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制约和影响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金金[1](2021)在《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公益广告凭借其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够在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同时,培养人们的公共道德意识,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公益广告不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公益广告的大众传播载体作用尤为重视,而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浅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对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不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还是对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挖掘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证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义,剖析当前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寻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公益广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概述。主要包括:公益广告的概念和特点、公益广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以及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了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及意义。公益广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具有舆论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文化传播功能以及艺术审美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益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三部分分析了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舆论导向功能发挥不足、精神激励功能发挥欠缺、文化传播功能发挥薄弱、艺术审美功能发挥低效等。其成因有,媒介资源尚未形成传播合力、公益广告缺乏文化内涵、公益广告的制作缺少创意、传播主体忽视了受众的审美需求。第四部分提出了推动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即掌握公益广告育人的传播策略、挖掘公益广告育人的文化底蕴、提高公益广告育人的创意水平、增强公益广告育人的传播效果。
周昌[2](2021)在《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文中指出上海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报刊业与广告业的中心,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沪剧广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沪剧传播的重要媒介,沪剧的报刊广告是所有广告媒介中最为普遍、最为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形态,是沪剧宣传的最主要手段。作为沪剧广告的载体,就承担的角色与功能而言,上海报刊分为普通报刊、游乐场小报、沪剧报刊三类,它们在沪剧广告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对沪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沪剧进入申曲阶段后,逐渐为社会接受,进入新兴的游乐场演出,自此开始了借助报刊媒介传播的时代。此时,游乐场小报是沪剧广告的主要载体,游乐场小报如《大世界报》《新世界报》《先施乐园日报》等普遍刊载有沪剧讯息。此时的沪剧广告更多地是依附于游乐场发布的游艺时刻表中,仅仅是传递基本的演出讯息,广告的功能处于简单的告知性传播,但对于使沪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市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后,沪剧演出场扩展至戏院、剧场,沪剧广告也随之变化,戏院、剧场成为新的广告主,广告重心逐渐转移到《新闻报》《申报》等报刊,广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不断强化广告的吸引力与兴趣点,广告的营销策略更灵活多样。随着沪剧影响力的扩大,沪剧报刊应运而生,如《申声月刊》《申曲日报》《沪剧周刊》等。沪剧报刊面向的市场群体最为主要的就是沪剧剧迷,因此刊物营销的核心便是沪剧,全方位刊登有关沪剧方面的讯息。此时沪剧主要剧社如文滨剧团、施家剧团、鸣英剧团都已拥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竞争激烈,各剧团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物力在宣传上,沪剧报刊广告便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平台。沪剧借助沪剧报刊的发行,促进沪剧艺术的发展繁荣。沪剧广告是演出及创作主体的形象塑造重要途径,广告逐渐建立沪剧艺人的艺术形象。沪剧明星效应开始凸显,受到观众的追捧。伴随着沪剧地位的提高,沪剧的商业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逐渐形成以沪剧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在这个以沪剧为核心,由报刊、唱片、电台、剧场、出版社、周边企业等组成沪剧生态圈,沪剧得以借此参与与影响上海市民的都市社会生活,同时也为沪剧艺术的繁荣创造的良好的机遇。沪剧的周边广告既是沪剧影响扩大的结果,也是沪剧影响力的见证。
