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合同文本》中道具的使用特点

元杂剧《合同文本》中道具的使用特点

一、元杂剧《合同文字》道具运用的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念珂羽[1](2021)在《包公戏道具研究》文中提出包拯是北宋名臣,其人清廉守正,执法公明,肯为民请命而不畏强权,颇有名望,被后代视为清官的典型代表,其事迹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与此同时,包拯也被搬上了戏曲舞台,成为文学史中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道具”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探究包公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本文共分为三章,主要对包公戏道具从种类、特色、功能、运用特色、文化意蕴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章通过整理以往元明清包公戏剧目,归纳包公戏道具的种类和特色。包公戏剧目包括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等,总共有30种。包公戏道具种类按照人物、情节、案件类型进行分类,并依次分析各类道具的特点。而且,包公戏道具呈现出鲜明的演变特征:元明阶段包公戏道具由实逐渐转为虚实结合,是戏曲走向程式化的重要表现;清、近代阶段,包公戏道具融合了宫廷戏和民间戏的特色,同时在近代结合了现代科技,又向着实物化的方向发展。第二章通过将包公戏和包公小说中的道具进行对比,研究包公戏道具的文学功能。以《百家公案》对元杂剧的改编,和京剧《狸猫换太子》对《三侠五义》的改编来说明包公戏和包公小说道具的运用情况。比较可知,包公戏道具相较于包公小说道具,更注重道具的氛围功能,而且与演员的表演紧密结合,同时也体现出浓重的神怪色彩。第三章将从地域特色、祭祀、饮食、法律四个方面来探究包公戏道具的文化意蕴。在地域特色上,包公戏道具主要受到北京和上海两派京剧的影响,融合传统砌末和现代布景机关;在祭祀上,包公戏中的祭祀道具突出了人物的身份和鬼神信仰;在饮食上,包公戏中出现了“米糷”这种道具,考证应为明代米线的简易食法;在法律上,包公戏道具中有势剑金牌、合同文书和刑具,在中国法律文化中具有它们独特的象征意义。研究包公戏道具,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包公戏背后的文化意义,包公作为历久不衰的清官形象,承载了下层民众种种想象,代表着正义和公理;同时也可以了解在戏曲表演中,道具在包公戏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又是如何运用舞台技巧表现其戏剧张力。从文学和文化两个层面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楚二强[2](2020)在《元杂剧末本戏研究》文中指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正如王国维所言,作为有元一代的代表性文学--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以元杂剧,更以其“歌舞演故事”的形式,独领一代文学风骚。它的诞生,宣告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座高峰的到来。它于众多民间伎艺中脱颖而出,众伎一时无出其右,经艺人演诸氍毹,在当时的中国北方大放异彩。元杂剧根据其演唱脚色性别的不同分为末本与旦本两大类。现阶段对于杂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别作家、作品等方面的考察,研究虽已取得累累硕果。与此同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以上关于元杂剧的两大分类,旦本戏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对末本戏却缺乏整体性考察。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末本戏作为讨论对象,从整体上对其分析、探讨,以发掘其意义。本文计划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首先,对宋金元杂剧中“末泥”的考察。在戏曲史的大框架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两个时期,两种演出形式中的“末泥”色,通过对比两个时期末泥色在具体演出过程中的职司、剧中地位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认为,二者名同而实异,但这种同名状况,经笔者研究考证发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与剧中末泥脚色职司的扩大有关。其次,立足于前人对元杂剧分类的基础上,对此时期的末本戏分类。经过笔者对现存元杂剧末本戏类别的分析、数量考察发现,末本戏中爱情戏的比重较少,且爱情戏主要以旦本戏为显现,因而根据末本戏题材类型不同,将之分为神仙道化类、公案类、社会类、历史类等几大类,进而着重对这几大类末本戏展开论述。第三,对末本戏中的各题材主角,进行分类阐释。根据上一章对剧中主角加以判定后,将末本戏中的主角,按照其人物身份、性格特征,确定其所属,并探索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第四,在末本戏中,以历史类末本戏数量最多,遂以历史类为例,作个案分析,探讨此类末本戏之特色。通过分析可知,这类末本戏的特色表现为:以男性为视域下的主体观照、慷慨豪放的风格、情节模式化。最后,在完成对整本末本戏考察的基础上,对现存残剧进行探讨。通过量化分析发现,人们所见末本戏仅为元杂剧冰山一角,残剧的研究更加证实,末本戏的创作数量更远超旦本,且即使一些不太知名艺人,也主要以创作末本戏为主。从内外两个因素探讨末本戏兴盛原因,并对末本残剧现象发生的原因给出自己的看法。

