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肖玉元[1](2021)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好生活”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透露出的民生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党一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围绕民生的内涵、价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途径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话语。从话语分析视角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变迁,并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不仅可以将中国民生建设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能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构建的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系列表达。从整体上认知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关系是必要的前提与基础。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民生话语演进于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从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外部条件看,近代以来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阶段。在这四种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题分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在话语形式上呈现出由革命型民生话语向发展型民生话语,再到品质型民生话语的转换。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呈现出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经验总结为: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干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挑战,但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式微,也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应该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夯实理论、针对问题、多元形式、世界表达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闫文娟[2](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宋浠睿[3](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张杨[4](2020)在《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和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对于近代中国局势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乃至世界政治伦理和政治活动留下的珍贵道德遗产。为了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构想,孙中山在政治伦理、经济伦理、行政伦理方面做了一系列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与理论建构。在政治伦理方面,孙中山提出了“平民主权论”,“夫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尊重普通群众的合理权益,同时提出了“平民主权”的社会实践方式—“权能区分理论”。在经济伦理方面,则提出了“真富论”,所谓“真富”即“四万万人都是丰衣足食”,而要实现“真富”就必须“平均地权”。在行政伦理方面,孙中山提出了“公仆论”,认为“天下为公”“平民主权”,故“百官皆公仆”,政府为民服务,为民之仆,所以要打造服务型政府。孙中山认为此举能够真正帮助普通群众实现富裕之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天下大同”的思想,为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对于当前社会道德建设亦是意义重大,借鉴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有助于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借鉴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可以推进当前社会伦理信任的重建;借鉴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有助于打造服务型政府。当然,受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也存在有一些相对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如唯心主义思想的成分、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以及泛化道德、片面夸大道德作用的倾向。但是,瑕不掩瑜,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实现了对传统社会“天下大同”思想的理性超越,拉开了中国民主时代的序幕。
刘磊[5](2019)在《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纵观古今,民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根据民生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用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来解决中国长期没有解决的民生难题,促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跨越性进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建设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深入研究习近平民生思想,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民生概念界定、研究现状、本文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说明。第二部分:对习近平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个人环境背景两个方面进行探索诠释。第三部分:对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刻研究,提出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民生思想的基本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民生思想践行的现实目标、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民生事业的根本保障、把协调发展作为实现民生战略的基本路径、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充实作为民生实践的检验标准,并在分析习近平民生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人民性、全面性、系统科学性、实效性的鲜明特点。第四部分:对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思考,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其创新性思想体现。从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角度进行清晰论述,全方位的彰显出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伟大价值。
马金保[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了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位置。由此,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一导向的指引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相并列的新领域。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以此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成就斐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以民生建设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原点,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价值诉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观点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态度、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实践措施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形成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过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社会民生建设的基本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化和实践路径,其基本内容有: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根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政治保障;培育民生文化、发展文化民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民生、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建设的优先领域。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建构及其强大的、能动的指导性,得益于其特有的理论品格,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和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还为国际民生发展和世界民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万言,曹均学[7](2018)在《试析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中山在继承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民主政治理念,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发展实业"来改善民生,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实现。但孙中山民生主义对转变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具有启示作用,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处处"以人为本",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杨向鹏[8](2018)在《“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不懈努力,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民生建设领域依旧问题重重,还有不少短板,并呈现出新旧问题交织叠加、人民幸福感与民生建设不同步等特点。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将民生建设提高到新的价值高度,也对未来一个时期的民生建设提出了战略指导思想:“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就从战略层面为解决我国民生建设“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民生建设的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非常明确,依靠人民群众建设民生的思路也非常清晰,但社会建设实践中涉及的民生建设主体日趋多元,加之我国社会体制处于转型期,所以做好民生建设事业,加大对民生建设主体的研究非常必要,这是发挥建设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民生建设主体入手,将中国的民生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家—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对当前民生改善中的结构性矛盾,公共服务的不公平性,民生制度的整合压力,民生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责任主体的多元化要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分别从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职能边界、资源配置体系、制度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民生建设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力求做到权责清晰,充分调动所有主体的能动性,形成民生建设合力,推动民生建设进一步发展。本文第一章论述和梳理了“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其演变历程。