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田汽车出售一公司股权(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芸[1](2021)在《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风险防控问题探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持续加速,并购作为企业发展转型、战略布局,以及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被上市公司广泛运用。2008年,证监会出于降低并购估值风险和保护资本市场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目的,提出了业绩承诺机制,并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证监会第53号令)中规定:在并购交易中并购方在采用基于未来收益预期的估值方法对标的企业进行估值时,被并购方应当对并购后未来三年的盈利能力做出保证。业绩承诺这一新型的并购契约制度,一方面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被并购交易多方所认可,但业绩承诺的风险伴随着并购交易发生次数的增加开始浮出水面。标的企业到期无法实现业绩承诺的现象频繁发生,不仅损害了并购方的利益,更阻碍我国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研究如何防范并购业绩承诺给并购方带来的各种风险,使并购业绩承诺成为并购的正向推动力,无论是对于融资市场良性发展的促进,还是对上市公司有序健康发展的助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东方精工为案例公司,对企业并购业绩承诺的风险及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所选取的案例公司存在一定的典型性。第一,并购方东方精工对普莱德进行估值采用的是市场上使用较为普遍的收益法。第二,并购双方的业绩承诺协议中将扣非后净利润作为约定的业绩评价指标,这也是衡量业绩承诺是否实现的常见指标。本文围绕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展开案例分析,进行并购业绩承诺风险防控问题探究。在案例分析之前,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国内外学者取得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案例实际,确定了本文的基本框架。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是本文的研究背景。主要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当前并购中业绩承诺的研究成果,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企业并购业绩承诺的动因、风险类型,以及风险防控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主要围绕企业并购业绩承诺及其风险防控展开论述,这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基于已有理论对业绩承诺的概念及特征、并购中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动因,以及并购业绩承诺风险类型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的案例概述,用于对本文案例进行描述。主要介绍了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动因、业绩承诺方案的设计,以及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企业并购估值风险、标的企业市场环境风险、业绩承诺设置与执行风险,以及经营管理风险。第五部分从标的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分别对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在对前文案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并购中业绩承诺风险的防控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通过收集查阅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从企业并购中运用业绩承诺的动因和相关风险等方面,总结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为并购业绩承诺风险防控问题的探究做好理论铺垫。同时,从案例分析视角,首先介绍了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动因、业绩承诺方案的设计,以及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其次,对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期间存在的业绩承诺风险类型及风险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过程中企业并购估值风险的产生是因为并购估值方法和资产评估机构的选取不当。而标的企业市场环境风险的产生是因为行业骗补现象频发导致补贴退坡,行业的不断发展更是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业绩承诺设置与执行风险的产生是因为业绩承诺协议的设置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业绩评价指标单一和业绩补偿条款设置不合理。并购后东方精工对标的企业未实现有效控制和缺乏对标的企业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导致了经营管理风险的产生。最后,通过上述分析,针对并购中业绩承诺风险的防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1)并购前,并购方应当审慎选择资产评估机构,以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评估标的企业的价值。(2)并购方在并购前还应当充分调研目标行业与市场,并购后也要密切关注该行业新政策与发展趋势。(3)针对业绩承诺设置与执行风险,除了丰富业绩评价指标形式以外,合理灵活的设定业绩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业绩补偿保障机制也十分重要。(4)针对经营管理风险,并购方除了需要事前了解标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以外,还需要加强对标的企业的管控与业务的整合,健全对标的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伍侃[2](2021)在《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商誉减值问题探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并购规模不断扩大,并购企业确认的商誉金额也迅速增加。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在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均会受到一定主观因素影响。在并购过程中并购方易支付高合并对价确认高额商誉,并且后续也存在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风险,可能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巨大冲击。