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丽[1](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智伟[2](2020)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善社会风气的经验与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风气是社会意识的外在表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体现为社会大众普遍流行的群体行为。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系统良性运转、国家机制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民众文明素质、增强幸福指数的内在要求。反之,不健康甚至败坏的社会风气,恰似毒瘤雾霾,贻害无穷。因此,治理和改善社会风气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改造山河、重整家园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治理与改善,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带动社会风气转变、运用强制打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坚持舆论宣传与群众动员相结合等手段,多管齐下,破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陈规陋俗,彻底消灭了沉疴已久的卖淫、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同时,坚持“破中立新”的方针,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宣传先进模范、高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等举措,营造了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平等互助、诚信友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人们崇尚的道德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逐步成为全社会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良好的社会生态初步形成。历史不容遗忘。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领导开展的社会风气变革运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终结了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奋进振兴的历史新篇章,值得鼓与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重温那段历史,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社会治理经验和智慧,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魅力不减,对于新时代我国社会风气的改善以及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无疑有着方法论意义,提供弥足珍贵的启发、启示和启迪;进而言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刘炎飞[3](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雁东[4](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行统一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审视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育成效不显着、不理想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知行割裂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论题。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观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体系中进行研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相统一的基础理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知行割裂问题的成因,建设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策略。论文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全面系统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引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知行合一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纵观整个哲学史,关于知行关系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知与行混为一谈,混淆了知与行自身特质的规定性;另一种则是把知与行完全割裂开来,忽视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是认识与实践辩证发展的过程。本文在对比分析古今中外先贤哲人知行观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王阳明、班杜拉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即重“知”观、重“行”观、“知”“行”并重观,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我们理解知行统一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深入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问题。该部分分别从施教者、受教者的单一维度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角度来看,知行分离主要表现为施教活动与受教者思想觉悟脱节、与现实生活脱节、知识与信仰脱节等主要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的角度来看,知行分离主要体现为无知不行、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环境影响等客观方面以及思想觉悟等主观方面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条件和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做到知行统一,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主观方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安排等客观方面的条件。论文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知行统一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从施教者的知到受教者的行全过程促进知行统一的条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规律及模式,提出了主动型统一、被动型统一以及主动被动交叉型统一三种模式。第四章分析总结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对策,从构建施教者的知行统一、受教者的知行统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等角度阐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知行统一,对于施教者而言,要逐步提高自身知识及理论素养,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时刻以身作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受教者而言,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根本,不断提高判断力,增强对于认知内容的认同感,促进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统一,培养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环境,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杨舒涵[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行政价值观是行政主体(政府)对行政客体(行政系统)实施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解,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中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中国政府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是一切为了人民,显着的人民性是中国行政价值观与西方行政价值观最本质的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关注重点从以经济为中心,逐渐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并进一步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覆盖的领域更加全面,价值维度更加多元,表现出持续的成长性。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价值观演化,也只是经济、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尽管不同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和政策关注的重心有所变化,但行政价值观的核心仍然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以及政策终极指向必然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价值追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的行政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行政价值观建设的先进水平,也为其发展完善提供经验借鉴。