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娜[1](2021)在《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线态氧(1O2)是氧的一种高活性形式,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和生物毒性,可以氧化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RNA和DNA等多种生物目标。目前,光照光敏剂是制备单线态氧的常用方法,且该法产生的单线态氧在体外具有溶栓作用—能够在蛋氨酸位点将纤维蛋白原氧化,从而阻止聚合纤维的形成,具有一定抗凝(溶栓)作用。虽然此策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光源有限的穿透能力,部分组织中的分子氧含量较低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于光敏剂生产单线态氧的策略的应用。此外,理想的光敏剂需要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率,两亲性,低毒等特点,理想光敏剂的开发依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4+2]环加成反应,单线态氧可以和萘,蒽以及吡啶酮等化合物反应生成内过氧化物(Endoperoxide)储存单线态氧,而且在一定的温度下,内过氧化物又可以转化为原始结构,同时释放单线态氧。因此,本论文选用萘作为单线态氧载体,用PAMAM dendrimer或聚乙二醇(PEG,polyethyleneglycol)对其进行修饰以增强水溶性(提高其进入血液循环的能力),设计了两类新型内过氧化物,希望为血栓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随后我们进行了相关制备与分析,并将制备出的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进行了抗凝血(溶栓)测试实验,发现该内过氧化物具有抗凝(溶栓)的潜能。
郑海燕[2](2021)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49例,均在发病4.5 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早期疗效按溶栓后第14天的神经改善率分为有效组(≥18%)35例及无效组[<18%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14例,长期预后按出院第90天临床结局改良RANKIN量表(又称m RS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评分≤2分)26例及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2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房颤史、脂蛋白(a)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是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入院NIHSS评分、脂蛋白(a)水平、房颤史、D-二聚体水平、早期疗效是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NIHSS评分高值(OR=1.035,95%CI:1.013~1.153)、溶栓时间窗>3h(OR=6.447,95%CI:1.740~50.120)、FIB水平越高(OR=3.852,95%CI:2.717~17.537)是早期疗效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NIHSS评分高值(OR=1.163,95%CI:1.012~1.336)、脂蛋白(a)水平越高(OR=1.008,95%CI:1.001~1.015)是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IB、脂蛋白(a)分别是溶栓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血清标志物,这2项指标结合入院NIHSS评分供临床医生参考,可对静脉溶栓后AIS患者的病情及转归进行预判。
潘启荣,黄钰玲[3](2021)在《应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其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302例,通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匹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1例。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48小时后的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指标,对比预后疗效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48小时后两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且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MI患者应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可降低其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改善预后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卜军[4](2020)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再灌注治疗是目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当今以直接PCI为主的时代,溶栓治疗仍是心肌梗死重要的早期再灌注治疗策略。总体来说,在我国接受溶栓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比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对接受冠状动脉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的临床评估,对指导下一步治疗策略和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认为,溶栓后心肌再灌注的胸痛缓解或消失、抬高的ST段回落≥50%、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均是临床判断溶栓成功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设备和临床评估方法的不断完善,临床医生亦应从组织学、病理学、功能学等方面全方位评价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损伤和心室重构。本文将对STEMI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中华[5](2020)在《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运PCI的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对转运PCI术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提高临床对院前溶栓加抗凝治疗的认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有效的院前治疗手段。方法:2018年04月至2019年11月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1例,将院前溶栓并行转运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24例)和非抗凝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指标、肌酐、肝功能指标、Killip分级、犯罪血管、溶栓时间、导丝通过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再通率及心脏超声EF、FS值,观察院内不良反应事件。并将抗凝组根据APTT数值分为三组:一组(10例APTT数值小于50秒)、二组(4例APTT数值50-70秒)、三组(10例APTT数值大于70秒),比较三组患者溶栓再通率及心脏超声EF、FS值。结果:1.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一组与二组与三组之间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血清肌酐(Scr)、溶栓时间、导丝通过时间、Killip分级、犯罪血管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抗凝组24例溶栓再通20例,非抗凝组27例溶栓再通14例,溶栓再通率分别为83.33%、51.8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凝组与非抗凝组EF、FS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一组10例溶栓再通7例、二组4例溶栓再通4例、三组10例溶栓再通9例,溶栓再通率分别为70%、100%、90%,三者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一组、二组、三组EF比较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FS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将三组相互之间比较得出一组与二组EF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非抗凝组牙龈出血1例(3.57%),皮下出血1例(3.57%),抗凝组牙龈出血2例(8.33%)、鼻衄1例(4.17%)、血小板减少1例(4.1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行转运PCI治疗的STEMI患者,溶栓加抗凝治疗对溶栓再通率的影响优于单纯溶栓治疗。2.行转运PCI治疗的STEMI患者,溶栓加抗凝治疗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溶栓治疗。3.溶栓加抗凝治疗APTT数值维持在50-70s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为显着。
