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与分析

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与分析

一、动态几何题分类导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如意[1](2021)在《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统计分析 ——以近五年35套高考物理试卷为例》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多次强调了物理图像和图形的应用价值,而且教育部考试中心多次在《中国考试》中提出高考物理试题要通过文字、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试题,加大试题信息的广度和容量,因此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和统计比较法,对近五年共35套高考物理试卷中的物理图类试题进行了筛选和统计,并对试题的数量、分值和内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另外,针对物理图类试题教学的现状对15位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和前期内容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物理图类试题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根据图形特征将其分为:实物效果图形题、实验装置图形题、函数曲线图像题,情境示意图形题和电路示意图形题。从物理图类试题的数量、分值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物理图类试题总量保持稳定,综合型图类试题数量递增,图类试题的分值占比均超过60%,天津卷最高的结论。从物理图类试题的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应用SOLO分类理论对典型物理图类试题进行分析,为之后的内容分析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和范例,得到了高考物理图类试题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所考查的SOLO层次水平多集中于多点结构水平(M)和关联结构水平(R)两个层次水平的结论。针对高中物理图类试题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师访谈,分析得到教学现状:1、学生心理研究相对不深,关于对学生解题困难的问题分析,多数教师归因于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或习题训练不足,对学生解题困难的归因把握不是很深入;2、习题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多数被访教师持有习题训练是较好的教学策略这一观点;3、习题教学深入反思不足,学生出现了解题困难现象,教师归因时往往关注学生的因素,很少反思自身因素。根据数据分析和访谈结果提出了四条教学策略:1、注重审题,获取有效信息;2、原型引入,提升识图效率;3、借助图形,建构分析模型;4、重视图像,聚焦生成应用。

李一芳[2](2021)在《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历史的最佳见证。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传统村落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和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基本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与传统风貌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村落正处于经济发展层面与传统保护层面相互抗衡的阶段,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肌理演变层面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突出的国情,把浙江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延续建立在省内不同地域特征的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上。在对浙江省内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态肌理类型的整体把握下,依据名单权威性、典型代表性、完整独立性和信息可获取性原则筛选出浙江省三个地形地貌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建设程度不同的传统村落作为深入研究对象,从古至今、由表及里的对三个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景观肌理进行具体探究。浙江省三个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根据1964年、2000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传统村落的历史影像资料,利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景观格局以及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五大景观类型进行景观指数分析,得出村落整体与各类型景观在面积、密度、形态、聚散度和多样性上的演变差异。其二,通过村志、县志、宗谱、古舆图等历史资料的辩证梳理和归纳,推演得出三个传统村落从建村以来的景观肌理演变进程。二者定性、定量相互补充,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以上三个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的过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三个传统村落在布局、建筑、交通、水体、植被和耕地上各具特色,同时存在共性特点。三个传统村落建筑内在结构形式相同,具有分明的等级次序;道路平面形态丰富多变,包括棋盘状、放射状和鱼骨状;水肌理具有点、线、面三种形态;竹、桃、梅是三个传统村落共有的历史植物种类;耕作发展态势一致,皆呈现面积缩小、类型增多、形态趋向规整的规律。整体上,三个村的景观空间形态皆向规则化发展,诸葛村和横樟村的景观空间密度增大,而走马塘村则趋向分散发展。走马塘村和诸葛村景观要素空间变化丰富,异质性攀升,而横樟村的景观类型较为单一,多样性不足。其二,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主要受自然环境、文化宗教、经济水平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影响。自然环境在传统村落早期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各时期文化宗教内涵和程度的不同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具有差异特征,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在当代更为突出。各类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变化,形成传统村落动态演进的过程。其三,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与延续主要有保护意识偏差、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规划实施滞后、经济发展制约五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所列问题提出对应保护与延续策略:(1)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2)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3)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4)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5)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朱振浩[3](2019)在《面向高中地理教师GIS技能提升的教程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理信息科学已经发展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地理信息产业化的势头强劲,至2016年10月,中国手机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等)用户总量达到6.5亿人,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常用工具。