四十年来,上海的行政价值理念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改革和建设到新世纪前后的重开放开发和市场化、国际化再到当前的更加注重创新、转型和协调发展,呈现出持续的演进与成长。但其核心价值取向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围绕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上海将市场化、法治化、服务化作为实现行政价值观的基本条件,率先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最终归宿都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具体体现。因此,完善中国行政价值观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并从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共同推进行政价值观的落地。思想层面,重点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和任务,以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的新理念指引发展。制度层面,重点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为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全面推进人民民主和法治中国建设,以刚性的制度设计保障行政价值观的落实。实践层面,妥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同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和渠道,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吴礼明[6](2019)在《斯大林群众观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者之一,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斯大林在“一切为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带领苏联党和人民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进中,对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本体、历史主体、历史运动的开展、历史发展的目的展开了深入的思考,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既为他赢得无上荣誉,也给他带来无尽流言!他带领人民群众奋进伟大事业中的理论和实践,在后世的批判中湮没不彰,乏人问津!今天,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镜,对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提、历史演进、理论结构、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透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镜,对遮蔽斯大林群众观的流言蜚语尽可能地做出符合历史的辩证分析,提炼其独特性特征,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不仅是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者——斯大林的需要,也是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艰辛辽远运动历程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全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人”、“人们”、“人民”、“群众”等概念的内涵界定、斯大林“群众”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综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溯源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提。把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的群众理论创制和实践开展,放眼近代人类世界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人类世界对抗、融合和竞争的大时代下来审视;把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呈现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托命者、俄国历史传统的附体者两维角度来观察;并从原生家庭、学校教育、新生家庭的小环境来体味。指出:在人类及其社会世界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对抗加剧,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及现实基础,承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衣钵,原生家庭、早期教育的个性塑造以及新生家庭的动荡不安,成为斯大林在解释、改造世界的人生历程中,构建自身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基础。第二章是探析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演进。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生成放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历史实践中,结合斯大林从革命的“学徒”、“帮工”而为革命的“师傅”进而“领袖”的成长历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艰辛辽远的历史运动角度,把斯大林的群众观当做一个有机的生命而非割裂的器官。指出:斯大林的群众观是在惊心动魄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为保持、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伟大实践开展中逐步形成、发展、丰富起来的。它经历了工人运动中的学习探索,革命斗争中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的日渐成熟,社会主义高歌猛进中的矛盾实践,它是事物辩证运动的历史呈现。第三章是透视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结构。从哲学基础、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方面对斯大林群众观进行全面透视。指出:斯大林对其群众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把握及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而不断丰富调整的,是在对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问题的不断呼应中发展完善的,经历了一个抽象“反映”、本质“把握”和真正“拥有”的辩证过程。斯大林的一生,是学习、宣传、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生,是在“一切为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无产阶级群众立场的统一便是斯大林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斯大林在解释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政权的本体和社会主义的主体时,把人民群众与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认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群众是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之源,苏维埃政权是人民群众的政权,它的合法性依据在于人民群众的信任,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在探索“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方法时,把理论道路抉择、干部选拔监督培训、教育信任群众与党的坚强领导统一起来,认为不管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布尔什维克化还是实现党的真正领导,都需要真正而先进的理论;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挑选干部、监督干部、培训干部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同时,工人阶级先进分子要同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联系,相信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学习;最后,在党的争论、批评完成后,不管是统一的党还是铁的纪律,全体党员意志的统一和行动的统一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无产阶级专政胜利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是考察斯大林群众观的实践活动。把斯大林构建的群众理论放在无产阶级保持政权、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中来考察。指出:在政权建设上,斯大林在保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实践开展中,既有改善、改造国家机关的真实行动,也有无产阶级新贵族形成的历史事实;既有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后积极管理国家的真实一面,也有无产阶级民主法制之外,政治警察的大行其道;既大量涌现出社会主义新人,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无尽苦恼。