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模式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汪秀秀[2](2021)在《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读者需求是推动图书馆实体空间职能发展的原动力。常态化机制下,读者参与空间服务并与图书馆互动,使得图书馆空间在变化中求得发展。基于此,本文调查高校师生读者对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的需求,以上海市高校图书馆为例研究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优化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对高校图书馆未来实体空间的布局与服务有所裨益。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绪论章节从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内容与意义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来展开论述;结论章节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其余章节为本文主体部分。首先,笔者对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进行概述,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含义、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类型、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特点以及意义等。其次,调查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需求。利用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体空间服务设施设备需求、实体空间服务内容需求、实体空间服务形式需求以及实体空间服务其他需求。而后以上海市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实体空间服务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开展情况、实体空间服务设施设备、实体空间服务内容以及实体空间服务形式四个指标入手进行调查,并提出实体空间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整体趋同,缺乏创新;空间内设施设备忽略读者需求,利用率较低;空间服务内容庞杂,未有清晰说明;空间服务形式单一,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弱,以及空间服务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最后,针对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读者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包括重视人才培养,推动图书馆转型;合理布局空间,优化设施设备;明确服务内容,提升空间利用率;服务创新,拓宽空间服务形式以及加强服务效果评估,提高服务质量。
郭睿坤[3](2021)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迅速,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承担着书籍的收藏、借阅和为广大市民提供阅览空间的功能,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当下,在我国部分图书馆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对于读者阅读行为和心理的因素考虑较少,对公共图书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进行研究:调查比对了三个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实例,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总结,找出了其中对环境心理学考虑不足的部分;通过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室内设计相融合,分析出图书馆室内设计对读者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空间行为和场景与场所的相关理论,总结出室内环境中对学习行为有促进作用的设计元素;通过对各个设计元素的综合讨论,得出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的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最后根据以上的理论,以邯郸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的室内公共空间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并对未来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袁思奇[4](2020)在《基于空间感知与行为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优化》文中认为当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分析。面对该现象,本文试图基于环境心理学领域的折中模型理论,疏理出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对使用者感知及行为的影响问题,从而构建一个探索空间环境、使用者感知、使用者行为间关系的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对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的深入研究中。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案例调研与对使用者的问卷调查,总结出相关的空间指标(包括空间高度、空间色彩等)、感知指标(包括“狭窄-宽敞”感知、“封闭-开放”感知等)及行为指标(包括阅览式学习行为、社交式学习行为等),形成由4项空间指标、5项空间感知指标和4项行为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实验室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入口区、情报服务中心、阅览区、公共活动区模型并系统地改变空间指标;随后,邀请30名被试者体验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虚拟环境,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在不同环境中的感知及行为评价,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影响程度排序等操作;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判断不同空间指标对使用者的不同单一空间感知、总体感知满意度和不同行为的影响,解答由折中理论模型疏理出的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对使用者感知及行为的影响问题,并对需要改善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入口区、情报服务中心、阅览区提出优化建议。本文的研究同时涉及定量及定性分析,得到的研究成果在证实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空间领域的优势的同时,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中人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
张怀宇[5](2020)在《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高等院校师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发生深刻变革。作为当代高校核心建筑的图书馆,己演变成为综合性教育建筑,是校园的图文阅览中心和学习交往中心。伴随数字技术迅猛发展,阅览的模式由以往传统单一模式转为数字阅览、学研交流等多元模式,阅览空间在功能上趋于综合性、多义性,提供多样性空间功能。此外,在综合考虑寒地城市气候、经济、技术等特点的基础上,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不仅是教学空间的重要延伸部分,而且也是寒地师生室内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研究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对引领高校建筑创作及理论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当代寒地髙校图书馆建筑相关实例,对参考资料进行解析,在分析阅览空间功能衍化的基础上,对其设计手法进行研究。依据时代背景及寒地地域条件,遴选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进行代表性调研,针对当代寒地高校特征、阅览模式与空间特征,归纳其影响因素,提出设计原则。论文以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功能、空间形式与空间环境为三个切入点,分别从功能打造、形式建构、环境营造以及场所界面等方面,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案例,提出适宜的设计策略。在功能上实现与教学功能、休憩功能及学习功能的契合;在空间方面实现从阅览空间形态、空间序列与空间层次等方面的塑造;从寒地室内空间方面,营造场所氛围以及优化室内环境与地域气候相契合。本文最后以哈尔滨铁道学院平房新校区图书馆设计为例,结合项目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设计与优化。本文对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设计研究,旨在综合打造阅览空间功能多维化、阅览空间形式动态化、阅览空间环境氛围优适化的空间体系,实现从理论研究向项目实践的过渡,从设计解析到设计策略逐步分析,契合当下时代背景,以及寒冷地区气候环境,为当代寒地高校建筑设计创作提供思维指导及理论支撑。