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更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中教学理念不断革新,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日益完善,青年教师综合素质也逐渐提升,GIS进入高中地理课堂成为了可能。但是由于高中地理教师的年龄、教育背景、教学兴趣以及GIS软件的操作能力存在差别,导致GIS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都偏低,因此有必要设计面向中学地理教师GIS技能提升的软件操作教程,为地理教师学习GIS技术搭建一个平台,同时也为GIS进入中学创设良好的环境。文中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厘清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针对当前地理教师在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类软件时遇到的困难,制定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师GIS技能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教学视频,编写了教学教程,设计过程针对被测教师的年龄、教育背景以及GIS技能水平的差异,遵循了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并且在视频和教程的应用层面上,也考虑了使用时长差异等问题。再次,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了GIS操作技能测试,对比分析了培训前后教师对GIS应用方面的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最后,针对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视频、教程、培训方法、应用模式进行了优化。本文提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师GIS应用技能的方法,探索了GIS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发展模式,丰富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拓展了高中地理的教学资源。实践成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目前该方法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如有效的调整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知识模块设置等内容,可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推广。

闫东[4](2016)在《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未来社会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竞争。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让能力突出而且天赋出众的孩童可以获得自己潜力被充分挖掘的机会。中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建构和渴求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关注地步。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强调对于民族的进步来讲,创新是灵魂,也为兴旺发达源动力,更是民族不断前进的基本保障。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彻底变更了人类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方法,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信息的掌握,人们的渠道都愈加的多样化,教育原本在空间上所受到的限制已经被彻底打破。学习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可以确信的说教育界原本所采取的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必将迈入革命性的巨变时代,教育模式将和网络、信息技术等诸多的新科技结合在一起,不断突破传统的限制,快速前行。现有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长期注入式教学使得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课堂效率低下,教学忽视创新,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底蕴、背景下缺乏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即缺乏培养学生方面的方法创新。因此改变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质减负,解放学生,让学生高效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凸显重要。本文围绕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构而展开,主要包括:(1)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创构的相关研究(2)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构假设(3)层级互动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研究会有如下几点结论:(1)对于层级互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在逻辑上的起点主要是提质减负与解放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个性飞扬;解放课堂,让学生主宰课堂;解放教师,让学生学的有效。(2)层级互动式教学的思想构建于社会学和哲学,还有教育学与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上。“问题导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层级互动、课堂展示、学习报告、问题解决”与马克思主义所建立的认识论高度符合,也和我国的知行学说相符合。无论是自主,还是合作,都与知识建构这一基本理论相符合。“展示突破”与多元智力理论彼此符合;“学习报告、问题解决”符合发现学习理论以及有意义的相关学习理论。分析“层级互动”这一模式,其对社会学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予以了充分的体现。(3)对问题导引、学案导学所对应的生产方式予以综合化的运用,借助于此,帮助师生减负,帮助学生实现素质的提升。该模式的主题可以描述为对课堂教学的整体产出效益予以提高,借助于此,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教育目的,在理论上,其建构的基础包括了哲学、社会学,还有教育学与心理学,其依托于层级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展开。(4)层级互动式教学实验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都是提质减负,而层级互动这一教学模式不但关注学生对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也关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没有互动共做。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强化的是训练学生的逻辑和实验思维两种模式,对教学环节注重展示和探究与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说不但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征相符合,同时也和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从理论层面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选择层级互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授课,极具可行性。(5)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教学实践对层级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予以检验。