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时接拉近理想现实距离(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韬[1](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窦星辰[2](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曹绍娴[3](2021)在《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与理性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少先队活动是这个学校的课堂,少先队活动对于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少先队工作与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领导人的相关讲话、党中央对少先队的相关工作要求,还是为推进少先队发展颁布的《少先队改革方案》,都强调要在少先队活动中注入“新能量”,实现少先队活动的改革创新,使少先队活动具有生命力。新媒体作为一种“新能量”,在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满足少年儿童参与实践的需求,开辟少先队活动新形式等方面具有优势,将其应用于少先队活动正符合少先队改革的需要。因此,对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历程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从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的政策性文件、工作会议以及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如果以时间为节点,标志性事件、政策以及活动特征为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将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启蒙阶段、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深化改革阶段。新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应用的实践历程就证明了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是具有可行性的。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应用,传统媒体存在活动资源应用不灵活、活动过程体验与互动欠缺、活动传播效果有限等局限性。新媒体则具有充实少先队活动内容、拓宽少先队活动平台、丰富少先队活动载体、拉近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距离等优势。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少先队活动的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强。新媒体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少先队活动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新媒体能给少先队活动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因此,将新媒体应用于活动中是少先队活动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开创少先队教育新局面的新思路。调查表明,目前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具有接受认可普遍化、应用形式多元化、应用范围宽泛化、应用能力差异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辅导员对新媒体的认知不够清晰、对新媒体应用于活动的看法存在偏差、新媒体应用于活动中的条件欠佳、新媒体应用于活动的实践流于形式、新媒体应用于活动中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辅导员、少先队员和少先队三个层面来探讨其原因,表现为:辅导员新媒体素养不足、辅导员活动理念陈旧、新媒体建设不够完善、辅导员创新意识淡薄、少先队员主体性不凸显。实现新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的有效应用,需要依据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要以传播过程理论来奠定新媒体的应用基础、以全面发展理论来明确新媒体的应用目标、以建构主义理论来厘清新媒体的应用思路;还应要厘清并处理好如下基本关系,包括新媒体与少先队员的关系、新媒体与少先队辅导员的关系、新媒体与少先队组织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通过认清优势,更新活动理念、加强培训,提高新媒体素养、加大投入,建设队属新媒体等措施来提升新媒体在活动中应用的实效。
吴志清[4](2021)在《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前大学生群体广泛接受和喜欢的新媒体服务软件,微信正以其独特的功能悄悄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广泛影响着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但受到信息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过程中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趋利避害,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思想实际,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论文以Y大学为例,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文章从微信的产生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特点出发,客观分析了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寻高校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论文在论述微信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强调应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集中分析本研究中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为文章写作提供理论支撑。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大学生群体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要对象,用调查数据说明当前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分析出微信本身、教育者的重视程度、大学生自身、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微信平台管理机制五个方面存在问题,并从中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以Y大学微信公众号为例,根据调查结果和Y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分析其运营特点及功能定位,为下文提出对策提供借鉴性指导。最后,结合高校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建设、加强高校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创新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及能力培养和建立健全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度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如何更好地利用微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陆莉镅[5](2021)在《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学界对“左联”引导下的三次大众化讨论给予了较为充分的关注,但忽视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戏剧大众化是三十年代文艺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左翼戏剧大众化弥补了文艺大众化的实践空白,为推动戏剧走向大众做出了努力,这体现在大众化理论的建构以及戏剧运动的实践过程中。论文在三十年代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上,从大众、革命与民间三方面重新梳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建构,探求戏剧大众化路径的独特之处。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将“大众”作为新的观照对象,确立了“大众”群体的阶级性,在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左翼剧作者试图打破“大众”的阶级框架,推动大众产生了自己的创作,知识分子的话语主体地位由此产生了偏移。而革命作为一种强大的外力推动着戏剧大众化的进程,知识分子更是借由这一外力将大众生活与革命生活进行置换,进一步确立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合法性。