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对策:高校德育学科现状与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问题与对策:高校德育学科现状与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一、问题与对策: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状况及其建设的分析和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梅[1](2020)在《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生“三助一辅”是指研究生在学期间,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三助一辅”工作兼具资助和育人功能,是我国为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校还存在仅将“三助一辅”作为对高校科研、教学、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的手段、将“三助一辅”作为助学助困渠道的倾向,忽视了“三助一辅”的德育功能。该研究以研究生“三助一辅”的德育功能为切入点,依据德育及相关理论,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市仙林地区四所高校参与“三助一辅”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运用隐性德育论、人本主义教育观、自我效能论等理论,对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弱化的原因,并提出增强“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路径。该研究发现“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弱化的原因是:管理制度层面,很多高校没有针对“三助一辅”工作制定健全的制度,缺乏岗位培训和考核激励制度,对设岗单位和指导老师也没有相应的权责规定;在工作落实层面上,部分高校并未真正重视“三助一辅”工作的德育功能,仅仅将“三助一辅”作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一部分,工作内容与研究生高层次的发展需求相背离;在指导老师方面,不少参与“三助一辅”工作的指导老师育人意识不强,重使用轻培养;研究生个人方面,对待“三助一辅”工作态度消极,动机带有功利色彩,缺乏德育主体意识。该研究在分析“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弱化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增强“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路径:高校应坚持坚持培养为主、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健全制度,落实“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改进指导老师的工作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培养与使用并举;研究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三助一辅”工作,增强自我德育意识。该研究分析当前“三助一辅”德育现状,研究“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弱化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挖掘“三助一辅”工作的德育资源,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展高校德育的新渠道。

王江波[2](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杨素美[3](2020)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德育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也获得了新的关注,重视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并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寻求趋向自然的回归,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责任。在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类过分影响大自然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生态文明是新形式下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既契合新时代社会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又能够关照到这一道德教育主体,有利于回归德育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共生理论与生态思想有着相互通和之处,通过系统地梳理共生理论在生态德育建设的借鉴,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中寻觅到思想来源。共生理论与生态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两者具有共同的目的倾向,共生能够凸显德育的主体、彰显德育过程的关系性。据此,结合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的大学生生态德育的现状,基于共生理念的相关思路,分别围绕大学生生态德育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模式这四个方面,提出关于大学生生态德育的新思路。首先,明确生态德育的目标是促进德育主体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将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行为之间的共生关系统一起来,促进生态目标的实现。其次,厘清生态德育的原则是发挥生态德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将平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融入大学生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让大学生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理解生态德育的理念。再次,在实施方法上致力于实现由相对单一的方法向多种方法的协调整合,从大学生自身获得教育的方法到参与社会服务,这样在多种方法的整合的过程中深化大学生对于生态德育多层共生关系的体验,有助于其共生思维的培育。最后,在实施模式上,充分借鉴共生理论中对于共生要素、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的分析方式,提出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引导大学生主动承担生态责任、营造和谐开放的生态教育共同体和优化共生的实践环境四个方面的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建议。

涂畅[4](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曾文博[5](2019)在《德育的审美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德育审美价值是德育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追求之一,德育审美价值统一于德育的求真与向善之中。如果德育的审美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那么,德育过程将会转变成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创造和享受美的过程,德育双方将在充满情感感召力的氛围中进行德育教育。当前,我国德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知性化倾向、德育审美意味缺乏以及受教育者愉悦感不足等问题,因此,增强德育的审美价值、营造德育美感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关于德育审美价值的研究是新时代德育审美理论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当前学术界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对于增强德育审美价值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德育审美价值的挖掘和发展从德育主体层面来说主要是提高其发现美、运用美和创新美的能力,从而使德育活动充满美感,增强受教育者对德育的认同;从德育客体层面来说主要是通过提升德育客体的审美意识,使其能够接受美和享用美,其目的是实现德育参与双方的情感共鸣,提升德育效果;从德育内容、方法和过程来说,主要是挖掘德育内容审美性、促进德育方法生动化、增强德育过程愉悦性。德育审美价值的确立和发展,既能促进德育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能增进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精神愉悦感,最终实现的是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德育作为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服务。从德育审美价值的功能来看,其可以促进德育实践人文关怀的实现、完成对于过度审美化的消解,进而达到审美愉悦性和德育理性化的完美融合;从德育的现实意义来看,其可以满足德育审美需要以及建立德育审美情感。而德育审美价值所要抵达的理想境界则是人之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之境界、真善美融合之境界、人之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之境界。

