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活性炭生产和市场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指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张航[2](2020)在《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生活饮用水面临着水源易受污染、二次污染等问题,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不足以完全满足居民对水质的要求。我国居民饮用水的水质差别较大,针对不同类别的水质需采用不同的深度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工艺或参数使处理效果最优化。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权威饮用水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10项常见水质指标作为后续调研和深度处理试验的研究指标。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调研,对所选水质指标浓度进行测定,总结我国不同地区水质特征,为后续深度处理试验提供指标浓度参考。单级活性炭吸附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优化操作条件,确定滤速为23.4 m/h。在此基础上,单级活性炭吸附效率试验设定指标进水初始浓度为国标限值的0.3倍、0.7倍、1倍、1.3倍、1.7倍。六价铬的去除率为51.98~62.19%,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30~60%;镉离子的去除率为20.96~58.88%,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20~55%;铅离子的去除率为33.41~78.34%,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45~75%;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59.70~83.57%,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35~75%;六六六、滴滴涕的去除率都在97~100%。纳滤深度处理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优化操作条件,确定进水流量为3 L/min、操作压力为0.5MPa及纳滤膜型号。在此基础上纳滤去除试验设定指标进水初始浓度为国标限值的0.3倍、0.7倍、1倍、1.3倍、1.7倍。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43.28~56.06%,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15~55%;六价铬的去除率为64.71~87.50%,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75~85%;铅离子的去除率为62.50~91.23%,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75~80%;镉离子的去除率为56.25~83.95%,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45~50%;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71.03~84.96%,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55~85%;六六六的去除率为71.94~84.37%,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75~80%;滴滴涕的去除率为61.76~75.41%,最低出水浓度比国标限值降低了55~80%;对于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处理后能稳定保持在标准限值范围内。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组合:1)PP棉-颗粒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分别处理含有重金属、有机物、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类型的饮用水,含有重金属的饮用水后续出水中出现镉离子达不到浓度限值0.003 mg/L的情况;六价铬最高去除率可达到76%,随着时间增加去除效果逐渐降低,但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0.05 mg/L以下;铅离子最高去除率可达到61%,随着时间增加去除效果逐渐降低,但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0.01 mg/L以下。含有有机物的饮用水后续出水中三氯甲烷最高去除率可达到67.4%,随着时间增加去除效果逐渐降低,但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0.06 mg/L以下;六六六、滴滴涕最高去除率接近100%,后续出水浓度始终在推荐浓度限值以下。对于复合类型饮用水,活性炭组合工艺去除浓度在1.7倍国标限值附近的重金属效果相比较差。2)PP棉-颗粒活性炭-纳滤膜(NF1)-超滤膜组合工艺分别处理硝酸盐氮超标、高硬度的饮用水、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的高硬度复合类型饮用水。出水中的硝酸盐氮浓度均低于10 mg/L,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并未随着纳滤运行时间降低,始终保持在29%~51%范围内,处理后比标准限值低30~50%。对于高硬度饮用水,出水中硬度及钙镁离子能达到建议浓度范围,但其去除率会随着工艺的运行时间降低。对于复合类型饮用水,出水中六价铬的去除率保持在10%~34%范围内,铅、镉的浓度超过试验指标的浓度限值,对重金属处理效果不佳;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26.9%~64%、25%~100%、15%~84%范围内,分别比对应标准限值低30~60%、25%、15%~80%。两种工艺组合相比,含有纳滤的工艺组合更适合去除硝酸盐氮、降低水的硬度。对于含有多种指标的复合类型饮用水,需采用反渗透工艺,进一步脱盐和提高毒理性指标去除率。根据上述试研究结果,设计一款以纳滤工艺为主的家用净水器,并进行成本核算。
程子琪[3](2020)在《上市公司关联型委托贷款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大同煤业为例》文中指出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协助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由于目前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委托贷款业务在当今市场上越来越常见。本文在煤炭行业中选取了大同煤业作为关联型委托贷款的研究对象。大同煤业作为上市公司有融资渠道,但是其下属的子公司融资难,因此选择大同煤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关联型委托贷款的动因和实施后果,并且最后据此总结出管理建议。本文以大同煤业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从公司的基本运行情况、股权结构、公司的行业地位三方面对公司进行介绍;接着分析大同煤业的资金情况,并梳理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运作机制和运作环境;然后从实施契约主体、关联型委托贷款的实施路径和交易规则介绍公司实施关联型委托贷款的具体策略。动因方面从补充流动资金、节约融资费用、资本弱化避税效应、提升整体能力出发。委托贷款产生的后果与上述动因分析呼应,同时增加了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通过CAR值分析市场短期对公司发布委托贷款公告是积极还是消极反应,通过五维度财务指标分析公司实施关联型委托贷款后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最后提出结论、启示与展望,上市公司在施行关联型委托贷款时,可以通过规范委托贷款的运行机制,加强金融中介建设,规范相关信息的披露,建立关联型委托贷款责任机制等方式来降低委托贷款的风险,从而发挥更好的效益。
蒋汶[4](2020)在《秸秆活性炭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玉米、高粱作为我国广泛分布的三种粮食作物,其副产物秸秆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将秸秆制备为活性炭并应用于食品加工,利用制炭过程液体产物中的木醋液的抑菌性制备食品添加剂“熏液”,不仅与食品科学相结合,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同时能提高其利用和经济价值。本文以小麦、玉米、高粱秸秆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特性出发,采用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制备活性炭。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制备原理后,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活性炭吸附性能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实现可控制备。随后与食品科学相结合,首先将制备的活性炭应用于低度白酒的除浊,其次分析了3种秸秆制炭过程的液体产物中可用于食品工业的组分,最后对液体产物中的木醋液进行精制并分析其成分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秸秆在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表现出类似的特性,秸秆经水热炭化后热解特性指数D改善,活化能升高。水热温度升高时,D相应减小,活化能升高。水热时间延长使D减小,活化能减小,反应转折点滞后。将水热碳化与超声辅助浸渍-热解法相结合,采用Zn Cl2和H3PO4作为催化剂进行协同活化,用于制备秸秆活性炭是可行的。水热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225℃,氯化锌浸渍比2:1。超声辅助浸渍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热解制备条件为升温速率5℃/min,磷酸浸渍比2:1,500℃下热解1 h。WSHUPC、CSHUPC、SSHUPC的MB吸附值分别为165,166和164mg/g,碘值分别达到764,725和701 mg/g。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可以充分结合水热与热解法、双活化剂、物理活化与化学方法的不同优势,WSHUPC、CSHUPC、SSHUPC的BET比表面积分别达1258 m2/g、1102 m2/g、1061 m2/g。与水热炭化相比,热解法更有利于形成微孔。