董守凯[6](2020)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出现了小组式、社交性、互动性、体验式等不同以往的学习活动。传统图书馆单一的公共空间形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行为心理需求,缺乏具有归属感、复合化的公共空间。图书馆作为实施高校教育理念的载体,其公共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分析图书馆公共空间类型、特征,以及学生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发现图书馆公共空间特征与学生行为心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运用行为地图的方法,对选取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进行调研分析,记录观察学生在各空间节点内的分布特征,通过绘图软件整合图面,获得学生在图书馆空间中的行为地图。通过对行为地图得到的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到学生在各空间节点内的分布规律,并从空间的位置、界面与限定、尺度与形状、空间层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验证空间特征—行为心理对应关系的科学性,为结论提供依据。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公共空间节点从空间特征的四个方面提出设计原则与策略,并以市属高教园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为例,将之前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以期营造一种适合学生的,积极阳光有活力的,具有场景化的,可以给学生带来无限遐想、激发学生参与的公共空间环境。
黄一[7](2020)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老化与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快速发展,部分建成较久的高校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故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行为是其延续寿命和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新旧部分之间的关系处理与整合手段是决定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而我国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仍未臻圆满,故本文通过对文献与案例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新旧部分整合的各类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普遍原则与具体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改扩建设计中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与改扩建动因进行分析,对应文中的第一章与第二章。基于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背景的研究明确了研究方向与框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改扩建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总结出了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的实质内容与本质动力,并提出了这些动因作用到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结果。第二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模式与改扩建原则的提出。通过对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各高校图书馆在改扩建中采取的模式,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三大类共十种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模式;在通过对各类案例主要注重方面与成功点,进行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的提炼。通过对模式与原则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类方式与指导思想。第三部分则对新旧馆舍内外融汇整合的模式与具体整合设计策略的重点研究。对内部流线与外部体量的整合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指导下的具体设计策略,并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一定预测。
刘宇[8](2020)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文中提出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存储场地、为师生、研究人员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外,还为读者提供学习、阅览的空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介质与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类空间的比例关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特别是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因此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作为学生课后重要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服务重心由“书籍”转向了“人”;服务对象的转变导致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和面积配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纸质文献的存储与借阅空间不再是馆内占比最大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围绕“读者”展开的一系列新型学习空间、复合型功能空间、创意趣味空间以及一些人性化休憩空间等。本文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高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大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形成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馆内各功能用房的配比和空间组织、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特征和面积占比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发展体系,并详细了解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论文共六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涵盖了绪论篇章和理论知识的归纳整理部分。绪论篇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和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现状研究。笔者就国内七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分析,深入研究了其内部各大功能用房的面积配比、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现状、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等内容,并结合调研问卷的回馈信息,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不足与亟待改进之处。