黄薇[3](2020)在《“临川四梦”文本之砌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砌末作为我国传统戏曲剧本创作和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元杂剧中常常出现,在明传奇中更是被广泛使用。“临川四梦”作为明传奇中极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它的成功亦离不开汤显祖对砌末的巧妙设计。结构的整合、重要情节的推动与鲜活人物的呈现都与砌末的运用有着极大关联。本文即是对“临川四梦”文本中的砌末使用展开的研究。论文运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砌末种类及文本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达到对砌末使用的整体认知。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介绍研究对象名称的选定原因及论文写作的研究方法,最后综述了关于砌末的前人研究。第一章的内容是介绍砌末的定义与词语来源,并对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涉及的砌末进行分类归纳。因剧作多由唐代传奇小说或明代话本小说敷衍而成,通过对重要砌末的比较分析,探究汤显祖在砌末设计上的创造性运用。第二章的内容是对砌末在“临川四梦”剧作中承担的艺术功能的研究。主要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象征意蕴及民俗文化体现四个方面对砌末的文本意义进行细致分析。第三章的内容是进一步探讨“临川四梦”文本中砌末运用的时代意义。明传奇中砌末的使用已具有模式化特征,而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却并未落入窠臼。以“女性画像”这一重要砌末为中心进行深层挖掘,探讨汤显祖关于砌末的创造性使用对《画中人》《梦花酣》等戏剧作品的影响。最后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及存在不足,并将文中涉及砌末分类以表格形式附于文后。

刘二永[4](2017)在《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叙事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叙事是指叙事者通过某一种或几种媒介以一定的方式对事件进行组织的活动,叙事理论研究一切与叙事以及故事相关的因素。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叙事思想,这些思想散落在理论专着、曲话、曲品、剧品、评点、序跋、凡例、杂文、日记、书信等各种理论形态中,其碎片式的呈现特点,使其像散珠未串,缺乏统一的条贯;个别论说则引弓不满,缺乏理论的深度,故深入、系统地对其进行挖掘、梳理、探究颇有必要。且对这些思想的挖掘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对我国古典戏曲的理解,也有利于把握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的经验与教训,促进当代戏剧叙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论题主要依据《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这三部理论汇编,同时广搜其它相关理论着作、资料,对其爬梳剔抉,寻求出与戏曲故事及其呈现相关的理论的蛛丝马迹,在中国传统叙事理论及戏曲叙事观念的观照下进行分析、提炼,挖掘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叙事成份,再对这些不完整的、零散的叙事成份以叙事理论内在的逻辑理路以及戏曲及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进行合理的推衍、融合,从宏观到微观以为什么叙、叙什么事、如何叙、用什么叙为视角将其梳理为叙事观念目的及要求、叙事内容、叙事动作和叙事媒介这四大部分,希求彰显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与民族性。从宏观视角来看,古典戏曲理论中体现出以情节为本位的叙事观念,以及传奇事以广为流传、写情以动人情、寄寓伦理道德以助风化的叙事要求与目的。从微观视角来看,在叙事内容方面,就“事”而言,古代剧论家们对古典戏曲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取材的广泛性有深刻的认知,同时表现出“据实贵于杜撰”的取材观念和“用之贵虚”的处理本事的态度;就“人”而言,剧论家们认为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应具有“类型的极致化”特征,人物在故事中,以自已的动作展现故事,也以自已的视角叙述故事,且不同类型的人物在故事中分担不同的叙事功能;在叙事动作方面,主要探究了叙事动笔之前的整体布局与具体叙事过程中的组织情节这两个主要动作。剧论家们表现出强烈的布局意识,在对剧作整体布局的品评中体现出“二元中和”的美学原则,在组织情节时又要求围绕集中性、联贯性、节奏性及曲折性四大原则,同时,对作为结构主要部分的开头与结尾的布置进行了相关要求与具体指导;在叙事媒介方面,主要研究作为文学叙事媒介的语言与场上叙事媒介的脚色的相关论说,具体剖析了各种媒介自身的不同内涵与叙事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承担叙事任务时不同媒介之间的关系。戏曲的舞台性兼文学性的特征决定了语言“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整体风格。曲、白作为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的两大语言媒介,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叙事任务,同时又相互倚助、互相推动。另外,作为舞台提示的科介对人物前后的行动以及事件的发展可起到连接、贯串的作用,具有幽默性质的插科打诨又可起调节演出的节奏、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为叙事的接受作出铺垫。这些媒介在叙事过程中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戏曲叙事的任务。场上表演中扮演人物的脚色对戏曲文本的叙事也起着重要的决定与影响作用,每个脚色自身不同的品性、气质及其在整个脚色中的地位,切合并标志着其所扮演的人物的品性、气质以及在故事中的地位。同时,脚色自身的内涵又决定并约束着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理论是我国古代众多剧作家在创作中、舞台上多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教训,也是众多理论家对创作及演出等戏曲实践的理论认识,这是我国古典戏曲以及古典文化中极有价值的令后人为之感到自豪的一宗遗产。其形象性的呈现特点,大大增强了理论的易解性与可接受性,故使其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导性,为当时的戏曲叙事活动及其它戏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指导作用。置于当下,这些理论内涵对戏剧创作及批评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赵瑜[5](2017)在《元杂剧之“涉案剧”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涉案剧”是指剧作中涉及案件的作品,本文所要论述的“涉案剧”是指在元杂剧中涵盖有关违法事件的发生、上告公堂的行为或案件审理过程的剧作。