实践前后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差异显着,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初步验证了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可运用于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所应该遵守的基本策略之一。分析本研究,其主要的创新点可以描述为(1)模式创新: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具有可操作性;(2)管理创新:为学校、班级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即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沈超[5](2015)在《第6章 磁层中关键区域磁场结构及其动力学效应》文中提出6.1引言磁层的磁场几何位形是磁层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磁层磁场是磁层的骨架结构,对磁层等离子体分布、各种宏观和微观不稳定性的发生、亚暴和磁暴的触发和发展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磁层顶和磁尾等离子体片处的磁场重联也会改变磁层磁场的拓扑几何位形,产生通量传输事件(FTEs)、旋转间断(rotational discontinuties)、磁绳(flux ropes)与等离子体粒团(plasmoids)等瞬时磁场结构。内磁层磁场具有封密的、近似偶极场的结构,故能有效约束辐射带高能带电粒子、环电流区能量粒子,以及共转区等离子体层低能粒子。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内磁层

桂德怀[6](2011)在《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在国内中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在大力倡导数学素质教育,同时一些地方的数学教学、考试或评价,与素质教育的主旨还很不吻合。但在国际上,关于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与研究受到了普遍关注。当然,专门针对中学生代数素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围绕“中学生代数素养”这个主题,力求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探索:一是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的界定;二是中学生代数素养结构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中学生代数素养状况的测评与分析。文章主要是从数学课程、数学专家、中学数学教师、大学新生这四个视角来考察中学生代数素养。首先,通过比较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标准,发现他们的代数知识主要集中在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方面,代数技能主要强调代数运算和作图,代数能力主要体现在抽象概括能力、表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通过对数学专家、中学数学教师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他们对中学生代数素养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五个维度:代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能力和初步应用意识。其中,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符号、规则和关系;基本技能是指运算、推理和可视化;基本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划归思想、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基本能力主要是指抽象概括能力、符号化能力和一般化能力;初步应用意识主要包括发现关系、建立模型、求解反思三个方面。由此,我们概括了中学生代数素养的内涵,并构造出一个代数素养五维度模型结构。其次,根据中学生代数素养模型,进一步从上述四个视角讨论了各指标在代数素养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从而建立了中学生代数素养评价计算方法。最后,根据中学生代数素养模型结构,参考国际上的一些素养评价框架,我们研制了中学生代数素养测评试卷,对七、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预测,并对1700多名八、九年级学生进行了正式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八、九年级学生代数素养进行了水平划分,主要表现为七个水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线性结构、网状结构、立体结构和拓展结构。依据这七个水平,我们对被测学生的代数素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根据测评结果和案例研究,进一步对代数素养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应用导向的代数素养评价模型”。

赵红[7](2009)在《2003至2007年高考地理图表、图像题的研究 ——四川卷》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无论是从知识掌握还是运用能力上,高考都是对中学生基础教育终结性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地理图像、图表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较好手段,因此近年来在地理教材和高考地理试卷中,地理图像、图表知识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2003至2007年四川省使用的高考文综试卷中的地理图表、图像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统计法对图表题的变化趋势、类型、数量、分值、题型等进行分析,力求归纳出03年至今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图表、图像题的特点,附带分析各种图表、图像题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经典题型,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用图时注意的问题,为教学和高考地理复习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近年地理试题以图表、图像题为主的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了近年来高考地理试卷(四川省用)图像、图表题的比重变化与研究意义和图像、图表题的分类;第四部分是各类图表、图像系统的判读和经典试题简析;第五部分为综合分析教师在培养学生地图素养(读图、绘图、用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冯海涛[8](2008)在《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隧道影像匹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地下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下工程的实时监测、信息化施工日愈成为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具有获取空间数据信息丰富、高效快捷等特点,如何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在恶劣的测量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近景摄影测量之所以至今没有大量应用于隧道测量工作的主要原因是:隧道空间狭窄、摄影条件恶劣使得隧道影像匹配精度达不到隧道测量工作的需求;近景摄影测量专业测量相机昂贵;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复杂等。因此,研究一种适合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分析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的特殊性和隧道数字影像匹配主要误差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的隧道影像匹配实验。通过对现存近景摄影测量匹配方法的分析和实验对比,总结出了针对不同类型隧道的数字影像图像预处理的算法参数,并提出了适合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分区匹配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主要误差源分析;针对于不同类型隧道的数字影像图像,对其进行增强处理的最适合的算法及其参数的研究;根据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的特殊性,提出适合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新方法,并将其匹配精度与常规匹配算法精度进行比较。本文以郑-西高速铁路张茅隧道、雪峰山公路隧道和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实验隧道的影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包括黄土隧道、岩石隧道、既有隧道等不同隧道的数字影像特征及相应的影像匹配技术,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匹配方法很好地提高了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精度和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开拓了良好前景。

