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增容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文渊,章飞,何浏炜[1](2021)在《反应型挤出增容制备PC/ABS合金及性能》文中提出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过程中加入具备反应活性的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此方法制备性能优异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材料。研究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PC/ABS合金的流动特性、力学性能、相容性以及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8%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时,PC/ABS合金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从34.47 g/10min降低到26.01 g/10min,流动活化能先增大后降低;添加6%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时,PC/ABS合金中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从37.5℃降低至31.4℃,合金材料冲击强度从48.74 kJ/m2提高到57.15 kJ/m2;PC/ABS合金冲击断面呈现"海-岛"结构,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加入改善了ABS相的分散,细化ABS相在PC相中的分布粒径,冲击断面更加"粗糙",两相结合作用更强。
郭鹏,吕明福,徐耀辉,张师军,高达利,尹华[2](2021)在《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中阻燃体系及主要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磷系、硅系、卤系、复合等四类阻燃体系,比较了每种阻燃体系的特点及问题。随后概述了阻燃聚碳酸酯/ABS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史晨玉[3](2020)在《PC/ABS合金用MBS增容、增韧剂的研究》文中提出聚碳酸酯(以下简称PC)/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接枝物(以下简称ABS)合金是目前市面上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一种工程塑料,用途十分广泛。但其主要缺陷是PC、ABS较差的相容性,导致共混后合金韧性受到一定影响,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提高PC/ABS材料的组份相容性和韧性,对拓展PC/ABS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丁苯胶乳粒径和MBS接枝两方面着手,开发了一种PC/ABS合金用增容、增韧剂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接枝聚合物(以下简称MBS),它是一种具有典型“核-壳”结构的弹性体,而其中核层橡胶相粒径的大小双分布,又是MBS树脂同时起到增容增韧效果的关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高低温一步法自由基乳液聚合,成功制备出适合接枝的丁苯胶乳,并实现了胶乳粒径的大小双分布,且大小粒径比例可调节。作为参比,采用附聚法制备了双粒径分布丁苯胶乳,主要考察了两种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其它助剂等条件对胶乳粒径分布影响,最终均可制得大小双粒径分布的丁苯胶乳,且胶乳粒径分布在200-500nm与30-100nm之间,为下一步的MBS接枝反应提供了原料。(2)采用乳液接枝法对上述两种双粒径分布丁苯胶乳进行接枝,制备出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MBS)三元接枝聚合物。通过调整乳液接枝工艺中引发剂、活化剂、乳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的种类、加入方式以及加入量,探究它们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工艺配方;同时还对接枝聚合反应中的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长进行了探究,确定出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曲线。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最终转化率为99.9%,接枝率为31.45%,接枝效率48.75%的MBS接枝粉料。(3)对附聚和高低温乳液聚合法两种丁苯胶乳所制备的MBS树脂进行了应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MBS的加入可明显改善PC/ABS合金的韧性和相容性,为今后PC/ABS合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陆星宇[4](2020)在《PC/ABS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PC/ABS合金不仅结合了PC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高韧性,还结合了ABS良好的流动性、加工性等优点,所以PC/ABS合金兼具二者良好的加工性、韧性、和耐热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零件、各种工业机器、通信器材外壳、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等。由于PC与ABS两者具有不同的熔点,不同的结晶温度以及不同的熔融流动性,所以二者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解决二者之间的相容性成为了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C/ABS合金的关键。本文章先分析了PC与ABS的相容机理,固定了PC与ABS的合适配比为7:3,分别采用了相容剂,ABS-g-MAH,SMA以及核壳结构共聚物MBS对材料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对PC与ABS的相容性都有显着的提升,其中添加相容剂MBS对PC/ABS的相容效果最好,材料外观较不添加相容剂明显改善,分层效果明显下降,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缺口冲击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较不添加相容剂的组分分别提升了146.8%与159.3%。