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美国高校教育环境、学生学习行为对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奠定的有利基础,并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内部自主学习空间的展开了具体研究,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美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形成发展,为后文奠定基础;第五章则是具体展开对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与形成发展的条件,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内各功能空间的配比、空间组织以及各类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特征、功能组成以及占比情况,同时也一并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特点与建设情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其一,将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并从析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其二,根据以上成果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总结归纳出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中值得借鉴参考的五项内容。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产生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谭宇鹏[9](2020)在《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数字化时代推动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带来的学习与生活的便捷性影响着千家万户。当然,数字化的春风亦传播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之中,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大大拓宽,同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教理念也使得学生们逐渐将学习模式由被动式、灌输式转化为主动式、协作式,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是学习模式的转变都极大地强化了信息交互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本文即立足于网络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当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模式与需求的变化为切入点,以馆内多种媒介产生的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探索出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进行深入研究,期待可以帮助图书馆这类的高校学术殿堂可以进一步焕发活力,进而为每一位到馆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信息服务。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研法、观测法、访谈法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行为模式特征与需求变化进行了调研,并结合网络上整理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开馆在用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是早期建设好的老馆,“以书为本”的传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这即明确了本文的思路将以交互为核心,处理好满足交互模式需求下的空间特征、空间群关系、数字化空间的优化设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大致可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内演变而来的新型交互模式归纳为三类,即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人与人的新型交互模式。在这三类支线的引导下探索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特征,并从整体空间组织、整体空间形态与整体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开拓多样化的功能空间以满足读者需求,优化空间形态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并提升空间品质以给予读者精神层面的享受,升华高校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整体体验。接下来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空间特征为基础,以馆舍内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来继续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在“以人文本”的原则下从数字化背景影响下,人息交互、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寻找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创造同时满足读者行为与精神需求的图书馆空间,使读者对于空间环境的归属感与领域感,极大的提升入馆学习与工作效率。最后借用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进行假题真做,试图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前文探究的设计策略。
胡常京[10](2020)在《基于“供需匹配”的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地扩张,图书馆建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校园环境、周边景观、管理者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同质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图书馆在设计、建设时对读者的使用需求和对空间是否满意的认识不足,造成对读者的需求供给不足或过多的现象,使读者对图书馆建成环境产生负面的评价。同时,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图书馆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中的网络空间也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读者提供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服务,如何顺应和利用这种发展成为未来图书馆能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核心建筑,是校园中学术性最强的公共建筑之一,其使用效率的高低对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学术交流和提升科研水平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使用病态指数循环分析法结合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中的阅览藏书空间、出纳检索空间、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分别筛选出环境性能、物理和环境行为、心理两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对读者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图书馆各空间实地调研后进行空间评价,运用ASTM评价法,基于读者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对比评价,得出供给与需求评价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总结出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既给读者提供了在使用需求方面的参考,又为建筑师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今后图书馆设计和管理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模式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设计 |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含义 |
2.2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类型 |
2.3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特点 |
2.4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意义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读者实体空间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时间与方式 |
3.2 读者需求结果汇总 |
3.2.1 读者基本情况说明 |
3.2.2 实体空间服务设施设备需求 |
3.2.3 实体空间服务内容需求 |
3.2.4 实体空间服务形式需求 |
3.2.5 其他实体空间服务需求 |
3.3 读者实体空间服务需求归纳与总结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现状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4.1 调查情况说明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内容 |
