的意象——与旧道德的割裂 |
(三)水的意象——旧秩序的破坏 |
第三章 现代文学叛逆女性独特的性别叙事 |
第一节 作家性别差异与叛逆女性形象的审美创造 |
一、男性视角下的叛逆女性 |
二、女性视角下的叛逆女性 |
第二节 女性叙述声音的建构 |
一、作者型:潜在的自我指涉 |
二、集体型:女性群体的表达 |
第三节 男性书写规范的解构 |
一、男性形象的淡化与丑化 |
二、男性书写模式的逆反与破坏 |
第四章 现代文学叛逆女性的审视与解读 |
第一节 对传统女性文化的背反 |
一、婚姻恋爱的自主 |
二、两性观念的解放 |
第二节 多维度的性别角色 |
一、男性化的女人 |
二、双性化的女人 |
第三节 浓郁的悲剧色彩 |
一、亲情的缺失 |
二、爱情的幻灭 |
三、理想的落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婚姻爱情悲剧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作家的性别身份与母亲形象塑造[D]. 王廉. 青岛大学, 2020(02)
- [2]灵与欲之舞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叶灵凤小说研究[D]. 罗佳艺. 集美大学, 2020(08)
- [3]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D]. 敬玥.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D]. 张金玲. 延边大学, 2019(01)
- [5]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D]. 王建光.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论沙汀小说中的小城书写[D]. 杨卓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中国现代个人主义文学思潮研究[D]. 徐红妍.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10]脱缰的野马—现代文学叛逆女性形象分析[D]. 李晓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