崔苗苗[3](2020)在《新女性与新时尚 ——《妇女杂志》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妇女杂志》是中国近代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广、社会影响较大的杂志,其女性广告内容丰富,引人注目,它就像一扇探索民国历史的窗口,以独特的形式记录着当时女性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民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本文分为背景、分析和讨论三部分。第一,客观描述《妇女杂志》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民国女性的教育、婚姻、职业和生活状况,旨在全面构建《妇女杂志》所处的时代面貌和特色。第二,以年为单位,对《妇女杂志》女性广告的总数、分类数量等进行量化分析,了解《妇女杂志》广告刊载的基本情况,归纳其版面设计特色。第三,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妇女杂志》中各类女性广告对新女性形象及其新生活方式的构建。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妇女杂志》女性广告数量由少到多,类型由简单到复杂,并从单纯满足女性的生存需求逐渐向关注她们的精神享受转变。民初,广告开始出现大量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我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女性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方面具有引导作用。广告形塑了新贤妻良母、新知识女性、新健康女性三种新女性形象。在广告的影响下,民国时期女性读书成为一种新潮流,健康美受到更多女性的关注,人们开始崇尚西方科学技术,西医西药开始被人们接受。广告无法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广告传播讯息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为激发女性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以促销商品,广告描绘了一群摩登、时尚、有魅力,追求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性感女性。在广告的文化渗透下,西方享乐主义观念逐渐盛行,社交成为女性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女性从小小的闺阁扩展至广袤的天地,她们推崇使用西式化妆品,穿戴现代摩登新服饰,并向往和追求逛商场、听音乐、跳舞、摄影等新的时尚休闲娱乐方式。
张凯乐[4](2018)在《新时期“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元素”概念自2004年提出以来便受到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议论之声不绝于耳。很显然,“中国元素”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成为文化生产与品牌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元素”依托广告媒介发挥着宣传品牌形象与输出本国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元素”广告发展的历时性分析,概括总结出它在各时期的发展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不难发现,“中国元素”广告作为文化和科技的结合体,其特点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一种由潜意识表达向创新意识表达层层迭变的状态,这种状态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元素”广告创作的主基调。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元素”并非皆可作为广告素材使用,主要原因在于异类文化间的相通性与适用性问题。同时,“中国元素”缺乏创新以及本土广告业水平不足等问题也阻碍了“中国元素”广告获得国际认同。因此,本文从广告内容、广告表达与广告创作三方面着手,结合相关案例对影响“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提出要在“求新图变”的基础上激活中国元素的后现代价值,并通过构建新时期的“中国元素”符号增强国际影响力,最终依靠新兴媒介技术的助力成为企业品牌和国家形象建构的有力工具。
陈安琪[5](2018)在《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研究 ——以《太平洋报》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李叔同是近代中国享誉盛名的文艺先驱,他在美术、音乐、诗词、话剧、文学、书法等领域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在广告艺术方面,他大胆引进并借鉴西方设计艺术,并将之与中国传统金石书画艺术有机融合。于1912年担任《太平洋报》广告部主任期间,极力推崇最新式广告,并以高尚优美、新颖独特的广告风格,开创了中国近代报纸广告美术的新气象。其作品的设计特色及思想内涵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太平洋报》是李叔同宣扬广告设计理念并进行实践的重要阵地。他在报上率先提出“破天荒最新式广告”理念,并对旧式广告样式进行革新,令广告更趋于美的创造性。其新式广告思想中亦体现出他对广告设计的宗旨、价值的思考。因此,对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的内涵、本质、特色进行全方面的梳理和研究,不仅可通过广告设计的层面对李叔同的艺术思想作深入地解读,也能为当下广告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在广泛搜集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出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的具体内容。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背景及西方的设计思潮、广告文化进行考察,分析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的生成基础。第二章通过对《广告丛谈》及《〈太平洋报〉破天荒之新式广告》的分析,阐述李叔同“破天荒最新式广告”设计思想的内涵。第三章通过对相关文献及作品的分析,阐述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中“以图表情”的本质。第四章通过对《太平洋报》广告作品的文案及形式的解读,提炼出“高尚优美”的广告设计特色。第五章分析李叔同广告设计的目的与方法,总结其“启其兴味”的创意与策略。
