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钦,薛宇峰,唐若莹,徐峰[1](2021)在《“雷达气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文中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五大"金课"之一。"雷达气象学"是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针对"雷达气象学"教学方式单一和理论教学枯燥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入线上精品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范围;线上构建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线下用翻转课堂、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动力,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并依据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科研教学和专家前沿讲座是未来"雷达气象学"建设的重要方向。
李蓓蓓,何静凡,张改珍,吕娜[2](2021)在《《气象杂志》的中外气象科技交流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气象专业学术期刊对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作用,丰富近代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成果,为期刊面向世界办刊提供历史经验。【方法】通过建立《气象杂志》题录数据库,提取科技交流指标,以最具特色的中外科技交流为对象,从版块、作者、来源等角度分析科技交流内容、形式及其贡献。【结果】《气象杂志》虽经历了较动荡的时期,但发行量显着增加,并且中外气象科技交流内容的占比达40%,体现出国际化的重要特征。【结论】《气象杂志》在传播中外气象科学新发明与新技术、传播中外气象建设新方向与新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气象科技期刊在民国时期承担了中外气象科学交流与传播的重要使命。
钱馨平[3](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路雅恬[4](2020)在《气象史视野下的《地理全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拉开了第二次西学东渐的帷幕。为了更好的传教,英国伦敦宣道会创办了上海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墨海书馆,翻译出版了大量宗教书籍和西方科学译着。慕维廉是伦敦宣道会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他在华五十余年,一直专注于传教和出书,其代表作《地理全志》于1853年由墨海书馆出版发行。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讲述人文地理,下编介绍自然科学,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下编“气论”和“光论”是鸦片战争后最早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气象学和气候学知识。本文以气象史的视角来研究《地理全志》,丰富中国近代气象史研究,分析该书的作者和传播情况,补充该书的历史价值。本文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着者和成书背景研究,介绍了第二次西学东渐前期的社会背景和《地理全志》的出书过程,对作者慕维廉事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史料分析推测出可能存在的中国合译者。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书中出现的各种气象现象,通过古今纵向对比和同时期同类着作横向对比,对该书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单独研究了书中的气候学部分,从热量分布、温度带和气候变迁的角度对书中介绍的气候学知识进行分析并且对中西方气候学的发展进行了对比总结。第四部分讨论该书的传播、影响及历史价值。从《地理全志》的不同版本来分析其传播情况,先分别研究其在中国和日本的版本和传播情况,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中日传播差异的原因,最后总结该书的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史料和对比研究等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地理全志》的作者除慕维廉以外还有其他中国合译者;其次,该书的气象学内容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而且较为丰富全面,除此之外该书还最早将西方的气候学内容单独提出并介绍到中国;最后,慕维廉对版本的改动主要是为了该书在中国更好的传播,社会背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传播效果的差异。
林丰[5](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伟[6](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成青[7](2019)在《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竺可桢的研究领域有很多,但对物候学的研究贯穿了他的一生。物候学就是生物气候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物候的国家,却一直没有创立物候学。竺可桢留美回国后,在各国大力发展现代物候学的背景下,结合西方现代物候学、中国传统物候定律以及中国传统物候观测记录,建立了中国现代物候学。与西方物候学和中国传统物候定律相比,他的研究在方法论、研究思想、理论、应用方式等方面都有创新。他在建立中国现代物候学,提出现代物候学定律,建设中国物候观测网并统一了物候观测标准,创造物候学研究的新方法论,普及物候教育,还有将物候知识用于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物候学也为当时中国发展农业、生物学、历史气候学作出重要贡献。竺可桢去世后,物候学经历了发展停滞期。中国原本紧跟世界一流水平的物候工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历史水平。而在当今学术界,物候学被全世界关注,属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热门领域。因此,系统整理和探讨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及当代价值,对中国学术界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近几年来学术届对竺可桢的学术的研究再次回温,周期漫长的物候观测经过55年的积累也有了一定成果,因此,如今正是挖掘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好时机。