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例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耐药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米淑琦[1](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何孔琴[2](2021)在《清肺化痰方治疗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客观指标及症状体征变化,评估清肺化痰方治疗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清肺化痰方。观察项目:WBC、N%、hs-CRP在治疗前、治疗第4天和第7天分别评估1次;PCT、白蛋白、AST、ALT、肌酐、尿素、T淋巴细胞亚群、胸部CT在治疗前后各查1次。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以治疗前和治疗第3、5、7天为观察点。记录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然后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有可比性(P> 0.05)。2.WBC、N%、hs-CRP:组间比较,治疗第4天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第7天,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第4天、第7天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PCT:组间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白蛋白: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CD3+、CD4+/CD8+: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组内比较,对照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症状、体征:治疗第5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有显着统计学学意义(P<0.01)。6.胸部CT:组间比较,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前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均改善。7.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两组间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总疗效评价: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在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肺化痰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在降低炎症指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及病灶吸收方面有积极作用。2.清肺化痰方利于改善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3.本研究中未发现清肺化痰方产生肝肾毒性,应用安全。
张亚楠[3](2020)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分类及证素分布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集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结合朱文锋教授的证素辨证体系,探讨老年CAP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分析其病机本质,为本病的临床证候分类及遣方用药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入住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167例老年CAP患者,采集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及四诊信息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描述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过去1年内肺炎患病情况、吸烟史、疫苗接种史、入院前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中医四诊信息等临床资料的分布特点;采用系统聚类及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结合《证素辨证学》中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归纳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探索老年CAP患者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分析其病因病机。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167例老年CAP患者,其中男性90例(53.9%),女性77例(46.1%);年龄平均77.63±7.658岁,其中75-84岁患者69例,占比最多(41.3%);吸烟情况上,70例患者有吸烟史,其中55例患者戒烟6个月以上;过去1年内肺炎患病情况上,46例患者过去1年内患有肺炎,其中患病1次者10例,患病2次者3例,患病≥3次者6例;对患者吸烟史与过去1年内肺炎患病情况进行卡方检验,未发现两组间有明显差别;基础疾病上,152例患者伴随基础疾病,较常见的基础疾病有高血压(60.5%)、冠心病(39.5%)、COPD(38.9%)、糖尿病(29.9%);疫苗接种史上,28例患者接种了流感疫苗,27例患者接种了肺炎球菌疫苗。2.肺炎相关情况:发病诱因上,66例患者无明显诱因起病,有诱因的患者中以吹风/受凉为主,有95例,占56.9%;临床表现上,患者症状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呼吸困难、咽部不适为主;体温上,140例患者体温正常,15例患者低热,12例患者中等度热;入院前用药情况上,59例患者入院前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主要为抗菌药,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人数最多,为37例,其次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为22例;PSI评分情况上,135例患者为低危组,32例患者为中危组。3.中医证候证素:根据因子分析提取的病位证素共9种,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肺、肾、心神、表、心、肝、半表半里、脾、胃;病性证素共21种,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虚、热、痰、阳虚、阴虚、湿、食积、阳亢、不固、血热、血虚、气滞、脓、血瘀、饮、气陷、暑、精亏、燥、津亏、寒;根据聚类分析将老年CAP的证候分为6类,分别为痰浊阻肺证、肺阴虚痰热证、湿热内蕴证、食滞胃脘证、肝郁阴虚证、肺肾两虚证。结论:1.老年CAP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呼吸困难为主,但呼吸系统症状不够典型,发热亦不明显,且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应注意早期诊断及治疗。2.老年CAP的证候大致分为6类,分别为痰浊阻肺证、肺阴虚痰热证、湿热内蕴证、食滞胃脘证、肝郁阴虚证和肺肾两虚证,其中湿热内蕴证、食滞胃脘证、肝郁阴虚证多以兼证存在。3.老年CAP多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肺,与肾密切相关,病机以虚、痰、热为主,以气虚、阳虚、阴虚为发病之本,痰、热为发病之标。本虚可致标实,标实又进一步加重本虚,使患者更易感邪,且病势缠绵难愈。治疗中应关注老年人自身特点及其病机本质,扶正祛邪兼顾,或扶正为主,或祛邪为主,且正虚、邪实的治疗皆当别其侧重之方面、病因之不同、脏腑之所在分而治之。
邓亚萍[4](2020)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病原学的相关性初探》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病原学特点及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URB-65评分、肺炎严重程度(PS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等实验室客观检查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之间的关系,为老年CAP病原学组成提供样本证据,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含ICU)和呼吸科诊断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27例住院患者入院时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既往病史、发热情况、住院时间、预后等)、炎症标志物(WBC、NE%、CRP、PCT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CURB-65评分、PSI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病原学结果、中医证型。数据运用SPSS 26.0软件,对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炎症标志物、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老年CAP中医证型分布、病原学以及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炎症标志物、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1.127例老年CAP患者男女比例相近(1:1.05),近70%的患者年龄分布在65~84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性别分布无显着差异。老年CAP患者多于冬春季发病,自立冬开始,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至大寒达到最高峰,符合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季节特点。64.1%的老年CAP患者合并1~3种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最常见的5种基础疾病。发病过程中,40.2%的老年CAP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49.6%为中低度发热。