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度黑龙江省安达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吉玉洁[1](2021)在《韩城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前后水质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韩城市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下水是其重要的饮用水水源。有关部门在日常饮用水水质监测中发现当地存在饮水氟超标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并在地方病调查中发现饮水型氟中毒患者,于是开展了降氟改水工程。当地最早实施的改水工程至今已将近30年。本研究在收集韩城市氟病村改水前的水质资料和2020年采取的包括氟病村在内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改水前后氟病村饮水工程水体的水质特征,并采用改进的基于健康风险指数的水质指数法评价了改水前后韩城市饮用水的综合水质,并运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了随机对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韩城市氟病村改水后工程运行良好,水氟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目前现存的饮水型氟中毒患者均出生在氟病村改水之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显着降低。通过实施降氟改水工程,提高了氟病村居民的饮水安全。(2)改水前后大部分化学指标在枯水期的浓度均低于丰水期,枯水期的水质较丰水期的水质好。改水前,各个监测点存在个别化学指标超标的现象。改水后,各指标浓度均在饮用水的标准限值内,各化学指标浓度与改水前相比有所降低和改善,特别是改水后水氟浓度明显降低,表明改水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高氟饮水问题。(3)采用基于健康风险指数的水质指数法对研究区饮用水综合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的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指数。同时,健康风险较高的污染物在水质指数法计算中的权重也较大。改水后氟病村的水质综合指数均低于改水前,水质等级有所提高,当地的降氟改水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氟病村的高氟饮水问题。(4)对比改水前后饮用水对人体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改水后的健康风险小于改水前。对比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和基于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发现大部分不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超标概率要高于确定性健康评价。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非致癌因子F-的浓度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的影响最大,致癌因子Cr6+浓度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总风险指数贡献最大,与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相同。
李渊[2](2020)在《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文中提出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汾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分析多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态风险和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1、山西省改善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7–1 mg/L,但在未处理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为1.8–6.2 mg/L。山西省分别有10%、1.3%和0.06%的儿童存在患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症的风险。对于一些儿童存在高氟风险的特定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太原市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1–5.7 mg/L。50%的饮用水样品显示氟化物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小日摄入量(0.5 mg/L),37.53%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5–1.0 mg/L,12.37%的氟化物浓度高于1.0 mg/L。由于郊区(煤矿和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所在地)水资源利用率高于城市,郊区需要更多的地下水保护政策。3、2010–2017年,人为因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F和As增加趋势显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和砷的浓度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上升。太原市大部分地区健康风险较低,太原市南部地区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砷浓度波动比氟化物浓度波动大。4、2009–2018年,高浓度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植被指数(NDVI)较低的地区。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地下水中高浓度污染物出现的频率较低。5、引黄工程水化学指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中游河段水质较差,有80%的年平均值接近污染边缘,下游河段总磷和总氮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需要重视铜和锌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破坏作用。
