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应用——以沙53井钻井失败原因为例

塔里木盆地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应用——以沙53井钻井失败原因为例

一、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以探讨沙53井钻探失利原因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笑荷[1](2018)在《济阳坳陷走滑场域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济阳坳陷广泛发育走滑构造,大型走滑断裂控制了区域构造的演化特征和沉积类型,使之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盆内断裂往往是圈闭形成、油气运移、聚集及油气藏破坏的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油气的空间分布状况。因而明确含油构造内的低序级走滑断层的成藏控制作用对勘探成熟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含油气盆地分析等理论为指导,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钻、测、录等钻井资料,分析重点走滑断层的动、静态特征,厘清其演化规律,总结走滑断层对沉积、圈闭、成藏的控制作用,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构造地质理论支持。走滑断层可分为典型走滑断层和隐蔽走滑断层两类。典型走滑断层根据其形成时期的不同,又细分为刚性走滑断层和塑性走滑断层两类。刚性断层形成于燕山期左旋走滑运动,断至基底,平面为北西或北东走向平行排列;塑性断层多数在中新世活动,平面上有S型、雁列式、帚状、共线型四个类型,剖面上有断阶构造、半花状构造、树形花状、卷心式花状、背形花状五种典型剖面特征。隐蔽型走滑断层平面上有雁列式和树枝状的分布方式;发育于沉积基底的断层规模较大,发育于沉积盖层的断层断面直立、没有断距,不发育花状构造。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同时具有走滑和拉张的性质,用拉滑系数首次定量表征走滑断层在某一地质时期某个部位的走滑与拉张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东凹陷的走滑断层在自孔店组开始活动,在沙四段、沙三段具有较强活动性,其中近东西向的断层拉张强度大于走滑强度,北北西向断层走滑强度大于拉张强度。刚性走滑断层沟通深层油源;易于形成突发构造、正牵引构造等构造圈闭;控制烃源岩、沉积中心的有序迁移。塑性断层是浅层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易于形成断鼻、断块等圈闭;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横向变化,并在剖面上表现为“台阶式叠覆沉积”现象。总结济阳拗陷油气成藏的三种模式:立体运聚模式、夹层运聚模式、盖层运聚模式。

朱兆群[2](2017)在《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指出油气的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也是成藏差异性的具体体现,并具有层次性,而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可以定量刻画认识油气的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特征,对深化油气地质认识、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以及提供科学决策指导意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充分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起针对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重点围绕不同层次的评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通过系统归纳初步给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相关定义、理论基础、评价流程和评价原则等,指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是以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和差异性思维为指导,在立足于已有有限的勘探资料和成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系统评价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进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以实现快速、直观地刻画分析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和成藏差异性特征,进而能够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其中油气分布评价单元的划分、差异成藏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定量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是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主要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单元的层次划分方案,并通过成藏差异性影响要素分析重点针对油气区带-圈闭单元、钻探目标-储聚单元、油气藏-储层单元所对应层次的评价对象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指标库;对构造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定量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模型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选择评价指标和方法模型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层次单元的评价特点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模型库;指出评价指标的有效筛选处理以及不同评价模型的组合改进等是提高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济阳坳陷邵家地区沙四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通过构造特征及流体势分析确定出主要的区带和圈闭单元,并结合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特征采用粗糙集方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评价对象多,钻探结果差异大,油气勘探程度偏低且以定性认识为主的评价特点,围绕地质风险及有利性采用具有不同评价思路的改进的层次分析和地质风险概率法、集对分析法以及分类建模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单元进行组合评价和综合分类,并刻画其平面展布,同时通过多重对应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成藏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揭示出成藏主控因素和差异特征,提供有利目标,为油气勘探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依据。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开展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在平面上根据构造特征将永安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三级圈闭和四级圈闭作为主要的钻探目标,在纵向上根据标志层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戴一段划分出不同的砂组作为主要的储聚单元;通过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分析并采用条件概率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针对研究区断块“小、贫、碎、散”,勘探程度不均衡且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特点,围绕评价单元的含油气性采用多个含油气概率模型包括变权Topsis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利用空间叠合方法实现含油气性的立体量化表征,并通过星座图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含油气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油气地质认识对评价结果进行成因解释,并提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思路和有利钻探目标。