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组单分子纳米膜提高驱油效率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19)在《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的制备及驱油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低渗油藏开发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利用纳米流体颗粒尺寸与低渗透率油藏孔喉平均半径尺度接近、易注入、可改变岩石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的特点,可将其应用于提高低渗透率油藏采收率。本文通过包覆改性和表面活性剂改性埃洛石纳米管,提高埃洛石纳米管的分散性,研究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对提高采油效率的贡献。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方面:(1)包覆改性埃洛石纳米颗粒: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分散埃洛石纳米管(HNTs),氨水调节pH,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Si02)包覆在埃洛石纳米管表面。探讨了改性前后埃洛石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情况,实验证明二氧化硅包覆能提高埃洛石纳米颗粒表面带电量,增加电斥力提高分散稳定性;同时二氧化硅改性埃洛石(HNTs/Si02)的加入增加了水的黏度,对油湿性固体表面润湿性具有反转能力,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2)表面活性剂改性埃洛石纳米颗粒:通过改性后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油水界面张力,乳化效果,筛选表面活性剂类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现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埃洛石纳米颗粒分散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带烷基糖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0810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颗粒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最强,带胺基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颗粒乳化效果最好。基于此研究结果,自制了带葡萄糖基及胺基的阳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GDBB)并用其改性埃洛石纳米管,获得改性纳米颗粒H-GDBB。利用析水率、乳液液滴粒径大小、乳液黏度、界面张力确定了中性的H-GDBB纳米颗粒稳定的乳液性能最佳。同时H-GDBB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油湿性固体表面润湿性,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刘培松,李小红,赵梦云,张治军,蔡天聪[2](2019)在《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注化学剂驱油是我国油田现用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综述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二元复合驱等常规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以功能性纳米材料为主剂的纳米驱油技术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基于功能性纳米材料的驱油技术,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给予了展望.
曲国辉[3](2017)在《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中、新生代存在大量断块油田,其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受着储层物性的控制,本文试图以花场地区为例,在储层的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和非均质性的研究基础之上,对储层的敏感性、注水技术政策和生产措施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为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敏感性实验、物模实验以及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主要研究了花场地区成岩演化阶段、储层孔喉特征、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储层胶结物特点、吸水特征、分注界限和注水技术政策等。镜下薄片观察发现,该油田流一段储层的岩屑为石英质(变质岩岩屑),具有极强的抗压实能力和良好的“护孔作用”,因此,将石英、燧石和石英质岩屑归为石英类碎屑成分。这样,原来认为流一段的砂岩为岩屑砂岩,实际上为长石石英砂岩。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使得储层的敏感性较强。该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异常高孔带,创造性的将中成岩阶段A2亚期进一步细分为A21和A22。全区发育四个异常高孔带,中深层主要为干酪根降解产生的有机酸和粘土矿物转化产生的无机酸溶蚀储层形成,最终确定了该地区勘探深度下限为4050米。应用多种数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和物模实验结合地质开展了注水技术政策的研究,建立了考虑气油比、边底水能量的合理注采比计算方程,推导了笼统注水时高、低渗层的产量公式,并用长岩心双管并联模拟实验加以验证,确定了花场油田的分注动用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大于5,优选酸化和分注作为降压增注首选措施。确定了各断块的合理注采比为1.11.2,合理压力恢复速度为0.571.45MPa/a,各断块合理采油速度为0.9%1.6%,合理注入速度为1%1.95%、合理井距为250280m,合理注采井数比为0.50.76。建议应用分层注水解决吸水剖面不均匀和注水压力高等的问题,并优选土酸开展酸化解堵,实现降压增注。