接着以MBS为相容剂对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分别应用增韧剂胶粉、TPU以及弹性体EEA对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处理,实际研究发现,添加弹性体EEA的组分增韧效果最明显,较不添加增韧剂的组分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48.6KJ/m2,其断裂伸长率达到了125.6%根据上述探究,选取以MBS和EEA为最佳增韧相容组分对PC/ABS合金进行改性处理,本文选用沈阳科通塑胶有限公司的相容增韧剂KT-31制备增韧合金,KT-31是以MBS和EEA为主要成分,经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得出结论:当KT-31添加量为7份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合金材料熔融指数为13.5g/10min,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2MPa,弯曲强度为77MPa,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6.5KJ/m2和135.6%。文章的最后根据PC/ABS的实际需求,又制备了增强PC/ABS合金,选择KT-2为相容剂,添加20%玻纤改变PC和ABS合金的配比对增强合金材料进行了制备研究。经过性能对比测试,当PC与ABS的配比为6:4时,制备的增强合金性能最佳,更易满足最满足实际应用。
韩瑞锋[5](2020)在《PA6/PMMA共混体系的增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三种不同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MMA-co-GMA)作为增容剂,对PA6/PMMA共混体系进行增容研究。1、对以PA6为连续相的PA6/PMMA共混物进行增容研究,选取配比为70/30的PA6/PMMA共混物为典型代表,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微观形貌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了三种增容剂的用量和组成对PA6/PMMA(70/30)共混物的相容性、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组成的P(MMA-co-GMA)增容剂均能够减小PA6/PMMA(70/30)共混物中分散相的粒径尺寸,有效改善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且增容剂的组成对提升效果有较大的影响。2、改变PA6/PMMA共混物中PA6与PMMA的比例,对以PMMA为连续相的PA6/PMMA共混物进行增容研究,选取配比为30/70的PA6/PMMA共混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三种P(MMA-co-GMA)增容剂的用量和组成对PA6/PMMA(30/70)共混物相容性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增容剂的引入均能对PA6/PMMA(30/70)共混物起到有效的增容作用,有效提升PA6/PMMA(30/70)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弯曲强度;当P(MMA-co-GMA)8增容剂用量为30%时,共混物的弯曲强度达到了210MPa,较未加入增容剂的共混物相比提高了62%。3、选取PA6/PMMA共混物的中间配比,对双连续相PA6/PMMA共混物进行增容研究,考察了三种P(MMA-co-GMA)增容剂的用量和组成对PA6/PMMA(50/50)共混物相容性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组成的增容剂均能改善PA6/PMMA(50/50)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相容性,提升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当P(MMA-co-GMA)4增容剂的加入量为2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34MPa,弯曲强度为150MPa,与未加入增容剂的PA6/PMMA共混物相比,分别提高了89%和47%。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组成的P(MMA-co-GMA)增容剂均能有效改善PA6/PMM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能显着提升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综合来看,P(MMA-co-GMA)4和P(MMA-co-GMA)8增容剂的效果更好。
严敏仪[6](2020)在《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主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综合了PC和ABS的优良性能,一方面保持了PC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另一方面具有ABS加工流动性好和性价比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汽车零部件、家电等的制造。ABS属于易燃材料,随着ABS组分含量的增加,PC/ABS合金更易燃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制备符合相关行业阻燃要求的PC/ABS合金逐渐成为科研的热点。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对PC/ABS合金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但一方面RDP为粘稠液体,不便于加工;另一方面,RDP对PC/ABS有一定的塑化作用,降低合金热变形温度。为提高PC/ABS的阻燃性能与耐热性,本文以RDP为主要阻燃剂,辅助磷硅阻燃剂、多芳基磷酸酯(PX-200)、滑石粉(Talc)等对PC/ABS(质量比为7:3)进行阻燃改性,探讨不同辅助阻燃剂与RDP复配对PC/ABS合金阻燃性能与耐热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加成反应得到的预聚体,再水解缩聚获得一种含有磷、硅元素的聚合物(DOPOVTS)。以DOPO-VTS、PX-200分别作为辅助阻燃剂,提高RDP主阻燃PC/ABS的阻燃性能和耐热性能。采用6.0 wt%DOPO-VTS与8.0 wt%RDP复配改性PC/ABS,得到PC/ABS/R-8/V-6可以通过UL-94 V-1@3.2 mm阻燃等级,极限氧指数(LOI)值为25.6%;而6.0 wt%PX-200与8.0 wt%RDP复配改性PC/ABS得到的PC/ABS/R-8/P-6只能达到UL-94 V-2@3.2 mm等级,LOI值为22.9%。8.0 wt%DOPO-VTS或8.0 wt%PX-200与8.0 wt%RDP复配得到PC/ABS/R-8/V-8和PC/ABS/R-8/P-8,阻燃样条均能达到UL-94V-0@3.2 mm阻燃等级,但PC/ABS/R-8/V-8的余焰总燃烧时间比PC/ABS/R-8/P-8的短,所以在PC/ABS中,DOPO-VTS对RDP的辅助阻燃效果的提高比PX-200更佳。PC/ABS/R-8/P-6的热变形温度(HDT)为71.9℃,PC/ABS/R-8/V-6的为78.6℃,表明DOPO-VTS与RDP复配对PC/ABS热变形温度的不良影响较PX-200低。以滑石粉(Talc)与RDP复配对PC/ABS阻燃改性,实验结果表明7.0 wt%RDP与13.0 wt%滑石粉复配可以使PC/ABS合金(PC/ABS/R-7/T-13)通过UL-94 V-0@3.2 mm阻燃等级,LOI值从PC/ABS的28.0%提升至31.8%。