赵宇,张春年,康敬,张卓[3](2015)在《黑龙江省2014年氟骨症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氟骨症病情现状,为2015年消除地方性氟中毒终期考核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相关监测方案,对监测村适宜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计算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计检查1 101人,在改水工程检出氟骨症病例2人,检出率为1%;在改水工程水氟超标或工程不能正常运转甚至报废村,检出X线氟骨症病3例,检出率为0.8%;在未改水村检查确诊氟骨症患者64例,检出率为18%。已改水与未改水村氟骨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7,P<0.01)。结论多年来开展的改水工程成效明显,巩固工作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没有采取改水措施的地区,已成为了目前的发病较多的地区,应考虑扩大改水工程的范围。
马坤[4](2012)在《北方某地农村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及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改水降氟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基本防治策略。它通常包括打深井、引水、理化除氟等多种形式。在改水降氟工程竣工以后进行的运行现状和效果评估调查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工程水氟超标或者已经报废。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后果为病区居民继续饮用高氟水,面临氟中毒的风险。因此,分析非正常运行改水降氟工程成因及其经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分析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或报废的原因;收集改水降氟工程建设成本和经常性成本信息,对改水降氟工程进行相关经济学分析。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已查明防病改水地区范围内抽取一定数量的水氟超标工程和报废工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分析造成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的原因,对改水降氟工程的成本和使用情况作描述性研究,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4.1在39处改水降氟工程中,水氟超标主要原因为井壁破裂和除氟设备老化,分别占到51.28%和41.03%;其次为无人管理和缺乏除氟药剂,各占5.13%和2.56%。4.28处改水降氟工程的主要报废原因为超过使用年限和管壁破裂,各占50.00%和25.00%;其次为水质太差和水量不足,分别占12.50%和12.50%。4.318处水氟超标工程既往正常运转状态下提供低氟水的平均年限为16.86±7.94年,8处已报废工程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5.76±5.01年,均超过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4.4本次调查选取的18处水氟超标工程的建设成本均值为21.11±6.50万元,经常性成本均值为1.74±1.45万元/年:8处报废工程的建设成本均值为14.19±3.69万元,经常性成本均值为0.98±0.45万元/年。4.5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后,所在自然村多数选取再次改水,极少数采取在原工程基础上更换设备的方式。经统计学分析,再次改水和更换设备在建设成本、经常性成本、年均总成本和人均年成本上均无显着性差异。4.6改水降氟工程报废后,多数自然村选择建造单村工程,少数建造联合工程。单村工程时在建设成本、经常性成本和年均总成本上均小于村联合工程,但在人均年成本上二者无显着统计学差异。4.78处报废改水降氟工程的实际服务效益年为1806.63万元·年,预期服务效益年为1702.50万元·年,实际值为预期值的106.12%。结论5.1改水降氟工程的水氟超标问题主要出现在除氟设备老化和井壁破裂这两个环节上,少数由管理不当和资金缺乏所致。5.2使用年限过长和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管壁破裂是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主要原因。5.3在发现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以后,无论选择再次改水或原工程基础上更换设备,其成本投入没有差别。5.4建造单村工程和村联合工程的人均年成本投入没有差异。5.5改水降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邴智武[5](2009)在《松嫩平原地下水氟、砷的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工程”和吉林省地调局“吉林省西部高氟、高砷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项目。松嫩平原地下水原生水质不佳,是我国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长期以来由于水质问题导致该区地下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保证区域饮水安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展地下水中氟、砷中毒的研究十分必要。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借助野外调查、测试分析及数据分析技术等,结合地质、地貌特点,开展了松嫩平原地下水氟、砷的分布特征及相关的水化学特征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组实测数据及对比国内氟、砷中毒地区,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氟、砷的来源,归纳总结了影响两者富集的因素,提出了典型区地下水氟、砷的富集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富集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宏观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地区进行地下水中氟、砷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总结。