覃玲[6](2017)在《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益广告价值观的表述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中社会价值观念内容的一个缩影,价值观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导致的必然结果,它又给时代变迁造成必然的回应。广告作品是广告事业研究宝贵的资源,《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旨在增强全社会对广告事业的关注与参与,本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考察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方法,结合广告学、社会学、哲学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类型、特点,分析与讨论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内容与规律。研究包括绪论共五个部分,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遵循怎样的轨迹、作品如何体现表述内容的取向和功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内容和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79——1995)、探索期(1996——2003)、初步发展期(2003——2008)、蓬勃发展期(2008——)。从1986年贵州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的播出和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催生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阶段;1996年以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月的开展,公益广告发展迈向新阶段;2003年始,在政府调控和事件驱动助力下,进入稳定发展期;2008年往后,大国崛起及国家认同诉求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驶入蓬勃发展轨道。从公益广告的演进来看,公益广告系列幅数、文字、图片排版、广告语等方面的变化,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遵循广告传播导向的方式。重点分析公益广告作品中不同诉求下主题内容变化,包括主题载体的项目数量和项目分布。公益作品价值观表述在政治传导、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取向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公益广告遵循时代变迁的轨道,在时代变迁、价值观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形成了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引领与反哺的关系。
张鑫[7](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叶凤琴[8](2015)在《品牌原型研究 ——以电视广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广告作为品牌塑造与传播的重要工具,通过其创意与艺术表达赋予产品以特定的意义,使得产品成为了具有文化性与情感性的品牌。这样不仅促进了产品的有效营销,更是由此使得品牌具有了文化品格、情感象征、意义系统和人格样式,成为一个时代消费者的精神符号与文化表征。通过对世界强势品牌的考察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强势品牌的创建过程大多表现出永恒而普遍的原型。原型所具有的与消费群体进行深层有效沟通的力量,使其成为国际强势品牌塑造与传播的秘钥。而相较之下,中国在品牌的创建实践中,未能自觉运用原型来作为品牌创建与传播的有力武器,同时在理论上也较忽视品牌原型问题的研究,使中国广告与品牌创建在对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与价值认同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选择电视广告作为分析对象,以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为理论范式,一方面除了在西方品牌原型的理论框架内探寻出适合中国的人物原型外,还提出了具有中国文化品格的叙事原型、意象原型、象征符号原型和仪式原型等品牌原型类型,并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构建出适合中国品牌创建的原型理论体系,以填补中国品牌原型研究中的空白。另一方面从品牌实践活动出发,在实证分析中国电视广告中存在品牌原型的基础上,论证原型理论对品牌传播与塑造的巨大作用,探寻出原型植入品牌形象的有效路径,对利用原型进行品牌创建进行策略性探讨,使原型理论具有工具性,凸显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本文力图兼顾品牌原型研究的工具性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思辨性,建立起广告研究、原型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问的关联,找寻出人类消费与传播沟通的“源代码”,为中国广告学研究拓宽理论视野,也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夯实理论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持。
李雅波[9](2014)在《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人类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西文化交往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主题之一。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中西方的交往与沟通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文化间的商务交往与沟通也日益频繁而密切,跨文化交往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亨廷顿(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非常直接地指明了伊斯兰文明和儒教文明将对西方文明构成最大的威胁。然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冲突与对话构成了跨文化交往研究的两个维度,与其说是二元对立,还不如说是相互转化中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国际间经济贸易的交流融合和人际之间的相互往来必然带来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维特根斯坦认为现实的、实在的经验世界是人的认知共同性的依据,语言用法上的一致决定人们的一致(凃记亮,2003:144)。人们尽管使用不同的语言、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但是由于多样的生活形式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人们总会通过主体间平等的语言翻译来沟通和交流思想,最终能够在交往中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经济全球化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了一个广泛交流和优化配置的平台,把人类带入了物质丰富、商品琳琅满目的商业信息化时代。