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水体五氯酚污染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袁少芬[1](2020)在《鄱阳湖五氯酚沉积物质量基准研究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优控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持续危害。鄱阳湖曾大量使用五氯酚杀灭血吸虫的宿主钉螺,五氯酚长期残存在环境中,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沉积物基准(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SQG)是沉积物污染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针对鄱阳湖沉积物相关基准研究较少,为深入探讨鄱阳湖流域五氯酚的沉积物基准,本文采用相平衡分配理论的相平衡分配法(Equilibriumpartitioningapproach,EqPA)和毒性数据库的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对其进行探讨。根据鄱阳湖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特点得出了鄱阳湖流域五氯酚的沉积物基准值,并根据该沉积物基准,采用危险商值法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鄱阳湖底栖生物中的优势种群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三种生物进行了五氯酚沉积物毒性试验,作为对毒性数据库的补充。结果表明:五氯酚的浓度越高,生物的毒性效应越明显。五氯酚对泥鳅、环棱螺和河蚬的急性毒性96h-LC50分别为 31.39 mg/kg,65.19 mg/kg 和 61.89 mg/kg;对其慢性毒性 21d-LC50 分别为5.26 mg/kg,12.89 mg/kg 和 9.68 mg/kg。(2)相平衡分配法(EqPA)结果表明:利用毒性数据库数据得出最终慢性值(FCV)为21.389 μg/L,实验测得五氯酚的Koc为2.71,沉积物的foc3.09%,五氯酚沉积物基准值(SQG)为0.335mg/kg。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计算,利用相平衡转化将数据库中水中毒性数据转化为沉积物中毒性数据,得到的五氯酚沉积物基准其CMC为6.38 mg/kg,CCC为0.399 mg/kg。(3)通过对鄱阳湖沉积物中17个采样点的五氯酚含量进行测定,其浓度范围为0.34~46.58 μg/kg,均未超过所得到的沉积物基准值,也不超过其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Predicted No Effect Concentration)。危险商值法表明17个采样点中12个采样点的沉积物中五氯酚不存在生态风险,而4个采样点沉积物中五氯酚存在较低风险,分别为S2、S3、S7和S12,位于吴城、南矶山和三江口区域。总体来讲,采样点沉积物中五氯酚风险较低。
蔡茜茜[2](2020)在《生物炭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长距离电子传递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电活性生物膜(Electrocactive biofilms,EABs)的胞外电子传递在环境污染物降解、废水处理和清洁能源生产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成为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由于EABs电子转移主要在电极/微生物界面,限制了其在土壤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受自然界微生物长距离电子传递(Long-distance electron transfer,LDET)的启发,生物炭(Biochar)作为导电物质可能介导EABs与污染物之间LDET过程,进而影响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归宿。本论文在土壤生物电化学系统(Soil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SBESs)中,探索生物炭促进EABs的LDET可行性及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为强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电化学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以生物炭介导EABs与固体电极间的双向LDET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一种衡量生物炭介导电子传递距离的新方法,并分别以菲及五氯酚为模式污染物,系统研究了生物炭介导的EABs双向电子传递(氧化和还原过程)在土壤介质中的长距离传递特性和污染物降解的距离效应,并深入探讨了其电子传递的电化学和微生物学机制。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建立了生物炭介导土壤LDET过程的电化学表征方法,首次实现对LDET距离的有效测量。对生物炭添加后土壤导电性进行测定,发现生物炭的添加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导电性;但这并不能反映自然环境中生物炭对淹水土壤中电子传递的影响,因此采用电化学表征方法,测试在淹水土壤中生物炭介导电子传递的距离效应。结果表明,土壤中电子传递效率及电子传递距离与土壤导电性有关;在此非生物体系中,添加6%900°C炭烧生物炭能介导长距离电子传递至少6 cm。本研究为衡量生物炭在土壤中促进电子传递距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方法。(2)研究了生物炭介导石油污染土壤LDET促进SBESs降解菲(Phenanthrene,PHE)。结果表明,低添加量BC900对SBESs性能促进明显,SBESs降解有效距离至少28 cm;随生物炭添加量增加,降解率增加。通过生物电流及生物炭电化学分析,得出生物炭通过电子穿梭体机制和导电机制共同促进PHE的矿化。生物炭能增加微生物丰度,如Azotobacter、Achromobacter、Caproiciproducens、Dysgonomonas、Lutispora等;其中,Azotobacter、Achromobacter在施加生物炭的SBESs被富集并呈现随生物阳极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且PHA-RHDα基因也随距离增加而减少。因此,生物炭耦合SBESs强化有机污染物矿化是一种有效的石油污染土的修复手段。(3)研究了生物炭介导水稻土LDET促进SBESs降解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结果表明:SBESs中PCP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电极界面,电子传递有效距离小于4 cm。生物炭耦合SBESs系统中土壤PCP降解加速,远离电极表面的土壤PCP也能被有效降解。生物炭的促进作用与炭烧温度和添加量密切相关,添加3%炭烧温度900°C生物炭(BC900)后,PCP降解有效距离增加至16 cm。Desulfitobacterium和Geobacter在施加生物炭的SBESs中被富集并呈现随距生物阴极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并且生物炭的添加增加了脱氯功能菌与其他微生物的联系,使生态网络更趋复杂化。本研究说明生物炭的添加能促进土壤导电网络的形成,从而促进PCP的还原。(4)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结合BESs研究PCP脱氯及矿化阶段的功能微生物。结果表明,在同一体系中,阳极生物膜的厚度明显高于阴极生物膜,其中阳极生物膜Comamonas、Stenotrophomonas和Geobacter在13C-PCP处理样品的高浮力密度层(>1.73 g/m L)富集,说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参与PCP脱氯中间产物的矿化;阴极生物膜中Comamonas、Pseudomonas、Methylobacillus和Dechlorosoma在高浮力密度层被富集,说明这些微生物不仅参与了PCP的还原脱氯,还参与了PCP的矿化过程。本研究为深入理解PCP降解功能微生物提供了新的认识。
邓冬冬[3](2019)在《地下水中五种农药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药使用大国,农药污染的报道日益增多,而农药的高毒性及部分农药的三致效应导致其对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2017年更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我们需要建立能够覆盖新标准所有农药组分的分析方法。结合已有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GC-MS/MS)筛选后得到2,4-滴、2,4,6-三氯酚、五氯酚、草甘膦、涕灭威五种极性较大的农药组分。其利用GC-MS/MS方法回收率和检出限都难以达到测试要求,所以使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草甘膦由于为两性极性化合物,一般要进行衍生化处理,前处理过复杂繁琐。而衍生化会对其他几种物质检测产生未知的干扰。所以需要建立一种无衍生化、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检测方法。实验对几种常见色谱柱进行了测试,优化了方法的质谱参数、液相参数。应用简单预处理后选择大体积直接进样的方法。利用实际样品检测并评价不同水型样品的基质效应。论文取得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对于极性偏大的这五种农药,采用对极性物质增强响应的亲水AQ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效果良好。在水相流动相中加入碳酸氢铵增强草甘膦的响应并减少峰型的拖尾。(2)采用滤膜过滤后直接50μL样品进样,进行检测。对样品pH、滤膜吸附、样品溶剂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取了最佳预处理方案。并对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获得五种农药的检出限在0.0931.051μg/L之间,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Ⅱ类水浓度,满足实际需要。(3)利用建立的方法对江苏盐城、贵州关岭等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水型样品,在基质加标浓度为5μg/L,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4)对不同水型样品的基质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钙、镁离子在大于2 mmol/L条件下,对草甘膦的检测产生离子抑制效应;使用内标定量能够补偿草甘膦、2,4-滴因基质效应产生的离子抑制。