高慧明[9](2007)在《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亮点”聚焦》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全国各省市19套共计37份高考数学试卷精彩纷呈。其中考查考生的学习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亮点"(主要指面貌比较新,即在设文的方式上、在情景的设置上等有一定的新意)试题不少,本刊特邀全国高考数学命题与考试研究专家高慧明老师。从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中精选数列"亮点"试题,按照试题所涉及的数学背景知识进行分类导析,以期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田爱军[10](2007)在《隧道断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研究开发》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地下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等隧道建设中都需要及时解决隧道断面的测量问题。隧道断面测量是确保隧道开挖安全,提高隧道开挖效率的重要因素;其质量事关隧道施工质量的验收、施工成本;同时,隧道断面测量的结果还是优化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隧道断面测量在隧道施工中是非常必要的,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鉴于隧道断面测量有别于常规测量的独特性,研究一种快速、高效地断面测量技术在隧道的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隧道断面测量的重要性、测量的特殊性,本文在国内首先提出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测量隧道断面。此外,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都是建立在量测相机的基础上,而量测相机是专业相机,这类相机价格贵、使用复杂、不便于推广。故本文以非量测相机为基础,研究隧道断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本文详细叙述了建立隧道断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的内容包括:隧道断面数字影像预处理方法及实现;最小二程影像匹配、基于核线理论的一维影像匹配方法的研究,并通过人工辅助选取控制点实现数字影像的半自动影像匹配;非量测相机数据平差处理模型——直接线性变换理论的研究、改正、实现;测量数据的数据管理;隧道断面曲线拟合方法的研究探讨等。本文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在湖南省邵阳市界内雪峰山隧道和北京交通大学校内隧道进行测量试验,采集数据,并依据本文所述的理论和方法,自主开发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经过隧道内测量实验、系统运行可靠,但数据处理精度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二、动态几何题分类导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态几何题分类导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统计分析 ——以近五年35套高考物理试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课标重视
        1.1.2 高考常见
        1.1.3 实践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研究
    2.1 物理图类试题的概念和分类
        2.1.1 概念界定
        2.1.2 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2.2.2 图形表征与问题解决理论
3 近五年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分布统计
    3.1 试题样本筛选
        3.1.1 确定题目编码规则
        3.1.2 制定筛选标准
        3.1.3 实施筛选
    3.2 高考物理单一型图类试题分布统计
        3.2.1 2016 年单一型图类试题分布统计
        3.2.2 2017 年单一型图类试题分布统计
        3.2.3 2018 年单一型图类试题分布统计
        3.2.4 2019 年单一型图类试题分布统计
        3.2.5 2020 年单一型图类试题分布统计
    3.3 高考物理综合型图类题分布统计
4 近五年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数据分析
    4.1 数量分析
        4.1.1 数量统计
        4.1.2 数量变化
    4.2 分值分析
        4.2.1 分值统计
        4.2.2 分值变化
5 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内容分析
    5.1 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内容分析框架
        5.1.1 制定目的
        5.1.2 分析依据
        5.1.3 分析思路
    5.2 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范例分析
        5.2.1 范例遴选
        5.2.2 实物效果图形题的范例分析
        5.2.3 实验装置图形题的范例分析
        5.2.4 函数曲线图像题的范例分析
        5.2.5 情境示意图形题的范例分析
        5.2.6 电路示意图形题的范例分析
        5.2.7 综合型图类试题的范例分析
    5.3 整体内容分析
        5.3.1 内容统计
        5.3.2 内容变化
6 高中物理图类试题教学现状研究
    6.1 访谈过程设计
        6.1.1 访谈目的
        6.1.2 访谈对象
        6.1.3 访谈过程
    6.2 访谈结果分析及总结
        6.2.1 访谈结果呈现及分析
        6.2.2 图类试题教学现状总结
7 高中物理图类试题的教学策略
    7.1 注重审题,获取有效信息
        7.1.1 汇总显性信息,完成图文转换
        7.1.2 理解隐性信息,突破思维障碍
    7.2 原型引入,提升识图效率
        7.2.1 以实物实例为原型引入,排除学生信息盲区
        7.2.2 以实验装置为原型引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7.3 借助图形,建构分析模型
        7.3.1 借助图形,探寻几何关系
        7.3.2 借助图形,直观动态变化
    7.4 重视图像,聚焦生成应用
        7.4.1 重视实验数据处理,经历图像生成
        7.4.2 合理应用图像信息,准确提取信息
8 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数据分析结果
        8.1.2 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内容分析结果
        8.1.3 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考物理知识清单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2)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和古村落概念辨析
        1.3.2 村落景观肌理概念解析
        1.3.2.1 肌理与景观肌理