商业广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流通商品的广告对文化的传播作用也日益凸显,美国知名广告人迪诺·贝蒂·范德努特对广告的文化功能概括为:我们应当承认广告确实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因为广告工作是当代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李志刚,2004:57)。中国学者孔慧怡对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理解是: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不少进展都是源于外来知识的冲击,令社会、文化和知识系统产生巨大的变化,终于使整个文化系统面貌一新(孔惠怡,1999:总序)。因为语言是人类文明传播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吸收和学习其他文化的知识就会涉及到其他文化的语言,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长久以来都是学习外来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文化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翻译活动,凭借翻译,人类的精神得以沟通,文化得以交流,社会得以发展。因此,商业广告翻译必须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量体裁衣,才可以使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给公司、企业带来利润,增添人类生活的新意和情趣,丰富社会生活的内容。所以说商业广告翻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在不同文化间宣传和推销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传播、影响甚至创新了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第一章《绪论》是本文的基础篇。这一章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理论基础,力图解释哲学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翻译与文化、翻译与文化交往的关系。本文从文化交往哲学的视角,研究中文广告英译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比较分析了中外相关的研究文献,从而论证了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文化交往视角下对商业广告翻译的理解》以及第三章《顺应文化交往的商业广告译者主体性发挥》是本文的核心篇。第二章主要阐释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文化交往的理解、文化交往对商业广告翻译的影响和要求、商业广告翻译的属性及翻译难点。第三章主要阐释和分析了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各种因素以及文化交往视角下商业广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笔者力图在本部分从理论层面厘清文化交往与商业广告翻译的关系,尝试从发现规律的角度深化和完善广告翻译研究,并赋予这一问题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第四章《符合文化交往要求的商业广告翻译原则》与第五章《以文化外宣为目标的商业广告英译语言策略》是本文的应用篇。第四章主要在分析比较了中英文广告文化特征和语言特征后,总结出了中文商业广告对外翻译原则。第五章主要是对现实生活中商业广告翻译的反思和审视,在错误译例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到了文化交往视角下的中文商业广告翻译的具体方法。本部分是本文立论的落脚点,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商业广告翻译作为应用性文本研究,是实实在在需要社会生活的检验,从而获得丰富和发展。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篇。主要是总结了本课题研究成果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由于笔者个人能力之限,在理论阐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案例分析等方面,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所以,只希望本研究会可以激起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之波的层层涟漪,为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一种参考。
郅阳[10](2013)在《百年麦肯广告设计研究 ——20世纪商业文化变迁下的广告艺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20世纪美国商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以拥有百余年历史的麦肯世界集团为个案,用纵向性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其广告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美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第一章描绘出美国现代广告的第一个高峰期图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社会迎来了垄断时代,继而对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麦肯广告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广告开始加入科学成分,设计手法多样,逐渐出现了从语言文字到视觉图像的转换趋势。第二章是全球经济萧条背景下麦肯广告的艰难探索期:尽管商业的萎靡对美国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但麦肯广告在这期间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崭新面貌。广告利用卡通漫画的设计元素增加了娱乐氛围,缓解萧条期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从理性诉求转向感性诉求,广告中的艺术形式地位首次超过了推销主题,麦肯广告的创作重心开始以消费者的意愿为转移。第三章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广告的设计特征。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对电视广告产生及创作特点进行梳理,找寻它独特的广告语言。尤其是60年代以后的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开始抬头,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广告创作产生影响,广告人强调商业艺术,推行艺术平民化理念等。这个时期,麦肯广告开始逐渐完成从商品的商业价值到文化价值之间的转引。