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移动通信公司用户总数突破200万的通报(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强[1](2019)在《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足球因其独特的项目特点而备受世界人民的关注。在校园内开展足球运动,有助于发挥足球的教育价值,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体质健康。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校园足球的重视与关注,校园足球试点学校也开始井喷式发展,校园足球联赛是检验学生训练情况和比赛的平台,联赛等赛事也是随之蓬勃发展。校园足球的核心素养是竞技足球发展,而校园足球,也涵盖了体育课程中的足球教学、校园足球竞赛等多元因素。校园足球联赛,是检验足球教学及训练水平髙低的手段,是促进足球参与及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的重要途径,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校园足球联赛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2015年新疆被列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之一,至此,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目前新疆校园足球以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作为中心,逐步向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州、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州扩散。要使校园足球得到长期发展,相关的研究也应该紧随其后,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有关新疆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研究寥寥可数,而对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研究也几乎没有。因此,本文针对新疆青少年校园足联赛进行调查研究,能有助于对联赛的开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促进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在未来的发展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人通过对参加2018年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的24支参赛队伍的调查和访问,对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议,旨在寻找一条适合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发展的道路。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1年至今,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已开展8年,丰富了新疆地区校园足球活动,吸引了全疆师生的参与,为众多热爱足球、喜欢足球的孩子们提供更多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2.联赛拥有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较为合理的比赛制度。但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教育部门积极性不高,职责缺失,地方管理部门落实不到位,影响参赛队伍的积极性。3.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从每年参赛队伍情况来看,南北疆参赛队伍分布不平衡,各阶段比赛时间不固定。4.裁判员选派机制不健全,裁判员男女比例和民汉比例差距大;教练员学历结构较合理,但专业水平不高;教练员的相关专业培训工作有待加强。5.地域的特殊性导致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宣传不理想,更高级别层次赛事的宣传令人担忧。6.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对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7.联赛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使用情况不透明;各个学校经费投入情况不一,缺少社会力量的扶持与帮助。8.影响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的因素众多,联赛因素中的“经费投入”、“联赛监督机制”;学校因素中的“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程度”、“班主任的支持”、“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学生因素中的“学生的参与动机”、“学生的参与态度”;家庭因素中的“家长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其他因素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发展。
刘勇[2](2016)在《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急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和格局,并且以“无处不在”的态势迅速地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当前社会的时代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中获得生命力,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也是其实践性、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本质要求。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新的平台和渠道。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新媒体基于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使得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传播过程中展现出了独有的特点,如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平等性,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即时性,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和超文本性,传播主体的个性化和社群化以及传播语言的碎片化,并缔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新媒体的这些传播特性使传播格局由传统金字塔式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双向扁平的传播结构。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带来新的手段和渠道、有利于增强传播效果,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重大事件的传播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也起到了较好效果。然而,新媒体背景下同时也面临着话语权转移、多元文化冲击、谣言滋生、意识形态安全及信息安全等问题冲击。利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独有优势,摒弃新媒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必须把握良好的原则,做到建设与管理并举、引导和过滤相结合、一元与多样结合、教育和渗透相结合,同时注重参与和反馈,坚持好“三贴近”的原则。做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之间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媒体资源,盘活存量,充分发挥协同作用;牢牢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方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加强对于新媒体的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和调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权威性,同时倡导媒体新媒体行业自律、网民自律,发挥社会监督和道德约束功能,另外还要善于运用技术手段对有害信息进行监控,及早发现苗头,特别是对敌对势力的蓄意破坏和煽动做到快速响应;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特别重视信息安全,要确立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注重提升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先导、以中国梦为牵引,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新媒体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作用。运用新媒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项系统工程,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深入,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探索。
