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给心灵一道风景(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陈娟娟[2](2021)在《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则臣是当代文坛的一位重要青年作家。从书写内容看,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京漂系列”、“校园系列”、“谜团系列”和“故乡系列”。其中,属于“故乡系列”的运河叙事构成其小说创作的根基,这也显示了对其小说运河叙事研究的必要性。徐则臣在其小说创作中对大运河作了多维呈现:作为地理空间的大运河是真实存在的,与作者的故乡“共在”;作为心理空间的大运河是作者和小说人物心灵的寄托与归宿,同时也作为他们精神救赎的神圣场域;作为文化符号的大运河则在展现独特的“运河文化”,也在显示它作为中西文明交流纽带的重要功能。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技巧。叙事角度方面,徐则臣灵活运用了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在多种叙事视角之间交替转换,借以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叙事时间上,作者运用多种叙事时序和时空交错的手法形成了快慢不一的叙事节奏,打破了整一的时间顺序,造成了艺术上的陌生感,增强了运河叙事的吸引力;叙事结构上,作者对传统叙事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在多条线索的交织中安排情节,展现故事全貌。此外,作者还创造性地使用了对称结构,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与完美统一。徐则臣的小说运河叙事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性。从审美形态看,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表现为清逸灵动的自然美、丰富立体的人性美和直击人心的悲剧美;从艺术效果来说,因为大运河沟通中国南北的宏大、宽阔、深邃以及厚重的历史感,给徐则臣的运河叙事带来了宏阔的审美气象与繁复的艺术特质。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是对以往运河叙事的继承与发展,也为当代文学怎样将地理景观带入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徐则臣的运河叙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古今维度中关注并思考了大运河的重要文化意义和价值,给人带来了深长的思索。
刘涵[3](2021)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文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将统编本初中语文六册教材选文与原文逐字逐句对比,我们发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标点符号加工有四百多处,这四百多处加工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本文围绕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标点符号的加工,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梳理统编本教材选文标点符号的加工情况并探究原因;另一方面,思考如何将这种加工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提出教学策略。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理清标点符号加工的概况。由此得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标点符号共有替换、增加、删减三种加工类型,以及仅增加、仅替换、增加+替换、删减+替换、删减+增加+替换五种加工类型组合方式;在年级分布上,标点符号加工数量以七到九年级为阶梯依次递减;在加工程度上,文学文本加工数量高于非文学文本。第二章统计分析点号加工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句内点号加工程度高于句末点号,加工原因可以从规范角度、停顿角度、语气角度、情感角度等方面进行归因,但点号的加工存在不一致和弱化文章意蕴两点待商榷的地方。第三章统计分析标号的具体情况。由本章可以得出标号最主要的加工类型为替换,其次为删减和增加,标号的加工主要遵循规范性、时代性、生动性等原则,但同样标号存在加工标准不明确以及加工后减少文章生动性两处待推敲的地方。第四章按照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板块探究标点符号加工的教学应用策略,提出教师应该基于学情成为标点符号的“加工者”。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4](2021)在《白水台》文中指出一场不寻常的纠纷引出一个温暖的话题:谁来赡养正在随古老牧歌老去的一代人?谁又来以新的方式延续这歌声,让传统的草原生活和草原精神得以发展?白水台村的老牧民尤莱·叶森将他大哥的遗孤叶瑞克抚养成人,视如己出,却被叶瑞克以侵占草原使用权为由告到了乡司法所。年轻的包户干部,汉族姑娘"孟"为解决这场纠纷,倾听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引出这个家族关于一匹马的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赵崇雯[5](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研究 ——基于2020年100道作文题的考查分析》文中认为高中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命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语文核心素养的出现对作文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当前命题还存在范围过于狭隘、忽视创新思维发展、审美感受空间不足和多元文化缺失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多元的,其中,扩宽命题范围、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创设审美感受空间、融入多元文化都是重要的策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为作文命题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论述了高中作文命题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作文命题进行概述,介绍了相关概念以及核心素养与作文命题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作文命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丰富学生生活实际、满足考场作文需要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命题要遵守语言潜能的开发、思维品质的形成、审美情趣的创造、文化修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主要从范围、形式、内容和内涵等方面分析命题存在命题范围过于狭隘、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忽视审美创设、缺少多元文化参与等四个方面的不足。