以苏里格气田苏29井区盒8下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结合构型分析等对盒8下段低渗透油气藏进行地层细分,以单砂体作为主要的储层单元;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指出储层是影响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关键要素,并采用熵权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油气藏储层变化大,不确定性强,开发成果资料不完备以及以定量连续型指标为主的特点,围绕储层非均质性采用多种具有不同评价原理的模型包括改进的模糊灰色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储层综合定量评价;通过空间表征刻画储层的平面非均质和不确定性特征,并采用简单对应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预测有利区并结合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地质成因解释,以有效指导气田的钻探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等。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某种意义上隶属于油气资源评价中勘探目标评价的范畴。本文在评价中通过组合集成改进探索形成和引入了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模型,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对丰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方法手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评价中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相关讨论说明,并初步设计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系统。

李珑[3](2016)在《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梧桐沟组沉积体系及有利储层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东道海子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腹部中央凹陷东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区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勘探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摸清沉积相带的分布及有利储层分布的区域,从而加快该区的勘探开发步伐。本次论文的研究的核心方法是运用地质概念主要结合地震预测,对研究区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及优势储层有利发育区带进行预测,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井震结合完成区域地震地质统层,纵向上二叠系梧桐沟组划分为两段,地层展布整体表现为凹陷厚、凸起薄的特征,由西向东表现为抬升的斜坡背景。该区发育多期断裂,形成大量断块型圈闭。(2)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层序地层对比划分,梧桐沟组整体以水退为主,底部为一起水进,向上为多期水退,梧二段为大段泥岩,锁定梧桐沟组一段为目的层段。(3)梧桐沟组主要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滴南物源及五彩湾物源为两大物源体系。在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平原和前缘两个亚相。其中,平原亚相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漫滩沼泽微相;前缘亚相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凹陷区内梧一段主要发育富含灰色砂岩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靠近山前DN1井区发育含粗砾岩、砂砾岩、粗砂岩的平原亚相,梧二段整体发育富褐色泥岩的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梧一段前缘亚相砂体内。(4)研究区储层受成岩作用的影响,物性特征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储集空间可以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裂缝三大类,且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有效的改善了储层渗流能,形成孔隙裂缝型储层。根据该段储层的特点,使用宽频反演的方法对储层波阻抗、电阻率反演,进行优势砂体分布预测,梧一段优质砂总体较为发育,总面积约420km2;通过叠后相干能量梯度属性的方法对平面裂缝预测,相对有利面积达到280km2。(5)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断块型油气藏,具有“鼻隆控聚、断块控藏、裂缝及优质砂体控产”的成藏特征。在古构造的约束下,重点通过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建立有利沉积相带控制下储层的优势砂体及裂缝分布的综合预测方法,再进一步利用地质综合评价的成果建立储层评价标准,划分出三个有利勘探区。

曹自成[4](2015)在《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优选》文中提出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奥陶系地层格架建立、构造演化、储层预测、油气成藏研究为重点,以复杂地区的油气成藏期综合判别技术和中小尺度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为关键技术,深入开展储层发育规律、储层预测技术、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建立成藏模式,优选有利勘探区带与目标,为巴麦地区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研究认为巴麦地区奥陶系发育加里东中期I幕、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多期岩溶,形成多套岩溶储层。通过储层发育条件与古隆起形成演化分析认为玉北地区与巴楚隆起东段区域成为巴麦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玉北地区油气富集受储层与断裂控制,海西晚期活动后期稳定构造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中部多期岩溶发育,盖层良好地区是较有利地区。巴麦地区奥陶系主要有三大成藏期:海西早期及其以前油藏以破坏为主;海西晚期为大规模油藏的有效成藏期;喜马拉雅期为天然气的聚集期以及油藏调整期。同时通过技术攻关建立了适合巴麦地区三维区域储层预测技术方法,包括四项技术组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地貌及岩溶雕刻技术、断裂裂缝检测技术、综合评价分析技术。综合古地貌、断裂、所处构造位置、储盖组合、油气成藏等情况,划分出10个有利区带,为巴麦地区奥陶系油气勘探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乐强[5](2011)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规模不等的不整合,为地层油藏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近些年,济阳坳陷相继发现了多个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探明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充分展示了该类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勘探实践也表明,目前对不整合输导与遮挡性能、地层油藏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模式、地层油藏分布规律等认识程度还很低,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地层油藏的深化勘探。本文基于区内大量探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典型地区油藏解剖,分析了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样式结构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研究了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过程与成藏模式,总结了盆缘地层油藏分布规律,探索建立了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量化预测模型,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地层油藏的勘探实践。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宏观样式有四种,分别为削超、削平、平超、平行。其中,削超样式主要分布在凹陷边坡地区,平行样式主要分布在凹陷内部,其它类型样式分布局限。