超声波促进了微孔转化为介孔,增加了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水热碳化后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热解后反应更充分。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秸秆热解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值预测是可行的。LR模型中的degree为3,SVR模型中核函数为Polynomial,C=100,degree=4,coef0=0.3,RFR模型中n_estimators设置为10。RFR模型的MSE、MAE、R2和EVC分别为84.3144,9.0954,0.9987和0.9999。RFR模型的评价参数表明,该模型非常适合于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值的预测。活性炭对低度白酒除浊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添加量2.5 g/L,处理时间30 h。经活性炭处理后低度白酒酒体清澈透明,透光率显着增加,总酸和总酯含量略微下降。低度白酒中的风味物质以酯类为主,同时还包含多种酸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龙兴御液低度酒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正己酸为代表构成其特有的风味组成。三种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液体产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酸类、酮类、醇类为主。三种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液体产物中均发现可用于食品工业中的组分,且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种类均在9-12种之间。以酮类、酸类、酚类为主,绝大多数为食品用香料或香料中间体,少量为抑菌剂、抗氧化剂。液体产物中的木醋液经秸秆活性炭精制后,颜色由红褐色变为橙黄色,具有烟酸味,稠度减小,清澈透明。小麦秸秆木醋液成分以酸类为主,同时还含有酚类、酮类、酯类、糠醛等。小麦秸秆木醋液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稀释20倍时抑菌率达到99%。
张然[5](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蔗糖业,是将甘蔗作为原料,经过压榨、熬煮、分蜜等一系列手续后制成液体或晶体红糖、白糖、桔糖等糖品的行业。中国是传统的产糖大国,具有悠久的甘蔗种植和手工制造糖品的历史;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制糖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其技术水平几乎已达世界高度。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制糖技术使快速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白糖成为可能,世界糖品市场也因此风云变幻。而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制糖场坊仍固守数百年前的手工制糖技术,虽有少数有识之士试图全面“移植”机械化制糖技术,但他们屡遭失败,使中国这一手工制糖大国陷入了转型之危机中。其中,四川省作为近代中国三大产糖大省之一,在20世纪初即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蔗糖经济”,制糖业在四川省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亦有数位致力于改良手工制糖业的先进人士将机械制糖工具引进四川省,但悉数失败。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新型酒精液体燃料对制糖副产品——糖蜜之需求陡增,而两广地区与福建省等传统产糖重镇又相继沦陷,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和制糖技术改良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在四川省甘蔗试验场、中央工业试验所制糖试验室、川康区食糖专卖局等多个科研机构与糖政机关的合作与努力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各技术人员遵循科学原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仪器,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精确化的科学实验。面对战时的艰苦环境,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终在优良蔗种的引种、先进蔗作技术的引进、传统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小型制糖机械——手摇离心机的仿制与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此同时,各科研机构和糖政机关联合金融机构,针对优良蔗种和手摇离心机在四川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推广体系,使科研成果的规模化转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其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在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下,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几乎可以代表同时段中国大陆的最高水平。随着以中国联合炼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机械化制糖工厂在战时四川省的建立,以及手摇离心机等小型制糖机械逐渐引进部分手工制糖场坊,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出了多种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并行的手工业“多元结构”。本文在中国近代手工业转型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近代中国的其他手工行业,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行业呈现出的“多元结构”,实际上是伴随着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机械化生产的“突破”。“维持”的具体表现是高度发达的手工制糖技术,固定的生产关系与融资关系,再加之贫困化趋势,使得战时四川省的多数手工制糖场坊只得维持手工生产,或对制糖机械接受能力不强。而“突破”的表现则是得益于政府在战时特殊背景下的支持,三座全机械的制糖工厂得以屹立于四川。因此本文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的“多元结构”一方面符合近代手工业转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制糖行业和抗战背景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这一现象还象征着战时四川省制糖业“急进”与“缓进”并行的改良路径,这一路径与此前机械技术的全面“移植”相异,经过实践证明,是更适合于中国制糖业工业化的新路径。虽然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从甘蔗产量与糖产量的数据变化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呈现“徘徊不前”的形势。战时四川省制糖业之所以会出现发展“悖论”,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30年代广东,以及日据台湾制糖技术的革新与制糖业发展,认为在战时的艰难且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于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事业的支持无法是长期的、深入的;而四川省本已呈现贫困化趋势的蔗农经济在战时更是颇为分散且不稳定,无法为改良制糖技术的推广提供好的环境。在种种限制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成果远未及“革新”水平,优良蔗种和小型制糖机械的推广也寸步难行,再加之战时的特殊背景,共同造就了制糖技术改良取得突破、而糖业发展却徘徊不前的发展“悖论”。
陈雷[6](2020)在《S公司工业废气治理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工业化进程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中大气污染对人体危害最为直接,工业有机废气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主要物质之一。S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的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三大产品序列,并拥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的业内知名企业。虽然S公司拥有一定的产品优势,但在产品的营销策略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却表现一般,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产品营销策略,积极扩大产品销路,抢占更多客户资源,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使公司获得更大收益,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S公司工业废气治理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企业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首先全面介绍企业简介和组织框架、产品发展历程和经营状况,以及产品营销现状。之后对公司的产品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先对企业内外部人员的访谈情况进行梳理,之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公司产品营销现状和访谈、问卷反映的问题,运用4Ps理论,找出公司在产品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找准问题的关键,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即从市场需求、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等角度,运用STP分析法对产品市场进行分析,为提出产品营销策略优化提供更多依据。