老年重症CAP的发生率5.5%,老年CAP的死亡率为5.5%,重症CAP死亡率为42.9%。2.老年CAP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如下: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邪陷正脱证>热闭心包证。3.中医证型与炎症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老年CAP患者不同中医证型WBC计数由高到低为邪陷正脱证、肺脾气虚证、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热闭心包证、风热犯肺证、痰湿阻肺证,痰湿阻肺证与痰热壅肺证(p=0.02)、痰湿阻肺证与邪陷正脱证(p=0.02)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证型NE%由高到低为邪陷正脱证、热闭心包证、痰热壅肺证、肺脾气虚证、风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之间CRP、PCT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4.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老年CAP患者CURB-65评分在邪陷正脱证与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气阴两虚证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邪陷正脱证与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之间的PSI危险程度分级有统计学差异。APACHEⅡ评分在不同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OFA评分在邪陷正脱证与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5.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的相关性:老年CAP的病原学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和病毒多见,重症CAP患者病原学则以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最为多见。病毒、细菌、真菌均以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多见。中医证型与病原学之间存在相关性,风热犯肺证中常见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痰热壅肺证中常见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痰湿阻肺证常见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支原体;肺脾气虚证常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气阴两虚证常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白色念珠菌;热闭心包证常见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大肠埃希菌;邪陷正脱证常见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于痰热壅肺证和痰湿阻肺证,其次为风热犯肺证、肺脾气虚证和邪陷正脱证;甲型流感病毒以痰热壅肺证为主,其次为邪陷正脱证和热闭心包证,乙型流感病毒以痰热壅肺证和痰湿阻肺证为主,其次为风热犯肺证、邪陷正脱证、热闭心包证和气阴两虚证;副流感病毒多见于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和痰湿阻肺证,还可见于气阴两虚证;非典型致病菌中肺炎支原体常见于气阴两虚证,其次为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嗜肺军团菌多见于痰热壅肺证,还见于肺脾气虚证;Q热立克次体见于痰湿阻肺证;铜绿假单胞菌常见于痰湿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白色念珠菌常见于痰热壅肺证,还可见于风热犯肺证、痰湿阻肺证和气阴两虚证。结论:本研究通过对12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病原学以及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检查、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病原学的相关性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老年CAP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和痰湿阻肺证最常见,同时需兼顾老年患者正气亏虚的特点。2.老年CAP病原学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和病毒为主,不同病原微生物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3.APACHE Ⅱ评分、CURB-65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不仅可用于判断老年CAP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和死亡风险,且老年CAP中医证型与上述评分系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今后可探索作为老年CAP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的可能性。
罗晓琼[5](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张晓亮[6](2019)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住院的符合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的患者,共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收集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48例)。入院后所有受试者均予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疗程为7天。7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次要症状(胸痛、气促、口渴、腹胀、便干)、体征(湿罗音)、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A(SAA)以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7天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降低程度(除腹胀、便干)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7天后,治疗组显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疾病疗效:治疗7天后,治疗组显效率(57.50%)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相关指标: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PaO2、PaCO2、外周血WBC、ESR、hs-CRP、SAA、PCT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除PCT外,治疗组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表明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1.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2.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提高患者PaO2,改善低氧。3.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降低外周血WBC、ESR、hs-CRP、SAA炎症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4.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有重要临床价值。
杨乐乐[7](2019)在《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研究,评价活血化瘀法对治疗老年CAP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及DIC指标的影响,也为老年CA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的时间段为2018年01月至2019年03月,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呼吸科、老年病科及急诊的住院部的老年CAP患者的资料,依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0例老年CAP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为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及DIC指标的变化。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咳嗽、咯痰、口唇发绀及胸闷胸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N%、CRP、PCT、FIB及D-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评价为1级。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CAP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及DIC指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钟国富[8](2019)在《老年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与单纯细菌感染性老年肺炎比较,明确老年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探讨老年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试验设计,以2016年1月至2018年06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留观、住院部确诊的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原学明确诊断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者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进行1:1配对,选择同期确诊的单纯细菌性感染的老年肺炎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入院日期,住院天数,居住地,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血常规、血气分析、急诊生化、CK、CK-MB与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Dimer、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心电图及胸片或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时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舌脉及中医诊断、中医辨证等资料。