垂向上发育三层结构,即不整合顶板岩石、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风化粘土层缺失时成为二层结构,部分半风化岩石顶部因后期完全充填而形成一层致密“硬壳”。不整合结构层在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风化程度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特征。以岩心分析为约束,应用有序数列最优分割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不整合结构测井量化判识图版,实现了无岩心情况下的不整合结构识别。不整合结构的形成与原岩岩性、间断时期、古地形、保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多种因素在盆地发育过程中的相互耦合,控制着不整合结构层的空间展布。不整合宏观样式与垂向结构是决定不整合在油气成藏中遮挡、储集、控圈或输导作用的关键。其中,遮挡作用主要取决于不整合结构层中的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硬壳”、顶板正常沉积的泥岩,当上述结构层存在时,不整合起遮挡作用,不整合面上、下油气运聚相对独立。储集作用主要取决于不整合结构层中的渗透性岩石,类型主要有不整合顶板砂砾岩、半风化砂岩、半风化碳酸盐岩、半风化火成岩以及半风化变质岩。控圈作用与不整合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渗透性、非渗透性结构层的对接方式密切相关。其中,地层超覆圈闭形成于削超样式、平超样式的不整合中,不整合面上、下为渗透性结构层、非渗透性结构层对接;不整合遮挡圈闭则主要形成于削超样式、削平样式的不整合中,不整合面上、下为非渗透性结构层、渗透性结构层对接。输导作用取决于不整合结构中渗透层及其顶部非渗透层的横向连续性。由于陆相断陷盆地以砂泥岩互层为主,泥岩层风化后物性改善不大,不利于油气沿不整合长距离横向输导,而只在局部地区起横向或垂向输导作用。古近系-新近系地层圈闭圈源距离较远,油气运聚过程复杂,其成藏过程可概括为:它源供油,复式输导,晚期充注,压-浮转换驱动,非渗透不整合结构层遮挡。盆缘地层油藏具有不整合样式结构控制地层圈闭类型及分布、源岩供烃能力控制油气分布范围及规模、正向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富集区的分布规律。在有输导体系存在的条件下,地层油藏含油高度受控于四大因素,即烃源岩排烃量、运移距离、输导层倾角、输导层毛细管阻力。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基于地层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与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确定出了6个地层油藏有利目标区,预计储量规模超过1.5×108t。课题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2006-2009年,以研究成果及认识为指导,部署探井31口,成功17口,累计探明储量2362×104t,预测储量3684×104t,勘探效果显着。

李亚潍[6](2011)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1井区碎屑岩储层预测》文中认为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1井区侏罗系及古近系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的技术原理和方法流程,重点研究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并针对轮西1井区侏罗系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应用地震、地质、测井、钻井、试油等多种信息开展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和油气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以寻找有利储层及油气聚集区带。目的是探索出适于研究区特殊地质条件且行之有效的储层综合预测方法,以提高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精度,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针对以上情况,本论文以高分辨地震资料为基础,以沉积体系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已建立的砂体骨架模型和成藏模式为依据,综合应用沉积体系分析和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开展砂体及物性预测和描述,并对其含油气性进行评价,达到了储层横向预测的目的。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在前人地震、地质认识和已知钻井及油田开发信息基础上,利用LandMark解释系统对轮西1井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利用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对白垩系、侏罗系各组地层进行了精细标定;在标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地震层位的精细解释,并结合时间切片、地震相干体、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进行精细构造解释;为了提高速度研究的质量和精度,制定了速度研究方法及流程,研究了区内各目的层的平均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目标区三维速度场,完成了目标区各层位的变速成图,进一步提高了构造解释精度,并对该井区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综合运用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和调谐储层预测技术,提高地震储层预测的垂向和横向分辨率,构建高精度的储层模型。充分利用开发生产动态资料,对已发现油藏进行精细解剖,结合多属性、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优选有利区域,结合构造、地质、沉积等多因素综合评价,提供有利目标。

戴建全[7](2010)在《龙门山冲断带形变破裂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门山逆掩冲断推覆带,系指四川盆地西部茂汶—汶川断裂带以东至关口-彰明断裂带所挟持的区域。在龙门山冲断滑脱构造亚带及前缘地区发现了中坝、邛西、平落坝气田以及鸭子河、金马、大邑、高家场、莲花山等含油气构造,关口断裂以西的构造复杂地区勘探程度很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的研究已达数十年,着书立说层出不穷,特别是“十五”以来,中石化向该区投入了超亿元的勘探与研究经费。然而,时至今日,包括中石油在内均未在此带取得重大油气突破。究其原因,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条件十分复杂,该区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十分薄弱。在断裂作用和破碎强烈地区,保存条件就更为重要。因此,保存条件正是龙门山复杂构造带重要的成藏要素。可是,迄今为止未系统开展过这方面系统、深入的专项研究。本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取样与室内研究(物理模拟、实验分析、综合研究)相结合进行研究。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地表露头、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并结合油气水及盖层保存条件的研究,研究龙门山逆冲带形变破裂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侧重于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和形变特征、断层特征与封堵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和新成果。龙门山造山带及前缘地区的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一级构造带。Ⅰ:松潘-甘孜褶皱带;Ⅱ:龙门后山逆冲推覆构造带;Ⅲ:龙门前山推覆滑脱构造带;Ⅳ:川西前陆盆地;Ⅴ:川中平缓构造带;其中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带有可分为6个二级构造带。Ⅳ1:龙门山前缘构造带;Ⅳ2:龙门山山前低缓构造带;Ⅳ3:北部平缓构造带;Ⅳ4:中部近东西低缓构造带;Ⅳ5:南部平缓构造带;Ⅳ6:龙泉山-熊坡构造带。从北西到南东,构造变形由韧性较强到脆性较强,从高强度变形到低强度变形。构造样式含盖了几乎所有的常见样式,如纵弯褶皱、断层相关褶皱、叠瓦断层、双重构造、反冲构造、推覆构造等等。在北东向构造的大背景下,龙门山前山中段存在东西向褶皱与断层带,构造形态表现为直立褶皱、平卧褶皱、水平断层等。野外研究得到的中央断层、前山断层、前山原地系统、前山飞来峰等构造单元的构造期次、所受应力均显示从北西到南东变得简单些。中央断层有9期构造变形及应力,它们是:(1)NW-SE韧性逆冲;(2)NEE-SWW右旋(半脆性强化变形带);(3)NW-SE逆冲(劈理);(4)SN左旋正断(劈理);(5)左旋逆冲(节理);(6)WE右旋;(7)NW-SE伸展,正断;(8)左旋;(9)NW-SE逆冲。到了前山断层,构造期次减少,有些地段才显示1次运动。平衡剖面恢复揭示了前山带及前缘地区的构造构造样式主要是叠瓦推覆断层及相关的褶皱,构造缩短量很大;构造发展主要呈前展式。物理模拟实现了绝大多数构造样式的再现及前展式发展的再现。前山断层两盘系统采磷灰石样后的裂变径迹研究揭示了两盘白垩纪以来的差异隆升活动,结果显示南段白垩纪差异隆升明显。初步建立了构造变形强度指标与保存条件的半定量关系:地层缩短量(对区域而言)小于7.3%时保存条件好、褶皱系数为0.02-0.13时保存条件好、井下裂缝密度小于5条/m时保存条件好、断裂分数维D小于1.3时保存条件好。对白鹿鸭子河地区断层封堵性使用了断层面压力封堵性、泥岩涂抹系数封堵性、地层压力封堵性以及爱伦剖面封堵性4种方法计算,结果显示:关口断层对下盘基本封堵,对上盘不封堵。彭县断层基本不封堵。对安县香水断层的断层面压力封堵性计算显示一定深度后封堵。对大邑F1断层爱伦剖面封堵性的计算显示其封堵性好。通过评价研究认为,前山带和前缘带的局部构造保存条件都差;山前低缓构造带和东西构造带大部分局部构造保存条件好且变形强度适中;坳陷中平缓构造带保存条件好但变形强度弱。利用前面所建立的构造变形强度与保存条件的关系,评价了研究区有利的成藏区带。对不同层位考虑的因素侧重点有所不同。须家河组最有利区带是山前低缓构造带(Ⅳ2)的南段和北段以及东西向构造带(Ⅳ4)。雷口坡组最有利区带是山前低缓构造带(Ⅳ2)的北段和中段以及东西向构造带(Ⅳ4)。嘉陵江组最有利区带是山前低缓构造带(Ⅳ2)的北段和中段。