产品营销策略优化部分,首先提出优化思路,其次列明优化的前提条件,再次运用4Ps理论,分别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个方面围绕公司在产品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优化思路,推出优化策略,最后对营销策略优化前后进行比对。总体上,形成“S公司概况-营销现状分析-产品市场分析-营销策略优化”分析框架。本文找出S公司产品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S公司在今后一段时间提高产品营销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董晋军[7](2019)在《玉米秸秆原料发酵生产丁醇及脱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木质纤维素是一种储量极大的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是国内外研究热点。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成本和预处理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预处理经济性和降低预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本论文建立了高效的脱毒策略,并且分别优化了酸预处理和碱预处理工艺,应用于生物丁醇发酵生产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液中产生的的毒素(如醛类和酚类化合物等)严重抑制了微生物发酵生产丁醇。为了减少预处理液中抑制物,以抑制物含量高的糠醛渣(FRs)为原料进行脱毒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脱毒效果优于树脂711,并且活性炭与树脂711联用脱毒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将FRs水解液应用于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发酵生产丁醇的研究中,发现采用同步脱毒灭菌方式(SDS),即将玉米浆(CSL)与FRs水解液混合,并且同时加入活性炭与树脂711一起灭菌,脱毒效果最佳,发酵获得8.48 g?L-1丁醇和12.61 g?L-1总溶剂(ABE)。(2)为了提高木质纤维素解预处理中高附加值的副产物木糖的浓度,提高其经济性,对酸预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廉价的H2SO4对玉米秸秆进行三次循环预处理,可获得高浓度的副产物木糖,并且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继续水解生成葡萄糖用于丁醇发酵。最佳预处理条件为:180℃,15 min,固液比(w?w-1)为1:7,H2SO4加量:0.6%(w?w-1,第一批)/0.93%(w?w-1,第二批和第三批),其中预处理液回收3次。在此条件下,得到含56.3 g?L-1木糖和4.5 g?L-1葡萄糖的酸预处理液。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经纤维素酶进一步水解,得到35.7-39.9 g?L-1葡萄糖。此工艺不仅可以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废水的产生量。在浓缩未脱毒的玉米秸秆水解液中加入1%(w?w-1)活性炭进行SDS,用于发酵生产丁醇,72 h后丁醇浓度达到9.47 g?L-1。(3)为了减少废水量,对木质纤维素碱预处理液的脱毒和回收再利用进行研究。基于源头控制的理念,对碱预处理液进行脱毒并回收用于丁醇发酵。通过加酸去除碱预处理液中的木质素,用活性炭将去除木质素的预处理液脱毒并用于水解和发酵过程。结果显示在pH 3.8时,大多碱溶性木质素会被沉淀并去除;碱预处理液中活性炭添加量虽然对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丁醇发酵影响较大,当活性炭添加量为1.5%时,发酵72 h丁醇浓度达到10.2 g?L-1。(4)为了简化发酵工艺,缩短丁醇生产周期,以碱预处理玉米秸秆(AlP-CS)为原料,C.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为发酵菌株,对同步糖化发酵(SSF)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CSL浓度0 g?L-1,秸秆和酶的添加量20 FPU?g-1 AlP-CS,SSF温度37℃,接种量5%(v·v-1),预水解时间2 h。采用SSF发酵工艺,5 L发酵罐发酵48 h,丁醇的浓度达到12.3 g?L-1,生产强度达到0.257 g?L-1?h-1,分别比单独水解发酵(SHF)高20.6%和21.2%。SSF预处理玉米秸秆的丁醇收率为0.175 g?g-1预处理秸秆,较SHF(0.116 g?g-1预处理秸秆)提高50.9%。(5)在SSF发酵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简化操作工艺,提出了同步预处理脱毒灭菌(SPDS)工艺,并优化了相关的技术参数。考察了分别在预处理灭菌前后添加活性炭对预处理液脱毒效果的影响,发现灭菌前添加活性炭较预处理(灭菌)后(90℃,1 h)添加效果好。采用H2SO4预处理后的秸秆木质素更容易被NaOH浸出。温度越高,浸出木质素含量也越多。酸预处理液和碱预处理液混合前后分别沉淀木质素比较其抑制物含量的变化,发现木质素沉淀的过程会吸附一部分抑制物。进行了预处理液的回收利用研究,分别进行了碱预处理SSF,酸预处理同步脱毒灭菌发酵,和酸碱预处理液混合脱毒发酵,发酵48 h丁醇浓度分别达到8.5 g?L-1,5.8 g?L-1和8.8 g?L-1。
李武楠[8](2020)在《生物质黄原酸盐对土壤重金属淋洗废液的处理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淋洗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常用技术之一。土壤淋洗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淋洗废液,会增加后处理成本。研究土壤重金属淋洗废液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提高淋洗剂的淋洗效率,降低淋洗修复的成本。论文通过比较四种吸附材料和四种生物质黄原酸盐对重金属Cd2+、Pb2+的吸附性能,筛选出玉米秸秆黄原酸盐为重金属Cd2+、Pb2+吸附效果较佳;再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吸附时间、pH、温度等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Cd2+、Pb2+的吸附特征;分析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剂对Cd2+、Pb2+的动态吸附的吸附动力学模型;通过柱实验模拟实验,研究了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剂对Cd2+、Pb2+的动态吸附曲线,探讨了其吸附机理;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展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工业中试生产,并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实际应用技术工艺进行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活性炭、膨润土、沸石、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重金属Cd2+、Pb2+吸附特征。证明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优于其他几种吸附材料,相同时间内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量最大,效率最高。2.比较四种生物质黄原酸盐,包括淀粉黄原酸盐、壳聚糖黄原酸盐、小麦秸秆黄原酸盐、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重金属Cd2+、Pb2+的吸附特征。证明吸附材料用量均为0.2g/L情况下,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Cd2+、Pb2+的吸附容量最大,吸附容量由大到小分别是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壳聚糖黄原酸盐≥小麦秸秆黄原酸盐>淀粉黄原酸盐。其中,玉米秸秆黄原酸对水中Cd2+、Pb2+离子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0.170mmol/g、0.133 mmol/g;准二级动力学能对四种黄原酸盐吸附Cd2+、Pb2+的吸附动力学进行很好的拟合,相关系数大于0.989;分析吸附条件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Cd2+、Pb2+的影响,发现其对铅、镉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吸附时间≥2h,温度为 20℃至 25℃,pH6~8。3.玉米秸秆原材料制备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制备工艺。证明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合成的最优化条件为NaOH浓度20%,CS2用量5 mL,黄化时间1h,成型硫酸镁用量5%3 mL。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次序为:CS2的用量>黄化时间>NaOH浓度>成型硫酸镁的用量。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处理淋洗废水效果明显,可使淋洗废液中Pb2+、Cd2+、Zn2+、Cr6+和Cu2+的去除率达到83.00%~99.21%,出水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可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的淋洗废液。4.揭示了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重金属铅的动态吸附特征。发现在填充高度为5cm,流速为1mL/min的柱实验中,穿透时间为96h,吸附饱和时间为200h。柱吸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具备对重金属Pb2+的吸附能力,柱吸附穿透和饱和取决于流速、填柱高度和初始浓度,流速和初始浓度越小而填柱高度越高,则穿透时间和饱和时间越长。几种穿透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实验室条件下的穿透曲线,流速越快,填柱高度越短,初始浓度越大,则穿透曲线的斜率越大,多次吸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实际淋洗废液的吸附也表明柱吸附试验结果能应用于实际淋洗工程废液处理。5.开展了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中试生产。中试生产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成品的吸附容量进行了检测,证明和实验室小试产品的各项吸附容量基本一致,达到了预期的中试生产效果。提出了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中试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该流程工艺流程短,设备配置紧凑,装机容量小,能耗低等特点,但存在产率不高问题,在废液回用方面仍有待改进。6.开展了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应用研究。通过在湖南省郴州市某土壤重金属淋洗工程中应用表明,淋洗工程定时在暂存池出口和入口进行取样测定重金属As、Pb2+、Cd2+的浓度。进水总As浓度为0.22~0.63 mg/L、Pb2+浓度为6.09~27.07 mg/L、Cd2+浓度为4~13.78mg/L。经过内部循环,出水浓度总As小于0.02mg/L,Pb2+浓度小于0.5 mg/L,Cd2+浓度小于0.1 mg/L,处理效果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节水效果明显。