付博[4](2017)在《某油田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油田由于存在孔喉细小、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等特征,加之储层中存在敏感矿物、注入水不配伍等因素导致油层伤害,油层吸水能力不断降低,注水压力不断上升,直接影响油田的采油速度。常规的压裂酸化等增注措施作用范围较小且有效期短,而表面活性剂增注伴随着注水进行,处理半径较大,已经在中高渗透油藏开发过程得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因此,研究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降压增注机理及方法,对有效开发油藏、缓解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与现场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筛选出SC-1(阴离子-石油磺酸盐)与DYF-SH(非离子-氟碳聚醚)复配,并加入DCN-4(醇类)作为助剂,最终得到适用于某油田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体系,体系配方为:0.4%SC-1+0.07%DYF-SH+0.03%DCN-4,并确定最佳的表面活性剂使用浓度为0.5%。之后对该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稳定性、配伍性等进行了评价,发现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地层温度下放置30天,无沉淀产生,其稳定性良好,且与区块原油及地层水配伍性良好;之后通过室内实验,发现加入碱和提高温度均会降低界面张力和提高洗油效率。60℃条件下,0.5%表面活性剂,洗油效率即可达到82.5%,此时吸附量为40%,有60%的表面活性剂能够起到降压增注的作用,且油水相的相对渗透率较地层水驱时都有所增加,油水两相渗流区范围变大,最终采收率较水驱提高921%,并最终优选出表面活性剂最佳注入段塞大小为0.5PV,此时平均降压率37.49%,有效期为17.67PV。矿场应用效果良好,试验井在配注90日后见效,平均注采压差下降了1.2MPa,且吸液量大幅度提高,起到了良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并对相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现实指导。
王铁军[5](2016)在《纳米膜润湿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低渗透油田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岩石敏感性强、近井地带易污染堵塞等特点,导致部分水井注水困难或注不进水,而常规酸化解堵药剂无法进入地层微小孔隙,措施增注效果差,为此研究应用了纳米膜润湿酸化解堵技术,利用低浓度、低摩阻、高液量的纳米膜润湿酸化体系,增大药剂处理体积,增加酸岩反应时间,处理地层微小孔隙;同时纳米膜增注剂进入储层微孔道,发生静电吸附,在岩石微孔道壁面形成纳米级的中间润湿型沉积膜,降低渗流阻力,解除水锁,室内实验表明,药剂体系腐蚀速率≤4.8g/m2·h,降阻率≥41.2%,渗透率提高幅度≥41.7%;试验后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4.9MPa,日增注12.4m3,截至目前平均单井已累计增注2472m3,有效的解除地层深部污染堵塞,实现了欠注水井降压增注。
陈文文[6](2016)在《MD膜驱油技术及在牛12S1中块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MD(分子沉积)膜驱是一种新型的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一些油田的前期试验也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辽河油田牛12S1中油层组于1983年试采,1984年11月正式投入开发,膜驱前综合含水93.99%,产量递减。本文通过改变驱替介质,提出了MD膜驱技术,并对所用MD膜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优选了注入的参数,结合实验结果及实际情况,制定了牛12S1中的MD膜驱油方案,并对驱油效果进行了分析。论文一、二章主要介绍了MD膜驱油技术的机理及研究发展情况。第三章评价了MD膜剂的一些理化性能,验证了其部分驱油机理。第四章通过驱油物模实验,测绘了油水相渗曲线,测定了驱油效率,以此来了解其驱油的特征。第五章通过系列流动实验,测定了不同条件下MD膜驱油效率,优选了注入参数。第六章制定了现场驱油方案并实施,对驱油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测定了不同浓度MD膜及CTAB溶液的表面张力,与CTAB溶液相比,MD膜溶液表面张力基本不随浓度发生变化,证明其为表面非活性物质。测定了不同浓度MD膜及HPAM溶液的粘度,MD膜溶液粘度与浓度变化关系不大。热稳定性及抗腐蚀性能良好。测定了MD膜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浓度为800mg/L时,饱和吸附量11.68mg/g,吸附平衡时间8h左右。通过接触角法研究MD膜溶液对表面润湿性的改变:MD膜溶液可以使亲油玻璃表面向亲水方向转变,亲水表面向弱亲水方向转变。继而对岩心切片进行研究,处理前岩心切片多为亲油,经过MD膜处理后,接触角有所降低,表面润湿性由亲油向亲水方向转变。对中性润湿及亲水岩心切片处理后润湿性转为弱亲水,改变幅度较亲油切片小。通过稳态法测绘了岩心水驱及MD膜驱相渗曲线,MD膜驱较水驱降低了残余油饱和度7.4%,驱油效率上升了7.2%,等渗点右移,两相区变宽,说明MD膜剂的注入使原油更易流动,提高了驱油效率。通过系列MD膜驱油效率实验,对比了其对不同岩心的驱油效果。室内实验中对于非均质的反韵律岩心,驱油效率较水驱增幅最大,这与其内部非均质性有关。对于天然岩心能够较水驱提高10个百分点的驱油效率。且在驱油过程中伴随着含水率下降及注入压差变小的情况。为了确定最优注入参数,室内进行驱油效率实验。首先测定了MD膜剂在牛12区油水中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其在原油中的“溶解”量较小,浓度增加并不会使其“溶解”量增大很多。对比50mg/L、100mg/L、200mg/L、400mg/L、600mg/L、 800mg/L、1000mg/L、1500mg/L浓度的MD膜剂驱油效率,室内实验认为600mg/L时达到较好效果,驱油效率增幅8.97%;在含水分别为60%,70%,80%,90%,98%时转注MD膜剂,驱油效率增幅随含水率的增大变小,说明越早注入效果越好;对比连续注入、高浓度小段塞、低浓度大段塞、阶梯式浓度段塞四种不同的注入方式下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低浓度大段塞及连续注入效果较好。还考察了矿化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度对驱油效率影响不大,矿化度增大还会小幅度的增加驱油效率。介绍了辽河油田牛12S1中的储层构造及开发现状。结合室内实验及矿场实际,确定了采用700mg/L浓度连续注入60天的方式,共计注入药剂68.1t。采出液中不含MD膜剂,多数井在一个月内开始见效。考察期内累计增油1461.6t,增气98.3465×104m3,注入压力有小幅度下降,含水率普遍降低。阶段投入产出比1:4.3。