比较两组间中医既往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型等的差异,明确老年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采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数据核查锁定后导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纳入70例患者。其中男性各39例,女性各31例。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组平均年龄79.21 ± 7.89岁,单纯细菌性肺炎组平均年龄79.40±9.49岁。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组病毒病原学结果提示副流感病毒感染者最多,占46%,其次为流感病毒B、流感病毒A,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较少。2.合并基础疾病方面,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组合并基础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冠心病;单纯细菌性肺炎组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两组间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合并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均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促,但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体温平均值也较高(P<0.05),而单纯细菌性肺炎组咳嗽所占比例最高,体温平均值相对较低(P<0.05),提示发热对于判断老年肺炎是否合并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实验室指标方面,提示两组间NEUT、RBC、Hb、PaCO2、K+、Cr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组平均住院天数9.40±3.98,单纯细菌性肺炎组平均住院天数9.94±4.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OR=4.410,P=0.027)、血二氧化碳分压异常(OR=3.248,P=0.042)、乳酸异常(OR=4.165,P=0.015)、总胆红素异常(OR=34.637,P=0.006)、血红蛋白异常(OR=0.159,P=0.033)、呼吸异常(OR=0.203,P=0.010)可能与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或单纯细菌性肺炎相关(P<0.05)。4.中医证候方面,老年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组与单纯细菌性肺炎组的中医辨证均主要涉及肺、脾、肾,且均以肺气虚、脾气虚、痰热证为主要基础证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多,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比例更高。病毒病原学多以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B、流感病毒感染为主,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较少。异常检验指标如WBC、NEUT、RBC、Hb、PaC02、TBIL、LAC、PT、INR、D-Dimer、PCT、Hs-CRP等因素对老年患者易患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有显着影响(P<0.05)。发热对于判断老年肺炎是否合并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糖尿病、血二氧化碳分压异常、乳酸异常、总胆红素异常会增加患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的危险性,可能是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老年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总归是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症状与体征可以作为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中医辨证的主要鉴别症状。中医主要基础证候方面,两组患者均以肺气虚、脾气虚、痰热证为主。临床常见证方面,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组以及单纯细菌性肺炎组均以痰热壅肺、风热犯肺、肺脾气虚为主。
秦舒婕[9](2019)在《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院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耐药性及转归。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便及时、合理使用药物。方法:一项回顾性研究于我院进行。纳入85例我院收治的2017年6月—2018年1月非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且呼吸标本培养阳性的老年HAP患者,分析患者病史,痰培养,药物敏感性及病情转归。所入选患者年龄均为大于60岁,并分离出病原体。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排除标准为: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2、病情严重入住重症监护室或需辅助通气患者。观察指标包括:(1)研究人群的年龄、性别;(2)起病表现、体征、炎性指标、肺部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3)使用抗生素情况;(4)病程中有无并发症;(5)所患基础疾病种类、数量;(6)易感因素;(7)转归包括:(1)治愈的标准是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炎性指标和肺部影像学完全恢复正常;(2)好转标准为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改善,但未完全消失,或者患者的炎症指数下降,或放射性检查肺部炎症减少,但并未完全消失;(3)无好转为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症状无改善,炎性指标或影像学检查无好转;(4)患者死亡。结果:(1)85例老年HAP患者入组,年龄在60-95岁,平均年龄为(76.62±9.26)岁。男性占75.3%,女性占24.7%。(2)患3种及3种以上基础疾病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为44.7%。(3)以发热为首要表现的患者占36.5%,咳嗽、咳痰的患者占49.4%,神志淡漠占14.1%,肺部伴啰音者占44.7%,白细胞升高占44.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占72.9%,影像学显示炎症占71.8%。(4)最短住院时间8天,最长住院时间267天,平均住院天数为(55.46±53.24)天。(5)抗生素使用时间最短3天,最长70天,平均使用时间为(18.78±12.33)天。(6)共分离到9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63.5%,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0.8%,且阳性菌中出现了既往鲜有报道的纹带棒杆菌,真菌占14.4%。以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分别分离出19例(19.8%)、14例(14.6%)、12例(12.5%)、9例(9.4%)、7例(7.3%)、7例(7.3%)、7例(7.3%)。(7)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均大于42%。(8)转归:治愈率低,仅有1例患者,占1.2%,病死率高,所占比例为16.5%,77.6%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老年患者存在许多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发生肺炎相对隐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高。