特别说明的是,大清洗的发动并不是一夜之间做出的,它是苏俄在根深蒂固的专制传统中,在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长期敌视包围的环境下,党内路线之争、社会主义建设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它随着斯大林对苏联国内外矛盾、形势认识的变化而转换为不同的斗争方式。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能力不足而又无力摆脱落后的旧秩序梦魇纠缠的矛盾体现。这不是社会主义的错,但它却使社会主义蒙了羞!无产阶级政权需要历史的经验和过程。在经济建设上,斯大林高举列宁“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伟大旗帜,构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国家计划指导、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行、社会主义集体协作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的苏联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然而,在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党的领导经验缺乏,干部能力不足,社会在急于通过改造生产关系建成社会主义的心理驱使下,农业改造中出现了正确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相脱节、甚至侵犯群众利益行为大量发生的波折,经过加强党的领导与政策调整,农业集体化目标最终完成。这为苏联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建成打下了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五章是提炼斯大林群众观的基本特征。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特征提炼放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史的历史视野下,进行历史的、整体的、辩证的动态考察,指出:斯大林的群众观是在继承历史、发展历史、影响历史进程的历史运动中产生的;是在对人类历史、党的历史、苏维埃历史和社会主义历史的整体把握中发展的;是在对自我与历史、卓越人物或领袖与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辩证认识中升华的;是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呈现的。它具有历史性、整体性、辩证性和矛盾性。它是有机的生命存在,而非孤立抽象的理论教条。第六章是总结斯大林群众观的经验教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放在共产党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长河中来感悟,指出:探索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永恒发展的首要前提,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教条主义相斗争,在与人民群众心理无限逼近的历史运动中才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平稳运行的坚强保障,其中,坚持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法治保障;“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它要求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价值追求中,通过不断“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实现每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解放。
杨抗抗[7](2019)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文中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时代精神的表达,反映了在新的全球化阶段人类社会展现出的日益相互依赖、命运与共的客观实际。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会结合成大小范围不同、或强或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形式由原始的氏族、部落,发展到民族、国家,进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包括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正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分四章分别介绍这一理念的生成基础、核心意蕴、时代意义、实践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这一理念的生成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前提。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事实,因而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共同体。其次,这一理念的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人类历史必然走向世界历史,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最后,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回应时代的要求。当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全球性风险和生存危机,时代的客观挑战,要求人类发展观念、交往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曾经单体作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全球性风险社会,人类需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都曾经对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他们虽然不曾直接使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对人类共同体的想象和深刻见解,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学说,蕴含着真正的共同体精神,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吸收融合了中西文明的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主要包括新发展观、新全球秩序观以及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发展观,超越了资本利益至上的发展模式,确立以合作、共享、可持续为目标的发展取向,内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的新型世界秩序建立在平等、包容和团结原则基础上,通过创新全球治理、民主协商实现,其目标是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由于人类生存在共同的环境中,其根本利益具有共同性,因而人类可以进行对话,从而产生某些价值共识。今天,人类社会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界限的人类共同价值,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的基本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世界未来形势的准确研判后提出来的。这一理念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交往而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荣。这一理念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治理理念和价值理念的重大性变革,随着时间的展开,这一理念必将对人类社会存在方式的根本重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利益分享困境、制度共建困境以及价值认同困境。认识上的清醒有利于实践的推进,因而有必要分析导致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坚持当前与长远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求同与存异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需要发挥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观因素,是指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生成,如果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缺少人类主体意识和兄弟般关系的心理结构,人类就会成为分散的、孤立的、个体的存在,而不能成为类存在。客观因素,是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人类主体意识的生成需要在一定的现实物质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没有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社会交往的普遍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只能停留于美好的愿望与设想层面,而不能成为现实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通向自由人联合体必经的世界历史阶段。必须基于人类共生共荣这一根本的哲学立场和价值取向,积极探索世界市场体系和世界治理体系的合理变革方向与路径,解放和发展全球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物质丰裕程度、社会交往程度和文明交流程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