赵蓉[6](2019)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德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生活德育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德育抽象化、德育理想化、德育功利化、德育形式化,主要是因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大大降低了高校生活德育的实效性。而且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使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提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与任务。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活德育实践,如何成功构建高校生活德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我们应该坚持以生活为德育的依托,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大学生对道德的体验与感悟,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性的生成,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包括了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立德树人和生活德育理念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概述,重点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对当前我国高校生活德育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是结合当前我国时代背景,对构建高校生活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从深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德育体制存在缺陷、德育主体自身因素的限制、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的冲击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提出了构建高校生活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促进高校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德育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性的生成。

林威[7](2019)在《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文中认为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是道德教育的固有功能属性,对两个性质的概念厘清与梳理是对德育元理论的构建与补充。国家层面的共同体按照预期的功能效应来选择和设计道德教育活动,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知识生产被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构成意识形态性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双向内涵。而道德因人类面临的共同伦理风险和道德个体社会化在情感培育上的经验共通性,使跨阶级性、具备普遍意义的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容得以存在,使着眼于全球视野与人本性的非意识形态性成为可能。高校道德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德育目标、价值生产、教育方法等德育实践中呈现,构成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价值功能的一体两面,并以意识形态性为主,非意识形态性为辅的关系有机统一于其中,一同助力以“实然——应然——必然”为内在逻辑的高校道德个体社会化进程。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已有的实践经验中,两个性质也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多元价值挑拨、泛政治化倾向使道德教育失衡、共同价值受道德相对主义分解和道德情感培育缺乏长效机制的发展困境,使性质遭受消解与偏离。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上分别呈现出道德冷漠与功利化、宏大叙事兼顾微观德育和网络文化生态“流量化”的特征,这些转向的内在寓意和要求与两个性质的要义内核具有匹配性,对今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彰显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下,结合时代转向与现存困境,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趋势探索有三个维度:共同体“融入世界,扎根中国”价值取向的巩固、个体“微观德育,回归生活”情感培育的落实和对网络德育环境“先破后立,增进凝聚”的适应与创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困境破解是建立在这三个维度基础之上,以更加具体和更具现实意义的方式探索实现共生发展的路径,在“三维趋势”的路径探索中使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达到更高程度的共生与统一。

闫昌锐[8](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束梦雅[9](2019)在《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德育的发展是其他各种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当今中国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自媒体时期。对于高校德育来说,自媒体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其发展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本研究选择高校网络德育为切入点,以江苏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来揭示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辅以访谈法来深入剖析高校网络德育发展的困境,找寻问题的根源,为高校网络德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合理化、针对性的建议与策略。本文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是通过对四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论如下: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平台的构建不科学,自媒体平台与高校传统德育的融合不够深化、大学生自媒体选择与自律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网络德育队伍缺乏素养,高校德育教师综合素质、掌握自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高、高校对德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不充分;网络德育环境不佳,自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团队建设机制不到位、评价机制落后;网络德育内容不完善,自媒体的虚拟与现实存在矛盾、普及与传统德育存在经典矛盾、发展与学生信息依赖存在矛盾。对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将从社会和高校两个层面探究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困境的症结所在。具体如下:全球化的辐射、信息化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弊端属于社会层面,德育内容的枯燥、德育方法的单一、德育环境的局限则属于高校的范畴。在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发展现状及症结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德育队伍、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式这四个方面对高校网络德育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体如下:建设全面高效的德育工作队伍,完善高德教育团队的架构,提高高校德育团队的自媒体认知、积极鼓励并支持德育团队的参与度;完善自媒体时期高德教育内容,创新与自媒体相融合的德育内容、构建本土与全球一体化的德育内容、促使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相融合;改善高校德育环境,完善高校内部制度建设、大力强化网络监管力度、构建“校生合一”的舆论环境;转换高校德育方式,注重德育生活化、生命关怀以及平等对话。