PC/ABS/R-7/T-13的热变形温度比同样阻燃等级、单独添加16.0 wt%RDP的PC/ABS高10°C以上。热重分析图上,PC/ABS/R-7/T-13热失重速率降低,残炭率为24.0%,比理论残炭率高4.1%。从PC/ABS/R-7/T-13的热重-红外联用分解产物红外谱图看出,有明显的P-O-C峰出现。结合PC/ABS/R-7/T-13残炭的扫描电镜(SEM)图与拉曼图谱可知,残炭外表面和内层为致密连续的炭层,且炭层的石墨化程度高。表明以RDP与滑石粉复配的阻燃剂是气相与凝聚相阻燃共同作用。添加滑石粉后,RDP阻燃PC/ABS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得到提高,PC/ABS/R-7/T-13的拉伸强度为61.3 MPa,弯曲强度为110.7 MPa,相较于纯PC/ABS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有所提高。在滑石粉与RDP复配阻燃改性PC/ABS配方的基础上添加DOPO-VTS,结果表明5.0 wt%DOPO-VTS和10.0 wt%滑石粉、7.0 wt%RDP能使PC/ABS合金达到UL-94 V-0@3.2 mm等级,且热变形温度明显增加。RDP添加量为7.0 wt%、滑石粉添加量高于12.0 wt%配方基础上,添加5.0 wt%DOPO-VTS,PC/ABS热变形温度能提高10℃左右,表明DOPO-VTS能很好地提高PC/ABS/RDP/Talc的耐热性。
高顺[7](2020)在《PC/ABS合金的阻燃改性研究》文中提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气和汽车制造等领域。ABS的加入会降低合金的阻燃性能,而阻燃剂的引入又会使合金的力学性能降低。为了使其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以满足不同行业使用的要求,需要对PC/ABS合金进行改性研究,本论文主要集中在阻燃改性和增容改性两个方面。首先,通过熔融共混法,选用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为澳系阻燃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为相容剂,制备阻燃增韧PC/ABS合金。结果表明,8份DBDPE和6份MBS可以使PC/ABS合金的垂直燃烧达UL 94 V-0级,同时合金的力学性能保持良好的平衡:刚性(拉伸强度44.9 MPa)和韧性(缺口冲击强度31.2 kJ/m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金的微观形态,发现DBDPE破坏了相态的连续性,在基体中分布不均匀,甚至会出现团聚现象。MBS的加入使两相界面变模糊,分散相的尺寸减小,体系相容性提高。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发现,DBDPE会阻碍链段的运动,进而降低合金的储存模量。MBS会增加分子链的柔顺性,使损耗模量峰值降低,但合金仍可以保持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耐高温性能。其次,使用ABS高胶粉(ABS-HRP)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调控合金中SAN相和聚丁二烯(PB)相的比例,探究ABS相态组成对合金相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PC/ABS(质量比为70/30)的前提下,ABS相态组成的改变对UL94影响不大,但PB相比SAN相易燃,而且阻燃能力的高低也受合金的相形态和相容性的共同影响。力学测试发现,SAN在较低添加量(<5份)时可以作为刚性粒子存在,起到增韧增强双重效果,而过多SAN则会导致连续相的形成,进而破坏合金本来的相态结构。另外,ABS-HRP可以提高体系的抗冲强度,合适的PB和SAN两相比例可以使合金同时保持较好的刚性和韧性。然后,由于磷酸酯阻燃剂可以同时在气相和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采用以凝聚相机理为主的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和以气相机理为主的磷酸三苯酯(TPP)复配制备阻燃PC/ABS合金。结果表明,10份RDP/TPP复配(质量比为3:2)可以使PC/ABS合金垂直燃烧达到UL 94 V-0级。锥形量热(Cone)测试数据显示,RDP和TPP具有气相和凝聚相协同阻燃作用,不仅可以加强气相燃烧链式反应的抑制效果,还可以在凝聚相促进生成更高质量的炭层。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对残炭表面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RDP/TPP复配后残炭中的P和O含量同时增加,这些P-O结构的磷酸盐帮助体系形成更致密的炭层,更好的发挥隔氧绝热效果。最后,选用RDP为阻燃剂,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协效剂,探究SiO2作为纳米粒子对合金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0份RDP存在下,1份SiO2复配可以使合金垂直燃烧达UL94 V-O级。Cone测试结果表明,SiO2加强了凝聚相的阻燃效果,促进体系生成连续致密的炭层。EDS测试显示,加入SiO2协效后炭层表面的P元素含量由2.54%提高到7.24%,O元素含量由18.02%提高到36.71%,推测SiO2表面的羟基在凝聚相和RDP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含有硅和氧元素的磷化物,此Si-O-P交联网络结构增加了炭层的强度。SEM观察发现,SiO2分布在两相界面间,由于SiO2亲水疏油,和基体相容性差,降低了界面黏结力,使冲击断面出现大块脱落现象,造成合金韧性的降低,MBS可以起一定的改善效果。
李晓唐[8](2016)在《PC/ABS合金研究》文中提出PC/ABS(聚碳酸酯/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合金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合金。合金与PC相比,可明显提高流动性,改善加工性能,使制品降低对应力的敏感,且能降低成木。但ABS树脂为可燃材料,其极限氧指数低(18.3%-18.8%),按UL94标准属于HB级别。PC具有一定的难燃性,其氧指数可达25%左右,按UL94标准属于V-2级实验,所以须提高合金的阻燃性。目前,PC/ABS合金阻燃剂可分为无卤阻燃剂和含卤阻燃剂。期中,卤系阻燃剂主要以溴系阻燃剂为主,其在阻燃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物质,如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F)及多溴代二苯并二恶烷(PBDD)。在欧洲,由于二恶英问题使卤系阻燃剂及其阻燃高聚物未能获得绿色环保标志。