吴志彬[7](2015)在《太北开发区萨Ⅱ组油层开发效果分析及精细挖潜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太北开发区萨Ⅱ组油层精细地质研究,认为萨Ⅱ组油层是以受湖浪改造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外前缘相及前三角洲沉积特征。砂体分布特征主要分为大面积分布、局部连片、零星分布和尖灭区大面积分布四种类型。油层由北向南逐渐变差,于太14排以南尖灭,主要发育表外储层,平均单井射开砂岩厚度9.9m,发育厚度较小,连续性差,属于低渗透和低孔隙度储层。同时对油水井生产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注水井注水压力较高,注水井吸水差;采油井地层压力低,产液量低,注水不受效。目前开发效果较差,需要及时提出精细挖潜对策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细致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油水井补孔、单砂体精细控制压裂、注表面活性剂、提压注水四项措施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实施了现场试验。通过油水井补孔可以缩短注采井距,同时也能够完善注采关系,使油水井建立有效沟通,注水井注水以后油井能够较早见到注水效果;通过精细控制压裂,对油水井个性化压裂设计,使表外储层建立有效的沟通,实现薄差油层有效动用;通过注表面活性剂来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减小油水间相互的作用力,使注水井压力下降,从而注水量增加;通过对注水井进行提压注水,增加注水的渗流速度和储层中流动孔隙的数量,提高了注水井的注入能力和油层吸水能力。通过对以上四项措施现场实施效果评价,认为初期效果均较好,能够改善太北萨Ⅱ组油层的开发效果,同时也对特低渗透油层开发起到一个指导借鉴的作用,为原油稳产提供保障。
许园[8](2015)在《基于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纳米减阻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注入能力差的问题,降压增注是该类油田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研发高效的降压增注化学剂是油田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拟研制一种基于疏水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纳米减阻剂来实现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的减阻、降压与增注。论文取得以下成果:(1)对合成氧化石墨烯的传统Hummers法进行了改进:在中温反应阶段结束之后,取消98℃条件下的高温反应,让反应继续在35℃条件下进行,使整个反应的环境更加安全与稳定。采用的改进Hummers法能成功合成单层或者少层的氧化石墨烯,其厚度约为1.1 nm。(2)氧化石墨烯的横向尺寸随pH值的变化规律明显,可以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pH值来调控氧化石墨烯片层的横向尺寸,进而达到氧化石墨烯横向尺寸可控可选操作的目的。(3)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得到烷基胺为氧化石墨烯的最佳疏水改性剂,其反应条件温和,生成产物结构稳定。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胺与氧化石墨烯发生反应时,随着烷基胺碳链长度的增加,反应越容易进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越稳定,并且烷基胺上的胺基优先与氧化石墨烯边缘的羧基反应。(4)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之上,选用五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胺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疏水改性,长链烷基均成功地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之上,并且反应中伴随着一部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还原。五种碳链长度的纳米减阻剂均能使亲水性岩心表面润湿性发生反转,由强亲水变为强疏水,随着接枝碳链长度的增加,疏水性增强。(5) GO-HDA与GO-ODA两种纳米减阻剂能有效地降低低渗透岩心注水压力,后续水驱压力分别降低了15.32%与45.55%,此时岩心水相渗透率分别是之前的1.18与1.84倍。其中纳米减阻剂GO-ODA的最佳使用参数为:质量浓度20 mg/L~50 mg/L;注入段塞量1 PV-2 PV;与地层吸附时间48 h。温度对GO-ODA在岩心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小,并且GO-ODA耐水流冲刷能力较强,后续水驱累计注入量达到200 PV时,岩心渗透率降幅不超过10%。(6)水分子在低渗透砂岩油藏表面的吸附为较强的化学吸附,而水分子在纳米减阻剂GO-ODA-1中酰胺基的N原子附近吸附为弱的化学吸附,在GO-ODA-1碳平面上和长链烷基上的吸附为弱的物理吸附。纳米减阻剂GO-ODA-1在低渗透砂岩油藏岩石与黏土矿物表面的吸附均为强的化学吸附,容易自发进行,并且在岩石表面倾向于平行方向的吸附。纳米减阻剂GO-ODA-1与GO-ODA-1之问的吸附是不稳定的,不容易自发进行,纳米减阻剂分子之间不易于相互聚集而产生堆积堵塞地层,理想状态下在地层岩石与黏士矿物表面倾向于形成单层或者少层吸附,尽量减小对地层的堵塞负作用。(7)基于实验研究与理论计算结果,疏水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纳米减阻剂的减阻机理为:1)纳米减阻剂M-GO与砂岩油藏表面的水化层发生竞争吸附,形成了M-GO片层强力吸附层;2)纳米减阻剂M-GO在油藏岩石微孔道的吸附及其强疏水性,使得孔壁形成了具有强疏水特性的表面,进而对水流产生了纳米滑移效应;3)纳米减阻剂M-GO在黏土矿物表面吸附所形成的纳米疏水层具有隔水防膨作用。