推动大众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基点和前提,民间旧形式所具有的民众基础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回归民间,重新发掘地方戏曲形式,而这一转向预示着现代戏剧的内化过程。在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中,大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这是由戏剧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从创作与接受的集体性来说,观众期待促成了左翼戏剧的再创作,创作与接受往往互相影响,剧作者有意突出戏剧的矛盾情节,增强语言的现实指向性,借鉴旧形式,其目的在于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和真实性,在“观与演”的过程中,大众的群体心理,戏剧舞台真实与虚构的交叠扩大了左翼戏剧的影响,推动着戏剧走向大众。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是不完善的,革命形势的急迫往往促成了文艺创作的“急就章”,其功利性色彩过强,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发展为戏剧民族化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大众化的现实指向是民族化发展。只有将外来文艺与本土文艺融合,结合本民族的文艺形式和现实情境,结合大众对于中国民间演剧形式的情感基础,才能促成戏剧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左翼戏剧大众化为中国戏剧到解放区大众化戏剧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探索。
张佳奇[6](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梁巧[7](2021)在《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场域,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短视频在互联网环境中已占据半壁江山,对年轻用户尤其大学生的影响力也日益攀升。了解并克服大学生在网络短视频社区面临的各种挑战是时代新人培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短视频的定义、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对时代新人的内涵、基本素质和价值意蕴进行阐释,可发现,网络短视频与时代新人培养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网络短视频传播受众和时代新人培养对象耦合、网络短视频传播过程和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交融、网络短视频传播效果和时代新人培养成果汇通这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西方相关学科如科技哲学、新闻传播学和社会学中的部分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育人思想当中都蕴含着网络短视频影响时代新人培养的基础资源,这是开展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网络短视频迅猛发展作为时代新人培养的一个重要背景,其给时代新人培养带来了新机遇,也产生了新挑战。一方面,网络短视频拓展了时代新人培养的时空场域,优化了时代新人培养的主客体关系,丰富了时代新人培养的方式手段,也调节了时代新人培养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网络短视频碎片形式削弱了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性,不良内容降低了时代新人培养的实效性,信息选择自由也影响着时代新人培养的针对性,吸引用户模式更是冲击着时代新人培养的自觉性。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网络短视频对大学生的实际影响,进而把握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影响,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作为内在支撑。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短视频既带来明显的积极影响,又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其中,网络短视频在帮助大学生快速接收信息、开拓观察视野、丰富职业选择、缓解身心压力、收获知识技能和满足多元需求等方面作用显着。同时,网络短视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社会责任、综合素质、理想信仰、精神状态、身心健康等产生了负面作用,从而极易对时代新人培养造成不良影响。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探究原因,可以看出,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短视频特点中包含着诱发消极影响的因素。短视频具有时长简短、类型丰富、内容热门、趋势娱乐等特性,这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目光,但一旦引导不好,负面性无限放大,就会对大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第二,与网络短视频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存在漏洞,同时,加强短视频平台自律的行政法规也有待完善。第三,在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中多方教育之间的协同运行效果不佳。主要包括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薄弱,家庭教育防范缺失,学校教育教学存在不足。第四,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平台价值观错位以及平台建设工作懈怠等都加剧了短视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第五,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包括娱乐之风和浮躁之风的存在等都容易造成不良网络短视频在网络环境中屡禁不绝,严重扰乱中国网络文化市场,进而影响时代新人培养。基于原因分析,要从根本上遏制短视频乱象,应对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消极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育者要注意短视频双重影响,通过发挥短视频积极影响和规避短视频消极影响来减少短视频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其次,短视频创作者要通过遵循育人为本原则、构建正向内容体系和优化短视频内容等举措规范短视频内容创作。再次,国家要完善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健全短视频平台加强自律自纠的行业规范,也要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引领短视频内容建设,进而推动网络短视频治理有法可依。同时,在教育方面,要推动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运行,发挥教育合力作用,构建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格局。另外,短视频平台要树立正确价值理念,要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博主准入门槛、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和开发上线优质功能等举措承担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职责。最后,主流媒体要利用其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健康向上环境。
李志[8](2020)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引导、支持和保障的功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论述了有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技术手段、内容管理和方式方法随之发生革新和变化。而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受众来说,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多重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第1章。绪论部分阐明了问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学术界目前对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并深化,虽然学术界已有相关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一方面,重单向研究而缺系统交叉研究,未能将新媒体和高校宣传思想这两个领域的学科知识系统地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成果的种类还不够丰富。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基础。