吴海波[8](2009)在《海拉尔盆地贝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储层预测与成藏特征》文中提出贝西北地区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重要的油气探区。本文从工区油气勘探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制约该区深化勘探的重大地质问题,充分运用多种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从建立精细层序格架入手,以体系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开展沉积相综合研究和储集层精细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成藏地质条件深入分析及已知油气藏的解剖,总结出该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对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优选:根据体系域的地质、测井和地震综合识别标志对贝西北地区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四个三级层序进行了体系域划分。建立了七条几乎涵盖区内所有钻井的体系域对比骨架剖面,采用全三维精细解释技术对10个体系域的界面进行了精细解释,系统分析了该区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10个体系域空间展布情况。采用空间展布法及相干体分析技术对断层进行系统解释,认为该区断层具有如下的分布及演化规律:断裂系统纵向上具有层次性、分期性;平面上具有分区、分带性;依据活动特点可分为早期活动、晚期活动和长期活动三种类型的断裂,其中长期活动的控凹断裂,控制了沉积和油气分布。该区白垩系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水下扇等沉积相类型;沉积体系的展布明显受盆地结构和构造活动特点的控制;贝西次凹长期继承性发育,为湖盆的沉降和沉积中心,以深湖—半深湖和浊流沉积为主,洼槽两侧的斜坡则发育多种类型的陆源扇型粗碎屑沉积体系。该区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划分出上、中、下三套主要生储盖组合;提出工区存在“T”型、“S”型等多种油气运聚模式。南屯组油气运移以“T”型为主,也存在“S”型;铜钵庙组以“S”型运移为主;大磨拐河组为典型“T”型运移。提出该区成藏主控因素为:富生烃洼槽控制油气分布;有利岩相带控制油气的富集部位;断层和不整合面对油气的运聚具有显着的控制作用。同时,指出了不同组段的有利勘探目标评价原则。

王宏斌[9](2009)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及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中I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和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鹰山组风化壳岩溶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三大因素控制。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沿走向地质结构的分段性控制了良里塔格组礁滩体东西发育的差异性。良里塔格组由下部的开阔陆棚相过渡为中上部的陆棚边缘相,发育3~4个准层序组。礁滩复合体由内带向外带迁移叠置,平面上具有大滩小礁,西滩东礁,以塔中62井区礁滩最为发育特征。储层纵向叠置,横向连片,主要集中在良二段;平面上储层沿台缘相带分布,具有分段性特征,中段以孔洞型储层为主,向两侧过渡为裂缝-孔洞型至裂缝型储层,由外带向内带、总体物性变差。下奥陶统鹰山组风化壳岩溶发育程度主要受古地貌和构造破裂双重控制,储层具有多期岩溶叠置模式。岩溶成层分布,垂向分带性明显,以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为主,岩溶深度达100-280m,平面上,以岩溶斜坡区储层最发育。在储层主控因素指导下,利用首次建立的地质-地震一体化数据平台识别了串珠状强振幅反射、杂乱反射和弱反射三种储层地震响应并通过波动方程模拟正演,明确储层地质-地震模型。综合利用古地貌恢复,波形分类、井-震联合反演、频谱分解等方法开展岩溶储层分布预测;利用相干计算、应变量分析和叠前各向异性分析等技术进行叠后大尺度裂缝、构造成因裂缝和有效裂缝的分布预测;利用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AVO属性分析和弹性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叠前地震储层与流体探索性预测研究。综合预测与评价塔中I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体有利区块面积为659km2,资源量总计2770×108m3;塔中北斜坡带下奥陶统风化壳有利区块面积1866km2,资源量总计7580×108m3。利用海相碳酸盐岩地质-地震储层综合预测与评价技术在塔中地区提交的33口井位中,储层预测成功率高达90%,其中塔中82井获得塔里木盆地第一口千吨井并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奥陶纪生物礁型超亿吨级大油气田;同时协助油田在塔中地区奥陶系累计上交三级储量近3.0×108t。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地质-地震储层综合预测与评价技术系列的完善与形成,对类似其他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与评价同样具用重要的借鉴作用。

渠芳[10](2009)在《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在石油地质成藏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利用多种方法与技术,对孤岛油田西南缘自潜山至上覆层系的断层活动期次、油气运移通道、油气的动态运移、聚集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建立了研究区多类型的成藏模式。以研究区的构造演化为主线,综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平面图和剖面图,采用地震剖面与水平切面相结合、整体与局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研究区的断层活动规律、构造演化期次及整体演化特点。其中,渐新世末期的东营运动使研究区的主干断层活动性增加,对于早期成藏具有积极意义;而中新世末期的新构造运动不仅在研究区产生众多新生断层,还使老断层复活,甚至活动性增加,对二期成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地质背景出发,详细研究了断层、不整合、输导砂体等油气运移通道分布特征、输导机理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并利用油气显示、流体性质、地化特征、运移动力等多种方法,层层深入地分析了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方向,认为不同类型油气运移通道的相互匹配及其时空有效性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断层-砂体的空间组合是导致研究区的油藏以渤南洼陷沙三源和孤南洼陷沙一源为主的主要因素;切割较深的主干油源断层的活动强度、断面形态、“地震泵”效应对油气的垂向运移起支配作用,而断层附近易形成地震泵源的位置又容易优先形成剩余流体压力低值区。在构造活跃期,地震泵源将会成为油气大规模运聚的重要部位。这对于研究区它源型“多层楼式”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地质格架、油气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认为本质上是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期次控制了油气的动态复式聚集:每一期构造运动都产生不同的构造格局及油气运移通道展布特点;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对圈闭的形成与发育有不同的影响作用,促使圈闭类型发生复杂的转化,并使得早期成藏也受到调整与改造。从而使油气具有动态的运移、聚集、成藏、调整联动的特点。通过研究区平面、剖面具体油气藏解剖,发现不同的含油层系其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不同。总结出深部潜山圈闭控藏、中部古近系不整合-砂体控藏、浅部新近系断-砂匹配控藏三大特点,建立了第一台阶陡坡带断层控藏模式、第二台阶顺向断坡阶梯式控藏模式、孤西斜坡带不整合控藏模式,并对下步勘探有利目标区作出预测。