首先,介绍了“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内涵,接下来梳理了这一社会科学的经典解释范式被引入中国的背景和在中国发展的简要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作为舶来品,在解释中国发展现实时遇到了解释力不足的困境,中国理论界对此做出了反思与调整。之后,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并本着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原则,尝试提出了构建“国家—社会”良性互构关系的中国理念。第二章深入论述了“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的内在关系,并在明晰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本文认为“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体现在民生矛盾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逻辑起点,而且民生共建还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突破口,同时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目标定位;另一方面,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体现在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利益提供顺畅的表达机制,为民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保障。在分析“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是共建共享,民生建设着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社会”关系侧重于实现公共和特殊利益共赢。第三章在前文一般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选择与民生建设的变迁及经验总结,揭示了“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之间密切的影响关系。本文将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按“国家—社会”关系形态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且国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采取了不同的民生政策,取得了不同的民生建设成效。中国古代的“国家—社会”关系处于胶融一体的状态,这一历史时期,国家在治荒救灾、扶贫救济、养老等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民生政策,以维护封建君王的政治统治和王朝稳定的目标。进入近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处于统一共同体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民生建设因历史原因波动较大,基本实现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建设,以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为分界,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发生了从高度同构到相互建构的转变。转变前后的民生建设也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民生建设中心的确立,民生建设主体多元化等方面。我们梳理民生建设历史可以看到,民生建设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民生建设的主要推动因素,对民生建设成效意义重大。第四章论文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进行重新审视,以建设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标尺,发现当代民生建设存在着建设水平仍然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结构性矛盾凸显和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困境。以和谐“国家—社会”关系来看,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体制中国家应该起主导作用,明确各自定位和权责,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维合作的格局。以此揭示出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困境背后的深层成因有: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不明、职责边界不清,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惯性影响,民生建设资源配置体制不合理以及民生建设的制度理念需要转变等。第五章针对前文揭示的民生建设在主体责任、社会体制、资源配置和制度理念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民生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在民生建设主体方面要准确把握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国家在民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的竞争激励作用。此外,还要清晰划分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职能边界。在社会体制方面,要认清国家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主导者,要从核心制度入手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以解放该体制对民生建设主体的制约,释放民生建设活力。在民生资源配置方面,要创新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激发社会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快打造优良的民生建设制度环境,这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制度改革,这是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强制度体系的整合建设,这是提升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
谭诗杰[9](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由春桥[10](2020)在《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影响下,价值观交锋日益激烈,道德滑坡和道德困境愈加突出和明显,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一些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的今天,大力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已经是一项时不我待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前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孙中山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德育观点和主张,当前整理和分析孙中山的德育思想,并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为辅,以孙中山德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孙中山文献的研究,同时运用计量分析,用可视化的手段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理清学理脉络,认真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初步归纳和凝练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说”。本文总结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深远影响,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结合当前德育建设的实际,阐明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远大志向、求学首在立志、根据国情立志、立志有大作为、立志重在实践;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爱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培育爱国人才、凝聚爱国力量;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即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吸收“平等、博爱、互助”;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兴趣”之心、培养“独立”之心、培养“冒险”之心、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培养“勇气”和“决心”;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集体精神”、恪守“行为正大”、遵守“公共规范”。当前,孙中山德育思想还远远没有过时,在当前全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述评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脉络梳理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国内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评析 |
(四)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生 |
(二)话语 |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重点难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
(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根本宗旨的基本内容 |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牵引 |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 |
(一)民生问题是政权兴替的关键因素 |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
(一)持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历程 |
(二)民生话语随中国共产党民生工作重心的变化不断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逻辑理路 |
一、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出场语境 |
(二)民生:中国近现代社会终极历史任务 |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指导 |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革命的“改革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最终目标 |
三、历史资源: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 |
(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话语 |
(二)儒家民生话语的时代困局 |
四、思想借鉴:民生主义的启示 |
(一)民生主义话语的形成与嬗变 |
(二)民生主义的价值检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起始 |
(二)“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体的扩充 |
(三)“经济工作”“大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充实与发展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先生产、后生活”: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务实开端 |
(二)“赶英超美”“八字方针”: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曲折发展 |
(三)“抓革命、促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异化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匡正与转型 |
(二)“全面建设小康”: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突破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美好生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主要内容 |
(二)“共享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核心理念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目标指向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世界情怀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 |
(一)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 |
(二)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 |
(三)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 |