李伟[4](2018)在《渭河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风险评价及吸附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酚类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是一类极性及可离子化的有机弱酸性化合物,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存在,可以经不同途径进入动植物等生物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作用。酚类化合物的疏水性较强,在河流水体环境中可以从水相迁移进入固相中并沉积下来,又可以从沉积态溶解进入水相中,而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影响其在不同相态间迁移转化。渭河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河流,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酚类化合物在渭河流域的污染分布特征、环境生态风险以及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在对渭河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的防治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渭河陕西段确定了32个采样点,分别测定了渭河水样及沉积物中11种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分析了其在渭河水体中的污染分布特征,并基于酚类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进行了环境生态风险评价。通过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对酚类化合物在渭河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以及溶解性天然有机质对吸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渭河陕西段酚类化合物在水与沉积物中氯酚类污染所占比重明显高于非氯酚类化合物;在水样中酚类污染的分布特征为自上游到下游稍有下降,在沉积物中的酚类污染西安段浓度高于陕西段上游与下游。渭河酚类污染水平高于我国南方众多河流而低于北方的黄河干流及松花江、辽河等流域,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渭河陕西段的酚类污染处于中等水平。(2)以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法对渭河溶解态酚类化合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4-氯间甲酚、2,4-二氯酚与五氯酚三种酚类对水生生物存在慢性生态风险,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消减措施;其余的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并未产生慢性生态风险,潜在风险也较小。(3)在动力学吸附试验中,三种模型对三种酚类化合物的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相比较而言,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对苯酚、2,4-二氯酚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而拟一级动力学拟合可以更好2,4,6-三氯酚的吸附。在等温吸附实验中,Langmuir、Freundlich两种拟合模型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且三种酚类化合物更符合非线性吸附。(4)随着pH值升高,沉积物吸附酚类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离子强度增大则可以促进吸附;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体系温度,可以增加沉积物对2,4-二氯酚、2,4,6-三氯酚的吸附,也会抑制沉积物对苯酚的吸附;且温度变化时三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更符合非线性吸附。(5)天然溶解性有机质(Natura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NDOM)氨基酸、富里酸存在时能够明显促进沉积物对苯酚的吸附,葡萄糖对2,4-二氯酚及2,4,6-三氯酚的吸附影响较大;不同NDOM共存下三种酚类的等温吸附更符合非线性吸附。
杨静[5](2018)在《三峡库区18条一级支流中重金属和有机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文中提出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航运、发电、旅游等与日俱增,但是由于河流型水库变为典型的河道型水库,降低了水流输移分散污染物的能力,同时,干流对支流的影响,减弱了支流水体的自净能力,加剧了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经查阅文献,国内外大多数文献报告均是关于三峡库区干流或某一条支流的污染状况,且主要集中于重金属污染调查,有机物污染的调查极少,而且距今有一些时日,迄今尚未发现系统调查三峡库区主要支流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状况的文献报告,因此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数据更新和补充。由于铅、镉应用比较广泛,同时若铅、镉使用不当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本文选择重金属铅、镉作为调查对象。六六六作为有机氯农药有很多优点,因此我国1984年以前广泛使用六六六,但是六六六难降解,对人体的危害也极大;甲基对硫磷不仅具有六六六农药的诸多功效而且易降解,因此甲基对硫磷代替了六六六的使用,但是如果甲基对硫磷使用不当,也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五氯酚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我国曾广泛使用五氯酚杀菌、消毒、防腐,但是滥用五氯酚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着严重的威胁。由于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易蓄积在水体沉积物中,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这些重金属和有机物又会二次释放到水体中,不仅威胁底栖生物的生存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本文调查了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包括綦江、一品河、嘉陵江、朝阳河、御临河、龙溪河、乌江、渠溪河、龙河、东溪河、汝溪河、苎溪河、汤溪河、长滩河、草堂河、大宁河、抱龙河、青干河)水体及水体沉积物中铅、镉及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污染状况,希望对三峡库区污染物的治理以及合理使用铅、镉、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及评估本实验采用酸消解提取水体中的重金属铅和镉,采用ICP-AES测定水体中铅和镉的含量。分别以Duncan假定方差齐性分析了每条支流四个断面分别在蓄水期、自然行洪期与枯水期水体中铅、镉的含量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以LSD假定方差齐性分析了18条支流水体中铅和镉的含量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接着评价了18条支流基于铅和镉的水体质量,结果表明18条支流基于铅和镉的水体质量主要为Ⅰ-Ⅲ类。2.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检测及评估本实验采用LLE提取水体中的有机物,采用GC-MS检测水体中甲基对硫磷和六六六的含量,采用HPLC检测水体中的五氯酚含量。分别以Duncan假定方差齐性分析了每条支流四个断面分别在蓄水期、自然行洪期与枯水期水体中五氯酚、六六六与甲基对硫磷的含量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以LSD假定方差齐性分析了18条支流水体中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含量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评价了18条支流基于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水体质量,结果表明这18条支流基于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水体质量主要为Ⅰ类。3.