张智斌[9](2013)在《安塞油田降压增注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常规油田油气产量和可采储量都在减少,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非常规油气田的油气产量和油气可采储量。低渗透油气藏占据了我国油气藏的三分之一,并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储量还在不断上升。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将有更多的低渗透油田投入开发。因此,如何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低渗透油气藏普遍存在采油井采不出,注入井注不进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水压力不断上升、注水困难等问题,而注水注气是我们提高油气藏采出程度的二次采油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所以提高目前低渗透油藏的降压增注能力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课题。低渗透储层主要是高的粘土矿物含量造成的水敏性伤害,更加使得注水的困难增加了许多。为了尽可能的解决低渗透油气藏的增注问题,本文从造成注入困难的最基本因素出发,结合安塞油田地质特征分析了注水高压区形成机理,并进行了降压增注现场实验。通过现场试验效果分析证明,该降压增注工艺从药剂配方到施工工艺,均较适应安塞特地渗透油层,并满足现场及生产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探索出了治理特低渗透油层的有效降压增注工艺,为提高水驱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俊[10](2011)在《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常规油田油气产量和可采储量都在减少,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非常规油气田的油气产量和油气可采储量。低渗透油气藏占据了我国油气藏的三分之一,并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储量还在不断上升。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将有更多的低渗透油田投入开发。因此,如何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低渗透油气藏普遍存在采油(气)井采不出,注入井注不进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水(气)压力不断上升、注水(气)困难等问题,而注水注气是我们提高油气藏采出程度的二次采油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所以提高目前低渗透油藏的降压增注能力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课题。目前,在降低油藏注入压力,提高注水能力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高渗透性地层中夹杂的低渗透地层,可采用调剖堵水的方法,但是对于低渗透油气藏,降压增注的思路不是很多。再加上低渗透储层主要是高的粘土矿物含量造成的水敏性伤害,更加使得注水的困难增加了许多。为了尽可能的解决低渗透油气藏的增注问题,本文从造成注入困难的最基本因素出发,从降低界面张力、毛细管阻力的表面活性剂和控制粘土矿物膨胀、运移的粘土稳定剂等处理剂入手,对其基本性能和适应性进行筛选和研究,并对处理剂复合性,配伍性以及实验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在现阶段来说,增注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较多,包括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而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型。而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的思路是将表面活性剂与粘土稳定剂复配使用。考虑到两种试剂的配伍性能,粘土稳定剂在防止粘土矿物膨胀和运移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吸附,中和粘土表面的负电性,又可在粘土晶层间吸附,将粘土微粒桥连起来,抑制粘土膨胀,减少粘土的分散运移,从而达到保护地层孔隙不受伤害的目的。由此,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要与阳离子型的粘土稳定剂复配,只能使用阳离子或者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这样,才能保证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本次研究中本文主要测试了6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及各种因素对其界面张力的影响,筛选出了2种能将界面张力降低到10-3数量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试了5种粘土稳定剂的性能,包括防膨率、溶失率、岩屑回收率、及其防膨的稳定性。还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不同粘土稳定剂对膨润土微观粒度的影响。筛选出了性能最好的缩膨剂。然后将表面活性剂和粘土稳定剂进行复配,考察了在复配体系中他们的相互影响及实际的降压增注效果。最后,以赵凹油藏实际岩心为例,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粘土稳定剂的复合体系在实际地层岩心中的降压增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为指导现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增强注水能力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和初步配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自组单分子纳米膜提高驱油效率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组单分子纳米膜提高驱油效率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的制备及驱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在油田中的应用 |