第四章是当代广告的兴旺与麦肯的蜕变:至此,麦肯广告经历了静态印刷图像、动态影像视频以及网络广告形式,其创作内容追随一切社会流行活动,在创意表现上秉承一贯的风趣幽默,通过艺术手法制造出某种与品牌形象相符的情境,使广告作品充满文化内涵,增强广告创意的力量。第五章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传播与麦肯广告的新形式:面对新环境,麦肯广告创意革命再次展开,以品牌形象为核心的广告竞赛,以及世界级营销系统的真正确立成为麦肯广告的主要特点。信息时代引发的数字新媒体使不同广告载体之间的沟壑逐步缩小直至消失,互动、融合、渗透已成广告的发展趋势,各个类型的广告设计呈现出趋同性。总之,通过对麦肯广告一百年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麦肯广告设计历经了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广告创作重心逐步以消费者的意愿为导向,最终朝着广告的文化价值方向发展;各种广告类型的设计都朝着电子化、互动性发展,趋同性特征明显;广告设计不再是麦肯广告活动的全部,广告创作视野不断拓展。
二、中西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制约和影响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制约和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公益广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一)公益广告的概念和特点 |
1.公益广告的概念 |
2.公益广告的特点 |
(二)公益广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
1.内容的相通性 |
2.目的的一致性 |
3.作用的互补性 |
(三)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2.列宁灌输理论 |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4.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 |
二、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及意义 |
(一)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
1.舆论导向功能 |
2.文化传播功能 |
3.精神激励功能 |
4.艺术审美功能 |
(二)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义 |
1.有利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
2.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3.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三、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存在的问题 |
1.舆论导向功能发挥不足 |
2.文化传播功能发挥薄弱 |
3.精神激励功能发挥欠缺 |
4.艺术审美功能发挥低效 |
(二)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媒介资源尚未形成传播合力 |
2.公益广告缺乏文化内涵 |
3.公益广告的制作缺少创意 |
4.传播主体忽视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
四、推动公益广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
(一)掌握公益广告育人的传播策略 |
1.把握公益广告的传播时机 |
2.整合公益广告的媒介资源 |
3.借助名人效应传播价值观念 |
(二)挖掘公益广告育人的文化底蕴 |
1.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 |
2.利用先进的时代文化元素 |
3.吸收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元素 |
(三)提高公益广告育人的创意水平 |
1.明确公益广告的受众需求 |
2.采用艺术化的表现方式 |
3.培养专业的公益广告创作人才 |
(四)增强公益广告育人的传播效果 |
1.深化公益广告的主题 |
2.选择恰当的诉求方式 |
3.强化传播主体的责任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相关概念的界说 |
第一章 沪剧与传播媒体的融合发展 |
第一节 沪剧的传播与发展 |
一、沪剧传播渠道概述 |
二、沪剧演出的广告宣传 |
第二节 上海报刊与沪剧的结盟 |
一、报刊中沪剧的相关讯息 |
二、报刊上沪剧广告的初现 |
第二章 报刊上的沪剧广告呈现 |
第一节 沪剧广告的发展历程 |
一、发轫时期的沪剧广告(1916-1927年) |
二、成长时期的沪剧广告(1928-1937年) |
三、成熟时期的沪剧广告(1938-1941年) |
四、衰退时期的沪剧广告(1942-1949年) |
第二节 沪剧广告的主要内容 |
一、演出及主创人员 |
二、演出剧目的推介 |
三、演出场所的票价 |
四、私人定制的堂会 |
第三章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及其周边 |
第一节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 |
一、沪剧的市场演出机制 |
二、沪剧目标受众的设定 |
第二节 沪剧的周边商业广告 |
一、沪剧商业价值的开发 |
二、沪剧明星的商业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闻报》沪剧广告资料索引 |
致谢 |
(3)新女性与新时尚 ——《妇女杂志》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的界定 |
1.1.1 新女性 |
1.1.2 新时尚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20世纪初的上海社会和《妇女杂志》 |
2.1 20世纪初的上海社会 |
2.1.1 上海的政治、经济环境 |
2.1.2 上海的媒介环境 |
2.1.3 女性解放思潮的涌现 |
2.2 《妇女杂志》概述 |
2.2.1 《妇女杂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
2.2.2 《妇女杂志》的广告主、受众群分析 |
第三章 《妇女杂志》女性广告概貌 |
3.1 《妇女杂志》女性广告的刊载总量变化 |
3.2 《妇女杂志》女性广告的类型 |
3.2.1 医药卫生广告 |
3.2.2 化妆品广告 |
3.2.3 图书广告 |
3.2.4 服饰广告 |
3.2.5 时尚文娱用品广告 |
3.2.6 食品广告 |
3.3 《妇女杂志》女性广告各分类内容的比重变化 |
3.3.1 初创时期的广告类别占比分析 |
3.3.2 过渡时期的广告类别占比分析 |
3.3.3 成熟时期的广告类别占比分析 |
3.4 《妇女杂志》广告的版式设计 |
3.4.1 以文字为主的广告设计阶段 |
3.4.2 以图文结合为主的广告设计阶段 |
3.4.3 以图案和创意结合为主的广告设计阶段 |
第四章 《妇女杂志》广告形塑的新女性形象 |
4.1 家庭中的“新贤妻良母” |
4.1.1 家务能手“新贤妻” |
4.1.2 科学育儿“新良母” |