所谓“案件”,就是有关诉讼或违法的事件。作为涉案剧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件或是在第一折出现,或是到第四折才出现,它并不一定是作品真正要表达的主旨,但却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案剧”是一种叙事性作品,本文主要从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力图从三个方面对“涉案剧”的叙事活动过程进行分析:一、叙事内容,即如何讲故事。涉案剧讲述的就是和案件有关的故事。如案件如何发生,又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根据案件的不同起因,将其进行情节类型划分,分析其断案模式,探究在情节运行和安排方面的艺术技巧。剧中常见的范式情节有“诬告”和“二审”,情节发生的主要空间有“酒店”和“寺庙”。二、叙事结构,在这一部分,深入探讨四个问题:(一)涉案剧的叙事重心,一部分是以案件为叙事重心,另有一部分是以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为结构框架,案件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出现。(二)涉案剧的叙事线索,主要是单线叙事和双线叙事两种。(三)涉案剧的叙事逻辑,涉案剧基本采用三段式行动序列,也有复合行动序列,如首尾接续式和中间包含式。(四)透过涉案剧的叙事层面去深入挖掘心理层面。三、叙事时间,这一部分主要探讨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以及涉案剧中常见的两种变异形态——预叙和插叙。作品对叙事节奏的控制,则主要是概述案情背景、重复交待案情和展现庭审场景三个方面。元杂剧不同于小说,叙事话语往往融于其中,或交代故事的背景和发展,或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或作为一种动作提示叙述叙事时空,故不再单独对“涉案剧”的话语,即曲词和宾白作分析。在叙事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本文尝试着对涉案剧的叙事作系统的分析,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研究添砖加瓦。

万佳[6](2016)在《“二拍”与戏曲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值得反复研究的课题。小说与戏曲这两种文体同源异流的关系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元明清时期,小说与戏曲的交流更加的活跃,在题材的选取上二者存在着相互袭用、彼此借鉴的情况,既有戏曲故事取材于小说的,也有小说取材于戏曲的,这一文学现象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明末凌蒙初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二拍”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出“二拍”与戏曲之间的关系,即“戏曲——‘二拍’”和“‘二拍’——戏曲”两种传播模式。“二拍”成书时借鉴了元明杂剧的题材。其中有12篇小说的创作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15部戏曲故事。凌蒙初将这些戏曲故事进行加工之后,对故事原有的叙事进行了改编,通过对情节的增删、改写来满足小说对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的需求;在人物的塑造上,凌蒙初突破了戏曲人物脸谱化、类型化的特点,使人物更加具有个性化色彩;经过改编之后,“二拍”带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晚明开放的情欲观念和重商观念在其中多有体现。由此看来,同题材的故事经“二拍”改编之后表现出对原作的超越与新变,也体现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创作规律。“二拍”的成功也带给了后世戏曲创作的灵感,为戏曲故事提供了蓝本。经考证,明清的戏曲作品中有37部是直接改编自“二拍”的。戏曲家们通过对“二拍”故事进行扩展与合并而将小说的情节进行了改编,通过在小说中加入一些历史事件,使戏曲作品具有了明显的时代色彩,起到了政治反思和情感寄托的作用。这些改编后的戏曲作品与“二拍”相比,更重视道具的使用。另外,对内容的雅正的追求使改编后的戏曲时刻浸染着以理节情的倾向,从而反映出戏曲家们希望通过作品来宣扬伦理道德的内容,达到戏曲教化的功能。通过两种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明确“二拍”与戏曲之间互相借鉴,互相超越,扩大了故事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这种创作现象也恰好说明了小说与戏曲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拟话本小说“二拍”与戏曲之所以关系如此亲密,是因为小说、戏曲在产生之初都受到民间“说话”的影响,而二者又有相同的创作者与接受者.由此可以得出“二拍”与戏曲二者是同源异流、相伴共生的关系,这一结论无形中拉近了“二拍”与戏曲的距离,为宏观上对小说与戏曲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甄飒飒[7](2015)在《元杂剧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学界对元杂剧的研究已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文献收集、书目整理、流派分析、思想探入、人物形象阐述和语言风格探析等方面日臻完善。同时冲破了学科界限,从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科学角度切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总体来看,无论是从单纯的文学角度还是文学史角度、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都是令人瞩目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探讨小说艺术特质的方式来研究戏曲,从叙事学的角度,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为切入点,元杂剧本身作为戏曲的美没有得到很好的观照;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元杂剧的整体美学特征研究却显得不足;只重视元杂剧研究某一方面而不能兼顾全局,例如只重戏不重曲,只论悲剧不论喜剧,只看创作不看传播等。