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第三、四、五部分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三者以并列方式构成全文核心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过程和成果,意为解析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第四部分讨论了现代物候学的发展变迁,解析了竺可桢的物候学基础工作的现状,当代学科对它的分化与继承,以及它的未来发展。第五部分讨论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影响,解析了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在当代的价值。具体内容上,第四部分论述了竺可桢去世后,物候学研究进入发展停滞期。之后,竺可桢奠定的物候学基础研究工作受到学科分化的影响,被分化融入到不同学科中。它被细化,学科方向以农学和理学底下的小学科为主。此外,它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细化,观测要素更为细致,逐渐向微观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专门化的研究,且主要以研究植物类物候为主。虽然被分化,但是当代学科仍然对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有所继承和发展。比如生物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气象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艺术学、中国古代文学还有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物候学受到影响,结合了新技术,应用领域也有所拓宽,在未来将有所变化。第五部分论述了在当代,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仍具有重要价值,对农业生产、气象学、生命科学、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园林、旅游、中医康养等领域有所影响。总之,竺可桢的物候学具有很高的成就与贡献,虽然如今被分化,但当代对它的继承与开发仍能促进、影响许多学科的发展。
孙萌萌[8](2018)在《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文中研究表明1960-1970年代,人们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经历了从冰期到全球变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中,也体现在相应的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趋势判断的转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议程变化。本研究以“1960-1970年代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预测的转变”为中心,尝试回答“气候议程在这一时段如何转变”的问题,以推进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研究何以获得气候研究的优势与权威地位”问题的认识。为此,本研究分五个步骤完成。第一,从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出发,以媒体报道为中心,通过与科学文本对比,确认了冰期预测的科学家信源、主要争议和相关社会议程,从而发现冰期预测是随着1970年代初粮食危机的政治议程而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为了回答粮食危机的相关问题,气候科学家从全球变冷和冰期预测转向全球气候模式改变。随着粮食政治从“寻找原因”到“寻求解决”的议程转变,粮食技术替代气候变化成为粮食问题中更重要的科学议题,而全球变冷所依据的理论由于预测能力的不足而在1970年代末衰落,并被全球变暖预测的新闻报道所取代。第二,从科学内部寻找冰期预测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冰期预测最核心的科学来源是米兰科维奇假说,对其在1960-1970年代所获进展的分析表明:首先,米兰科维奇假说的精确验证发生于1976年,在作出冰期预测时的70年代初,在科学界的接受度有限;其次,米兰科维奇假说作为气候预测存在从数据分析到理论自身的双重不确定性,且无法提供短期预测所需的精确度。第三,冰期预测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气候的天文理论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更新了人们对冰期图景的认识。最后,冰期预测所受到的外来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气候变化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随着外界对短期气候预测实用性的确认,冰期预测随之衰落,并让位于全球变暖预测。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古气候学家接受了二氧化碳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将冰期预测限定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第三,从“物理气候学”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兴起,看二氧化碳气候学的提升。用于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的气候数值模式起源于以卑尔根学派气象思想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产生的数值天气预报。在美国“科学外交”政策下诞生的全球大气研究项目的最初目标,是拓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但由于洛伦兹“蝴蝶效应”的提出,这一原始目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随着第一阶段目标的结束,全球大气研究项目开始转向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气候预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气候预测与气候控制。仍然出于洛伦兹的混沌理论,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直到70年代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对物理机制的了解不够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争议与不确定性使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被界定在虚拟实验的范畴,而不具备预测的含义。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在1979年末的一份以“二氧化碳的数值模式研究是否可靠”为核心问题的报告中,最终确认了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作为气候预测的可靠性。