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性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论文文献综述)
雷瑞丞[1](2021)在《可剥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结合精密机械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表面临时防护的需求,本文针对用于临时防护的溶剂型可剥涂料和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工艺及多种环境下的可剥性能、耐腐蚀性能展开研究。首先将氢化后的苯乙烯与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做为成膜物质,对溶剂型可剥涂料的制备进行研究。通过对SEBS树脂进行一系列微观结构表征测试,筛选出WH-136树脂和紫外光吸收剂UV-329。在研究了单一种类的颜填料对SEBS树脂的抗拉强度和剥离强度的影响后,分别采用响应曲面法和正交实验法优化溶剂型可剥涂料的配方,最终得到的溶剂型可剥涂料配方如下:SEBS树脂为29.37g,磷酸锌为4 g,滑石粉为8.1 g,三聚磷酸铝为18.2 g,UV-329为0.15 g,二甲苯为166.43g,并根据配方研磨制备涂料。接下来对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将实验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与市售水性聚氨酯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最终将市售水性聚氨酯乳液作为成膜物质,根据最适用量加入相应的助剂制备水性可剥涂料,配方如下:乳液为100g。,二乙二醇丁醚为7 g,增稠剂202为2 g,消泡剂DF68为2 g,流平剂F-12W为0.3 g,分散剂680U为2 g,抗闪锈剂FR-5100为0.3 g,基材润湿剂W-77为0.5 g,紫外光吸收剂B75为0.5 g,滑石粉为3 g,三聚磷酸铝为5 g,并根据配方研磨制备涂料。最后对两种可剥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可剥涂料的使用需求设计了盐雾、紫外、湿热和高温四种模拟环境,对溶剂型可剥涂料的耐环境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溶剂型可剥涂料的可剥性能在盐雾、湿热和高温环境下基本不受影响,涂层在768 h后依然可以从铝合金基材表面完整剥离,在紫外环境下抗拉强度会有明显的下降,涂层在480 h后无法从铝合金基材表面完整剥离。对水性可剥涂料进行了耐盐雾试验和耐水试验,结果表明水性可剥涂层耐盐雾和耐水试验后可剥性能良好,但耐盐雾和耐水时间均为24 h,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包新德[2](2021)在《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木材表面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杨木(Populus tomentosa)具有成材率高、质量轻、强度高、弹性好、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常用于家具、地板、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等领域。本文以速生毛白杨为研究对象,无机盐(硅酸钠)为改性试剂,通过真空加压法制备了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硅酸钠进入木材细胞内部会与木材中所含的木质素、抽提物等发生化学反应,对杨木表面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硅酸钠对于杨木木材表面性能的影响非常重要,其研究结果对杨木在家具建材、室内装饰用材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硅酸钠浸入显着提高了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相比于未改性材,浸渍处理3h时的改性材,其增重率提高至42.15%,密度从未改性材的0.455 g/cm3提高到0.672 g/cm3,抗压强度提高了 76.1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提高了 82.22%、55.05%、55.96%,径切面、弦切面的磨损量分别降低了 46.99%、41.8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改性杨木微观形貌、结晶结构、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改性杨木的端面和径面可明显看到填充的硅酸钠固体成分,随着浸渍时间延长,浸入杨木内部的硅酸钠固体成分也就越多,对杨木内部孔隙起到了物理填充作用。硅酸钠改性处理未改变杨木的晶胞结构,但改性杨木的结晶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随着浸渍时间延长结晶度降低越明显。然而硅酸钠浸入到木材中填充了木材内部孔隙,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因此在结晶度降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起到强化木材的效果。改性材中不仅存在C元素和O元素,而且还存在Na元素和Si元素,表明硅酸钠可以有效地浸入到木材中,产生了 Si-O-C的化学结构并形成了氢键结合。表明硅酸钠不仅以物理形式填充,还形成了化学结合。(2)硅酸钠改性对杨木表面的色泽产生了影响。硅酸钠改性处理使得杨木表面的明度降低,使其表面明度变灰暗,但仍处于中明度区域;其颜色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逐渐偏向于黄绿色,且纯度也逐渐提高;经过水性和油基清漆涂饰杨木材后,其表面的颜色更加明显。硅酸钠改性使得杨木表面的纹理对比更加清晰,且杨木弦切面的纹理相比于径切面更加分散疏松,纹理间距也较大。同时,改性处理使得杨木表面的光泽度降低,且平行纹理光泽度(GZL)高于垂直纹理光泽度(GZT),两者呈线性相关;相较于未涂饰材,经过两种清漆涂饰以后,杨木表面的光泽度明显呈现多倍提高。(3)改性处理提高了杨木表面的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硅酸钠改性处理能够显着提高杨木表面润湿性,随着浸渍时间延长其表面润湿性逐渐变好,并且水稀释能够同时提高杨木表面的润湿性。从三种水性漆的润湿性变化分析,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共聚物改性漆的润湿性优于水性丙烯酸酯漆,水性丙烯酸酯漆次之,水性聚氨酯漆的润湿性相比于其他两种漆更差。改性处理使得杨木表面自由能随着浸渍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其表面的极性分量、色散分量、酸碱分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杨木径切面的表面自由能优于弦切面的表面自由能。硅酸钠改性处理使得杨木表面漆膜附着力变差,但从改性后木材漆膜附着力的等级比可看出改性处理并不会受到过度影响,致使其漆膜附着变得更差而出现不合格品。
蔡宇豪[3](2021)在《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纺织品的环保性与安全性,在纺织品色牢度方面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因其具有染色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织物染色主要用料,但这些染料普遍湿摩擦牢度不佳,染色后的织物需要经过固色处理。本文基于市场需求,调研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三类新型无醛固色剂,探讨了不同种类固色剂的固色机理以及其适用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其各项性能指标,研究了实验参数变化对固色剂性能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以明胶为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以H2O2+Fe2+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以乙烯基硅油/丙烯酸酯基硅油为功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固色剂。并利用FTIR表征了聚合物是结构,纳米粒度仪(DLS)和互溶性测试等手段表征了固色剂的基本特性,染色摩擦色牢度仪测试了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研究表明,在单体配比MMA:BA:SIC=5:3:2时,乳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分布在100 nm左右,固色剂乳液与酸碱盐、染料及硅油的互溶性较好,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有明显提升,分别可达4级,3级。(2)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以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BS)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分布滴加的方式,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AM)共聚物,引入环氧氯丙烷(ECH)/二乙胺(DEA)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合成出两种阳离子型固色剂。并以DMDAAC与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共聚,分别与二乙胺(DEA)、二乙醇胺(DOA)、亚氨基二乙酸(IDA)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聚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并探讨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及最佳配比,固色剂质量分数、固色时间、固色温度对固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引发剂连续滴加的方式,分次投入引发剂能够增大PDM粘度与分子量,使固色剂在纤维和染料表面的附着力增大,引入反应性单体环氧氯丙烷能够使固色剂和纤维表面形成氢键,增大附着力;引入二乙胺将丙烯酰胺胺乙基化,提高固色剂的阳离子度,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吸附纤维、染料表面阴离子基团。当DMDAAC:AM:ECH=9:1:0.8;DMDAAC:AM:DEA=9:1:1.2时,固色剂稳定性最佳,与酸碱盐、染料及硅油的互溶性较好,湿摩擦牢度达到3.5级;固色剂浓度4 wt%,在固色温度170℃,固色时间3 min条件下,PDM-BA-(NM-AM)-IDA阳离子无醛固色剂湿摩擦牢度可达3.5级。(3)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铝溶胶溶液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无醛固色剂,并测试了固色剂与酸碱盐、染料与硅油的互溶性以及固色剂的干湿擦牢度,结果表明:分子量400000~500000 Da的PDM与1 wt%铝溶胶共混时,其稳定性最佳,与酸碱盐、染料与硅油的互溶性较好,湿摩擦牢度相较成品PDM有一定提升,表明铝溶胶在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方向有实用价值。