吴娅丽[6](2020)在《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血栓性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用具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等作用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但多数药物伴随出血副作用;中医认为血栓疾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通常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血瘀证,其中动物药(如水蛭、地龙等)为中医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地龙及含地龙的成方制剂作为抗凝剂和纤溶药物已应用了几个世纪,且被认为无出血副作用;口服蚓激酶制剂在许多国家用于保护心血管,且在我国已作为二类新药上市。中药动物药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威廉环毛蚓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地龙品种,其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机制均尚不明确,故缺乏科学依据指导其临床应用,因此,研究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大意义。由于地龙的抗血栓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本研究借助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相结合的模式,阐释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基于多组学模式鉴定威廉环毛蚓中所含蛋白质,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定位其抗血栓活性部位并鉴定分析该部位蛋白质成分的序列、结构和性质;利用动物模型评价该部位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及血管保护作用;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模型探讨其抗血栓作用靶点和机制,及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借助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分析其抗血栓及血管保护作用涉及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研究一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采用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参考基因RNA测序技术构建威廉环毛蚓的无参考基因转录组,进而构建其蛋白序列库,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测序,共得到超过2000万的clean reads,其中高质量reads超过97%;Trinity拼接后,得到超过10万个转录本和unigenes;翻译所拼接的转录组数据,构建威廉环毛蚓蛋白序列库。ESTScan软件共预测11259个编码序列,可作为引物设计数据库使用。通过与公共数据库比对,共注释 38.21%的 unigenes。研究二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采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活性研究整合关联分析方法,以“研究一”所构建的蛋白序列库为数据库,鉴定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质成分;建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法(Fib-TT)用于抗凝血活性的体外评价,并基于该方法考察总提物在不同孵育体系中的抗凝活性变化,进而评价其抗血栓性质;研究总提物在不同体系中的蛋白质谱图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从威廉环毛蚓总提物中鉴定到31种蛋白质成分;所建立的Fib-TT 法线性范围较宽,仪器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威廉环毛蚓抗凝活性的体外评价;总提物的抗凝活性在近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在30-50℃下活性稳定;通过考察总提物经不同体系孵育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为分子量在26kDa附近的蛋白质。研究三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通过“研究二”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有较强的抗血栓活性,本实验基于Fib-TT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活性成分,命名为DPf3,采用SDS-PAGE和MALDI-TOF-MS确定其分子量;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整合研究方式,鉴定DPf3主要成分DPf3 ID NO.1和DPf3 ID NO.2的蛋白质种类;采用从头测序技术确定DPf3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序列,圆二色谱考察其二级结构,I-TASSER预测其三级结构,SAVES评价预测模型;并通过溶血实验考察DPf3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发现DPf3的主要成分DPf3 IDNO.1和NO.2的分子量分别为36121.745 Da和24485.004 Da,分别含有329和241个氨基酸;de novo测序获得二者的蛋白质全序列,通过与所构建的本地蛋白序列库比对,分别为>Ac44553g1i11和>Dc43026gli12,序列覆盖度达100%;DPf3的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19%),β-折叠(30%)和无规则卷曲(51%);DPf3的浓度低于4.21 mg·mL-1时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四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采用普纳替尼致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考察DPf3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和血管保护作用。发现DPf3(4.2-12.5 ng/尾)具较强的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其预防能力较阿司匹林(45 μg·mL-1)无显着差异。同时,DPf3(4.2ng/尾)具明显的溶栓作用,其溶栓能力较尿激酶(5ng/尾)无显着性差异。此外,DPf3具较强的血管保护作用。研究五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DPf3的抗血栓作用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分子对接评价DPf ID NO.1和NO.2与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凝血酶间的相互作用;继而通过酶谱法、光散射法、形态学研究、纤维蛋白平板法、体外血栓法及凝血四项评价研究DPf3的抗血栓活性及机制。通过分子对接发现DPf3 ID NO.1和NO.2对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均有直接作用,体外实验发现DPf3对纤溶酶原作用很弱,对纤维蛋白(原)及体外血栓均有很强的水解作用;与生成的纤维蛋白栓块相比,纤维蛋白原可能是DPf3的初始作用靶点,且DPf3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更强;通过凝血四项评价,发现DPf3能显着延长APTT、降低Fib的含量,且具有延长TT的作用趋势。