一方面是解释新媒体的概念,从基本情况、信息传播、文化产业等方面介绍新媒体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对宣传思想、高校宣传思想等概念作出解释,其次从工具、有效性提升等角度阐明新媒体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总结梳理了我国宣传思想相关工作理论,主要介绍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党的不同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重点研究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八大以后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第2章和第3章。第2章总结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网络舆论引导不足,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迎来了宣传载体更加丰富,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宣传方法更加多样,师生参与更加积极的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传统宣传思想模式亟待创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宣传思想不可控性加大等挑战。第3章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等原因。第三部分为第4章。第4章研究了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以及对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出策略和方法。要遵循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等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营造良好的宣传思想环境。从策略角度看,要完善领导体制,健全舆情机制,推进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机制,创新工作理念;从具体方法来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媒介素养以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队伍,强化技术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应用,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全文的总结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陈曦[9](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范丽君[10](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二、即时接拉近理想现实距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即时接拉近理想现实距离(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
三、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
一、长住都市 |
二、环绕都市活动 |
三、混合型 |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与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先队活动 |
2.新媒体在教育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
3.少先队改革的需求 |
(二)研究意义 |
1.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少先队活动理论 |
2.有助于指导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实践 |
3.有助于提升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效果 |
(三)研究综述 |
1.少先队活动的相关研究 |
2.新媒体的相关研究 |
3.少先队活动与新媒体的相关研究 |
(四)基本概念厘定 |
1.媒体 |
2.新媒体 |
3.活动 |
4.少先队活动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历程 |
(一)启蒙阶段 |
(二)探索阶段 |
1.建设专属网络阵地 |
2.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 |
3.开始引导健康上网 |
(三)快速发展阶段 |
1.高度重视新媒体 |
2.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 |
3.积极探索新应用 |
(四)深化改革阶段 |
1.在认识基础上强力推动 |
2.积极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
3.不断延伸新媒体应用 |
二、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必要性 |
(一)传统媒体应用于活动中的局限 |
1.信息资源应用不灵活 |
2.活动过程互动欠缺 |
3.活动传播效果有限 |
(二)新媒体应用于活动中的优势 |
1.充实少先队活动内容 |
2.拓宽少先队活动平台 |
3.丰富少先队活动载体 |
4.拉近辅导员与队员距离 |
三、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现状 |
(一)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调查对象及工具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 |
(二)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总体状况 |
1.对新媒体的认知 |
2.对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看法 |
3.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中的条件 |
4.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具体实践 |
5.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中的效果 |
(三)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差异分析 |
1.不同类别辅导员的应用状况 |
2.不同任职时长辅导员的应用状况 |
(四)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现状调查小结 |
1.接受认可普遍化 |
2.应用方式多元化 |
3.应用范围宽泛化 |
4.应用能力差异化 |
四、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对新媒体认知不够清晰 |
2.对新媒体应用于活动看法存在偏差 |
3.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条件欠佳 |
4.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实践流于形式 |
5.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效果不理想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辅导员新媒体素养不足 |
2.辅导员活动理念陈旧 |
3.新媒体建设不够完善 |
4.辅导员创新意识浅薄 |
5.少先队员主体性不凸显 |
五、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理性思考 |
(一)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应遵循的实践依据 |
1.传播过程理论:奠定新媒体应用基础 |
2.全面发展理论:明确新媒体应用目标 |
3.建构主义理论:厘清新媒体应用思路 |
(二)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
1.新媒体与少先队员的关系 |
2.新媒体与少先队辅导员的关系 |
3.新媒体与少先队组织的关系 |
(三)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优化策略 |
1.认清优势,更新活动理念 |
2.加强培训,提升新媒体素养 |
3.加大投入,建设队属新媒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媒体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应用状况调研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微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 |
一、微信概述 |
(一) 微信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微信的特点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三) 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特点 |
三、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一)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互动 |
(三) 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 |
第二章 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四、渗透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 问卷的构成 |