张珺[9](2019)在《废弃菌棒的热解活化及其对水中氧氟沙星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食用菌生产及消费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几百万吨废弃菌棒,这些得不到合理处置的废弃菌棒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本研究以废弃菌棒为原料,采用高温管式炉对其进行热解及活化,探究其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的热解性能及不同活化条件下的活化性能,并用最优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对水中氧氟沙星进行吸附,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及吸附过程机理,从而实现废弃菌棒完整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采用高温管式炉对废弃菌棒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对三相产物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下生成的热解炭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发现,热解终温的升高有利于制备以氢气为主要成分的富氢燃气,热解终温为900℃时气体产量最大为489L·kg-1,其中H2占55.55%、CO占31.93%、CH4占8.52%。若要制备液相产物,选择600℃的热解终温比较有利于液相的生成,此时液相产率为27.38%。如果需要制备固体燃料,选择500℃的热解终温有利于生成热值较高且产率较高的固体燃料,此时炭产率为51.23%,热值20.66 MJ-kg-1。(2)以热解终温600℃、升温速率20℃·min-1、热解反应时间1h条件下制得的生物质炭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制备活性炭,探究不同活化温度、碱碳比、活化时间对活化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活化温度、碱碳比、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均呈倒U型分布。其中碱炭比为1、活化时间为1 h、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活性炭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且活性炭产率为31.20%,比表面积为2095.77 m2·g-1,亚甲基蓝脱色能力为615.32 mg·g-1,碘吸附值达到1563.90 mg·g-1。(3)探究不同吸附参数(吸附温度、溶液pH和初始浓度)对水中氧氟沙星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呈正态分布,在pH=7即中性条件下吸附能力最好;吸附温度的升高对氧氟沙星的吸附起促进作用,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类似的,吸附能力也与初始浓度成正比,初始浓度越高,单位质量活性炭吸附量越大。因此在pH=7、55℃、初始浓度为150 mg.L-1时,菌棒活性炭对水中氧氟沙星的吸附能力最佳,此时氧氟沙星的吸附值达到321.40 mg·g-1。根据对其的动力学、热力学分析发现菌棒活性炭吸附氧氟沙星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更加符合Freundlich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多层吸附的过程。
孙龙[10](2019)在《颗粒活性炭对UV/H2O2工艺中残余H2O2的淬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外双氧水(UV/H2O2)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中因其氧化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受温度影响较小等优点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UV/H2O2工艺中会产生多余的H2O2,影响人体健康。鉴于此,颗粒活性炭(GAC)淬灭H2O2工艺因其较好的去除效果与无污染物的产生等优点可作为UV/H2O2的后置工艺。本文研究了GAC淬灭H2O2的动力学过程,分析了淬灭过程中的多项影响因素并对其机理展开了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首先,进行了GAC淬灭H2O2的静态实验,探究了H2O2初始浓度、GAC用量、溶液温度、溶液pH、不同阴离子与天然有机化合物(NOM)等因素对GAC淬灭H2O2过程的影响。(1)对GAC淬灭H2O2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GAC淬灭H2O2反应过程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2)实验以8-16 mg/L的H2O2为考查对象,经过35min后各去除率维持在50%左右,通过对各反应速率常数k值分析可知:H2O2初始浓度的变化对k值几乎不产生影响,各初始浓度下其k值为0.01285±0.0003min-1。(3)实验以0.1-0.9 gGAC作用下的H2O2为考查对象,经过35min后各去除率由28.12%增大至68.75%,通过对各k值的分析可知:k值(0.0016-0.0149min-1)随GAC用量(0.1-0.9g)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其增大的速率为0.016 min-1·g-1。(4)实验以5-25℃温度作用下的H2O2为考查对象,经过35min后各去除率由31.25%增大至77.50%,通过对各k值(0.0089-0.0188min-1)的分析以及阿伦尼乌斯公式可知:温度的升高提升了反应中GAC的淬灭效率,淬灭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Ea=84.26kJ·moL-1。(5)实验以pH=4.5-9.5下H2O2为考查对象,经过35min后各去除率由27.50%增大至58.13%,通过对各k值(0.0072-0.0176 min-1)的分析可知:GAC的淬灭效率随pH的升高而提升。(6)实验以不同阴离子与天然有机物(NOM)作用下的H2O2为考查对象,经过35min后各组去除率由大到小分别为HCO3-(60.6%)>空白组(45.00%)>Cl-(41.25%)>SO42-(31.88%)>NO3-(26.25%)>NOM(20.00%),通过对各k值分析可知:HCO3-对GAC淬灭H2O2反应过程有促进作用,而其他几种离子将对GAC淬灭H2O2过程有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为NO3->SO42->Cl-,NOM对-对GAC淬灭H2O2反应过程有抑制作用。其次,进行了GAC淬灭H2O2的动态实验,所有反应发生在快速小型炭柱测试(RSSCT)中,对比分析了空白组、NOM添加组、HCO3-添加组三组H2O2的去除情况可知:(1)反应经过25天后,炭柱中GAC对H2O2去除率逐渐降低至5%且维持不变至测试结束,表明GAC在整个炭柱测试过程中会逐渐出现吸附饱和的情况(2)添加了NOM炭柱中的GAC在21天后出现饱和的情况,表明NOM的添加会加速炭柱中GAC的饱和。(3)添加了HCO3-炭柱中的GAC29天后出现饱和的情,表明HCO3-添加会减缓炭柱中GAC的饱和。针对已经完成静态与动态实验后的GAC,进行了相关的表征实验分析。(1)对不同pH下(取pH=5.5、pH=7.5、pH=9.5)的GAC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与Boehm滴定。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将会影响H2O2在溶液中的状态以及GAC表面官能团,在pH=4.5-7.5时溶液中H2O2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GAC表面将出现酸性官能团,且酸性官能团会抑制溶液中H2O2的淬灭。而随着pH的升高,当pH=7.5-9.5时溶液中的H2O2更容易解离成·OH与OH-,而GAC表面酸性官能团将逐渐减少且表面碱性官能团将逐渐增多,碱性官能团将加速溶液中H2O2的淬灭。(2)对已经完成RSSCT穿透实验的GAC(空白组GAC、HCO3-组GAC、NOM组GAC)与原GAC进行了表面形态变化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原GAC表面有条状突起且相对粗糙,而在与H2O2发生反应过程中虽然粗糙程度不变,但会消除其条状突起且呈现大量孔洞,而添加了NOM的GAC其表面相对平滑但孔洞相对较少,添加了HCO3-的GAC表面变得平滑且孔洞相对较多且穿过GAC内部。(3)对完成穿透实验的各GAC与原GAC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过后的GAC其比表面积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GAC在与H2O2发生反应过程中会有微孔孔洞的产生。NOM组的微孔孔洞不多的原因是NOM的添加阻塞了GAC其表面微孔孔洞,而HCO3-添加会使GAC表面产生大量微孔孔洞,微孔孔孔容占总孔容比例V 3-HCOGAC>V空白GAC>VNOMGAC>V原GAC。(4)对GAC+H2O2,GAC+H2O2+HCO3-,H2O2+HCO3-的三组溶液进行ESR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GAC+H2O2+HCO3-的反应过程中,GAC逐渐把H2O2与HCO3-富集在其表面,当HCO3-浓度较小时,低浓度的HCO3-会与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发生了反应,从而减少了反应过程中的羟基自由基;当HCO3-浓度逐渐增大时候,因为H2O2与HCO3-的反应会产生羟基自由基,所以当他们富集在GAC表面时反应体系中的羟基自由基会逐渐增多。文章通过相关研究加深了对目标物H2O2降解动力学的了解,为强化GAC淬灭水中残余H2O2工艺性能与推动其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数据与一定的指导,有助于UV/H2O2工艺在饮用水处理行业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二、国内外活性炭生产和市场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活性炭生产和市场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饮用水现状 |