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及评估在本实验中,先将采集的水体沉积物晾干、过筛、混匀,然后称取适量混匀的试样,用酸消解,再用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最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体沉积物中铅和镉的含量。以LSD假定方差齐性,比较了这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铅和镉的含量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评价了这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铅和镉的含量是否超标,结果表明有四条河流水体沉积物中的铅含量超标,有一条河流水体沉积物中的镉含量超标。4.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含量检测及评估在本实验中,先将采集的水体沉积物晾干、过筛、混匀,然后称取适量混匀的试样,用有机溶剂溶解、超声波提取、萃取,甲基对硫磷和五氯酚需浓缩后测定,而六六六经过净化、溶于石油醚中定容后测定。采用GC-ECD检测沉积物中六六六的含量、GC-NPD检测水体沉积物中甲基对硫磷的含量、GC-FID检测沉积物中五氯酚的含量。以LSD假定方差齐性,比较了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含量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评价了这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含量是否超标,结果表明这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的五氯酚均未超标、甲基对硫磷均超标,其中有7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的六六六超标。
张博[6](2017)在《尿中五氯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潜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与五氯酚钠(sodium pentachlorophenol,NaPCP)曾被用作杀灭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药剂。目前五氯酚作为廉价且易获得的木材防腐剂、果树杀虫剂及除草剂等,仍被广泛使用。五氯酚属中等毒性毒物且具有蓄积作用,尿中五氯酚含量可以作为职业接触五氯酚的生物监测指标。我国职业接触五氯酚的生物限值为0.64mmol/mol肌酐或1.5mg/g肌酐(WS/T 264-2006);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会议(ACGIH)制定的五氯酚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为2mg/g肌酐(尿中总PCP)。我国国家标准制定了尿中五氯酚的分光光度检测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1996年),但由于方法制定的时间太久、受到当时检测技术限制且尿中成分较为复杂,使得低含量五氯酚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样品前处理操作复杂,极易引入干扰物质,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本研究旨在建立更灵敏、更准确地检测尿中五氯酚的方法,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完成对复杂基质尿液中五氯酚的检测,为今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改进与职业接触五氯酚人群尿中五氯酚的检测提供方法经验。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将萃取头直接伸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解析进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用单因素轮换实验方法与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对顶空-固相微萃取过程中涉及的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盐析剂等条件和气相色谱仪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方法学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及实际样品应用等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以判定其能否满足方法学及实际应用要求。应用该方法对大学生志愿者尿样进行检测;并选择雄性SD大鼠喂养含五氯酚的饮用水,采集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样进行实验方法的应用验证。应用该方法测定某浓度尿液中五氯酚并计算不确定度,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综合衡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优化的测定条件结果:5ml尿样加2.0g氯化钠在顶空瓶中混匀,选择100μm PDMS萃取头在80℃的恒温水浴中萃取30min,然后直接将纤维头取出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器,解析涂层上吸附的物质5min。气相色谱仪条件为:色谱柱选择HP-5(30m×0.32mm×0.25μm)毛细管柱;检测器选择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样口温度设置为280℃;检测器温度设置为300℃;柱箱温度设置为40℃稳定2min,随后以20℃/min升温至240℃,稳定3min;不分流。方法学性能指标:检测限为0.009mg/L,定量限为0.030mg/L,测定范围为0.50mg/L~5.00mg/L,线性回归方程为y=10549x+175.77,r=0.9993,实验选定三种代表性的浓度(低、中、高)测得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7.6%~103.7%,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3%~6.78%,样品在4℃的冰箱里至少能保存14天,待测物含量损失率<10%。实际应用大学生志愿者尿样中五氯酚的检测;将尿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测得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0%~105.0%。配制浓度为1.50mg/L的五氯酚溶液喂养SD大鼠,同时做空白对照,收集SD大鼠尿样,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对照组中未检出,实验组SD大鼠尿中五氯酚含量的范围为0.12mg/L~0.47mg/L。用建立的方法测定某浓度为1.45mg/L尿样中五氯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4mg/L;拓展不确定度为0.08mg/L;则使用本方法测定该尿中五氯酚含量应报告为:(1.45±0.08)mg/L。结论研究建立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五氯酚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各项指标均满足《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210.5-2008)的要求。实际应用方面,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尿样的检测,以及定量喂养SD大鼠五氯酚溶液收集其尿样进行检测验证方法可行,适用于职业接触五氯酚人群尿中五氯酚的检测。通过识别和分析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实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判断实验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从关键环节加以控制,为有效提高尿中五氯酚检测的准确度提供理论依据。
万心[7](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陈洁霞[8](2015)在《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文中研究说明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且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因此被认为是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之—。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化工行业,如塑料、增塑剂、树脂、颜料、杀虫剂、洗涤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爆炸物和药品制造业。长江是中国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南京化工园区则是江苏省最大的工业园区,且紧临长江。南京工业园区生产的化学品在运输、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挥发、渗漏和污水排放不可避免地进入周边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南京化工园区酚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研究,探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水质参数与废水毒性的相关性,并筛选典型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优化水体、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16种酚类化合物(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五氯酚、4-硝基苯酚、2,4-二硝基酚、2,4-二甲基苯酚、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4-氯-3-甲基酚、对苯二酚、邻氯对苯二酚、双酚A、壬基酚、间甲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分析方法。