陈新[4](2021)在《天然龙脑基高分子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细菌是病原体的主要分支,也是导致工业和农业领域产品生物污染或降解的主要原因。传统抗菌模式依赖于抗生素、贵金属等抗菌剂的使用,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贵金属则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因此,建立起依托新型抗菌材料的抗菌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天然龙脑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中提取而得。龙脑性温,作为药剂使用时具有消肿、镇静等作用,另外,龙脑独特的非对称手性特征与立体化学结构使得龙脑基聚合物还具有抗细菌粘附作用。本论文以龙脑基功能单体为基础,制备了一系列龙脑基聚合物抗菌涂层,研究了涂层化学组成、表面结构与基础物性以及抗菌效果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考察了龙脑基超疏水涂层和双抗菌模式的构建对抗菌长效性影响,并进一步评估了相关涂层的生物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聚氨酯-聚丙烯酸龙脑酯核壳共聚物在成膜过程中,由于链段极性差异会产生相分离,低表面张力的聚丙烯酸龙脑酯会迁移、富集到涂层表面,涂层表面的聚丙烯酸龙脑酯因其非对称手性结构,可以起到抗细菌粘附作用,从而使涂层达到抗菌效果。本论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及可控壳层技术制备了以PU乳胶粒子为核,壳层厚度可调的聚氨酯/聚丙烯酸龙脑酯的核-壳微球。通过改变丙烯酸龙脑酯(BA)的用量,制备了BA含量分别为0%,23 wt.%,37 wt.%和54 wt.%的核-壳微球。动态激光粒度(DLS)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测试结果表明,PU核的平均粒径为52.3 nm,核-壳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75.6 nm,83.2nm和108.9 nm,聚氨酯/聚丙烯酸龙脑酯微球具有清晰的核-壳界面,疏水性的壳层与亲水的核层未发生相反转。所制备聚氨酯/聚丙烯酸龙脑酯核-壳微球浇铸于模具中,制备了不同BA含量的涂层。对涂层上下表面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接触角(CA)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微球在塌陷形成涂层过程中,由于核-壳高分子链段的极性不相容性,涂层发生了相分离,BA组分富集在涂层的上表面,PU组分则富集在涂层的下表面,导致涂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C,N,O元素含量和疏水性不同。“越狱”和抗细菌粘附实验显示,BA浓度(37 wt.%)涂层的上表面比下表面呈现出更优异抑菌和抗细菌粘附效果,这表明利用有效的相分离可使龙脑基成分在涂层上表面的富集,使得有效抗菌的龙脑酯利用率得以提高,降低龙脑抗菌涂层的成本。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三种涂层(23 wt.%,37 wt.%和54 wt.%的BA)的细胞活性均高于90%,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2)超疏水涂层表面与含细菌水溶液接触时,可以形成空气气囊的物理隔离层,减少初始细菌粘附,而龙脑聚合物表面由于其手性化学结构,可以被细菌“识别”,从而使细菌对涂层表面产生“厌恶”性,减少在其表面的粘附,将超疏水的物理隔离与龙脑基聚合物的被“识别”效应相结合,可以制备出持久保持良好抗细菌粘附的涂层。本论文通过界面设计,以丙烯酸龙脑酯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龙脑基的超疏水抗细菌粘附涂层。FTIR与XPS测试表明,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发生了聚合,形成了龙脑基聚合物。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表明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SEM与DLS测试表明,三种涂层(PLB-1、PLB-2、PLB-3)表面形成了粒径分别为249 nm、432 nm、759 nm的龙脑基聚合物的纳米粒子,涂层(PLB-4)表面无纳米粒子。CA测试结果表明,涂层PLB-1、PLB-2、PLB-3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PLB-4表面为一般疏水界面。涂层在水中浸润7天后再进行CA测试,结果表明,PLB-1、PLB-2、PLB-3依旧保持超疏水特性,PLB-3超疏水稳定性最好。抗细菌粘附实验表明一般疏水涂层PLB-4不能完全抵抗大肠杆菌粘附,随着时间的增加,表面粘附的细菌逐渐增多,而超疏水涂层PLB-3能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抗细菌粘附效果。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3)龙脑基聚合物具有抗细菌粘附性,但杀菌效果不强,纳米TiO2是一种高效杀菌的无机杀菌材料,通过TiO2对龙脑基聚合物杂化复合,可以制备出具有抗细菌粘附,同时具有杀菌效果的双抗高分子复合材料,双抗模式的存在,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杀菌长效性。论文以龙脑基聚合物为载体,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和杀菌剂,聚三氟氯乙烯(PCTFE)为粘结剂,浇铸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龙脑基聚合物/TiO2复合膜材料,并将该复合膜应用于污水的处理。FTIR,XRD,原子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显示,纳米TiO2成功地固定在龙脑基聚合物中,且均匀分散在复合膜中。DSC与TGA测试表明,TiO2纳米颗粒的加入,可以提升复合膜热稳定性。在紫外光照射下,测试不同含量TiO2的复合膜对亚甲基蓝(MB)的光降解活性,结果显示,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MB的降解率逐渐提高,辐照240 min后,PBT-0、PBT-1、PBT-2、PBT-3和PBT-4复合膜对M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12.2%、70.2%、83.2%、91.5%和82.6%。与PBT-0(不含TiO2)相比,含有TiO2的复合膜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弱紫外光照射下,测试对照组和不同TiO2含量的复合膜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存活细菌数为1.92×104CFU/cm2,PBT-0组存活菌数为1.15×104CFU/cm2,PBT-1、PBT-2、PBT-3和PBT-4存活细菌的数量均低于检出限(即<10CFU/cm2),说明龙脑基聚合物/TiO2复合膜在弱紫外环境中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持久杀菌实验显示,PBT-3在30天后仍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相反,对照组PMMA/TiO2在第一天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效果,但20天后杀菌性能明显下降,30天后,复合膜失去了杀菌活性。说明纳米TiO2与龙脑基聚合物的协同作用能有效地提升复合膜的杀菌长效性。所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和持久杀菌性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季铵盐是一种高效的有机杀菌材料,通过含双键的季铵盐功能单体与丙烯酸龙脑酯共聚,可以制备出具有抗细菌粘附,同时具有杀菌效果的双抗高分子复合涂层,抗细菌粘附与杀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升复合涂层的杀菌长效性。本论文以丙烯酸龙脑酯为抗细菌粘附材料,马来酸双酯-十八烷基聚(亚乙氧基)20乙醚-乙烯三甲基氯化铵(R303)为杀菌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季铵盐含量的龙脑基高分子抗菌涂层(BRE1~BRE5)。FTIR和EDS测试显示,R303被成功引入聚合物中。TGA显示,随着R303的加入,BRE的热分解温度有所降低。BRE涂层的表面润湿性实验表明,随着BRE中R303的含量的增加,BRE表面接触角逐渐降低,其亲水性逐渐增加。“越狱”实验表明,所制备的BRE涂层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杀菌实验表明,与空白组对比,BRE1杀菌能力较弱,而BRE2~BRE5则显示出高效的杀菌能力,说明其杀菌能力主要来自于含有季铵盐活性中心的R303。抗细菌黏附实验表明,BRE1~BRE5均显示出良好的抗细菌粘附效果,说明BRE涂层的抗细菌粘附功能是丙烯酸龙脑酯在起主导作用。持久杀菌实验显示,对照组在第10天出现了杀菌性能下降,第30天,其杀菌性能呈指数级下降,而实验组BRE-3在第30天依旧可以保持良好的杀菌性能,说明BA与R303的协同作用能明显提升BRE涂层的杀菌长效性。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RE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后续研究价值。