二、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以探讨沙53井钻探失利原因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以探讨沙53井钻探失利原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济阳坳陷走滑场域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走滑断层研究现状
        1.2.2 走滑断层应力机制研究现状
        1.2.3 走滑断层描述方法研究现状
        1.2.4 断层封闭性研究
        1.2.5 断裂控藏作用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论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走滑断层静态特征
    3.1 走滑断层的分类
        3.1.1 剖面形态分类
        3.1.2 形成时期分类
    3.2 刚性走滑断层特征
        3.2.1 平面特征
        3.2.2 剖面特征
    3.3 塑性走滑断层特征
        3.3.1 平面特征
        3.3.2 剖面特征
    3.4 隐蔽走滑断层特征
        3.4.1 平面特征
        3.4.2 剖面特征
第4章 走滑断层动态特征
    4.1 拉滑系数的理论推导
    4.2 拉滑系数的计算步骤
    4.3 实际应用
        4.3.1 青东30断层
        4.3.2 青东4断层
    4.4 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第5章 走滑断层的地震描述
    5.1“地层块体对比法”解释刚性走滑断层
    5.2“切片断面联合法”解释正逆转换走滑断层
    5.3 属性体融合法解释塑性走滑断层
第6章 走滑断层封堵性研究
    6.1 断层两盘岩性对置研究
        6.1.1 Allan图示法
        6.1.2 断面虚拟井法
    6.2 塑性地层涂抹研究
        6.2.1 SGR法
        6.2.2 CSP法
        6.2.3 SSF法
    6.3 断面正压力研究
    6.4 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
        6.4.1 涂抹指标间的关系
        6.4.2 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
第7章 走滑断层与油气成藏
    7.1 走滑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7.2 走滑断层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
        7.2.1 刚性走滑断层
        7.2.2 塑性走滑断层
    7.3 走滑断层控制沉积体系的展布与迁移
        7.3.1 走滑断层控制沉积中心的展布与迁移
        7.3.2 走滑断层控制沉积体系的横向和垂向变化
        7.3.3 走滑断层增压区控制局部凸起形成
        7.3.4 走滑断层释压区控制局部沟谷形成
    7.4 走滑构造控制油气成藏模式
        7.4.1 立体运聚模式
        7.4.2 夹层运聚模式
        7.4.3 盖层运聚模式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研究现状
        1.2.2 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理论
    2.1 评价相关概述
        2.1.1 评价定义
        2.1.2 评价流程
    2.2 评价理论基础
        2.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
        2.2.2 评价学理论
    2.3 评价一般原则
第三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
    3.1 评价对象单元的划分与表征
        3.1.1 评价对象单元的级次划分
        3.1.2 评价对象单元的层次介绍
        3.1.3 评价对象单元的信息表征
    3.2 评价因素指标的确立与处理
        3.2.1 油气成藏差异性影响因素
        3.2.2 评价因素指标的类型与特点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处理
    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3.3.1 评价方法模型的分类与比较
        3.3.2 评价方法模型的优化与改进
        3.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原则
        3.3.4 评价的一般方法模型库
第四章 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评价应用
    4.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4.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4.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4.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4.3.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4.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4.4.1 改进的层次分析评价
        4.4.2 改进的地质风险评价
        4.4.3 集对分析评价
        4.4.4 分类建模评价
    4.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4.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4.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4.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第五章 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评价应用
    5.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5.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5.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5.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5.3.2 基于条件概率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5.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5.4.1 基于变权TOPSIS模型的评价
        5.4.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
        5.4.3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价
    5.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5.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5.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5.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第六章 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评价应用
    6.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6.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6.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6.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6.3.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6.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6.4.1 改进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6.4.2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6.4.3 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