研究六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选取HUVECs为研究对象,以(hi)ox-LDL为造模剂,通过研究经DPf3保护前后,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内ROS水平、细胞迁移能力、粘附因子VCAM 1的表达及单核细胞的粘附、血管生成等的变化,来探讨DPf3的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发现,DPf3对血管具显着保护作用,DPf3能够提高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保护其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粘附因子VCAM I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并抑制其新生血管的生成。研究七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采用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DPf3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所涉及的生物标志物、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血栓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共鉴定得到1149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582个和567个;通过DPf3给药组和模型组对比,共鉴定出66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46个和20个,具有显着回调作用的蛋白有23个。通过对差异蛋白标志物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活性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研究结论:本研究以“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多组学结合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本地蛋白序列库,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其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对DPf3进行鉴定及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良好的抗血栓活性,从中鉴定到31个蛋白质成分,其中分离所得DPf3具良好的预防血栓、溶栓及血管保护作用,且具较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威廉环毛蚓抗血栓的物质基础。DPf3的抗血栓机制为:(1)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且能够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2)具有较强的直接溶栓作用;(3)通过影响内源性或/和共同凝血途径及第三种凝血途径产生抗血栓作用。DPf3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为:(1)提高损伤性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损伤性细胞内ROS的生成;(2)降低粘附因子VCAM 1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3)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降低炎症细胞的扩散;(4)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通过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综上,本研究基本证实了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明确其作用靶点并初步确定其作用机制,为威廉环毛蚓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并为中药动物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耿涛[7](2020)在《经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文中指出目的重组人尿激酶原(商品名:普佑克,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pro UK)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溶栓药物,具有特异性和无抗原性,可以选择性与血栓表面的纤溶酶结合,从而被激活转化成双链尿激酶,进而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有较好的安全性,并能改善心脏重塑,但此类研究较少,冠脉内溶栓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地位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直接PCI术中证实有重度血栓负荷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射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此类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所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75岁;(2)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定义;(3)心电图V1-V4导联中ST段抬高的导联≥2个;(4)新发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发病12个小时之内;(6)入院后行直接PCI,且术中证实责任病变位于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近段或中段;(7)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存在重度血栓负荷;(8)术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术。排除标准:(1)前降支支架植入病史;(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史;(3)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4)血液病患者;(5)直接PCI术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6)直接PCI术前应用溶栓治疗;(7)溶栓禁忌症的患者(8)责任病变位于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的患者。分组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将所纳入患者按以下方法进行分组:在直接PCI术中单纯应用血栓抽吸者,设为A组;在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者,设为B组;在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及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者,设为C组。共随访6个月。采用检索住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观察指标:(1)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 MRI)结果;(2)患者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3)随访6个月的观察终点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和再次血运重建。结果1.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共368例患者入选:A组121例,B组130例,C组117例。2.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患者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的患者发生率有显着差异(12.4%vs.3.8%vs.3.4%,P=0.006)。B组和C组的TMPG<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发生率虽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858)。