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数控用于旧机床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朱龙飞[1](2020)在《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技术自创立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发展,现阶段我国在数控领域已取得一定成就。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等领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控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机械化水平。现阶段,很多企业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普通机床,这些机床的使用年限很长,在工业实际中难以量化生产,并且加工的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也相对薄弱。如果更新设备,会对生产造成影响,并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数控机床。因此,改造和升级现有机床,拓展机床的制造能力,提升产能和效率,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策略,这样能让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以典型的普通车床CA6140数控化改造为案例,列举了其在改造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包括对机床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阐述了数控系统若干改造方案的利弊,结合CA6140数控化改造的要求,针对运动控制卡和工控机所建立的开放式数控车削系统进行了详尽分析,具体讨论了其硬件平台构建的理论依据和软件平台的设计思想;对主要的机械部件,如进给系统的滚珠丝杠副、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的选用依据,自动回转刀架的控制原理及选用,在主轴上安装脉冲编码器的选用依据及安装注意事项等均作了较细致地分析;并对数控化改造后的机床按照GBT25659.2-2010《简式数控卧式车床》技术要求进行检测机床精度,总结和分析了各个改造项目在改造中的具体要求。本文为普通机床数据控化改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普通机床的改造升级进行了规范,为企业针对普通机床引入数控技术提供了借鉴经验,更为学校数控维修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创造条件。
杨利[2](2020)在《JP公司数控机床西北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评判某一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主要依赖于机床发展水平。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信息技术也不断更新发展,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世界机床产业与时俱进,通过技术改革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促进世界机床产业进入机电一体化的新时代。数控机床是在上个世纪诞生的,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数控机床成为一种配有程序控制系统的,工作效能高的,能代表现代机床控制技术发展方向的自动化机床,它能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零件种类复杂、质量精密、批量小等各种加工问题。同美、日、欧等老牌工业化国家的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相比,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起步晚,发展速度慢。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经研究对比发现,中国数控机床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机床运作效率的高速高效化和机床技术的精密化。数控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新型学科,是在控制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学和电子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1世纪以来,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对数控机床技术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指出了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即高可靠化、高速化、高精度化、智能化、集成化、复合化、柔性化和开放性。根据各行各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来看,汽车行业是数控机床行下游需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航天领域,最后是工程机械和模具行业,其消费比重各占42%、18%、15%、10%。而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是航空航天等军工企业聚集地,近年来这些军工企业智能化的改造为机床行打来了机遇。本文通过对JP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文献基础,对JP公司的西北区进行了分析,分析了JP公司西北区渠道营销现有状况及问题,并为其营销渠道的优化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首先,介绍渠道营销的理论,并对国内外关于渠道营销的观点进行整理总结;其次,结合JP公司渠道营销现状,分析原因,总结问题;再次,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等方式,对JP公司渠道营销策略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根据制定的渠道营销优化策略,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论文研究可为JP公司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渠道策略,对其他类似公司营销策略制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连杰[3](2019)在《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有大量机床因功能丧失或技术落后面临淘汰,对废旧机床进行再制造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部分。废旧机床再制造的质量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而再制造机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再制造设计质量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进行控制已成为再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废旧机床再制造的概念和过程、再制造设计的过程和要求,并提出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的对象和原则。