刘凯[8](2019)在《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廉政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廉洁光荣的价值认同,确立廉洁奉公的价值取向,最终达到预防和消除腐败的目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来看,廉政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获得廉政认知、树立廉政信念、形成廉政情感、培养廉政意志、养成廉洁习惯。廉政教育是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一环,是预防腐败现象产生的第一道防线,能够从根源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构筑“不想腐”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氛围的重要途径,也是减少和解决腐败问题高效而经济的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揽全局,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重视廉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廉政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我国廉政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本文针对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现状,结合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分析廉政教育内涵和功能的前提下,从提出背景与理论渊源、主体框架、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等四个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探索其在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王希科[9](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向生态文明迈进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纪元。这一伟大转变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其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对象。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导论部分探讨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区分。第一章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条件。本论文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其理论根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血脉相通,思缕相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成为其强大的理论背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哲学理念。其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依据。它呼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了全球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时代潮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成长,发展成熟。第二章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它表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在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力要素理论,提出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又高度概括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新型关系,提出新绿色发展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强调了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并且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了培养生态文化观念和环境保护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物和人文生态景观等文化生态遗存保护的紧迫性;在社会建设方面,习近平对生态社会树立共同体意识做出了贡献,倡议建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他还对在生态社会中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使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大踏步前进,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的绿色屏障。第三章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意义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和提供了根植于现实的理论方法。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了解决之道,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并且还为世界生态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毛必祥[10](2019)在《民族主义话语下孙中山“独立”观念研究》文中提出“独立”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词汇。由于英语Nationalism的多义性,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将它翻译作“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国民主义”三种。相应地,“独立”观念也有三种,分别是“国家独立”、“民族独立”和“国民独立”。从1895到1925年,在这30年的革命生涯中,民族主义是孙中山思想观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这期间,恰恰是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时代。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自然也处在转型之中。而研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近代转型,“独立”观念则是关键一环。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独立”观念是基于他对国家出路问题的思考而不断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孙中山的“独立”观念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5到1911年,孙中山的“独立”观念是介于种族与国家之间:既主张“种族独立”,又提倡“国家独立”。前者只是他动员群众、领导革命的一个口号,后者才是他革命的真实目的。第二阶段,从1912到1914年,孙中山的“独立”观念是处于国民与国家之间:既主张“国民独立”,又提倡“国家独立”。这是孙中山“国民国家”观念正式形成的表现,在理论上,这种观念下的“国民”与“国家”是平等的。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处于非独立的状态,使得二者并不平等,“国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家”的附庸,导致“国家独立”相对于“国民独立”更为重要。因此,在“国民国家”观念下,孙中山是希望通过“国民独立”来实现“国家独立”。然而,“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提出“训政”的革命程序,这标志着其“国民国家”观念的搁置,并暂时放弃了“国民独立”观念。吊诡的是,1917年,《中国存亡问题》中又再次提倡“国民独立”。所以,从1914到1919年,是孙中山“国民国家”观念转向“民族国家”观念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从1919到1923年,孙中山走向国家主义,只提倡“国家独立”。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孙中山转向“民族国家”观念,主张形成一个“大中华民族”,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独立”。第四阶段,从1924到1925年,孙中山的“独立”观念为“国家独立”与“民族独立”观念并存。由于苏俄的影响,孙中山被迫接受一些世界主义观念,但并没有放弃此前的国家主义思想。所以,在这阶段,孙中山的“独立”观念是处于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状态。总之,孙中山“独立”观念的更迭、演变,不仅表现了他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转型过程,而且反映了在探索中国出路问题的过程中充满了艰难与曲折,更加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
二、他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善社会风气的经验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社会风气及其改善的意义 |
2.1 社会风气的含义及特点 |
2.1.1 社会风气的含义 |
2.1.2 社会风气的特点 |
2.2 社会风气的影响因子分析 |
2.2.1 时代变迁与社会风气 |
2.2.2 风俗习惯与社会风气 |
2.3 改善社会风气的意义 |
2.3.1 改善社会风气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