简而言之,就是元杂剧美学整体研究的缺失。到现在为止,学界还没有一部从元杂剧各个方面进行探析的美学方面的专着,这严重制约了元杂剧研究在美学方面的进步。所以论文将从元杂剧研究的薄弱环节一一美学整体形态研究入手,来细致梳理元杂剧的美学特征,并结合文化环境和社会审美心理对元杂剧的影响,讨论元杂剧美学特征形成的原因,以期解决现在元杂剧研究中美学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元杂剧整体美学形态论,从文艺和文化两个角度来研讨元杂剧的美学特质。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文艺样式,它吸收了抒情文艺与叙事文艺两种文艺的特性,体现了各种文艺样式的有机融合。在表达方式上,元杂剧更是兼具了叙事文艺客观、全景的表现传统与抒情文艺主观、自我的表现传统。在文化特征上,元杂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雅俗文化交融的产物,它的诞生与文化话语权的转移和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备了文化产业的初级形态,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二章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论,第一节论述了元杂剧审美文化的特质,如兼容并蓄的文化熔铸性、巨大的传播能量和广泛的群体涵盖范围。现代传播学理论的引入,更有助于从传播的角度和创作、传播、接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深入探讨元杂剧美学特点形成的原因,凸显文艺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研讨了元杂剧的美学思想。元杂剧的美学思想具备双重性的特征,表现为对传统的接受与重构和浓重的时代“悲情”,体现“史”与“时”的结合,“史”是历史,是传统,“时”是时代,是现实。第三章元杂剧美学体式论,分别从元杂剧的代言体、一本四折、一人主唱、宫调安排、剧本特征等元杂剧的形式构成因素入手来进行研究。元杂剧的代言体脱胎于诗词代言体,有着鲜明的抒情特征,是诗词代言体的舞台立体呈现。一人主唱的演述方式,是限知视角下的抒情与叙事。“一本四折”是稳定的整一性剧本结构,由叙事主线串联起了不同的演述板块。代言体、一本四折、一人主唱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是元杂剧在体式上区别于南戏与明传奇的重要特征。元杂剧的音乐具有稳定性、类型化的特点。而元杂剧的剧本受多重美学要素的影响,吸收了广泛材料、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变化。音乐与剧本二者的有效融合,产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第四章审美类型论,重点讨论元杂剧的悲剧、喜剧的类型。大概同时代的东方戏曲与西方戏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西方的戏剧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元杂剧。在判定元杂剧类型时,要注意它本身兼具的抒情与叙事的两大特征,从剧本的主题表达与抒情特征这两个方面进行观照。元杂剧中的悲剧与矛盾、冲突等叙事层面的关联并不明显,它以强烈的含有“悲”的情感因子为审美对象,强烈浓厚的抒情性是它基本的美学特征。此类悲剧有着强烈鲜明的主题意识。悲剧主题能超越个体的生命体验,突破具体、个别的人生现象而上升到一定的生命层次。而元杂剧喜剧使观众能感受到对“至善”、“至纯”、“至真”的情感的追求,也能反思自己的命运与人生,从笑声中感知蓬勃的生命力与人生的真谛。元杂剧喜剧的内核并非单纯的“调笑”、“嘲讽”,而是一股蓬勃向上、勇于追求与挑战的“正能量”。本文尝试从宏观角度来研讨元杂剧美学,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研究。在美学范畴内的各个方面,对元杂剧的特质进行一一梳理,既观照整体全局,又照顾细节重点,并注重其内部质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将元杂剧置于汉民族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重视传播这一因素对元杂剧的影响。同时采取了新的论述方法,使史料与理论相结合,摆脱以往的习惯性描述手法和叙事关注视角,力求能在元杂剧美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摆脱以往戏曲研究中“叙事”因素分析过重的影响,突出元杂剧的“戏曲”本质,发掘元杂剧“抒情”之血脉,更注重强调它与其他戏曲类型的不同之处,通过各个角度的分析细致入微地将元杂剧的美学特征表现出来,从社会文化与文艺传承的角度来展现元杂剧的独特价值,尝试以一种宏观视角来全面解读元杂剧的美学特征。其次,摆脱以往侧重于叙事层面的生平作品、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的三段式论述和只重理论阐述不重文献和作品征引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的元杂剧研究中,这两种论述方式是较为普遍的,前者往往适用于某个作家或者某个题材作品的研究,而后者则多用于美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在进行论述时,注意文献、作品的征引,将丰富的史料和实例引入论文之中,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将摒弃三段式研究,从音乐的使用、结构的搭建等角度来讨论杂剧作品,使“普遍”与“特殊”都能体现在论文之中。最后,本文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注重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心理,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元代社会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和元杂剧的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元杂剧的美学特征和美学内涵,打破西方美学理论对元杂剧美学形态的定论。