周钢[3](2016)在《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学术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报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西方媒介融合理论和经验的阐释和讨论,由于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媒介融合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媒介组织,需进一步的验证和探索。从实务层面来看,当下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但传统报业如何与新兴媒体融合,尚无统一的定论和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中国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某种“理论指导缺失”和“实践路径迷失”的“无力”镜像。为改变这种“无力”状况,需要通过融合发展来打造和培育中国传统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特定一类媒介组织——省级党报集团,作者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将“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出发点。作者认为,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而言,融合发展是手段,裂变是路径,最终结果是要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阐述研究创新点和难点。在研究思路和框架这一节,作者建构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这一组合分析模型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第二章对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图景式的勾勒。第三章对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进行论述,该模型包括外部环境PEST分析、外部产业环境“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内部环境核心要素分析、融合发展SWOT分析。作者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两大内容,由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六个要素构成。通过信息、人力、财力、物质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打造“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内部闭环。作者对31位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进行了网络访谈或面谈,第一类被访者来自9省(市)14所高校的15位新闻学院教师;第二类被访者来自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5位新闻从业者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1位新闻从业者。从访谈中抽取共同的认知作为重要论据,以支撑作者的观点。第四章以部分省级党报集团案例为基础,结合被访者的共识,从“外部宏观环境与核心要素”、“外部产业环境和核心要素”双视角检视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第五章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应在“党委和政府——省级党报集团——新闻从业者——受众——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五维作用力下进行,保持一种平衡和互动,形成一种合力和正协同力等。这种融合发展应紧紧围绕“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进行裂变,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作者针对现存问题,从五个层面梳理出突破路径:党委和政府宏观层面的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报业组织中观层面的内容生产融通一体、内在企业文化融合、探索多种盈利模式、优化新闻流通渠道、搭建开放技术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转企改制助推融合;新闻从业者个体微观层面的强化“互联网思维”;受众微观层面的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微观层面的技术共享、合作共赢。按案例呈现、访谈共识、理论阐释的先后顺序对这些突破路径进行论述。在党委和政府层面,按“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放手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在报业组织层面,按自身“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作者以突破路径所呈现的指标为基础,建构了一个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操作流程。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对13位新闻传播学者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7位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目前的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值得省级党报集团进行融合发展裂变时重点关注。第六章通过聚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个案,采取深度访谈法,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现实困境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之困;新闻内容生产之困;经营盈利模式之困,这些符合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现实困境的共有特征。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湖北日报》通过探索融合新闻内容生产、《楚天都市报》通过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与组织结构重组、网络媒体通过拓宽流通渠道与提升营销力分别进行了变革。针对现实困境,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网络媒体变革的基础上,对该集团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案例分析。具体路径有:在新闻内容生产上进行流程再造;搭建服务开放的融合新闻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刚柔并济;创新扩展融合技术;拓展盈利模式、多元“跨界”。作者指出:该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与省级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打造“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路径是一致和吻和的,且这些具体路径对国内其它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为结论和讨论,作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于国内所有省级党报集团乃至中国各级报业组织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尚需在业界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大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力度,还应选取更多的省级党报集团进行比较研究或个案研究。
张昆[4](2015)在《中国网络问政路径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问政是网络时代的一个新事物,正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升级。随着网络问政的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其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本文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网络问政”的实践问题解构为三块内容:网络问政平台的功能和机制、政府的问政路径、民众的问政路径。综合地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以实证研究方式为主,深入探讨网络问政的实现之道。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第二章探寻当前网络问政研究的空缺点。通过文献综述,掌握当前国内外网络问政研究的进展,选择一个合理的切入点“问政路径”,以便另辟蹊径、深入探索。研究发现,不同的政治环境使国内外网络问政研究的侧重点呈现差异:外文关于中国网络问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网络的政治效应、电子政府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等方面;西方国家对网络政治研究,主要体现在网络政治参与、网络选举、电子政府和电子民主等方面;国内网络问政研究,主要包括网络问政的发展历程、网络问政的概念解析、网络问政的特点、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完善网络问政的措施等方面。因此,实证研究各级政府机构和民众的网络问政路径是一个空缺点。第三章分析网络问政的分类和功能。网络问政平台是网络问政实现的物质基础,功能是平台运作的前台。依据三个维度对平台分类,分别是网络问政的载体形式、网络问政所处的行政层级、网络问政平台的主办者,选择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问政平台进行具体分析:人民网、中国政府网、奥一网、“上海发布”微博、阳光重庆、惠州市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胶东在线、平安肇庆、天台效能网、丰城网络问政。功能剖析主要从准入、诉求、互动三个模块进行,其中准入主要说明网民参与问政的门槛,诉求说明网民问政时可填写的信息,互动主要包括回复和反馈两部分。分析发现:微博平台和微信平台的功能较为简单,体量有限,不能满足网民问政的需求;在线访谈形式新颖,但时间和议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不是常规的问政方式;以网站为基础的留言板、信箱、论坛等平台功能完善,更适合网民问政。第四章剖析网络问政平台的机制并总结出当前网络问政实施的经验模式。机制主要包括办理机制和督促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办理机制主要说明各平台办理网络问政的依据,通常包括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奖惩措施等内容;督促机制主要是各类简报、排名,用于表彰先进、曝光后进,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促使各单位提高办理问政的质量。在功能和机制剖析的基础上可得经验模式,即具备“三个公开、两个评议、一个考核”。三个公开分别是:问政公开、回复公开、评议公开;两个评议是:问政人评议、群众评议;一个考核是:将办理成效纳入政府机构绩效考核。第五章构建网络问政路径。问政包括问政于民和民问政府两个方向。通过对四个直辖市政府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的实践情况分析,认为相对于政府发起的问政于民的网络问政而言,“民问政府”是更主要的形式。进而从政府、民众和媒体三个方面,为后文的分析“民问政府”建构框架。第六章全面分析各级政府的问政路径。在概述各级网络问政平台扩散情况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政府,探讨是否问政和如何问政两个决策。