赵丽军,刘运起,于光前,孙殿军[6](2009)在《2005年和2006年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掌握2005、2006年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订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调查监测县(市)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及改水降氟工程质量。在监测点采集居民户水样、8~12岁儿童尿样,水、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查8~12岁儿童牙齿,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结果①2005年全国地氟病监测县平均改水率为71.78%(2462/3430),2006年新增改水村(屯)31个,平均改水率为72.68%(2493/3430),比2005年提高0.90%。②两年降氟改水工程报废率在10%左右,水氟超标率在30%左有。③约50%的监测点水氟超标,主要集中在1.0~2.0mg/L,亦有50%以上监测点儿童尿氟几何均数超过正常值标准(1.4mg/L)。④儿童氟斑牙病情处于控制线标准(30%)以下的监测点还比较少,有部分监测点多年以来病情始终处于中、重病区水平。结论两年来饮水型地氟病监测县改水率表现为增长,但幅度较小;改水工程报废和水氟超标现象普遍;大部分监测点儿童氟斑牙病情尚未达到控制标准。
黎昌健,蒙衍强,蒋才武[7](2008)在《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研究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综述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调查地氟病在各省、市、自治区的流行现状,除上海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受地氟病影响的区域,全国有病区县1226个,受威胁人口超过2亿人,我国是地氟病的高发区,认为减少氟摄入量,对于高氟地区降低氟中毒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黎昌健[8](2008)在《防龋型免疫球蛋白在牙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龋齿被认为是多因素疾病,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中国是受地氟病影响较大的国家,全国有病区县1226个,受威胁人口超过2亿人,氟对生活在高氟区的人群来说是祸而不是福。因此以IgY微胶囊应用于牙膏以取代含氟牙膏用于防龋是牙膏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通过研究牙膏基本配方及工艺以及IgY牙膏的稳定工艺,初步探讨了IgY在牙膏中的应用。通过膏体基本配方和基本工艺的研究,以及用破坏性试验考查配方的稳定性,使用干法二步法制膏工艺,可以获得相对好的稳定性,碳酸钙型配方和二氧化硅型配方均可用于IgY试验。研究了IgY的防龋功效,通过比较试验IgY微胶囊和干粉在牙膏内的稳定性,检测IgY的急性毒性,临床试验牙菌斑清除实验和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等实验,牙膏内的IgY微胶囊在常温下一年保持69%的活性,45℃下8周保持59%的活性;而牙膏内的IgY干粉却没有活性;急性毒性检测结果LD50>5.00g/kg;试验组受试者在使用添加抗龋微胶囊牙膏刷牙后,牙菌斑清除率相对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试验组受试者在使用添加抗龋微胶囊牙膏刷牙后变形链球菌计数和变形链球菌占口腔总厌氧菌群的百分率呈下降趋势,连续使用7天后,变形链球菌计数和变形链球菌占口腔总厌氧菌百分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基线比有显着性差异。因此,IgY的微胶囊化可以有效保持IgY的长期活性;IgY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牙膏含20ppm的IgY微胶囊具有预防龋齿的效果。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IgY遭到破坏,调整了制膏工艺,用Dinex H85中试机试验,保护措施有真空搅拌IgY而无均质、改专用出膏泵而非均质机出膏,结果发现,新工艺没有破坏IgY微胶囊颗粒,IgY微胶囊牙膏生产工艺可以应用到大生产。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IgY微胶囊可应用于防龋牙膏的重要原料,本研究也可以为生产含IgY微胶囊提供指导意见。
陶新[9](2005)在《纳米级镁铝复合氧化物(MAO)吸附猪饲粮过量氟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成功构建的纳米级镁铝复合氧化物(MAO)在体外对氟具有专性高效吸附功用,继而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研究MAO在猪体内对日粮过量氟的吸附效果,并从猪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组织中氟残留、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以及组织器官的功能等方面探讨了MAO对过量氟所致动物不良影响的缓解作用。 饲养试验采用2×2二因子有重复试验设计,选择96头体重24.14±1.12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组,基础日粮含氟50.0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2%MAO(MAO组)、150mg/kg氟(F组)、0.2%MAO+150mg/kg氟(F+MAO组)。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84d。试验期间密切观察猪群的生长情况,饲养试验结束前10d,从每个重复中各选体重相近的2头猪(公母各半),共24头,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按体重相近的要求从每组中各选取8头猪(公母各半),共32头,按常规方法屠宰,取组织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体外吸附试验结果揭示:MAO在体外一定pH值和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pH值在2-8的范围内,其吸附量最高可达763.98mg/kg,pH=4时达吸附最高峰。温度对MAO的吸附性能无显着影响。同一溶液中,F的同族元素Cl,Br,I对MAO吸附氟的效果无显着干扰作用。MAO的吸附性能稳定,溶液的pH从2升高到8,均无解吸现象。其吸附过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描述。 