邓晓倩[8](2014)在《元杂剧公案戏艺术技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杂剧公案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元杂剧的研究中,各国学者很早便开始对公案戏进行关注,但是人们研究的目光长期集中在关于公案戏的文献考察及文本内容、文化内涵方面的探究,对元杂剧公案戏艺术技巧的关注甚少,且论述不详,缺乏整体观照。元杂剧公案戏的艺术技巧,除了文本方面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外,其作为戏曲艺术的舞台表演技巧也是值得我们挖掘的。从文本上看,元杂剧公案戏既体现出元杂剧在叙事、结构等方面的普遍性艺术构思技巧,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大大增加了公案戏的文学性,使得元杂剧公案戏的文本模式成为后世公案文学的典范。从表演上看,元杂剧公案戏的演出很好的吸收了前代戏曲的表演特点,体现出元杂剧在舞台艺术方面的逐步成熟,其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具有无可取代的艺术魅力。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元杂剧公案戏作出了定义,清楚了本文研究的概念和范围。同时,对前人的研究历史做了回顾,总结了前人研究的经验教训,明确了要将公案戏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对文本和舞台两方面进行整体观照的必要性。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图对公案戏的文本更进一步探讨;同时着力凸显公案戏作为“戏”的本体特征,力求从脚色、音乐、装饰、舞台等艺术表演方面对公案戏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研究,以补学界多年来对公案戏舞台特征研究的缺憾。第一章:元杂剧公案戏的叙事方法。公案戏叙事方法的最大特点,即是围绕案件这典型元素集中叙事。通过表现案发过程和描述审案经过两大步骤,公案戏完成了其叙事主体。我们可以通过案件折射出的元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形态,把握公案戏作者批判社会现实、颂扬高尚品质、追求公平正义的创作意图。同时公案戏采用宾白和曲词叙事,体现出了戏曲文学叙事的特点。此外,第一章还探讨了公案戏运用的多种叙事手段,这些叙事手段的使用充分体现出公案戏叙事方法的灵活和巧妙。总的来说,元杂剧公案戏的叙事方法,构建起了公案文学的基本框架,为后世公案文学创作提供了依据,使得元杂剧公案戏成为了公案文学的典范。第二章:元杂剧公案戏的结构设计。本章从戏剧结构设计出发,探讨了公案戏故事结构的特点。一是明确主题。公案戏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内容组织条理清晰,中心明确,这得力于它主线贯穿、情节集中的构思技巧。-公案戏的每一场戏中都有一个中心事件,每一场戏的中心事件又受到全剧主线的规范和制约;同时由于公案情节集中,故而故事中心突出。二是合理布局。元杂剧公案戏在经营结构时,着力刻画戏剧冲突,矛盾相比元杂剧很多剧目都来的突出,对戏剧高潮的处理把握,使整个公案戏跌宕生姿;同时,讲究格局变化,又使整个公案戏呈现出摇曳多变的局面。三是张弛有度,公案戏注意整体结构的布置得宜,往往能够在急迫的主旋律下插入舒缓的插曲,呈现出较好的节奏感,符合艺术适度的原则。元杂剧公案戏结构技巧的灵活充分的运用,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也使得故事更加立体丰满,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同时故事戏剧化的结构技巧处理,适应了戏曲这一形式,有利于舞台表现,能够很好地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第三章:元杂剧公案戏的脚色设置。公案戏的每一类脚色的设置都是作者精心编排的结果,本文主要分为三大体系加以讨论。一是旦、末体系,集中讨论了公案戏中正旦、正末主唱脚色的设置对于主题的表现;其他旦、末脚色串联剧情的作用;搽旦脚色用以设置矛盾这三个方面。二是冲、外、净、丑四大公案戏中常用脚色的设置。分别总结概括了公案戏中“冲末”的冲场作用;“外”的广泛使用;“净”扮三类人物;“丑”之滑稽搞笑四大脚色的特点。三是对公案戏其他的脚色中标志性的“张千”、“李万”以及“杂、众”脚色加以关注,点明了其作为差役的辅助作用以及活跃舞台的脚色设置特点。总体看来,公案戏中脚色的设置符合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时能为主题服务,各类脚色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十分突出。第四章:公案戏的舞台表演。此章着力对公案戏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做一番系统的探讨。从元杂剧公案戏的音乐、装扮、舞台表演三个方面入手,关注到了以前学界较少关注的戏曲舞台实际演出领域,对当时元杂剧音乐的宫调、板拍进行了考察。另外,以元代的戏曲文物资料改及剧本记录的穿关等为依据,探讨了演员在表演时的化妆、服饰等人物造型技巧。同时,通过资料的广泛阅读搜集,在艺术思维的指导下,结合艺术想象论证了公案戏在表演时,演员结合剧情的实际演出情况。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同于仅供文本阅读的诗词小说,舞台才能展现出其最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公案戏的舞台一方面具有相当的规范化,体现出了中国戏曲程式化的表演特点,另一方面,其求幻尚奇,滑稽逗笑的舞台,很好的适应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表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总体而言,元杂剧公案戏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其剧本写作、舞台表演艺术都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部分。本文立足于这两点对元杂剧公案戏的艺术技巧进行整体探索并深入分析,力求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元杂剧公案戏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徐琰琰[9](2014)在《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及其角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元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元杂剧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灿若星河的元代杂剧作品中,无名氏的杂剧作品尤其是家庭杂剧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全元戏曲》为依据,阐述其内容,并结合西方叙事学家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对无名氏的家庭杂剧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列述前人对于“家庭剧”的界定,并以王季思《全元戏曲》为依据,选取现存全本的杂剧作品,根据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的内容,又将家庭杂剧分为婚恋杂剧和反映亲人情感和纠纷的杂剧两类。