基于此,采用PDCA的过程方法,构建了基于PDCA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过程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各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接着,论文研究了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关键方法,主要包括:客户需求分析,即:初步获取废旧机床再制造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之后利用AHP确定其初始重要度,利用卡诺分类和竞争性分析确定客户需求重要度的修正因子并对客户需求重要度进行修正;废旧机床再制造功能分析,即:在废旧机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求确定再制造机床功能特性,并利用QFD中的质量屋将客户需求及其最终重要度转化为再制造机床功能特性及其重要度;利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FMEA)对再制造机床的潜在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改进措施以确保把潜在的故障在设计阶段就消除或减轻;构建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可拓评价法对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进行评价。最后,本文以陕西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废旧YK7236A磨齿机的再制造为例,研究了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过程及关键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有图11幅,表42幅,参考文献79篇
王元生[4](2019)在《FANUC系统辅助功能与PMC在分度工作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辅助功能(M功能及B功能)与PMC功能,是日本FANUC数控系统实现数字化控制的关键功能。FANUC系统因此具备了高质量、高稳定性和全功能等卓越性能,在我国中低端数控机床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结合国内外数控机床及其附件研发现状和市场状况,进行FNAUC系统的辅助功能及PMC功能在分度工作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工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需求,符合“中国智造2025”国家战略对企业制造工艺革新和数控装备升级的要求。本课题结合机械制造企业实际需求,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基于FANUC系统辅助功能与PMC功能的加工中心机床四轴控制系统功能研究工作。课题在综述数控技术发展及机床数控化改造状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对XH714E加工中心机床进行增加旋转分度工作台的数控化改造方案,提出了利用FANUC系统的PMC和辅助功能对旋转分度工作台数字化控制的新方法,拓展了原有三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工艺能力,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中所研究的内容及成果进行了评述。2.在对企业设备改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FANUC系统对机床数控转台的四种控制方案,及其控制原理、硬件连接和优缺点比较分析,进而确认选择PMC控制方案。3.介绍了机床分度回转工作台的结构、原理和选型,结合生产需求,对拟选数控转台的载荷进行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校核分析,验证了所选择的气缸技术参数符合要求。4.阐述了基于FANUC系统的数控分度转台的PMC控制方案,完成了PMC程序设计,辅助功能代码的开发和运用。5.对改造后的数控机床进行机电联调和数控转台旋转精度测试,并进行实际加工试验,验证了的改造方案的正确性。
金正宾[5](2018)在《西门子数控系统置换华中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的系统置换是对原有旧数控机床进行改造,保留性能较好的机床主体与主要功能部件,更换数控系统,进行电气改造和机床参数调试与优化,满足使用需求。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西门子与华中数控两个数控系统的功能与特点,采用西门子数控系统替换原华中数控系统,重点探索置换数控系统后硬件和软件的改造方案,实现系统更换后的各项功能。本文通过对现有数控铣床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估,结合国内数控机床改造技术的研究,确定对数控系统进行置换,根据使用需求采用西门子数控系统置换原数控系统。首先对两个数控系统的参数进行研究,设计置换整体方案。设计电气改造方案,对机床控制线路重新铺设,完成了系统硬件连接;系统与驱动器间增加光电耦合器电路,满足不同系统部件输入输出端口电平和信号要求,使系统与驱动器联通,匹配参数,解决了置换后的硬件兼容性问题;设置系统伺服参数,匹配伺服与驱动器,完成伺服与位置反馈、主轴位置控制参数的设定;增加自动换刀系统,完成了控制参数设置,实现机床自动换刀功能;采用测量设备检测机床精度,调整机床间隙和修改系统补偿参数,减少误差,恢复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其次对PLC模块进行连接,重构梯形图,完成编制急停、冷却液控制、手轮控制、润滑控制、换刀控制等功能子程序,实现新系统对机床辅助功能的控制,完成了系统置换后软件部分的改造;对机床参数、系统PLC参数、伺服参数等进行设置,上电开机进行联机测试和调整,实现了置换系统后机床的正常运行;对机床自诊断与用户报警功能进行设置,并对系统参数进行备份存档,用于机床故障自诊断与系统故障时数据恢复。最后进行样件试加工,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样件加工尺寸进行检测,样件各项检测数据均合格,表明置换后的新系统各项加工性能达标,满足改造要求,实现预期改造目标。
崔玉鑫[6](2017)在《CAK6150D型机床数控系统改造》文中研究表明沈飞公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生产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有的一部分老旧设备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无法满足生产部门的使用要求。但其机械系统几何精度良好,加工精度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所以对于数控系统改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延长数控机床使用寿命的最佳方式。