所以,欧盟国家对卤系阻燃剂的使用加以限制,力图促进阻燃材料的无卤化进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减少和防止卤系阻燃剂对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分别研究了不同基体配比、不同增容剂和不同阻燃剂对PC/ABS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熔体流动速率仪、毛细管流变仪、微机控制热变形维卡软化试验机、塑料压痕硬度计、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等对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特性、阻燃性能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比较PC/ABS合金的不同基体配比对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C/ABS为部分相容体系,当PC/ABS配比为70/30时,合金体系相容性较好,同时在此配比下的合金体既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又能保持较高的刚性与韧性,热变形温度、硬度等综合性能比较好。(2)选用PC/ABS配比为70/30的合金体系,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三种增容剂的增容效果。结果表明,添加2份的ABS-g-MAH增容剂,合金体系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及良好的硬度和热变形温度,另外在扫描电镜观察下此体系分散相细小均匀分布,且两相黏合紧密相界面模糊,说明增容剂ABS-g-MAH对合金体系起到了良好的增容作用。(3)研究了磷酸酯类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RXP)与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对PC/ABS共混体系形态和阻燃性能,比较了不同阻燃体系对PC/ABS共混物阻燃性以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XP的用量在14份时,以及达到了阻燃要求,并且其力学性能与传统阻燃体系DBDPE/Sb2O3相比,没有出现较大的下降,都再使用范围内,且RXP有利于加工性能的改善。
邵佳丽[9](2016)在《PC/ABS合金无卤阻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塑料,兼有PC和ABS的优点,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这些领域对材料的阻燃性能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但ABS的加入使PC/ABS合金阻燃性能降低,从而限制了PC/ABS的应用。因此,PC/ABS合金的阻燃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芳基磷酸酯是卤系阻燃剂的良好替代品,并已在PC/ABS无卤阻燃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市场及环保的要求,采用芳基磷酸酯阻燃PC/ABS合金,并使用增容、改变塑料相与橡胶相比例、纳米复配阻燃等方法改善合金的整体性能。首先,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磷酸三苯酯(TPP)阻燃PC/ABS合金,分析发现:加入TPP阻燃剂后,PC/ABS合金阻燃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加至20份TPP时垂直燃烧(UL 94)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LOI)也提高至26.6%;热失重分析显示,添加TPP能缓解PC/ABS合金的热降解,提高合金热稳定性,最终残炭量也有所增加;由于TPP的增塑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PC/ABS合金中引入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增容后合金的UL 94等级降低,但极限氧指数较未增容合金提高至27.0%左右;热失重分析(TGA)显示,MBS的加入降低了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合金的力学性能未有明显改善。其次,使用ABS高胶粉(ABS-HRP)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替代ABS与PC进行熔融共混,根据力学性能测试结果选择最优组分,即PC/ABS-HRP/SAN比例为70/27/3进行阻燃研究。在阻燃测试中,TPP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加入20份TPP后,PC/ABS-HRP/SAN合金的UL 94等级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提升至27.6%;阻燃PC/ABS-HRP/SAN合金的热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显着降低。空气和氮气氛围中的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TPP的加入提高了PC/ABS-HRP/SAN合金的热稳定性,但TPP添加量的不同,其热分解曲线的趋势也有所差异。通过比较TGA和锥形量热(Cone Calorimeter)测试结果发现:TPP加入量的不同会引起阻燃机理的差异,加入25份TPP后,凝聚相阻燃作用明显。TPP对PC/ABS-HRP/SAN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劣化作用明显。最后,α-ZrP与TPP复配用于阻燃PC/ABS-HRP/SAN合金,研究其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分析发现:在氮气氛围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PC/ABS-HRP/SAN合金的热稳定性提高,尤其是高温段的热稳定性;在UL 94和LOI测试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并没出现良好的协同效果;Cone测试结果中,TPP与α-ZrP复配阻燃能够延长PC/ABS-HRP/SAN合金到达最高峰值速率的时间,并减缓燃烧过程延长燃烧时间。
李皓[10](2014)在《耐高温聚硅氧烷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工程塑料的改性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玻纤或无机功能填料之间存在极性和界面差别,所得聚合物合金或复合材料很难达到高的性能指标,因此工程塑料共混、复合化改性的关键是解决体系各组分的相容问题。适当地使用增容剂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该问题,但目前常用增容剂在250°C以下加工温度下使用效果很好,超过该温度则分解严重甚至炭化,因此耐高温增容剂是满足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改性的需要。