1.1.1 降压增注 |
1.1.2 堵水 |
1.1.3 钻井液 |
1.1.4 驱油剂 |
1.2 纳米流体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 |
1.2.1 改变岩石的润湿性 |
1.2.2 降低界面张力 |
1.2.3 原油黏度控制 |
1.2.4 分离压作用 |
1.3 埃洛石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改性方法 |
1.3.1 埃洛石纳米材料的性能 |
1.3.2 埃洛石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氧化硅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2 纳米流体的制备 |
2.2 表征测试 |
2.2.1 样品的表征 |
2.2.2 纳米流体性能评价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 纳米流体性能评价 |
2.2.3 纳米流体驱油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类型的确定 |
3.1.1 实验部分 |
3.1.2 样品的表征及纳米流体评价方法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样品的表征及纳米流体评价方法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与基本理论 |
1.1 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
1.1.1 储层孔隙结构 |
1.1.2 储层孔隙表面润湿性 |
1.1.3 流体的性质 |
1.1.4 毛管数 |
1.2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发展方向 |
1.2.1 改变储层结构 |
1.2.2 提高波及系数 |
1.2.3 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 |
1.2.4 改善流体间的界面效应 |
1.3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技术 |
2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
2.1 表面活性剂驱 |
2.1.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2.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2.1.3 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 |
2.2 聚合物驱 |
2.2.1 聚丙烯酰胺 |
2.2.2 黄原胶 |
2.3 三元/二元复合驱 |
2.3.1 三元复合驱 |
2.3.2 二元复合驱 |
2.4 纳米化学驱 |
2.4.1 纳米膜驱 |
2.4.2 纳米微乳液驱 |
2.4.3 纳米材料分散液驱 |
2.4.4 纳米化学驱油作用机制 |
2.4.4.1 楔形挤压效应 |
2.4.4.2 润湿性转变 |
2.4.4.3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2.4.4.4 封堵作用 |
2.4.4.5 提高波及效率 |
3 总结与展望 |
(3)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0.2.2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 |
0.2.3 异常高孔带与储层物性 |
0.2.4 注水技术政策 |
0.2.5 降压增注技术 |
0.3 研究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层特征 |
1.2 构造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第二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孔喉特征 |
2.1 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分析 |
2.1.1 成分 |
2.1.2 结构 |
2.1.3 沉积构造 |
2.2 储层填隙物及胶结特点研究 |
2.3 孔喉特征研究 |
2.3.1 孔隙特征 |
2.3.2 喉道特征及其对敏感性的影响 |
2.3.3 孔隙结构 |
第三章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1 成岩环境 |
3.1.1 地温场 |
3.1.2 压力场 |
3.1.3 流体场 |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
3.2.1 有机质热演化 |
3.2.2 粘土矿物转化 |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
3.3.1 机械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溶蚀作用 |
3.3.4 交代作用 |
3.4 成岩作用过程(溶蚀作用与胶结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
3.4.1 计算公式 |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3.4.3 计算结果与地质意义讨论 |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5.1 成岩阶段划分与现有成岩阶段划分规范的补充 |
3.5.2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和敏感性的影响 |
3.6 成岩史分析 |
3.6.1 成岩阶段预测基本原理 |
3.6.2 花 2-2 井埋藏史分析 |
3.6.3 花 2-2 井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成岩史 |
第四章 异常高孔带研究与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与成因分析 |