        1.3.2.2 城市肌理与村落肌理
        1.3.3 景观格局与景观肌理的相互关系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1.1 形态肌理相关研究
        1.4.1.2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复兴研究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2.2 传统村落肌理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省传统村落概况及案例选择
    2.1 浙江省区域环境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人口和社会经济
    2.2 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2.2.1 区域分布特征
        2.2.2 海拔分布特征
    2.3 浙江省传统村落肌理分类
        2.3.1 平原型
        2.3.2 丘陵型
        2.3.3 山地型
    2.4 浙江省传统村落案例选择
3 浙江省典型传统村落景观肌理
    3.1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1 村级景观分类方法
        3.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1.3 不同时期斑块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3.1.3.1 面积变化
        3.1.3.2 密度变化
        3.1.3.3 形状变化
        3.1.3.4 聚散度变化
        3.1.4 不同时期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3.1.4.1 面积变化
        3.1.4.2 密度变化
        3.1.4.3 形状变化
        3.1.4.4 聚散度变化
        3.1.4.5 多样性变化
    3.2 平原型:走马塘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2.1 走马塘村概况
        3.2.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2.1.2 历史沿革
        3.2.2 建筑景观
        3.2.2.1 建筑类型变化
        3.2.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2.2.3 建筑高度变化
        3.2.2.4 建筑细部肌理
        3.2.3 交通景观
        3.2.3.1 交通结构变化
        3.2.3.2 街巷细部肌理变化
        3.2.4 水体景观
        3.2.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2.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2.5 植被景观
        3.2.5.1 植物种类变化
        3.2.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2.6 耕地景观
        3.2.6.1 耕作种类变化
        3.2.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3 丘陵型: 诸葛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3.1 诸葛村概况
        3.3.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3.1.2 历史沿革
        3.3.2 建筑景观
        3.3.2.1 建筑类型变化
        3.3.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3.2.3 建筑高度变化
        3.3.2.4 建筑细部肌理
        3.3.3 交通景观
        3.3.3.1 交通结构变化
        3.3.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3.3.4 水体景观
        3.3.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3.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3.5 植被景观
        3.3.5.1 植物种类变化
        3.3.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3.6 耕地景观
        3.3.6.1 耕作种类变化
        3.3.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4 山地型: 横樟村景观肌理演变分析
        3.4.1 横樟村概况
        3.4.1.1 区位、选址与布局
        3.4.1.2 历史沿革
        3.4.2 建筑景观
        3.4.2.1 建筑类型变化
        3.4.2.2 建筑空间分布变化
        3.4.2.3 建筑高度演变
        3.4.2.4 建筑细部肌理
        3.4.3 交通景观
        3.4.3.1 交通结构变化
        3.4.3.2 交通细部肌理变化
        3.4.4 水体景观
        3.4.4.1 水体形态肌理变化
        3.4.4.2 水体景观肌理构成方式
        3.4.5 植被景观
        3.4.5.1 植物种类变化
        3.4.5.2 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3.4.6 耕地景观
        3.4.6.1 耕作种类变化
        3.4.6.2 耕地空间肌理变化
    3.5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对比分析
        3.5.1 布局对比分析
        3.5.2 建筑对比分析
        3.5.3 交通对比分析
        3.5.4 水体对比分析
        3.5.5 植被对比分析
        3.5.6 耕地对比分析
    3.6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
        3.6.1 自然环境
        3.6.2 文化宗教
        3.6.3 经济水平
        3.6.4 政策制度
    3.7 本章小结
4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
    4.1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保护存在的问题
        4.1.1 保护意识偏差
        4.1.2 传统文化流失
        4.1.3 乡土特征淡化
        4.1.4 规划实施滞后
        4.1.5 经济发展制约
    4.2 传统村落景观肌理的保护与延续策略
        4.2.1 尊重自然基底,识别传统肌理
        4.2.2 根植传统文化,弘扬宗族精神
        4.2.3 把握历史脉络,传承传统技艺
        4.2.4 建立信息集存,加强监督机制
        4.2.5 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活力再生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A 走马塘村植物名录
附录B 诸葛村植物名录
附录C 横樟村植物名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致谢

(3)面向高中地理教师GIS技能提升的教程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教育发展现状
        1.2.2 教师GIS能力提升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2.1 教师的GIS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1.1 教师GIS专业素养
        2.1.2 教师GIS教学能力
    2.2 提升教师GIS技能必要性的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师GIS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高中地理教师GIS能力现状调查
        3.1.1 问卷设计目的
        3.1.2 问卷调查设计
        3.1.3 问卷调查对象
        3.1.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5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2 高中地理教师GIS技能提升的主要限制