第四,从世界气象组织内部气候学议程的变化,看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从1953-1980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议程经历了以下变化过程:·1953-1961:从气候学到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1969-1972:从气候波动到气候与环境;·1973-1976:从气候与环境到人类影响气候;·1977-1979:从人类影响气候到二氧化碳气候作用。从1969年开始的议程变化,是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之后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基金来主导的。由对大型气象和气候学项目的资助,联合国实现了对气候学科学的议程设置。对由外部压力导致的科学议程优先级别的变化,一些科学家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但这些反对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议程转变的形势。第五,对气候变化观念在中国同一时段情形的研究。70年代初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发表,时当气候异常与冰期预测传播至中国。竺可桢的研究遂成为反对冰期预测的依据。“历史气候是波动的,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曾在60年代作为竺可桢反驳国外有关全球变暖讨论的思想依据。而对“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曾经与气候决定论关系密切、容易在意识形态管控严格的环境中引发争议的问题,竺可桢选择了回避。尽管他本人是国内环境保护的先驱,但他的气候变迁研究也同时撇开了环境议题。70年代的冰期预测中,竺可桢认识到这种宣传有其政治经济背景而未给予过多重视。竺可桢去世之后,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开始更加紧密地追随联合国的科学议程,开始向一个全球气候风险框架靠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科学进展无法单独回答气候科学议程何以在1960-1970年代发生转变的问题;而这种转变的外部原因,也是一种政治动因,即国际环境政治对气候科学的议程设置。环境项目对大型科学项目的资助是实现议程转变的主要机制。国内的议程变化是国际环境政治全球影响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表明,政治能够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气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王南[9](2018)在《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文中认为高鲁(1875—1947)是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开创者,除发起组织中国天文学会、创建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及天文台外,其主持创办的《观象丛报》(1915—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份天文、气象及地磁学期刊。《观象丛报》为近代中国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成为高鲁早期天文科普实践的缩影。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高鲁及《观象丛报》,主要探究了高鲁本人的知识背景与教育经历,分析《观象丛报》的创办、发展及作者群;第三章主要分析《观象丛报》所刊文章的内容,将其分为论说、资讯及科学文艺三部分;第四章及第五章分别是两个选自《观象丛报》上的个案研究。个案一为《观象丛报》所载高鲁系列天文科普文章“晓窗随笔”,该文从《观象丛报》创刊开始至1919年,共连载34期,总计134页。个案二为《观象丛报》所载对格里历推广的文章,此类文章共26题,其中包括多题历法科普的连载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将高鲁在《观象丛报》上的天文科普活动放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做了一次再考察。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第一个问题:分析高鲁在民国初年的社会环境与知识背景下,如何运用本土知识资源解说西方科学?此问题主要集中于第四章“个案研究:‘晓窗随笔’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本文研究了“晓窗随笔”的主要内容,列表分析其中对本土知识资源的引用情况,选取引用数量最多的《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发现高鲁对本土知识资源的选择有两个选择标准,其一将本土知识资源与国际天文学时事相联系,其二对比考证详实的本土知识资源。最终得出结论: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是不同于翻译、编译等科普的另一种科普模式。第二个问题:中华民国成立后正式颁行格里历,而旧历在民间仍得到广泛使用,从而形成历法上的“二元社会”(左玉河)。在此背景之下,高鲁及《观象丛报》如何普及格里历的相关知识,倡导与推动历法改革?此问题主要集中于第五章“个案研究:历法改革背景下格里历的推广策略”。本文研究了《观象丛报》推广格里历的26题文章,发现《观象丛报》一共运用了三种推广策略,通过文本分析,说明策略一是《观象丛报》结合时事普及格里历,策略二是《观象丛报》根据受众分层次普及格里历,策略三是《观象丛报》援引历法史文章说明旧历缺点。进而又研究了高鲁对格里历的普及工作,其一在编制历书的过程中,对历书进行了两项改革,其二分析了高鲁所写与改历相关的文章,从中可见高鲁的历法改革思想。从整体来看,本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1.对高鲁本人的知识背景与教育经历、《观象丛报》作者群的系统梳理以及两个个案研究,都是此前相关研究中所没有的,而这些对于研究高鲁及其《观象丛报》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该文在这方面有较大推进。2.将研究对象放在其所处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加以审视,在具体研究中注意与当时的科普氛围与总体情况加以参照和比较,这也使得围绕高鲁及其《观象丛报》展开的个案研究成为观照民国时期科学传播史的一种视角。3.除了充分掌握大量第一手文献,还曾赴高鲁故乡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高鲁的亲属进行访谈,从而为相关研究积累了资料。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高鲁在推动近代天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亦可为探究西方天文学及天文科普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提供一种线索,也可以为讨论西方科学的传播与近代中国变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科学传播在今天越来越得到各方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时期的科学传播活动,无论是其成功还是失败之处,对于今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曹莹[10](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二、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雷达气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建设目标 |