(四)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 |
(二)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 |
(三)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 |
(四)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实境遇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成就 |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问题 |
(三)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挑战 |
(三)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干扰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机遇 |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催生话语构建的民族自信 |
(二)文化强国发展战略铸牢话语构建的思想支撑 |
(三)全媒体传播格局拓展话语构建的主要渠道 |
(四)“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提升话语构建的国际地位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创新发展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重要价值 |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民生话语体系 |
(二)助推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发展 |
(三)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
(二)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
(三)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四)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路径选择 |
(一)夯实理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民生 |
(二)针对问题: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 |
(三)多元形式: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融合 |
(四)世界表达:彰显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人类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唯物史观 |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3)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
6.2.3 缩小收入差距 |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
6.4.1 平衡教育资源 |
6.4.2 促进教育公平 |
6.4.3 发展素质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思想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
(一)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思想理论渊源 |
1.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继承 |
2.对西方“共和主义”思想的改造 |
3.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吸收 |
(二)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1.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2.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3.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二、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天下为公”的政治基础:“平民主权论” |
1.“平民主权”的内涵 |
2.“平民主权”的思想理论来源 |
3.“平民主权”的社会实践方式 |
(二)“天下为公”的经济基础:“真富论” |
1.“真富”是“天下为公”的经济保障 |
2.“真富”的标准 |
3.实现“真富”的途径 |
(三)“天下为公”的伦理要求:“公仆论” |
1.公仆的身份与地位 |
2.公仆应恪守的道德 |
三、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价值及局限性 |
(一)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价值 |
1.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天下为公”的思想 |
2.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思想理论 |
3.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
(二)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当代伦理价值 |
1.有助于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
2.有助于推进当前社会伦理信任的重建 |
3.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实现打造服务型政府 |
(三)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局限性 |
1.存在唯心主义思想的成分 |
2.忽视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
3.在理想社会规范建构中存在道德泛用的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论文类 |
(1)期刊论文 |
(2)学位论文 |
致谢 |
(5)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民生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
三、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 |
第二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形成的个人环境背景 |
一、朴实严格的家庭教育 |
二、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历练 |
三、丰富踏实的工作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
第一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民生思想的基本理念 |
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民生思想践行的现实目标 |
三、把协调发展作为实现民生战略的基本路径 |
四、把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民生事业的根本保障 |
五、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作为民生实践的检验标准 |
第二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基本特点 |
一、人民性 |
二、全面性 |
三、系统科学性 |
四、实效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创新性体现及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创新性体现 |
一、以民生状况为判断依据适时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
二、以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
三、以协调发展、制度创新解决返贫问题,真正实现由贫到富 |
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 |
第二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是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超越与升华 |
二、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
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新内涵 |
第三节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
二、为我国民生事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了不竭动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体性研究 |
1.2.2 主要观点述评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生成逻辑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生的基本内涵、层次结构和历史形态 |
2.1.2 民生问题、民生保障与民生建设 |
2.1.3 民生思想、民生观和民生理论 |
2.2 中国民生思想的历史逻辑 |
2.2.1 古代民生思想 |
2.2.2 近代民生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
2.3.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
2.4.1 改革开放前的民生探索 |
2.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问题 |
2.4.3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1 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 |
3.1.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 |
3.1.3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4 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举措 |
3.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3.2.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2.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3.2.3 就业是民生之本 |
3.2.4 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 |
3.3.1 “三为民”思想是基本原则 |
3.3.2 社会和谐是衡量尺度 |
3.3.3 科学发展是重要路径 |
3.3.4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
3.4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
3.4.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
3.4.2 形成“民生三感”的价值追求 |
3.4.3 民生建设的三大攻坚战 |
3.4.4 社会政策要托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1 发展经济是根本路径 |
4.1.2 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
4.1.3 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 |
4.1.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 |
4.2.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4.2.2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
4.2.3 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2.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2.5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4.2.6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
4.2.7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品格 |
5.1 坚持价值导向上的人民性 |
5.1.1 为人民服务 |
5.1.2 以人为本 |
5.1.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5.2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 |
5.2.1 从群众观点到群众路线 |
5.2.2 从解决温饱到“七有” |
5.2.3 民生建设永远在路上 |
5.2.4 因势而新的辩证思维 |
5.3 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 |
5.3.1 民生建设主体全员参与 |
5.3.2 民生建设内容逐渐丰富 |
5.3.3 民生建设目标日趋明确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实践检验和历史贡献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实践检验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概念 |
6.1.2 评估体系构建 |
6.1.3 结果分析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历史贡献 |
6.2.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