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适合学生生活和符合学生能力设计开放性命题、打破思维定式和调动隐性知识设计创新性命题、创设审美情境和塑造审美主体设计审美性命题、加强传统文化联系以及发掘当代文化价值设计多元文化命题等方面的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文内容,并分析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牛浩宇[6](2021)在《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命感性独有的审美偏好。他的审美革新以创作者、文本、欣赏者和文化等因素互渗的动态方式源源不断地流溢感性。既是他尊重文学本身和在乎现代文学发展前途的理想追求,又是聚焦生命个体的感性状态和重视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感性经验的表现。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就施蛰存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进行梳理,这一内涵和理念构成了将审美作为策略进行文学革新的基础。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对传统美学和古事题材天然贴近,把它们和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一起作为发展自由创作和追寻审美独立的现代性资源进行转换,追求新奇的审美风格,消减了学院主义意识,以抽象的自由和破坏性的先锋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第二章从审美对象具体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以感性为主题词灌注的记忆、情感、爱欲和精神下,采集了江南古镇、收藏物、身体、怪异幻象四个审美对象详细观照。揭示了它们寄托的不同的文学意义和主观价值,有的表现远离货币体系的无功利倾向,有的显露自由真实的生命本能,有的传达生命迷狂下的内在反应。第三章从审美方式继续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内容上,指出施蛰存在创作中舒展生命的审美方式,主要包括重视生命感觉、保持内心救赎和实现游戏人生等,展现个体的生命感性。在内容和形式的共存上,揭示出施蛰存将诗和心理学嵌入到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法,又记录生命思索和深层意蕴。第四章对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之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由于对当时文坛固守的创作方式表示不满,施蛰存将审美革新作为策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但又遵从一定的文学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他的创作成为“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一面透过文本传达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一面通过欣赏者和文化背景对之进行增补,对审美文化充满反思和救赎的力量。
高祎博[7](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黄鹤[8](2021)在《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文中提出
杨慧芹[9](2021)在《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反应已经成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人类开始积极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种生态式的绿色思索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也引发出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具体到戏剧理论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态戏剧(Ecotheater)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类型,在生态批评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美国悄然兴起,开启了西方戏剧绿色化的进程,之后迅速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同时,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Ecotheater Criticism)作为戏剧研究与实践的绿色化构建初露端倪,它绝非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艺术革新,而是戏剧研究领域借鉴生态批评的相关成果,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做出的反应,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将生态戏剧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种戏剧批评立场,倡导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衡量与指导戏剧艺术的文学创作实践,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的介入性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理念,进而以协作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之目的、思路与主要创新点。文学的生态批评正式兴起于197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逐渐将生态批评引介到戏剧批评研究中,从而促成了生态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回溯生态戏剧批评40余年的演变过程与深化趋势,揭示戏剧批评与生态批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勾勒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讲,本文试图对生态戏剧批评领域的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从而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戏剧批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第一章对生态戏剧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总体论述。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学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基础,其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从自然学科领域向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也催生出文化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生态艺术研究、艺术生态批评等新兴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并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智慧和永续的生态价值。