4.6个月随访期间的失访情况:A组有4例(3.3%)失访,1例因交通事故死亡,3例电话随访无法接通且病历系统无再就诊记录;B组有5例(3.8%)失访,1例因急性肺栓塞死亡,4例电话随访无法接通且病历系统无再就诊记录;C组有4例(3.4%)失访,1例因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突发猝死(具体原因不明),2例电话随访无法接通且病历系统无再就诊记录。5.三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查心脏彩超测量所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显着性差异(51.6±5.5 vs.49.3±7.4 vs.48.8±8.6,P=0.007)。B组和C组的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852)。三组患者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有显着性差异(47.7±8.3 vs.49.6±6.9 vs.50.2±5.4,P=0.016)。B组和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左室射血分数虽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779)。6.三组患者由c MRI测量的心肌坏死面积有统计学差异(16.9±7.1 vs.14.3±7.3 vs.14.0±6.9,P=0.007)。B组和C组心肌坏死面积较A组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58)。7.三组患者在随访6个月期间,合并出血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864),且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8.三组患者在随访6个月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三组患者的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结论1.在直接PCI术中LAD近中段有重度血栓负荷的患者,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同时,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 UK,商品名:普佑克)可以明显提高心肌再灌注水平。2.在血栓抽吸的同时,冠脉内注射rh-pro UK或替罗非班,可以减少c MRI水平的心肌坏死,且不增加出血风险。3.三组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虽无显着意义,但两组联合治疗组MACE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血栓抽吸组。4.由于左室重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两组联合治疗组的心脏彩超所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只是在第6个月开始才表现出明显改善。
王婷[8](2020)在《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的研究》文中提出血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成人病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由于冠脉血管会在短时间内被血栓阻塞而具有高猝死率。目前AMI患者可通过PCI治疗或溶栓治疗去除血栓恢复冠脉血流,但由于现存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PCI治疗无法实现对我国约750.2万AMI患者的及时救治,因此发现新型溶栓物质或者新型溶栓机理可能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论文以海洋滩涂生物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硫酸铵分段盐析法及凝胶分级层析两种方式,通过系统设计纯化步骤,优化了纤溶活性蛋白酶的纯化方式和条件,研究了其酶学性质和纤溶活性,通过LC-MS/MS-MS初步解析了多肽分子结构。1.硫酸铵沉淀和凝胶层析纯化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沙蚕经组织匀浆后冷冻离心,对上清液中蛋白进行40-60%段硫酸铵盐析浓缩,透析冻干后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 FF)及疏水层析(Phenyl-Sepharose FF)纯化即可获得组分单一且具有较高酶活力的蛋白酶Asp60-D1-P1,两步层析后蛋白酶比活力分别为49.79IU/mg和231.94IU/mg,该蛋白的纯化倍数分别为4.45、20.23。2.Asp60-D1-P1具备优良的纤溶活性。40-60%段硫酸铵盐析沙蚕蛋白酶经阴离子交换色谱获得的Asp60-D1在一级层析蛋白峰中纤溶活力最高,为167.31U/mg;Asp-D1经疏水色谱二级层析获得的蛋白峰Asp60-D1-P1纤溶活力高达201.79 U/mg,两级层析蛋白峰的纤溶活力较层析前分别提高了0.91倍和1.31倍。纤维平板结果同样显示Asp60-D1-P1在第二级层析蛋白峰中水解纤维蛋白透明圈最大,纤溶活力最高。3.纤溶活性蛋白酶Asp60-D1-P1具备优良的酶学特征。Asp60-D1-P1的亲水氨基酸与疏水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26.282mg/g和24.182 mg/g,结合第二级疏水层析洗脱峰保留时间结果,说明Asp60-D1-P1蛋白酶具有亲水性;经Native-PAGE及SDS-PAGE综合分析发现Asp60-D1-P1由两条分子量分别为37.8KDa和6.5KDa的多肽链构成,该蛋白酶分子量约为44.5KDa,且常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Asp60-D1-P1在20℃-60℃下稳定,最适温度为40℃,温度超过70℃该酶失活;Asp60-D1-P1酶活力呈双S曲线,第一个活力峰出现在p H8.0,在p H6.0-11.0环境下稳定性良好,此外,该酶在碱性环境下活力更高,由此判断该酶为碱性蛋白酶;Na+,K+,Ca2+,Mg2+,Fe2+几乎不影响Asp60-D1-P1活性,而Fe3+可明显抑制该酶活性。4.Asp60-D1-G1鉴定为双齿围沙蚕丝氨酸类纤溶活性蛋白酶。基于LC-MS-MS检测及uniprot_Perinereis_210_20190813.fasta数据库匹配结果,Asp60-D1-P1由Native-PAGE分离得到的44.5KDa、130KDa条带酶解样品(Mr_44.5与Mr_130)多肽片段具有95%的相似度,吻合着Asp60-D1-P1以三聚体形式存在的推测。Mr_44.5与Mr_130样品的酶解片段R.LSTDACQGDSGGPLVVK.D、R.TAVVSGWGTLR.S与纤溶酶部分片段相匹配,其中,R.LSTDACQGDSGGPLVVK.D的二级图谱匹配度高达95%,且含丝氨酸结构域,初步鉴定Asp60-D1-G1为双齿围沙蚕来源的丝氨酸类纤溶活性蛋白酶。论文系统研究了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确定了纤溶活性蛋白酶的硫酸铵沉淀和凝胶层析纯化方式、优良的酶学性质及丝氨酸类纤溶活性蛋白酶的结构特征。另外,论文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纤维平板法双定性定量纯化蛋白酶的纤溶活力,是相互验证的纤溶活力测定方式。
夏鑫[9](2020)在《通脑饮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痰瘀互结型)静脉溶栓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通脑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复发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由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资料完整且符合下述纳排标准的急性脑梗塞静脉rt-PA溶栓患者,入院后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共纳入120例。对照组予以溶栓+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通脑饮200ml bid,疗程2周,观察随访90d。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在溶栓前,溶栓后24h、治疗14d、治疗90d后,评价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总体疗效、复发率和死亡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通脑饮能否改善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远期预后以及安全性。