第二章将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婚恋杂剧分为:才子与闺秀的情爱悲欢、才子与市井女子的爱情故事以及才子与妓女的情感纠葛三大类。通过对三类作品的比较研究,认为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婚恋杂剧多以“旦本戏”为主要搬演方式,其叙事模式仍沿袭唐传奇以来的“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第三章,将无名氏家庭杂剧中反映亲人情感和纠纷的杂剧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伦理剧;第二类为家庭纠纷剧;第三类为复仇剧;第四类为落魄书生发迹剧。剧作反映了元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利益的冲突,挑战着由血缘维系的亲人情感关系。第四章运用西方叙事学家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从“主角与对象”、“支持者与承受者”、“助手与对头”三个方面对元代无名氏的家庭杂剧进行研究。认为元代无名氏的家庭杂剧在角色塑造、戏剧发展动力、戏剧观赏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价值。

裴雪莱[10](2013)在《论元代公案题材剧的文人品性——以《元曲选》和《元刊杂剧三十种》所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元代公案剧题材在现存156种元杂剧中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案题材剧与当时政治严酷、宗法松弛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同时深刻反映出元代文人对生存困境的时代思考。此类题材剧独特的文人品性隐含着对宋儒理学秩序的呼唤,并与文人叙事策略相得益彰,表露出剧作家的文人身份。

二、元杂剧《合同文字》道具运用的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杂剧《合同文字》道具运用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包公戏道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反思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包公戏道具的种类和演变
    第一节 “道具”的概念及界定
    第二节 包公戏道具概述
        一、包公文学与包公戏概况
        二、包公戏剧目与道具
    第三节 包公戏道具的种类及特点
        一、包公戏道具的种类
        二、包公戏道具的特点
    第四节 包公戏道具的演变特征
第二章 包公戏道具的文学功能——以与包公小说对比为例
    第一节 从戏曲到小说——《百家公案》对元杂剧的改编
    第二节 从小说到戏曲——京剧《狸猫换太子》对《三侠五义》的改编
        一、京剧《狸猫换太子》与《三侠五义》道具运用对比
        二、京剧《狸猫换太子》的道具舞台演出
    第三节 包公戏道具的文学功能特点
第三章 包公戏道具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包公戏道具之地域文化特色
    第二节 包公戏道具之祭祀与鬼神信仰
    第三节 包公戏道具之饮食文化
    第四节 包公戏道具之法律文化
        一、势剑金牌: 下层人民的法律想象
        二、合同文书: 情理两难
        三、刑具: 执法的暴力性与威权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元杂剧末本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海外研究
        三、港澳台研究
    第三节 末本戏范围界定
第一章 宋金元之末泥
    第一节 宋金杂剧末泥
        一、宋金杂剧文献记载及形态
        二、戏曲文物中之“末泥”色
        三、末泥职司扩大的成因分析
    第二节 元杂剧之“末泥”形态
    第三节 宋金与元杂剧末泥之关系考辨
第二章 末本戏之分类
    第一节 元杂剧分类阐述
    第二节 末本戏类别--以元杂剧分类为基础
        一、神仙道化类
        二、公案类
        三、历史类
        四、社会类
    第三节 末本戏正末所扮“角色”
        一、“一角主唱”之正末
        二、功能性人物--正末之改扮
第三章 末本戏主角人物阐释
    第一节 历史类主角
        一、帝王为主角
        二、文人为主角
        三、英雄为主角
    第二节 公案类主角
        一、宦海浮沉类官吏
        二、无辜受害类官吏
        三、为民请命类官吏
    第三节 神仙道化类主角
        一、引人悟道飞升之神
        二、仙风道骨之人
    第四节 社会类主角
        一、做坏事得恶报者
        二、行仁孝得福报者
第四章 末本戏之特色--以历史类末本戏为例
    第一节 男性视域下的主体观照
        一、作剧而不演剧
        二、文人以剧传心
    第二节 慷慨豪放的风格
        一、宏大的场面书写
        二、韵部的选用
    第三节 情节模式化
        一、故事过程相似
        二、故事结局一致
第五章 末本戏之残剧概说
    第一节 现存残折及残出情况
        一、残剧存量
        二、残剧的判断依据
        三、残剧作者的考察
    第二节 由残剧引发的思考
        一、史官文化的发达
        二、演出市场的需要
        三、残剧现象发生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残剧末本戏
附录B 残剧旦本戏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临川四梦”文本之砌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临川四梦”文本中砌末使用概述
    第一节 关于“砌末”
    第二节 砌末的分类统计
    第三节 “临川四梦”砌末的使用
第二章 “临川四梦”文本中砌末的艺术功能
    第一节 砌末的叙事结构功能