商誉减值的计提或是由于被并购方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其未来获得经济收益的能力有所下降;或是管理层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在某一时刻计提大额商誉减值从而完成对经营业绩的彻底清洗。由于计提商誉减值具有一定的主观可操作性,且会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降低商誉减值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东方精工为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业务板块,以高额溢价收购北京普莱德全部股权形成巨额商誉,但在并购后第二年就因普莱德未达预期业绩对该并购商誉几乎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导致东方精工当年经营利润巨额亏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该并购商誉减值案例涉及到高溢价的合并对价支付、过高的业绩承诺利润和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整理商誉减值相关理论的文献研究,梳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提出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商誉减值相关理论概述。具体介绍商誉有关概念、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经济后果以及理论基础。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案例介绍。主要介绍并购双方企业基本状况、并购动因、并购过程以及并购商誉的确认和商誉减值计提情况。第四章为商誉减值的原因及经济后果分析。本文从行业和经营风险、资产估值、业绩承诺、盈余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商誉减值的原因,从财务绩效、资本市场、公司业务和股东三个方面的影响分析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第五章为结论与启示。首先,本文认为并购时的高估值和高溢价支付会导致商誉的初始确认金额过高,后续会给企业带来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风险;其次,过高的业绩承诺也是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并且商誉减值在具体计提时容易成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管理的工具;最后,计提商誉减值会造成企业当年财务绩效下降,给投资者释放不良信号进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等一系列负面经济后果。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针对建议:首先,企业应在并购前对被并购方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理性的评估,并且在并购时应采用合理的估值方法对被并购方进行估值,避免因确认过高的商誉初始入账金额给企业后续带来计提高额商誉减值的风险;其次,并购双方应签订适当的业绩承诺以防止后续经营业绩达不到业绩承诺要求被迫计提商誉减值;最后,可以考虑重新引入摊销法,与减值测试法结合使用以完善商誉后续计量方法,同时政府监管方要督促企业加大商誉减值信息披露力度,强化第三方机构的市场监督职责来防范商誉减值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何文倩[3](2020)在《雅戈尔集团股权投资动因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戈尔原是一家以服装业为主业的生产经营性企业,在经济潮流中为了寻求发展开展了多元化经营的模式,其中股权投资板块引人注目。这使得雅戈尔愈加偏离主业,其动机和效果如何引发学者关注。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雅戈尔股权投资的动因及效果。首先,从战略、绩效和盈余管理三个视角探讨股权投资的动因,梳理与总结雅戈尔集团股权投资的规模、投资收益等;其次,仍然从上述三个视角分析其在实施股权投资多元化经营战略后的效果,主要进行了纵向的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表明:雅戈尔股权投资对它发展战略规划有着重大影响,并且也给它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扩大经营规模方面。但是股权投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服装主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而股权投资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导致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利用股权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论文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张友夫[4](2020)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BQ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世界性的能源及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当今最棘手的问题。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在必行。然而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企业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前期需要投入的研发资金量大、所需花费的研发阶段时间长,为了募集足够的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提升主营业务能力,就会选择上市。但是我国IPO审核制度下对企业的上市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对于处于发展初期、不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还远远达不到可以IPO的条件。于是它们就会将目光转向借壳上市这个途径,然而由于我国证监会一直在加大对于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使得借壳上市这个途径也越来越难。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回顾,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选取“A股市场新能源整车第一股”BQ公司借壳上市的事件作为案例研究,结合理论指导与自身实践经验,对借壳事件双方公司概况及借壳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介绍;再从借壳方选择上市路径和选择壳公司两个角度对BQ公司借壳上市的动因进行探究;接着从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价值创造能力、非财务绩效四个方面对BQ公司借壳上市前后绩效与顺丰速运借壳上市前后绩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BQ公司借壳上市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给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计划上市的时候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BQ公司借壳上市的动因主要来自于行业的特殊性,有着大量资金需求的同时无法达到IPO的审核标准是公司选择借壳上市的主要原因。借壳上市后,公司财务绩效没有取得提升;由于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持续退坡,致使BQ公司上市投资者不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绩效持续下跌;以EVA作为衡量标准的计算结果显示,BQ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减弱;借壳上市仅让公司在非财务绩效方面得到了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加强成本控制,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货款收回速度,注意资金成本、谨慎融资,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缩短项目建设期。