4.2 修身齐家的“新知识女性” |
4.2.1 修身—“青年闺秀”的女学知识 |
4.2.2 齐家—“贤妻良母”的必备阅读 |
4.3 注意卫生的“新健康女性” |
4.3.1 个人健康卫生 |
4.3.2 家庭健康卫生 |
4.3.3 运动的健康美 |
第五章 《妇女杂志》广告建构的新时尚生活 |
5.1 新时代的新美人 |
5.1.1 肤白貌美,青春靓丽 |
5.1.2 秀发柔美,云鬓峨眉 |
5.1.3 明眸皓齿,唇魅之语 |
5.1.4 十指丹蔻,通透晶莹 |
5.1.5 干净清爽,冰清玉洁 |
5.2 现代摩登新服饰 |
5.2.1 中西交融的新女装 |
5.2.2 风格多样的装饰品 |
5.3 休闲娱乐新潮流 |
5.3.1 声音的艺术—唱机 |
5.3.2 美好的留念—相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时期“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的趋势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演进历程 |
一、古代“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
二、近代“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
三、现代“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
四、新时期“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中国元素”广告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
一、“中国元素”广告的发展趋势 |
二、“中国元素”广告的发展特点 |
第二章 “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条件及障碍 |
第一节 “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实现条件 |
一、广告内容具有普适价值 |
二、广告表达具有民族特色 |
三、广告创作具有国际水准 |
第二节 “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
一、中国元素缺乏创新,表面化、雷同化严重 |
二、忽视文化差异,导致受众理解失衡 |
三、本土广告业竞争力弱,品牌国际化能力不足 |
第三章 “中国元素”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
第一节 升华元素内涵,打造本土特色广告标签 |
第二节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挥少数民族元素优势 |
第三节 转变广告创意思路,探索后现代元素魅力 |
第四节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中国文创产业建设 |
第五节 重视广告投放场景,保障中国元素合理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研究 ——以《太平洋报》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的生成基础 |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晚清文化“新民”思想的肇发 |
二、近代美育思想的发展与勃兴 |
第二节 西方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
一、欧洲西方新艺术运动的设计理念与传播 |
二、近代日本广告设计思想对西方的借鉴与发展 |
三、现代广告业的兴起及国人广告意识的转变 |
第二章 “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设计思想的确立与内涵 |
第一节 《太平洋报》“最新式”广告设计理念的确立与宣扬 |
一、《太平洋报》的创刊及办报理念 |
二、“最新式”广告设计理念的确立 |
第二节 新与旧:“最新式”广告思想的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以图表情”:李叔同“新式”广告设计思想的本质 |
第一节 “以图表情”的本质分析 |
一、“图画者无声之语言” |
二、“图画最能感动人之性情” |
第二节 “以图表情”广告设计思想的实践 |
一、《申报》商品型广告图画 |
二、《太平洋报》艺术型广告图画 |
小结 |
第四章 “高尚优美”: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的宗旨与特色 |
第一节 “高尚优美”的提及内涵 |
一、“高尚”与“优美”的理论渊源 |
二、高尚优美:广告设计的宗旨 |
第二节 “高尚优美”的广告设计实践 |
一、《太平洋报》“高尚优美”的广告文案 |
二、《太平洋报》“高尚优美”的广告设计 |
小结 |
第五章 “启其兴味”: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的原则与方法论 |
第一节 “启其兴味”的思想内涵 |
一、关于“兴味”与“趣味”的阐述 |
二、广告设计表达应“启其兴味” |
第二节 《太平洋报》“启其兴味”的广告实践 |
一、形式各异的广告表现 |
二、漫画式广告创作风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太平洋报》刊登的广告信息(以时间为序)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公益广告是社会的精神食粮 |
(二)公益最大化广告精神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公益广告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的功能研究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
(二)公益广告的分类 |
(三)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数理统计法 |
(三)专家访谈法 |
六、研究模型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模型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时期与《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
第一节 新时期与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 |
一、新时期与中国社会转型 |
二、中国广告行业的复苏 |
三、公益广告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推力 |
第二节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面貌 |
一、年鉴的面世:留存历史见证 |
二、年鉴的把关:严谨的评选与编纂机制 |
三、《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优势 |
第三节《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作品概况 |
一、初具规模的广告作品 |
二、平面类广告占据重要席位 |
三、公益广告作品地位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公益广告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从广告语的句类使用来看作品 |