饲养试验结果表明:F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降低了8.22%(P<0.05);F+MAO组的日增重比F组提高了8.09%(P<0.05)。F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了8.11%(P<0.05);F+MAO组的料重比与F组相比降低了6.88%(P<0.05);MAO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 消化试验结果显示:F组干物质、粗蛋白、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F组的干物质、粗蛋白、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了8.96%(P<0.05)、11.17%(P<0.05)、16.59%(P<0.05)和10.17%(P<0.05);F+MAO组干物质、粗蛋白、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比F组分别提高了9.11%(P<0.05)、10.43%(P<0.05)、19.0%(P<0.05)和12.71%(P<0.05);MAO组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氟或MAO的添加对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明显影响(P>0.05)。 软组织器官氟残留测定结果:MAO组肌肉、肝脏、肾脏和脂肪中氟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0.71%(P<0.05)、49.35%(P<0.05)、40.80%(P<0.05)和38.60%(P<0005);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组[10](2004)在《2002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文中指出目的掌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效果及病情变化动态,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地氟病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①无论饮水型病区还是燃煤型病区的防治措施完成率和合格率,仍有一些省份处于较低水平。②全国大部分监测点的病情不是很重,但仍然有黑龙江、新疆、贵州、四川等病情严重的地区。结论地氟病防治工作是长期的,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储备。
二、1998年度黑龙江省安达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度黑龙江省安达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韩城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前后水质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饮水安全问题 |
1.2.2 饮用水中的氟 |
1.2.3 水质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 |
1.2.4 不确定性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规划与人口 |
2.2.2 经济概况 |
第3章 韩城市饮水改水工程与地方病 |
3.1 饮用工程基本情况 |
3.1.1 历史供水情况 |
3.1.2 历史水氟含量 |
3.2 改水工程基本情况 |
3.2.1 改水工程 |
3.2.2 供水基本现状 |
3.3 地方性氟中毒情况 |
3.4 小结 |
第4章 氟病村改水前后水质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1 采样点的布设 |
4.1.2 样品采集 |
4.1.3 监测指标及分类 |
4.1.4 样品测定 |
4.2 改水前化学指标分析 |
4.2.1 枯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
4.2.2 丰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
4.2.3 枯水期和丰水期指标对比 |
4.3 改水后化学指标分析 |
4.3.1 枯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
4.3.2 丰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
4.3.3 枯水期和丰水期指标对比 |
4.3.4 水化学特征 |
4.4 改水前后水质特征 |
4.4.1 微生物指标 |
4.4.2 毒理学指标 |
4.4.3 一般化学指标 |
4.5 小结 |
第5章 改进的水质综合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1.1 水质评价方法 |
5.1.2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5.1.3 健康风险权重模型(HRWM) |
5.2 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
5.2.1 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
5.2.2 改水前确定性健康风险 |
5.2.3 改水后确定性健康风险 |
5.3 水质评价结果 |
5.3.1 水质评价标准 |
5.3.2 改水前水质 |
5.3.3 改水后水质 |
5.3.4 改水前、后综合水质对比 |
5.3.5 HRWM与EWM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Monte-Carlo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不确定性分析 |
6.1.1 不确定性来源和分类 |
6.1.2 健康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
6.2 Monte-Carlo法 |
6.2.1 蒙特卡罗模拟的基本步骤 |
6.2.2 基于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分析 |
6.3 健康风险评价 |
6.3.1 基于Monte Carlo的枯水期健康风险 |
6.3.2 基于Monte Carlo的丰水期健康风险 |
6.3.3 与确定性健康风险对比 |
6.4 敏感性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
1.1.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2 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 |
1.1.3 中国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1.4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