结果:1.NIHSS评分:组内比较:将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14d及治疗90d与溶栓后24h对比,观察组14d时NIHSS评分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4d时NIHS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将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溶栓后、中药治疗14d的NIHSS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基线及溶栓后24h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14d时两组NIHSS评分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均提示中药治疗改善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90d随访,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但从两组基线、溶栓后24h、治疗14d、治疗90d折线图可看,观察组积分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2.mR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mRS评分治疗后14d及治疗90d与溶栓后24h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两组治疗对于疾病预后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两组基线及溶栓后24hmR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14d及治疗90d mRS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0-2分患者占(73.33%),对照组0-2分患者占(48.33%),观察组功能良好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将纳入的所有患者分为良好预后功能组(0-2分)及不良功能预后组(3-6分),分析影响该样本中良好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经统计学处理,使用中药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良好预后功能与中药使用明显相关。3.Barthel指数:组内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14d时Barthel指数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0d时Barthel指数组间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中药对90d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作用更明显。4.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经统计对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终点事件:终点事件的发生包括颅内出血、再发(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死亡(血管源性死亡、全因死亡)等,两组终点时间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中药使用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通脑饮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对照组;2.通脑饮改善溶栓患者90d预后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更明显的优势;3.两组在药物在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中药使用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刁敬超[10](2020)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影响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由基层医院行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 ase rh Pro-UK)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共84例,根据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 IRA)是否开通分为开通组65例和未开通组19例。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体表面积,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是否为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入院时肌酐值,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 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以及血小板聚集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APTT)。比较两组患者再灌注治疗相关参数:首诊医院,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FMC),梗死相关血管部位,单支/多支病变,血栓抽吸,冠脉内给药(盐酸替罗非班、rh-Pro UK),以及支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情况相关参数:肌酸激酶峰值(creatine kinase CK),肌酸激酶同酶-MB峰值(creatine kinase-MB),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时间(major adw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 ACE),出血事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84例AMI溶栓患者中,65例血管成功开通,19例未能成功开通,总体血管开通率77.38%。开通组和未开通组一般资料相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体表面积,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是否为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时肌酐值,收缩压,LDL-C,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通组比较,未开通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偏高(42.10%vs 12.30%,P=0.004)。入院时未开通组心衰分级≥II级患者比例比开通组较高(42.10%vs 15.38%,P=0.023)。未通组患者溶栓后APTT较开通组偏低(38.95±16.11s vs 53.25±30.64s,P=0.001)。另外未开通组患者的入院心率,舒张压均低于开通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经过再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之间再灌注相关参数,其中梗死相关血管部位,以及单支或者多支病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通组患者首诊于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ral CPC)的患者比例较开通组明显偏低(P=0.002)。并且未开通组患者发病-FMC时间较开通组明显偏长(P=0.014)。在转院后接受再灌注治疗时,未开通组患者冠脉内应用药物(P=0.000),血栓抽吸比例(P=0.017),以及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再通组(P=0.010)。未开通组介入治疗后的梗死相关血管流情况较开通组更差(P=0.038)。住院期间,未开通组患者的MACE事件,以及出现心力衰竭的比例明显高于再通组患者。两组患者CK峰值、CK-MB峰值、LVE F、出血事件、恶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平均天数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EMI患者首诊是否为胸痛中心医院为溶栓能否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8)。结论:1.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首选就诊于已经建立了胸痛中心的医院进行就诊,可以缩短再灌注时间,提高溶栓效率。2.患有糖尿病,就诊时间延迟,抗凝力度低均会导致的STEMI患者溶栓效果差,并且病情更重,出现严重心衰比例的更高。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综述 |
1.1 血栓简介 |
1.1.1 血栓研究的发展 |
1.1.2 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触发机制 |
1.1.3 血栓的形成 |
1.1.4 抗血栓药物 |
1.1.5 抗血栓药物的局限性 |
1.2 内过氧化物 |
1.2.1 蒽类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