正是在生态学多元叠加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背景下,生态批评得以延伸至戏剧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力求挖掘出戏剧艺术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理念和生态审美价值,让戏剧艺术成为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构更为完善而开放的戏剧批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批评的内容与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对生态戏剧及其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进行详细梳理。本章追本溯源,探讨了生态戏剧及其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旨在厘清生态戏剧批评的源头、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生态问题和环境主题”不仅在戏剧文学创作中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戏剧表演领域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戏剧艺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生态批评保持疏离。新千年以来,随着西方戏剧界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关注生态话题,其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学术活动的持续发展,决定了生态批评话语本身必须成长,呈现出从戏剧文本转向剧场景观、剧场表演的发展走势。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朝着生态戏剧的方向努力,我们急需一个有凝聚力的话语框架来组织这种语言,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方法论来指导与分析生态背景下的戏剧创作,从而形成生态戏剧批评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方向。戏剧艺术的核心要素依次为戏剧文学、剧场空间与舞台表演,本文第三、四、五章依次围绕戏剧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展开历时性比较研究及全面述评,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其错落交叠的非线性发展轨迹丰富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空间。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探讨戏剧批评学者基于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戏剧文本和生态戏剧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文学生态批评之火首先在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点燃,引发了西方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响应绿色戏剧文学的强烈号召,也得到了批评家与剧作家的广泛回应。本章首先选取了关于古希腊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以及美国当代戏剧作品的生态戏剧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发掘戏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或是反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大自然作为一个实体、事件、背景是如何在作品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中屡屡受到威胁的,反过来,大自然作为被迫的受害者,是如何凝聚戏剧的力量,积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为了进一步丰富论文研究视角,本章运用尤娜·乔杜睿的“生态病理学”、唐宁·克莱斯的“生态导演法”等相关理念,对经典文本的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充。最后,本章立足于认可和培育关注生态问题的“生态戏剧”创作,将生态问题、环境事件或危机置于戏剧行动或主题的中心,关注人为的气候变化对个人、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号召剧作家和戏剧制作人参与到多元文化社会所面临的全球和本地生态问题中来。总之,戏剧文学生态批评不仅涉及对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生态重审与重评,而且引发了当代戏剧文学创作思维与方式的革新,并促使生态戏剧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第四章“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将“物质生态批评”、“浸入式剧场”、“生态整体意识”三者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阐明构建舞台上的“生物圈”是当代戏剧走向生态剧场的重要契机。随着生态戏剧批评的逐步深入,“物质性”与“物形”对于剧场空间营造的功能,促进了具有绿色意识的剧场批评实践之兴起,剧场也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家和生态批评学者的创意工作室。本章首先聚焦于生态戏剧构作理论。该理论上承戏剧文学文本,下接剧场表演文本,是一种以生态关系为中心的剧场实践,其自身涵盖批评工作(生态、戏剧)和艺术工作(戏剧创作、制作)两个部分,并围绕剧场空间生态化问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一,从剧场空间视角审视戏剧文本中蕴含的环境信息,使其生态意识和意义变得清晰可见;二,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创作、设计和制作涉及环境问题和主题的新剧目;三,审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创造自己的生态足迹,减少剧场制作浪费,进而探寻剧场实践的新方法。这一新型的物质主义生态戏剧理论带来了戏剧研究的新范式以及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此外,本章秉承巴里·康芒纳的第一生态学定律“万物与万物相连”,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在剧场空间中的联系,目的在于阐明走进自然的“浸入式生态剧场”,是一种直接参与它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戏剧形式。