2.3.2 改善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
2.3.3 改善社会风气是提升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 |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善社会风气的主要内容 |
3.1 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
3.1.1 禁止黄赌毒,扫除丑恶现象 |
3.1.2 出台法律法规,取缔旧风陋习 |
3.1.3 发展文化教育,消除封建迷信 |
3.2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3.2.1 进行整风运动,造就“六又”局面 |
3.2.2 开展“三反五反”,严惩党内腐败 |
3.2.3 牢记“两个务必”,致力廉洁高效 |
3.3 倡导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 |
3.3.1 家庭关系其乐融融 |
3.3.2 邻里之间守望相助 |
3.3.3 社会成员平等友爱 |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善社会风气的经验 |
4.1 党的正确领导与群众热情参与相结合 |
4.1.1 党的领导是关键 |
4.1.2 民众的参与是根本 |
4.2 发展经济与追求公平正义相结合 |
4.2.1 发展经济保民生 |
4.2.2 厚植公正价值观 |
4.3 强制打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
4.3.1 严厉打击显威力 |
4.3.2 说服教育晓人理 |
4.4 整体推进与典型示范相结合 |
4.4.1 整体推进出成效 |
4.4.2 典型示范树榜样 |
4.5 利益引导与情感认同相结合 |
4.5.1 利益引导促动力 |
4.5.2 情感认同暖人心 |
第五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善社会风气的启示 |
5.1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 |
5.1.1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5.1.2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
5.2 深化改革,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
5.2.1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
5.2.2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
5.3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理想道德教育 |
5.3.1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
5.3.2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加强理想道德教育 |
5.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先进模范 |
5.4.1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5.4.2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发挥榜样的作用 |
5.5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
5.5.1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社会治理创新 |
5.5.2 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 |
(4)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尝试及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的相关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相关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行 |
(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界定 |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理论资源 |
(一)王阳明的知行观 |
(二)班杜拉的知行观 |
(三)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实践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
(一)重“知”观 |
(二)重“行”观 |
(三)“知”“行”并重观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问题解析 |
一、施教者的知行分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觉悟分离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脱节 |
(三)知识与信仰脱节 |
二、受教者的知行分离 |
(一)无知不行 |
(二)知而不行 |
(三)行而不知 |
三、施教者与受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
(一)施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
(二)受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 |
第三章 知行统一的条件与模式 |
一、施教者知行统一的条件与模式 |
(一)主观条件 |
(二)客观条件 |
(三)施教者知行统一的模式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的条件及模式 |
(一)受教者知行统一的个体性条件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的环境性条件 |
(三)受教者知行统一的模式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策略 |
一、施教者知行统一 |
(一)施教者自身知识及理论素养的提高 |
(二)认清使命、以身作则 |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运行相结合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
(一)以“四个自信”为本,增强受教者的判断力和认同感 |
(二)提高情感调控,促进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效统一 |
(三)加强自身意志训练,培养坚定的信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环境建设 |
(一)以个体为基础打造和谐向上的人际环境 |
(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推动正面舆论环境建设 |
(三)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优化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行政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行政的释义 |
二、价值的内涵 |
三、行政价值、价值观及行政价值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一、内在价值取向:维护阶级利益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
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及主要功能 |
一、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 |
二、行政价值观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
第一节 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二、强调效率、公平与法治 |
三、重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
第二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思想文化根基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总体特征 |
一、阶级性和人民性 |
二、成长性和一致性 |
第三章 实证分析:来自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上海的城市简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
一、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分析视角 |
二、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
第三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分析 |
一、核心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价值观取向的实践条件:市场化、法治化和服务化 |
三、价值观取向的整体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第四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成因分析 |
一、上海发展的历史传承 |
二、上海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三、上海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
第五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建设经验分析 |
一、在落实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行政价值观的建设 |
二、在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行政价值观的提升 |
三、在引入民众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行政价值观的完善 |