1.1.1 水源污染现状 |
1.1.2 饮用水二次污染现状 |
1.1.3 饮用水污染物类别及对健康的影响 |
1.1.4 饮用水存在超标风险的案例 |
1.2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 |
1.2.2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2.3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组合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药剂 |
2.1.3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分析方法 |
2.2.2 试验方案 |
3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 |
3.1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 |
3.1.1 国内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 |
3.1.2 国外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 |
3.1.3 饮用水常见水质指标研究分析 |
3.2 典型城市生活饮用水调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
4.1 单级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 |
4.1.1 六价铬、铅离子、镉离子的吸附效果研究 |
4.1.2 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的吸附效果研究 |
4.2 纳滤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
4.2.1 硝酸盐氮的去除影响研究 |
4.2.2 六价铬、铅、镉的去除影响研究 |
4.2.3 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的去除影响研究 |
4.2.4 总硬度的去除影响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饮用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试验研究 |
5.1 多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
5.2 活性炭纳滤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
5.3 深度处理出水浓度 |
5.4 本章小结 |
6 纳滤净水器设计 |
6.1 设计要求 |
6.2 工艺设计 |
6.2.1 预处理模块 |
6.2.2 纳滤模块 |
6.3 装置设计 |
6.4 成本核算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上市公司关联型委托贷款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大同煤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扎根研究法 |
1.3.2 文本研究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事件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制度背景、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委托贷款 |
2.1.2 关联型委托贷款 |
2.2 制度背景 |
2.2.1 委托贷款发展历程 |
2.2.2 现今问题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交易成本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优序融资理论 |
2.3.4 金融抑制理论 |
2.4 文献综述 |
2.4.1 信贷配给与融资机制 |
2.4.2 内部资本市场 |
2.4.3 委托贷款相关研究 |
2.4.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联型委托贷款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
3.1 委托贷款的种类及特征 |
3.1.1 非关联型委托贷款 |
3.1.2 关联型委托贷款 |
3.1.3 两者的区别 |
3.2 关联型委托贷款的运作机制 |
3.2.1 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 |
3.2.2 关联型委托贷款的运行机制 |
3.3 关联型委托贷款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 |
3.3.1 内部资本市场路径 |
3.3.2 资本弱化避税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实施方案 |
4.1 大同煤业公司简介 |
4.1.1 大同煤业基本情况 |
4.1.2 大同煤业的股权结构 |
4.1.3 大同煤业的行业地位 |
4.2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运作机制 |
4.2.1 大同煤业资金情况 |
4.2.2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运作机制 |
4.2.3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运行环境 |
4.3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实施策略 |
4.3.1 实施契约主体 |
4.3.2 实施路径及特点 |
4.3.3 关联型委托贷款的交易规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推行动因 |
5.1 补充子公司流动资金,归还到期贷款 |
5.2 节约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5.3 资本弱化渠道,强化避税效应 |
5.4 加大主业发展力度,提升集团整体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同煤业关联型委托贷款的实施后果 |
6.1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6.2 实现避税效应 |
6.3 经营能力提升 |
6.3.1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6.3.2 公司三大主要板块营收能力提升 |
6.3.3 从历年三家控股子公司角度来看经营情况 |
6.4 市场绩效 |
6.4.1 窗口定义以及模型的选取 |
6.4.2 分析关联型委托贷款产生的市场反应 |
6.5 财务绩效 |
6.5.1 创利分析 |
6.5.2 创现分析 |
6.5.3 创值分析 |
6.5.4 风控分析 |
6.5.5 成长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秸秆活性炭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生物质资源现状 |
1.1.2 国内外关于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方针政策 |
1.1.3 国内外生物质资源利用 |
1.1.3.1 生物质液化技术 |
1.1.3.2 生物质气化技术 |
1.1.3.3 生物质燃烧技术 |
1.1.3.4 生物质炭化技术 |
1.2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 |
1.2.1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脱色作用 |
1.2.2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除味作用 |
1.2.3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纯化作用 |
1.3 生物质基活性炭制备的研究 |
1.3.1 物理活化法 |
1.3.2 化学活化法 |
1.3.3 物理化学耦合法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秸秆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秸秆粉末的制备 |
2.2.2 秸秆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2.2.3 秸秆水热炭的制备 |
2.2.4 单一热解法、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分析 |
2.2.5 单一热解法、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分析动力学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秸秆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
2.3.2 单一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
2.3.2.1 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TG-DTG分析 |
2.3.2.2 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热解反应特性指数分析 |
2.3.2.3 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
2.3.3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重分析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2.3.3.1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TG-DTG分析的影响 |
2.3.3.2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特性指数的影响 |
2.3.2.3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4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重及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4.1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TG-DTG分析的影响 |
2.3.4.2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特性指数分析的影响 |