1.2.2 蒽内过氧化物的诱导释放 |
1.2.3 2-吡啶酮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
1.2.4 萘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
1.2.5 水溶性萘类内过氧化物的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 |
2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材料和仪器 |
2.2.3 G5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和结果分析 |
2.2.4 m PEG-G4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和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药品 |
3.2.2 材料和仪器 |
3.2.3 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和双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1H NMR |
3.3.2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和双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
3.3.3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核磁分析 |
3.3.4 抗凝血活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个人简历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附录D.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 |
参考文献 |
(3)应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2.1对照组 |
1.2.2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小时后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
2 心电图 |
3 实验室指标 |
4 超声心动图 |
5 心脏磁共振 |
6 冠状动脉造影 |
7 总结 |
(5)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运PCI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
2.1 溶栓药物概述 |
2.2 第一代溶栓药物 |
2.2.1 尿激酶(UK) |
2.2.2 链激酶(SK) |
2.3 第二代和第三代溶栓药物 |
2.3.1 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 |
2.3.2 阿替普酶(rt-PA) |
2.3.3 替奈普酶(TNK) |
2.3.4 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 |
2.4 三代临床溶栓药物的疗效对比 |
2.4.1 UK与SK比较 |
2.4.2 UK与rhPro-UK比较 |
2.4.3 UK与rt-PA比较 |
2.4.4 UK与rhTNK-TPA比较 |
2.4.5 SK与TNK比较 |
2.4.6 rhPro-UK与rt-PA比较 |
2.4.7 TNK 与rt-PA比较 |
2.4.8 rhTNK-TPA与rt-PA比较 |
2.5 溶栓治疗现状与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主要仪器及药物 |
3.3 研究方法 |
3.3.1 院前及转运情况 |
3.3.2 溶栓用药情况 |
3.3.3 PCI 经过 |
3.3.4 PCI术后用药 |
3.3.5 基本资料及血液标本采集 |
3.3.6 心脏彩超检查 |
3.3.7 记录不良反应 |
3.4 相关定义 |
3.4.1 Killip分级 |
3.4.2 TIMI血流分级 |
3.4.3 溶栓再通 |
3.4.4 溶栓再通率 |
3.4.5 转运PCI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非抗凝组与抗凝组基本资料比较 |
4.2 非抗凝组与抗凝组溶栓再通率、心功能比较 |
4.3 非抗凝组与抗凝组不良反应比较 |
4.4 一组、二组、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4.5 一组、二组、三组患者再通率、EF、FS |
4.6 一组、二组、三组溶栓再通率、EF、FS两两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简介 |
致谢 |
(6)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栓的研究进展概述 |
1 概述 |
2 血栓的形成过程 |
3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 |
4 血栓性疾病研究模型的构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地龙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地龙抗血栓活性物质 |
3 地龙抗血栓活性蛋白的研究 |
4 作用机制与毒副作用 |
5 临床应用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RNA提取、测序及转录本拼接 |
3 基因序列分析 |
4 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水平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 |
3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含量测定及抗血栓活性体外评价 |
4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抗血栓性质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3 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的鉴定 |
4 DPf3 ID NO.1和N0.2的结构预测及模型评价 |
5 DPf3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普纳替尼诱导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DPf3最大检测剂量的确定 |
3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评价 |
4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的治疗作用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DPf3 ID NO.1和N0.2的分子对接研究 |
3 DPf3的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评价 |
4 DPf3的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研究 |
5 DPf3血栓溶解活性的体外研究 |
6 DPf3对凝血四项影响的体外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HUVECs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DPf3对细胞活力/毒性的影响 |
3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的保护作用研究 |
4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
5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粘附作用的影响 |
6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斑马鱼样本的质量控制及评估 |
3 普纳替尼所致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蛋白标志物分析 |
4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经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技术路线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 |
2.2 三组患者的直接 PCI 结果 |
2.3 三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失访情况 |
2.4 三组患者心脏彩超结果 |
2.5 三组患者的cMRI 结果 |
2.6三组患者 MACE 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的结果 |
3 讨论 |
3.1 血栓抽吸导管在直接PCI中的使用 |
3.2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直接PCI中的使用 |
3.3 溶栓药物的使用 |