观众对“浸入式生态剧场”的体验与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代表了一种生态剧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最后,本章结合海纳·戈贝尔斯的声音景观作品《斯蒂夫特的事物们》的剧场演出,反衬出无生命物质中的生命痕迹,进而探究在“减速剧场”语境下,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他者”时间,凸显其不同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时间范式的积极意义。第五章围绕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展开研究。当生态剧场试图跨越舞台的边界和剧场的墙壁以连接观众自身与外部世界时,仍然面临着表演框架的障碍。本章首先指明“以地球为中心”的绿色表演范式充分肯定和彰显自然万物的物质性及其施事能力,弥补了剧场表演与生态学之间的距离,继而探寻如何以富含伦理关怀和绿色审美要素的“景观表演”,作为实现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有机关联的途径与手段。随后,从“动物参与表演”与“人类表演动物”的双向研究路径出发,探究生态戏剧批评中的“跨物种表演”问题。一方面,“动物参与表演”路径从真实的动物自身具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出发,运用“即兴表演”的理念,关注动物、动物性与表演的互动关联,逐步发展为生态戏剧表演实践的固有部分,但却无法回避人类单边确立的物种等级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表演动物”路径则围绕“生成动物”与“物种剧场”两个议题,旨在挖掘动物表演者与人类表演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将之整合到各种表演情景中,人类与动物的命运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展现生态系统“万物一体”的生存现实,树立人类生命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围绕生态戏剧批评的独特贡献对其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生态戏剧批评作为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中国学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美学观与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国际交流中构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形态。因此,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全面与辩证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对我国生态戏剧的现实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批评研究体系具有鞭策与启示作用。
赵晶晶[10](2021)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叙事表达始终与诗化现象相伴而行。无论史传文学、唐传奇,还是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诗化现象或隐或现存在。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简单的表现为文本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诗意化、意象的抒情化等特征。而是指小说叙事表达之外存在诗性气质的诸多层面,具体表现在文本空间、小说世界、作家及个体追求的精神气质等维度。因此,笔者将诗化书写现象定位为三个层面:1.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意话语的呈现、风景书写等。2.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诗化存在。3.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作家及人物个体的生命态度与精神气质层面。本文以此贯穿十七年时期小说文本的研究,意在打破人们对十七年时期相关小说的认知惯性,从文学的当代性与历史性视域来理解新时期以来的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本文将“十七年”时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探析其中的诗化书写现象。论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人情、人性的角度上,试图在坚硬的叙事话语中找寻柔软的诗意追求,通过诗化书写探知此时作家的艺术人生如何体现在主流的文学导向中。或者从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挖掘诗性日常生活场景及细节,让大众从作品表现中体会到独属“十七年”时期的诗意生活状态。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将此时一些小说定位为诗化小说,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之中,分析当代文学的诗化品格之走向。新时期初小说的诗化之风,正是作家直接承续十七年文学中或隐或显的诗化追求之体现。如铁凝、贾平凹在新时期初创作中,深受孙犁的影响。铁凝结合自己的特性形成诗化较强的创作风格,将笔下的女性塑造为如从“荷花淀”中走出的淳朴善良女性。贾平凹继承孙犁“简洁、清新”的语言魅力,以及孙犁的艺术人生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精神支撑。这些作家的创作既体现了新时期以来诗化书写的传承,也呈现了当代文学诗化追求的路径与走向。论文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做大致梳理。此部分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文化来源与流变发展。诗化书写现象源自国内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诗学文化的传承。对诗化书写现象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厘清古代文学到近、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诗化书写现象这条发展主线。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该部分分别从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对“十七年”时期小说中民俗风景的诗化表现展开分析。坚持以现实原则的“自我”表现,描绘“十七年”主流政治下的本真的民俗及生态环境。以快乐原则的“本我”突破“自我”,在民间传统中突出民俗的魅力。以道德原则的“超我”实现诗意的栖居,从而构建“十七年”时期的理想世界。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此部分分别从革命战争题材、乡村变革题材、城市生活题材等方面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本文以诗化书写的叙述风格展现革命环境中英雄的另一面,探知乡村“生活化民间”的日常空间。通过挖掘“异质性”写作方式,表达在城市知识分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寻找家国情怀之外的感情归属。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该部分从情感结构的角度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体征。