4.1.3 调查时间与方式 |
4.2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
4.2.1 实体空间服务开展情况 |
4.2.2 实体空间服务设施设备 |
4.2.3 实体空间服务内容 |
4.2.4 实体空间服务形式 |
4.3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 |
4.3.1 实体空间服务整体趋同,缺乏创新 |
4.3.2 实体空间设施设备忽略读者需求,利用率较低 |
4.3.3 实体空间服务内容庞杂,未清晰说明 |
4.3.4 实体空间服务形式较为单一,馆员与读者互动性弱 |
4.3.5 实体空间服务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优化对策 |
5.1 重视人才培养,推动图书馆转型 |
5.2 合理布局空间,优化设施设备 |
5.3 明确服务内容,提升空间利用率 |
5.4 服务创新,拓宽空间服务形式 |
5.5 加强服务效果评估,提高服务质量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环境心理学相关概念 |
1.3.2 层次分析法(AHP) |
1.4 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5.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1.8 未尽事宜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
2.1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 |
2.1.2 适用于室内设计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理论 |
2.2 历史上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发展 |
2.2.1 国外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 |
2.2.2 国内图书馆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查问卷设计 |
3.1 问卷的内容设计 |
3.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3.1.2 问卷内容的设计 |
3.1.3 问卷指标分析 |
3.2 问卷处理与分析 |
3.2.1 调查问卷 |
3.2.2 问卷样本量确定 |
3.2.3 问卷效度分析 |
3.2.4 问卷信度检验 |
3.3 权重的确定 |
3.3.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计算指标权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实例分析 |
4.1 首都图书馆 |
4.1.1 问卷数据分析 |
4.1.2 现场调研及观察 |
4.1.3 亟待改进指标 |
4.2 天津市图书馆文化中心分馆 |
4.2.1 问卷数据分析 |
4.2.2 现场调研及观察 |
4.2.3 亟待改进指标 |
4.3 河北省图书馆 |
4.3.1 问卷数据分析 |
4.3.2 现场调研及观察 |
4.3.3 亟待改进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
5.1 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1.1 环境知觉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1.2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1.3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2 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2.1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2.2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2.3 场景和场所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3 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1 环境知觉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2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3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4 场景场所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4 室内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理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邯郸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再设计策略 |
6.1 邯郸图书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
6.1.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现状分析 |
6.1.2 阅览空间现状分析 |
6.1.3 交通空间现状分析 |
6.2 邯郸图书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改造构思 |
6.2.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改造构思 |
6.2.2 阅览空间改造构思 |
6.2.3 交通空间改造构思 |
6.3 邯郸图书馆的室内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
6.3.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改造策略 |
6.3.2 阅览空间改造策略 |
6.3.3 公共共享空间改造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4)基于空间感知与行为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发展新形势 |
1.1.2 深圳市高校图书馆职能的转型 |
1.1.3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类型及特征 |
2.1.1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类型 |
2.1.2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特征 |
2.2 高校图书馆使用者行为表现及心理需求 |
2.2.1 高校图书馆使用者行为表现 |
2.2.2 高校图书馆使用者心理需求 |
2.3 深圳市典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及使用者现状 |
2.3.1 深圳大学北图书馆空间及使用者现状 |
2.3.2 深圳大学南图书馆空间及使用者现状 |
2.3.3 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空间及使用者现状 |
2.3.4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空间及使用者现状 |
2.3.5 深圳市高校图书馆现状总结及研究对象选取 |
2.4 折中模型理论及其应用 |
2.4.1 折中模型理论内涵 |
2.4.2 折中模型理论疏理及应用 |
2.4.3 折中模型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指标与感知及行为指标的构建 |
3.1 影响感知及行为的图书馆空间指标分析与设置 |
3.1.1 影响感知的空间指标分析 |
3.1.2 影响行为的空间指标分析 |
3.1.3 影响感知及行为的图书馆空间指标设置 |
3.2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空间指标参数分析与设置 |
3.2.1 空间尺度的参数分析 |
3.2.2 空间围透的参数分析 |
3.2.3 空间密度的参数分析 |
3.2.4 空间色彩的参数分析 |
3.2.5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空间指标参数设置 |
3.3 图书馆使用者感知及行为评价指标分析与设置 |
3.3.1 空间感知指标分析与设置 |
3.3.2 行为指标分析与设置 |
3.4 评价问卷设计 |
3.4.1 问卷的形式 |
3.4.2 问卷的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室内空间虚拟现实模拟实验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4.1.2 实验研究方案及相关调整 |
4.2 实验准备 |
4.2.1 实验平台组成与实验设备及软件情况 |
4.2.2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模拟情况 |
4.2.3 虚拟现实技术特点及操作 |
4.3 实验进行 |
4.3.1 被试者的选取 |
4.3.2 实验流程及实际情况 |
4.3.3 实验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馆室内空间对感知及行为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
5.1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对感知及行为的影响 |
5.1.1 不同指标对单一感知的影响 |
5.1.2 不同指标对总体感知的影响 |
5.1.3 单一指标对不同行为的影响 |
5.1.4 综合指标对不同行为的影响 |
5.1.5 相关研究结果比较 |