    第二节 砌末的人物塑造功能
    第三节 砌末的象征性意蕴
    第四节 砌末背后的民俗文化体现
第三章 “临川四梦”文本中砌末运用的时代意义
    第一节 明传奇中砌末运用的模式化
    第二节 “临川四梦”砌末运用与同时期剧作家创作的比较——以梅鼎祚为例
    第三节 “临川四梦”砌末运用对其后剧作家创作的影响——以“画像”“梅”“柳”为例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叙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叙事理论的研究范围及本论题的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叙事观念、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叙事观念
        一、文学及小说的叙事观念
        二、戏曲的叙事观念
    第二节 叙事目的及要求
        一、“广为流传”目的之下的“事奇”要求
        二、“动人情”本意之下的写情要求
        三、“助风化”目的之下的寓理要求
        四、真善美的统一
第二章 叙事内容
    第一节 事
        一、故事类型
        二、“据实贵于杜撰”的取材观念
        三、“本事”来源
        四、“用之贵虚”的处理方法
        五、用事
    第二节 人
        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二、人物与故事呈现的关系
        三、不同人物的叙事功能
第三章 叙事动作
    第一节 整体布局
        一、布局意识
        二、正反中和——戏曲布局的美学原则
        三、开头
        四、结尾
    第二节 组织情节
        一、集中性
        二、联贯性
        三、节奏性
        四、曲折性
第四章 叙事媒介
    第一节 戏曲文体特征之下的语言风格论
        一、本色及戏曲语言本色的内涵
        二、戏曲文体特性之下的语言本色论
    第二节 多种语言形式的不同的叙事功能
        一、曲词的叙事功能
        二、宾白的叙事功能
        三、宾白叙事功能之下的语言特点
        四、曲、白的关系
        五、科诨在叙事中的意义
    第三节 场上的叙事媒介——脚色
        一、脚色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脚色与人物的扮演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元杂剧之“涉案剧”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元代公案剧研究回顾
        二、戏剧叙事研究综述
第二章 “涉案剧”界说
    第一节 “涉案剧”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涉案剧”的剧目整理
第三章 “涉案剧”的叙事内容
    第一节 事件
    第二节 情节
        一、情节类型划分
        二、情节运行方式
        三、情节安排技巧
        四、常见的范式情节
        五、情节发生的空间
    第三节 人物
第四章 “涉案剧”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叙事的重心
    第二节 叙事的线索
    第三节 叙事的逻辑
        一、一般行动序列
        二、复合行动序列
    第四节 叙事层面与心理层面
第五章 “涉案剧”的叙事时间
    第一节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第二节 时间的变异形态——预叙、插叙
    第三节 叙事节奏的控制
        一、概述案情背景
        二、重复交代案情
        三、展现庭审现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二拍”与戏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研究综述
第一章 “二拍”与同题材的戏曲作品考述
    第一节 “二拍”对之前同题材戏曲作品的借鉴
    第二节 “二拍”对后世同题材戏曲作品的影响
第二章 “二拍”对元明戏曲的超越与变化
    第一节 叙事的丰富与完善
    第二节 人物塑造的个性化
    第三节 时代精神的体现
第三章 明清戏曲对“二拍”的改编与突破
    第一节 故事的扩展与合并
    第二节 植入戏眼
    第三节 化俗为雅
第四章 “二拍”与戏曲相互改编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扩大了故事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第二节 确立了小说与戏曲的亲缘关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元杂剧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元杂剧研究综述
    二、元杂剧美学研究分析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元杂剧整体美学形态论
    第一节 文艺角度——新生的综合文艺样式
        一、多种文艺样式的有机融合
        二、艺术表现特征的双向性
    第二节 文化角度——雅俗文化交融的产物
        一、文化话语权的转移
        二、通俗文学艺术性的增强
        三、文化生态圈之初现
第二章 元杂剧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论
    第一节 审美文化的三重特质
        一、熔铸性——兼容并蓄
        二、有效传播——巨大的传播能量
        三、参与广泛——广阔的群体涵盖范围
    第二节 美学思想的两个基点
        一、元杂剧对传统的接受与重构
        二、浓重的时代“悲情”
第三章 元杂剧美学体式论
    第一节 代言体——继承诗词抒情传统
        一、元杂剧“代言体”的内涵与发展
        二、诗词“代言体”与元杂剧“代言体”之渊源
        三、元杂剧“代言体”的特征
    第二节 “一人主唱”——限知视角下的抒情与叙事
        一、“一人主唱”基本概念的辨析
        二、主唱选择的艺术要素与作品分析
        三、“一人主唱”的优势与作用
    第三节 一本四折——主线串联板块的整一性结构
        一、一本四折的体制分析
        二、元杂剧中的通用结构
        三、元杂剧结构的要素分析
    第四节 杂剧音乐——兼容并蓄的稳定曲体结构