徐振宁[5](2020)在《基于三维战略矩阵模型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们国家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都有着显着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战略问题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的方法国内外学者也层出不穷,常规战略矩阵只是以可持续增长理论与价值创造理论为基础构造的一个二维平面,以此来分析企业的财务战略,这种方法忽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往往不太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价值创造维度,资金余缺维度,以及经营风险维度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维财务战略矩阵,以汽车制造行业龙头——福田汽车为案例,分析其从2013年到2018年的财务战略概况并标的其在三维财务战略矩阵中所列的位置,由此来证实财务战略三维矩阵模型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是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财务战略分析工具。本文首先描述了福田汽车的财务战略现状与福田汽车的基本财务情况,随后再基于可持续增长理论、价值创造理论以及财务战略矩阵理论,通过收集并计算出福田汽车2013年至2018年的相关财务指标,并利用模型构建和数据选取的方式,构建出了福田汽车的财务战略矩阵,同时计算分析得出福田汽车在战略矩阵中所列的位置,发现福田汽车从2013年到2018年在三维财务战略矩阵中分别处于Ⅲ(1)象限与Ⅳ(1)象限,一直处于价值减损状态,这与福田汽车最近几年的对外扩张战略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不解。然后从战略矩阵角度出发,对福田汽车的财务战略加以评价,同时剖析了该公司财务战略矩阵中所处位置的成因以及其在战略矩阵中所表现出来问题,最后再根据福田汽车财务战略矩阵中所体现出来的关于财务战略方面的问题,给予了相关得改善建议。本文将三维财务战略矩阵得以应用,扩展了关于财务战略矩阵应用的相关研究,并同时完善了目前财务战略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证实了该理论在现实操作中是切实可行的,对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梓填[6](2020)在《对赌协议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以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扩张发展,因此对赌协议也被更多地运用在并购交易中。然而对赌期限的到期,并购失败的案例接连发生,不仅使并购方遭受损失,也对我国资本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对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这一案例进行研究,不仅在理论意义上可以补充对赌协议的案例研究成果,还可以在现实意义上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对赌协议在并购重组中的使用。2016年7月,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开始并购,由于普莱德净资产评估增值率较高,东方精工与普莱德签订了四年期的对赌协议来保障自身权益。然而双方就2018年普莱德业绩承诺完成情况产生巨大争议并引发一系列纠纷,于2019年12月结束对赌。本文以该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事件研究法及案例研究法对并购对赌后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释并购对赌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梳理对赌协议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理论;之后,对东方精工及普莱德公司概况进行基本介绍,并针对东方精工并购对赌交易过程以及东方精工并购对赌失败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接下来,通过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并购对赌交易后东方精工短期市场绩效与长期财务绩效进行研究;以及在非财务绩效方面选择技术开发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最后,从三个角度分析对赌协议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东方精工并购对赌的行为虽然在短期上取得了对市场的拉动效应,但并购对赌的业绩目标未完成对东方精工长期财务绩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自2016年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并购对赌交易后,东方精工在并购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与营运能力四个关键方面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该并购对赌交易的失败可能会对东方精工未来长期发展经营能力的稳定性产生持久影响。造成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并购对赌交易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东方精工在此次并购前对普莱德估值过高、并购的过程中普莱德一直过度依赖原公司股东、并购后东方精工没有及时做好并购协同的整合工作以及过度的依赖设置不科学的并购对赌交易协议。然后,从对赌协议在并购交易前推高了被并购方的资产定价,并购交易中激励促进了被并购方经营管理绩效的状况,以及并购交易后期影响并购方商誉减值情况三个方面对对赌协议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针对拟进行并购对赌的上市企业在并购前谨慎评估标的企业价值、并购中合理设置对赌协议内容以及并购后加强业务整合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曹亮[7](2020)在《并购对赌的风险及防控研究 ——以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处于结构转型的复杂阶段,为了快速整合资源,扩大营业规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应对各项艰巨挑战,并购重组成为企业应对风险与机遇的重要选择。