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6.7%~111.5%,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0.7%~12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方法检出限也能满足实际环境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要求。通过对南京化工园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中最主要的2种酚类污染物为4-硝基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去除率分别是69.7%~100%和72.3%~97.9%。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规定的酚类污染物浓度都符合标准控制浓度,说明该处理工艺对酚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滁河流域主要的酚类污染物是2,4-二甲基苯酚、邻氯对苯二酚、2,4-二硝基酚和4-硝基苯酚,浓度变化趋势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整体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南京长江段最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4-氯-3-甲基酚、2-氯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排江口下游的酚类化合物总浓度明显比上游高,且滁河流域紧挨化工园区点的酚类化合物总浓度明显上游点高,表明南京化工园区对周边河流(长江、滁河)的酚类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贡献。南京化工园区及其周边土壤中最主要的酚类污染物为苯酚、2,4-二硝基酚、4-硝基苯酚和4-氯-3-甲基酚,整体污染水平较低,环境风险较小,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南京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按工业废水毒性等级划分为无毒,但混入高浓度含氯废水后,废水毒性显着增强。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样品,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酚类污染物浓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废水中的AOX的大小与废水的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AOX较高时,废水的毒性也较高,且废水的毒性随着TOC、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而降低。最后,根据酚类化合物对不同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环境水体中的实测浓度,筛选出了南京化工园区四种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主要为壬基酚,其次为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氯-3-甲基酚。
冯敏[9](2014)在《洞庭湖区氯酚类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生态效应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氯酚类化合物(Chlorophenols, CPs)在工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是一类毒性大、难降解、用途广的化合物。洞庭湖疫区是我国典型的血吸虫病疫区,曾大量的使用杀螺剂(主要成分是五氯酚钠,Na-PCP),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本研究在该疫区共采集54个表层水样、购买鱼样9种(共计59瓶鱼肉样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表层水中优势污染物为五氯酚、苯酚、2-硝基酚、2,4,6-三氯酚,酚类总浓度(几何均值)为575.95785.82ng·L-1,其中氯酚类总浓度为19.75111.49ng·L-1,占酚类总量的比重为3.4%15.1%。与2011年相比,表层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总浓度呈下降趋势,表明水体污染情况有所好转。(2)本研究中所有鱼肉样品中均检测到了CPs类化合物的存在,∑CPs的平均浓度范围为1.67141.59ng·g-1干重,鱼体中优势污染物是五氯酚(PCP,∑PCP为234.65ng·g-1干重)、2,3,5-三氯酚(2,3,5-TCP,∑2,3,5-TCP为37.48ng·g-1干重)。(3)室内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65%Na-PCP可溶性粉剂对日本青鳉具有极强的毒性,且对日本青鳉肝脏中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产生影响,诱导其产生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均具有显着性变化),造成氧化损伤;较低浓度PCP会干扰鱼类的甲状腺内分泌系统,这可能是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的改变有关。实验结果显示斑马鱼体内总甲状腺素(总T4)水平显着升高,与代谢有关的基因dio、dio2、sult1st5、ttr和ugt1ab均发生了显着性变化。(4)采用EPA的暴露模型对洞庭湖区表层水中CPs类化合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区域CPs类化合物的非致癌风险值的数量级均在10-610-5之间,远低于EPA推荐的风险值阈值“1”;致癌风险值的数量级在10-910-8之间,远低于EPA推荐的可接受致癌风险指数(1.0×10-4),因此可以认为洞庭湖区表层水中酚类化合物不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非致癌或者致癌危害。
刘瑜[10](2012)在《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脱除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水污染已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据报道,有机污染物是水体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染料废水是目前导致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其不仅引发视觉污染,还直接导致有机生物体中毒、影响水生生物生存,而且可经过生物积聚作用进入人体、最终影响人类健康。五氯酚(PCP)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毒、难降解有机化合物,既是优先污染物,也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对这两种典型的水体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处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法重点围绕着吸附法和光催化氧化技术,这两种方法分别作为物理脱除法和化学降解法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吸附法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主要有:吸附剂分散性差、吸附容量较小、回收困难,甚至造成二次污染;对吸附脱除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尚缺系统研究;关于吸附法脱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比较多,而针对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则开展较少。因此,围绕着分散性好、吸附速率快、吸附效果好、且回收容易的吸附剂的研究和开发是目前吸附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光催化氧化技术也存在很多发展空间,例如: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光催化剂如TiO2等只能吸收紫外线,且大多数光催化剂都是以纳米颗粒组成的粉体为主,在使用过程中回收困难。因此,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型的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非常必要;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形貌或物理性质使得其能被有利于回收也值得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制备了几种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表征了各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应用物理吸附法和光催化氧化法脱除水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MB)染料和五氯酚(PCP)。