2.3.4.3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5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5.1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TG-DTG分析的影响 |
2.3.5.2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特性指数分析的影响 |
2.3.5.3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制备秸秆活性炭及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秸秆粉末的制备 |
3.2.3 秸秆水热活性炭的制备 |
3.2.4 秸秆热解活性炭的制备 |
3.2.5 超声-热解秸秆活性炭的制备 |
3.2.6 水热协同超声-热解秸秆活性炭的制备 |
3.2.7 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
3.2.8 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化锌浸渍比对水热炭化的影响 |
3.3.2 水热温度对水热炭化的影响 |
3.3.3 磷酸浸渍比对热解炭化的影响 |
3.3.4 热解温度对热解炭化的影响 |
3.3.5 热解升温速率对热解炭化的影响 |
3.3.6 秸秆热解活性炭的正交试验 |
3.3.7 超声浸渍温度对超声-热解活性炭的影响 |
3.3.8 超声浸渍时间对超声-热解活性炭的影响 |
3.3.9 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活性炭的表征、对比及制备原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秸秆活性炭的制备 |
4.2.3 秸秆活性炭的表征 |
4.2.4 秸秆活性炭质量产率的计算及再生方法 |
4.2.5 秸秆活性炭等电点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秸秆活性炭的工业分析 |
4.3.2 秸秆活性炭的元素分析 |
4.3.3 秸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分析 |
4.3.4 秸秆活性炭的ATR-FTIR分析 |
4.3.5 秸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 |
4.3.5.1 氮气吸附等温线 |
4.3.5.2 孔径分布分析 |
4.3.5.3 秸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参数 |
4.3.6 秸秆活性炭的XRD分析 |
4.3.7 秸秆活性炭的等电点 |
4.3.8 ZnCl_2-H_3PO_4 协同活化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制备秸秆活性炭的原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秸秆活性炭性能预测及验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秸秆粉末的制备 |
5.2.3 秸秆热解活性炭(SPC)的制备 |
5.2.4 MBN与IN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5 模型训练数据集的准备 |
5.2.6 模型验证数据集的准备与验证 |
5.2.7 预测模型的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LR的 MBN和 I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1.1 LR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5.3.1.2 LR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5.3.1.3 WSPC、CSPC、SSPC的 MBN与 IN预测LR模型结果分析 |
5.3.2 基于SVR的 MBN和 I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2.1 SVR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5.3.2.2 SVR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5.3.2.3 WSPC、CSPC、SSPC的 MBN与 IN预测SVR模型结果分析 |
5.3.3 基于RFR的 MBN和 I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3.1 RFR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5.3.3.2 SVR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5.3.3.3 WSPC、CSPC、SSPC的 MBN与 IN预测RFR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秸秆活性炭除浊对低度白酒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低度白酒的制备 |
6.2.3 低度白酒的透光率、总酸及总酯的测定 |
6.2.4 低度白酒的风味物质测定 |
6.2.5 活性炭用量对低度白酒的影响 |
6.2.6 活性炭处理时间对低度白酒的影响 |
6.2.7 秸秆活性炭除浊对低度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活性炭添加量对低度白酒透光率、总酸、总酯的影响 |
6.3.2 活性炭处理时间对低度白酒透光率、总酸、总酯的影响 |
6.3.3 活性炭除浊对低度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
6.3.4 活性炭对低度白酒的除浊作用机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原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秸秆制炭过程的液体产物及其中可用于食品工业的组分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的收集 |
7.2.2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的处理 |
7.2.3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的GC-MS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秸秆制炭过程中固体、液体、气体产物产率分布分析 |
7.3.2 不同温度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2.1 300℃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2.2 400℃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2.3 500℃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 不同温度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1 300℃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2 400℃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3 500℃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 不同温度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1 300℃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2 400℃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3 500℃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5 小麦、玉米、高粱秸秆液体产物中食品组分的对比、分析及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中木醋液的成分及抑菌作用分析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秸秆木醋液的制备 |
8.2.2 秸秆木醋液的前处理 |
8.2.3 秸秆木醋液的GC-MS分析 |
8.2.4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抑菌作用分析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基本性质分析 |
8.3.2 小麦秸秆木醋精制液的GC-MS成分分析 |
8.3.3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抑菌作用分析 |
8.3.3.1 小麦秸秆木醋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
8.3.3.2 小麦秸秆木醋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 |
8.3.4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抑菌作用原理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使用的主要简写符号的意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近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科技改良研究 |
(二)中国糖业史研究 |
(三)中国近现代制糖技术史研究 |
三、本文主旨与结构安排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制糖业与制糖技术发展概况 |
一、近代中国甘蔗制糖业概况与蔗糖经济区 |
二、中国手工制糖技术及在近代的发展困局 |
(一)蔗作技术 |
(二)手工制糖技术 |
三、全面抗战爆发前机械制糖厂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尝试与失败 |
(一)民国建立之初的振兴糖业措施 |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
(三)从技术史角度看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
第二章 战时四川甘蔗引种与蔗作技术改良 |
一、科学论证的基础:蔗糖业改良机构与蔗糖经济调查 |
(一)蔗糖业改良机构——四川省甘蔗试验场的设立 |
(二)蔗糖业改良之准备——蔗糖经济调查的进行 |
二、蔗作试验:甘蔗种植的现代化 |
(一)优良蔗种引种试验 |
(二)优良蔗种栽种试验 |
(三)甘蔗宿根技术、秋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试验 |
三、优良蔗种与相关试验成果的推广 |
(一)第一阶段(1937-1942年):由甘蔗试验场主导进行的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 |
(二)第二阶段(1943-1945年):由川康区食糖专卖局主导、甘蔗试验场辅助开展的优良蔗种推广 |