4.1.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 |
4.1.2 异常高孔带成因分析 |
4.2 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物性特征与分类 |
4.2.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储层敏感性 |
5.1 储层岩石的速敏性 |
5.2 储层岩石的水敏性 |
5.3 储层岩石的盐敏性 |
5.4 储层岩石的酸敏性 |
5.5 储层岩石的碱敏性 |
5.6 储层潜在伤害及防治措施 |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 |
6.1 层间非均质性 |
6.1.1 层间渗透率级差 |
6.1.2 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
6.1.3 层间渗透率突进系数 |
6.2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6.2.1 101 断块和109断块 |
6.2.2 107、108、121 断块 |
6.2.3 114、115、117 断块 |
第七章 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
7.1 储层渗流特征 |
7.1.1 原油润湿性 |
7.1.2 油水相对渗透率 |
7.1.3 见水时间预测 |
7.1.4 含水等值线 |
7.2 注水时机 |
7.3 开发井网 |
7.3.1 合理井距 |
7.3.2 井网形式 |
7.4 确定合理注采比 |
7.4.1 计算实际注采比 |
7.4.2 确定合理注采比 |
7.5 合理采油速度 |
7.5.1 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法 |
7.5.2 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法 |
7.5.3 采油速度综合研究 |
7.6 合理压力恢复速度 |
第八章 降压增注建议 |
8.1 分注技术 |
8.1.1 改善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油效果机理 |
8.1.2 垂向渗透率级差对注水井吸水特征的影响 |
8.1.3 渗透率级差的确定 |
8.1.4 渗透率动用级差室内模拟实验 |
8.2 水质配伍性及酸化技术 |
8.2.1 水质配伍性 |
8.2.2 酸化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4)某油田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降压增注机理 |
1.1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制 |
1.2 表活剂改变润湿性降压增注机制 |
第二章 增注降压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及性能评价 |
2.1 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 |
2.1.1 增注降压表面活性剂初选 |
2.1.2 增注降压表面活性剂配方优化 |
2.1.3 增注降压表面活性剂浓度优化 |
2.2 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评价 |
2.3 地层水成分对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2.4 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能测定 |
2.5 表活剂洗油效果测定 |
2.5.1 洗油效率测定方法 |
2.5.2 碱对洗油效率的影响 |
2.5.3 温度对洗油效率的影响 |
2.5.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洗油效率的影响 |
2.6 加碱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室内实验评价 |
3.1 岩心伤害模拟实验 |
3.1.1 膨润土膨胀实验 |
3.1.2 岩心粉末膨胀实验 |
3.2 表面活性剂对相渗曲线的影响 |
3.3 表面活性剂降压有效期测定 |
3.4 表面活性剂注入参数的优化研究 |
3.4.1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优化 |
3.4.2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
第四章 矿场应用实例 |
4.1 区块简介 |
4.1.1 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 |
4.1.2 流体性质 |
4.2 现场应用实例 |
4.2.1 试验井组概况 |
4.2.2 试验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纳米膜润湿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理 |
1.1 降低渗流阻力 |
1.2 防止粘土膨胀运移 |
1.3 扩大地层孔隙 |
2 药剂性能实验研究 |
2.1 复合纳米膜增注液成份性能 |
2.2 复合纳米膜增注液药剂性能评价 |
2.3 综合性能评价 |
2.3.1 药剂体系稳定,界面张力低 |
2.3.2 配伍性好 |
2.3.3 压降效果好 |
2.3.4 防膨效果好 |
3 注入工艺设计 |
4 现场试验效果 |
4.1 解堵注入过程压力下降趋势明显 |
4.2 油层吸水状况得到改善 |
4.3 降压增注效果显着 |
5 认识和结论 |
(6)MD膜驱油技术及在牛12S1中块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MD膜驱油机理研究 |
2.1 MD膜的结构特点 |
2.2 MD膜微观驱油机理 |
第3章 MD膜的理化性能 |
3.1 MD膜溶液外观及物理指标 |
3.2 MD膜溶液的表面张力 |
3.3 MD膜溶液的粘度 |
3.4 MD膜溶液的热稳定性实验 |
3.5 MD膜溶液的抗腐蚀性能 |
3.6 MD膜静态吸附特征 |
3.7 MD膜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MD膜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
4.1 MD膜驱对岩心渗流特征的影响 |
4.2 MD膜驱岩心物理模拟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MD膜驱注入参数优选 |
5.1 MD膜在油水中的分配 |
5.2 注入浓度的选择 |
5.3 注入时机的确定 |
5.4 注入方式的影响 |
5.5 矿化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MD膜驱矿场试验及跟踪评价 |