本论文以实验研究为主,结合理论探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赤铁矿(α-Fe2O3)纳米结构纤维,表征测试了其物理、化学结构,分析了层状结构的可能形成机理,考察了其在紫外光下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水溶液的催化性能。对于初始浓度为10mg/L、初始pH为5.3的MB溶液,加入50mg/L的α-Fe2O3纤维后可在紫外光下催化降解MB高达99.2%,比直接光照的降解效率提高了40.2%,且明显优于自制的α-Fe2O3纳米粉体(降解效率为88.2%)及商业Fe2O3粉末(降解效率为80.5%)。同时,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如MB溶液的初始pH、MB溶液的初始浓度、无机阴离子、光照强度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从UV-vis图谱和α-Fe2O3能带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α-Fe2O3纤维降解MB的机理。2.采用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三维蠕虫状介孔结构的Ce掺杂TiO2/SiO2复合纳米结构纤维,采用TG、FT-IR、XRD、SEM、TEM及UV-VisDR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催化降解MB水溶液的光催化性能。在最佳催化条件下,即Ce掺杂量为0.2%、纤维投加量为100mg/L、pH=11时,初始浓度为2.5mg/L的MB溶液在模拟太阳光下照射120min后,其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92.6%;无机阴离子NO3-、SO42-、Cl-的存在对M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均具有抑制作用。重复利用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通过H2O2和叔丁醇的影响研究,结合掺杂理论及相关参考文献,分析和探讨了Ce-TiO2/SiO2纤维光催化降解MB的机理。3.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CS)单分散磁性纳米绒球,且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测试。比较了Fe3O4/CS与Fe3O4分别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中五氯酚(PCP)的效果,表明Fe3O4/CS吸附脱除PCP的优越性:吸附过程在30min内迅速实现了吸附平衡,PCP的脱除量高达91.5%。影响因素研究指出:Fe3O4/CS的最佳投加量为2.8g/L;当pH=6.5时PCP的吸附量最高;盐度对PCP的脱除影响不大。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Fe3O4/CS吸附脱除PCP的吸附过程是自发放热过程,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和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机理研究表明:Fe3O4/CS吸附脱除PCP的吸附过程很复杂,其吸附机理源于静电力、氢键和π-π键的共同作用,且这些作用力的相对强弱取决于实验条件。4.采用高效、节能的微波-水热法合成了Ag2CrO4纳米结构粉体。通过XRD、SEM及UV-Vis DRS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和性质。通过比较不同水热pH条件下制备的Ag2CrO4对PCP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得出:于原始pH(即pH=9.5)条件下制备的Ag2CrO4在可见光下对PCP具有卓越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反应60min后PCP已经发生分解(直接光照对PCP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P25在相同时间内对PCP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仅为17.7%)。同时,在反应60min后TOC的降解效率达68.6%;当催化反应进行到300min的时候,TOC的降解效率高达98.2%,说明此时PCP分子已经基本实现完全矿化。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Ag2CrO4的最佳投加量为0.75g/L;PCP的降解效率随PCP初始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溶液初始pH的增加而降低。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实验表明Ag2CrO4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机理研究指出: OH和O2是参与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Ag2CrO4特有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有利于其吸收更多可见光,从而有利于发挥高效的光催化反应活性。
二、一起水体五氯酚污染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水体五氯酚污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五氯酚沉积物质量基准研究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基准研究进展 |
1.1.1 国外沉积物基准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基准研究进展 |
1.1.3 基准与标准 |
1.2 五氯酚 |
1.2.1 五氯酚的基本概况 |
1.2.2 五氯酚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 |
2.2.3 五氯酚的测定 |
2.2.4 生物的选取 |
2.2.5 沉积物配制 |
2.2.6 实验用水 |
2.2.7 生物驯养 |
2.2.8 实验设计 |
2.2.9 数据处理 |
2.3 基准制定及数据处理 |
2.3.1 数据获取 |
2.3.2 相平衡分配法 |
2.3.3 物种敏感性分配法 |
2.4 评价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五氯酚对底栖生物的毒性试验 |
3.1.1 泥鳅毒性试验结果 |
3.1.2 环棱螺毒性试验结果 |
3.1.3 河蚬毒性试验结果 |
3.2 五氯酚沉积物基准的探讨 |
3.2.1 相平衡分配法计算五氯酚沉积物基准 |
3.2.2 SSD法计算五氯酚沉积物基准 |
3.3 鄱阳湖沉积物五氯酚生态风险评价 |
3.3.1 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
3.3.2 沉积物中五氯酚含量 |
3.3.3 风险评价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生物炭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长距离电子传递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生物炭研究进展 |
1.1.1 生物炭的结构及性质 |
1.1.2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 |
1.2 生物炭促进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降解机制 |
1.2.1 电子穿梭体机制 |
1.2.2 导体机制 |
1.3 生物电化学系统及其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
1.3.1 生物电化学系统原理及进展 |
1.3.2 电活性生物膜的长距离电子传递机制 |
1.3.3 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生物修复 |
1.4 生物炭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在有机污染降解方面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生物炭介导长距离电子传递过程的电化学表征方法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3 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 |
2.2.4 生物炭和生物炭-土壤体系导电性测定 |
2.2.5 生物炭在土壤介质中介导长距离电子传递方法 |
2.2.6 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土壤及生物炭的理化性质 |
2.3.2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导电性的影响 |
2.3.3 生物炭介导的土壤长距离电子传递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生物炭介导长距离电子传递促进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菲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3 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 |
3.2.4 BESs的构建及培养 |
3.2.5 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土壤与生物炭理化性质 |
3.3.2 生物炭促进土壤PHE长距离降解的电化学机制 |
3.3.3 生物炭促进土壤PHE的降解转化 |
3.3.4 生物炭促进PHE还原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生物炭介导的长距离电子传递促进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五氯酚过程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3 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 |
4.2.4 BESs的构建及培养 |