周春宇[5](2021)在《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含羟基的水可分散型丙烯酸树脂产品,并对水性丙烯酸基础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参数进行了确定。然后以基础树脂为基底,利用长支链单体及功能单体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获得了多种改性树脂的合成工艺及生产配方。最后成功制备出了多款双组份丙烯酸涂料产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水性丙烯酸基础树脂,确定树脂的合成条件以及酸值、羟基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能参数进行确定,从而得到树脂合成的最佳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最佳基础树脂产品硬度为2H,光泽度为90±2Gu,耐冲击、柔韧、附着力性能均达到2级。(2)利用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BMA)四种长支链单体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根据国家标准HG/T 4758-2014对所制备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并使用IR、STM、DSC等表征手段对树脂和漆膜进行性能表征。其中,LMA改性树脂在硬度为2 H,耐冲击、柔韧、附着力性能均达到1级,在硬度与柔韧性方面达到平衡;耐水102 h、耐盐水120 h不失效,静态水接触角为85.308°,漆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疏水性。(3)利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OB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苯乙烯(St)四种功能单体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功能单体改性树脂可提升漆膜在光泽度、力学性、保护性等方面的性能。对所制备的树脂产品进行涂料产品的制备研究。设计了涂料产品复配配方,并对涂料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MA改性树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保护性能,适用金属防护等方面;GMA改性树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适用于道路标识牌防护等方面;IOBMA改性树脂耐摩擦和耐划伤性能较好,适用于高塔保护方面;CHMA改性树脂透光性和耐老化性能较好,适用于清漆制备;St改性树脂价格低廉,适用于廉价钢结构防腐漆中。
王新宇[6](2021)在《功能化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得益于优良的低温柔韧性、出色的机械性能、粘结性能和安全环保,绿色无毒等特点,水性聚氨酯(WPU)在涂料、胶粘剂、合成革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中以聚己内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基本原料,对WPU的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合成了WPU预聚体,并且结合了多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多元复合改性,针对提升WPU涂层的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耐腐蚀WPU研究中,制备了WPU预聚体并利用丙烯酸丁酯(BA)与苯乙烯(St)对其进行初步丙烯酸酯改性。结果表明R值为1.3、DMPA含量为5.5wt%、中和度为100%、PU/BA/St配比为60/20/20时,初步丙烯酸酯改性WPU(WPUA)乳液的综合性能符合要求。以此WPUA乳液为基础,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进一步内交联改性,引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作有机氟改性,得到交联氟改性水性聚氨酯(CFWPUA)乳液。研究发现当GMA含量为5wt%、DFMA含量为7.5wt%时,CFWPUA材料内部为具有高交联密度的双重交联体系,外部是由长氟支链迁移所构成的疏水表面,此时CFWPUA薄膜的吸水率为7.91%,凝胶含量为91.5%;CFWPUA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02.5°;在极化曲线测试中,CFWPUA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881×10-7A·cm-2,对金属基材的保护效率为98.12%;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中,CFWPUA涂层的腐蚀初期涂层电阻达到了2.124×107Ω·cm2,并在一定时间内为金属基材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展现出了可以与商用水性氟碳涂层相媲美的耐腐蚀性能。在耐磨性WPU研究的预聚体合成阶段,沿用了DMPA含量为5.5wt%、中和度为100%的配比,分别引入了交联剂A、交联剂B和蓖麻油,在对WPU预聚体进行完全封端的同时实现交联,制备了三种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CWPU)乳液。结果表明三种CWPU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为优良。其中,KCWPU2膜的吸水率为10.35%,凝胶含量为73.6%;TCWPU2膜的吸水率为13.14%,凝胶含量为56.6%;CCWPU2膜的吸水率为8.16%,凝胶含量为52.4%。在磨损实验中,多数CWPU耐磨涂层质量损失为8mg左右,KCWPU2耐磨涂层的质量损失仅为4.7mg,达到了优质商用耐磨涂层的水平,表现出了较好的耐磨性能。
王思[7](2021)在《混凝土用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材料具有牢固性高、取材方便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领域。由于混凝土材料固化过程中容易留下许多的孔缝,所以在恶劣环境下,有害离子极易以水为介质通过孔缝进入混凝土内部,腐蚀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冻融循环、钢筋腐蚀、离子侵蚀和碳化作用等均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为了保证安全性,只能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修。混凝土结构的重复维修每年都会导致国内外经济的大量损失。所以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腐性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利用阻锈剂、纤维素等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以外,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涂覆防腐涂料,例如环氧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和有机硅树脂涂料。但是环氧树脂不耐紫外线,丙烯酸树脂涂层存在高温脆化、低温发黏等缺点,聚氨酯涂料耐水性差,有机硅树脂固化之后易开裂,固化温度也较高。为了克服丙烯酸树脂的缺点,本文利用自由基溶液聚合,通过分子设计将硅氧烷结构引入到丙烯酸树脂中,解决了丙烯酸树脂的高温脆化和有机硅树脂固化温度高等问题。本课题具体实验内容如下:首先,以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甲酯为主单体,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以丙烯酸酯类为主链,侧链含有硅氧烷结构的聚合物。通过红外、核磁和GPC分析聚合物的微观结构,SEM和EDS观察树脂固化之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TG、拉伸测试和疏水性测试表征树脂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疏水性。结果表明硅氧烷结构可以明显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力学强度、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制备出可以室温固化的高分子量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其次,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含氢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酸酐为单体,利用硅氢加成原理和酯交换制备出超支化聚硅氧烷。再将自制的聚硅氧烷与上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进行缩聚,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超支化改性丙烯酸树脂。通过红外和GPC分析聚合物的微观结构,SEM和EDS观察树脂固化之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TG、拉伸测试和盐雾试验测试表征树脂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防腐性。