        3.2.1 学校方面
        3.2.2 教育培训方面
        3.2.3 教师方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高中地理教师的GIS软件应用教程设计
    4.1 GIS软件应用教程编写基本原则
        4.1.1 依据课标,确定目标
        4.1.2 符合学情,讲求实用
        4.1.3 教程详尽,便于操作
        4.1.4 案例生动,贴近生活
        4.1.5 关注差异,提高效率
    4.2 GIS软件应用教程编写的总体策略
        4.2.1 更新观念,明确主体
        4.2.2 提高素养,实现整合
        4.2.3 把握课标,推陈出新
        4.2.4 善于反思,及时改进
    4.3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教程编写需要考虑的问题
        4.3.1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选择
        4.3.2 教程案例内容的选择
        4.3.3 GIS软件应用教程章节安排
        4.3.4 GIS软件应用教程推广
    4.4 GIS软件应用教程编写案例
        4.4.1 教师个人情况分析
        4.4.2 目标导析
        4.4.3 教程设计
        4.4.4 成果展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IS软件操作教程学习效果评价
    5.1 GIS能力水平测试及结果分析
        5.1.1 不同性别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分析
        5.1.2 不同教龄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分析
        5.1.3 不同GIS软件学习难易程度分析
    5.2 意见收集与反思
        5.2.1 接受培训的教师意见反馈
        5.2.2 听课教师意见反馈
        5.2.3 教程编写实践反思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录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使用问卷调查(教师)
附录二:GIS空间技术应用技能评价测试题
附录三:GIS遥感技术应用技能评价测试题
致谢

(4)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尚待发展
        (二)新一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有关问题思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二)国外发达国家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国外普通高中数学创新人才培养给我们的启示及思考
        (四)简析当前国内外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三、研究问题
        (一)探析层级互动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创构
        (二)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构假设
        (三)层级互动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目的、价值及创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
    一、“提质减负与解放学生”的内涵
    二、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整体性特征
        (二)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性特征
        (三)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自主性特征
        (四)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特征
    三、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能高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二)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能高效实现学生合作学习
        (三)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能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一)理论基础
        (二)现实依据
第三章 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构假设
    一、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二、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一)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
        (二)层级互动式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要素
    三、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四、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流程图
    五、学生主体地位在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六、教师主导作用在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七、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运行保障
        (一)内部保障:小组成为动车,自主走向管理
        (二)外部保障:彰显班级文化建设的班级小组考核评价方案及评价细则
        (三)层级互动式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基本架构
    八、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指标体系
    九、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课程建构假设
        (一)国内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课程现状
        (二)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课程建构假设
第四章 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目的
        (一)实践总体目标
        (二)实践具体目标
    二、实践设计
    三、实践实施
        (一)层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实施三大战略
        (二)层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实施推进策略
    四、实验班教学案例评析
    五、实践效果
        (一)实践数据分析
        (二)问卷测量分析
        (三)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四)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六、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检验
    七、结论与反思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类
        (一)专着
        (二)期刊论文
    二、英文文献类
附录
致谢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6)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必要性
        1.3.1 生活中的代数
        1.3.2 中学数学中的代数与评价
        1.3.3 TIMSS与PISA的启示
    1.4 研究问题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代数与初等代数
    2.2 素质与素养
    2.3 素质教育与数学素质教育
    2.4 数学素养与代数素养