对于每级政府,首先用经济学方法定性分析其网络问政的成本效益、机会成本、替代品,从而研判其“是否问政”;然后罗列其全部可能的问政路径,采用这些路径的扩散情况建模,依据客观数据进行预测,说明“如何问政”。分析结果为:中央政府的问政路径是:建议将“网上信访”和网络问政合流,在问政平台上“转办督办”;省级政府的路径是:建设本省问政平台——>登陆全国性的问政平台,在问政平台上“转办督办”;地市级政府的路径是:建设本市问政平台——>登陆省级问政平台——>登陆全国性的问政平台,在问政平台上直接办理诉求;区县级政府的路径是:登陆市级问政平台——>建设本区县问政平台——>登陆省级问政平台——>登陆全国性的问政平台,在问政平台上直接办理诉求。第七章分析民众网络问政路径。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广东省惠州龙门县和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结合数据挖掘,对四级平台的问政数据进行深度统计、对比分析,为民众的问政决策提供参考。分析发现,各级平台体现出“把关人”功能,在问政路径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基层模式,以惠州及其下辖区县为例,力图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达到“地方善治”;顶层模式,以登陆人民网为例,力图将问题公开,通过媒体和社会监督的压力,督促基层解决问题。最后提出四个原则,供民众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问政决策,分别是时间优先原则、难度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原则和复杂度区分原则。
纪冰[5](2015)在《HGD公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HGD公司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和河北省政府授权的河北地区唯一合法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以及“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开始从单一的有线传输运营商向综合性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行政化管理倾向,造成很多复杂的问题制约着HGD公司的发展,如: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核心技术缺乏、服务理念特别是互联网思维亟待转换、现代企业管理架构还不完善、网上网下互动的营销平台还未建立等等。因此对HGD公司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HGD公司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本文首先对HGD公司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又对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北京歌华、杭州华数、陕西广电网络等相关业内企业成功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HGD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HGD公司对内实施三项升级,对外推进三项转型的发展策略,并给出了HGD公司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范璐[6](2014)在《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物流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物流耗费企业的运营成本约为30%,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中,物流流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完善的物流流程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营运成本,也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从而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被业界誉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我国电信行业的外部面临着其他运营商、互联网服务企业以及终端厂商的三重竞争,内部也经历着成长缓慢、利润率下降、数据业务模式仍在培养的挑战。面对着企业所经受的外部竞争与内部挑战,企业必须通过及时的改革和创新,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运用了流程再造的方法对SN移动公司的物流流程进行了问题诊断和方案研究。首先本文对物流和物流流程再造的定义、方法、原则和步骤,以及流程诊断的方法进行介绍。然后根据物流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理论,分别对SN移动公司物流组织架构、仓储作业子流程、需求计划子流程、库存管理子流程、配送管理子流程的诊断与分析,发现了SN移动公司在需求管理上缺乏对需求的统筹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不够全面,在组织设置上缺乏明确职能部门来对采购和仓储运输进行端到端的管理,在信息系统方面对物资的仓储运输管理支持不足,信息透明度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本文运用综合性流程再造的方法设计了SN移动公司的物流流程。建立了大区、省、市三级仓储组织管理架构和省、市两级运输管理架构,并建立了以ERP系统为技术手段的管理流程,实现了大区、省、市的仓储运输信息联动,以及需求、采购、仓储、运输的信息协同。最后,通过建立项目组织保障和流程宣贯,以保障整个实施方案在SN移动公司的顺利实施。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现状基本代表了电信行业企业的物流业务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其研究成果不仅对SN移动公司,对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于鹏亮[7](2014)在《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网络流行语从诞生初始不为大众理解,到如今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被官方话语体系认可和接纳。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众多社会事件中影响了公共舆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出中国互联网变革的轨迹,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对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梳理,不仅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记录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1994年作为研究起点,首先从技术变迁、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期(1994年——2002年),发展期(2003年——2007年)和高涨期(2008年——2013年)。萌芽期是流行语孕育、启蒙和初步娱乐化的阶段;发展期流行语注重网络交际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高涨期流行语舆论监督功能凸显,呈现多元共生态势。其次,从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考察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归纳其流行性特征;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以及全媒体环境下它与大众文化的交互关系。本研究在整合学术界已有研究范式长处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力图实现史料梳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出于纵向比较的需要和网络流行语语汇史的完整性考虑,本文将互联网发展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对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进行整体观照。创新点在于首次对中国网络流行语发生、发展的二十年历程进行全程式、全景式的记录,并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网络流行语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突破了以往以某一个、某一类或者某一年度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从历时性和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作了系统描述,具有一定的先行探索意义。
王华丽[8](2011)在《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信息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实现我国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疆作为我国西部边陲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需不断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从整体上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是新疆新农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结合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新疆的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综合评价了新疆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了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影响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科学选择与新疆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首先,从三个方面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选择。