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由于Si-O主链及侧链的甲基的存在具有高弹性、高疏水性、低表面张力和极好的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建筑、电子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但其低表面能及与其他聚合物较低的相容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能明显改善PDMS这一缺点,同时能维持其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因此近年来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是一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两种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PDMS-g-PMM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PDMS-St-MMA),并分别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结构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将这两种共聚物用于PC/ABS体系,观察这两种共聚物对于PC/ABS体系有无增容、阻燃作用等。1.通过D4和vD4的开环反应,制备侧链含有乙烯基的聚硅氧烷乳液,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以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通过考察和优化合成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确定了制备耐热性能较好的PDMS-g-PMMA适宜条件为,聚硅氧烷的分子量约为50000,聚硅氧烷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5,开环反应时间与接枝反应时间均为4h。通过TGA测试发现该条件下制备的PDMS-g-PMMA在氮气气氛下5%的热失重温度可达到357oC,且热失重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通过TGA-FTIR和PY-GC-MS测试证明了在PDMS-g-PMMA的热失重过程中阶段I和阶段II分别代表着PMMA链段和PDMS链段的热分解,且在PDMS-g-PMMA热失重过程中主链PDMS链段的分解是在PMMA链段大部分分解完后才开始发生。2.在PDMS-g-PMMA的基础上引入耐热性能更好的苯乙烯,通过同样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通过TGA分析,发现PDMS-St-MMA在氮气气氛下的5%热失重温度高达373oC,且热失重过程也明显分为两个阶段。TGA-FTIR测试证明了在PDMS-St-MMA的热失重过程中阶段I和阶段II的热失重过程分别代表着St-MMA结构链段和PDMS链段的热分解,且在PDMS-St-MMA热失重过程中主链PDMS链段的分解是在St-MMA结构链段大部分分解完后才开始发生。3.将PDMS-g-PMMA和PDMS-St-MMA两种共聚物用于PC/ABS(90/10,质量比,下同)体系。通过TGA测试发现添加了PDMS-g-PMMA和PDMS-St-MMA后,PC/ABS合金的耐热性能得到了提高。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加入PDMS-St-MMA后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升,而添加PDMS-g-PMMA-反而使得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大幅度下降。通过表面形态的观察发现,添加PDMS-St-MMA作为增容剂后,PC/ABS合金的低温脆断横截面比较平滑,ABS分散相的分散尺寸减小,而且分布均匀,相界面比较模糊不清;而PDMS-g-PMMA加入后PC/ABS合金的低温脆断面依然不平滑。4.将PDMS-St-MMA作为增容剂,应用在PC/ABS/PPSi(三(1-氧代-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氧基)苯基硅烷)阻燃体系,结果表明,PDMS-St-MMA在提高PC/ABS合金的相容性的同时并不会影响原体系的阻燃性能;而市场上常用的增容剂MBS添加后会降低合金的阻燃性能。通过热稳定性分析发现,PDMS-St-MMA在增容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阻燃剂PPSi和PC/ABS的分解温度,能有效降低ABS和PPSi的热分解速率,使得PC/ABS合金第一阶段分解完后的残炭量较高。通过对残炭形貌及元素分析发现,添加了PDMS-St-MMA的试样残炭表面孔洞明显消失,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保护层,同时残炭表面硅元素明显增多,说明PDMS-St-MMA加入后,在燃烧时硅元素更多地向表面迁移,从而能够在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含硅焦化炭保护层,加强了隔热、隔氧,阻止了聚合物热降解挥发物的逸出和防止熔滴出现等。
二、新型增容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增容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反应型挤出增容制备PC/ABS合金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材料 |
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1.3 合金的制备 |
1.4 表征与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增容剂添加量对PC/ABS合金材料流动性能影响 |
2.2 增容剂添加量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影响 |
2.3 增容剂添加量对PC/ABS合金相容性能影响 |
2.4 增容剂添加量对PC/ABS合金微观结构影响 |
3 结论 |
(2)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阻燃体系 |
1.1 磷系阻燃体系 |
1.1.1 无机磷系 |
1.1.2 有机磷系阻燃体系 |
1.2 硅系阻燃体系 |
1.3 硼系阻燃体系 |
1.4 有卤阻燃体系 |
1.5 无机阻燃体系 |
1.6 复合阻燃体系 |
1.7 各组阻燃体系阻燃效率的比较 |
1.8 共混相容体系 |
2 阻燃PC/AB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2.1 电池组支架 |
2.2 充电桩 |
3 结语 |
(3)PC/ABS合金用MBS增容、增韧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PC/ABS合金的生产与应用 |
1.1.1 PC/ABS合金的应用 |
1.1.2 PC/ABS合金的生产技术 |
1.2 PC/ABS合金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1.2.1 PC/ABS合金增韧机理的研究 |
1.2.2 PC/ABS合金界面相容性的研究 |
1.3 MBS增容、增韧剂的研究 |
1.3.1 粒径调控与增韧作用 |
1.3.2 接枝反应与增容作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双粒径分布丁苯胶乳的制备研究 |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附聚法制备双粒径丁苯胶乳 |
2.2.2 高低温复合法制备双粒径丁苯胶乳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丁苯胶乳附聚过程中粒径变化的研究 |
2.4.1 附聚剂加入量对胶乳粒径的影响 |
2.4.2 附聚时间对胶乳粒径的影响 |