结果表明超支化聚硅氧烷提高了丙烯酸树脂的柔性和防腐性。综上所述,硅氧烷结构可以显着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和防腐性。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可作为防腐涂料应用于混凝土表面,防止混凝土被腐蚀,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王园园[8](2021)在《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日益严格的要求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采用环保水性和功能化改性材料制备高性能多功能涂层逐渐成为现阶段涂料行业的研究热点。水性聚氨酯(WPU)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无毒、绿色环保的优势,但单一 WPU存在固含量低、耐水耐溶剂性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聚丙烯酸酯(PA)涂料具有耐光耐老化性优、耐水性好、成膜性好、保色性佳等特征,但其单独使用时存在“热粘冷脆”等缺陷。通过PA改性WPU将二者有机结合可获得高固含量、综合性能优异的涂层材料。涂层产品在使用过程因摩擦、划痕、裂纹等机械损伤会导致结构被破坏、涂层功能丧失,使用寿命缩短。因此研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实现材料裂纹、断面及表面的自修复,对于增强产品耐用性、延长涂层产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向WPU分子中引入可逆动态化学键赋予WPU损伤-自修复性能,再通过PA改性WPU,利用PA具有的温度敏感性在一定条件下加速分子链的运动,提高材料自修复效率。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封端剂制备了双键封端的水性聚氨酯(WPUA)水分散体,再以WPUA作为乳化剂和反应性的种子乳液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固含量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A)复合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得到最佳工艺配比。采用FT-IR、TGA、TEM、SEM、力学测试等对其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WPUA聚合物乳液呈均一单分散体系,乳液粒径为153.3 nm,乳胶粒呈现核-壳式结构;AWPUA乳胶膜热稳定性较高,耐水耐溶剂性能显着提高,较WPU胶膜而言,水接触角从79.2°增加至91.5°;AWPUA具备一定的自发泡性能。(2)以PTMEG和IPDI为反应单体,DBTDL为催化剂,DMPA、BDO、2,2-二硫二乙醇(HEDS)为扩链剂,合成了含有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WPUS),再和PA乳液物理共混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含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S)复合材料,探究了 PA/WPUS的不同配比对胶膜自修复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拉曼、UV-vis、SEM、偏光显微镜、力学测试等对合成产物的结构、透过率、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PA复合之后,聚合物材料的自修复效率显着提高,在60℃下,修复效率由6h修复73.4%提高至2h修复81.7%;当PA/WPUS配比为0.30/0.70时,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分别为16.8 MPa和704%,加载-卸载循环5次后,应力恢复率为84.3%。热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可再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3)以PTMEG、IPDI为反应单体,DBTDL为催化剂,DMPA、BDO、2,2’-二氨基二苯二硫(4-AFD)为扩链剂,制备了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WPUD)。采用物理共混法,引入PA乳液制备了系列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D)复合材料。采用拉曼、TGA、DSC、偏光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等技术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探究了 PA/WPUD的不同配比对胶膜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复合之后,聚合物材料的自愈合效率显着提高,在60℃下,愈合效率2 h内由74.6%提高至98.2%;当PA/WPUD配比为0.30/0.70时,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分别为16.1 MPa和544.2%,加载-卸载循环5次后,应力恢复率为66.2%。本论文工作在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自修复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制备及涂层自修复性能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所制备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材料具有耐水耐溶剂性好、自修复效率高特点。本研究工作借助于水性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优势互补,实现涂层材料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推动涂料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自修复涂层设计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王倩[9](2021)在《水可分散非离子型封闭异氰酸酯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特种纸多用于包装、印刷、医疗、防伪等方面,表面施胶剂可赋予特种纸高强度、高韧性和印刷适印性等方面的性能。目前将异氰酸酯交联剂作为表面施胶剂应用广泛,但其活性太高,在水中分散时不可避免的与水接触发生副反应,存在水分散液稳定性差、活性期短、不能适应连续生产,应用效果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异氰酸酯改性研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如下:(1)为了弥补异氰酸酯在水中分散稳定性差和适用期短的不足,本文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MPEG350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丙酯(HPA)合成一种两亲性含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进行缩合后制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I),用PAI乳化扩散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制得非离子型水可分散性多异氰酸酯交联剂(PIHD),采用FT-IR、GPC、1H NMR对PAI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合成PAI最佳反应条件、亲水单体MPEG350A含量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将其与聚乙烯醇(PVA1799)复配制得复合表面施胶剂PDP,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探究了不同浓度PIHD乳液对纸张施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0.5%,在90℃下反应时间3 h,可成功制得性能最佳的聚合物PAI。当PAI中n(MPEG350A):n(BA)=2:1时,按等质量比乳化HDI三聚体效果最好,制得的PIHD-2水分散液呈乳白色泛蓝光,粒径较小为136.5 nm,PDI为0.135,动力学稳定指数TSI为0.61,分散液较稳定,其适用期为6 h。当PIHD-2浓度达到20%时,对提高纸张物理性能效果最佳,纸张耐折度、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及挺度分别为171次、58.03 N·m/g、14mN·m2/g、84.5 N-m/g,接触角达 90.68°。(2)为了使异氰酸酯水分散液能长期稳定存在,采用上述合成PAI最佳工艺,以甲乙酮肟(MEKO)作为封闭剂,制得水可分散性封闭异氰酸酯(PAIM),并对异氰酸酯封闭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封闭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DLS、TSI探讨了亲疏水单体比及HPA用量对PAIM分散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异氰酸酯含量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与市售施胶剂进行综合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当封闭剂用量为n(MEKO):n(—NCO)=1.2,温度在60℃反应3 h,取得较好的封闭成果。当PAIM-3中n(MPEG350A):n(BA)=2:1,w(HPA)=10.4%,w(—NCO)=7.9%,施胶剂质量分数为10%时,纸张耐折度达569次,抗张指数为66.83 N·m/g,撕裂指数为11.54 mN.m2/g,挺度为92.16 mN,接触角达80.3°。与市售施胶剂对比,PMP-3具有较长的储存期,适应做特种纸的表面施胶剂,常温下可稳定存在6个月以上。施胶纸在105℃左右烘箱烘干过程中,达到异氰酸酯解封温度,解封后释放的活性异氰酸酯基,可以与纸纤维结合,同时对油墨粒子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可以明显提高油墨附着力。经PMP-3施胶后,纸张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和挺度分别提高了 29.3%、32.3%、22.1%和19.5%,可以达到特种纸的高性能要求。