曲长海[10](2019)在《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创造并引领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之外,需要顺应新时代进行现代转型,才能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德育系统是大学生德育活动的存在母体,实现大学生德育现代转型,需要科学发展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为其提供发生场域。大学生德育本质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过程性关系存在,其本身关系的复杂性网结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系统的构成要素不能完全说明事物整体的状态、性质与变化,要素的“相互依赖”关系状况才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因果决定性机制与动力。对于德育存在关系的整体性认识、德育要素的协调性理解、德育过程的平衡性把握,赋予了德育内在生命活力并不断演进的生态性特征,与生态学蕴涵的系统性、动态性、协调性、平衡性及和谐思想高度契合。为此,将大学生德育视为一个由各种德育生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系统,汲取生态学思想,借助生态学原理,探索生态化对策,提高德育逻辑与社会文化的契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充分协调与平衡,推动大学生德育的现代转型,既是创新德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也是探寻解决德育实践发展中难题的现实路径。本文立足大学生德育的系统性方向定位,在以生态学融通相关学科的分析框架下,以顺应社会转型发展为线索,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借鉴系统科学、教育生态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梳理了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认识与发展历程,将其生成与发展,分为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功能结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建构基点.,演化向度,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取向.,存在样态,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优化策略,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初步确定了推动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顺应时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体系,从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存在和生态化发展的高度,把功能结构看作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存在之基,追寻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存在方式,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生态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本质规定、增强德育实效的现实需要、实现思维转换的内在要求的转型诉求;探讨了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存在样态,分析了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进展和生态困境;阐释了大学生德育系统生态化发展的理路,提出了调节德育内在关系,促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协调;恢复生态因子生态本位,建立互惠共生的作用关系;强化环境因子互动融合,.构建多元有机的立体生境;完善系统调控机制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保育能力.,促进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建立虚实融合德育生境共同体的优化路径。

二、问题与对策: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状况及其建设的分析和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题与对策: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状况及其建设的分析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一般概述
    2.1 本研究核心概念
        2.1.1 三助一辅
        2.1.2 德育
        2.1.3 德育功能
        2.1.4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
    2.2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内涵
        2.2.1 增强政治认同感
        2.2.2 促进教育公平
        2.2.3 促进个体社会化
        2.2.4 价值引导
        2.2.5 品德塑造
        2.2.6 激励勉励
    2.3 “三助一辅”德育评估要素
        2.3.1 高校对“三助一辅”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2.3.2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
        2.3.3 研究生“三助一辅”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2.3.4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成效
    2.4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4.1 隐性德育论
        2.4.2 人本主义教育观
        2.4.3 自我效能论
第三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落实情况调查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
        3.1.2 测量工具与调查过程
        3.1.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1.4 调查对象
    3.2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落实情况调查与分析
        3.2.1 高校对“三助一辅”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3.2.2 高校“三助一辅”管理制度
        3.2.3 “三助一辅”指导老师工作状况
        3.2.4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情况
        3.2.5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成效
    3.3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存在的问题
        3.3.1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缺乏德育内容
        3.3.2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弱化
第四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4.1 高校对“三助一辅”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4.1.1 资助性质定位下德育功能缺失
        4.1.2 “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宣传力度不够
    4.2 “三助一辅”德育功能落实缺乏制度保障
        4.2.1 缺乏健全的岗位培训制度
        4.2.2 缺乏权责明确的监督管理制度
        4.2.3 缺乏有效的的考核激励机制
    4.3 “三助一辅”工作指导老师育人意识不强
        4.3.1 指导老师对“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缺乏认识
        4.3.2 指导老师重使用轻培养
        4.3.3“三助一辅”工作中师生互动低效
    4.4 研究生德育主体意识不强
        4.4.1 研究生对“三助一辅”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4.4.2 研究生参与“三助一辅”工作的动机较功利性
        4.4.3 研究生缺乏思想道德自我提升意识
第五章 增强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路径
    5.1 增强“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培养为主的总体原则
        5.1.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1.3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2 加强高校对“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重视程度