一、广告语句类语效的使用 |
二、语用目的与句类语效 |
三、语言功能与句类语效 |
第二节 从诉求方式来看公益广告 |
一、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广告 |
二、付诸理性诉求的公益广告 |
第三节 从公益广告的诉求主题来看作品 |
一、不同形式下作品诉求主题的差异 |
二、诉求主题的类别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轨迹 |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起步期(1979——1995) |
一、从政策宣贯向社会公益转变发展的广告作品 |
二、起步阶段公益广告的成长动力 |
第二节 公益广告发展的探索期(1996——2002) |
一、“渐入佳境”的作品创意方式 |
二、探索期公益广告的成长契机 |
第三节 公益广告的初步发展期(2003——2008) |
一、初步发展期广告作品的表现形态 |
二、初步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引擎 |
第四节 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期(2008—今) |
一、“后读图时代”的广告创作美学 |
二、蓬勃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与不变:公益广告中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广告创作与价值观表述之取向 |
一、广告诉求主题的价值表达 |
二、主体身份影响价值观表达 |
第二节 传统还是现代:公益广告价值观之审视 |
一、中国文化:“内在”与“超越” |
二、现代观念的演绎 |
第三节 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变化 |
一、我国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变化之关系:“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
一、妇女谋生自养 |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
一、化妆品的进口 |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
一、经营分流 |
二、巧妙推销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
三、大卖“国货” |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品牌原型研究 ——以电视广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四节 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品牌与原型 |
第一节 产品、商品与广告 |
第二节 广告发展新趋势 |
第三节 品牌与品牌原型 |
第二章 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原型 |
第一节 品牌原型价值探讨 |
第二节 品牌原型之源 |
第三节 探寻中国品牌原型 |
第三章 原型作为品牌的表征 |
第一节 表征:原型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原型在品牌中的呈现 |
第四章 品牌原型的类型 |
第一节 人物原型 |
第二节 叙事原型 |
第三节 意象原型 |
第四节 象征符号原型与仪式原型 |
第五章 原型植入:策略与问题 |
第一节 决定品牌原型差异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品牌原型效果的因素 |
第三节 品牌原型应用策略 |
第四节 品牌原型理论反思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 70条测试广告具体分布 |
附录2 70个样本品牌人格测试结果 |
附录3 70个样本品牌人格词汇分析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理论基础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1.4 研究的基本理论 |
1.1.5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化交往研究评述 |
1.2.1.1 国外研究情况 |
1.2.1.2 国内研究情况 |
1.2.2 广告研究综述 |
1.2.2.1 国外广告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 |
1.2.2.2 国内广告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 |
1.2.3 目前商业广告英译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化交往视角下对商业广告翻译的理解 |
2.1 文化交往对商业广告翻译的影响和要求 |
2.1.1 文化交往的历史演进 |
2.1.2 文化交往对商业广告翻译的影响 |
2.1.3 文化交往对商业广告翻译的要求 |
2.2 商业广告的属性及翻译难点 |
2.2.1 商业广告的特点、构成和分类 |
2.2.2 商业广告的功能 |
2.2.3 文化交往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中的难点 |
第三章 顺应文化交往的广告译者主体性发挥 |
3.1 译者的主体性 |
3.2 影响商业广告译者主体性的因素 |
3.2.1 意识形态 |
3.2.2 文化系统 |
3.2.3 法律制度 |
3.2.4 原广告文本和设计人 |
3.2.5 目的语接受者 |
3.2.6 译者自身因素 |
3.3 译者主体性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表现 |
3.3.1 不可避免的创造性叛逆 |
3.3.2 主观性叛逆 |
3.3.3 客观性叛逆 |
3.4 中文商业广告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第四章 符合文化交往要求的商业广告翻译原则 |
4.1 中英文商业广告的特征 |
4.1.1 中英文广告的文化特征 |
4.1.2 中英文商业广告的语言特征 |
4.2 文化交往视角下中英文商业广告英译原则 |
4.2.1 文化适宜性原则 |
4.2.2 创造性原则 |
4.2.3 目的性原则 |
第五章 以文化外宣为目标的中文商业广告英译语言策略 |
5.1 中英文商业广告错误译例对比分析 |
5.1.1 中文商业广告错误译例分析 |
5.1.2 英文商业广告错误译例分析 |
5.2 中文商业广告英译错误成因分析 |
5.2.1 专业素质因素 |
5.2.2 非专业素质因素 |
5.3 以文化外宣为目标的中文商业广告英译技巧 |
5.3.1 直译 |
5.3.2 意译 |
5.3.3 增译 |
5.3.4 减译 |
5.3.5 仿译 |
5.3.6 创译 |
5.3.7 零译 |
第六章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本课题研究过程回顾 |
6.2 本课题结论 |
6.3 提高中文商业广告英译水平的建议 |
6.3.1 译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