陈八斤[10](2020)在《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具有力学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纺织印染和纸张处理助剂。聚氨酯具有耐磨、耐寒、软硬度可调、黏结性强等优点,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在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拓宽聚合物在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中的应用范围。乳液聚合是合成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在聚合中仍以使用常规乳化剂为主,存在乳化剂易从聚合物粒子上解吸、残留等不足。与常规乳化剂相比,可聚合型乳化剂结构中除了含有基本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外,还包含可参与聚合的反应性官能团。因此,可聚合型乳化剂不仅能起到常规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还能以共价键接到聚合物粒子表面,从而避免乳化剂从聚合物乳胶粒子的解吸,为制备高固体含量的稳定聚合物乳液提供基础。本文设计合成了具有梳状结构的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并用于纺织印染和造纸助剂用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对聚合物乳液的应用特性进行了评价。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非离子型扩链剂聚乙二醇单甲基二羟甲基丙烷基醚(Ymer N12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端为双键、主链亲油、侧链亲水的梳状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化学结构,通过水溶液电导率测定得到该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4g/L,发现该乳化剂对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单体具备优异的乳化能力。其次,分别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配制得到仿蜡印整理剂。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得到的PVAc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和涂层耐水性优于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得到的乳液,随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加。从韧度、软度、滑度等方面考察了采用两种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比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的手感风格更接近原布,纤维间基本没有聚合物表面成膜后的黏连现象,对织物纤维原有形貌和织物手感影响小。随着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仿蜡印整理剂处理的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撕裂强力略微上升,色变变化不大。新型仿蜡印整理剂可赋予织物厚实、挺弹、蓬松、柔软的手感风格,无刺激性气味和色变,而且不降低织物的强度,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再次,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的乳液共聚合,制得核-壳结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配制了涂料印花黏合剂。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为乳化剂,可明显提升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黏合剂的稳定性。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乳液黏合剂的印花织物色牢度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主要键接固定于聚合物链段上,不易迁移。两种乳化剂都能延长乳液的结膜时间,而可聚合乳化剂可以更好地改善结膜性能,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的梳状结构具有更好的抱水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能够阻止水分迁移并提升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最后,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乳液共聚合,制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纸张防水剂。发现两种纸张防水剂对纸张的拒水性、干湿强度均有提升作用,而且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的提升作用较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为梳状结构且通过双键共聚进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聚合物与纸张纤维的结合着更为紧密,乳化剂不易在水中发生迁移,在湿态下树脂与纸张纤维的结合更为牢固。
二、水性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性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论文提纲范文)
(1)可剥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剥涂料研究现状 |
1.2.1 溶剂型可剥涂料研究现状 |
1.2.2 水性可剥涂料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主要原材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方案设计及涂层制备流程 |
2.3.1 实验方案设计 |
2.3.2 可剥涂料制备工艺流程 |
2.4 涂料及涂层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涂料及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
2.4.2 涂料及涂层性能表征 |
第三章 溶剂型可剥漆的制备研究 |
3.1 树脂的性能研究 |
3.1.1 树脂的成膜性能 |
3.1.2 树脂的耐老化性能 |
3.2 可剥涂料配方研究 |
3.2.1 响应曲面法优化配方 |
3.2.2 正交实验优化配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工艺 |
4.1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 |
4.1.1 水性聚氨酯合成反应原理 |
4.1.2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工艺 |
4.2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性能研究 |
4.3 水性可剥涂料的配方设计 |
4.3.1 成膜助剂的筛选 |
4.3.2 配方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剥涂料的性能评价 |
5.1 溶剂型可剥涂料的性能评价 |
5.1.1 溶剂型可剥涂料在涂层表面的适用性 |
5.1.2 耐盐雾试验 |
5.1.3 耐紫外试验 |
5.1.4 耐湿热试验 |
5.1.5 耐高温试验 |
5.2 水性可剥涂料的性能评价 |
5.2.1 耐盐雾试验 |
5.2.2 耐水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竞赛情况 |
(2)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木材表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材资源概述及速生材材性分析 |
1.1.2 木材表面性能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材浸渍改性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木材视觉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木材表面润湿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硅酸钠浸渍杨木工艺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硅酸钠改性杨木制备 |
2.2.4 性能检测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增重率和密度分析 |
2.3.2 杨木微观形貌分析 |
2.3.3 硬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分析 |
2.3.4 耐磨性能分析 |
2.3.5 化学结构分析 |
2.3.6 结晶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酸钠改性杨木表面视觉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测量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杨木表面材色分布特征 |