(二)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二、调查情况呈现 |
(一)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 |
(二) 教育工作者使用微信开展工作情况 |
(三) 高校借助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 高校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
(二) 高校应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 高校应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案例分析——以Y大学为例 |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二、Y大学官方微信数据统计分析(2020年6月-2020年10月) |
(一) 每月发文数 |
(二) 总阅读数与头条阅读数 |
(三) 微信传播指数 |
(四) 热点文章排名 |
三、Y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 |
(一) 思想引领功能 |
(二) 教育管理功能 |
(三) 交流分享功能 |
四、Y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特点分析 |
(一) 热点文章阅读量占据主导地位 |
(二) 图文发布时间集中在阅读高峰期 |
(三) 网络语言和美图是热点文章的重要法宝 |
第五章 应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一、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的建设 |
(一)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 |
(二) 建立微信群密切师生联系 |
二、加强高校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
(一) 树立微信教育新理念 |
(二) 提高教育者媒介素养和能力 |
三、创新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呈现形式 |
(一) 加强内容建设,提升文章质量 |
(二) 加强运营建设,创新呈现形式 |
四、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能力培养 |
(一)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二)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五、建立健全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度保障体系 |
(一) 健全高校微信平台领导体制 |
(二) 完善高校微信平台管理和反馈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关于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调查问卷(学生篇) |
2. 关于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调查问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左翼戏剧研究现状 |
3.左翼戏剧大众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建构 |
1.1 “大众”的边界:“大众”主体性的确立 |
1.1.1 “大众”对阶级性的突围 |
1.1.2 建构“大众”话语主体性的可能 |
1.2 革命的导向:大众化认知的趋同化 |
1.2.1 戏剧大众化合法性的确立 |
1.2.2 大众生活与革命生活的置换 |
1.3 回到民间:戏剧大众化的形式变革 |
1.3.1 “排斥旧戏”到“借鉴旧形式” |
1.3.2 发掘“移动演剧”的民众基础 |
第二章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实践探索 |
2.1 “大众参与”进入戏剧运动 |
2.1.1 创作与接受的集体性 |
2.1.2 学生演剧与工人演剧的推进 |
2.1.3 从观赏到行动的被压迫者诗学 |
2.2 从大众化视角看左翼戏剧的概念化创作 |
2.2.1 大众生活的失序与矛盾 |
2.2.2 类型化人物创作的二重性 |
2.2.3 戏剧语言的现实指向 |
2.2.4 民间戏曲形式融入创作 |
第三章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现实归趋 |
3.1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先锋性 |
3.2 大众化的现实指归——民族化 |
3.3 情感的“驯化”:左翼戏剧大众化到延安戏剧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网络语言研究 |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取向 |
(二)研究方法 |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
(一)学界相关分析 |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
(一)序列的类型 |
(二)序列的特征 |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
(一)话轮上的异同 |
(二)序列上的异同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
(一)人际隐喻 |
(二)即时转喻 |
(三)指称与互文 |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
(二)伦理对策 |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
二、现实应用 |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
二、不足与期待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硏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网络短视频和时代新人培养概述 |
一、网络短视频的基本问题界定 |
(一)网络短视频的内涵 |
(二)网络短视频的类型 |
(三)网络短视频的特征 |
二、时代新人培养的相关问题厘清 |
(一)时代新人的内涵 |
(二)时代新人培养的目标定位 |
(三)时代新人培养的价值意蕴 |
三、网络短视频与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联系 |
(一)传播受众和培养对象耦合 |
(二)传播过程和培养过程交融 |
(三)传播效果和培养成果汇通 |
第二章 网络短视频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时代新人培养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人与技术互动思想 |
(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三)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学说 |
二、西方相关学科中关于育人的理论借鉴 |
(一)科技哲学中的技术哲学思想 |
(二)传播学中关于媒介育人的理论 |
(三)社会学中的社会行动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理论指导 |
(一)毛泽东“又红又专”人才思想 |
(二)邓小平“四有”新人理论 |
(三)江泽民“四个统一”理论 |
(四)胡锦涛的人才观 |
(五)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分析 |
一、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现状问卷调查概况 |
(一)调查问卷目的和样本选择 |
(二)调查问卷设计思路及内容 |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网络短视频为时代新人培养带来新机遇 |
(一)扩大时代新人培养场域和优化主客体关系 |
(二)丰富时代新人培养手段和调节教育内容 |
(三)促进大学生信息接收和开拓观察视野 |
(四)拓宽大学生职业选择和缓解身心压力 |
(五)帮助大学生收获知识技能和满足多元需求 |
三、网络短视频给时代新人培养带来新挑战 |
(一)削弱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
(二)降低时代新人培养的针对性和自觉性 |
(三)消解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动摇理想信仰 |
(四)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扭曲价值观念 |
(五)冲击大学生健康精神状态和淡化社会责任 |
第四章 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一、短视频特点包含诱发消极影响的因素 |
(一)较短时长加剧大学生时间碎片化特征 |
(二)多样类型迎合大学生差异化观看需求 |
(三)热门内容激发大学生“求异”心理 |
(四)娱乐化趋势妨碍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 |
二、短视频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一)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存在漏洞 |
(二)加强短视频平台自律的行政法规有待完善 |
三、三方教育协同培育时代新人的运行不畅 |
(一)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
(二)家庭教育防范欠缺 |
(三)学校教育教学不足 |
四、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
(一)平台价值观错位 |
(二)平台建设工作懈怠 |
五、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良风气 |