一是在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上,新疆应结合各地实际,围绕有效组织、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模式;二是在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上,提出现阶段新疆应围绕投入、组织、技术、信息传播服务四个方面采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农民多方参与和多方联动的模式;三是提出新疆应把电子农务、电子政务和电子服务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施农村信息化“三务合一”模式。其次,构建了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支撑体系。该体系涵盖信息化技术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化资金投入体系、信息化人才体系、信息化组织体系、信息化政策保障体系以及信息化风险防范体系七个方面。然后,针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借鉴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首次从全疆层面对新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新疆农村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实现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易旭明[9](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指出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赵斐[10](2011)在《2003-2010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数字世界,用尼葛洛庞帝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比特时代”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信息技术革新的基础上,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介不断涌现并日益发展壮大。这不仅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理念和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电视产业必须要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它的改革创新已是势在必行。危机四伏的中国传统的电视业必须获得属于自己的新特征,以应对新旧媒体的挑战。在新世纪,数字化成为我国广电产业改革发展的关键词。数字化是电视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革命,它将传统电视媒体的功能与新兴的数字技术融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崭新且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是当今世界广电产业的发展潮流,是全球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近两年,以北美、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基于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平台之上,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伴随着我国数字电视推广应运而生。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是一种新兴的内容提供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电视频道,是一种先进的节目形式,是电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的广播影视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它对我国的电视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我国传统电视媒体一直依赖广告这一单一的盈利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付费电视频道,致力于以向广大用户收取节目收视费为主要的盈利方式,有助于中国电视行业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构建均衡型的赢利模式,这有利于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人民群众的收视需求不仅大大提高,而且更为多元化,甚至有人说我国的电视消费者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数字付费电视频道通过对用户细分,作为一种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专业频道,可以提供更加专业、个性、精彩、丰富的节目,更好的满足我国电视观众的上述电视消费需求。再次,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依靠内容盈利,凸显了内容价值,使得电视从业者能够把更多的精力从广告中转回到节目内容上,有利于整体上提高我国电视节目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电视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最后,从发展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角度来看,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作为有线数字电视产业的主要增值业务之一,对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产业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数字付费电视作为新兴内容产业和一种高端产业,也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的构建主要依据以下理论: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产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成功的关键。竞争优势来自于哪项生产经营活动呢?答案就是价值链,即: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并非是某一项具体活动,而是一系列产生价值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行为链条。价值链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优势来自于该产业某些特定环节的优势,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关键环节就是产业的战略环节。战略环节决定了产业经营的成败和效益。本文谋篇布局主要依据以下的思路:导论提出中国数字付费频道发展的问题,介绍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第一章明确了数字付费频道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数字付费频道产生发展的两个背景。第二章介绍了中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付费频道的发展概括,分析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的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并提出内容建设和内容营销两个环节是中国数字付费电视产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从而引出以下两章的分析。在分析之前,又对中国数字付费频道发展的政策软环境进行介绍并提出建议,还研究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的用户,分析其特征并提出数字付费频道无论内容生产还是市场营销都要以“用户为中心”。第三章对中国数字付费频道产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之一——内容生产环节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另一个战略环节——市场营销环节进行分析,并对收视费之外其他盈利方式进行了探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小结,阐明了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除导论和结语部分外,主体分为四章,下面是各部分的内容提要:导论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日益威胁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中国电视开始了数字化的转换。基于数字电视的平台,数字付费频道这一分众化、小众化的专业频道应运而生。但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是大众传播理论、电视理论以及传媒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补充;同时,本文在中国数字付费频道的实践方面,对于促进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导论中还对国内外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相关概念与发展背景。首先,对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及其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先后阐述了数字电视的概念、特点、分类、标准、发展意义;有线数字电视的概念、发展历程、业务类型: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概念、特点、发展意义,并对免费电视与付费电视、数字付费频道与传统免费频道两对概念进行了区分。其次,介绍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产生和发展的技术背景,即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历程。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中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选择以有线电视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的现实依据,接下来论述了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意义、发展战略、发展之初的探索、发展进程以及三大推广模式并做了评价,提出整体转换是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要因地制宜的推进。最后,介绍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产生的产业背景,即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历程。