3.3.2 透明清漆涂饰改性杨木表面材色分布特征 |
3.3.3 改性杨木表面纹理分布特征 |
3.3.4 改性杨木表面光泽度分布特征 |
3.3.5 透明清漆涂饰改性杨木表面光泽度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酸钠改性杨木表面润湿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表面润湿性原理及内容 |
4.2.1 表面润湿性理论 |
4.2.2 表面自由能理论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实验材料 |
4.3.2 仪器与设备 |
4.3.3 接触角测量 |
4.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3.5 漆膜附着力测试 |
4.4 改性杨木表面润湿性分析 |
4.4.1 浸渍时间对杨木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4.4.2 水稀释对杨木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4.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5 改性杨木表面自由能计算分析 |
4.5.1 三种探测液在改性杨木表面润湿性分析 |
4.5.2 几何平均法计算杨木表面自由能分析 |
4.5.3 酸碱作用法计算杨木表面自由能分析 |
4.5.4 漆膜附着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沿 |
1.2 无醛固色剂的背景 |
1.3 固色机理 |
1.3.1 “成盐” |
1.3.2 “成膜” |
1.3.3 “反应” |
1.3.4 “分子引力” |
1.3.5 “缓冲作用” |
1.3.6 其他机理 |
1.4 几种典型的无醛固色剂及其发展概况 |
1.4.1 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2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3 以“水性聚氨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4.4 以天然原料合成的固色剂 |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3 反应性硅油改性明胶/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合成工艺 |
2.4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固色工艺 |
2.5 反应性硅油改性两性丙烯酸酯纳米乳液的形貌及性能表征 |
2.5.1 纳米乳液结构的FTIR测试 |
2.5.2 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测试 |
2.5.3 纳米乳液的形貌测试 |
2.5.4 纳米乳液的粘度测试 |
2.5.5 纳米乳液的互溶性测试 |
2.5.6 纳米乳液的干/湿擦牢度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纳米乳液的FTIR分析 |
2.6.2 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分析 |
2.6.3 纳米乳液形貌分析 |
2.6.4 纳米乳液粘度分析 |
2.6.5 纳米乳液互溶性测试分析 |
2.6.6 纳米乳液的干/湿擦牢度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3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3.1 环氧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3.2 胺乙基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 |
3.3.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丁酯-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
3.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固色工艺 |
3.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性能表征 |
3.5.1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结构的FTIR测试 |
3.5.2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Zeta电位测试 |
3.5.3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粘度测试 |
3.5.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互溶性测试 |
3.5.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FTIR分析 |
3.6.2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Zeta电位分析 |
3.6.3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粘度分析 |
3.6.4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互溶性分析 |
3.6.5 PDM-AM-ECH共聚物及其衍生物的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的制备及在固色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4.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的制备 |
4.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固色工艺 |
4.5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性能表征 |
4.5.1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Zeta电位测试 |
4.5.2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粘度测试 |
4.5.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互溶性测试 |
4.5.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湿摩擦牢度性能测试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Zeta电位分析 |
4.6.2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粘度分析 |
4.6.3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互溶性测试分析 |
4.6.4 铝溶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物湿摩擦牢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天然龙脑基高分子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的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材料 |
1.2.1 无机抗菌材料 |
1.2.2 有机抗菌材料 |
1.2.3 金属有机框架(MOFs)抗菌剂 |
1.3 龙脑 |
1.3.1 龙脑简介 |
1.3.2 龙脑的制备方法 |
1.3.3 龙脑应用 |
1.3.4 龙脑的改性 |
1.4 多功能抗菌表面的构建研究及其应用 |
1.4.1 抗菌表面及其影响因素 |
1.4.2 新型多功能抗菌表面构建 |
1.4.3 抗菌表面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龙脑酯核-壳涂层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丙烯酸龙脑酯单体及核壳聚合物结构 |
2.3.2 PU/龙脑酯核壳乳胶核壳结构分析 |
2.3.3 PU/龙脑酯涂层上下表面结构分析 |
2.3.4 PU/龙脑酯涂层抑菌、抗细菌粘附性能和细胞毒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龙脑基超疏水抗细菌粘附涂层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丙烯酸龙脑酯结构表征 |
3.3.2 聚丙烯酸龙脑酯热分析 |
3.3.3 聚丙烯酸龙脑酯涂层表面形貌表征 |
3.3.4 聚丙烯酸龙脑酯涂层的超疏水及持久性研究 |
3.3.5 聚丙烯酸龙脑酯涂层抗细菌粘附及长效性研究 |
3.3.6 聚丙烯酸龙脑酯涂层的细胞毒性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龙脑基聚合物/纳米TiO_2光催化抗粘附及杀菌复合膜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膜材料结构表征 |
4.3.2 复合膜材料热分析 |
4.3.3 复合膜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
4.3.4 复合膜材料对MB光降解研究 |
4.3.5 复合膜材料杀菌性能研究 |
4.3.6 复合膜材料抗细菌粘附性能研究 |
4.3.7 复合膜材料杀菌长效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抗粘附接触式杀菌龙脑基季铵盐高分子涂层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共聚物结构分析 |
5.3.2 共聚物热分析 |
5.3.3 共聚物润湿性分析 |
5.3.4 共聚物的抑菌、杀菌和抗细菌粘附分析 |
5.3.5 共聚物细胞毒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保型涂料概述 |
1.1.1 环保型涂料概念 |
1.1.2 环保型涂料的发展 |
1.1.3 环保型涂料的研究意义 |
1.2 涂料产品分类 |
1.2.1 单组份涂料 |
1.2.2 双组份涂料 |
1.3 环保型涂料的分类 |
1.3.1 水性涂料 |
1.3.2 高固体份涂料 |
1.3.3 其它环保型涂料 |