1.2 饮用水中砷的研究现状 |
1.2.1 砷的来源和危害 |
1.2.2 砷对人体的影响 |
1.2.3 中国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2.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 |
1.3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
1.3.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1.3.3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4 生态风险评价 |
1.4.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1.4.2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5 健康风险评价 |
1.5.1 健康风险评价 |
1.5.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1.6 人类活动对饮用水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
1.6.1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2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3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3 样品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 |
2.2.2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2.2.3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时间分布格局 |
2.2.4 儿童患病风险分析 |
2.2.5 饮水氟摄入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 讨论 |
2.3.1 氟化物的时空动态分析 |
2.3.2 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3 各地氟化物浓度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饮用水源中氟化物的分布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样品分析 |
3.1.4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地下水氟浓度的描述性统计 |
3.2.2 地下水氟化物的时间动态 |
3.2.3 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动态 |
3.2.4 健康风险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下水中氟和砷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浓度 |
4.2.3 健康风险评价 |
4.2.4 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植被覆盖变化与饮用中氟和砷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5.1.3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和NDVI关系 |
5.2.2 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DVI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引黄工程其他水质指标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1.3 样品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实验结果 |
6.2.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 |
6.2.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 |
6.2.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 |
6.2.4 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
6.2.5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
6.3 讨论 |
6.3.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的探讨 |
6.3.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的探讨 |
6.3.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的探讨 |
6.3.4 引黄工程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探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黑龙江省2014年氟骨症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北方某地农村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及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分子式和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改水降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改水降氟工程相关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选择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第三章 结果 |
3.1 调查点概况 |
3.2 调查点病区分布 |
3.3 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原因分析 |
3.4 改水降氟工程报废原因分析 |
3.5 改水降氟工程经济学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分析 |
4.2 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情况 |
4.3 改水降氟工程经济学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 超标工程调查表 |