        5.2.1 明确“三助一辅”德育功能定位
        5.2.2 强化师生对“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的认同
        5.2.3 加大力度保障“三助一辅”经费
    5.3 建立“三助一辅”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5.3.1 健全德育为先的“三助一辅”岗位培训制度
        5.3.2 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德育常规
        5.3.3 健全“三助一辅”德育考评激励制度
    5.4 发挥“三助一辅”指导老师的德育引导作用
        5.4.1 指导老师注重培养和使用并举意识
        5.4.2 增加“三助一辅”工作的德育内容
        5.4.3 加强“三助一辅”工作中的师生互动
    5.5 增强研究生德育主体意识
        5.5.1 提高研究生对“三助一辅”德育内涵的认识
        5.5.2 增强研究生提升自我道德水平的能动性
        5.5.3 发挥研究生同辈群体的德育榜样作用
结语
    1.研究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5.5 对策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共生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借鉴与融合:大学生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共生概念及其实质
        2.1.2 生态德育概念解析
    2.2 共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2.2.3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借鉴与政策参考
    2.3 共生理论与生态德育的内在契合性分析
        2.3.1 共同的目的倾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3.2 德育主体的凸显:构建生命共同体
        2.3.3 德育过程的关系性:回归人的存在的本性
第3章 审度与反思:大学生生态德育的现实境遇
    3.1 实践关照:关于大学生生态德育的调查
        3.1.1 调查内容及背景
        3.1.2 调查总体概况
    3.2 当前大学生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3.2.1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观念依然存在
        3.2.2 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自觉性不高
        3.2.3 大学生对于生态共同体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刻
        3.2.4 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生态实践较少
    3.3 大学生生态德育非共生现象原因分析
        3.3.1 历史因素: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狭隘理解
        3.3.2 现实因素: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3.3.3 教育因素:大学生对生态素养认识偏差
第4章 生长与和解:共生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实施对策
    4.1 明确生态德育的目标:促进德育主体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
        4.1.1 生态道德认知
        4.1.2 生态道德情感
        4.1.3 生态道德意志
        4.1.4 生态道德行为
    4.2 厘清生态德育的原则:发挥生态德育效果的重要保障
        4.2.1 平等性原则:建立良好的生态心理预设
        4.2.2 主体性原则:激发主体的主动创造性
        4.2.3 合作性原则:形成系统的生态道德制度
        4.2.4 实践性原则:回归德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4.3 实施方法:由单一的方法转向多种方法的协调整合
        4.3.1 坚持灌输与渗透并重,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4.3.2 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升道德实践的自主性
        4.3.3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深化生态道德关系体验
    4.4 实施模式:建立大学生生态德育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4.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4.2 引导大学生主动承担生态责任
        4.4.3 营造和谐开放的生态教育共同体
        4.4.4 优化共生的实践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研课题
附录 A:关于大学生生态德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 B:大学生生态德育研究访谈提纲

(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一) 人与文本对话
        (二) 人与人对话
        (三) 人与自我对话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一) 调查的对象
        (二) 调查的内容
        (三) 调查的方法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生活世界原则
        (三) 合作共享原则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5)德育的审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2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5.1 难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德育审美价值的认识背景
    2.1 相关概念分析
        2.1.1 美和审美的含义
        2.1.2 审美价值的内涵
        2.1.3 真、善、美的关系
    2.2 德育审美价值的本质规定
        2.2.1 德育审美价值的内涵
        2.2.2 德育审美价值确立的必要性
    2.3 德育审美理论的历史发展
        2.3.1 我国审美理论的历史发展
        2.3.2 西方审美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德育审美价值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德育的困境分析
        3.1.1 德育知性化倾向
        3.1.2 德育愉悦感的缺乏
        3.1.3 德育知行分裂
    3.2 德育审美价值发展的现实逻辑
        3.2.1 德育方向的转型
        3.2.2 德育有效性的尝试性探索
        3.2.3 德育审美意味的挖掘
    3.3 高校德育审美发展的有益探索
        3.3.1 寓教于乐,德育内容多样
        3.3.2 融合社会实践,德育形式丰富多彩
        3.3.3 结合校园文化,德育实现“以人为本”
第四章 德育审美价值确立的路径分析
    4.1 德育主体的审美追求
        4.1.1 德育主体发现美
        4.1.2 德育主体运用美
        4.1.3 德育主体创新美
    4.2 德育客体的审美表达
        4.2.1 德育客体接受美
        4.2.2 德育客体享用美
    4.3 德育要素的审美彰显
        4.3.1 挖掘德育内容审美性
        4.3.2 促进德育方法生动化
        4.3.3 增强德育过程愉悦性
第五章 德育审美价值的最终实现
    5.1 德育审美价值的功能体现
        5.1.1 实现德育实践的人文关怀
        5.1.2 过度审美化的有效消解
        5.1.3 审美愉悦性和德育理性化的完美融合
    5.2 德育审美价值的现实意义
        5.2.1 德育审美需要的满足
        5.2.2 德育审美情感的建立
    5.3 德育审美价值的当代展望
        5.3.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3.2 真、善、美统一境界的达成
        5.3.3 抵达美好生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德树人及高校生活德育的概述
    2.1 立德树人的提出与内涵
        2.1.1 立德树人的提出
        2.1.2 立德树人的内涵
    2.2 高校生活德育的概述
        2.2.1 高校生活德育的内涵
        2.2.2 高校生活德育的特点
        2.2.3 高校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
    2.3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构建的必要性
        2.3.1 转变高校德育实效性低靡局面的需要
        2.3.2 适应新时代对我国高校德育新要求的需要
        2.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