4.2.5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炭烧温度生物炭促进土壤PCP长距离还原转化的电化学机制 |
4.3.2 PCP在生物炭和土壤的还原转化动力学 |
4.3.3 生物炭促进PCP还原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五氯酚同步脱氯和矿化降解的微生物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2.2 BESs构建及培养 |
5.2.3 SIP实验设计 |
5.2.4 DNA提取及超高速离心 |
5.2.5 检测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BESs中PCP的降解 |
5.3.2 PCP功能微生物鉴定 |
5.3.3 脱氯及矿化生物膜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地下水中五种农药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五种农药概况 |
1.1.2 地下水中被检测水平 |
1.1.3 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方法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五种农药检测方法概述 |
1.2.2 五种农药预处理方法概述 |
1.3 科学问题与项目依托 |
1.3.1 科学问题的识别 |
1.3.2 项目依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五种农药的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方法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质谱参数优化 |
2.3.2 液相色谱柱的优选 |
2.3.3 液相参数优化 |
2.4 小结 |
第3章 预处理方法与方法性能验证 |
3.1 预处理方法 |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 方法建立及其性能验证 |
3.2.1 大体积直接进样方法建立 |
3.2.2 标准曲线的评价 |
3.2.3 检出限的确定 |
3.2.4 方法准确性 |
3.3 小结 |
第4章 实际样品检测分析与基质效应评价及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实际样品检测与基质效应评价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检测结果 |
4.2.3 不同水型实际样品基质效应评价 |
4.3 影响基质效应因素 |
4.3.1 影响基质效应因素分析 |
4.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方法适用性评价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渭河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风险评价及吸附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酚类的理化性质 |
1.1.2 酚类的来源与危害 |
1.2 国内外地表水环境中酚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3 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
1.3.1 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 |
1.3.2 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 |
1.3.3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1.3.4 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生态风险评价现状 |
1.4 酚类化合物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吸附行为 |
1.5 研究区域概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2 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过程 |
2.3 样品测定方法 |
2.4 酚类化合物风险评价方法 |
2.5 吸附实验方法 |
2.5.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2.5.2 等温吸附实验 |
2.5.3 pH、离子强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 |
2.6 拟合分析 |
2.6.1 吸附动力学拟合 |
2.6.2 等温吸附拟合模型 |
第三章 渭河酚类化合物污染分布特征 |
3.1 水相中酚类分布特征 |
3.2 沉积物中酚类的分布特征 |
3.3 不同地区河流中酚类化合物污染水平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渭河水中酚类化合物生态风险评价 |
4.1 毒理数据的获取、筛选及整理 |
4.2 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曲线构建 |
4.3 HC_5与PNEC计算 |
4.4 风险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渭河沉积物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 |
5.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5.2 吸附动力学拟合 |
5.3 等温吸附结果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pH |
5.4.2 离子强度 |
5.4.3 温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DOM对沉积物吸附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
6.1 NDOM共存下吸附动力学曲线 |
6.2 NDOM共存时动力学吸附拟合 |
6.3 NDOM共存时的等温吸附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三峡库区18条一级支流中重金属和有机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简介 |
1.2.1 索氏提取(SOX) |
1.2.2 液液萃取(LLE) |
1.2.3 微波辅助萃取(MAE) |
1.2.4 固相萃取(SPE) |
1.2.5 固相微萃取(SPME) |
1.2.6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
1.2.7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 |
1.2.8 加速溶剂提取(ASE) |
1.2.9 凝胶渗透色谱(GPC) |
1.2.10 超声波提取(UE) |
1.2.11 QuEChERS法 |
1.3 检测方法 |
1.3.1 重金属铅或镉的检测方法 |
1.3.2 有机物六六六的检测方法 |
1.3.3 有机物甲基对硫磷的检测方法 |
1.3.4 有机物五氯酚的检测方法 |
1.4 选题意义和实验目的 |
第2章 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及评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水质评价方法 |
2.2.3 水体中重金属的预处理方法 |
2.2.4 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显着性检验 |
2.3.2 水文水质评估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检测及评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水质评价方法 |
3.2.3 水体中有机物的预处理方法 |
3.2.4 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显着性检验 |
3.3.2 水文水质评估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检测及评估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水质评价方法 |
4.2.3 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预处理方法 |
4.2.4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显着性检验 |
4.3.2 水文水质评估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三峡库区江津-宜昌段18条支流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含量检测及评估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水质评价方法 |
5.2.3 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物的预处理方法 |
5.2.4 检测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显着性检验 |
5.3.2 水文水质评估 |
5.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尿中五氯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潜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剂 |
1.1.2 仪器 |
1.2 方法 |
1.2.1 原理 |
1.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2.3 尿样中五氯酚的测定 |
1.2.4 样品浓度的计算 |
1.2.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1.1 单因素轮换实验法 |
2.1.2 正交设计实验法 |
2.2 工作曲线 |