此次改造的设备为沈阳机床厂生产的CAK6150D数控车床,本课题完成了其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改造,延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分析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新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基础上,进行CAK6150D数控车床对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改造的最佳实施方案和设备选型方案;根据现场需求和系统特点完成硬件部分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完成了改造后数控机床控制功能的PLC编程,,实现了对冷却、液压和刀具等工作的按需控制功能;开展安全集成技术研究,提高设备的安全防护等级。在机床精度、数控系统、经济性三个方面,对改造前后的机床进行了效果分析。改造后的机床完全符合前期设定的目标。沈飞公司现有CAK6150D数控车床1 1台,成功的对该机床数控系统进行改造,为公司同类机床改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国产数控系统在老旧机床改造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HNC-818标准型数控系统在此机床上的成功运用,也为国产数控系统在航空领域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刘辉[7](2016)在《C6140C1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文中认为在我国的加工制造业中,普通车床在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可以加工各种轴类零件,曾经在我国的机械加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普通车床的结构复杂,自动化加工程度比较低,因此它的生产效率低,对于形状复杂、对精度要求精密的零件,很难适用。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在企业的加工制造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机床的数控化、自动化成为机床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车床的数量在机械加工业中,仍然很多,因此,对现有的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成为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职业院校和企业现有的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后,既能满足生产与实训的需要,又能节省很多经费,对企业和职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过程做了深入的设计和研究,对普通车床的改造主要从机械、电气这两个方面开展的。在本次设计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对国内外数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制定了普通车床改造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车床的数控系统进行了选择;对普通车床的进给系统进行了改造设计,对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中各个重要部件,设计与计算论证;制定了机床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与选型方案,特别是刀架中蜗杆、蜗轮、蜗轮轴和中心轴等部件,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选型;通过对机床电气部分的改造,使机床的电器线路变得简单、易于操作;对改造后的机床进行了安装调试,并对其几何精度和定位精度等进行了检验,通过检测后,本次改造的车床在加工性能、加工精度和加工零件的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以上改造和试加工的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改造方案是成功的,我校的普通车床经过数控改造后,可以满足日常实训和技能大赛训练的需要,机床操作方便、改造成本不高、切削性能稳定,加工范围和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既为学校节省了成本,也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增加了设备,达到了改造的要求和目的。
张红[8](2015)在《XA5032铣床的数控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以增强竞争力,对机床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控机床特别是普及型数控机床将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国产和进口的数控机床并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增长的制造业要求,企业不可能将原有加工设备全部更新为数控机床,如果企业淘汰原有大量普通机床不但会造成许多浪费,而且会因为缺乏资金购买大量的数控机床来补充生产能力,而影响正常经营生产。为了节约成本和资源优化利用,可以对原有性能较好的机床进行经济型数控改造,提升这类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其生产率和利用率。目前数控化改造旧有机床是国情所需,改造后的机床作为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的过渡型机床,顺应了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弥补了资金短缺,又逐步提升了制造装备水平。本文依托通钢机电修造公司一台老旧XA5032铣床的数控改造项目展开研究,重点解决设备老化、系统陈旧、设备加工精度不足以及难以维护维修等一系列问题。首先根据XA5032铣床原有技术参数和生产中实际的使用需求确定总体改造方案,然后进行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方案设计及计算,通过对典型数控系统的分析比较,选择了适用的数控系统,并对伺服系统进行选型分析,最后对改造后的机床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验,试加工备件来检查机床的精度,以确认达到了改造的预期效果。本机床的改造,使我公司这台铣床重新成为车间生产的主力设备,为我公司带来直观的效益,也为我公司下一步对其他老旧机床进行数控改造积累了一定经验。
杨红英[9](2015)在《多头突围 国产数控系统任重道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数控系统或许可以称之为整个设备的“魂”。 但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产出场所,中国市场上大部分中高端数控机床所搭配的数控系统都是进口的,当然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进口是很司空见惯的行为。 我?