2.4.3 乳化剂用量对胶乳粒径的影响 |
2.4.4 搅拌速度对胶乳粒径影响 |
2.4.5 附聚温度对胶乳粒径的影响 |
2.4.6 丁苯胶乳附聚配方确定及重复性试验研究 |
2.5 丁苯胶乳化学合成过程中粒径分布的研究 |
2.5.1 高低温复合工艺及特点 |
2.5.2 中试工艺放大及胶乳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3 丁苯胶乳的接枝研究与制备MBS树脂 |
3.1 实验药品与设备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部分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高低温复合法制备丁苯胶乳接枝反应研究 |
3.4.1 引发剂对接枝率和转化率的影响 |
3.4.2 乳化剂对接枝率和转化率的影响 |
3.4.3 活化剂对接枝率和转化率的影响 |
3.4.4 分子量调节剂加入量确定 |
3.4.5 接枝聚合反应温度及操作曲线的确定 |
3.5 附聚大粒径丁苯胶乳接反应研究 |
3.5.1 乳化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3.5.2 电解质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6 MBS应用性能测试 |
3.6.1 PC/ABS合金样品的制备 |
3.6.2 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PC/ABS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高分子合金的概述 |
0.2 PC、ABS以及其合金概述 |
0.2.1 PC概述 |
0.2.2 ABS树脂概述 |
0.2.3 PC/ABS合金概述 |
0.3 PC/ABS合金的相容性研究 |
0.3.1 增容作用的类型 |
0.3.2 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质 |
0.3.3 增容剂的类型 |
0.3.4 PC/ABS增容改性研究进展 |
0.4 PC/ABS合金的改性研究 |
0.4.1 PC/ABS增韧改性研究 |
0.4.2 PC/ABS合金增强改性研究 |
0.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章 PC/ABS相容机理研究及相容剂的选择 |
1.1 引言 |
1.2 相容剂的选择及相容机理简介 |
1.2.1 MAH接枝类相容剂 |
1.2.2 .MBS类相容剂 |
1.3 实验部分 |
1.3.1 实验原料 |
1.3.2 主要仪器设备 |
1.3.3 实验内容 |
1.3.4 性能测试 |
1.4 结果与讨论 |
1.4.1 不同相容剂对PC/ABS合金熔指的影响 |
1.4.2 相容剂的种类对PC/ABS合金材料刚性的影响 |
1.4.3 相容剂的种类对PC/ABS合金的韧性以及相容性的影响 |
1.4.4 添加不同种类相容剂的PC/ABS合金的扫描电镜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PC和ABS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内容 |
2.2.2 实验原料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增韧PC/ABS合金的流动性研究 |
2.3.2 增韧PC/ABS合金的刚性研究 |
2.3.3 增韧PC/ABS合金的韧性研究 |
2.3.4 低温-30℃环境下增韧PC/ABS合金冲击强度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强PC/ABS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内容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增强PC/ABS合金的熔融流动性研究 |
3.3.2 增强PC/ABS合金的刚性研究 |
3.3.3 增强PC/ABS合金的韧性研究 |
3.3.4 低温-30℃环境下增强PC/ABS合金冲击强度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5)PA6/PMMA共混体系的增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分子合金 |
1.1.1 高分子合金的概念 |
1.1.2 高分子合金的发展 |
1.2 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研究 |
1.2.1 高分子合金的制备 |
1.2.2 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 |
1.2.3 相容性的测定方法 |
1.2.4 改善相容性的方法 |
1.2.5 增容剂的类型 |
1.3 PA6及其合金的相关研究 |
1.3.1 PA6简介 |
1.3.2 PA6合金的相关研究 |
1.4 PMMA及其合金的相关研究 |
1.4.1 PMMA简介 |
1.4.2 PMMA合金的相关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以PA6为连续相的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共混物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表征 |
2.3.2 共混物的流变特性 |
2.3.3 力学性能分析 |
2.3.4 动态力学分析 |
2.3.5 微观形貌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以PMMA为连续相的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共混物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lau实验 |
3.3.2 共混物的流变特性 |
3.3.3 力学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双连续相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共混物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力学性能测试 |
4.3.2 动态力学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主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C/ABS合金概述 |
1.3 PC/ABS的热降解及阻燃机理 |
1.4 PC的阻燃改性研究 |
1.5 ABS的阻燃改性研究 |
1.6 PC/ABS的阻燃改性研究 |
1.6.1 卤系阻燃剂 |
1.6.2 磷系阻燃剂 |
1.6.3 硅系阻燃剂 |
1.6.4 硼系阻燃剂 |
1.6.5 协效阻燃剂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固体有机磷阻燃剂对RDP主阻燃PC/ABS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OPO-VTS的结构表征 |
2.3.2 PC/ABS与阻燃PC/ABS的阻燃性能 |
2.3.3 PC/ABS与阻燃PC/ABS的热稳定性 |
2.3.4 PC/ABS与阻燃PC/ABS的耐热性能 |
2.3.5 PC/ABS与阻燃PC/ABS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滑石粉、DOPO-VTS对 RDP主阻燃PC/ABS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垂直燃烧性能分析 |