2.3 测定范围、检测限与定量限 |
2.4 精密度实验 |
2.5 准确度实验 |
2.6 稳定性实验 |
2.7 实际应用 |
2.7.1 志愿者尿样检测 |
2.7.2 大鼠尿样检测 |
3 讨论 |
3.1 方法学指标 |
3.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的选择 |
3.2.1 单因素轮换实验法 |
3.2.2 正交设计实验法 |
3.3 气相色谱仪条件的选择 |
3.4 实际应用 |
4 不确定度评定 |
4.1 不确定度的来源 |
4.2 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
4.2.1 前处理操作SPME操作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2 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3 实验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4 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
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拓展不确定度 |
4.4 不确定度的结果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五氯酚检测方法及固相微萃取技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
四、流行史 |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
一、政府“缺位” |
二、医疗界无奈 |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
一、调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 |
三、全面防治 |
四、巩固成果 |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
二、解病人之所难 |
三、吃苦耐劳 |
四、把病人当亲人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南京化工园区背景 |
1.1.1 园区概况 |
1.1.2 园区酚类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 |
1.2 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背景 |
1.2.1 酚类化合物的简介 |
1.2.1.1 酚类化合物的种类 |
1.2.1.2 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2.1.3 酚类化合物的毒性 |
1.2.1.4 酚类化合物的相关规定 |
1.2.1.5 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现状 |
1.2.2 酚类化合物的分析 |
1.2.2.1 水体中的前处理技术 |
1.2.2.2 土壤、底泥中的前处理技术 |
1.2.2.3 酚类化合物的衍生化方法 |
1.2.2.4 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
1.3 工业废水急性毒性的研究背景 |
1.3.1 水质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
1.3.2 废水的毒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1.4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研究背景 |
1.4.1 环境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
1.4.2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水中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固相萃取(SPE) |
2.1.2.2 衍生化 |
2.1.3 实验方法评价 |
2.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3.2 定性、定量参数的确定 |
2.1.3.3 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2.1.3.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2 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加速溶剂萃取(ASE) |
2.2.2.2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 |
2.2.2.3 衍生化 |
2.2.3 实验方法评价 |
2.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2 定性、定量参数的确定 |
2.2.3.3 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2.2.3.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3 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 |
2.4 结论 |
第三章 南京化工园区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域 |
3.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3.3 污水处理厂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排放特征 |
3.4 滁河中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5 长江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6 南京化工园区3家企业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调查 |
3.7 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8 结论 |
第四章 南京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毒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生物 |
4.1.2 试验耗材 |
4.2 试验条件 |
4.2.1 试验用水 |
4.2.2 试验溶液 |
4.2.3 暴露条件 |
4.3 水样的采集、保存及处理 |
4.4 试验方法 |
4.4.1 试验鱼的驯养 |
4.4.2 预试验 |
4.4.3 正式试验 |
4.4.4 数据处理与评价 |
4.5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毒性数据分析 |
4.5.1 废水的理化指标 |
4.5.2 废水中溶解氧对斑马鱼的影响 |
4.5.3 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4.5.4 废水毒性及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
4.5.4.1 废水的毒性分级评价 |
4.5.4.2 废水毒性与AOX相关性分析 |
4.5.4.3 废水毒性与TOC相关性分析 |
4.5.4.4 废水毒性与COD相关性分析 |
4.5.4.5 废水毒性与其它水质参数的相关性 |
4.5.4.6 废水毒性与酚类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南京化工园区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 |
5.1 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
5.1.1 毒性单位的确定 |
5.1.2 筛选方法的确定 |
5.2 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 |
5.2.1 基于ECOTOX数据的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筛选 |
5.2.1.1 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1.2 滁河流域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1.3 南京长江段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2 基于EPA EPI预测数据的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筛选 |
5.2.2.1 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2.2 滁河流域优先控制酚污染物 |
5.2.2.3 南京长江段优先控制酚污染物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洞庭湖区氯酚类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生态效应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分类 |
1.2 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与危害 |
1.2.1 环境中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 |
1.2.2 氯酚类化合物的危害 |
1.3 氯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3.1 氯酚类化合物的积累 |
1.3.2 氯酚类化合物的代谢 |
1.3.3 氯酚类化合物的降解 |
1.4 氯酚类化合物的生态毒性 |
1.4.1 氯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氧化损伤 |
1.4.2 氯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1.4.3 氯酚类化合物的其他生态毒性 |
1.5 氯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研究 |
