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董文泽,张丽伟[1](2021)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和联合麻醉组,每组40例。雾化吸入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干预,联合麻醉组患者使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2组患者麻醉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SPO2、HR、MAP水平进行监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7、hs-CRP、IL-8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ACTH、Cor、MDA水平。结果与雾化吸入组比较,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意识苏醒时间较长(P<0.05)。与雾化吸入组患者相比,联合麻醉组患者CD8+水平较低,CD4+、CD3+水平较高(P<0.05)。检查过程中2组患者SPO2、HR、MAP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且与雾化吸入组患者相比,联合麻醉组患者SPO2、HR、MAP水平较低(P<0.05)。与雾化吸入组相比,联合麻醉组患者血清IL-17、hs-CRP、IL-8水平较低(P<0.05)。与雾化吸入组相比,联合麻醉组血清ACTH、Cor、MDA水平较低(P<0.05)。结论使用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干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且患者出现炎性反应、应激反应相对较轻,安全性更高。
连秀华[2](2021)在《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体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中传统吸气体位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款助于实现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适宜体位的改良体位枕。2.评价改良吸气体位在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级综合性医院行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的3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传统吸气体位存在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一款改良体位枕,其特征是可调节高度颈枕+带人字形凹槽肩枕,通过可调节高度颈枕的设计,不同体型的患者通过调节颈枕高度实现外耳道-胸骨切迹线水平确定患者头部高度取得改良吸气体位。通过带人字形凹槽肩枕的设计,方便出现咯血的患者患侧卧位时手臂的摆放,提高患侧卧位的固定度和体位舒适度,提高检查的安全性。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将某三级综合性医院支气管镜室择期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124例患者,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龄19~86岁,BMI13.84~31.24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实验组采用改良体位枕同时应用外耳道-胸骨切线水平对齐方法获得改良吸气体位。对照组根据不同体型选用不同型号的一般支气管镜体位枕获得的传统吸气体位。记录患者对体位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入检查室5分钟后的基础值(TO),检查开始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前(T1),进入声门后隆突前(T2),诊疗开始后5分钟(T3),检查结束时(Te)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记录镜子进鼻腔开始时间和检查结束拔出镜子时的时间;记录声门暴露情况、一次性插镜成功情况;记录低氧血症、鼻咽喉痛、喉、支气管镜痉挛、鼻粘膜出血和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内镜操作医生、巡回护士、操作护士对改良体位的满意度评价。结果:1.纳入分析的306例研究对象一次性插镜成功率为76.8%,低于以往研究报道的89.7%。2.研制改良支气管镜检查体位枕,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2120326547.6),并适用于设置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的改良吸气体位。3.参加实验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BMI、吸烟史、Ramsay评分、临床诊断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性插镜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体位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镜室医护人员对两种体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吸气体位在仰卧位镇静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欠佳,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良。2.改良的支气管镜体位枕能实现外耳道-胸骨切迹线水平定位的改良吸气体位,符合操作要求,安全、方便、有效。3.改良吸气体位提高了仰卧位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改良体位枕能有效提高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侧卧位固定,保证大咯血抢救有效进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梅菊[3](2021)在《多模式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对比研究多模式喷射通气与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于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的气道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82岁,BMI 18.4-29.1,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高频喷射通气组(H组,n=20)、多模式喷射通气组(S组,n=20)。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H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S组采用多模式喷射通气。记录患者入室(T0),高频喷射通气或多模式喷射通气15min(T1)、30min(T2),恢复自主呼吸即刻(T3)四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HR、MAP、Sp O2,同时检测动脉血气记录PH值、Pa CO2、Pa O2,检测血糖、皮质醇、CRP和IL-6浓度;记录术中因PETCO2>80mm Hg(1mm Hg=0.133k Pa)暂停手术操作患者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未见低氧血症发生。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2,3时HR升高,两组患者T13时IL-6、Sp O2和Pa O2升高,H组患者T2,3时MAP、血糖、皮质醇升高,H组患者T1?3时PH值降低而Pa CO2升高,H组T3时CRP升高,S组T2时PH值降低,S组T3时MAP、血糖、皮质醇升高(P<0.05);与H组比较,S组T2时HR、MAP降低,T1?3时PH值升高、Pa CO2降低,T2,3时血糖、皮质醇和IL-6降低,T3时CRP降低(P<0.05)。H组因术中PETCO2(29)80mm Hg暂停操作的有3例,S组0例。结论: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气道管理中,多模式喷射通气效果优于高频喷射通气。
冯英博[4](2021)在《雾化利多卡因用于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完善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方法提供新选择。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择期行口腔软组织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Ι-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采用芬太尼1.5 ug/kg,丙泊酚2.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诱导后,由同一有经验的麻醉医生经鼻向气管内置入异型气管导管,均一次性成功。术中麻醉维持:1-2 MAC七氟烷吸入复合0.1-0.3 ug/kg/min盐酸瑞芬太尼泵入,顺势阿曲库铵以1 ug/kg/min泵入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手术结束后试验组给予2%利多卡因10 ml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雾化吸入。记录T0雾化开始时,T1雾化后0.5小时,T2雾化后2小时,T3雾化后4小时的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间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疼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在雾化前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在雾化后0.5 h、2 h、4 h,试验组比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明显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9.00±8.52)μg,对照组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45.00±13.18)μg,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雾化利多卡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能够明显降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