根据最新政策显示,政府将全力推进并购市场结构化改革,力旨在行政审查财政办税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市场企业并购制度,对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活动进行鼓励以及政策支持,促进上市公司的行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以便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促进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功能,度过当前经济转型的阵痛期。由此,并购重组有了相当宽松的外部环境,政策上的鼓励,让有关部门管制得以放松,上市公司不仅能够通过并购交易扩大规模,提升公司整体价值,还有机会利用目前火热的行情在资本市场谋取额外利益,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的意愿开始变得空前强烈,随即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高潮,但是在并购热潮的背后,由并购对赌导致的商誉减值问题也愈发严重。对赌协议是并购双方的在并购时的契约设计,契约通过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被并购方的经营情况,视是否达到约定的业绩承诺,对并购方进行补偿,或者对被并购方进行奖励。作为一种估值调整机制,对赌协议暂时缓和转移了并购之前因主并购方被并购方方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买方的利益,同时检验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协议机制下,使用净利润等易于操纵的单一财务指标作为履行条件,导致了对赌期限内子公司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急功近利,追求短期良好业绩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或人为编制利润,从而影响对赌结果。并购完成之后买方对卖方的约束力开始弱化,经营权控制权分离,这些问题留下了大量的灰色地带,衍生了后续买卖双方之间的道德风险,使得并购双方为了自身利益的互相博弈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对赌失败。本文站在并购双方各自动机的视角下,对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的案例进行细致具体的分析,探讨当前市场机制下并购对赌协议的问题,进而重点研究如何对并购对赌风险进行防控,减少类似并购的对赌失败情况。对于并购对赌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进行风险防控:谨慎使用对赌协议,企业在签订对赌协议之前,必须要具备风险意识,并购双方对于交易估值应保持理性和客观,认识到对赌协议同时具备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双刃剑属性,仔细考量自身的财务能力、行业特征以及经营目标,是否适合通过对赌实施并购企业并购;交易时采用Earn-out支付法,增加重复博弈结构,平衡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并购前后的权力和风险,促使并购双方设定合理的对赌条件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补偿支付方式,降低溢价估值,降低商誉减值风险。设置多元化基准目标,防止出现案例中的关联方交易操作利润,产生会计上的争议问题;注重并购后期的整合工作,事先明确、事后监督交割后的权限安排,解决并购后出现的控制权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人问题,激励管理层多维多向全面治理公司,顺利得完成业绩对赌目标,达到并购双方的双赢。
林秀香[8](2020)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惟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现金为王仍然是当今汽车行业发展必须牢记的经营理念。2020年元月,一场原本充满喜悦的新春欢乐被新冠病毒疫情冲击,危机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在举国一心、沉着应战和勇于担当之下,疫情受到控制,并迎来春暖花开。受疫情影响,很多行业将短期承压,汽车行业也不能幸免。鉴
刘宇庭[9](2020)在《大股东同业竞争、战略定位与企业价值 ——基于一汽夏利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大股东同业竞争易引发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证监会曾再三规定力求避免。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与战略重组,仍有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且该问题尚未能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2011年,一汽夏利在国企改制中与集团另一公司一汽轿车出现同业竞争问题。大股东为区分竞争双方的经营业务,一直将一汽夏利限制在市场需求不断萎缩的经济型轿车市场发展,且制约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在我国的汽车产业注重自主研发、转型升级的同时,一汽夏利在大股东安排下的战略定位与行业发展趋势相违背,是一种高差异度的非正常战略定位。一汽夏利自2012年起连续六年亏损(扣非),亏损额最高达17亿元,企业价值受到严重毁损。因此,本文以一汽夏利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同业竞争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非正常的高差异度战略定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环境因素——战略定位——财务行为——企业价值”的逻辑链条,发现同业竞争问题是导致一汽夏利从“国民车”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在同业竞争背景下,大股东一方面基于政策要求需减少两家子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重合度;另一方面为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有动机将优质的发展资源分配给持股比例更高的另一子公司。因此,大股东通过高度集中的股权控制和人事控制,安排上市公司采取与行业常规战略差异度较高的非正常战略定位,以侵占企业的发展机会。这使得企业产品盈利能力较差,代理成本较高,研发效率较低,融资约束较高,最终毁灭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战略定位的视角揭示了同业竞争问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深入分析了大股东通过干预上市公司战略定位进行资源侵占这一隐蔽的掏空行为。此外,本文对存在同业竞争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并提出通过切实解决好同业竞争问题、加强同业竞争的监管力度、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改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以解决这一问题。