5.2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优化策略 |
5.2.1 入口区室内空间优化策略 |
5.2.2 情报服务中心室内空间优化策略 |
5.2.3 阅览区室内空间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使用情况探索性研究问卷 |
附录2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使用者感知及行为评价问卷 |
附录3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预实验场景图 |
附录4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正式实验场景图 |
附录5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阅览区的实验数据汇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基本解析 |
2.1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基本类型 |
2.1.1 学习研讨型 |
2.1.2 数字虚拟型 |
2.1.3 共享交往型 |
2.2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特征分析 |
2.2.1 空间功能与多元模式相融 |
2.2.2 空间形式与教学功能相辅 |
2.2.3 空间环境与寒地气候相宜 |
2.3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影响因素 |
2.3.1 阅览模式的时代化发展 |
2.3.2 书籍资料的数据化转变 |
2.3.3 场所环境的地域化表达 |
2.4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原则 |
2.4.1 体现高校发展的功能多维化原则 |
2.4.2 满足阅览需求的形式动态化原则 |
2.4.3 回应寒地气候的环境适寒化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策略 |
3.1 打造适寒开放的功能布局 |
3.1.1 开放空间自由组合 |
3.1.2 共享场所界限消解 |
3.1.3 交往区域过渡融合 |
3.2 构建适境复合的空间形态 |
3.2.1 复合形态相互渗透 |
3.2.2 寒地情境拓展衍生 |
3.2.3 虚拟维度智能交互 |
3.3 营造适候优化的环境氛围 |
3.3.1 空间环境的适候布置 |
3.3.2 学研氛围的聚合营造 |
3.3.3 阅览尺度的人本体验 |
3.4 整合适地多元的场所界面 |
3.4.1 契合时代特征的场所过渡 |
3.4.2 延续地域文脉的界面处理 |
3.4.3 彰显校园文化的节点塑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实践——哈尔滨铁道学院平房新校区图书馆 |
4.1 哈尔滨铁道学院平房新校区图书馆项目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概述 |
4.1.3 设计理念 |
4.2 哈尔滨铁道学院平房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功能组合 |
4.2.1 核心空间的功能组织 |
4.2.2 多元空间的布局拓展 |
4.2.3 多义空间的渗透融合 |
4.3 哈尔滨铁道学院平房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形式构建 |
4.3.1 各类阅览空间的尺度优化 |
4.3.2 同类阅览空间的层次细分 |
4.3.3 智能检索平台的交互植入 |
4.4 哈尔滨铁道学院平房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环境营造 |
4.4.1 空间陈设与绿植景观的适地搭配 |
4.4.2 色彩肌理与材料质感的适境选择 |
4.4.3 阅览环境与氛围塑造的适寒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环境行为学 |
1.3.2 高校图书馆 |
1.3.3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 |
2.1 环境行为学概述 |
2.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环境行为理论 |
2.2.2 空间与行为的关系 |
2.2.3 环境行为学相关空间设计的理论 |
2.3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 |
2.3.1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发展概述 |
2.3.2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类型 |
2.3.3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特征 |
2.4 环境行为学在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
2.4.1 学生在图书馆公共空间内的行为特征 |
2.4.2 学生在图书馆公共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分析—为空间设计提供 |
2.4.3 学生在图书馆公共空间内的心理需求分析 |
2.4.4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特征与学生行为心理之间的对应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环境行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
3.1 基于行为地图法的空间环境研究 |
3.1.1 行为地图法 |
3.1.2 调研方案制定 |
3.2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
3.2.1 调研概况 |
3.2.2 公共空间类型梳理 |
3.2.3 学生行为分布情况 |
3.2.4 学生行为类型分析 |
3.2.5 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3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
3.3.1 调研概况 |
3.3.2 公共空间类型梳理 |
3.3.3 学生行为分布情况 |
3.3.4 学生行为类型分析 |
3.3.5 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4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
3.4.1 调研概况 |
3.4.2 公共空间类型梳理 |
3.4.3 学生行为分布情况 |
3.4.4 学生行为类型分析 |
3.4.5 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5 行为地图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开放性与参与性原则 |
4.1.2 合理性与人性化原则 |
4.1.3 灵活性与适应性原则 |
4.1.4 多元化与丰富性原则 |
4.2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入口空间设计策略 |
4.2.2 厅空间设计策略 |
4.2.3 庭空间设计策略 |
4.2.4 廊空间设计策略 |
4.2.5 楼梯空间设计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总体规划 |
5.1.3 校园规划 |
5.2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实践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条件 |
5.2.3 设计构思 |
5.2.4 设计理念 |
5.2.5 设计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课题的研究对象 |
1.4.2 课题的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研究情况对比分析 |
1.5.2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
1.5.3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7 课题的研究框架 |
1.8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与改扩建的动因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1 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2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3 中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总结 |
2.2 高校图书馆自身需求与职能的变化 |
2.2.1 馆舍面积不足 |
2.2.2 结构设备老化 |
2.2.3 建筑立面陈旧 |
2.2.4 原有空间使用不便 |
2.2.5 书籍借阅模式革新 |
2.3 社会技术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促进 |
2.3.1 网络信息技术发达 |
2.3.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
2.3.3 绿色生态技术的引入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案例及模式研究 |
3.1 独立改扩建式 |
3.1.1 自身改造式 |
3.1.2 原地新建式 |
3.1.3 易地新建式 |
3.1.4 其他建筑改造式 |
3.1.5 独立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2 水平改扩建式 |
3.2.1 单侧改扩建式 |
3.2.2 两侧改扩建式 |
3.2.3 环绕改扩建式 |
3.2.4 内庭改扩建式 |
3.2.5 单元改扩建式 |