王冰洁[5](2021)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二科择期行无痛可弯曲支气管镜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RA组23例,MA组22例。术前给予氢化泼尼松40mg,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1,RA组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MA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阿芬太尼进行麻醉,术中维持MOAA/S评分2~4分,术毕给予氟马西尼。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患者镇静成功率,苯磺酸瑞马唑仑、咪达唑仑、阿芬太尼、内镜医师通过内镜给予1%利多卡因、1:50000肾上腺素的用量,输注液体量,检查时间、恢复时间及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干预措施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遗忘度、如有必要是否愿意再次接受检查、满意度和内镜医师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术前合并疾病、改良Mallampati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种类等一般情况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RA组镇静成功率为91.3%,与MA组(90.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RA组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总用量为17.0±7.4mg,MA组咪达唑仑的总用量为4.1±0.7mg。两组阿芬太尼、内镜医师通过内镜给予1%利多卡因、1:50000肾上腺素用量及输注液体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在3min内达出室标准,与MA组相比,RA组检查时间与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T0相比,RA组与MA组的MAP在T1~T6有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RA组与MA组的HR、SpO2、RR在T1~T6有一定波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A组相比,RA组在T0~T6不同时点的MAP、HR、SpO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及干预措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组与MA组术中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为高血压(17.4%vs.27.3%,P=0.491)与心动过速(21.7%vs.22.7%,P=1.000)。6.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组与MA组术后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为头晕(17.4%vs.22.7%,P=0.722)及嗜睡(13.0%vs.22.7%,P=0.459)。7.两组患者均对诊疗过程无不良记忆,患者的满意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MA组相比,RA组患者如有必要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率和内镜医师的满意度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毕应用氟马西尼的前提下,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行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可提供与咪达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相似的麻醉效果。两者均具有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患者及内镜医师满意度高的特点。
王玉亮,赖少娟,崔志新,王志强[6](2021)在《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肺炎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实验组(45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对照组采用氧驱动利多卡因雾化气管表面麻醉方法,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全身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支气管镜检查前(T0)、检查中(T1)及检查完成后半小时(T2)的血压、心率、指脉氧变化以及麻醉效果、肺泡灌洗液培养总检出率。结果实验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时的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及T2时的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的收缩压、心率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T2时的收缩压、心率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总检出率为71.1%,高于对照组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及真菌培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肺炎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清醒患者行支气管镜操作时,右美托咪定静脉全身麻醉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小于利多卡因雾化表面麻醉,且麻醉效果更好,对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影响更小。
马雪[7](2021)在《两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方式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麻醉中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吸入利多卡因应用超声雾化和压缩雾化的麻醉效果对比。方法:取本院实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2例检测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观察组采用压缩雾化,对比两组麻醉手术指标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压缩雾化吸入麻醉效果显着,可以降低利多卡因的消耗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韩锋[8](2020)在《BIS监测下预注右美托咪定在无痛支气管镜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与麻醉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已广泛应用于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的诊治,成为舒适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的麻醉方法较多,临床上以丙泊酚静脉全麻或复合阿片类药物的方法较为常用。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时,能够有效抑制支气管镜对机体的不良刺激,而复合阿片类镇痛药物既能够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也可以满足患者对镇静、无痛的需求。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丙泊酚复合麻醉作用下,患者术中出现过度镇静、低氧血症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问题,所以相关的麻醉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辅助镇静药物,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iberoptic Bronchoscopy,FOB)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度的镇静、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较为满意的舒适度。目前,术前预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镇静镇痛的方法在FOB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该麻醉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为支气管镜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目的:探讨BIS监测下预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优势。方法:于2019年4月—2019年7月共纳入70名患者接受气管镜检查,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术前5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和观察组(n=35,术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5μg/kg,术前5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两组均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下使用0.5~2mg/kg丙泊酚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测并记录以下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 O2)、BIS值、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MOAA/S):入室时(T0)、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T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5min(T4)、手术开始10min(T5)、手术结束时(T6)、患者可唤醒时(T7)、患者离开手术室前(T8)。术毕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量、麻醉时间、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及医师的满意度评分等做统计分析。结果:(1)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观察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手术开始10min内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开始5min时,对照组的MAP高于观察组,但在手术开始10min时较低(P<0.05);观察组术中的Sp O2均高于对照组(P<0.05);(2)在镇静监测方面,观察组患者的BI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MOAA/s评分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间较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丙泊酚使用低于对照组(157.71±55.38vs213.14±58.44,P<0.05);(5)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出现6例呛咳(17.14%),4例低氧血症(11.43%),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和医师满意度评价方面,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方法可以安全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能够在维持相似的镇静深度的同时,提供平稳的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张萍,尹媛[9](2020)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0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化护理服务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雾化吸入并发症。