第四章 主要启示:完善行政价值观的路径建议 |
第一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
一、以人民幸福为历史使命 |
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 |
第二节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制度保障 |
一、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人民民主,拓宽公民参与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
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结语 从应然到实然:一个未尽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6)斯大林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者——斯大林的需要 |
(二) 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及实践辽远、艰辛历史运动的需要 |
(三)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
二、概念界说 |
(一) “人”:历史的起点 |
(二) “人们”:历史的主体和对象 |
(三) “人民”: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群众”概念 |
(四) “群众”:无产阶级解释、改造世界的“人民”概念 |
(五) 斯大林“群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 |
一、时代前提 |
(一) 人类世界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 |
(二) 人类世界对抗、融和与竞争的大时代 |
二、理论前提 |
(一) 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二) 俄国历史传统的梦魇纠缠 |
三、家庭及学校环境 |
(一) 从约瑟夫到柯巴到斯大林的名字变换说起 |
(二) 失爱压抑的原生家庭 |
(三) 保守、强势的教会学校教育 |
(四) 渴望温情的新生家庭 |
第二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演进 |
一、工人运动中的学习探索 |
二、革命斗争中的初步形成 |
三、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的日渐成熟 |
(一) 社会主义政权取得及巩固中的领导地位确立 |
(二) 社会主义道路抉择中的领袖地位确立 |
四、高歌猛进中的矛盾实践 |
(一) 农业集体化:准备不足——混乱无序——加强领导 |
(二) 大清洗:对反对派认识变化——斗争方式转换——反思 |
(三)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后的教条僵化与晚年反思 |
第三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透视 |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 |
(一) 革命低潮中的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反映” |
(二)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把握” |
(三) 晚年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拥有” |
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群众立场 |
(一) 马克思主义立场 |
(二) 无产阶级群众立场 |
三、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的立身之本 |
(一) 党的性质及力量之源 |
(二) 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及合法性依据 |
(三) 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归 |
四、基本方法:理论、干部、群众与党四位一体关系的统一 |
(一) 正确的理论和道路 |
(二) “组织决定一切”与干部的选拔、监督与培训 |
(三) 相信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学习 |
(四) 党的意志的统一 |
第四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实践考察 |
一、在政权建设上:保持政权,巩固政权,使它成为不可战胜 |
(一) 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及路径设计 |
(二) 保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措施 |
(三) “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 |
二、在经济建设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
(一) 前进中的“后退”: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
(二) 统一中的分歧:“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三) 工业化: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障 |
(四)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巩固构建基础 |
第五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基本特征 |
一、历史性 |
(一) 斯大林群众观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历史继承中发展起来的 |
(二) 斯大林群众观在推进人类历史发展中影响着人类历史 |
二、整体性 |
(一)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与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统一 |
(二) 人民群众在自身发展中也在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 |
(三) 人民群众是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力量之源、立身之本 |
(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
三、辩证性 |
(一) 对卓越人物、领袖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作用上的辩证认识 |
(二) 对个人崇拜的辩证认识 |
四、矛盾性 |
(一) 时代矛盾是斯大林理论及实践运动的存在底色 |
(二) 理论矛盾是斯大林对时代对立现实的内心呼声 |
(三) 实践矛盾是时代矛盾、理论矛盾在改造世界中的综合反映 |
(四) 评价矛盾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矛盾合力的结果 |
第六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鉴戒 |
一、探索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永恒发展的首要前提 |
(一)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呈现必须坚持同教条主义做斗争 |
(三)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必须坚持与民心相符合 |
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平稳运行的坚强保障 |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顺畅开展的政治前提 |
(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 |
(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法治保障 |
三、“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
(一)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永恒的价值追求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案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生成基础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过程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释义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构成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现实基础 |
一、物质前提:社会化大生产的事实存在 |
二、历史必然: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的客观趋势 |
三、时代要求:全球性生存危机的合理回应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理论渊源 |
一、西方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
三、马克思的人类共同体思想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意蕴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新发展观 |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实践困境 |
二、人与人对立的发展观及其实践困境 |
三、新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新世界秩序观 |
一、传统世界秩序的不合理及其困境 |
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存在与发展趋势 |
三、新世界秩序观的内涵与实质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共同价值 |
一、共同价值的实质 |
