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检疫实验室申请注册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苏笑悦[1](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认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辛锡龙,林为亮,张锦长,黄艺焕[3](2016)在《厦门口岸新常态下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厦门口岸实际情况,在厦门口岸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工作的新常态下,探讨实践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可控、便捷高效"的卫生检疫监管模式,提高检验检疫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李威,戴岩[4](2015)在《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跨省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与监管》文中认为根据《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5月,我省全面启动无疫区建设,全面系统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下简称无疫区)的建设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庞大工程,而无疫区的建设核心就是疫病风险控制和无疫状态的维护,对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控制是降低疫病传播、维护无疫状态的关键一环,如不对动物移动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无疫区建设很难保障。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省实际,对无疫区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
刘洪成,刘丽娟,薛强[5](2012)在《浅析如何规范动物检疫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文中认为通过剖析目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与建议:建立畜禽定点屠宰管理机制;完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行区域化动物卫生监管制度;实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实行动物卫生监督与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投入,强化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检疫监督执法效率和水平。
丁健,赵小丽,宾军宜,王凤来,王育青,李熠,班付国,冯忠华,陈小秋,朱良坤,郑文新,胡宇莉,黄庆生[6](2012)在《意大利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介绍》文中指出我国应借鉴欧盟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立法监管的理念与做法,尽快制定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有效保障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2011年10月13日~11月2日,农业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培训团赴意大利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培训团重点考察了意大利畜牧业生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何洪海[7](2011)在《从全能质检向有限质检转变 ——质检系统职能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逐渐走向腾飞,社会物质丰富程度不断提高,国家质检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重要程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这种条件下,国家质检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尤其是一系列的恶性公众事件的出现,也使得公众对质检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事实上,质检行政主管部门所遇到的问题是社会发展对质检工作的需求与传统质检工作方式之间的矛盾的产物。传统的质检系统,要求的是质检行政主管部门要全盘管理,要事无巨细的抓好全局,包括质量管理、计量管理、出入境的通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食品安全管理、国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食品生产许可监管以及国家认证认可和标准化的监督管理。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质检系统能够更有侧重点,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质检工作。在此种前提下,本文研究了我国质检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质检系统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随后,文章针对我国质检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的对策。总之,质检系统的职能是时代发展赋予它的,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职能的设计已经有许多的不合时宜之处了,质检系统需要由全能质检向有限质检转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质检系统职能的与时俱进、监管方式的不断完善,使其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侯雅芹[8](2012)在《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借鉴一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以北京市为例探讨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问题。自然灾害通常是指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海啸,泥石流或气象灾害等,林业生物灾害(病虫害)也是自然灾害,把一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理论运用于林业生物灾害这一特殊灾种,可为传统上隶属于森林保护学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和分析框架,同时也为丰富和发展一般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体系做出基于林业人独特视角的学术贡献。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除森林火灾、风灾或冰雪灾害以外,包括昆虫、病原体、啮齿动物和杂草等在内的各类外来或本土林业有害生物所引起的突发性林业生物灾害更是对森林和林业构成了巨大威胁。深入研究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问题,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运用文献阅读、经验研究、案例分析以及理论演绎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理论框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综述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概念以及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其特点和基本思路。分析了作为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主要关注对象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及其入侵全过程。特别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概念,分别运用定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定量方法构建了相应模型,并结合北京市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示。2.在参考其他灾种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借鉴几个典型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针对北京市的特殊情况,论述了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所在和改进思路。3.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管理的理论框架,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过程和北京市现有的相关预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方案。4.针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物资储备与资金保障问题,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公共治理等方面入手对北京市目前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方略。5.概述了北京市近年来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实践,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密云县应对美国白蛾应急管理案例,运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合北京市市情和致灾风险对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分类。6.提出了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制化问题,重点分析研究北京市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不足,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策略。本文的创新或具有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次把自然灾害应急理论运用于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问题。2.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的概念,并分别运用定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定量方法建立了分析模型。3.进行了基于北京市市情和致灾风险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类。