王海燕[10](2019)在《福田汽车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党中央曾明确提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新的台阶,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代表性产业,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必将会给其带来又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正全力迈进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收入日益增长,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因此,汽车市场销量近年来逐渐增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产业在我国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销量增速开始放缓,在汽车市场上,国产汽车品牌与国外汽车品牌相比仍然缺乏竞争优势,加之目前我国“国六”排放标准已经实施,汽车油耗的要求、环保要求以及财政补贴政策等对于现在的汽车制造企业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汽车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和未来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企业销售业绩出现下滑态势,总体经营状况不佳,在生产竞争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财务风险增加,自身运营出现问题,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减少生产竞争中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加以防范和处理。因此,本文在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北汽福田汽车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对企业总体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通过理论与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福田汽车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这对于促进该企业未来长远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有效借鉴。
二、福田汽车出售一公司股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田汽车出售一公司股权(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风险防控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并购业绩承诺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并购业绩承诺风险类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并购业绩承诺风险防控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并购业绩承诺及其风险防控的理论概述 |
2.1 业绩承诺的概念及特征 |
2.1.1 业绩承诺的概念 |
2.1.2 业绩承诺的特征 |
2.2 并购中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动因 |
2.2.1 降低并购交易成本 |
2.2.2 提升企业并购效率 |
2.2.3 增强中小投资者信心 |
2.2.4 激励标的企业管理层 |
2.3 并购业绩承诺的风险类型 |
2.3.1 企业并购估值风险 |
2.3.2 标的企业市场环境风险 |
2.3.3 业绩承诺设置风险 |
2.3.4 经营管理风险 |
2.3.5 业绩承诺执行风险 |
2.4 并购业绩承诺的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信号传递理论 |
2.4.4 实物期权理论 |
3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的案例介绍 |
3.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
3.1.1 东方精工基本情况简介 |
3.1.2 普莱德基本情况简介 |
3.2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动因 |
3.2.1 缓解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 |
3.2.2 减轻并购高溢价导致的风险 |
3.2.3 向中小投资者传递利好信息 |
3.3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的方案 |
3.3.1 并购方案简介 |
3.3.2 标的企业价值的确定 |
3.3.3 业绩承诺协议条款的设计 |
3.4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履行情况 |
3.4.1 普莱德业绩不达标触发补偿条款 |
3.4.2 业绩补偿协调未果,东方精工申请仲裁 |
3.4.3 东方精工修改补偿条款认赔出局 |
4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的风险类型分析 |
4.1 企业并购估值风险 |
4.1.1 盈利预测偏离实际 |
4.1.2 并购评估增值率过高 |
4.2 标的企业市场环境风险 |
4.2.1 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策变化 |
4.2.2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
4.3 业绩承诺设置与执行风险 |
4.3.1 业绩目标无法达成 |
4.3.2 业绩补偿难以兑现 |
4.4 经营管理风险 |
4.4.1 并购后业务整合的风险 |
4.4.2 标的企业管理层行为风险 |
5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风险成因分析 |
5.1 企业并购估值风险成因 |
5.1.1 并购估值方法不合理 |
5.1.2 资产评估机构选择不当 |
5.2 标的企业市场环境风险成因 |
5.2.1 骗补现象频发导致补贴退坡 |
5.2.2 行业发展加剧市场竞争 |
5.3 业绩承诺设置与执行风险成因 |
5.3.1 业绩评价指标单一 |
5.3.2 业绩补偿条款设置不合理 |
5.4 经营管理风险成因 |
5.4.1 并购后对标的企业未实现有效控制 |
5.4.2 缺乏对标的企业管理层的有效监管 |
6 企业并购中业绩承诺风险的防控措施 |
6.1 企业并购估值风险的防控措施 |
6.1.1 审慎选择资产评估机构 |
6.1.2 合理评估标的企业价值 |
6.2 标的企业市场环境风险的防控措施 |
6.2.1 并购前充分调研目标行业与市场 |
6.2.2 并购后密切关注行业新政策与发展趋势 |
6.3 业绩承诺设置与执行风险的防控措施 |
6.3.1 丰富业绩评价指标形式 |
6.3.2 合理灵活设定业绩考核目标 |
6.3.3 建立业绩补偿保障机制 |
6.4 经营管理风险的防控措施 |
6.4.1 事前调查充分了解标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
6.4.2 加强对标的企业的管控及业务的整合 |
6.4.3 健全对标的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商誉减值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誉减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商誉减值经济后果的研究 |