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情感角度构建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模式,排除仅就一种静态的情感论述的可能性。该部分将主流叙事中的“异质类”作品,通过个体情感来呈现独特的情感结构。“十七年”小说中城乡之间情感的流动,成为时代情感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此部分主要挖掘“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成长中知识女性、农村传统妇女、“落后”女性等形象并研究其诗化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中女性的存在作用如诗化书写那般淡化或缓解激烈的矛盾,或者中和宏大叙事及男性象征的阳刚之气。知识女性自带独特的诗性话语,以及农村妇女常态化的表现,“落后”女性形象独特的存在,不但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创作,同时也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诗意空间。第六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该部分从个体伦理、民间伦理、情爱伦理等方面突出“十七年”时期小说叙事的诗化伦理。文学复杂性生成的个体伦理,与人民伦理形成共存的张力现象。“十七年”时期国家伦理的主导下渗离而出的民间伦理,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从主流文化中分离而出。“十七年”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带着时代话语的重负,又潜在地表现出情爱追求的个人气质。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研究,把握其中一些文本的诗化风格,探究主流话语规约下的诗性生活状态,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传达出来的作家及人物个体身上的诗性精神与气质。研究的根本就在于将其置于百年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诗化追求的美学走向。
二、留给心灵一道风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给心灵一道风景(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徐则臣小说对大运河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作为地理空间的大运河 |
一、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地理空间 |
二、成长与生活的故乡 |
第二节 作为心理空间的大运河 |
一、心灵的方向与归宿 |
二、精神救赎的神圣场域 |
第三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大运河 |
一、独特的大运河文化 |
二、中西文明交流的纽带 |
第二章 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的叙事技巧 |
第一节 围绕运河的多重叙事视角 |
一、以全知视角展现运河 |
二、用限制视角反观运河 |
三、转换多重视角立体呈现运河 |
第二节 运河叙事的多变时间 |
一、快慢不一的叙事节奏 |
二、多种时序的交替叙述 |
三、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 |
第三节 紧贴运河的多线叙事结构 |
一、多线的交织与并进 |
二、对称结构的运用 |
第三章 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的审美效果 |
第一节 多样的审美形态 |
一、清逸秀丽的自然美 |
二、丰富立体的形象美 |
三、直击人心的悲剧美 |
第二节 雄浑富丽的艺术效果 |
一、繁复变幻的艺术特点 |
二、深邃宏阔的审美气象 |
第四章 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的意义 |
第一节 运河叙事的重要文学价值 |
一、对大运河书写的继承与发展 |
二、为地理景观进入文学提供有益借鉴 |
第二节 运河叙事的文化与现实意义 |
一、探寻适宜的运河文化发展道路 |
二、唤醒运河航运的生机与活力 |
三、发掘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文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由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意义 |
5 语料来源 |
第1章 标点符号加工概况 |
1.1 标点符号加工基本类型的统计分析 |
1.2 标点符号加工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 |
1.3 小结 |
第2章 点号加工情况分析 |
2.1 点号的替换 |
2.2 点号的删减 |
2.3 点号的增加 |
2.4 点号加工的待推敲之处 |
第3章 标号加工情况分析 |
3.1 标号的替换 |
3.2 标号的删减 |
3.3 标号的增加 |
3.4 标号加工的待推敲之处 |
第4章 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的教学应用策略 |
4.1 阅读教学中标点符号加工的应用 |
4.2 写作教学中标点符号加工的运用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白水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 |
二旧文件 |
三孟 |
四卡米拉 |
五叶瑞克 |
六威成·叶森 |
七红 |
(5)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研究 ——基于2020年100道作文题的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课标的要求 |
2.写作教学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统计分析法 |
3.案例论证法 |
一、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1.核心素养 |
2.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3.作文命题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作文命题的关系 |
1.语文核心素养积极引导作文命题 |
2.作文命题积极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写作命题的价值与原则 |
(一)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价值 |
1.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
2.丰富生活实际写作 |
3.满足考场写作需要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原则 |
1.注重语言潜能的开发 |
2.注重思维品质的形成 |
3.注重审美情趣的创造 |
4.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 |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问题现状 |
(一)命题的现状 |
1.命题范围 |
2.命题形式 |
3.命题内容 |
4.主题内涵 |
(二)命题的主要不足 |
1.命题范围过于狭隘 |
2.缺乏创新思维培养 |