(三)战时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的成果与困难 |
第三章 战时四川省手工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 |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考量与计划 |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的必要性 |
(二)商议与制定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方针 |
二、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 |
(一)压榨 |
(二)熬煮 |
(三)分蜜 |
(四)红糖包装 |
(五)蔗汁澄清 |
(六)糖清脱色 |
三、离心机制糖法的引进与推广 |
(一)离心机制糖技术与黄泥漏钵分蜜法的对比试验 |
(二)手摇离心机的自制与使用法研究 |
(三)离心机制糖技术的推广 |
第四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机械制糖技术引进与发展 |
一、半机械化的小型改良糖厂 |
(一)华农糖厂 |
(二)华原糖厂 |
二、机械制糖技术的全面移植:中国联合炼糖公司的建立 |
(一)中国联合炼糖公司概况 |
(二)中炼司的精糖生产与机械设备 |
三、“维持”与“突破”:由制糖技术发展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特殊性 |
(一)传统手工生产的“维持”——近代手工行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
(二)制糖工业的“突破”——非常态战时经济下的四川省制糖业新发展 |
(三)与其他近代中国手工行业的结合思考 |
第五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困境与蔗糖业的发展悖论 |
一、政策支持的缺乏 |
二、四川省蔗农经济的分散性与不稳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S公司工业废气治理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营销策略研究现状 |
1.2.2 有关环境治理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S公司及其工业废气治理产品营销概况 |
2.1 公司概况 |
2.1.1 公司简介 |
2.1.2 组织框架 |
2.2 产品发展历程和经营状况 |
2.2.1 产品发展历程 |
2.2.2 公司经营状况 |
2.3 产品营销现状 |
2.3.1 产品现状 |
2.3.2 价格现状 |
2.3.3 营销渠道现状 |
2.3.4 促销现状 |
第三章 S公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
3.1 基于访谈分析 |
3.1.1 访谈对象 |
3.1.2 访谈内容与方式 |
3.1.3 访谈结果与讨论 |
3.2 基于问卷调查分析 |
3.2.1 内部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外部量表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内部量表差异性分析 |
3.2.4 外部量表差异性分析 |
3.2.5 内外部对比研究 |
3.2.6 问卷研究结论 |
3.3 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价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3 营销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4 促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 问题原因分析 |
3.4.1 产品问题原因分析 |
3.4.2 价格问题原因分析 |
3.4.3 渠道问题原因分析 |
3.4.4 促销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S公司产品市场分析 |
4.1 市场需求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状况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市场细分分析 |
4.2.1 地理要素分析 |
4.2.2 客户要素分析 |
4.2.3 行业要素分析 |
4.3 目标市场选择 |
4.4 市场定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5.1 产品营销策略优化思路 |
5.1.1 产品特性分析 |
5.1.2 优化依据分析 |
5.1.3 优化思路 |
5.2 优化的前提条件 |
5.2.1 优化销售部门组织结构 |
5.2.2 加大培养销售团队的力度 |
5.3 营销策略优化措施 |
5.3.1 产品策略优化 |
5.3.2 价格策略优化 |
5.3.3 渠道策略优化 |
5.3.4 促销策略优化 |
5.4 优化后的营销策略优势 |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玉米秸秆原料发酵生产丁醇及脱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质纤维素原料概述 |
1.2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
1.2.1 蒸汽爆破 |
1.2.2 酸预处理和水解 |
1.2.3 碱预处理 |
1.2.4 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预处理 |
1.2.5 有机溶剂预处理 |
1.2.6 微波-化学试剂预处理 |
1.2.7 微生物预处理 |
1.2.8 几种常用预处理方式的比较 |
1.3 预处理液脱毒 |
1.3.1 预处理液中抑制剂概述 |
1.3.2 预处理液中抑制剂脱毒方法 |
1.4 丁醇发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糠醛渣水解液生产丁醇以及脱毒策略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和菌种 |
2.2.2 FRs的预处理 |
2.2.3 纤维素酶水解FRs |
2.2.4 FRs水解液的脱毒 |
2.2.5 丁醇发酵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Rs的预处理 |
2.3.2 FRs的水解条件优化 |
2.3.3 FRs水解液的脱毒条件优化 |
2.3.4 FRs的水解液发酵方式 |
2.3.5 FRs的水解液先脱毒后与培养基混合灭菌用于丁醇发酵(DMS) |
2.3.6 FRs的水解液同步脱毒灭菌用于丁醇发酵(SDS) |
2.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三章 酸预处理液循环利用联产木糖和丁醇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和菌种 |
3.2.2 H_2SO_4预处理玉米秸秆 |
3.2.3 预处理液的循环利用 |
3.2.4 预处理秸秆的酶解 |
3.2.5 丁醇发酵 |
3.2.6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预处理液循环利用生产丁醇和木糖流程图 |
3.3.2 H_2SO_4预处理玉米秸秆 |
3.3.3 预处理液的回收再利用 |
3.3.4 高温瞬时高固液比预处理提高木糖浓度 |
3.3.5 纤维素酶水解AcP-CS |
3.3.6 脱毒的玉米秸秆酶水解液发酵生产丁醇 |
3.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四章 碱预处理液脱毒工艺及再利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培养基配方 |
4.2.4 玉米秸秆的碱预处理方法及木质素的提取方法 |
4.2.5 预处理液脱毒用于丁醇发酵 |
4.2.6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工艺流程图 |
4.3.2 碱预处理液的脱毒 |
4.3.3 碱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水解糖化 |
4.3.4 AlP-CS及预处理液脱毒用于丁醇发酵 |
4.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五章 碱预处理秸秆同步糖化发酵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菌株和酶 |
5.2.2 稀碱预处理玉米秸秆 |
5.2.3 分析方法 |
5.2.4 同步糖化发酵(SSF) |
5.2.5 分步糖化发酵(SHF)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SF发酵生产丁醇流程图 |
5.3.2 预水解时间对SSF生产丁醇的影响 |
5.3.3 温度对SSF生产丁醇的影响 |
5.3.4 接种量对SSF生产丁醇的影响 |
5.3.5 酶添加量对SSF生产丁醇的影响 |
5.3.6 CSL添加量对SSF生产丁醇的影响 |
5.3.7 AlP-CS添加量对SSF生产丁醇的影响 |
5.3.8 5升发酵罐中SSF和 SHF法生产丁醇 |
5.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玉米秸秆同步预处理脱毒灭菌工艺生产丁醇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培养基配方 |
6.2.4 同步脱毒灭菌预处理条件 |
6.2.5 AcP-CS木质素的去除 |
6.2.6 木质素制备活性炭 |
6.2.7 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丁醇 |
6.2.8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酸预处理 H_2SO_4添加量 |
6.3.2 活性炭脱毒条件优化 |
6.3.3 酸预处理后秸秆加NaOH浸泡对预处理液中毒素的影响 |
6.3.4 酸预处理液和NaOH浸泡液混合沉淀木质素 |
6.3.5 几种同步糖化发酵方式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生物质黄原酸盐对土壤重金属淋洗废液的处理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
1.2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 |
1.2.1 淋洗方法 |
1.2.2 淋洗剂 |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1.3.1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3.2 沉淀法 |
1.3.3 絮凝/混凝法 |
1.3.4 膜分离法 |
1.3.5 电化学法 |
1.3.6 吸附法 |
1.4 黄原酸盐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黄原酸盐的概述 |
1.4.2 黄原酸盐的制备方法 |
1.4.3 黄原酸盐吸附重金属的原理 |