3.3.2 耐热性能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残炭形貌分析 |
3.3.5 拉曼光谱分析 |
3.3.6 热重-红外谱图分析 |
3.3.7 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PC/ABS合金的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C/ABS合金 |
1.2 PC/ABS合金的相容性研究现状 |
1.3 阻燃PC/ABS合金研究现状 |
1.3.1 卤系阻燃 |
1.3.2 磷系阻燃 |
1.3.3 硅系阻燃 |
1.3.4 纳米阻燃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DBDPE阻燃PC/ABS合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DBDPE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阻燃性能 |
2.3.2 力学性能 |
2.3.3 断面形貌分析 |
2.3.4 动态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ABS相态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DBDPE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阻燃性能 |
3.3.2 锥形量热测试分析 |
3.3.3 残炭形貌分析 |
3.3.4 力学性能 |
3.3.5 断面形貌分析 |
3.3.6 动态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磷酸酯阻燃剂的气相/凝聚相协同阻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RDP/TPP复配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阻燃性能 |
4.3.2 锥形量热测试分析 |
4.3.3 残炭形貌分析 |
4.3.4 力学性能 |
4.3.5 断面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纳米SiO_2对磷酸盐凝聚相的协同阻燃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RDP/纳米SiO_2阻燃PG/ABS合金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阻燃性能 |
5.3.2 锥形量热测试分析 |
5.3.3 残炭形貌分析 |
5.3.4 力学性能 |
5.3.5 断面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PC/ABS合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分子合金的概述 |
1.2 PC、ABS以及其合金概述 |
1.2.1 聚碳酸酯 |
1.2.2 ABS塑料 |
1.2.3 PC/ABS合金 |
1.2.4 PC/ABS合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PC/ABS相容性研究 |
1.3.1 增容作用的类型 |
1.3.2 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质 |
1.3.3 增容剂的类型 |
1.3.4 PC/ABS增容改性研究进展 |
1.4 PC/ABS阻燃性研究 |
1.4.1 聚合物的燃烧过程和反应机理 |
1.4.2 阻燃剂的分类 |
1.4.3 阻燃机理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需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流程及工艺 |
2.4 实验样品制备 |
2.4.1 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 |
2.4.2 注塑成型样条制备 |
2.5 性能测试 |
2.5.1 加工性能的测定 |
2.5.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5.4 熔体流动速率(MFR)的测定 |
2.5.5 力学性能的测定 |
2.5.6 硬度的测定 |
2.5.7 热失重分析(TGA) |
2.5.8 热变形温度的测定 |
2.5.9 氧指数测试 |
2.5.10 垂直燃烧等级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基体组分含量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
3.1.1 不同基体组分含量的PC/ABS合金力学性能研究 |
3.1.2 不同基体组分含量的PC/ABS合金热性能的研究 |
3.1.3 不同基体组分含量的PC/ABS合金加工流动性能的研究 |
3.1.4 不同基本组分含量对PC/ABS合金冲击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 增容剂对PC/ABS合金相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增容剂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增容剂及用量对PC/ABS (70/30)合金加工流动性的影响 |
3.2.3 不同增容剂对PC/ABS (70/30)合金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4 不同增容剂及其含量对PC/ABS(70/30)合金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
3.2.5 不同增容剂及其含量对PC/ABS (70/30)合金硬度的影响 |
3.2.6 不同增容剂及其含量对PC/ABS (70/30)合金冲击断面微观形貌影响 |
3.3 不同阻燃体系对PC/ABS (70/30)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阻燃体系对PC/ABS (70/30)合金力学性能影响 |
3.3.2 不同阻燃体系对PC/ABS (70/30)合金阻燃性能影响 |
3.3.3 不同阻燃体系对PC/ABS (70/30)合金加工性能影响 |
3.3.4 DSC分析阻燃体系对合金相容性的影响 |
3.3.5 SEM分析阻燃体系对合金性能影响 |
3.3.6 TGA分析阻燃体系对合金性能影响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9)PC/ABS合金无卤阻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C/ABS合金及其应用 |
1.1.1 国外开发应用现状 |
1.1.2 国内开发应用现状 |
1.2 PC/ABS合金阻燃研究现状 |
1.2.1 卤系阻燃体系 |
1.2.2 磷系阻燃体系 |
1.2.3 硅系阻燃体系 |
1.2.4 纳米阻燃体系 |
1.3 PC/ABS合金相容性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TPP阻燃PC/ABS合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TPP阻燃PC/ABS样品的制备 |
2.2.3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阻燃性能 |