1.4 涂料用成膜物质 |
1.4.1 树脂 |
1.4.2 乳液 |
1.4.3 分散体 |
1.5 水性树脂 |
1.5.1 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1.5.2 水性树脂分类 |
1.6 水性丙烯酸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基础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水性含羟基丙烯酸基础树脂的制备 |
2.4 涂料产品制备 |
2.4.1 清漆的制备 |
2.4.2 色漆的制备 |
2.4.3 测试样板的制备 |
2.4.4 测试方法 |
2.5 树脂合成参数 |
2.5.1 E-10P引入量 |
2.5.2 酸值 |
2.5.3 羟基含量及羟值 |
2.5.4 玻璃化转变温度 |
2.5.5 中和度 |
2.5.6 固体含量 |
2.6 树脂合成参数确定及表征 |
2.6.1 树脂合成参数确定 |
2.6.2 树脂性能表征 |
2.7 结论 |
第3章 长支链单体改性树脂及耐水涂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树脂及涂料制备方法 |
3.3.1 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3.3.2 涂料及样板制备方法 |
3.4 改性树脂合成及性能表征 |
3.4.1 2-EHA改性基础树脂 |
3.4.2 LMA改性基础树脂 |
3.4.3 SMA和 BMA改性基础树脂 |
3.4.4 性能表征 |
3.5 结论 |
第4章 功能单体改性基础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树脂及涂料制备方法 |
4.3.1 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4.3.2 涂料及样板制备方法 |
4.4 改性树脂合成及性能表征 |
4.4.1 GMA改性基础树脂 |
4.4.2 IOBMA改性基础树脂 |
4.4.3 CHMA改性基础树脂 |
4.4.4 St改性基础树脂 |
4.5 结论 |
第5章 结束语 |
5.1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6)功能化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2.1 水性聚氨酯研究现状 |
1.2.2 水性聚氨酯分类 |
1.2.3 水性聚氨酯结构特性 |
1.2.4 水性聚氨酯原料选择 |
1.2.5 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 |
1.2.6 水性聚氨酯应用 |
1.3 防腐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改性 |
1.3.1 共聚改性 |
1.3.2 共混改性 |
1.3.3 交联改性 |
1.3.4 多元复合改性 |
1.4 耐磨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改性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药品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红外谱图分析 |
2.3 乳液性能测试 |
2.3.1 -NCO基团含量测试 |
2.3.2 固含量测试 |
2.3.3 乳液粒径及分布测试 |
2.3.4 离心稳定性测试 |
2.4 膜耐水性测试 |
2.4.1 吸水率测试 |
2.4.2 水接触角测试 |
2.5 膜凝胶含量测试 |
2.6 膜表面形貌及断面元素含量测试 |
2.7 耐热性测试 |
2.8 涂层力学性能测试 |
2.8.1 铅笔硬度 |
2.8.2 柔韧性 |
2.8.3 附着力 |
2.9 涂层防腐性能测试 |
2.9.1 涂层极化曲线测试 |
2.9.2 涂层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10 涂层耐磨性能测试 |
3 基于高交联密度体系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水性聚氨酯乳液及防腐涂层的制备 |
3.2.1 合成过程 |
3.2.2 防腐涂层制备过程 |
3.2.3 膜固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WPU预聚体合成及初步改性研究 |
3.3.2 红外谱图分析 |
3.3.3 乳液粒径,外观及稳定性分析 |
3.3.4 耐水性分析 |
3.3.5 凝胶含量分析 |
3.3.6 CFWPUA膜表面及断面形貌分析 |
3.3.7 CFWPUA膜断面能谱分析 |
3.3.8 耐热性分析 |
3.3.9 涂层力学性能分析 |
3.3.10 防腐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交联体系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耐磨性能 |
4.1 引言 |
4.2 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耐磨涂层的制备 |
4.2.1 合成过程 |
4.2.2 耐磨涂层制备过程 |
4.2.3 膜固化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谱图分析 |
4.3.2 乳液粒径,外观及稳定性分析 |
4.3.3 凝胶含量分析 |
4.3.4 吸水率分析 |
4.3.5 涂层力学性能分析 |
4.3.6 耐磨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混凝土用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混凝土结构腐蚀机理 |
1.2.1 冻融循环 |
1.2.2 钢筋腐蚀 |
1.2.3 离子侵蚀 |
1.2.4 碳化作用及其他作用 |
1.3 混凝土防腐涂料 |
1.3.1 环氧树脂涂料 |
1.3.2 丙烯酸树脂涂料 |
1.3.3 聚氨酯涂料 |
1.3.4 有机硅树脂涂料 |
1.4 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1 丙烯酸树脂的聚合方法 |
1.4.2 丙烯酸树脂的改性 |
1.4.3 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前景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FT-IR) |
2.3.2 核磁测试(NMR) |
2.3.3 分子量测试(GPC)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
2.3.5 热重分析(TG) |
2.3.6 拉伸性能 |
2.3.7 接触角测试 |
2.3.8 吸水率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 |
2.4.2 氢谱 |
2.4.3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薄膜的微观形貌 |
2.4.4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热性能 |
2.4.5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 |
2.4.6 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疏水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 |
3.2.4 超支化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FT-IR) |
3.3.2 分子量测试(GPC)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
3.3.4 热重分析(TG) |
3.3.5 拉伸测试 |
3.3.6 附着力测试 |
3.3.7 硬度测试 |
3.3.8 接触角测试 |
3.3.9 盐雾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与分子量测试 |
3.4.2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薄膜的电镜扫描(SEM-EDS) |
3.4.3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
3.4.4 改性丙烯酸树脂的附着力及硬度测试 |
3.4.5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接触角及防腐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水性聚氨酯概述 |
1.1.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1.2 水性聚氨酯发展趋势 |
1.1.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 |
1.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 |
1.2.1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方法 |
1.2.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 |
1.3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
1.3.1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
1.3.2 水性聚氨酯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
2.2.3 WPUA和AWPUA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UA和AWPUA合成条件的优化 |
2.3.2 AWPUA的结构表征 |
2.3.3 AWPUA的性能研究 |
2.3.4 AWPUA在发泡涂层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含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含有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
3.2.3 WPUS和AWPUS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WPUS和AWPUS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2 WPUS及AWPUS的结构表征 |