1.2.3 关于商誉减值风险防范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商誉的定义 |
2.1.2 商誉的初始确认 |
2.1.3 商誉的后续计量 |
2.2 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 |
2.2.1 被并购方估值过高 |
2.2.2 被并购方业绩承诺过高 |
2.2.3 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 |
2.3 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 |
2.3.1 财务风险增加 |
2.3.2 股票价格下跌 |
2.3.3 企业绩效下滑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信号传递理论 |
3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商誉减值案例介绍 |
3.1 并购双方企业简介 |
3.1.1 东方精工简介 |
3.1.2 普莱德简介 |
3.2 并购动因 |
3.2.1 推进业务战略布局 |
3.2.2 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
3.2.3 增加新盈利增长点 |
3.3 并购过程 |
3.3.1 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 |
3.3.2 对被并购方进行资产评估 |
3.3.3 签订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 |
3.4 并购商誉及商誉减值情况 |
3.4.1 商誉初始确认情况 |
3.4.2 商誉减值情况 |
3.4.3 商誉减值信息披露情况 |
4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商誉减值的原因及经济后果 |
4.1 东方精工商誉减值原因分析 |
4.1.1 对被并购方未来风险考虑不全 |
4.1.2 采用收益法推高被并购方估值 |
4.1.3 被并购方的高业绩承诺难以实现 |
4.1.4 管理层可能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
4.2 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
4.2.1 偿债能力有所削弱 |
4.2.2 营运能力维持正常 |
4.2.3 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
4.2.4 成长能力明显降低 |
4.3 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分析 |
4.3.1 短期市场股价剧烈波动 |
4.3.2 长期市场股价持续下跌 |
4.4 对公司业务和股东的影响分析 |
4.4.1 剥离并购业务,转让被并购公司股权 |
4.4.2 巨额商誉减值降低投资者对公司认可度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并购商誉过高带来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风险 |
5.1.2 业绩承诺和盈余管理影响商誉减值的计提 |
5.1.3 商誉减值给企业带来财务绩效下降和股价下跌的影响 |
5.2 建议 |
5.2.1 并购前应理性评价被并购企业的未来风险 |
5.2.2 对被并购企业的估值需合理选取评估方法和预测 |
5.2.3 签订业绩承诺协议应合理预测潜在风险 |
5.2.4 将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结合作为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
5.2.5 对商誉减值相关的信息披露需不断完善 |
5.2.6 强化第三方机构对商誉减值的市场监督职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雅戈尔集团股权投资动因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股权投资与多元化经营相关概念 |
2.1.1 股权投资的定义和特征 |
2.1.2 多元化经营的定义和特征 |
2.1.3 股权投资的种类 |
2.2 股权投资效应 |
2.2.1 股权投资与经营绩效 |
2.2.2 股权投资与盈余管理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雅戈尔股权投资现状及动因分析 |
3.1 雅戈尔概况 |
3.2 雅戈尔股权投资现状 |
3.2.1 雅戈尔股权投资发展历程 |
3.2.2 雅戈尔股权投资组成结构 |
3.3 雅戈尔股权投资的动因 |
3.3.1 战略视角 |
3.3.2 绩效视角 |
3.3.3 盈余管理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雅戈尔股权投资的效果分析 |
4.1 战略效果分析 |
4.1.1 分散经营风险方面 |
4.1.2 协同效应方面 |
4.2 财务效果分析 |
4.2.1 多元化股权投资的纵向对比分析 |
4.2.2 多元化股权投资的横向比较分析 |
4.3 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
4.3.1 处置股权投资份额 |
4.3.2 增持股权投资比例 |
4.3.3 转变股权投资计量方法 |
4.4 雅戈尔股权投资效果总结 |
4.4.1 分散了企业经营风险 |
4.4.2 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善雅戈尔股权投资效果的对策 |
5.1 雅戈尔股权投资存在的问题 |
5.1.1 注重股权投资,忽略主业经营 |
5.1.2 利用股权投资,进行盈余调节 |
5.2 改善雅戈尔股权投资效果的对策建议 |
5.2.1 针对雅戈尔的建议 |
5.2.2 针对监管层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BQ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关研究 |
1.2.2 借壳上市动因相关研究 |
1.2.3 借壳上市绩效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借壳上市相关概念 |
2.1.2 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2.2.3 效率理论 |
3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
3.1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
3.1.1 新能源汽车市场 |
3.1.2 新能源汽车企业上市情况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问卷设计 |
3.2.2 信度分析 |
3.2.3 效度分析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2 借壳上市动因部分的调查结果 |
3.3.3 借壳上市绩效部分的调查结果 |
4 BQ公司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
4.1 |
4.1.1 双方公司概况 |
4.1.2 借壳上市过程及结果 |
4.2 BQ公司借壳上市动因分析 |
4.2.1 BQ公司选择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
4.2.2 选择借壳QF公司的原因 |
4.3 BQ公司借壳上市绩效分析 |
4.3.1 财务绩效分析 |
4.3.2 基于EVA的价值创造能力分析 |
4.3.3 市场绩效分析 |
4.3.4 非财务绩效分析 |
4.4 BQ公司借壳上市存在的问题 |
4.4.1 盈利能力过于依赖政府补助 |
4.4.2 借壳上市后债务风险增加 |
4.4.3 资金管理不到位 |
4.4.4 壳公司的选择导致市值缩水 |
4.4.5 资本市场表现持续低迷 |
5 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壳上市的建议 |