包括: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初期的探索;数字付费频道是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及中国电视专业频道的类型划分。中国电视媒体盈利模式变革方面的内容包括:中国电视产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以广告为主的电视经营模式的局限性以及数字付费电视带来了电视盈利模式的变革。第二章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对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付费电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介绍。其次,介绍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发展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起、现状、竞争环境)和遇到的问题(包括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少、内容瓶颈、营销环节薄弱、观众免费看电视的传统收视习惯)。再次,分析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各环节的具体任务,提出内容建设和内容营销两个环节是我国数字付费电视产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必须抓好这两个“战略环节”的建设,以确立整个数字付费电视产业的竞争优势。接下来,对中国数字付费频道发展的政策软环境进行介绍和分析,政府在我国数字付费电视产业价值链发挥着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主导着数字付费频道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家广电总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对数字付费频道的规制主要靠政策,已经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规章,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和空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数字付费频道的政府规制,注重规制法律框架的构建,并在广告、内容、资金准入、减免费用、传输渠道等诸方面出台更为宽松的、扶植性的政策,为数字付费频道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最后,对中国数字付费频道的用户环节进行了分析。只有提供基于用户需要的节目内容、营销策略和服务,吸引用户购买,数字付费频道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提出数字付费频道使得电视观众发生了从“受众”到“用户”的嬗变,用户成为数字付费频道的价值起点,因而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对数字付费频道潜在用户的分析,得出了中国付费电视用户的基本特征。第三章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内容建设——以《CHC家庭影院》频道为例。节目内容生产环节是中国数字付费频道产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之一。首先,综合分析了付费频道遭遇内容瓶颈的原因,包括体制制约、投入不足、政策限制等因素。数字付费频道以向用户收取收视费为主要盈利方式,彰显了内容的价值,内容真正成为可以赚取利润的产品。提出内容对数字付费频道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内容成为其立身之本。其次,作为数字付费频道的生产方,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付费频道的内容建设。在内容建设方面,要打造精彩专业的频道节目内容,提出准确为频道进行市场定位,对原有节目资源的二次开发,打造独家、原创核心内容,深入推进电视体制改革、促进节目内容市场繁荣,利用多种有效渠道更多的筹措资金等方式。再次,随着市场进入“品牌时代”,数字付费频道品牌的塑造和传播也是必不可少的。提出在目前数字付费频道的市场培育阶段,在努力打造内容优势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培育数字付费频道的优良、独有、强势品牌。并从树立品牌意识、塑造品牌、品牌延伸和传播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以《CHC家庭影院》为案例,从频道定位、节目编排、原创节目、电影类节目资源、品牌策略等几方面,较为全面的对其内容生产与品牌建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营销策略。营销环节是中国数字付费频道产业价值链上的又一个“战略环节”。首先,对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现阶段,数字付费频道是有线数字电视平台提供的增值业务之一,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作为数字付费频道的网络运营商,是开展其市场营销的主体。要增强营销观念,建立营销队伍,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其次,提出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4C与4P策略相结合的营销组合策略。在产品组合策略上,通过单选频道、节目包、资费套餐等不同的产品组合和销售形式来最大化的满足用户不同的购买需求;在价格策略上,从成本、竞争和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数字付费频道的情况,提出低价的基本策略;在渠道策略上,提出既要重视现有的自有营业厅的销售,又要广开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广泛合作的策略;在促销策略上,提出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渠道,并充分利用免费试看、价格折扣、赠送礼品、举办各种促销活动等方式。最后,作为数字内容提供服务的数字付费频道,在渠道日益过剩、内容越来越紧缺的时代,必将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数字付费频道需要把眼光放宽。提出在收视费盈利模式之外,数字付费频道还可以积极探索其他的盈利方式。包括播出商业广告、进行多元化的产业经营、多种渠道传输和播出等。另外,对“付费”方式的进一步探讨,应该将部分开路免费频道转变为付费经营。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1.数字付费频道是一种分众化、小众化的电视专业频道,是一种数字内容提供服务2.政府应放宽对数字付费频道的管制,并积极出台扶持性政策3.坚持“内容为王”,加强数字付费频道的内容建设4.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4C与4P相结合的数字付费频道营销组合5.积极探索收视费之外的盈利新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1.以中国新兴的数字付费频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本文尚属首次。本文认为数字付费频道是一种数字内容提供服务,属于高端的数字内容产业,在渠道过剩、内容紧缺的当代,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首次对数字付费频道产业价值链的内容生产和市场营销两个“战略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对中国数字付费电视产业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发展建议。3.本文首次以《CHC家庭影院》频道为案例,对其内容生产与品牌建立的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
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移动通信公司用户总数突破200万的通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移动通信公司用户总数突破200万的通报(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鼓励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
1.1.2 推广校园足球联赛是普及与提高校园足球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 |
3.1.1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发展概述 |
3.1.2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组织与管理工作 |
3.1.3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裁判工作 |
3.1.4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经费 |
3.1.5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宣传工作 |
3.2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参赛队伍状况 |
3.2.1 参赛学校数量 |
3.2.2 参赛学校来源 |
3.3 影响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因素分析 |
3.3.1 联赛因素分析 |
3.3.2 学校因素分析 |
3.3.3 学生因素分析 |
3.3.4 家庭因素分析 |
3.3.5 其他因素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教练员问卷 |
附录B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C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影响因素研究家长问卷 |
附录D 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影响因素研究》家长问卷(维语版) |
附录E 访谈提纲 |
附录F 2018 年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照片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
1.3.3 取得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及分析框架 |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本文的创新探索 |
1.5.3 本文的逻辑思路和分析框架 |
第2章 媒体传播及新媒体的时代价值 |
2.1 媒体及其传播 |
2.1.1 媒体 |
2.1.2 媒体的传播 |
2.2 媒体与政治 |
2.2.1 媒体的政治属性 |
2.2.2 媒体的政治功能 |
2.2.3 政治媒体化与媒体政治化 |
2.3 新媒体的兴起及时代价值 |
2.3.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