2 课程建设方案 |
2.1 使用中国MOOC平台,引入线上精品课程 |
2.2 线上线下平台优势互补 |
2.3 课堂设计 |
3 课程建设成效 |
4 课程建设展望 |
5 结语 |
(2)《气象杂志》的中外气象科技交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2 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版块、来源和作者分析 |
2.1 版块和来源体现了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
2.2 作者的专业性和国际性推动了面向世界办刊的实现 |
3 中外气象科技交流形式及贡献 |
3.1 利用双语目次促进国际交流 |
3.2 国外研究理论的引入与实践 |
3.3 向读者传播国际科学知识 |
3.4 推介国外气象科技最新进展 |
3.5 宣传我国学者的国际学术活动 |
3.6 利用留学机会展开国际交流 |
3.7 对现代期刊的启示 |
4 结语 |
(3)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气象史视野下的《地理全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作者慕维廉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二、《地理全志》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晚清同时期西方气象学知识传入研究 |
四、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
一、拟解决关键问题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理全志》的着者及成书研究 |
第一节 《地理全志》的编着背景研究 |
一、西学东渐与晚清传教士的东来 |
二、墨海书馆与西方科技知识的传播 |
第二节 《地理全志》编着者研究 |
一、慕维廉概述 |
二、合译者研究 |
第三节 《地理全志》的成书 |
一、《地理全志》的问世 |
二、《地理全志》的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地理全志》中的气象学知识 |
第一节 空气与气压 |
一、空气 |
二、气压 |
第二节 天气现象 |
一、风 |
二、云雾 |
三、雨 |
四、雪雹露霜 |
五、雷电 |
第三节 大气光象 |
一、虹 |
二、晕 |
三、海市蜃楼 |
第三章 《地理全志》中的气候学知识 |
第一节 气候学的发展 |
一、中国的气候概念及物候学发展 |
二、西方气候学发展 |
第二节 热量分布与温度带 |
一、热量分布 |
二、等温线与温度带 |
第三节 气候变迁 |
一、历史上气候变迁的发现与研究 |
二、《地理全志》中的气候变迁描写 |
第四章 《地理全志》的传播、影响及价值 |
第一节 在中国的传播 |
一、在中国的版本 |
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第二节 在日本的传播 |
一、在日本的版本 |
二、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三节 中日传播情况对比与分析 |
一、传播情况对比 |
二、差异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地理全志》的历史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 |
(二)着作 |
(三)其他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主要内容和难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物候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
2.1 物侯学的概念 |
2.2 西方物候学的发展历程 |
2.3 中国物候学的发展历程 |
2.4 近现代物候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章 竺可桢的物候学的研究过程 |
3.1 竺可桢的生平 |
3.2 解放前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 |
3.3 解放后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 |
3.4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影响 |
3.5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四章 现代物候学的发展变迁 |
4.1 竺可桢的物候学的基础研究工作进入发展停滞期 |
4.2 竺可桢奠定的物候学基础与当代学科分化 |
4.3 当代学科对竺可桢的物候学成就的继承 |
4.4 物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五章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的影响 |
5.1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当代农业生产的价值 |
5.2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当代气象学的影响 |
5.3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当代生命科学的影响 |
5.4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联 |
5.5 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对文化、教育、园林、旅游、中医康养等领域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哲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回顾 |
1.1.1 气候学的历史书写 |
1.1.2 核心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1.3 材料与方法 |
第2章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之涌现 |
2.1 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 |
2.1.1 “媒体塑造”说的来源 |
2.1.2 冰期预测在媒体中的呈现 |
2.2 粮食危机议程中的气候变化科学 |