    6.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6.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6.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6.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第七章 认识与展望
    7.1 评价不足与展望
    7.2 评价系统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梧桐沟组沉积体系及有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扇三角洲相
        1.2.2 储层地震预测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勘探开发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勘探开发概况
        2.3.1 地震勘探程度
        2.3.2 钻探程度
第3章 地层及构造解释
    3.1 基础工作
        3.1.1 地震资料收集及整理
        3.1.2 测井资料收集及整理
    3.2 层位标定
        3.2.1 地震地质统层原则及措施
        3.2.2 地质分层确定
        3.2.3 层位标定
    3.3 区域统层
        3.3.1 骨干解释剖面
        3.3.2 反射层位对比追踪
    3.4 构造解释成果
        3.4.1 地层展布特征
        3.4.2 断裂特征
第4章 沉积体系分析
    4.1 物源分析
    4.2 岩相分析
        4.2.1 岩石组分分析
        4.2.2 岩相划分
    4.3 测井相分析
    4.4 地震相分析
    4.5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5.1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4.5.2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4.6 单井沉积相分析
    4.7 连井沉积相分析
    4.8 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特征
第5章 有利储层预测
    5.1 储层评价
        5.1.1 岩石学特征分析
        5.1.2 储集性能分析
        5.1.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5.1.4 储集空间类型
        5.1.5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5.2 储层预测
        5.2.1 有利孔隙型储层预测
        5.2.2 裂缝预测
    5.3 成藏主控因素
        5.3.1 持续发育的鼻隆带控制油气的聚集
        5.3.2 断块控制油气藏的分布
        5.3.3 裂缝及优质砂体控制产液量
    5.4 有利区带划分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4)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
第2章 巴麦地区地层格架与不整合
    2.1 地层接触关系
        2.1.1 良里塔格组/鹰山组
        2.1.2 志留系-泥盆系/鹰山组
        2.1.3 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却尔却克组/鹰山组
        2.1.4 石炭系/鹰山组
    2.2 不整合的分布
        2.2.1 O_(1-2)/O_1不整合
        2.2.2 O_3/O_(1-2)不整合
        2.2.3 S/AnS不整合
        2.2.4 D_(3-)C/D_2不整合
    2.3 地层格架
    2.4 奥陶系“四分性”特点
第3章 成藏主控因素
    3.1 烃源岩
        3.1.1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3.1.2 寒武系烃源岩类型
        3.1.3 寒武系烃源岩成熟度
        3.1.4 寒武系烃源岩分布
    3.2 油气成藏特征
        3.2.1 油源对比
        3.2.2 油气成藏期次划分
    3.3 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3.3.1 巴楚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3.3.2 玉北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第4章 储层预测
    4.1 目标处理
    4.2 储层特征研究
    4.3 正演模拟
    4.4 储层识别模式
    4.5 储层预测技术
第5章 区带评价
    5.1 巴楚地区区带评价
    5.2 玉北地区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1.3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济阳坳陷基本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层序
        2.2.1 前古近系构造层
        2.2.2 古近系构造层
        2.2.3 新近系构造层
    2.3 沉积充填特征
        2.3.1 古近纪断陷期
        2.3.2 新近纪拗陷期
3 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样式结构及空间展布
    3.1 不整合级别划分
        3.1.1 一级不整合
        3.1.2 二级不整合
        3.1.3 三级不整合
    3.2 不整合宏观样式及空间展布
        3.2.1 不整合宏观样式类型
        3.2.2 不整合宏观样式分布
    3.3 不整合结构特征及空间展布
        3.3.1 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
        3.3.2 不整合结构测井判识方法
        3.3.3 不整合结构发育主控因素及空间展布
4 地层油藏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
    4.1 已探明地层油藏地质特点
    4.2 典型地区地层油藏成藏过程
        4.2.1 太平地区
        4.2.2 乐安南区
        4.2.3 王庄地区
    4.3 探井落空地质原因
        4.3.1 不整合遮挡性能差
        4.3.2 油气运移条件差
        4.3.3 油藏含油高度预测不准
    4.4 不整合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4.4.1 遮挡作用
        4.4.2 储集作用
        4.4.3 输导作用
        4.4.4 控制圈闭
    4.5 地层油藏成藏模式
        4.5.1 它源供油
        4.5.2 复式输导
        4.5.3 晚期充注
        4.5.4 压-浮驱动转换
        4.5.5 非渗透不整合结构层遮挡
5 地层油藏分布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5.1 地层油藏分布规律
    5.2 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
        5.2.1 主控因素确定
        5.2.2 主控因素量化表征
        5.2.3 表征参数与含油高度统计关系
        5.2.4 含油高度预测模型及检验
    5.3 有利区预测
    5.4 勘探实践效果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从事的主要科研活动

(6)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1井区碎屑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
        1.2.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
        1.2.3 地震相分析技术的发展
        1.2.4 流体检测技术的发展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塔北隆起轮西1 井区地质概况
    2.1 工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2.4 储层特征
第3章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3.1 地层对比
    3.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反射波组特征
    3.3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3.4 速度分析及变速成图
        3.4.1 速度场分析
        3.4.2 变速成图
    3.5 构造特征分析
        3.5.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5.2 断裂特征分析
        3.5.3 地层分布特征
        3.5.4 构造特征分析及圈闭描述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