刘旭,郭萍[9](2011)在《发挥职能作用 帮助受灾企业加快重建》文中研究指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四川外贸企业受到严重损害。帮助受灾外贸企业灾后恢复重建,促进四川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四川检验检疫局面临的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在国家质检总局、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川检验检疫局把支持受灾外贸企业恢复重建作为全局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举四川检验检疫系统
杨虎[10](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卫生检疫实验室申请注册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生检疫实验室申请注册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厦门口岸新常态下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厦门口岸新常态下特殊物品检疫监管的特点 |
1.1 从公共卫生安全来看 |
1.2 从社会、国际效益看 |
1.3 从企业诉求来看 |
1.4 从主体多元化看 |
1.5 从工作量来看 |
2 近年来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的实践 |
2.1 传统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模式 |
2.2 新常态下创新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模式 |
2.2.1 树立风险可控、安全监管的理念 |
2.2.2 树立简政放权、便捷高效的理念 |
3 进一步做好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的思考 |
3.1 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
3.1.1 建立特殊物品合格评定机制 |
3.1.2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
3.1.3加强部门合作 |
3.2 完善特殊物品名录和HS编码 |
3.2.1 制定更新特殊物品名录 |
3.2.2 加强特殊物品HS编码的研究和动态调整 |
3.3 加强对特殊物品使用单位生物安全控制能力的日常监管 |
3.4 建立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日常培训机制 |
(4)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跨省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与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疫区引入易感动物的概念 |
(一) 引入易感动物的种类。 |
(二) 引入易感动物的划分。 |
(三) 引入易感动物产品。主要是指猪、牛、羊、鹿等动物产品。 |
二、无疫区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 |
(一) 引入种用乳用动物的审批 |
1. 审批所需提交材料 |
2. 引入前实行层级审批 |
(二) 引入非种用乳用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 |
三、无疫区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 |
(一) 引入前检疫申报。 |
(二) 过指定通道报检。 |
(三) 引入落地后报检。 |
(四) 实施第二次检疫。 |
四、无疫区引入易感动物隔离 |
五、违法引入易感动物的法律责任 |
(一) 对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未经指定通道进入无疫区的, 依据《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
(二) 对接受未经指定通道进入无疫区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依据《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
(三) 对引入易感动物到达目的地后, 未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的, 依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四) 对引入易感动物到输入地后, 未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的, 依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
(7)从全能质检向有限质检转变 ——质检系统职能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我国质检系统的发展历史 |
1.3 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和市场经济对质检系统管理和服务的要求 |
第二章 我国质检系统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我国质检系统现有机构及规模 |
2.2 我国质检系统的职能和涉及的管理工作 |
2.3 我国质检系统存在的问题 |
2.4 质检系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质检系统改革的探讨 |
3.1 改革的必要性 |
3.2 职能改革 |
3.3 机构改革 |
3.4 监管方式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森林与林业概述 |
1.1.2 突发事件概述 |
1.1.3 林业突发事件概述 |
1.1.4 林业生物灾害概述 |
1.1.5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概述 |
1.1.5.1 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措施 |
1.1.5.2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措施 |
1.1.6 突发性林业生物灾害概述 |
1.1.7 北京市林业突发事件概述 |
1.2 应急管理研究概述 |
1.2.1 公共危机管理 |
1.2.2 突发事件管理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
2.1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自然灾害 |
2.1.2 自然灾害管理 |
2.1.3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
2.2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
2.2.1 规范的信息收集与发布体系 |
2.2.2 各部门联动救灾体系 |
2.2.3 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体系 |
2.2.4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 |
2.2.5 灾后恢复体系 |
2.3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 |
2.3.1 生物灾害管理的特殊性 |
2.3.2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概念 |
2.3.3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特点 |
2.3.4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思路 |
2.4 林业外来生物灾害暴发的全过程分析 |
2.4.1 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背景 |
2.4.2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全过程分析 |
2.4.2.1 前边界(pre-border)阶段的管理 |
2.4.2.2 边界(mid-border)阶段的管理 |
2.4.2.3 后边界(post-border)阶段的管理 |
2.4.2.4 灾后(post-explosion)阶段的管理 |
2.5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评估 |
2.5.1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的概念 |
2.5.2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评估的方法 |
2.5.2.1 定性方法 |
2.5.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 |
2.5.2.3 定量方法 |
2.5.3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的定量评估 |
2.5.3.1 选择指标 |
2.5.3.2 获取指标值 |
2.5.3.3 强度值分级 |
2.5.3.4 发生强度评估 |
2.5.3.5 评估结果 |
2.5.4 实例演示 |
2.5.5 问题与讨论 |
3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
3.1 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 |
3.2 国外几个典型国家的应急管理体制概述 |
3.2.1 澳大利业 |
3.2.1.1 澳大利亚灾害管理体制 |
3.2.1.2 澳大利业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
3.2.1.3 澳大利亚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
3.2.2 泰国 |
3.2.2.1 泰国自然灾害管理机构 |
3.2.2.2 泰国自然灾害管理规划系统 |
3.2.2.3 泰国的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
3.2.2.4 泰国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
3.2.3 德国 |
3.2.3.1 德国应急管理的基本体制 |
3.2.3.2 德国应急管理的主要特点 |
3.2.3.3 德国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
3.2.4 日本 |
3.2.4.1 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
3.2.4.2 科学而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 |
3.2.4.3 极强的公众防灾意识 |
3.2.4.4 齐备的应急保障设施体系 |
3.2.4.5 日本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