6.1 牛居油田牛12S_1~中区块地质特征 |
6.2 开发简况及开发现状 |
6.3 MD膜驱油方案设计 |
6.4 MD膜驱矿场试验跟踪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太北开发区萨Ⅱ组油层开发效果分析及精细挖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构造特征及储层精细研究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储层精细研究 |
3 开发效果分析 |
3.1 注水井注水情况 |
3.2 采油井生产情况 |
3.3 开发效果分析 |
4 精细挖潜对策研究 |
4.1 老井补孔试验 |
4.2 精细细分控制压裂试验 |
4.3 注表面活性剂试验 |
4.4 提高注水压力试验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基于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纳米减阻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渗透油藏化学降压增注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1 低渗透油藏的分类 |
1.1.2 低渗透油藏的特征 |
1.1.3 低渗透油藏的化学降压增注技术 |
1.1.4 低渗透油藏纳米减阻剂减阻机理研究进展 |
1.2 氧化石墨烯与其化学修饰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2.2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
1.2.3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
1.2.4 氧化石墨烯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的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与尺寸控制 |
2.1 引言 |
2.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2.2.1 主要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2 合成步骤 |
2.2.3 分析与表征 |
2.2.4 结果与讨论 |
2.3 改进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的机理探讨 |
2.4 氧化石墨烯的横向尺寸控制 |
2.4.1 氧化剂的加量 |
2.4.2 KMnO_4加入方式 |
2.4.3 反应方法 |
2.4.4 石墨的预氧化 |
2.4.5 石墨的种类与粒径 |
2.4.6 超声时间与功率 |
2.4.7 离心时间与转速 |
2.4.8 pH值对氧化石墨烯粒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烷基胺疏水改性氧化石墨烯M-GO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密度泛函理论与计算方法 |
3.2.1 密度泛函理论 |
3.2.2 计算软件与框架 |
3.3 氧化石墨烯疏水改性剂的优选 |
3.4 烷基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产物结构的预测 |
3.5 M-GO的合成 |
3.5.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5.2 合成步骤 |
3.6 M-GO的表征 |
3.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6.2 X射线衍射分析 |
3.6.3 热失重分析 |
3.6.4 氮吸附比表面分析 |
3.6.5 接触角测试分析 |
3.6.6 环境扫描电镜 |
3.6.7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
3.6.8 拉曼光谱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疏水改性氧化石墨烯M-GO的减阻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M-GO减阻效果快速评价 |
4.3 M-GO岩心流动实验 |
4.3.1 实验仪器 |
4.3.2 M-GO在柴油中的分散性 |
4.3.3 M-GO减阻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减阻剂M-GO减阻机理探讨 |
5.1 引言 |
5.2 基本结构的构建与优化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水分子在(SiO_2)_8团簇上的吸附 |
5.3.2 水分子在M-GO上的吸附 |
5.3.3 M-GO与(SiO_2)_8团簇的相互作用 |
5.3.4 M-GO与Al_2Si_6O_(24)H_(18)团簇的相互作用 |
5.3.5 M-GO与M-GO的相互作用 |
5.4 M-GO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降压增注用减阻剂的减阻机理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安塞油田降压增注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与特点 |
1.2.2 降压增注技术概述 |
1.2.3 降压增注用表面活性剂研究理论基础 |
1.2.4 降压增注用粘土稳定剂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安塞油田杏河区块 |
2.1.1 地质构造特征 |
2.1.2 岩石矿物特征 |
2.1.3 孔隙结构特征 |
2.1.4 储层物性特征 |
2.1.5 储层流体特征 |
2.2 安塞油田塞 152 区块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安塞油田注水高压区形成机理研究 |
3.1 杏河区块开发与渗流特征 |
3.1.1 油藏开发现状 |
3.1.2 流体渗流实验研究 |
3.1.3 低渗透储层流体渗流规律 |
3.2 杏河区块注水高压区形成机理研究 |
3.2.1 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
3.2.2 水锁效应与贾敏效应 |
3.2.3 注入水对地层伤害实验研究 |
3.2.4 注入水与原油配伍性评价 |
3.3 塞 152 区块注水高压区形成机理研究 |
3.3.1 注入水和地层水的配伍性 |
3.3.2 地层敏感性分析 |
3.3.3 储层注水伤害机理 |
3.3.4 注入水水质对地层伤害研究 |