5.1 明确目标,切勿盲目上市 |
5.2 谨慎选择上市方式 |
5.3 准确选择壳资源 |
5.4 适当融资,加强资金管理 |
5.5 注重研发创新,积极响应政策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对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5)基于三维战略矩阵模型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战略的研究 |
1.2.2 关于财务战略矩阵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务战略 |
2.1.2 财务战略矩阵 |
2.1.3 财务战略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 |
2.2.2 可持续增长理论 |
3 福田汽车财务战略案例介绍 |
3.1 福田汽车公司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公司内外部环境 |
3.1.3 公司总体战略 |
3.2 福田汽车财务战略现状 |
3.2.1 福田汽车投资战略现状 |
3.2.2 福田汽车融资战略现状 |
3.2.3 福田汽车股利分配战略现状 |
3.3 福田汽车财务状况 |
3.3.1 盈利状况 |
3.3.2 负债状况 |
3.3.3 营运状况 |
4.基于三维战略矩阵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与分析 |
4.1 基于三维战略矩阵的财务战略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4.1.1 应用三维战略矩阵评价财务战略的可行性 |
4.1.2 应用三维战略矩阵评价财务战略的可操作性 |
4.2 基于三维战略矩阵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2.1 财务战略评价数据选取与指标处理 |
4.2.2 基于三维战略矩阵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 基于三维战略矩阵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
4.3.1 福田汽车财务战略矩阵评价结果 |
4.3.2 福田汽车财务战略矩阵评价结果的原因分析 |
5 优化福田汽车财务战略的对策建议 |
5.1 价值状态的优化 |
5.1.1 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
5.1.2 增加企业投资回报率 |
5.2 资金状态的优化 |
5.2.1 提高企业销售增长率 |
5.2.2 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 |
5.3 经营风险的优化 |
6 研究结论和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对赌协议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以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对赌协议概念界定 |
2.1.1 对赌协议的概念与内容 |
2.1.2 对赌协议的作用 |
2.2 对赌协议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信号传递理论 |
2.3 并购绩效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2.4 对赌协议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对赌协议的信号作用 |
2.4.2 对赌协议的激励效应 |
2.4.3 对赌协议的行为规范 |
2.5 理论基础小结 |
第3章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案例介绍 |
3.1 参与方介绍 |
3.1.1 东方精工 |
3.1.2 普莱德 |
3.1.3 普莱德原股东 |
3.2 并购交易介绍 |
3.2.1 东方精工并购动因 |
3.2.2 交易方案 |
3.2.3 并购整合阶段 |
3.2.4 东方精工出售普莱德 |
3.3 对赌协议介绍 |
3.3.1 对赌协议内容 |
3.3.2 对赌双方争议 |
3.3.3 对赌协议解除 |
3.4 并购对赌失败原因分析 |
3.4.1 对普莱德估值过高 |
3.4.2 过分依赖设置不科学的对赌协议 |
3.4.3 普莱德高度依赖原股东 |
第4章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的绩效分析与评价 |
4.1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的财务绩效评价 |
4.1.1 短期股票市场绩效评价 |
4.1.2 长期绩效评价 |
4.2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的非财务绩效评价 |
4.2.1 研发支出 |
4.2.2 发展战略 |
4.3 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的绩效综合评价 |
4.3.1 财务绩效评价 |
4.3.2 非财务绩效评价 |
第5章 对赌协议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对赌协议对标的方估值水平的影响 |
5.2 对赌协议对标的方经营绩效的影响 |
5.3 对赌协议对购买方商誉减值的影响 |
5.3.1 商誉减值的方法及计算过程 |
5.3.2 商誉减值的原因及合理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谨慎评估标的企业价值 |
6.2.2 合理设置对赌协议内容 |
6.2.3 加强并购后的业务整合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并购对赌的风险及防控研究 ——以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并购协同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博弈理论 |
2.1.4 代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企业估值 |
2.2.2 对赌协议 |
2.2.3 委托代理 |
2.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案例概述 |
3.1 对赌双方的背景 |
3.1.1 东方精工简介 |
3.1.2 普莱德简介 |
3.2 对赌双方的并购动机 |
3.2.1 东方精工动机 |
3.2.2 普莱德动机 |
3.3 并购交易方案与对赌协议 |
3.3.1 并购交易情况 |
3.3.2 对赌协议 |
3.3.3 对赌结果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并购方视角 |
4.2 被并购方视角 |
4.3 并购双方对赌失败的原因 |
4.3.1 宏观政策的影响 |
4.3.2 估值溢价 |
4.3.3 对赌协议的设定 |
第五章 对赌协议的风险与防控 |
5.1 对赌协议签订前的风险防控 |
5.1.1 谨慎使用对赌协议 |
5.1.2 慎重选择并购目标 |
5.1.3 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
5.1.4 完善对赌协议的设定 |
5.2 对赌协议签订后的风险防控 |
5.2.1 加强并购后期管控 |
5.2.2 解决委托代理人问题 |
第六章 结论及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一)库存系数 |
(二)库存预警指数 |
汽车行业的业绩表现 |
(一)业绩公告 |
(二)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
汽车行业发展的困境 |
(一)低毛利率、慢周转及负债高企 |
(二)多数车企产销量齐跌 |
(三)短期偿债承压,流动性不足 |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坚定信念 |