1.4.4 黄原酸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5 黄原酸盐吸附重金属的表征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无机吸附剂与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吸附性能比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设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几种材料对Pb~(2+)、Cd~(2+)的吸附情况 |
2.3.2 吸附去除率分析 |
2.4 小结 |
3 四种不同生物质黄原酸盐对重金属的吸附特征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生物质黄原酸盐材料制备 |
3.2.2 生物质黄原酸盐对废水中重金属铅、镉的吸附实验 |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生物质黄原酸盐对废水中Pb~(2+)、Cd~(2+)的吸附性能 |
3.3.2 不同生物质黄原酸盐对模拟废水中Pb~(2+)、Cd~(2+)吸附动力学 |
3.3.3 吸附温度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YCX)吸附Pb~(2+)、Cd~(2+)效果影响 |
3.3.4 pH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YCX)吸附Pb~(2+)、Cd~(2+)效果的影响 |
3.3.5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YCX)吸附Pb~(2+)、Cd~(2+)前后的FT-IR表征 |
3.4 小结 |
4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材料合成 |
4.3.2 制备方法实验设计 |
4.3.3 解吸实验 |
4.3.4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重金属淋洗废液的吸附实验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分析 |
4.5.1 制备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参数优化 |
4.5.2 制备响黄原酸盐制备的影响因素 |
4.5.3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铅前后表面分析 |
4.5.4 解吸实验 |
4.5.5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处理淋洗废水的离子吸附实验 |
4.6 小结 |
5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铅的动态吸附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制备 |
5.3 柱吸附实验 |
5.3.1 批次实验 |
5.3.2 吸附装置 |
5.3.3 吸附柱吸附解吸的穿透实验 |
5.4 相关吸附模型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材料的制备 |
5.5.2 穿透曲线和吸附质初始浓度的关系 |
5.5.3 穿透曲线和吸附材料填充高度的关系 |
5.5.4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5.5.5 穿透模型 |
5.5.6 循环吸附效率 |
5.6 小结 |
6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的中试生产工艺研究 |
6.1 前言 |
6.2 中试生产设计 |
6.2.1 主要原料和设备 |
6.2.2 中试生产工艺 |
6.2.3 中试生产过程 |
6.3 中试生产关键控制点及工艺参数 |
6.4 中试生产产量及质量指标 |
6.5 稳定性检测 |
6.6 成本计算 |
6.7 小结 |
7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处理重金属淋洗废水的工程应用 |
7.1 前言 |
7.2 中试工程实例工艺流程 |
7.3 主要构筑物 |
7.3.1 暂存罐 |
7.3.2 反应罐 |
7.3.4 斜管沉淀池 |
7.3.5 串联吸附罐 |
7.4 实验设计处理 |
7.5 工程应用效果 |
7.5.1 土壤淋洗效果 |
7.5.2 尾砂淋洗效果 |
7.5.3 淋洗液处理效果 |
7.5.4 小结 |
8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废弃菌棒的热解活化及其对水中氧氟沙星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废弃菌棒概述 |
1.1.1 废弃菌棒现状 |
1.1.2 国内外对废弃菌棒的研究进展 |
1.2 生物质热解技术 |
1.2.1 生物质能源 |
1.2.2 生物质热解 |
1.3 活性炭概述 |
1.3.1 生物质活性炭研究现状 |
1.3.2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
1.4 氧氟沙星简述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药品 |
2.1.1 实验器材与设备 |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与分析方法 |
2.2.1 废弃菌棒原料分析和预处理 |
2.2.2 废弃菌棒的热解 |
2.2.3 菌棒热解炭的活化 |
2.2.4 菌棒活性炭对水中氧氟沙星的吸附 |
第三章 废弃菌棒热解过程研究及热解炭性质分析 |
3.1 实验原料与性质 |
3.2 热解终温对热解效果的影响 |
3.2.1 热解终温对三相产率的影响 |
3.2.2 热解终温对气相产物组成的影响 |
3.3 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热解炭性质分析 |
3.3.1 热解炭的元素组成及热值分析 |
3.3.2 SEM分析 |
3.3.3 FTIR分析 |
3.4 最佳热解炭的确定及热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解炭活化过程研究及活性炭性质分析 |
4.1 不同活化条件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4.1.1 碱碳比对活性炭产率及吸附能力的影响 |
4.1.2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产率及吸附能力的影响 |
4.1.3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产率及吸附能力的影响 |
4.2 最佳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表征 |
4.2.1 SEM分析 |
4.2.2 XRD分析 |
4.2.3 孔径分布 |
4.3 一步法制备菌棒活性炭及其性能研究 |
4.3.1 一步法制备菌棒活性炭 |
4.3.2 一步法制备的活性炭的结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棒活性炭对水中氧氟沙星的吸附研究 |
5.1 菌棒活性炭吸附氧氟沙星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正交实验设计 |
5.1.2 正交实验结果 |
5.1.3 极差分析 |
5.1.4 方差分析 |
5.2 活性炭吸附氧氟沙星机理研究 |
5.2.1 吸附动力学分析 |
5.2.2 吸附等温线 |
5.2.3 热力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颗粒活性炭对UV/H2O2工艺中残余H2O2的淬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UV/H_2O_2高级氧化工艺 |
1.1.1 高级氧化工艺(AOPs) |
1.1.2 UV/H_2O_2工艺 |
1.1.3 工艺中残余H_2O_2的危害及其去除方法 |
1.2 GAC的特性 |
1.3 GAC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GAC的制备 |
1.3.2 GAC的改性 |
1.3.3 GAC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4 生物活性炭(BAC) |
1.3.5 GAC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
1.3.6 GAC与H_2O_2催化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预处理工作 |
2.2.2 静态实验中GAC淬灭水中H_2O_2影响因素研究 |
2.2.3 RSSCT测定H_2O_2穿透实验 |
2.2.4 表征指标测试方法 |
第三章 GAC淬灭水中H_2O_2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H_2O_2的淬灭情况 |
3.3 H_2O_2初始浓度对GAC淬灭H_2O_2过程的影响 |
3.4 GAC用量对GAC淬灭H_2O_2过程的影响 |
3.5 温度对GAC淬灭H_2O_2过程的影响 |
3.6 pH对GAC淬灭H_2O_2过程的影响 |
3.7 不同阴离子及NOM对GAC淬灭H_2O_2过程的影响 |
3.8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RSSCT穿透H_2O_2实验与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RSSCT实验中三组不同试验的穿透曲线比对情况 |
4.3 机理研究 |
4.3.1 GAC的FIR与Boehm滴定表征 |
4.3.2 GAC的SEM与BET表征 |
4.3.3 GAC的SEM与BET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国内外活性炭生产和市场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D]. 张航. 浙江大学, 2020(08)
- [3]上市公司关联型委托贷款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大同煤业为例[D]. 程子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4]秸秆活性炭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 蒋汶.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5]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D]. 张然. 西南大学, 2020(02)
- [6]S公司工业废气治理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陈雷. 长安大学, 2020(06)
- [7]玉米秸秆原料发酵生产丁醇及脱毒策略研究[D]. 董晋军. 江南大学, 2019(05)
- [8]生物质黄原酸盐对土壤重金属淋洗废液的处理和应用研究[D]. 李武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9]废弃菌棒的热解活化及其对水中氧氟沙星的吸附研究[D]. 张珺.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颗粒活性炭对UV/H2O2工艺中残余H2O2的淬灭研究[D]. 孙龙.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