第三章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校生活德育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3.1.1 德育抽象化
        3.1.2 德育理想化
        3.1.3 德育功利化
        3.1.4 德育形式化
    3.2 高校生活德育构建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2.1 深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
        3.2.2 高校德育体制存在缺陷
        3.2.3 德育主体自身因素的限制
        3.2.4 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的冲击
第四章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思路
    4.1 构建高校生活德育的方法
        4.1.1 自我教育法
        4.1.2 榜样教育法
        4.1.3 角色扮演法
        4.1.4 情感陶冶法
        4.1.5 实践锻炼法
    4.2 构建高校生活德育的途径
        4.2.1 树立正确的高校生活德育原则
        4.2.2 不断更新高校生活德育内容
        4.2.3 要重视高校生活德育过程
        4.2.4 营造和谐的高校生活德育环境
        4.2.5 不断完善高校生活德育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期刊论文(1997-2018年)
附录二: 博硕士论文(1997-2018年)
附录三: 会议、报纸(1997-2018年)

(7)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高校道德教育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的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关于道德教育非意识形态性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2. 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2.1 意识形态性的理论溯源
        2.1.1 作为教育问题的国家主义
        2.1.2 教育社会学中的课程意识形态理论
    2.2 意识形态性的内涵界定
        2.2.1 国家意识形态是道德教育固有的权威基础
        2.2.2 道德教育传递、转化并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
    2.3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意识形态性的主要表现
        2.3.1 道德教育价值目标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
        2.3.2 道德教育传递并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 高校道德教育的非意识形态性
    3.1 非意识形态性何以存在
        3.1.1 全球化趋势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
        3.1.2 社会伦理认同对个体道德情感的依托
    3.2 非意识形态性的内涵界定
        3.2.1 德育价值取向受人类普遍道德愿景影响
        3.2.2 道德情感培育蕴含非阶级性的人本考量
    3.3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非意识形态性的主要表现
        3.3.1 德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逐渐呈现全球视野
        3.3.2 德育方法涉及“以情促教”的道德情感体验
4. 现状剖析: 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在关系及各自困境
    4.1 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在关系
        4.1.1 构成有机统一: 共同推进学生个体道德社会化
        4.1.2 具备主辅关系: 立足中国特色,实现立德树人
    4.2 现阶段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面临的问题
        4.2.1 主流意识形态遭多元价值挑拨
        4.2.2 泛政治化倾向使道德教育失衡
    4.3 现阶段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非意识形态性存在的困境
        4.3.1 共同价值受道德相对主义消解
        4.3.2 道德情感的培育缺乏长效机制
5. 趋势思索: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时代转向与共生发展
    5.1 高校道德教育发展发生转向
        5.1.1 教育对象: 高校大学生显现道德冷漠与功利化趋势
        5.1.2 教育方式: 从侧重“宏大叙事”到兼顾“微观育人”
        5.1.3 教育环境: 网络发展使文化生态呈现“流量化”趋势
    5.2 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共生发展何以可为
        5.2.1 共同体当巩固的宏观取向: 融入全球视野,彰显国家底色
        5.2.2 个体培育应有的微观视野: 回归生活世界,落实情感培育
        5.2.3 环境需具备的适应与创新: 着眼网络空间,增进价值凝聚
6. 结语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8)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政策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三) 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 整体性原理
        (二) 层次性原理
        (三) 开放性原理
        (四) 自组织性原理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一) 概念界定
        (二) 三维模型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一) 要素结构
        (二) 层次结构
        (三) 环境结构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二) 德育评价因素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的困境及出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德育相关研究
        (二) 自媒体相关研究
        (三) 高校网络德育相关研究
        (四) 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的理性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自媒体
        (二) 网络德育
        (三) 高校网络德育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特征
        (一) 广阔性与趣味性
        (二) 平等性与互动性
        (三) 虚拟性与隐匿性
    三、自媒体对高校网络德育的意义与作用
        (一) 自媒体是高校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
        (二) 自媒体使高校网络德育向横纵延伸
第二章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设计、实施
    二、调查内容
        (一) 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基本情况
        (二) 高校网络德育队伍、内容、环境、方式
    三、调查结果
        (一) 高校网络德育队伍缺乏素养
        (二) 高校网络德育内容不完善
        (三) 高校网络德育环境不佳
        (四) 高校网络德育方式陈旧
第三章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困境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 全球化的辐射
        (二) 信息化的普及
        (三) 市场经济的弊端
    二、大学生自媒体选择与自律能力不高
    三、高校德育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固化
    四、高校德育环境的局限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困境的出路
    一、建设全面高效的德育工作队伍
        (一) 完善高校德育队伍结构
        (二) 提升高校德育队伍的自媒体意识
        (三) 鼓励德育队伍的自媒体参与
    二、构建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内容
        (一) 创新与自媒体相融合的德育内容
        (二) 构建本土与全球一体化的德育内容
        (三) 促使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相融合
    三、改善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
        (一) 完善高校内部制度建设