        一、元杂剧音乐的基本概念与质素来源
        二、元杂剧音乐的艺术特征
    第五节 杂剧剧本——多重美学要求下的继承与创新
        一、元杂剧剧本三要素
        二、剧本创作的三重美学要求
        三、剧本创作的文艺规律
第四章 元杂剧审美类型论
    第一节 元杂剧审美内质——抒情与言志
        一、戏曲类型的判定
        二、杂剧审美中的抒情性
        三、类型划分的主题要求
    第二节 元杂剧悲剧美学论
        一、元杂剧悲剧的研究反思
        二、典型悲剧的比较分析
        三、悲剧美学要素的深化延展
        四、悲剧的两大因素——抒情性与主题
        五、悲剧概念实例分析
    第三节 元杂剧喜剧美学论
        一、元杂剧喜剧研究问题讨论
        二、经典作品细化解读
        三、元杂剧喜剧艺术手法
余论
附录:元杂剧家史樟事略考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目
附件

(8)元杂剧公案戏艺术技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元杂剧公案戏的概念定义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第一章 元杂剧公案戏的叙事方法
    第一节 围绕典型元素 集中叙事
        一、表现性叙事:叙述案发经过 揭露社会现实
        二、描述性叙事:叙述审案经过 颂扬高尚品质
    第二节 运用曲词宾白 综合叙事
        一、通过宾白 概括叙事
        二、通过曲词 扩展叙事
    第三节 运用多种手段 灵活叙事
        一、运用巧合 制造误会
        二、埋设伏笔 制造悬念
第二章 元杂剧公案戏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 明确主题
        一、主线贯穿 明确中心
        二、情节集中 突出主干
    第二节 合理布局
        一、刻画矛盾 营造高潮
        二、制造反转 变化生姿
    第三节 张弛有度
        一、喧寂交替 冷热相济
        二、穿插科诨 苦中作乐
第三章 元杂剧公案戏的脚色设置
    第一节 元杂剧公案戏旦、末脚色设置
        一、以正旦、正末的灵活变换彰显主题
        二、用旦、末的登场表演来串联剧情
        三、借搽旦脚色的设置来制造矛盾
    第二节 冲、外、净、丑脚色的设置
        一、“冲末”的冲场作用
        二、“外”的广泛使用
        三、“净”扮三类人物
        四、“丑”之滑稽搞笑
    第三节 公案戏其他脚色的设置
        一、“张千”、“李万”的辅助作用
        二、“杂”、“众”脚色活跃舞台
第四章 元杂剧公案戏的舞台表演
    第一节 元杂剧公案戏的音乐
        一、开阖自如的宫调
        二、抑扬顿挫的节奏
    第二节 元杂剧公案戏的装扮
        一、素面与花面化妆:打造正、反两面人物形象
        二、系统化与艺术性服饰:身份与美的双重体现
    第三节 公案戏的舞台表演
        一、公堂戏的表演:程式化的公堂仪式与虚拟化的取证表演
        二、公案鬼戏的表演:舞蹈化的动作与鬼戏道具的妙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及其角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的概况及分类
    第一节 “家庭剧”的界定
    第二节 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存目及分类
第二章 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婚恋杂剧
    第一节 婚恋杂剧作品概况
    第二节 “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
    第三节 以“旦本”为主的搬演方式
第三章 反映亲人情感和纠纷的杂剧
    第一节 伦理剧
    第二节 家庭纠纷剧
    第三节 复仇剧
    第四节 落魄书生发迹剧
第四章 无名氏家庭杂剧角色模式分析
    第一节 格雷玛斯的“角色模式”理论
    第二节 元代无名氏家庭伦理剧中的“主角与对象”
    第三节 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支持者与承受者”
    第四节 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中的“助手和对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论元代公案题材剧的文人品性——以《元曲选》和《元刊杂剧三十种》所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案题材剧中文人的时代思考
二矛盾冲突中的宋儒理学秩序呼唤
三公案题材剧中的文人叙事策略
    (一) 巧设悬念
    (二) 矛盾冲突多峰并峙模式
    (三) 拟观众视角创作

四、元杂剧《合同文字》道具运用的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包公戏道具研究[D]. 念珂羽. 山东大学, 2021
  • [2]元杂剧末本戏研究[D]. 楚二强.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临川四梦”文本之砌末研究[D]. 黄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古典剧论中的叙事理论研究[D]. 刘二永.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元杂剧之“涉案剧”的叙事研究[D]. 赵瑜.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6]“二拍”与戏曲关系研究[D]. 万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7]元杂剧美学研究[D]. 甄飒飒. 山东大学, 2015(12)
  • [8]元杂剧公案戏艺术技巧研究[D]. 邓晓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9]元代无名氏家庭杂剧及其角色模式研究[D]. 徐琰琰. 陕西理工学院, 2014(08)
  • [10]论元代公案题材剧的文人品性——以《元曲选》和《元刊杂剧三十种》所选为例[J]. 裴雪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标签:;  ;  ;  ;  ;  

元杂剧《合同文本》中道具的使用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