    4.1 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4.1.1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及应用
        4.1.2 波阻抗反演技术及应用
    4.2 频谱成像技术应用
        4.2.1 理论基础
        4.2.2 应用效果分析
    4.3 流体检测技术应用及效果
        4.3.1 原理及方法
        4.3.2 流体检测技术在工区的应用
    4.4 有利储层分布
第5章 有利区带预测及井位建议
    5.1 成藏条件分析
        5.1.1 生、储、盖组合分析
        5.1.2 油气富集规律和油藏类型
    5.2 有利区带预测
    5.3 目标评价及井位建议
        5.3.1 轮西1 井断鼻
        5.3.2 轮台1 井南断块群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龙门山冲断带形变破裂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现状、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3.1 本课题完成了大量的野外及室内研究工作,主要工作量如下
        1.3.2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创新
第2章 龙门山冲断带及前缘构造变形特征
    2.1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变形作用的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层概述
        2.1.3 区域深部构造概述
    2.2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单元划分
    2.3 龙门山冲断带变形基本特征及构造样式
        2.3.1 茂汶—汶川—陇东韧性剪切带
        2.3.2 后山逆冲推覆构造带(Ⅱ)
        2.3.3 北川—映秀-五龙断裂
        2.3.4 龙门前山推覆滑脱构带(Ⅲ)
        2.3.5 马角坝-都江堰-双石断裂(前山断裂)
        2.3.6 川西前陆盆地(Ⅳ)
        2.3.7 龙门山中段及前缘地区近东西向构造
        2.3.8 龙门山前山及前缘地区构造样式
    2.4 龙门山冲断带及前缘地区变形的期次及动力学
        2.4.1 中央断层变形的期次、运动及应力
        2.4.2 马角坝-通济-双石断裂及竹园坝-关口断层变形的期次、运动及应力
        2.4.3 前山中段原地系统构造变形的期次及应力
        2.4.4 前山中段飞来峰构造变形的期次及应力
        2.4.5 川西坳陷沉积反映的龙门山冲断带构造活动期次
    2.5 前山断层活动性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2.6 龙门山前山及前缘地区构造样式及发展的平衡剖面及物理模拟研究
        2.6.1 龙门山前山及前缘地区构造样式及发展的平衡剖面研究
        2.6.2 龙门山前山及前缘地区构造样式及发展的模拟实验研究
    2.7 龙门山构造带及前缘地区构造变形动力学及演化
        2.7.1 变形序列动力学
        2.7.2 龙门山构造带演化模式剖面
第3章 龙门山冲断带变形破裂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
    3.1 龙门山造山带变形强度的分带性
    3.2 龙门山前山原地系统野外裂缝系统发育规律的研究
        3.2.1 白水河剖面
        3.2.2 都江堰剖面
        3.2.3 怀远剖面
        3.2.4 裂缝发育几何学、期次及动力学
        3.2.5 褶皱系数与裂缝密度的关系
        3.2.6 二王庙断层上盘 T3x 显微裂缝观察
    3.3 大邑3 井4 井龙深1 井裂缝发育规律的统计研究
        3.3.1 大邑3井裂缝的几何力学性质,应力及期次
        3.3.2 大邑4 井裂缝的几何力学性质,应力及期次
        3.3.3 大邑3、4 井裂缝样品C\O 同位素测温
        3.3.4 大邑3、4 井裂缝发育密度
        3.3.5 大邑3、4 井裂缝形成模式及意义
        3.3.6 龙深1 井岩心裂缝发育的统计研究
    3.4 山前带断层系统的分数维特征
        3.4.1 分形技术简介
        3.4.2 分形与分维技术原理
        3.4.3 分数维计算结果
    3.5 龙门山前山断裂封堵性研究
        3.5.1 概述
        3.5.2 鸭子河主要断层封堵性评价
        3.5.3 大邑构造F1 断层爱伦剖面分析
第4章 典型构造分析及有利区带评价
    4.1 典型构造分析评价
        4.1.1 平落坝构造
        4.1.2 邛西构造
        4.1.3 雾中山构造
        4.1.4 大邑构造
        4.1.5 安县构造
        4.1.6 中坝构造
        4.1.7 矿山梁构造
        4.1.8 大圆包构造、白鹿构造、鸭子河构造、向峨构造、金马构造、孝泉构造及合兴场构造
    4.2 龙门山及前缘地区构造变形保存条件评价
        4.2.1 研究区成藏及保存有利因素的分析
        4.2.2 龙门山及前缘地区构造单元保存条件比较及有利区带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建议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海拉尔盆地贝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储层预测与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意义
    1.2 开展的主要工作
    1.3 主要成果及认识
    1.4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油气勘探概况
    2.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4 地层
3 层序地层格架
    3.1 三级层序界面的确定
    3.2 体系域划分及界面解释
    3.3 不同演化阶段层序的体系域发育与分布特征
4 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体系类型及识别标志
    4.2 沉积体系的展布模式
    4.3 沉积相的垂向演化特征
    4.4 沉积相图的制作
    4.5 沉积相平面和剖面展布特征
5 储层预测
    5.1 地震属性预测
    5.2 三维可视化成果显示
    5.3 地震反演
    5.4 储层预测结果
6 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6.1 生储盖条件
    6.2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6.3 保存条件
    6.4 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
7 油气成藏规律
    7.1 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7.2 霍多莫尔隆起带与苏德尔特隆起带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7.3 贝西北东、西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7.4 成藏模式与油气分布规律
8 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8.1 有利区块的评价原则
    8.2 有利勘探区块预测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及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难点
    1.4 研究路线及关键技术
    1.5 研究内容及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1.7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勘探概况
    2.3 地层分布特征
    2.4 区域构造特征
3 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有利地质背景分析
    3.1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奥陶系构造特征及演化
    3.2 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3.2.1 层序地层学应用概述
        3.2.2 海相碳酸盐岩判别相对水深指标的依据、分析方法
        3.2.3 相对海平面变化及其沉积响应
        3.2.4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3.3 塔中I 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体沉积特征
        3.3.1 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
        3.3.2 沉积相类型和特征
        3.3.3 礁滩体分布及演化特征
    3.4 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特征