6.2.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3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6.2.4 铸牢了党的执政基础 |
6.2.5 为全球民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试析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孙中山民生主义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 |
(一) 力图用“节制资本”来防止社会出现两极分化 |
(二) 试图用“平均地权”来实现“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民主主义思想中的核心, 孙中山对于该问题也做了充分的阐述。 |
(三) 试想用“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华 |
二、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 |
(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解释社会主义民生问题 |
(二) 解决民生, 发展经济是关键一环 |
1. 农业是民生的基础, 重视农业就是重视民生。 |
2. 强调创新发展模式和理念, 发展生态、循环、绿色经济。 |
(三) 发展民生要以人民为主体, 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1. 民生要以民为本。 |
2. 坚持人民群众是主体力量。 |
3. 改善民生就是惠民。 |
三、结语 |
(8)“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中国演进 |
一、“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理论内涵 |
二、“国家—社会”关系范式在中国的发展 |
三、“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困惑与反思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中国理念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
二、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 |
四、建构“国家—社会”良性互构关系的中国理念 |
第二章 “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之间的相关性 |
第一节 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一、民生问题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逻辑起点 |
二、民生共建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突破口 |
三、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目标定位 |
第二节 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 |
一、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利益提供顺畅的表达机制 |
二、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三、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建设提供多维合作的动力保障 |
第三节 共建共享是调整“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的共同诉求 |
一、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
二、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目标是公共和特殊利益共赢 |
三、处理“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的内在契合点 |
第三章 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选择与民生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一节 近代以来“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民生建设 |
一、统一共同体:中国近代“国家—社会”关系样态 |
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 |
三、中国近代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及民生建设 |
一、从高度同构到相互建构的“国家—社会”关系演变 |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建设 |
三、中国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与不足 |
第四章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审视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民生建设面临的困境 |
一、民生建设的水平仍然不充分 |
二、民生建设的不平衡问题突出 |
三、民生建设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
四、民生建设的制度体系待完善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困境的深层成因 |
一、建设主体的角色不明边界不清 |
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惯性影响 |
三、民生建设资源配置体制不合理 |
四、民生建设的制度理念亟待转变 |
第五章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当代民生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准确把握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一、坚持党在民生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
二、发挥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三、发挥社会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四、发挥市场在民生建设中的激励作用 |
五、清晰划分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职能边界 |
第二节 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瓶颈制约 |
一、国家是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主导者 |
二、从核心制度入手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
第三节 打造高效的民生资源配置体系 |
一、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 |
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 |
三、激发社会配置资源潜力 |
四、建立规范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
第四节 加快民生建设的制度体系建设 |
一、加快打造优良的民生建设制度环境 |
二、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制度改革 |
三、加强民生建设制度体系的优化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9)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综述情况 |
0.2.2 综述分析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内外双重的经济压迫 |
2.1.2 腐朽黑暗的政治统治 |
2.1.3 中西交汇的思想文化 |
2.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 |
2.2.1 孙中山家风及家庭教育 |
2.2.2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 |
2.2.3 西方近代思想道德文化 |
2.2.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
2.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2.3.1 探索阶段(1866-1894) |
2.3.2 确立阶段(1894-1912) |
2.3.3 成熟阶段(1912-1925)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 |
3.1.1 立志就是要有“政治之理想” |
3.1.2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
3.1.3 “立志,要合乎中国国情” |
3.1.4 “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
3.1.5 “立志务求实行” |
3.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 |
3.2.1 爱国就是“谋四万万人之幸福” |
3.2.2 “国是一个大家庭” |
3.2.3 “国民须人人有爱国心” |
3.2.4 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 |
3.2.5 “唤醒国人的爱国精神” |
3.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 |
3.3.1 “恢复固有的道德” |
3.3.2 “提倡新道德” |
3.4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 |
3.4.1 塑造“不可辱的人格” |
3.4.2 用“诚心”去“感化”人 |
3.4.3 救国要有“勇气”和“决心” |
3.4.4 担负“振兴中华的责任心” |
3.4.5 “就自己喜欢的事彻底做去” |
3.5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 |
3.5.1 “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
3.5.2 做人要“行为正大” |
3.5.3 每个团体都要建立“公共规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特征、影响及其局限性 |
4.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民族性 |
4.1.2 时代性 |
4.1.3 兼容性 |
4.1.4 实践性 |
4.1.5 创新性 |
4.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地位及影响 |
4.2.1 在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4.2.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
4.2.3 对后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影响 |
4.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4.3.1 对社会主义理想认识不清 |
4.3.2 过于强调“心力”的作用 |
4.3.3 将“个体自由”与“团体自由”对立起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 |
5.1.1 树立远大志向 |
5.1.2 求学首在立志 |
5.1.3 根据国情立志 |
5.1.4 立志有大作为 |
5.1.5 立志重在实践 |
5.2 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 |
5.2.1 培育爱国精神 |
5.2.2 弘扬家国情怀 |
5.2.3 培养爱国人才 |
5.2.4 凝聚爱国力量 |
5.3 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 |
5.3.3 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
5.3.4 吸收“平等、博爱、互助” |
5.4 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 |
5.4.1 培养“兴趣”之心 |
5.4.2 培养“独立”之心 |
5.4.3 培养“冒险”之心 |
5.4.4 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 |
5.4.5 培养“勇气”和“决心” |
5.5 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 |
5.5.1 树立“集体精神” |
5.5.2 恪守“行为正大” |
5.5.3 遵守“公共规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孙中山先生生平 |
四、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D]. 肖玉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4]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研究[D]. 张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D]. 刘磊.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1)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D]. 马金保. 西北大学, 2019(02)
- [7]试析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J]. 万言,曹均学.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8]“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 杨向鹏.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9]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10]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由春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