马军[10](2014)在《数控机床VMC850E的数控系统改造》文中研究说明数控机床所使用的数控系统对于一个数控机床来说相当于人脑和身体的关系,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数控机床床身还可以继续使用而数控系统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所以对于数控系统改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国产数控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本论文以沈阳机床集团生产的数控机床VMC850E为研究对象,在完成数控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进行了机床数控系统的扩展,增加了机床运行参数的外部监控功能,提高机床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的主要工作为:1、设计了机床运行监控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设备和软件系统,完成了对机床运行参数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了机床运行的可控性。2、详细分析数控机床原有的电路图,根据机床改造电路工作需求,结合每一个部件的工作特性,设计了新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3、完成了改造后数控机床控制功能的PLC编程,实现了对冷却、排屑、液压和刀具等工作的按需控制功能,保证改造后的机床工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完成改造后的机床运行稳定性和精度等各项指标的测试工作,保证了改造后机床满足产品加工需求和连续生产需求。
二、国产数控用于旧机床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数控用于旧机床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机床及发展历史 |
1.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
1.3 数控机床的特点 |
1.4 国内外数控机床改造的现状 |
1.4.1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越性 |
1.4.2 国外数控机床改造的现状 |
1.4.3 国内数控机床改造的现状 |
1.5 研究本选题的提出依据 |
1.6 本次课题的主要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和技术准备 |
2.1 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理念 |
2.2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
2.3 改造前的技术准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数控系统的选择 |
3.1 数控系统概述 |
3.1.1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
3.1.2 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3.1.3 数控系统的演变 |
3.2 数控系统的开放要求 |
3.2.1 传统数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
3.2.3 国内外对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状况 |
3.2.4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典型结构类型 |
3.3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数控系统的选择 |
3.4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的理论研究 |
3.4.1 “IPC+运动控制卡”开放式数控车削系统硬件的构建 |
3.4.2 “工控机+运动控制卡”开放式数控车削系统软件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机械部件的改造探讨 |
4.1 机械部件改造的总原则 |
4.2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改造 |
4.2.1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
4.2.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
4.2.3 进给部件中运动转换机构的选择 |
4.2.4 进给部件总体改造方案的确定 |
4.3 自动换刀装置的选型 |
4.3.1 数控车床刀架的基本要求 |
4.3.2 数控车床刀架结构与选型 |
4.3.3 自动转位刀架的选刀过程 |
4.3.4 自动转位刀架的安装 |
4.4 脉冲编码器的选用与安装 |
4.4.1 脉冲编码器的选用 |
4.4.2 脉冲编码器的安装 |
4.5 主传动系统的改造 |
4.5.1 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
4.5.2 主传动的变速方式 |
4.6 导轨的修复 |
4.7 数控化改造后的检验精度与分析 |
4.7.1 横向、纵向导轨精度检测 |
4.7.2 刀架转位的重复定位精度检测 |
4.7.3 工作精度检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JP公司数控机床西北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2 主要营销渠道理论 |
2.2.1 营销渠道基本理论 |
2.2.2 渠道策略的理论 |
2.2.3 SWOT的基本原理 |
3 JP数控机床西北区渠道策略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JP数控机床西北区概况 |
3.2 营销渠道现状描述 |
3.3 营销渠道现状诊断 |
3.4 渠道问题分析 |
3.4.1 渠道选择比较盲目 |
3.4.2 渠道冲突 |
3.4.3 对渠道支持不够 |
3.4.4 过分依赖中间商 |
3.5 员工对营销渠道的认识 |
4 JP数控机床西北区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社会环境 |
4.1.2 政治法律环境 |
4.1.3 经济环境 |
4.1.4 文化环境 |
4.1.5 技术环境 |
4.1.6 同行竞争分析 |
4.1.7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公司营销现状 |
4.2.2 人财物分析 |
4.2.3 技术分析 |
4.2.4 信息化管理 |
4.2.5 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
4.3 JP数控机床西北区的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Strength) |
4.3.2 劣势分析(Weakness) |
4.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4.3.4 挑战分析(Threat) |
4.3.5 SWOT矩阵及结果分析 |
5 JP数控机床西北区营销渠道策略方案 |
5.1 营销渠道策略制定的原则 |
5.2 营销渠道策略考虑的因素 |
5.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5.3 营销渠道选择分析 |
5.3.1 可选择渠道 |
5.3.2 渠道选择目标 |
5.3.3 渠道选择的评价指标 |
5.3.4 渠道选择指标权重 |
5.3.5 营销渠道确定 |
5.3.6 渠道结构设计 |
5.4 营销渠道策略内容 |
5.4.1 重新定位产品 |
5.4.2 建立大客户渠道商 |
5.4.3 整合区域渠道商 |
5.4.4 细化服务项目 |
5.4.5 建立品牌体验店 |
5.4.6 建立互联网渠道 |
6 JP数控机床西北区营销渠道的策略实施措施 |
6.1 对经销商的保障措施 |
6.2 对客户服务的保障 |
6.3 解决渠道冲突 |
6.4 后续改进分析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废旧机床再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设计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废旧机床再制造的概念和过程 |
2.1.1 废旧机床再制造的概念 |
2.1.2 废旧机床再制造的过程 |