3.3.3 WPUS及AWPUS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含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
4.2.3 WPUD和AWPUD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WPUD和AWPUD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
4.3.2 WPUD及AWPUD的结构表征 |
4.3.3 WPUD及AWPUD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水可分散非离子型封闭异氰酸酯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异氰酸酯概述 |
1.1.1 异氰酸酯的基本性质 |
1.1.2 水可分散性异氰酸酯 |
1.1.3 异氰酸酯的应用 |
1.2 封闭异氰酸酯 |
1.2.1 封闭剂类型 |
1.2.2 解封温度的测定 |
1.2.3 解封闭反应的影响因素 |
1.3 表面施胶技术及工艺 |
1.3.1 表面施胶剂作用机理及主要功能 |
1.3.2 影响表面施胶的主要因素 |
1.3.3 表面施胶剂种类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水可分散性多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制备及应用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水可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剂PIHD的合成 |
2.2.2 复合施胶剂PDP的制备 |
2.2.3 性能测试 |
2.2.4 纸张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因素对丙烯酸酯聚合的影响分析 |
2.3.2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3.3 结构分析 |
2.3.4 表面张力测试 |
2.3.5 PAI乳化HDI三聚体水分散液外观及其稳定性 |
2.3.6 PIHD分散液适用期 |
2.3.7 PIHD分散液粒径测试 |
2.3.8 PIHD分散液稳定性研究 |
2.3.9 PIHD用量对纸张应用性能的影响 |
2.3.10 施胶剂浓度对纸张接触角的影响 |
2.3.11 纸张形貌分析 |
2.4 小结 |
3 水可分散性封闭异氰酸酯的研究与应用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水可分散性封闭异氰酸酯PAIM的合成 |
3.2.2 纸张表面施胶 |
3.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2.4 纸张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合成条件对封闭率的影响 |
3.3.2 封闭异氰酸酯PAIM的FIIR分析 |
3.3.3 亲水单体含量对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4 功能单体含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3.3.5 功能单体含量对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6 PAIM分散液稳定性测试 |
3.3.7 解封温度的测定 |
3.3.8 施胶液PMP应用性能 |
3.3.9 与市售水性封闭异氰酸酯固化剂性能对比 |
3.3.10 纸张形貌分析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 |
2.1.1 印染助剂 |
2.1.2 纸张助剂 |
2.2 乳化和乳液聚合 |
2.2.1 乳化 |
2.2.2 传统乳液聚合 |
2.2.3 其它乳液聚合方法 |
2.3 可聚合乳化剂参与的乳液聚合 |
2.3.1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特点 |
2.3.2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分类 |
2.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
2.4 研究思路 |
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
3.2.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合成 |
3.2.3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3.2.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苯丙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结构分析 |
3.3.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CMC值 |
3.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单体的乳化能力 |
3.3.4 苯丙乳液胶膜的耐水性 |
3.3.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苯丙乳液的胶膜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仿蜡印整理剂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仿蜡印整理剂的制备 |
4.2.3 仿蜡印整理剂的应用 |
4.2.4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膜层、仿蜡印整理织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乳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特性的影响 |
4.3.2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的影响 |
4.3.3 仿蜡印整理剂整理后织物SEM分析 |
4.3.4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5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色变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印花黏合剂中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核-壳型印花黏合剂的制备 |
5.2.3 涂料印花黏合剂的应用 |
5.2.4 丙烯酸酯聚合物和乳液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料印花黏合剂分析 |
5.3.2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储存稳定性影响 |
5.3.3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摩擦牢度的影响 |
5.3.4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结膜性能影响 |
5.4 小结 |
6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纸张防水剂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纸张防水剂的制备 |
6.2.3 纸张防水剂的应用 |
6.2.4 乳液和纸张特性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工艺条件对纸张防水剂用乳液特性的影响 |
6.3.2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的吸水率的影响 |
6.3.3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拒水性的影响 |
6.3.4 乳化剂对纸张干态强度的影响 |
6.3.5 乳化剂对纸张湿态强度的影响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水性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剥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雷瑞丞.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硅酸钠浸渍改性杨木木材表面特性研究[D]. 包新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新型无醛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蔡宇豪. 湖北大学, 2021(01)
- [4]天然龙脑基高分子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D]. 陈新. 东华大学, 2021(01)
- [5]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D]. 周春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6]功能化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D]. 王新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混凝土用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思. 湖北大学, 2021(01)
- [8]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园园.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9]水可分散非离子型封闭异氰酸酯的合成及应用[D]. 王倩.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10]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D]. 陈八斤. 浙江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