3.2.6 水平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3 垂直改扩建式 |
3.3.1 向上改扩建式 |
3.3.2 向下改扩建式 |
3.3.3 垂直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4 高校图书馆既有馆舍的价值研究 |
3.4.1 既有馆舍的价值分类 |
3.4.2 既有馆舍物质层面价值 |
3.4.3 既有馆舍精神层面价值 |
3.4.4 既有馆舍的价值判断与不同结果 |
3.5 小节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与新旧整合方式研究 |
4.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 |
4.1.1 协调共生原则 |
4.1.2 高效创新原则 |
4.1.3 多样复合原则 |
4.1.4 持续发展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内部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1 高校图书馆内部流线分析 |
4.2.2 串连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3 鱼骨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4 环绕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5 辐射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6 流线整合方式与改扩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4.3 高校图书馆外部新旧体量整合方式 |
4.3.1 新建筑主导式 |
4.3.2 旧建筑主导式 |
4.3.3 新旧一体式 |
4.4 高校图书馆新旧衔接空间设计研究 |
4.4.1 新旧衔接空间的作用 |
4.4.2 新旧衔接空间的设计方式 |
4.4.3 新旧衔接空间对内部流线整合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 |
5.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设计策略研究 |
5.1.1 总平面设计策略 |
5.1.2 功能设计策略 |
5.1.3 流线设计策略 |
5.1.4 造型设计策略 |
5.2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
5.2.1 空间整合化的程度提高 |
5.2.2 信息智能化的程度提高 |
5.2.3 开放共享化的程度提高 |
5.2.4 绿色低碳化的程度提高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地区分布统计(共75个) |
附录Ⅱ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外案例共47个) |
附录Ⅲ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内案例共28个)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阅读方式转变 |
1.1.2 教育理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改变 |
1.1.3 中美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及阐释 |
1.3.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
1.3.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1.3.3 自主学习空间与藏阅空间 |
1.3.4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发展 |
2.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2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 |
2.1.3 从“传统学习模式”到“数字化网络学习” |
2.1.4 从“传统学习空间”到“自主学习空间” |
2.2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
2.2.1 知识服务模式的内涵 |
2.2.2 知识服务模式的类型 |
2.2.3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
2.2.4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现状研究 |
3.1 调研背景 |
3.1.1 调研对象选取 |
3.1.2 调研方法 |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调研及分析 |
3.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介绍 |
3.2.2 图书馆各功能用房面积占比分析 |
3.2.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 |
3.2.4 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
3.2.5 学科知识服务建设 |
3.3 调研问卷分析 |
3.4 现状问题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为背景的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行为与需求研究 |
4.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
4.1.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研究 |
4.1.2 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
4.1.3 国内高校教学现状 |
4.1.4 中美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
4.2 美国大学生学习行为与使用需求研究 |
4.2.1 图书馆内行为类型的研究 |
4.2.2 图书馆内学习行为的研究 |
4.2.3 学习行为与环境互动性研究 |
4.2.4 使用需求研究 |
4.3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4.3.1 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发展 |
4.3.2 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案例研究 |
5.1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发展背景 |
5.1.1 历史背景 |
5.1.2 发展条件 |
5.2 美国高校图书馆功能配比及空间布局研究 |
5.2.1 研究对象选取 |
5.2.2 设计概况及定位分析 |
5.2.3 图书馆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分析 |
5.2.4 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用房空间组织分析 |
5.3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研究 |
5.3.1 自主学习空间的功能构成 |
5.3.2 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 |
5.3.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面积占比分析 |
5.3.4 自主学习空间特征 |
5.4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配套服务研究 |
5.4.1 学科知识服务 |
5.4.2 技术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1 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的比较研究 |
6.2 适应我国国情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借鉴 |
6.2.1 增加自主学习空间在高校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比 |
6.2.2 丰富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
6.2.3 提升个体学习空间的占比、增加学习空间的私密性灵活性 |
6.2.4 完善自主学习空间的人性化布局、管理及配套设施 |
6.2.5 促进非功能性交通空间的利用及多元化发展 |
6.2.6 结合智能技术提升学科知识服务的整体质量与用户体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成果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
1.1.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界定 |
1.2.1 “数字时代”带来的冲击 |
1.2.2 当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浮现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研究的框架 |
2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与新型交互模式的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历程 |
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1.2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2 高校图书馆内读者行为及体验调研 |