3.4 联合治疗模型的建立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血栓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溶栓药物和双齿围沙蚕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1.1 血栓性疾病及纤溶剂的研究进展 |
1.1.1 中国血栓性疾病发展概况 |
1.1.2 急性心肌梗死的分类及病理机制 |
1.2 溶栓剂的发展 |
1.2.1 凝血级联及溶栓级联 |
1.2.2 临床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
1.2.3 天然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
1.3 蛋白类大分子药物 |
1.4 双齿围沙蚕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1.4.1 双齿围沙蚕的生物学特性 |
1.4.2 双齿围沙蚕的营养特性 |
1.4.3 双齿围沙蚕蛋白酶的药用价值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最佳提纯方式的探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沙蚕蛋白酶的粗提 |
2.2.2 沙蚕蛋白酶的纯化 |
2.2.3 纯化冻干粉蛋白酶浓度的测定 |
2.2.4 蛋白酶活力测定 |
2.2.5 纤溶酶活力测定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硫酸铵盐析蛋白酶的活力分析 |
2.3.2 Asp60分级层析图谱 |
2.3.3 Asp60分级层析蛋白酶活力分析 |
2.3.4 Asp60分级层析蛋白酶纤溶活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酶学性质的探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氨基酸构成分析 |
3.2.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3 最适温度的探究 |
3.2.4 最适PH的探究 |
3.2.5 金属离子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探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氨基酸分析 |
3.3.2 分子量分析 |
3.3.3 最适温度分析 |
3.3.4 最适pH分析 |
3.3.5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影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解多肽的LC-MS-MS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的酶解 |
4.2.2 QE分析 |
4.2.3 数据采集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C-MS结果解析 |
4.3.2 LC-MS-MS结果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通脑饮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研究 |
1. 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及原理 |
2. 静脉溶栓时间窗发展史 |
3. 溶栓药物的选择 |
3.1 第一代溶栓药物 |
3.2 第二代溶栓药物 |
3.3 第三代溶栓药物 |
4. 给药途径 |
4.1 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 |
4.2 动脉和静脉联合溶栓 |
5. 血管再通的并发症 |
5.1 出血 |
5.2 再灌注损伤 |
5.3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 |
综述二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药干预思路 |
1. 中医对脑梗死的认识 |
1.1 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证候分布及证候演变 |
2. 中医对中风病痰瘀阻络证的认识 |
2.1 痰瘀是中风的重要发病原因 |
2.2 痰瘀并治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
3. 痰瘀并治对溶栓后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溶栓时间窗、适应症、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1.4 纳排标准 |
2. 研究目的 |
2.1 主要研究目的 |
2.2 次要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 |
3.2 溶栓药物及使用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观察时点 |
3.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临床资料 |
4.3 疗效指标 |
4.4 终点事件 |
4.5 总有效率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通脑饮的理论研究 |
1.1 方药组成 |
1.2 组方分析 |
1.3 中药功效分析 |
1.4 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1.5 通脑饮前期研究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临床资料分析 |
2.3 疗效分析 |
2.4 终点事件 |
3. 结论 |
4. 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缺血性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2. 缺血性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3: 3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
附录4: 3-4.5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
附录5: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标准 |
附录6: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
附录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
附录8: 疗效评价标准 |
附录9: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组对象 |
1.1.2 入选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2.3 冠脉再通评判标准 |
1.2.4 分组依据 |
1.2.5 主要仪器设备 |
1.2.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2. 两组患者再灌注治疗相关参数的比较 |
3. 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情况比较 |
4. STEMI患者溶栓再通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 一般情况 |
二、 个人经历 |
三、获奖情况 |
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D]. 刘美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 郑海燕.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应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 潘启荣,黄钰玲. 现代养生, 2021(02)
- [4]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J]. 卜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6)
- [5]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运PCI的疗效比较[D]. 李中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D]. 吴娅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经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 耿涛.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双齿围沙蚕纤溶活性蛋白酶的研究[D]. 王婷.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9]通脑饮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夏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D]. 刁敬超.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