(二)行业整合 |
(三)善管其身 |
(四)现金为王 |
(9)大股东同业竞争、战略定位与企业价值 ——基于一汽夏利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同业竞争的文献综述 |
一、同业竞争的形成原因 |
二、同业竞争与大股东掏空 |
三、同业竞争的解决措施 |
第二节 关于大股东控制的文献综述 |
一、大股东控制的成因 |
二、大股东控制的效应 |
三、集团企业的大股东控制 |
第三节 关于战略定位的文献综述 |
一、战略定位的内涵与分类 |
二、战略差异的影响因素 |
三、战略差异的经济后果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股东同业竞争 |
二、战略定位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 |
第三节 大股东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一、大股东同业竞争影响战略定位的动机 |
二、大股东同业竞争影响战略定位的方式 |
三、大股东同业竞争影响战略定位的效果 |
第四节 战略定位与企业价值 |
一、高差异度战略定位下的经营活动 |
二、高差异度战略定位下的投资活动 |
三、高差异度战略定位下的融资活动 |
第五节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
第四章 案例介绍 |
第一节 一汽夏利的简介 |
一、一汽夏利的发展历程 |
二、一汽夏利并入一汽集团的制度背景 |
第二节 一汽夏利的同业竞争问题 |
第三节 大股东同业竞争影响战略定位的证据 |
一、限制一汽夏利的产品升级 |
二、制约一汽夏利的技术研发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股东同业竞争影响战略定位的动机 |
一、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
二、强化大股东侵占动机 |
第二节 大股东同业竞争影响战略定位的方式 |
一、一汽夏利大股东的股权控制 |
二、一汽夏利大股东的人事控制 |
第二节 同业竞争下一汽夏利的战略定位分析 |
一、一汽夏利战略定位定性分析 |
二、一汽夏利战略定位定量分析 |
第四节 战略定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
一、一汽夏利高差异度战略定位下的财务活动 |
二、一汽夏利高差异度战略定位下的企业价值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切实解决好同业竞争问题 |
二、加强同业竞争的监管力度 |
三、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定位 |
四、改善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福田汽车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章 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财务风险概念 |
2.2 财务风险内容及特征 |
2.2.1 财务风险内容 |
2.2.2 财务风险特征 |
2.3 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
2.3.1 财务风险识别 |
2.3.2 财务风险评价 |
2.3.3 财务风险控制 |
2.4 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资本结构理论 |
2.4.2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福田汽车财务风险识别及评价 |
3.1 福田汽车公司概况及总体财务状况 |
3.1.1 福田汽车公司概况 |
3.1.2 福田汽车发展现状 |
3.1.3 福田汽车公司近几年总体财务状况 |
3.2 福田汽车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3.2.1 筹资风险识别 |
3.2.2 投资风险识别 |
3.2.3 资金运营风险识别 |
3.2.4 收益分配风险识别 |
3.3 福田汽车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
3.3.1 “Z计分”模型应用基础 |
3.3.2 “Z计分”模型在福田汽车财务风险中的应用 |
第4章 福田汽车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
4.1 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
4.1.1 拓宽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 |
4.1.2 先内后外的筹资策略 |
4.1.3 考虑汇率和利率合理作出筹资计划安排 |
4.2 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
4.2.1 遵循科学投资管理原则 |
4.2.2 投资前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4.2.3 控制投资成本和期限 |
4.2.4 将企业投资风险进行转移 |
4.3 资金运营风险控制措施 |
4.3.1 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增加资产流动性 |
4.3.2 协调管理职能强化经营中的现金流管理 |
4.3.3 加强销售管理 |
4.3.4 实施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管理 |
4.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措施 |
4.4.1 合理编制收益分配方案 |
4.4.2 注意分配过程中信号传递作用 |
4.4.3 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福田汽车出售一公司股权(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业绩承诺风险防控问题探究[D]. 李欣芸.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商誉减值问题探析[D]. 伍侃.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雅戈尔集团股权投资动因及效果分析[D]. 何文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 ——以BQ公司为例[D]. 张友夫.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5]基于三维战略矩阵模型的福田汽车财务战略评价研究[D]. 徐振宁.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对赌协议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以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为例[D]. 陈梓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7]并购对赌的风险及防控研究 ——以东方精工并购普莱德为例[D]. 曹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8]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J]. 林秀香. 新理财, 2020(04)
- [9]大股东同业竞争、战略定位与企业价值 ——基于一汽夏利的案例研究[D]. 刘宇庭.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10]福田汽车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王海燕.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