附件2 报废工程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松嫩平原地下水氟、砷的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中氟的富集规律研究 |
1.2.2 地下水中砷的富集规律研究 |
1.2.3 松嫩平原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2.1 地形 |
2.2.2 地貌 |
2.2.3 与氟、砷有关的微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3.1 气候 |
2.3.2 水文 |
2.4 地方病现状 |
第3章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3.1 地层 |
3.1.1 前第四纪地层 |
3.1.2 第四纪地层 |
3.2 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
3.2.1 地质构造 |
3.2.2 新构造运动 |
3.3 水文地质概况 |
3.3.1 东部和北部高平原水文地质区 |
3.3.2 中部低平原水文地质区 |
3.3.3 西部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区 |
3.4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
3.4.1 东部高平原 |
3.4.2 中部低平原 |
3.4.3 西部山前倾斜平原 |
第4章 松嫩平原地下水氟、砷分布及富集特征 |
4.1 样品的部署、采集与测试 |
4.1.1 样品的部署 |
4.1.2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4.2 数据综合分析方法 |
4.3 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4.3.1 地下水化学类型 |
4.3.2 主要化学组分含量与分布特征 |
4.3.3 与氟、砷相关的水化学特征 |
4.4 松嫩平原地下水氟、砷的分布特征 |
4.4.1 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 |
4.4.2 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 |
4.5 高氟、高砷区地下水氟、砷的富集特征 |
4.5.1 典型地区的选取 |
4.5.2 地下水中氟、砷的富集规律 |
4.6 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中氟、砷富集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 |
5.1 物源分析 |
5.1.1 地下水中氟的来源 |
5.1.2 地下水中砷的来源 |
5.2 地下水中氟、砷富集的影响因素 |
5.2.1 地下水氟的富集 |
5.2.2 地下水砷的富集 |
5.3 典型地区地下水中氟、砷的富集特征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主要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7)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氟病简介 |
2 氟与人体健康 |
3 地氟病在全球影响区域 |
4 地氟病在中国大陆影响区域 |
4.1 北京 |
4.2 天津 |
4.3 内蒙古 |
4.4 辽宁 |
4.5 吉林 |
4.6 黑龙江 |
4.7 河北 |
4.8 山西 |
4.9 山东 |
4.10 河南 |
4.11 陕西 |
4.12 宁夏 |
4.13 甘肃 |
4.14 新疆 |
4.15 青海 |
4.16 西藏 |
4.17 云南 |
4.18 四川 |
4.19 重庆 |
4.20 贵州 |
5 小结与展望 |
(8)防龋型免疫球蛋白在牙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地氟病简介 |
1.2 氟与人体健康 |
1.3 地氟病在全球影响区域 |
1.4 地氟病在中国大陆影响区域 |
1.4.1 北京 |
1.4.2 天津 |
1.4.3 内蒙古 |
1.4.4 辽宁 |
1.4.5 吉林 |
1.4.6 黑龙江 |
1.4.7 河北 |
1.4.8 山西 |
1.4.9 山东 |
1.4.10 河南 |
1.4.11 陕西 |
1.4.12 宁夏 |
1.4.13 甘肃 |
1.4.14 新疆 |
1.4.15 青海 |
1.4.16 西藏 |
1.4.17 云南 |
1.4.18 四川 |
1.4.19 重庆 |
1.4.20 贵州 |
1.4.21 广西 |
1.4.22 广东 |
1.4.23 海南 |
1.4.24 江西 |
1.4.25 湖南 |
1.4.26 湖北 |
1.4.27 福建 |
1.4.28 浙江 |
1.4.29 安徽 |
1.4.30 江苏 |
1.5 含氟牙膏问题 |
1.6 小结 |
1.7 IgY简介及应用前景 |
1.7.1 免疫球蛋白(IgY)简介 |
1.7.2 免疫球蛋白(IgY)的制备方法 |
1.7.3 氟的防龋机制 |
1.7.4 免疫球蛋白(IgY)的防龋机制 |
1.7.5 免疫球蛋白(IgY)在牙膏中的应用 |
1.7.6 小结 |
第二章 牙膏基本配方试验 |
2.1 牙膏试验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配方 |
2.2 牙膏试验样品分析检测 |
2.2.1 检测材料与设备 |
2.2.2 检测方法 |
2.2.3 检测结果 |
2.3 牙膏试验样品破坏性试验 |
2.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3.2 试验方法 |
2.3.3 试验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防龋型免疫球蛋白(IgY)牙膏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1.1 主要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配方 |
3.2.2 制膏工艺 |
3.2.3 检测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牙膏生产工艺试验 |
4.1 牙膏生产工艺试验 |
4.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1.2 试验配方 |
4.1.3 试验方法 |
4.2 氢氧化钠替代试验 |
4.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样品检测 |
4.3.1 检测材料与设备 |
4.3.2 检测方法 |
4.3.3 检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9)纳米级镁铝复合氧化物(MAO)吸附猪饲粮过量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氟的研究简史 |
2 氟的理化性质 |
3 氟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4 氟在机体内的代谢 |
4.1 氟的吸收 |
4.2 影响氟吸收的因素 |