        2.4.1 数学素养概念、内涵与评价
        2.4.2 代数素养概念、内涵与评价
    2.5 文献述评总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理论依据
        3.1.1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3.1.2 SOLO分类法
        3.1.3 扎根理论
        3.1.4 项目反映理论
    3.2 研究对象
        3.2.1 学校
        3.2.2 教育工作者
        3.2.3 学生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访谈提纲拟定
        3.3.3 测评试卷研制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3.5 研究方法反思
第4章 代数素养内涵探析
    4.1 代数学的本质
        4.1.1 数学专家对代数的认识
        4.1.2 中学数学教师对代数的理解
        4.1.3 大学新生对代数的认知
    4.2 代数的社会应用性
        4.2.1 数学专家对代数应用性的认识
        4.2.2 中学数学教师对代数应用性的理解
    4.3 国际研究对中学生代数学习的要求
        4.3.1 对代数知识的要求
        4.3.2 对代数技能的要求
        4.3.3 对代数能力的要求
    4.4 中学生的认知状态
        4.4.1 数学专家对中学生代数认知的理解
        4.4.2 中学数学教师对中学生代数学习的理解
        4.4.3 大学新生对中学生代数认知的理解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代数素养结构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 代数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结构模型
    5.2 代数素养评价指标探析
        5.2.1 代数基础知识
        5.2.2 代数基本技能
        5.2.3 代数思想方法
        5.2.4 代数基本能力
        5.2.5 代数初步应用意识
    5.3 代数素养指标的权重分析
        5.3.1 课程视角下代数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5.3.2 数学教育研究者视角下代数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5.3.3 中学数学教师视角下代数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5.3.4 大学新生视角下代数素养指标权重分析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中学生代数素养测评分析
    6.1 测评对象
    6.2 测评程序
        6.2.1 预测结果分析
        6.2.2 预测题难度和信度分析
        6.2.3 正式测试与试题分析
        6.2.4 信息编码与数据统计
    6.3 数据处理与评价分析
        6.3.1 代数素养水平成绩的计算与转换
        6.3.2 代数素养评价标尺与水平划分
        6.3.3 中学生代数素养水平分析
    6.4 本章总结
第7章 代数素养评价模型修正与案例分析
    7.1 代数素养指标聚类分析
    7.2 代数素养指标主成分分析
    7.3 代数素养指标因子分析
    7.4 应用导向的代数素养状况案例研究
        7.4.1 研究对象
        7.4.2 研究过程
        7.4.3 测试结果分析
    7.5 代数素养评价模型的修正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反思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2003至2007年高考地理图表、图像题的研究 ——四川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近年地理试题以图表、图像题为主的理论分析
    2.1 课程改革与高考试题中图表、图像题的变化
        2.1.1 课程改革前后高考地理试题中图表、图像题的变化
        2.1.2 体现了学科特色,也是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
        2.1.3 与中学地理教材相契合
    2.2 由图入题,符合生理机制与认知规律
        2.2.1 注重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的互补与协调
        2.2.2 由图入题,符合认知规律的发展
3 近年高考地理图表、图像的数量、特点及类型分析
    3.1 近年高考地理图表、图像题的比重变化与研究价值
    3.2 近年来地理试题中图像、图表题的特点
        3.2.1 多以图表为背景,呈现地理信息,凸现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能力
        3.2.2 区域图出现的频率高,分值大
    3.3 图像、图表题的分类
        3.3.1 等值线图
        3.3.2 区域分布图
        3.3.3 地理统计图
        3.3.4 地理示意图
        3.3.5 平面地形图和剖面图
        3.3.6 景观图和漫画
4 各种图像和图表的判读
    4.1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
        4.1.1 等压线图的判读
        4.1.2 等温线地图的判读
        4.1.3 等高线地图的判读
        4.1.4 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
    4.2 区域地图的判读
        4.2.1 判读技巧
        4.2.2 典型试题导析:2007 年文科综合四川卷36 题
    4.3 地理统计图表题的判读
        4.3.1 表格的判读
        4.3.2 坐标图的判读
        4.3.3 结构图的判读
    4.4 地理示意图的判读
        4.4.1 判读技巧
        4.4.2 经典试题导析:2004 年文科综合卷Ⅱ选择题4~6 题
    4.5 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判读
        4.5.1 平面图的判读
        4.5.2 剖面图的判读
    4.6 景观图和主题漫画的判读
        4.6.1 地理景观图
        4.6.2 主题漫画
5 结论与启示
    5.1 地图素养的含义
        5.1.1 地图技能
        5.1.2 地图意识
    5.2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读图理念
        5.2.1 生理、心理基础对学生读图理念形成的影响
        5.2.2 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5.2.3 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读图、识图
    5.3 教会学生识图
        5.3.1 熟悉地理图像、图表语言,掌握判读图的基本程序
        5.3.2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技巧
    5.4 培养学生绘图、说图的能力
        5.4.1 绘图
        5.4.2 训练学生说图
    5.5 分析、运用地图
        5.5.1 分析地图
        5.5.2 使用地图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隧道影像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研究现状
    1.3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研究的意义
        1.3.1 近景摄影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3.2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的误差来源
    2.1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隧道影像分析
        2.1.1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的特征
        2.1.2 普通数码隧道影像地物信息的分布特点
    2.2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误差的主要来源
        2.2.1 光色
        2.2.2 粉尘的影响
        2.2.3 像对的地物成像变形