2.2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的过程和要求 |
2.2.1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的过程 |
2.2.2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的特点 |
2.2.3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的要求 |
2.3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的对象和原则 |
2.3.1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的对象 |
2.3.2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的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PDCA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过程分析 |
3.1 基于PDCA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过程模型的建立 |
3.1.1 基于PDCA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思路 |
3.1.2 基于PDCA的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过程模型 |
3.2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各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3.2.1 策划(P)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3.2.2 实施(D)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3.2.3 检查(C)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3.2.4 处置(A)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4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关键方法 |
4.1 废旧机床再制造客户需求分析方法 |
4.1.1 客户需求获取与整理 |
4.1.2 客户需求初始重要度确定 |
4.1.3 客户需求重要度修正因子计算 |
4.1.4 客户需求最终重要度确定 |
4.2 废旧机床再制造功能分析方法 |
4.2.1 明确再制造机床功能特性 |
4.2.2 构建“客户需求与再制造机床功能特性”相关关系矩阵 |
4.2.3 再制造机床功能特性重要度确定 |
4.3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 |
4.3.1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FMEA的实施步骤 |
4.3.2 基于模糊理论的再制造机床故障风险优先数计算 |
4.4 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评价方法 |
4.4.1 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2 设计质量评价模型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实证背景 |
5.1.1 企业现状 |
5.1.2 废旧YK7236A磨齿机基本情况 |
5.2 基于PDCA的废旧YK7236A磨齿机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过程分析 |
5.2.1 磨齿机再制造设计策划(P)阶段质量控制 |
5.2.2 磨齿机再制造设计实施(D)阶段质量控制 |
5.2.3 磨齿机再制造设计检查(C)阶段质量控制 |
5.2.4 磨齿机再制造设计处置(A)阶段质量控制 |
5.3 废旧YK7236A磨齿机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关键方法应用 |
5.3.1 磨齿机再制造客户需求分析 |
5.3.2 磨齿机再制造功能分析 |
5.3.3 磨齿机再制造设计FMEA |
5.3.4 磨齿机再制造设计质量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4)FANUC系统辅助功能与PMC在分度工作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机床数控技术概述 |
1.2.1 数控机床的特点 |
1.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
1.2.3 数控机床的分类 |
1.3 机床数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数控转台未来发展趋势 |
1.4 课题来源、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及要解决的问题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度转台控制方案设计 |
2.1 设备状况与工艺要求 |
2.1.1 机床结构与技术参数 |
2.1.2 机床改造任务 |
2.2 工件装夹方案制订 |
2.3 分度转台控制方案拟定 |
2.3.1 CNC直接控制方案 |
2.3.2 PMC轴控制方案 |
2.3.3 I/O Link轴控制方案 |
2.3.4 PMC控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控分度转台选型 |
3.1 数控分度回转工作台简介 |
3.1.1 数控分度转台的功能与分类 |
3.1.2 数控分度转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 数控分度转台的选择 |
3.3 分度转台齿轮齿条机构有限元分析 |
3.3.1 有限元法分析理论 |
3.3.2 齿轮齿条副有限元仿真 |
3.4 小结 |
第四章 PMC控制程序设计 |
4.1 FANUC0i系统PMC介绍 |
4.1.1 数控机床PLC信息交换 |
4.1.2 I/O Link地址分配 |
4.1.3 PMC顺序程序及结束指令 |
4.2 辅助功能开发应用 |
4.2.1 FANUC辅助功能简介 |
4.2.2 B代码功能开发应用 |
4.2.3 M代码功能开发应用 |
4.3 PMC控制程序设计 |
4.3.1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
4.3.2 辅助功能M代码译码 |
4.3.3 分度台转位控制 |
4.3.4 分度台转位到位判别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机床调试与试切验证 |
5.1 机床调试概述 |
5.2 机械调整 |
5.3 PMC控制程序联机调试 |
5.4 机床试运行 |
5.5 试切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西门子数控系统置换华中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机床发展历史 |
1.2 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1.3 数控机床改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工作难点 |
第二章 系统置换总体改造和设计 |
2.1 XD-40A数控铣床简介及存在问题 |
2.1.1 数控系统的选型 |
2.1.2 所选数控系统的特点 |
2.2 系统置换研究内容及改造方案 |
2.2.1 系统置换的研究内容 |
2.2.2 数控系统置换后的特点 |
2.3 系统置换的改造方案 |
2.3.1 改造整体方案 |