6.3.2 译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
6.3.3 广告企业必须重视对外广告宣传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
6.3.4 严把翻译公司资质和翻译资格认证关 |
6.3.5 出台有效的翻译行业法规和监督机制 |
6.4 研究问题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10)百年麦肯广告设计研究 ——20世纪商业文化变迁下的广告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的相关内容及说明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
一、 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四节 论文可能解决的问题、创新点及不足 |
一、 可能解决的问题 |
二、 论文的创新点 |
三、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麦肯广告的孕育(1902-1929) |
第一节 麦肯广告孕育期的美国社会环境 |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美国社会变动 |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广告的影响 |
三、 麦肯广告公司的孕育和成立 |
第二节 美国大众文化与麦肯广告之间的相互影响 |
一、 美国大众文化的成长 |
二、 麦肯广告消费对象的解读 |
三、 现代消费社会的到来 |
第三节 麦肯广告设计的萌芽期 |
一、 麦肯广告设计语言的变化特点 |
二、 现代主义运动对麦肯广告设计的影响 |
三、 麦肯广告设计的主题内容 |
本章小结:麦肯广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
第二章 全球经济萧条下麦肯的艰难探索(1930-1945) |
第一节 经济萧条期中的麦肯广告概貌 |
一、 麦肯广告发展的低迷阶段 |
二、 困境中麦肯广告的应对策略 |
三、 麦肯广告在萧条时期的积极发展 |
第二节 萧条期中麦肯广告设计的多样化趋势 |
一、 麦肯广播广告的繁荣 |
二、 麦肯动态广告设计的出现 |
三、 麦肯户外广告设计的成就 |
四、 麦肯其他广告形式的生存状态 |
第三节 经济危机期间麦肯广告设计的特征 |
一、 广告设计中的娱乐氛围 |
二、 广告设计的风格取向 |
三、 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诉求转变 |
本章小结:萧条期下麦肯广告的生存策略 |
第三章 二战后的广告繁荣与麦肯广告的创意革命(1946-1969) |
第一节 全盛时期消费社会语境下的麦肯广告 |
一、 消费社会对麦肯广告的影响 |
二、 消费对象在新社会结构中的特点 |
三、 市场竞争加速麦肯广告的成熟 |
第二节 二战后麦肯广告创作的社会环境 |
一、 美国战后社会经济的变化 |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
三、 二战后消费对象的思想巨变 |
第三节 电视时代引发的麦肯广告黄金时期 |
一、 电视开辟大众传播新时代 |
二、 麦肯电视广告的叙事特点 |
三、 麦肯电视广告设计的视觉表征 |
四、 麦肯电视广告设计的程式化应用 |
第四节 麦肯广告创意革命的开始 |
一、 广告创意革命发生的原因 |
二、 广告的科学与艺术之争 |
三、 社会意识形态转型时期的麦肯广告设计特征 |
四、 旧有广告媒介形式的生存危机与自我革新 |
本章小结:麦肯电视广告的黄金时期 |
第四章 当代广告的兴旺与麦肯的蜕变(1970-1989) |
第一节 当代麦肯广告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 麦肯广告创作的社会经济环境 |
二、 麦肯广告创作的文化意识形态环境 |
三、 麦肯广告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麦肯后现代广告设计风格渐显 |
一、 美国后现代广告的兴起 |
二、 麦肯广告设计形态的语言变化 |
三、 麦肯广告的消费受众特征 |
第三节 当代麦肯广告的发展方向 |
一、 麦肯全球广告事业发展的初现 |
二、 麦肯广告整合营销意识的显现 |
三、 麦肯广告创作形式的多元化融合 |
本章小结:麦肯广告范围的继续拓展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传播与麦肯广告的新形式(1990-2010)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麦肯广告的风貌 |
一、 麦肯创意革命的再次展开 |
二、 麦肯传统广告类型中后现代风格的延续 |
三、 麦肯网络广告的建构 |
四、 麦肯网络广告的视觉传达新形式 |
第二节 数字化语境中麦肯广告创作的时代背景 |
一、 “新经济”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
二、 麦肯广告的新型消费者 |
三、 信息社会中美国广告媒介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当代麦肯广告的文化特征 |
一、 当代广告的文化价值 |
二、 麦肯广告与通俗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 |
三、 麦肯广告文化中的时代精神 |
本章小结:信息社会中麦肯广告的全新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后记 |
四、中西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制约和影响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余金金.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D]. 周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女性与新时尚 ——《妇女杂志》广告研究[D]. 崔苗苗.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新时期“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 张凯乐. 烟台大学, 2018(12)
- [5]李叔同广告设计思想研究 ——以《太平洋报》为考察中心[D]. 陈安琪.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6]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D]. 覃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7]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品牌原型研究 ——以电视广告为例[D]. 叶凤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9]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D]. 李雅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10]百年麦肯广告设计研究 ——20世纪商业文化变迁下的广告艺术[D]. 郅阳. 苏州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