2.2.1 调研的方法 |
2.2.2 馆内读者行为与体验调研分析 |
2.2.3 现状调研综合分析 |
2.3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再定位 |
2.3.1 多样化学习中心 |
2.3.2 数字化信息中心 |
2.3.3 复合化交流中心 |
2.4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内的转型变革 |
2.4.1 传统信息媒介的拓展 |
2.4.2 用户行为模式的变化 |
2.4.3 功能空间需求的演变 |
2.4.4 馆舍服务模式的升级 |
2.5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型交互模式 |
2.5.1 人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2 信息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3 人与人的交互新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 |
3.1 新型交互模式产生背后的理论基础 |
3.1.1 非正式学习概念 |
3.1.2 环境行为学概述 |
3.1.3 第三空间理论 |
3.2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组织优化 |
3.2.1 藏阅空间的优化 |
3.2.2 交流空间的打造 |
3.2.3 共享空间的完善 |
3.2.4 室外空间的设计 |
3.3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形态优化 |
3.3.1 空间整体开放性更强 |
3.3.2 空间相互交融性更佳 |
3.3.3 空间匀质化程度加深 |
3.3.4 空间媒介性视效显着 |
3.4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品质优化 |
3.4.1 空间物理环境品质优化 |
3.4.2 空间人文环境品质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交互模式引导下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1 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原则 |
4.1.1 空间体系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
4.1.2 传统功能空间与数字化功能空间相辅共存 |
4.1.3 解放高校图书馆内传统管理模式 |
4.1.4 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
4.2 数字信息交互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2.1 多重维度空间分解 |
4.2.2 优化重整功能空间群 |
4.2.3 秩序重建 |
4.3 人息交互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3.1 界限消解 |
4.3.2 路径连续 |
4.3.3 虚拟建构 |
4.4 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4.1 功能交互 |
4.4.2 行为引导 |
4.4.3 中庭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空间优化改造设计为例 |
5.1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现状 |
5.1.1 基础概况 |
5.1.2 功能现状 |
5.1.3 现存不足 |
5.2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探索 |
5.2.1 改造立意构思 |
5.2.2 功能空间构成优化 |
5.2.3 秩序营造 |
5.2.4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空间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方案平面图纸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供需匹配”的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大规模扩张导致图书馆出现同质化 |
1.1.2 国务院颁布文件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后评估制度 |
1.1.3 图书馆消亡论再次被搬出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 |
1.3.1 ASTM评价与供需匹配研究综述 |
1.3.2 高校图书馆使用后评价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 指标构建相关理论 |
2.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2.3 问卷设计及评价尺度 |
2.4 数据来源 |
2.5 各空间指标筛选过程 |
2.5.1 阅览藏书空间 |
2.5.2 出纳检索空间 |
2.5.3 公共空间 |
2.5.4 网络空间 |
2.6 最终评价指标集 |
第三章 案例选取的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概述 |
3.1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区位分析 |
3.1.3 平面分析 |
3.2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区位分析 |
3.2.3 平面分析 |
3.3 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 |
3.3.1 项目概况 |
3.3.2 区位分析 |
3.3.3 平面分析 |
3.4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区位分析 |
3.4.3 平面分析 |
第四章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研究 |
4.1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结果 |
4.2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阅览藏书空间ASTM评价研究 |
4.2.1 高校图书馆阅览藏书空间的含义 |
4.2.2 高校图书馆阅览藏书空间ASTM评价分析 |
4.2.3 问题小结 |
4.2.4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阅览藏书空间优化建议 |
4.3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出纳检索空间ASTM评价研究 |
4.3.1 高校图书馆出纳检索空间的含义 |
4.3.2 高校图书馆出纳检索空间ASTM评价分析 |
4.3.3 问题小结 |
4.3.4 空间优化建议 |
4.4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ASTM评价研究 |
4.4.1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的定义 |
4.4.2 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ASTM评价分析 |
4.4.3 问题小结 |
4.4.4 空间优化建议 |
4.5 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网络空间ASTM评价研究 |
4.5.1 高校图书馆网络空间的含义 |
4.5.2 高校图书馆网络空间ASTM评价分析 |
4.5.3 问题小结 |
4.5.4 空间优化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各空间指标评价数据 |
附录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
附录三:××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供需匹配”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模式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汪秀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D]. 郭睿坤.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4]基于空间感知与行为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室内空间优化[D]. 袁思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当代寒地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D]. 张怀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研究[D]. 董守凯.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7]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D]. 黄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D]. 刘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D]. 谭宇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基于“供需匹配”的呈贡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空间ASTM评价研究[D]. 胡常京. 云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