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buildingEXODUS评估台北捷运地下车站避难安全——以捷运新店站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有洋[1](2021)在《基于客流分析的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决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自主研发,使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已有44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而日益增长且时空分布特征明显的客流压力,对出行成本、运营效益、运输组织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客流动态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国内外提出了一种采用地铁多编组的运营模式。本文从制定编组方案的源头出发,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各制式结构及其所占比重,以地铁客流及其编组优化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研究。(1)探讨了地铁客流分类与影响乘客出行行为的因素,并对杭州、重庆两市的地铁客流数据进行时空分布分析,着手实际的出行情况与线路特点,验证了客流时间分布的“潮汐现象”明显,空间分布受线路途径区域的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客流量影响因素进行重要度排序。(2)调研了我国现行地铁车辆的技术参数,并结合编组方案及车辆选型原则,分析了国内中大型城市的运营线路现状。结果表明:超过50%的运营线路采用了6辆编组形式,且主要以采用A、B型车为主,同时,近远期扩编在提高出行服务水平方面具有经济可行性;此外,从工程技术可行性角度出发,为保证近期多编组列车可在远期进行连挂扩编,还应着重考虑动拖结构、制动性能、拆解连挂等技术条件的成熟度。(3)基于传统编组方法与编组优化原则,充分考虑乘客成本、企业投入以及满载均衡度,构建了地铁近远期多编组方案的优化模型,并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了实例求解。实例线路近远期的客流分析结果认为,规划近期宜采用3至6编组的多编组混合运营模式,经模型求解并剔除明显不可行方案后,参考各方案满载率优化百分比,选择4个较优的“4+6”多编组方案,组成决策备选方案集合。(4)在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决策偏好、决策态度,以及多准则决策与群体决策优良效果的基础上,结合改进前景理论与直觉模糊理论,提出了基于异质决策群体的多编组方案决策方法。三种决策情境下的决策结果表明:多编组方案决策会受到决策群体内部结构的影响。冒险主导型和保守主导型的决策群体,其决策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即决策结果受决策偏好和风险态度的共同影响。与其他决策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关键参数的灵敏度检验在回验以上结论的同时,为不同异质结构下的决策群体,提供了决策对比与策略调整的参考依据。
杜煜[2](2021)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可持续观念的引导下,建设“脱离汽车依赖型社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地铁作为实现绿色出行的有力保障而得到繁荣建设。地铁站域空间作为新型的复合型城市空间,是连接地铁与城市的重要纽带。同时,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视,都彰显了我国地铁站域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冬季室外活动受限等因素,寒地城市对地铁站域空间发展的需求更为强烈,且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我国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尚处于模仿和移植非寒地建设经验阶段,缺乏成熟的体系和有针对性的策略。作为多重受限又亟待完善的复杂开放性城市空间,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迫切需要与之契合的解决方案,使其适应复杂城市关系中的多重语境,从而为寒地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新的视角审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探索科学的设计方向,并提出有指导意义的设计策略。首先,本研究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取了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复杂认识、共同演化、多重适应的理论思想,而后通过分析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关联,在解析系统构成要素、揭示主体适应内核的基础上,辨析空间复杂性与系统复杂性,构建了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其次,以理论思想和系统解构为依据,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代入核心思想,一方面,通过多源信息收集并采用Power BI可视化方法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进行复杂认识;另一方面,利用AIPA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的机制和目标进行剖析;再者,借助SEM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作用与演化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涉及内外适应两个维度,包含内部自身要素、外部城市主体、外部生存环境三个层面的系统存量优化逻辑,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进而,在设计框架的指导下研究三个层面的设计问题,提出设计策略:在协调内部自身要素层面,以优化系统存量储存效果为目标,基于词频统计架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BME集群,利用网络分析推定区域调度规则、利用动线跟踪推定路径疏导规则、利用节点调研推定起讫组织规则,并在其基础上,从区域集群、路径集群、起讫集群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整合策略;在关联外部城市主体层面,以提高系统存量流入概率为目标,针对不同交互对象的主体特征,利用空间格局分析挖掘域城耦合模式、利用簇团集聚关系挖掘域间共享模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域民联动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域城交互、域间交互、域民交互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协同策略;在趋避外部生存环境层面,以降低系统存量流出损耗为目标,通过识别站域空间主体与生存环境的交互维度,利用气候影响评价挖掘原生调节模式、利用感知情况评价挖掘场域支援模式、利用综合表现评价挖掘变迁协创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原生维度、场域维度、变迁维度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响应策略。本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1)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的适应内核,构建了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2)运用AIPA与SEM方法,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3)推定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内部三种BME集群的自我适应规则,提出了协调自身要素的整合策略;(4)挖掘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外部两类适应对象的交互适应模式,提出了关联城市主体的协同策略和趋避生存环境的响应策略。本研究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补充,完善了寒地人居环境设计理论体系。