第四章 安塞油田降压增注技术现场实验效果评价 |
4.1 杏河区块现场实验分析 |
4.2 塞 152 区块现场试验分析 |
4.3 长 10 注水井降压增注技术现场实验分析 |
4.3.1 区块概况 |
4.3.2 注水井降压增注工艺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研究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手段 |
第一章 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1 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的概述 |
1.1.1 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分布与特点 |
1.1.2 降压增注技术概述 |
1.2 表面活性剂的降压增注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2.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2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化学中应用 |
1.2.3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
1.3 粘土稳定剂的降压增注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3.1 防膨技术的发展 |
1.3.2 低渗透地层粘土矿物的基本认识 |
1.3.3 粘土矿物发生膨胀的分析 |
1.3.4 防膨剂防止粘土矿物膨胀的机理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的综合评价及筛选 |
2.1 表面活性剂和粘土稳定剂的配伍性能实验 |
2.2 表面活性剂的评价及筛选 |
2.2.1 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测试 |
2.2.2 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的稳定性能实验 |
2.2.3 PH 值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2.2.4 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2.2.5 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评价 |
2.2.6 填砂管模拟低渗透岩心的表面活性剂的降压效果实验 |
第三章 防膨剂的综合评价与筛选 |
3.1 防膨剂的防膨率的测试 |
3.2 防膨剂的溶失率的测试 |
3.3 防膨剂的岩屑回收率实验 |
3.4 防膨剂的防膨稳定性评价 |
3.5 激光粒度分析仪的防膨实验评价 |
3.5.1 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
3.5.2 性能特点 |
3.5.3 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参数的设置及意义和测试步骤 |
3.5.4 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粘土稳定剂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复合体系的降压效果评价 |
4.1 复合体系的相互性能的影响 |
4.1.1 粘土稳定剂体系对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影响 |
4.1.2 表面活性剂体系对粘土稳定剂体系的影响 |
4.2 复合体系的性能的评价 |
4.2.1 复合体系的降压增注的优越性 |
4.2.2 注入体积对体系降压增注效果的影响 |
第五章 以赵凹油田为例验证降压增注体系的效果 |
5.1 油藏地质概况 |
5.1.1 储层地质特征 |
5.1.2 油藏特征 |
5.1.3 储层物性特征 |
5.2 油藏开发概况 |
5.2.1 开发阶段的划分 |
5.2.2 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
5.3 油井受效性及水驱状况分析 |
5.3.1 目前井网水驱控制程度及静态水驱率评价 |
5.3.2 各小层注水受效性分析 |
5.4 复合体系在赵凹油田的实际运用的优越性 |
5.5 复合体系在赵凹油藏实际岩心中的降压增注效果 |
5.6 复合体系的最佳注入参数的优化 |
结论及认识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自组单分子纳米膜提高驱油效率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埃洛石纳米流体的制备及驱油性能研究[D]. 陈颖.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2]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J]. 刘培松,李小红,赵梦云,张治军,蔡天聪. 化学研究, 2019(01)
- [3]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D]. 曲国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4]某油田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实验研究[D]. 付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5]纳米膜润湿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王铁军.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08)
- [6]MD膜驱油技术及在牛12S1中块的应用研究[D]. 陈文文. 长江大学, 2016(12)
- [7]太北开发区萨Ⅱ组油层开发效果分析及精细挖潜对策研究[D]. 吴志彬. 浙江大学, 2015(06)
- [8]基于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纳米减阻剂研究[D]. 许园.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9]安塞油田降压增注工艺技术研究[D]. 张智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 [10]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技术研究[D]. 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