3.忽视审美情感创设 |
4.缺少多元文化内涵 |
四、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的优化策略 |
(一)扩大命题范围 |
1.联系学生生活 |
2.发挥联想能力 |
(二)积极引导创新思维发展 |
1.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命题形式 |
2.调动隐性知识,创新命题内容 |
(三)积极创设审美感受空间 |
1.创设审美情境 |
2.塑造审美主体 |
(四)积极融入多元文化 |
1.发掘当代文化的多元价值观 |
2.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多元化理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标准类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期刊类 |
附录 |
附录1:关于高中作文题目一览表 |
附录2:高中作文试题的来源及内容 |
致谢 |
(6)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第一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 |
第一节 审美革新的内涵 |
一、审美革新的起点:追索新奇 |
二、审美革新的聚集:进入现时 |
三、审美革新的冒险:改造古事 |
四、审美革新的核心:保持先锋 |
第二节 审美革新的理念 |
一、非学院派思维的自由创作 |
二、召唤文学自主的审美独立 |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
四、建构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 |
第二章 从审美对象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记忆寻求的审美对象:江南古镇 |
一、外观:江南古镇的文化气息 |
二、内视:江南古镇的心灵诗学 |
第二节 情感凝结的审美对象:收藏物 |
一、表层情感:收藏物的自然格调 |
二、情感升华:收藏家的自我完成 |
第三节 爱欲释放的审美对象:身体 |
一、身体的外部书写与美感 |
二、身体的内在体验与快感 |
第四节 精神变异的审美对象:怪异幻象 |
一、怪异幻象的“震惊”气息 |
二、怪异幻象的“理性”反抗 |
第三章 从审美方式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生命的感性舒展 |
第二节 诗意气氛的捕捉 |
一、布置诗情、烘托气氛 |
二、亲近本源,召唤本真 |
第三节 内在真实的显现 |
一、心灵摹仿的“真实观” |
二、主观幻想的超现实因素 |
第四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价值 |
第一节 “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 |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传达和增补 |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反思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论文关涉的施蛰存相关的作品和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与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 |
一、生态危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二、人文学科生态转向:现代生态文明观 |
三、生态哲学: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
第二节 生态的文学观与生态的艺术观 |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范畴、策略及转向 |
二、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 |
三、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前期酝酿 |
一、后戏剧剧场:剧场整体意识 |
二、环境戏剧:多元戏剧空间 |
三、哈钦森提出“自然界就是生态剧场” |
第二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李首次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被压迫者的戏剧:民主与平等意识 |
三、草根戏剧运动凝聚生态力量 |
第三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星火燎原 |
一、雅各布森正式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戏剧》期刊发出绿色宣言 |
三、从“隐喻化”转向“物质化” |
第四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从生态文学批评到生态戏剧批评 |
二、《地方/景观/戏剧》中景观视野 |
三、《表演自然》:环境、文化和表演的关联性 |
四、“舞台上的地球”生态戏剧艺术节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一、喜剧与悲剧的生态重释 |
二、生态经典戏剧的鼻祖:《人民公敌》 |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生态解读 |
四、美国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二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病理学”诊断 |
一、戏剧天生就是反生态的 |
二、经典戏剧成为“自然”的镜子 |
第三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导演法” |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戏剧文本批评 |
二、《普罗米修斯》中的“生态傲慢” |
第四节 生态戏剧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戏剧文学批评中的“地球问题” |
二、戏剧文学批评中的“气候问题” |
三、剧作家的“地方感”问题 |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的戏剧文学构想 |
一、创造性心灵与戏剧文学创作 |
二、戏剧文学中的“视听联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戏剧构作与剧场空间的生态化 |
一、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生成背景 |
二、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内涵界定 |
三、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实践意义 |
四、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整体策略 |
五、可持续的剧院设计和制作 |
第二节 抵制剧场隐喻,迈向生态剧场 |
一、传统剧场美学对自然的放弃 |
二、反思剧场中的人造自然 |
三、沉浸式环境剧场: 人与环境的新联系 |
四、沉浸式生态剧场: 观众的生态想象 |
第三节 海纳·戈贝尔斯的无等级剧场空间 |
一、时间生态学与减速剧场 |
二、景观戏剧中时间与空间场域 |
三、《斯蒂夫特的事物们》中的声音景观 |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方法 |
一、生态表演的产生动因 |
二、自然万物的施事能力 |