2.3.2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
2.3.3 新媒体的传播模式 |
2.3.4 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媒体传播中获得生命力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中发展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媒体观 |
3.1.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早期的传播 |
3.1.3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传统方式及其功效评价 |
3.2.1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传统方式 |
3.2.2 传统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效评价 |
3.3 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 |
3.3.1 新媒体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方式手段 |
3.3.2 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效果 |
3.3.3 新媒体的运用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多向互动 |
第4章 我国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就分析 |
4.1 网络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就分析 |
4.1.1 网络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 |
4.1.2 网络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状及效果分析 |
4.2 移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成就分析 |
4.2.1 移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 |
4.2.2 移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形态及现状 |
4.3 新媒体传播典型案例分析 |
4.3.1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 |
4.3.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网络报道 |
4.3.3 "中国干部学习网"全媒体平台 |
第5章 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话语权的转移 |
5.1.1 媒体与话语权 |
5.1.2 新媒体背景下话语权的转移 |
5.2 谣言的滋生和泛滥 |
5.2.1 谣言及其危害 |
5.2.2 新媒体助长谣言的滋生与泛滥 |
5.3 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5.4 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的缺位 |
5.5 问题原因分析 |
5.5.1 新媒体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张力 |
5.5.2 新媒体传播"把关人"的弱化 |
5.5.3 新媒体"数字鸿沟"的凸显 |
5.5.4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
第6章 当前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 |
6.1 把握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
6.1.1 建设与管理并举的原则 |
6.1.2 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6.1.3 一元与多样协调的原则 |
6.1.4 重视参与和反馈的原则 |
6.2 打造新旧媒体融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 |
6.2.1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6.2.2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原则 |
6.2.3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
6.3 加强对新媒体空间的管理 |
6.3.1 加强对新媒体空间的舆论引导 |
6.3.2 倡导新媒体空间民主管理 |
6.3.3 加强对新媒体空间的依法管理 |
6.3.4 充分运用技术手段 |
6.4 重视新媒体空间信息安全 |
6.4.1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力量 |
6.4.2 西方国家信息战对我国的威胁 |
6.4.3 提升我国信息安全的对策 |
6.5 发挥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作用 |
6.5.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6.5.2 发挥党委政府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主导作用 |
6.5.3 优化马克思主义新媒体传播的内容 |
6.5.4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 |
结束语 总结与展望 |
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2 图景: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 |
2.1 党报及报业集团 |
2.2 联网环境下中国报业体系中的省级党报集团 |
2.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经验“扫描” |
3 环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组合分析 |
3.1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2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3.4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SWOT分析 |
4 困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4.1 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 |
4.2 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 |
4.3 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 |
4.4 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 |
4.5 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 |
5 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
5.1 党委和政府层面: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 |
5.2 报业组织层面: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 |
5.3 新闻从业者个体层面:强化“互联网思维” |
5.4 受众层面: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 |
5.5 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层面:技术共享、合作共赢 |
5.6 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6 个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研究 |
6.1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
6.2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
6.3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 |
6.4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培育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中国报业集团发展大事记(1994年至今) |
附录三 中国报业组织融合发展大事记(1997年至今) |
附录四 结构式访谈提纲(一) |
附录五 结构式访谈提纲(二) |
附录六 访谈资料目录(一) |
附录七 访谈资料目录(二) |
附录八 关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
附录九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一) |
附录十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二) |
(4)中国网络问政路径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 |
第二章 网络问政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网路问政外文研究综述 |
一、网络问政的文献计量分析 |
二、国外期刊上关于中国网络问政的研究 |
三、西方国家的网络问政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网络问政研究综述 |
一、网络问政的发展历程 |
二、网络问政的概念解析 |
三、网络问政的特点 |
四、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
五、完善网络问政的措施 |
第三章 我国网络问政平台功能研究 |
第一节 网络问政平台分类 |
一、学术视野下的分类 |
二、本文的分类体系 |
三、问政平台分类说明及简介 |
第二节 网络问政平台功能分析 |
一、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
二、中国政府网:问政专栏 |
三、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 |
四、“上海发布”新浪微博平台 |
五、阳光重庆 |
六、惠州网络问政 |
七、胶东在线:网上民生 |
八、平安肇庆 |
九、天台效能网 |
十、丰城网络问政 |
第三节 各类网络问政平台功能评价 |
一、准入模块评价 |
二、诉求模块评价 |
三、互动模块评价 |
四、各级各类问政平台功能综合评价 |
第四章 网络问政平台的机制分析和模式总结 |
第一节 网络问政平台机制分析 |
一、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
二、中国政府网:问政专栏 |
三、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 |