        3.4.1 塔中I 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储层特征
        3.4.2 塔中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鹰山组风化壳沉积储层特征
4 碳酸盐岩多参数地球物理信息储层预测
    4.1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4.1.1 不同类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1.2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2 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识别
        4.2.1 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
        4.2.2 利用古地貌恢复技术预测礁滩体分布和岩溶地貌单元
        4.2.3 叠后地震多属性储层综合分析技术及应用
    4.3 波动方程模型正演
        4.3.1 波动方程模型正演方法原理简介
        4.3.2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波场响应的模拟正演
    4.4 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
        4.4.1 岩石物理技术理论基础
        4.4.2 塔中82 井区岩石物理研究
    4.5 AVO 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4.5.1 AVO 技术的基本原理
        4.5.2 AVO 技术在塔中地区的应用
        4.5.3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4.5.4 叠前地震属性优化分析
    4.6 裂缝综合描述技术
        4.6.1 利用本征相干体数据计算进行叠后地震大尺度裂缝预测
        4.6.2 利用应变量分析技术预测构造成因有效裂缝
        4.6.3 利用叠前地震各向方位异性预测有效裂缝发育带
5 奥陶系综合评价及有利勘探目标优选
    5.1 塔中I 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体储层综合评价
    5.2 塔中北坡下奥陶统鹰山组风化壳储层综合评价
    5.3 塔中地区奥陶系井位建议与协助储量上交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2 油气运移通道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单元划分
第三章 断层特征及构造演化
    3.1 断层几何学特征
        3.1.1 断层级别划分
        3.1.2 断层展布特征
        3.1.3 断层组合方式及分布
    3.2 断层活动规律定量分析
        3.2.1 断层活动性定量研究方法
        3.2.2 研究区主干断层活动特征
    3.3 构造演化史分析
        3.3.1 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3.3.2 新生代构造演化
        3.3.3 对孤岛凸起构造演化及力学机制的认识
    3.4 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
        3.4.1 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
        3.4.2 断层组合方式对砂体分布的控制
第四章 成藏静态要素分析
    4.1 有效烃源岩特征
        4.1.1 渤南洼陷烃源岩特征
        4.1.2 孤南洼陷烃源岩特征
    4.2 有效储集层研究
        4.2.1 孤岛潜山储集体
        4.2.2 古近系砂体
        4.2.3 馆陶组砂体
    4.3 有效盖层
    4.4 生储盖组合的划分
    4.5 圈闭条件及油藏类型
        4.5.1 构造油气藏
        4.5.2 潜山油气藏
        4.5.3 岩性及岩性-构造油气藏
        4.5.4 地层超覆油气藏
第五章 油气运移通道研究
    5.1 主要烃源岩埋藏史及生排烃史
        5.1.1 埋藏史及生烃史分析
        5.1.2 排烃史分析
    5.2 断裂系统
        5.2.1 断层运移机理
        5.2.2 断裂系统的展布
        5.2.3 断层运移通道的时空有效性
    5.3 不整合面
        5.3.1 不整合面的类型
        5.3.2 不整合的空间分布
        5.3.3 不整合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
    5.4 渗透性储层
        5.4.1 砂体厚度、物性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5.4.2 砂体与构造的匹配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5.5 油气运移通道的组合样式及分布
        5.5.1 断-砂阶梯式运移通道
        5.5.2 断-砂“T”型运移通道
        5.5.3 不整合-砂体“S”型运移通道
第六章 油气的动态复式聚集
    6.1 油气运、聚方向研究
        6.1.1 油气显示分析法
        6.1.2 流体性质分析法
        6.1.3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
        6.1.4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分析
    6.2 圈闭的动态发育及展布
        6.2.1 圈闭动态发育期次分析
        6.2.2 圈闭的转化类型及展布规律
    6.3 油气动态聚集过程分析
        6.3.1 渐新世末期构造格局及成藏过程
        6.3.2 中新世末期构造格局及成藏过程
第七章 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
    7.1 油气藏分布及成藏解剖
        7.1.1 各层系油气藏平面分布特征
        7.1.2 典型油藏剖面分析
        7.1.3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2 成藏模式分析
        7.2.1 第一台阶陡坡带断层控藏模式
        7.2.2 第二台阶顺向断坡阶梯式控藏模式
        7.2.3 孤西斜坡带不整合控藏模式
    7.3 有利目标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以探讨沙53井钻探失利原因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济阳坳陷走滑场域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D]. 吴笑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2]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朱兆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梧桐沟组沉积体系及有利储层预测[D]. 李珑.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4]巴楚—麦盖提地区奥陶系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带优选[D]. 曹自成.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
  • [5]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D]. 赵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6]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1井区碎屑岩储层预测[D]. 李亚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7]龙门山冲断带形变破裂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D]. 戴建全.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
  • [8]海拉尔盆地贝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储层预测与成藏特征[D]. 吴海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9]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及应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D]. 王宏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渠芳.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塔里木盆地储盖组合三层结构分析应用——以沙53井钻井失败原因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