1.5.1 国内氯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研究 |
1.5.2 国外氯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研究 |
1.6 氯酚类化合物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
1.6.1 健康风险评价的定义与分析方法 |
1.6.2 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
1.7 氯酚类化合物环境污染研究展望 |
1.8 研究目的、内容与课题来源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8.3 课题来源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洞庭湖区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
2.2.1 洞庭湖区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方法 |
2.3 GC/MS 检测方法 |
2.4 65% Na-PCP 对青鳉鱼的毒性和氧化损伤 |
2.4.1 杀螺剂对青鳉鱼的 96h 急性毒性实验 |
2.4.2 杀螺剂对青鳉鱼的 21d 慢性毒性实验 |
2.5 PCP 对斑马鱼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2.5.1 斑马鱼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检测 |
2.5.2 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 |
2.5.3 F1 代终点指标 |
2.5.4 暴露液中 PCP 含量测定 |
2.6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7 健康风险评估 |
第三章 洞庭湖区表层水中氯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3.1 洞庭湖区表层水中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
3.2 洞庭湖区氯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区鱼体中氯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4.1 洞庭湖区鱼体中氯酚类化合物含量分析 |
4.2 洞庭湖区鱼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评价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室内鱼体暴露实验 |
5.1 杀螺剂对青鳉鱼的毒性和氧化损伤 |
5.1.1 杀螺剂对青鳉鱼的 96h 急性毒性研究 |
5.1.2 杀螺剂对青鳉鱼的 21d 慢性毒性研究 |
5.1.3 小结 |
5.2 PCP 对斑马鱼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5.2.1 F0 与 F1 代的毒理学指标 |
5.2.2 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
5.2.3 甲状腺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
5.2.4 小结 |
第六章 健康风险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脱除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染料废水和五氯酚的污染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染料废水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1.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1.3 五氯酚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
1.1.4 水中五氯酚的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
1.2.1 溶胶-凝胶法 |
1.2.2 溶胶-凝胶复合静电纺丝法 |
1.2.3 溶剂热法 |
1.2.4 微波-水热法 |
第三节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应用于水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 |
1.3.1 窄禁带金属氧化物作为光催化剂 |
1.3.2 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 |
第四节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α-Fe_2O_3层状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α-Fe_2O_3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3 α-Fe_2O_3纳米纤维的表征 |
2.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2.3.1 α-Fe_2O_3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2.3.2 α-Fe_2O_3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研究 |
2.3.3 α-Fe_2O_3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e-TiO_2/S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Ce-TiO_2/SiO_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3 Ce-TiO_2/SiO_2复合纳米纤维的表征 |
3.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3.1 Ce-TiO_2/SiO_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3.3.2 Ce-TiO_2/S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研究 |
3.3.3 Ce-TiO_2/SiO_2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机理探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 Fe_3O_4/CS 纳米绒球吸附脱除水中五氯酚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3 磁性纳米材料的表征 |
4.2.4 磁性 Fe_3O_4/CS 纳米绒球对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4.3.1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3.2 磁性 Fe_3O_4/CS 纳米绒球吸附脱除水中五氯酚的性能研究 |
4.3.3 磁性 Fe_3O_4/CS 纳米绒球吸附脱除水中五氯酚的机理探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_2CrO_4光催化降解水中五氯酚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Ag_2CrO_4光催化剂的制备 |
5.2.3 Ag_2CrO_4光催化剂的表征 |
5.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5.3.1 Ag_2CrO_4光催化剂的表征 |
5.3.2 Ag_2CrO_4光催化降解水中五氯酚的性能研究 |
5.3.3 Ag_2CrO_4光催化降解水中五氯酚的机理探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一起水体五氯酚污染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五氯酚沉积物质量基准研究及风险评价[D]. 袁少芬. 南昌大学, 2020
- [2]生物炭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长距离电子传递机制[D]. 蔡茜茜.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3]地下水中五种农药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邓冬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渭河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风险评价及吸附行为[D]. 李伟. 长安大学, 2018(01)
- [5]三峡库区18条一级支流中重金属和有机农药的污染状况调查[D]. 杨静. 西南大学, 2018(01)
- [6]尿中五氯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潜测定方法研究[D]. 张博.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7]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D]. 陈洁霞. 南京大学, 2015(05)
- [9]洞庭湖区氯酚类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生态效应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D]. 冯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10]新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脱除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刘瑜.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