2.3.2 伺服驱动改造方案 |
2.3.3 扩展自动换刀功能 |
2.3.4 改造后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改造方案 |
3.1 SINUMERIK808D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3.1.1 SINUMERIK808D系统介绍 |
3.1.2 SINUMERIK808D数控系统总体结构图 |
3.2 SINUMERIK808D数控系统硬件改造方案 |
3.2.1 系统硬件连接 |
3.2.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3.2.3 机床I/O信号地址分布 |
3.2.4 自动换刀装置改造 |
3.3 主轴与伺服系统模块改造 |
3.3.1 驱动装置改造 |
3.3.2 数控铣床进给伺服系统设计 |
3.3.3 伺服电机与位置反馈改造 |
3.3.4 主轴位置控制相关的参数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改造方案 |
4.1 PLC的选择 |
4.2 PLC模块连接 |
4.3 数控系统与PLC的信息交换 |
4.4 PLC技术性能与程序调整 |
4.5 数控铣床PLC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置换后的调试运行 |
5.1 系统调试 |
5.1.1 PLC与参数的调试 |
5.1.2 伺服的调试 |
5.1.3 自动换刀装置调试 |
5.1.4 机床数据的调整 |
5.1.5 系统置换后的参数设置与联机调整 |
5.2 系统置换后的精度检测和运行测试 |
5.2.1 系统置换后机床精度项目检测值 |
5.2.2 系统运行检测 |
5.2.3 用户报警 |
5.2.4 数据备份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CAK6150D型机床数控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2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床工作原理与改造需求分析 |
2.1 CAK6150D型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
2.2 CAK6150D型机床的数控系统 |
2.2.1 系统特点 |
2.2.2 伺服系统 |
2.2.3 主轴控制系统 |
2.3 机床存在问题及分析 |
2.4 机床改造要求及总体方案 |
2.5 数控系统选型 |
2.5.1 选型要求 |
2.5.2 性能比较与选型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改造设计 |
3.1 HNC-8数控系统 |
3.2 伺服系统设计 |
3.2.1 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 |
3.2.2 进给伺服系统选型 |
3.2.3 进给伺服系统的结构图和系统连接图 |
3.2.4 主轴驱动系统 |
3.3 强电电路设计 |
3.4 控制电路设计 |
3.5 接口设计 |
3.6 机床硬件改造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设计 |
4.1 PLC编程设计 |
4.1.1 PLC在数控系统中的功能 |
4.1.2 数控机床PLC的分类及设计 |
4.1.3 输入/输出接口点定义 |
4.1.4 CAK6150D机床PLC的典型控制 |
4.2 系统参数设置 |
4.3 机床安全性的功能研究 |
4.3.1 机床安全性功能 |
4.3.2 典型安全功性能的逻辑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改造效果 |
5.1 机床改造精度对比 |
5.2 数控系统改造效果对比 |
5.3 经济性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C6140C1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数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1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
1.1.2 数控技术发展改进对策 |
1.1.3 数控技术新发展 |
1.1.4 数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1.2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分析 |
1.2.1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主要内容 |
1.2.2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流程和技术框架 |
1.2.3 我国机床改造产业策略分析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C6140C1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方案 |
2.1 设计基本思路 |
2.1.1 设备改造前后各项性能指标 |
2.1.2 机床各部件质量 |
2.1.3 C6140C1数控化改造后性能分析 |
2.2 数控系统的选择 |
2.2.1 数控系统 |
2.2.2 数控系统选型 |
2.2.3 数控系统工作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
3.1 纵向(Z向)进给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
3.1.1 纵向进给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
3.1.2 纵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计算 |
3.2 横向(X向)进给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
3.2.1 横向进给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
3.2.2 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刀架结构的设计与改造 |
4.1 自动回转刀架的基本要求与工作原理 |
4.1.1 基本要求 |
4.1.2 工作原理 |
4.2 蜗杆及蜗轮的选用 |
4.2.1 传统系统的选型 |
4.2.2 由接触强度确定主要参数 |
4.2.3 蜗杆和蜗轮的主要参数设计 |
4.2.4 蜗杆轴的设计 |
4.2.5 键的选取与校核 |
4.3 蜗轮轴的设计 |
4.3.1 确定蜗轮轴的材料及许用应力 |
4.3.2 确定各轴段直径和长度 |
4.4 中心轴的设计 |
4.4.1 中心轴的材料选择和确定许用应力 |
4.4.2 中心轴的校核 |
4.5 上下端面齿盘的设计 |
4.5.1 确定齿盘的材料选择和基本参数 |
4.5.2 按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计算 |
4.6 轴承的选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气部分改造设计 |
5.1 电器控制柜的设计 |
5.2 数控系统各部分的连接及接口设计 |
5.2.1 总接线设计 |
5.2.2 各接口连接 |
5.3 数控车床主控电路的设计 |
5.3.1 主电路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
5.3.2 数控车床控制电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控车床的安装调试与试运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8)XA5032铣床的数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数控机床的发展概述 |