四、“上海发布”新浪微博平台 |
五、阳光重庆 |
六、惠州网络问政 |
七、胶东在线:网上民生 |
八、平安肇庆 |
九、天台效能网 |
十、丰城网络问政 |
第二节 网络问政平台的经验模式总结 |
一、三个公开 |
二、两个评议 |
三、一个考核 |
四、小结 |
第五章 网络问政路径构建 |
第一节 问政于民 |
一、学术视野下的问政于民 |
二、实践中的问政于民 |
三、分析 |
第二节 民问政府 |
一、政府 |
二、媒体 |
三、民众 |
第六章 各级政府网络问政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平台扩散现状 |
一、数据采集和处理说明 |
二、数据分析 |
第二节 中央政府的问政路径 |
一、现状 |
二、“是否问政”的经济学理性分析 |
三、路径建议 |
第三节 省级政府的问政路径 |
一、现状 |
二、“是否问政”的经济学理性分析 |
三、如何问政——建设本省平台VS登陆全国性平台 |
四、实证分析网络问政路径:两种路径的扩散模型对比 |
五、小结:省级政府的现实问政路径 |
第四节 地市级政府的问政路径 |
一、现状 |
二、“是否问政”的经济学理性分析 |
三、如何问政——建设本市平台VS登陆本省平台VS登陆全国性平台 |
四、实证分析网络问政路径:三种路径的扩散模型对比 |
五、小结:市级政府的现实问政路径 |
第五节 区县级政府的问政路径 |
一、现状 |
二、“是否问政”的经济学理性分析 |
三、如何问政——建设本区县平台VS登陆本市平台VS登陆本省平台VS登陆全国性平台 |
四、实证分析网络问政路径:四种路径的扩散模型对比 |
五、小结:区县级政府的现实问政路径 |
第六节 各级政府的问政路径 |
一、各级政府网络问政现实路径 |
二、各级政府组合问政路径 |
三、各级政府网络问政现实路径的理性分析 |
第七章 民众问政路径 |
第一节 惠州龙门:问政先锋地区的四级平台成效对比 |
一、实证分析的做法、工具、理由 |
二、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平台对比分析 |
三、各级平台成效差异分析 |
第二节 成都郫县:人民网榜首样本的四级平台成效对比 |
一、实证分析的做法、工具、理由 |
二、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平台对比分析 |
第三节 问政模式总结、优化与选择 |
一、网络问政的基层模式 |
二、网络问政的顶层模式 |
三、网民的网络问政路径决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HGD公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二章 HGD公司现状及分析 |
2.1 HGD公司基本情况 |
2.2 HGD公司组织结构及分析 |
2.3 HGD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
2.4 HGD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企业的比较分析 |
3.1 国外有线电视运营商发展思路 |
3.2 国内上市广电网络企业分析 |
第四章 HGD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
4.1.4 技术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的五力模型分析 |
4.2.1 同业竞争者——IPTV |
4.2.2 潜在进入者——直播卫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 |
4.2.3 替代品竞争分析——OTT TV、视频网站、移动视频终端等 |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4.2.6 竞争分析结论 |
4.3 SWOT分析 |
4.3.1 HGD公司SWOT分析 |
4.3.2 HGD公司的优势 |
4.3.3 HGD公司的劣势 |
4.3.4 HGD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
4.3.5 HGD公司面临的主要威胁 |
4.4 HGD公司发展策略思路 |
4.4.1 优势-机遇策略(S-O) |
4.4.2 劣势-机遇策略(W-O) |
4.4.3 优势-威胁策略(S-T) |
4.4.4 劣势-威胁策略(W-T) |
第五章 HGD公司发展策略建议 |
5.1 组织结构升级策略 |
5.2 核心技术升级策略 |
5.3 考核办法升级策略 |
5.4 向平台企业转型策略 |
5.5 向五业并举转型策略 |
5.6 向国内市场转型策略 |
第六章 HGD公司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全面提升企业党建水平 |
6.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
6.3 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运营商仓储物流发展的动态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应用价值 |
第2章 相关概念定义与理论方法介绍 |
2.1 相关概念定义 |
2.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介绍 |
2.3 业务流程再造方法发展趋势 |
第3章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SN移动公司介绍 |
3.2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现状 |
3.3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所存在的问题 |
3.4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4章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再造方案设计 |
4.1 SN移动公司流程再造的方案设计思路 |
4.2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再造的原则 |
4.3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再造具体方案 |
第5章 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再造的实施与措施保障 |
5.1 公司领导支持与组织的保障 |
5.2 企业文化宣导与培训 |
5.3 修订与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
5.4 正确处理权力的再次分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3.1 流行语 |
1.3.2 网络与网络媒体 |
1.3.3 网络语言 |
1.3.4 网络流行语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 |
1.4.1.1 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综述 |
1.4.1.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4.2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
1.4.2.1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及特征 |
1.4.2.2 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研究范式 |
1.5 语料来源及选取标准 |
1.6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6.1 主要内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网络流行语萌芽期的研究(1994年——2002年) |
2.1 互联网的兴起与互联网进入中国 |
2.1.1 互联网的诞生及兴起 |
2.1.2 互联网在中国的引入及初期发展 |
2.2 BBS的发展历程及初期网民的特征 |
2.2.1 BBS的发展历程 |
2.2.1.1 BBS的起源 |
2.2.1.2 BBS在中国的发展 |
2.2.2 初期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特征 |
2.3 早期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启蒙阶段(1994年-1999年) |
2.3.2 普及阶段(2000年-2001年) |
2.3.3 娱乐化阶段(2002年) |
3 网络流行语发展期的研究(2003年——2007年) |
3.1 中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 |
3.1.1 传播技术的革新带动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3.1.2 2003——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3.2 博客的发展历程与Web2.0 时代的到来 |
3.2.1 博客的发展历程 |
3.2.1.1 博客的起源 |
3.2.1.2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 |
3.2.2 Web2.0 时代的到来 |
3.3 发展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概述 |
3.3.1 源于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现实(2003年-2004年) |
3.3.2 网络交际与全民娱乐化(2005年-2006年) |
3.3.2.1 文娱类网络流行语 |
3.3.2.2 网络恶搞产生的流行语 |
3.3.3 广泛参与公共生活,网民自创流行语热情高涨(2007年) |
3.3.3.1 公共生活类网络流行语 |
3.3.3.2 网民自创类网络流行语 |
4 网络流行语高涨期的研究(2008年——2013年) |
4.1 中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
4.1.1 中国互联网由“广度”向“深度”发展 |
4.1.2 2008——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
4.2 微博的发展以及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
4.2.1 微博的起源 |
4.2.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 |
4.2.3 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
4.2.3.1 微博重构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机制 |
4.2.3.2 微博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公共舆论 |
4.3 高涨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 |
4.3.1 转折期(2008年) |
4.3.1.1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 |
4.3.1.2 公权力、公信力监督中的网络流行语 |
4.3.2 高潮期(2009年—2010年) |
4.3.2.1 微博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功能达到顶峰 |
4.3.2.2 各类流行语全面发展,草根精神彰显 |
4.3.3 平稳发展期(2011年—2013年) |