        (二) 政府大力强化网络监管力度
        (三) 构建“校生合一”的舆论环境
    四、转换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方式
        (一) 从脱离生活到德育生活化
        (二) 从德育灌输回归生命关怀
        (三) 从单向输送转向平等对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相关概念解析
        2.1.1 德育与大学生德育
        2.1.2 生态与德育生态
        2.1.3 系统、生态系统与德育生态系统
    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2.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2.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2.3.1 生态学理论
        2.3.2 教育生态学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理论
        2.3.4 系统科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及生态性分析
        3.1.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3.1.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分析
        3.1.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3.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
        3.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
        3.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微观结构
    3.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
        3.3.1 环境适应功能
        3.3.2 文化顺应功能
        3.3.3 价值创造功能
    3.4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向度
    4.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4.1.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演化内涵
        4.1.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定性
        4.1.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演化特质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
        4.2.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4.2.2 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4.2.3 新时代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
    4.3 生态化发展: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转型的时代诉求
        4.3.1 顺应时代发展的本质规定
        4.3.2 增强德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4.3.3 实现思维转换的内在要求
    4.4 本章小结
5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样态分析
    5.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
        5.1.1 能量流动过程
        5.1.2 物质循环过程
        5.1.3 信息传递过程
    5.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
        5.2.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与环境
        5.2.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遗传与变异
        5.2.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
        5.2.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共生与竞争
    5.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
        5.3.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现实机遇
        5.3.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进展
    5.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困境
        5.4.1 德育内在关系失衡暨功能嬗变
        5.4.2 德育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失调
        5.4.3 德育环境因子融合度不高
        5.4.4 德育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保育能力不足
        5.4.5 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性不强
    5.5 本章小结
6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理路
    6.1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理念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6.1.2 秉承创新共享理念
        6.1.3 树立协同育人理念
    6.2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原则
        6.2.1 坚持整体性
        6.2.2 突出层次性
        6.2.3 强化发展性
        6.2.4 保持开放性
        6.2.5 注重调控性
    6.3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优化的价值形态
        6.3.1 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
        6.3.2 和谐有序: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主导价值
        6.3.3 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终极价值
    6.4 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
        6.4.1 调节德育内在关系,促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协调
        6.4.2 恢复生态因子生态本位,建立互惠共生的作用关系
        6.4.3 强化环境因子互动融合,构建多元有机的立体生境
        6.4.4 完善系统调控机制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保育能力
        6.4.5 促进网络与现实德育场域耦合,建立虚实融和的生境共同体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四、问题与对策: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状况及其建设的分析和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生“三助一辅”德育功能研究[D]. 刘雪梅.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2]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3]共生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德育研究[D]. 杨素美.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5]德育的审美价值研究[D]. 曾文博. 江南大学, 2019(05)
  • [6]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生活德育的构建研究[D]. 赵蓉. 延边大学, 2019(01)
  • [7]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D]. 林威. 浙江大学, 2019(02)
  • [8]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德育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 束梦雅.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大学生德育生态系统研究[D]. 曲长海.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问题与对策:高校德育学科现状与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