(一)娱乐之风渐长使大学生对短视频危害掉以轻心 |
(二)浮躁之风蔓延使大学生对时间和精力珍视不足 |
第五章 应对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影响的对策 |
一、注意网络短视频双重影响 |
(一)发挥短视频的积极影响 |
(二)规避短视频的消极影响 |
二、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创作 |
(一)遵循育人为本原则确定短视频载体 |
(二)构建正向内容体系引领主流价值 |
(三)优化短视频内容增强育人实效 |
三、完善网络短视频治理的法律法规 |
(一)完善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 |
(二)健全平台自律自纠的行业规范 |
(三)加强网络监管引领短视频内容建设 |
四、构建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格局 |
(一)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践行时代新人培养的新要求 |
(二)家庭有效防范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源头作用 |
(三)高校完善教育教学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
五、落实互联网企业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 |
(一)加大监管力度剔除不良短视频内容 |
(二)提高博主准入门槛促进互联网从业人员自律 |
(三)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坚定正确舆论宣传方向 |
(四)及时推动新技术开发和新功能上线 |
六、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健康向上环境 |
(一)利用传播力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 |
(二)利用引导力推动各新闻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
(三)利用影响力推动全社会协同助力网络环境改善 |
(四)利用公信力遏制网络和社会中的歪风邪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网络短视频对青年的影响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新媒体 |
1.1.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
1.1.3 新媒体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2 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3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4 邓小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5 江泽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6 胡锦涛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7 习近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8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 |
第2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
2.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
2.1.1 网络舆论引导不足 |
2.1.2 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 |
2.1.3 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 |
2.1.4 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 |
2.1.5 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 |
2.1.6 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 |
2.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 |
2.2.1 宣传载体更加丰富 |
2.2.2 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 |
2.2.3 宣传方法更加多样 |
2.2.4 师生参与更加积极 |
2.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
2.3.1 主流宣传思想遭受冲击 |
2.3.2 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亟待创新 |
2.3.3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 |
3.2 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 |
3.3 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
3.4 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 |
3.5 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 |
3.6 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 |
第4章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 |
4.1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 |
4.1.1 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的原则 |
4.1.2 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的原则 |
4.1.3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的原则 |
4.1.4 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的原则 |
4.2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策略 |
4.2.1 完善领导体制 |
4.2.2 健全舆情机制 |
4.2.3 推进依法管理 |
4.2.4 加强制度建设 |
4.2.5 落实保障机制 |
4.2.6 创新工作理念 |
4.3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 |
4.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 |
4.3.2 提高媒介素养,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 |
4.3.3 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4.3.4 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
4.3.5 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团队 |
4.3.6 强化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术应用 |
4.3.7 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关于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调查问卷 |
(9)《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综述简析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知识借鉴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
(一) “接受者中心” |
(二) “隐含的读者” |
(三) “审美经验” |
(四) “期待视野” |
(五) “召唤结构” |
(六) “读者参与” |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
(一) 网络语言特点 |
(二) 话语变革原则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结语 |
附录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即时接拉近理想现实距离(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3]新媒体应用于少先队活动的实践与理性思考[D]. 曹绍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D]. 吴志清. 扬州大学, 2021(09)
- [5]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D]. 陆莉镅. 河北大学, 2021(02)
- [6]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梁巧. 兰州大学, 2021(02)
- [8]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 李志. 南昌大学, 2020(02)
- [9]《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10]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