3.3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 |
3.3.1 基本体制框架 |
3.3.2 相关部门的职责落实 |
3.3.3 联防与联治机制的构建 |
3.3.4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流程 |
3.4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防控队伍建设 |
3.4.1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防控队伍人员构成 |
3.4.2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防控队伍存在问题 |
4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管理 |
4.1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概念 |
4.2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体系 |
4.2.1 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 |
4.2.2 国家层次预案与地方层次预案 |
4.3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 |
4.3.1 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
4.3.2 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前提 |
4.3.3 灾害应急预案的框架图示 |
4.3.4 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
4.4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
4.4.1 国家层次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的指导作用 |
4.4.2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专项预案) |
4.4.3 区县突发林木有害生物事件应急预案(子预案) |
4.4.4 镇乡(街道)、有林单位突发林木有害生物事件应急预案(子预案) |
5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的物资储备与资金保障 |
5.1 相关理论研究 |
5.1.1 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以及主要内容 |
5.1.2 公共物品、公共财政与风险责任分担 |
5.1.3 森林的公共物品属性 |
5.1.4 政府承担应对公共风险责任的支出定位 |
5.2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物资储备现状 |
5.3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储备物资体系建设 |
5.4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资金保障 |
6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实践 |
6.1 北京市林业与园林概况 |
6.1.1 园林与林业 |
6.1.2 北京市园林概况 |
6.1.3 北京林业与园林管理体系 |
6.2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现状 |
6.2.1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概述 |
6.2.2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的新形势 |
6.2.3 北京市主要林木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 |
6.2.3.1 检疫性、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发生趋势 |
6.2.3.2 常发性林木有害生物近年的发生现状与预测 |
6.3 基于北京市致灾风险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类 |
6.3.1 已入侵北京并已定殖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 |
6.3.2 尚未入侵北京但具有严重危险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6.3.3 尚未入侵北京且危险性较小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6.3.4 尚未入侵北京且入侵风险很小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6.4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实践 |
6.4.1 密云县美国白蛾灾害应急管理 |
6.4.1.1 密云县美国白蛾发生状况 |
6.4.1.2 美国白蛾在密云县的主要侵袭树种 |
6.4.1.3 密云县美国白蛾应急管理措施 |
6.4.2 大兴区第二代美国白蛾成虫应急管理 |
6.4.3 奥运会前夕草地螟灾害应急管理 |
6.4.4 房山区美国白蛾和落叶松叶蜂灾害应急管理演练 |
6.4.4.1 案例1:房山区美国白蛾防控演练 |
6.4.4.2 案例2:房山区落叶松叶蜂防控演练 |
6.5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实践总结 |
7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化 |
7.1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化的概念 |
7.2 北京市现有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立法体系 |
7.2.1 法律 |
7.2.2 行政法规 |
7.2.3 部门规章 |
7.2.4 地方法规 |
7.2.5 相关政策文件 |
7.2.6 其他法律文件 |
7.3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制体系 |
7.4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基本原则 |
7.4.1 合法性原则 |
7.4.2 应急性原则 |
7.4.3 合理性原则 |
7.4.4 信息公开原则 |
7.4.5 公民权利最低保障原则 |
7.5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制的基本制度 |
7.5.1 灾害应急响应制度 |
7.5.1.1 市级响应 |
7.5.1.2 区县响应 |
7.5.2 灾害信息及时发布制度 |
7.5.3 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
7.5.4 部门联动救灾制度 |
7.5.5 灾后恢复制度 |
7.6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律责任 |
7.6.1 行政责任 |
7.6.2 民事责任 |
7.6.3 刑事责任 |
8 结束语 |
8.1 总结与展望 |
8.1.1 林业生物灾害与一般自然灾害 |
8.1.2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
8.1.3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
8.1.4 法律在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
8.2 创新或具有特色之处 |
8.2.1 首次把自然灾害应急理论运用于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问题 |
8.2.2 首次提出了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度的概念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
8.2.3 基于北京市致灾风险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类 |
8.2.4 构建了完整的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
8.2.5 北京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化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发挥职能作用 帮助受灾企业加快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迅速行动,调查灾情 |
专业论证,制定措施 |
全体动员,周密部署 |
锲而不舍,务求实效 |
1. 开辟快捷通道,便利物资进口。 |
2. 加大帮扶力度,稳定外贸出口。 |
3.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
评估效果,再添举措 |
1. 进一步为受灾外贸企业“提速”。 |
2. 进一步为受灾外贸企业“减负”。 |
3. 进一步为受灾外贸企业“增效”。 |
总结经验,科学发展 |
3. 整合资源,聚力重建是根本保证。 |
4. 抢抓机遇,高效重建是客观需要。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有“时不我待、 |
5. 增添后劲,跨越重建是努力方向。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卫生检疫实验室申请注册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厦门口岸新常态下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实践[J]. 辛锡龙,林为亮,张锦长,黄艺焕.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6(06)
- [4]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跨省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与监管[J]. 李威,戴岩. 吉林畜牧兽医, 2015(05)
- [5]浅析如何规范动物检疫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A]. 刘洪成,刘丽娟,薛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 [6]意大利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介绍[J]. 丁健,赵小丽,宾军宜,王凤来,王育青,李熠,班付国,冯忠华,陈小秋,朱良坤,郑文新,胡宇莉,黄庆生. 中国畜牧业, 2012(09)
- [7]从全能质检向有限质检转变 ——质检系统职能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D]. 何洪海. 吉林大学, 2011(05)
- [8]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市为例[D]. 侯雅芹.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
- [9]发挥职能作用 帮助受灾企业加快重建[J]. 刘旭,郭萍. 中国检验检疫, 2011(06)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