2.3.2 热降解行为分析 |
2.3.3 力学性能 |
2.3.4 合金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PP阻燃ABS高胶粉及SAN改性PC/ABS合金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TPP阻燃PC/ABS高胶粉/SAN样品的制备 |
3.2.3 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C/ABS-HRP/SAN合金的力学性能 |
3.3.2 热降解行为分析 |
3.3.3 阻燃性能 |
3.3.4 残炭形貌分析 |
3.3.5 阻燃PC/ABS-HRP/SAN合金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α-ZrP与TPP复配阻燃PC/ABS-HRP/SAN合金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PC/ABS/TPP/α-ZrP合金制备 |
4.2.3 分析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PP和α-ZrP在PC/ABS-HRP/SAN中的分数 |
4.3.2 热降解行为分析 |
4.3.3 阻燃性能 |
4.3.4 残炭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耐高温聚硅氧烷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增容原理、增容剂分类及研究进展 |
1.2.1 增容原理 |
1.2.2 增容剂的分类 |
1.2.3 增容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1.3 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物的研究现状 |
1.3.1 聚硅氧烷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
1.3.2 聚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共聚 |
1.4 PC/ABS 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1 PC/ABS 共混体系 |
1.4.2 PC/ABS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
1.4.3 PC/ABS 共混体系的阻燃性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合成过程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MS-g-PMMA 产物制备过程 |
2.3.2 反应时间的确定 |
2.3.3 聚硅氧烷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比的影响 |
2.3.4 抽提溶剂的选择 |
2.3.5 PDMS-g-PMMA 的表征 |
2.3.6 PDMS 分子量对共聚物耐热性能影响 |
2.3.7 PDMS-g-PMMA 的热稳定性测试及分析 |
2.3.8 PDMS 含量对 PDMS-g-PMMA 耐热性能的影响 |
2.3.9 PDMS-g-PMMA 的热降解活化能计算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二甲基硅氧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合成过程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DMS-St-MMA 产物制备过程 |
3.3.2 抽提溶剂的选择 |
3.3.3 PDMS-St-MMA 共聚物的表征 |
3.3.4 聚硅氧烷与接枝单体配比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 |
3.3.5 PDMS-St-MMA 的热稳定性测试及分析 |
3.3.6 接枝单体对共聚物耐热性能影响 |
3.3.7 PDMS-St-MMA 的热降解活化能计算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硅氧烷接枝物在 PC/ABS 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增容剂耐热性能 |
4.3.2 不同增容剂添加后合金热性能变化 |
4.3.3 不同增容剂增容效果 |
4.3.4 PC/ABS 共混体系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
4.3.5 不同含量 PDMS-St-MMA 对 PC/ABS 合金 Tg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DMS-St-MMA 在阻燃 PC/ABS 体系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5.2.3 样品制备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DMS-St-MMA 对 PC/ABS 合金的阻燃效果 |
5.3.2 PPSi 对 PC/ABS 合金的阻燃效果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增容剂对 PC/ABS/PPSi 性能的影响 |
5.3.4 PDMS-St-MMA 在 PC/ABS/PPSi 中作用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新型增容剂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应型挤出增容制备PC/ABS合金及性能[J]. 文渊,章飞,何浏炜. 塑料工业, 2021(12)
- [2]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郭鹏,吕明福,徐耀辉,张师军,高达利,尹华. 石油化工, 2021(08)
- [3]PC/ABS合金用MBS增容、增韧剂的研究[D]. 史晨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PC/ABS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陆星宇. 辽宁大学, 2020(01)
- [5]PA6/PMMA共混体系的增容研究[D]. 韩瑞锋.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6]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主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严敏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PC/ABS合金的阻燃改性研究[D]. 高顺. 浙江大学, 2020(02)
- [8]PC/ABS合金研究[D]. 李晓唐.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4)
- [9]PC/ABS合金无卤阻燃研究[D]. 邵佳丽. 浙江大学, 2016(07)
- [10]耐高温聚硅氧烷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D]. 李皓.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