刘庶珠[10](2017)在《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了解老年肺炎的病例特征和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齐齐哈尔地区老年肺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描述老年肺炎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病例特征,分析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收集347例病例,其中男性患者281例(占80.98%),女性66例(占19.02%)。患者发病季节分布为春季87例(占25.07%),夏季83例(占23.92%),秋季93例(占26.80%),冬季84例(占24.21%);具有吸烟史者207例(占59.65%),饮酒者184例(占53.03%);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中,轻度依赖217例(占62.54%),重度依赖91例(占26.22%),中度依赖39例(占11.24%)。2.患者症状发生率前三位依次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嗜睡,分别为97.41%、96.54%、95.10%;体温高于37.2℃患者72例(占20.75%);肺部啰音255例(占73.49%);患者合并疾病发生率前三位为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分别为60.52%、53.31%、46.4%。3.患者血糖增高151例(占43.52%),钾离子减低53例(占15.27%),钠离子减低52例(占14.99%),氯离子减低37例(占10.66%),钙离子减低37例(占10.66%)。患者白蛋白减低230例(占66.28%),前白蛋白减低27.38%),尿素氮增高165例(占47.55%)。4.老年肺炎患者WBC升高114例(占32.8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184例(占53.03%),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214例(占61.67%),降钙素原增高100例(占28.82%),CRP增高236例(占68.01%)。5.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133例(占38.33%);影像学检查阳性率90.49%,其中累及两肺叶以上257例(占74.06%)。6.老年肺炎患者死亡37例,占10.66%;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Barthel指数分级、呼吸困难、低血压、肺部啰音、低血氯、低血钙、谷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减低、贫血、尿素氮升高、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粒淋比升高、降钙素原升高、CRP升高、痰培养阳性、抗生素使用情况是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Barthel指数分级重度依赖(OR=5.763,95%CI=2.32514.280),低血压(OR=4.649,95%CI=1.37515.723),低血钙(OR=6.668,95%CI=2.51217.695),尿素氮升高(OR=3.980,95%CI=1.57210.075)是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老年肺炎患者以高龄老人为主。老年肺炎患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老年肺炎患者存在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合并症多的特点。3.老年肺炎患者反应性低,体温升高不明显,白细胞升高不明显。4.老年肺炎患者易出现低钾、低钠、低钙等电解质紊乱。5.老年肺炎患者以细菌性肺炎多见。6.老年肺炎患者病死率较高,Barthel指数分级重度依赖、低血压、低血钙、尿素氮升高是影响老年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36例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耐药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6例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耐药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特点 |
5 诊断方法 |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延袭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伦理审查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
3.3 依从性保证 |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
5.3 临床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选题依据 |
6.2 研究方案分析 |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6.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清肺化痰方治疗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西医学关于老年性肺炎的研究 |
1.1 老年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 老年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 |
1.3 老年性肺炎发病机制的探讨 |
1.4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
1.5 老年性肺炎的治疗及预防 |
2. 中医学关于老年性肺炎的研究 |
2.1 老年性肺炎的病名探究 |
2.2 老年性肺炎的病因病机探析 |
2.3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肺炎 |
2.4 朱启勇教授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经验 |
3.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病历资料收集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治疗疗程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统计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血液相关检查指标 |
3.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症状体征量化积分 |
3.5 胸部CT影像评分 |
3.6 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3.7 总疗效评价 |
3.8 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清肺化痰方治疗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探讨 |
1.1 清肺化痰方方义解析 |
1.2 清肺化痰方的现代药理研究作用 |
2. 主要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血液相关检查指标结果与分析 |
2.2 症状、体征结果分析 |
2.3 胸部CT影像学评分结果分析 |
2.4 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
3.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分类及证素分布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原学特点 |
3 老年CAP发病的危险因素 |
4 临床表现及特征 |
5 诊断 |
6 肺炎的评分系统 |
7 治疗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的认识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临床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肺炎相关情况 |
3 老年CAP患者的证候、证素分布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肺炎相关情况分析 |
3 老年CAP起病诱因、证素分布特征及证候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西医临床资料调查表 |
附录2 社区获得性肺炎PSI评分及分级表 |
附录3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证素调查表 |
附录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系数~a |
附录5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证候要素判定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病原学的相关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2. 危险因素 |
3. 诊断 |
4.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 |
5. 治疗 |
综述二 风温肺热病的研究进展 |
1. 风温肺热病的历史沿革 |
2. 风温肺热病的病因病机 |
3. 风温肺热病的辨证论治 |
4. 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临床研究 |
5. 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老年CAP患者一般资料 |
2. 老年CAP患者病原学分布情况 |
3. 老年CAP患者入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
4. 老年CAP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5. 老年CAP患者中医证型与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
6. 老年CAP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 |
7. 老年CAP患者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 |
8. 老年CAP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的相关性 |
第三节 讨论 |
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一般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讨论 |
3. 中医证型与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讨论 |
4. 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相关性讨论 |
5. 中医证型与病原学分布相关性情况讨论 |
6. 入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
1.1 目的 |
1.2 技术路线图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
1.5.1 检索数据库 |
1.5.2 检索词 |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7 结果 |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7.3 Meta分析结果 |
1.8 讨论 |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1.9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案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研究设计 |
2.3.3 研究对象 |
2.3.4 治疗方案 |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2.3.6 疗效判定 |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
2.3.8 质量控制 |
2.3.9 统计分析 |