结果全面化护理服务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68)分,而常规护理服务组的满意评分是(80.21±2.79)分。护理前两组应激程度比较,P> 0.05;护理后全面化护理服务组应激程度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 <0.05。全面化护理服务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 <0.05,全面化护理服务组雾化吸入并发症更少,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盛艳[10](2020)在《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舒适护理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舒适护理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定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诊的134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舒适护理)67例与对照组(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传统护理)67例,比较两组PANAS评分、Kolcaba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NAS评分为(25.38±3.08)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48%,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Kolcaba评分为(87.76±8.36)分,护理满意度为94.0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并发症,提升舒适度,值得推广使用。
二、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麻醉方法: |
1.3.2 麻醉效果: |
1.3.3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 |
1.3.4 SPO2、HR、MAP水平检测: |
1.3.5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7、hs-CRP、IL-8水平: |
1.3.6 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ACTH、Cor、MDA水平: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麻醉起效、意识苏醒时间比较 |
2.2 2组患者麻醉前、检查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
2.3 2组患者麻醉前、检查中SPO2、HR、MAP水平比较 |
2.4 2组患者血清IL-17、hs-CRP、IL-8水平比较 |
2.5 2组患者血清ACTH、Cor、MDA水平比较 |
3 讨论 |
(2)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体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理论框架 |
2.1 操作性定义 |
2.2 研究假设 |
2.3 舒适理论 |
2.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传统吸气体位在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改良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体位的研制 |
1 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体位的改良探索 |
2 改良支气管镜检查体位枕的总体介绍 |
3 改良支气管镜检查体位枕的材料选择 |
4 改良支气管镜检查体位枕的制作及要求 |
5 改良支气管镜检查体位枕的具体实施方式 |
6 改良支气管镜检查体位枕的清洁、消毒 |
7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改良体位的临床实证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
4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多模式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 |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主要耗材 |
1.4 药品及备用药品 |
2.方法 |
2.1 术前访视 |
2.2 麻醉前准备 |
2.3 麻醉与气道管理 |
2.4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2.5 血样的采取 |
2.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2.7 观察指标 |
2.8 质量控制 |
3.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比较 |
3.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的比较 |
4.两组患者应激激素和炎症因子的比较 |
80mm Hg暂停手术操作例数的比较'>5.两组患者因P_(ET)CO_2>80mm Hg暂停手术操作例数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气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雾化利多卡因用于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麻醉方法 |
2.5 试验方法 |
2.6 观察指标和时点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两组年龄和体重差异比较 |
3.1.2 两组间手术种类差异比较 |
3.2 两组间手术部位疼痛VAS评分 |
3.3 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
3.3.1 两组间心率比较 |
3.3.2 两组间收缩压比较 |
3.3.3 两组间舒张压比较 |
3.4 两组间术后24 小时舒芬太尼用量 |
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无痛支气管镜诊疗麻醉现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 镇静剂选择 |
1.3.3 支气管镜检查 |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心率的比较及麻醉前后心率、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指脉氧的比较 |
2.3 两组麻醉效果的比较 |
2.4 两组疼痛行为评分的比较 |
2.5 两组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7)两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方式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麻醉中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结果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的麻醉手术指标对比情况 |
2.2 两组的麻醉效果对比情况 |
3 讨论 |
(8)BIS监测下预注右美托咪定在无痛支气管镜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病例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3 术前记录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分组与盲法 |
1.2.2 麻醉方法 |
1.2.3 研究指标 |
1.2.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1.2.5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2.2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对比 |
2.3 两组患者镇静水平对比 |
2.4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药物使用对比 |
2.5 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
2.6 术后NRS与满意度评分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麻醉药物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满意评分: |
2.2 应激程度: |
2.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 |
2.4 雾化吸入并发症: |
3 讨论 |
(10)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舒适护理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PANAS评分、Kolcaba评分比较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四、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J]. 董文泽,张丽伟. 河北医药, 2021(21)
- [2]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体位的实证研究[D]. 连秀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多模式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的应用[D]. 梅菊.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雾化利多卡因用于口腔软组织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D]. 冯英博.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5]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可弯曲支气管镜诊疗的临床观察[D]. 王冰洁.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对比[J]. 王玉亮,赖少娟,崔志新,王志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21(04)
- [7]两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方式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麻醉中的比较[J]. 马雪. 北方药学, 2021(01)
- [8]BIS监测下预注右美托咪定在无痛支气管镜中的临床应用[D]. 韩锋. 河南大学, 2020(02)
-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J]. 张萍,尹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1)
- [10]氧驱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舒适护理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J]. 盛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