二、共同价值何以必要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基本价值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的意义 |
一、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
二、占据国家外交价值的制高点 |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的意义 |
一、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的创新 |
二、促进世界治理理念的变革 |
三、推动交流互鉴文明观的生成 |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困境及成因 |
一、利益共享困境及成因 |
二、制度共建困境及成因 |
三、价值认同困境及成因 |
第二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论 |
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 |
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
三、求同与存异的统一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的可能因素 |
一、主观因素:人类主体意识的生成 |
二、客观因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社会交往普遍展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8)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廉政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
2.1 廉政教育的内涵 |
2.2 廉政教育的功能 |
2.2.1 廉政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
2.2.2 廉政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提出背景与理论渊源 |
3.1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提出背景 |
3.1.1 腐败问题具有历史性 |
3.1.2 腐败问题具有世界性 |
3.1.3 腐败问题具有现实紧迫性 |
3.2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3.2.1 继承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思想精华 |
3.2.2 发扬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
3.2.3 摄取了我们党在反腐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主体框架 |
4.1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原则 |
4.1.1 坚持政治引领方向的原则 |
4.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
4.1.3 坚持分层分类教育的原则 |
4.2 习近平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
4.2.1 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教育 |
4.2.2 公仆教育与勤政教育 |
4.2.3 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 |
4.2.4 案例警示教育与忧患意识教育 |
4.3 习近平廉政教育的主要方法 |
4.3.1 理论灌输法 |
4.3.2 榜样示范法 |
4.3.3 批评与自我批评 |
4.4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4.4.1 科学的创新精神 |
4.4.2 鲜明的问题导向 |
4.4.3 坚定的人民立场 |
4.4.4 全局的战略思维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5.1.1 发展了党的廉政建设理论 |
5.1.2 丰富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5.1.3 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2 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5.2.1 完善了我国廉政教育体系,增强了反腐软实力 |
5.2.2 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
5.2.3 涤荡了党员干部思想,构筑了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 生态、生态学 |
2. 文明、文化 |
3. 生态文明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来源 |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哲学理念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
1. 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日益提升 |
2.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短板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要求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经济建设 |
1. 生产力要素论: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
2. 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二)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政治建设 |
1. 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
2. 群众路线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前进的动力之源 |
(三)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文化建设 |
1. 培养全党全民的生态文化观念 |
2. 保护祖先留下的生态文化遗存 |
(四)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社会建设 |
1. 树立生态社会的共同体意识 |
2. 完善生态社会的社会制度体系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
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2.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 构建和提供了根植于现实的理论方法 |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1. 为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了解决之道 |
2.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出了实践路径 |
3. 为世界生态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族主义话语下孙中山“独立”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内容 |
(三)概念的界定 |
一、种族与国家之间:“种族独立”与“国家独立”观念并存时期(1895—1911) |
(一)种族独立:革命的现实动力 |
1.走向革命 |
2.“种族独立”的正当性 |
(二)国家独立:革命的真实目的 |
1.生存竞争学说的影响 |
2.“国家独立”的必要性 |
二、国民与国家之间:“国民独立”与“国家独立”观念并存时期(1912—1914) |
(一)从种族认同到国民认同 |
1.提倡“五族共和” |
2.赓续“国民”话语 |
(二)“国民国家”观念形成 |
1.塑造独立的“国民” |
2.创造独立的“国家” |
3.“国民独立”与“国家独立”的关系 |
(三)“国民独立”观念的搁置 |
1.“二次革命”的失败 |
2.从“国民党”到“革命党” |
(四)《中国存亡问题》中“独立”观念的分析 |
三、走向国家主义:五四运动影响下的“国家独立”观念时期(1919—1923) |
(一)五四运动的影响 |
1.“再造共和”的困境 |
2.五四运动的爆发 |
3.“反帝”思想的确立? |
(二)“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
1.塑造“中华民族” |
2.以“国家独立”为号召 |
四、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国家独立”与“民族独立”观念并存时期(1924年以后) |
(一)民族主义的裂变 |
1.“关余交涉”事件达到高潮 |
2.转向苏俄 |
(二)话语概念的转变 |
1.从“中华民族”到“中国民族” |
2.“反帝”概念的演变 |
3.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博弈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他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善社会风气的经验与启示研究[D]. 刘智伟.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D]. 张雁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杨舒涵. 上海大学, 2019(03)
- [6]斯大林群众观研究[D]. 吴礼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时代意蕴[D]. 杨抗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习近平关于廉政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刘凯. 南昌大学, 2019(02)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王希科.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10]民族主义话语下孙中山“独立”观念研究[D]. 毛必祥.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