2.2.1 从“全球变冷”到“气候模式改变” |
2.2.2 技术乐观主义与变冷预测的衰落 |
2.3 小结 |
第3章 冰期预测: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复兴 |
3.1 70年代初的接受情况 |
3.1.1 寻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
3.1.2 冰期预测面临的两种不确定性 |
3.2 冰期忧虑的来源 |
3.3 冰期预测的转变 |
3.4 小结 |
第4章 全球变暖预测:气候数值模式的兴起 |
4.1 源流:从卑尔根学派到二氧化碳气候模式 |
4.1.1 大气数值模式的起源:卑尔根学派与电子计算机项目 |
4.1.2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
4.1.3 从天气可预测性到气候可预测性 |
4.2 气候数值模式从“实验”到“预测”的转变 |
4.2.1 物理机制的未知领域 |
4.2.2 探索性的二氧化碳敏感性实验 |
4.2.3 预测“可靠性”的确立 |
4.3 小结 |
第5章 议程设置:联合国在气候科学议程变化中的作用 |
5.1 “异常天气”观念的提出 |
5.1.1 异常(unusual)、特殊(exceptional)和重要(significant)天气 |
5.1.2 “异常天气”的科学背景:统计气候学 |
5.2 环境政治的裹挟:1969- |
5.2.1 背景:气候学的实用化转向 |
5.2.2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议程设置 |
5.2.3 科学家对议程设置的异议 |
5.3 小结 |
第6章 气候议题进入中国(1961-1979) |
6.1 竺可桢与冰期预测 |
6.1.1 早期气候观念及其外来影响 |
6.1.2 《初步研究》中气候观念形成的外来影响 |
6.1.3 竺可桢对冰期预测的态度 |
6.2 议题转变:从关注变冷到关注变暖 |
6.2.1 议题转变的过程 |
6.2.2 议题转变的原因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7.1 内史解释及其局限性:议程转变的技术及理论背景 |
7.2 外史解释:议题兴衰的外部影响 |
7.2.1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的兴衰 |
7.2.2 “政府报告”与气候数值模式预测目标的改变 |
7.3 联合国议程设置: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冰期预测报道(报纸,1970-197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9)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鲁与《观象丛报》的创办及发展 |
2.1 高鲁生平及教育经历 |
2.2 《观象丛报》的创办及发展 |
2.3 《观象丛报》的作者群 |
2.4 小结 |
第3章 《观象丛报》内容分析 |
3.1 论说:解说知识,阐释问题 |
3.1.1 短篇:单个问题的释析 |
3.1.2 连载:成体系知识的介绍 |
3.2 资讯:用于交换的观测资料 |
3.3 科学文艺:趣味多元,雅俗共赏 |
3.4 小结 |
第4章 个案研究:“晓窗随笔”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 |
4.1 “晓窗随笔”主要内容 |
4.2 “晓窗随笔”中对本土知识资源的引用 |
4.3 对本土知识资源《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的引用 |
4.3.1 《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 |
4.3.2 对《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的引用 |
4.4 高鲁对本土知识资源的选择 |
4.4.1 将本土知识资源与国际天文学时事相联系 |
4.4.2 对比考证详实的本土知识资源 |
4.5 小结:一种科普新模式 |
第5章 个案研究:历法改革背景下格里历的推广策略 |
5.1 历法改革的背景 |
5.2 《观象丛报》对格里历的普及 |
5.3 《观象丛报》几种传播策略分析 |
5.3.1 《观象丛报》结合社会热点普及格里历 |
5.3.2 《观象丛报》根据受众分层次普及格里历 |
5.3.3 《观象丛报》援引历法史文章说明旧历缺点 |
5.4 高鲁对格里历的普及工作 |
5.4.1 编制历书 |
5.4.2 高鲁着译与改历相关的文章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完成的项目列表 |
(10)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概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
一、科技期刊概况 |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说明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
第三节 主办机构 |
一、气象观测机构 |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
四、高等教育机构 |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
一、期刊形式 |
二、期刊内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
一、主办机构 |
二、编委员 |
三、作者群体 |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
一、栏目设置 |
二、外观设计 |
三、出版经营 |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
总结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气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雷达气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J]. 张树钦,薛宇峰,唐若莹,徐峰. 科教导刊, 2021(23)
- [2]《气象杂志》的中外气象科技交流探究[J]. 李蓓蓓,何静凡,张改珍,吕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6)
- [3]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气象史视野下的《地理全志》研究[D]. 路雅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6]《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竺可桢的物候学研究与影响[D]. 成青.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8]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D].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D]. 王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3)
- [10]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