4.3 氟在体内的分布与蓄积 |
4.4 氟的排泄 |
5 过量氟的毒性及其机理 |
5.1 骨骼系统 |
5.2 胃肠道 |
5.3 肝 |
5.4 肾 |
5.5 脑 |
5.6 免疫系统 |
5.7 内分泌腺 |
5.8 生殖系统 |
5.9 氟的遗传毒性 |
5.10 氟中毒的作用机理 |
6 氟与其它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 |
6.1 氟与矿物质 |
6.2 氟与蛋白质、脂肪 |
6.3 氟与维生素 |
7 过量氟对人类和畜禽业的危害 |
7.1 过量氟对人类的危害 |
7.2 过量氟对畜禽业的危害 |
8 降低氟的主要措施 |
8.1 去除水溶液中的氟 |
8.2 饲料级磷酸氢钙脱氟的主要措施 |
8.3 减轻动物氟中毒的方法 |
9 氟化物的分析方法 |
9.1 氟化物分析前处理方法 |
9.2 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MAO的构建及其体外吸附氟性能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F~-的检测方法 |
2.2 吸附量的计算 |
2.3 吸附等温线 |
3 数据处理 |
4 试验结果 |
4.1 吸附动力学 |
4.2 吸附等温线 |
4.3 MAO浓度的影响 |
4.4 F~-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4.5 pH值的影响 |
4.6 吸附过程中溶液体系pH值的变化 |
4.7 温度的影响 |
4.8 解吸试验 |
4.9 其它离子的影响 |
5 讨论 |
5.1 MAO的结构特征 |
5.2 MAO的吸附容量 |
5.3 影响MAO对F~-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
5.4 MAO应用于动物饲养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饲养试验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饲养试验 |
2.2 消化试验 |
2.3 屠宰试验 |
2.4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
2.5 氟含量的测定 |
2.6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2.7 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的测定 |
2.8 血清中C3和C4水平的测定 |
2.9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10 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11 血清激素水平的测定 |
2.12 组织铁、铜、锌、锰的测定 |
2.13 组织钙、磷的测定 |
2.14 血清生化指标及其它相关酶的测定 |
2.15 肝和肾组织中核酸含量的测定 |
2.16 切片制备和显微观察 |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临床症状 |
4.2 剖检症状 |
4.3 生长性能 |
4.4 养分表观消化率 |
4.5 组织样品中氟的含量 |
4.6 内脏器官相对重量 |
4.7 免疫指标 |
4.8 血清和组织抗氧化指标 |
4.9 血清激素水平 |
4.10 组织中铁、铜、锌和锰的分布 |
4.11 组织中钙和磷含量分析 |
4.12 其它相关指标的分析 |
4.13 肝肾组织中核酸和总蛋白含量 |
4.14 组织切片观察 |
5 讨论 |
5.1 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
5.2 消化性能 |
5.3 组织中氟的残留 |
5.4 免疫功能 |
5.5 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 |
5.6 内分泌功能 |
5.7 组织微量元素分布 |
5.8 钙磷代谢 |
5.9 组织中核酸和蛋白含量的分析 |
5.10 组织器官功能 |
参考文献 |
提示 |
创新点 |
附录 论文发表 |
致谢 |
(10)2002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监测内容: |
2.监测点: |
3.监测方法: |
结果 |
一、饮水型病区 |
1. 饮水型病区监测县改水任务完成情况: |
2. 饮水型病区监测县集中式改水降氟工程水氟监测情况: |
3. 饮水型病区监测点水氟: |
4. 儿童氟斑牙病情: |
5. 儿童尿氟: |
二、燃煤污染型病区 |
1. 监测县改炉改灶完成情况: |
2. 监测县降氟炉灶质量抽查结果: |
3. 监测点室内空气日平均氟水平: |
4. 监测点主要食物氟的测定: |
5.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 |
6.8~12岁儿童尿氟: |
讨论 |
1.防治措施落实进度: |
2.降氟设施质量: |
3.环境氟: |
4.病情: |
5. 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四、1998年度黑龙江省安达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韩城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前后水质及健康风险评价[D]. 吉玉洁. 长安大学, 2021
- [2]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D]. 李渊. 山西大学, 2020(12)
- [3]黑龙江省2014年氟骨症监测结果分析[J]. 赵宇,张春年,康敬,张卓.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04)
- [4]北方某地农村改水降氟工程非正常运行原因及经济学分析[D]. 马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4)
- [5]松嫩平原地下水氟、砷的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邴智武. 吉林大学, 2009(09)
- [6]2005年和2006年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报告[J]. 赵丽军,刘运起,于光前,孙殿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09(02)
- [7]地氟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现状[J]. 黎昌健,蒙衍强,蒋才武. 实用预防医学, 2008(04)
- [8]防龋型免疫球蛋白在牙膏中的应用研究[D]. 黎昌健. 江南大学, 2008(04)
- [9]纳米级镁铝复合氧化物(MAO)吸附猪饲粮过量氟的研究[D]. 陶新. 浙江大学, 2005(08)
- [10]2002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J].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