2.3.10 伦理学原则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完成情况 |
2.4.2 基线统计结果 |
2.4.3 疗效评价 |
2.4.4 安全性评价 |
2.5 讨论 |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
2.5.4 现代药理研究 |
2.5.5 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
2.6 小结 |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
3.1 课题来源 |
3.2 研究目的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4.1 纳入标准 |
3.4.2 排除标准 |
3.4.3 研究方法 |
3.4.4 观察指标 |
3.4.5 统计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一般资料 |
3.5.2 患者吸烟情况 |
3.5.3 合并疾病情况 |
3.5.4 炎性指标分析 |
3.5.5 血气分析情况 |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
4.1.3 治疗进展 |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
4.2.2 中医病因病机 |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脱落及剔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3.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剔除病例分析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临床疗效分析 |
3.4 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讨论 |
1.西医学对老年CAP的的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特点 |
1.3 发病机制 |
1.4 临床特点 |
1.5 老年CAP的治疗 |
2.中医学对老年CAP的的认识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从“瘀”论治老年CAP的依据 |
3.1 老人多瘀 |
3.2 “气、痰、热、毒”皆可致瘀 |
3.3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的应用探究 |
3.4 丹红注射液是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 |
4.数据结果的讨论 |
4.1 基线水平 |
4.2 临床疗效 |
4.3 中医证候 |
4.4 炎性指标 |
4.5 DIC指标 |
第三部分 结论与问题展望 |
1.结论 |
2.问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技术路线图 |
附件2:病例报告表(CRF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老年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1.1.1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病名认识 |
1.1.2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1.1.3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治则与治法 |
1.1.4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证型研究 |
1.1.5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辨证论治 |
1.1.6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专方专药 |
1.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 |
1.1.8 中医药治疗作用机制 |
1.1.9 问题与展望 |
1.2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2.1 老年病毒性肺炎的定义 |
1.2.2 老年病毒性CAP的流行病学 |
1.2.3 老年病毒性CAP的病原学特点与发病机制 |
1.2.4 老年病毒性CAP临床主要诊断标准 |
1.2.5 老年病毒性CAP的治疗以及预防 |
1.2.6 老年病毒继发细菌感染性肺炎耐药现状 |
1.2.7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病例分组 |
2.3 信息采集 |
2.4 统计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一般资料 |
2.5.2 两组临床基本特征 |
2.5.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4 两组中医症状、体征及辨证情况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病毒性肺炎的流行情况 |
3.2 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单纯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 |
3.3 病毒合并细菌性肺炎、单纯细菌性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文献综述:老年肺炎易感因素及预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
1.2 老年肺炎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
1.3 老年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
1.4 老年肺炎预后影响因素 |
1.5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相关指标定义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老年肺炎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老年肺炎患者的基本信息 |
3.3 老年肺炎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特征 |
3.4 老年肺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3.5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3.6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
3.7 老年肺炎患者的合并疾病分布 |
3.8 老年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 |
3.9 老年肺炎患者的炎性指标 |
3.10 老年肺炎患者的病原菌检查情况 |
3.11 老年肺炎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 |
3.12 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 |
3.13 老年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 |
3.14 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4.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2 不同基本信息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3 不同行为生活方式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4 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5 不同临床症状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6 不同临床特征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7 不同合并症数量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8 不同生化指标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9 不同炎性指标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10 不同病原菌情况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11 不同影像学情况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12 不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老年肺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
3.14.13 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
4.2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征 |
4.3 老年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36例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耐药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清肺化痰方治疗非重症老年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D]. 何孔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分类及证素分布特点研究[D]. 张亚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病原学的相关性初探[D]. 邓亚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 张晓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 杨乐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老年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D]. 钟国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D]. 秦舒婕.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10]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老年肺炎住院患者病例分析[D]. 刘庶珠. 吉林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