1.2.1 数控机床的产生 |
1.2.2 数控机床的发展 |
1.2.3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 |
1.3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发展状况 |
1.3.1 国内外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发展状况 |
1.3.2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意义、必要性和优越性 |
1.3.3 我国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XA5032铣床的总体改造方案 |
2.1 XA5032铣床概况 |
2.1.1 铣床简介 |
2.1.2 XA5032铣床的基本状况 |
2.2 XA5032铣床的总体改造方案 |
2.2.1 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 |
2.2.2 数控系统的选择 |
2.2.3 伺服系统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XA5032铣床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设计 |
3.1 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方案 |
3.2 机械传动系统改造的设计计算 |
3.2.1 纵向(X向)进给系统 |
3.2.2 横向(Y向)进给系统 |
3.2.3 垂直(Z向)进给系统和自动平衡装置 |
3.2.4 机床导轨的改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XA5032铣床数控系统的选用 |
4.1 数控系统简介 |
4.2 数控系统的选用 |
4.2.1 数控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
4.2.2 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组成 |
4.3 程序设计 |
4.4 可编程控制器(PLC) |
4.4.1 数控系统中PLC的作用 |
4.4.2 SINUMERIK 802D系统中的PLC |
4.5 电气控制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XA5032铣床伺服系统的设计 |
5.1 伺服系统概述 |
5.2 步进电机的选用 |
5.2.1 步进电机的特点 |
5.2.2 步进电机的选用 |
5.3 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
5.3.1 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作用和要求 |
5.3.2 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XA5032铣床改造后的调试 |
6.1 数控系统的调试 |
6.1.1 系统通电前检查 |
6.1.2 系统通电后调试 |
6.2 PLC的调试 |
6.3 改造前后机床精度性能对比 |
6.4 机床加工实例验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数控机床VMC850E的数控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改造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
1.1.1 数控系统的发展历史 |
1.1.2 数控系统改造的发展及现状 |
1.2 数控系统改造对国产数控系统的重要性 |
1.2.1 数控系统改造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核心技术分析 |
2.1 数控机床改造技术 |
2.1.1 PLC技术 |
2.1.2 电路改造技术 |
2.1.3 机械改造技术 |
2.2 监控系统实现技术 |
2.2.1 软件开发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床改造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性能需求分析 |
3.2 改造可行性分析 |
3.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2.2 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 |
3.2.3 改造法律可行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控系统改造实现 |
4.1 数控系统改造方案 |
4.1.1 电路改造实现 |
4.1.2 机械改造实现 |
4.2 PLC编程实现 |
4.2.1 冷却功能PLC实现 |
4.2.2 排屑功能PLC实现 |
4.2.3 液压站功能PLC实现 |
4.2.4 刀具控制PLC实现 |
4.2.5 润滑功能PLC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床运行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运行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5.2 运行监控系统实现 |
5.2.1 上位机软件实现 |
5.2.2 下位机软件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车与系统测试 |
6.1 改造后的数控机床试车 |
6.1.1 改造后机床测试流程 |
6.1.2 数控系统测试 |
6.1.3 样件加工测试 |
6.1.4 改造前后数控系统性能对比 |
6.2 机床运行监控系统测试 |
6.2.1 监控系统测试目的 |
6.2.2 监控系统测试过程 |
6.2.3 监控系统功能测试 |
6.2.4 监控系统性能测试 |
6.2.5 监控系统测试结论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国产数控用于旧机床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与实施[D]. 朱龙飞.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2]JP公司数控机床西北区营销渠道策略研究[D]. 杨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废旧机床再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研究[D]. 崔连杰.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4]FANUC系统辅助功能与PMC在分度工作台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王元生. 江苏大学, 2019(03)
- [5]西门子数控系统置换华中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 金正宾.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1)
- [6]CAK6150D型机床数控系统改造[D]. 崔玉鑫. 东北大学, 2017(02)
- [7]C6140C1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设计[D]. 刘辉.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2)
- [8]XA5032铣床的数控改造研究[D]. 张红. 东北大学, 2015(06)
- [9]多头突围 国产数控系统任重道远[N]. 杨红英. 中国工业报, 2015
- [10]数控机床VMC850E的数控系统改造[D]. 马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