第二节 构建空间化的“景观表演”理念 |
一、景观视角下的生态表演 |
二、特定场域下的生态表演 |
三、城市空间下的生态表演 |
第三节 构建跨物种表演的双向路径 |
一、将表演理念拓展到动物行为 |
二、跨物种表演的生态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
三、“动物参与表演”中的伦理问题 |
四、人类表演动物:从生成动物到物种剧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诗性传统的接续及延伸 |
(二)个体诗性的呈现及追求 |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
(一)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 |
(二)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世界 |
(三)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 |
四、选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概述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探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性书写 |
(二)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诗意表达 |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流变 |
(一)小说文体的流变 |
(二)小说诗化现象的流变 |
三、“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可能性构成 |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国外文学的影响 |
(二)对古代及现代诗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
(三)作家个体诗性品格的呈现 |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 |
一、现实原则下的诗化图景 |
(一)现实生活汇聚下的风景描画 |
(二)理想世界建构下的风景构图 |
(三)内心世界折射下的风景显现 |
二、快乐原则下的民间传统 |
(一)焕然一新的民俗空间 |
(二)明朗欢快的民俗风格 |
(三)革命诗性的民俗表达 |
三、审美原则下的诗意栖居 |
(一)现实关照下诗意的空间 |
(二)审美感知下诗意的寄托 |
(三)精神追求下诗意的栖居 |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 |
一、革命战争下的日常生活 |
(一)革命战争下的“自在存在” |
(二)革命生活中的日常交往 |
(三)战争风云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 |
(一)乡村新空间中的日常观念世界 |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 |
(三)乡村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运行 |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
(一)城市体系下的日常生活图式 |
(二)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交往 |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消费世界 |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 |
一、主流规约下的爱情书写 |
(一)革命英雄传奇的浪漫追求 |
(二)乡村现实空间的罗曼蒂克 |
(三)城市建设历程的诗性情爱 |
二、“非主流”叙事的夹缝生存 |
(一)革命叙事环境下的人性情感表现 |
(二)宏大叙事视域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
(三)主流叙事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构建 |
三、主流文学渗透的情感流动 |
(一)城乡联结下的相互守望 |
(二)一体多元的“异族情调” |
(三)主流情怀中的情感张力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 |
一、成长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
(一)知识女性笔下的知性女子 |
(二)革命战争中绽放的诗性之花 |
(三)革命事业中成长的率性巾帼 |
二、农村传统妇女形象 |
(一)革命战争催生的“乡间芦苇” |
(二)农村变革过程中滋生的“田野玫瑰” |
(三)异族融合发展萌生的“活力女子” |
三、“落后”女性形象 |
(一)革命战争走出的“异质”女子 |
(二)城市环境培植的“非主流”女性 |
(三)乡村空间孕育的“落后”妇女 |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 |
一、人民伦理标榜下的个体伦理叙事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个体伦理叙事的存在 |
(二)个体伦理叙事的双重无奈 |
(三)个体伦理叙事的诗化精神 |
二、国家话语渗透中的民间伦理叙事 |
(一)国家话语建构下民间伦理叙事的显现 |
(二)民间伦理叙事存在意义 |
(三)民间话语情理的“冲突” |
三、革命伦理建构下的情爱伦理叙事 |
(一)“十七年”时期情爱伦理的建构 |
(二)情爱伦理的张力叙述 |
(三)情爱伦理诗意的“碰撞” |
结语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
二、新时期以来作家诗化写作的接受与传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留给心灵一道风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2]徐则臣小说运河叙事研究[D]. 陈娟娟.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文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研究[D]. 刘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白水台[J].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民族文学, 2021(06)
- [5]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命题研究 ——基于2020年100道作文题的考查分析[D]. 赵崇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D]. 牛浩宇.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7]“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8]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D]. 黄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9]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D]. 杨慧芹. 山东大学, 2021(11)
- [10]“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D]. 赵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