4.3.3.1 网络舆情中的流行语 |
4.3.3.2 各类网络“流行体”蓬勃发展 |
4.3.3.3 网络流行语生活化特征显着 |
5 网络流行语语言学层面解析 |
5.1 网络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语言经济学原则 |
5.2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性特征归纳 |
5.2.1 内容的新颖性及形式的创新性 |
5.2.2 形象性与幽默性 |
6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分析 |
6.1 网络流行语的“5W”层面解析 |
6.1.1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分析 |
6.1.2 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分析 |
6.1.3 网络流行语的媒介分析 |
6.1.4 网络流行语的效应探究 |
6.2 网络流行语传播动力的复合因素 |
6.2.1 传播的眼球经济 |
6.2.2 媒介融合的互动效应 |
7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
7.1 语言与社会文化 |
7.2 大众文化理论 |
7.3 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
7.3.1 抵制性 |
7.3.2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
7.3.3 作为社会的黏合剂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8)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研究综述 |
2.2 农村信息化理论基础 |
第3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评价 |
3.1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3.2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 |
3.3 新疆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状况 |
第4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影响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5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 |
5.1 新疆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分析 |
5.2 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分析 |
5.3 新疆农村信息化“三务合一”模式分析 |
第6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实施支撑体系构建 |
6.1 农村信息化组织体系 |
6.2 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 |
6.3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
6.4 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体系 |
6.5 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 |
6.6 农村信息化政策保障体系 |
6.7 农村信息化风险防范体系 |
第7章 促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 |
7.2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 |
7.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多元化投入与运营机制 |
7.4 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装备水平 |
7.5 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7.6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意识 |
7.7 加快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 |
7.8 树立农村信息化典型,加快农村信息化试点的普及与推广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 |
附录: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地区典型案例 |
案例一:昌吉州玛纳斯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伊犁州直伊宁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三: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
八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
一 中国电视诞生 |
二 曲折发展之路 |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剧变 |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
三 电视建设进展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变革 |
二 电视任务、内容 |
三 观众需求扩张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
一 制度环境基础 |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
三 需求均衡评析 |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
二 广告产生过程 |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
一 需求扩张加速 |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
四 政策与对策 |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
一 市场需求升级 |
二 有线电视兴建 |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
三 制度均衡分析 |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
一 制度环境变更 |
二 制度均衡分析 |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
一 生产能力提升 |
二 消费模式拓展 |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2003-2010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产业价值链理论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相关概念与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中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之路 |
第三节 中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之路 |
第二章 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外付费电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产业价值链 |
第四节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政府规制 |
第五节 对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消费者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内容建设——以《CHC家庭影院》频道为例 |
第一节 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内容匮乏与“内容为王” |
第二节 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内容策略——打造精彩专业的内容 |
第三节 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品牌策略——培育优质强势频道品牌 |
第四节 《CHC家庭影院》频道的内容建设 |
第四章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营销策略 |
第一节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营销概述 |
第二节 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4P营销组合 |
第三节 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其他盈利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陕西省移动通信公司用户总数突破200万的通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徐志强. 河南大学, 2019(01)
- [2]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D]. 刘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12)
- [3]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D]. 周钢.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4]中国网络问政路径的实证研究[D]. 张昆.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HGD公司发展策略研究[D]. 纪冰.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6]SN移动公司物流流程研究与设计[D]. 范璐. 西北大学, 2014(07)
- [7]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D]. 于鹏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8]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华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1(11)
- [9]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10]2003-2010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发展研究[D]. 赵斐. 山东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