    2.3 小结
3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的预处理研究
    3.1 隧道影像预处理研究的重要性
    3.2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文件格式
        3.2.1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
        3.2.2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数据文件格式
    3.3 图像的增强处理
        3.3.1 空间域增强
        3.3.2 频率域增强
        3.3.3 图像边缘检测和边缘增强
    3.4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增强处理及参数研究
        3.4.1 实验影像数据
        3.4.2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增强处理设计
        3.4.3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增强处理实验及参数研究
    3.5 小结
4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隧道影像匹配研究
    4.1 影像匹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1.1 影像匹配算法介绍
        4.1.2 影像匹配策略
    4.2 常规影像匹配理论及方法
        4.2.1 基于灰度的区域匹配
        4.2.2 最小二乘影像匹配原理
        4.2.3 核线理论和核线匹配原理
    4.3 基于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匹配算法的研究
        4.3.1 常规匹配算法在隧道影像匹配的实验比较
        4.3.2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分区匹配思想的提出
        4.3.3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分区匹配算法设计
        4.3.4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分区匹配算法精度分析
    4.4 小结
5 普通数码相机隧道影像分区匹配算法的实验应用
    5.1 实验开发软件功能介绍
        5.1.1 系统主界面
        5.1.2 系统功能介绍
    5.2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隧道实验
        5.2.1 实验数据
        5.2.2 图像预处理
        5.2.3 匹配实验
    5.3 雪峰山公路岩石隧道实验
        5.3.1 工程概况
        5.3.2 实验数据
        5.3.3 图像预处理
        5.3.4 匹配实验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全文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隧道断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1.2 隧道断面测量测量研究的现状
        1.2.1 人工断面测量方法
        1.2.2 激光经纬仪交会断面测量法
        1.2.3 极坐标测量方法
        1.2.5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1.3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概述
        1.3.1 摄影测量的定义和分类
        1.3.2 近景摄影测量的优越性
        1.3.4 基于非量测相机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隧道数字影像预处理
    2.1 数字影像
    2.2 图像数据文件格式
    2.3 图像的增强处理
        1.3.1 空间域增强方法
        1.3.2 频率域增强
        1.3.3 图像边缘检测和边缘增强
3 隧道数字影像匹配理论
    3.1 影像匹配概述
        3.1.1 影像匹配算法介绍
        3.1.2 影像匹配策略
    3.2 基于灰度的区域匹配
        3.2.1 一维相关与二维相关
        3.2.2 基于灰度的区域匹配的基本算法
    3.3 最小二乘影像匹配原理
        3.3.1 仅考虑辐射的线性畸变的最小二乘匹配
        3.3.2 仅考虑影像相对移位的一维最小二乘匹配
        3.3.3 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的算法
    3.4 核线理论和核线匹配原理
        3.4.1 核线的定义及性质
        3.4.2 核线几何关系解析
        3.4.3 核线的重采样
    3.5 影像金字塔
    3.6 金字塔分解和LS 解法结合算法设计
4 平差处理的数学模型
    4.1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
        4.1.1 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
        4.1.2 摄影测量采用的坐标系
    4.2 直接线性变换数学模型
        4.2.1 共线条件方程式
        4.2.2 直接线性变换的推导
        4.2.3 直接线性变换的计算过程
        4.2.4 直接线性变换的计算程序流程
        4.2.5 直接变换在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5 隧道断面拟合方法
    5.1 三次样条函数概念
    5.2 三次样条函数建立
6 系统的软件设计和试验
    6.1 系统框架图
    6.2 各功能模块功能介绍
        6.2.1 图像数据的读取和存储
        6.2.2 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增强功能模块
        6.2.3 像点量测功能模块
        6.2.4 坐标数据管理模块
        6.2.5 数据平差处理模块
        6.2.6 绘图输出和超欠挖计算
    6.3 隧道内实验
        6.3.1 实验设备
        6.3.2 隧道断面控制
        6.3.3 拍摄结果及程序处理结果
        6.3.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动态几何题分类导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物理图类试题的统计分析 ——以近五年35套高考物理试卷为例[D]. 李如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浙江省传统村落景观肌理演变研究 ——以走马塘村、诸葛村和横樟村为例[D]. 李一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面向高中地理教师GIS技能提升的教程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D]. 朱振浩. 南通大学, 2019(02)
  • [4]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闫东. 西南大学, 2016(01)
  • [5]第6章 磁层中关键区域磁场结构及其动力学效应[A]. 沈超. 空间物理学进展(第五卷), 2015
  • [6]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 桂德怀.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7]2003至2007年高考地理图表、图像题的研究 ——四川卷[D]. 赵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
  • [8]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隧道影像匹配研究[D]. 冯海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9]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亮点”聚焦[J]. 高慧明. 第二课堂(高中版), 2007(11)
  • [10]隧道断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研究开发[D]. 田爱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动态几何问题的分类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