本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提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解决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对于相似的设计研究类课题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提出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体系为寒地城市地铁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利于改善寒地出行环境,进而激发寒地城市活力、有助于寒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李润法[3](2020)在《基于VR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及乘客疏散模拟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扩张及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承担了非常庞大的客流,以至于在早晚高峰期间某些地铁站几乎达到饱和状态。地铁站内一旦发生灾害事故,饱和状态的空间环境使乘客疏散异常困难。此外,地铁站一般位于地下,埋置深度约为10m-30m,灾害事故下站内乘客需克服自身重力向地面逃生,这更加增加了乘客疏散难度。在所有地铁灾害事故中,火灾事故贯穿整个地铁发展历史,发生次数较多,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乘客伤亡及经济损失是无法估计的。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地铁火灾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一般是利用商业火灾模拟软件及行人仿真软件直接进行火灾模拟及乘客疏散仿真。此技术手段可以极大地缩减成本预算、降低实施风险,但是乘客疏散仿真结果可靠性存在一定问题,因为火灾场景下乘客的行为难以获得。虚拟现实(VR)技术为参与者沉浸至虚拟现实场景中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近些年逐渐被用于应急演练领域,若将其应用至地铁火灾疏散研究中可以更加真实地研究乘客的疏散行为。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集成地铁火灾模拟研究、行人微观仿真研究和VR技术研发“虚拟现实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疏散仿真演练平台”,基于本平台以北京地铁6号线青年路站为例开展地铁站台火灾乘客疏散研究。本文首先对美国NFPA-130(以下简称NFPA)、中国台湾捷运规范(以下简称中国捷运规范)及《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以下简称国标疏散规范)中涉及地铁站台火灾乘客疏散的内容进行总结对比,主要从疏散乘客量的计算、关键设备设施的通过能力及必要疏散时间标准等几个方面展开。然后以青年路站为例,分别基于美规、中国捷运规范及国标疏散规范计算青年路站站台发生火灾时的乘客必要安全疏散时间,并对三部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以青年路站为例分析总结了地铁车站内的通风排烟设备以及站台、站厅火灾的环控措施,然后采用火灾模拟软件Smartfire搭建青年路站有限元模型,根据环控条件的不同设置7种工况,以温度和烟气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工况的火灾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最终提出站台火灾的最优通风排烟模式。之后,在经典社会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预测碰撞社会力模型以完善行人之间行为的仿真,结合火灾特性提出了行人的火灾属性及状态,类比行人碰撞规避提出了行人预判火灾规避机制。最后对上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最终构建了能够自主感知物理空间环境、火灾并对其做出自主反应的社会力-智能体行人模型。然后基于Unity3D开发环境、3ds Max渲染工具等进行青年路站虚拟场景搭建和虚拟现实仿真系统开发,融合上述地铁站火灾模拟数据、改进的社会力-智能体仿真模型,设计了系统UI、逻辑架构及系统功能架构,最终开发了多功能的“虚拟现实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疏散仿真演练平台”。最后借助本虚拟现实系统建立三个典型场景:场景1站台无火灾、场景2站台最左端电扶梯着火不限制其一旁的扶梯使用及场景3站台最左端电扶梯着火限制其一旁的扶梯使用。然后分别对这三个场景进行乘客疏散仿真,观察并记录整个乘客疏散的进程和结果,最终对青年路站的疏散情况做出完整的评价。本文在地铁站台火灾模拟研究、微观行人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虚拟现实疏散仿真演练平台”。以地铁青年路站为例,借助本平台设置疏散仿真场景,仿真并进行结果评价,证实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武紫涵[4](2020)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由单线形式演变为现在的网格布局,不同线路相互交叉形成了站点换乘空间。由于早期建设预见性规划不足,换乘空间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使人们在换乘空间环境中体验感受不够满意,针对地下轨道交通的现状问题学者们提出的策略众多,但针对站点换乘空间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优化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周全。本课题基于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营造,阐述了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地下空间环境优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根据人、环境与行为的相互关系,分析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内换乘空间的人群与行为特征,总结影响乘客在换乘空间内行为活动的环境特征,提出换乘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做定量分析,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站点换乘空间进行环境适宜性现状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总结出上海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的现状问题,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策略进而提升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品质。本课题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乘客在换乘空间中主要产生必要性行为与自发性行为两大行为活动,通过对影响换乘空间内人群行为活动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总结换乘空间内的换乘方式,提出了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设计优化应遵循的五大原则。(2)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存在着设施更新不及时,管线裸露;换乘时间较长,效率较低;导向系统被广告遮挡,炫光严重;文娱空间较大,但利用率低;缺少绿植等一系列问题。(3)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的安全性、实用性、便捷性、舒适性与美观性出发,对改善换乘空间环境的现状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从而提升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品质。
邬锦[5](2020)在《超深地下公共空间安全疏散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的人地争夺矛盾加剧,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上建筑密度日益饱和。土地资源的紧迫形势加快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空间的发展由地上向地下转移,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家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推动地下空间的发展。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地下空间纵深的拓展也成为趋势。然而由于超深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开挖深度大,平面构成复杂,功能用途多样以及地下空间的隐蔽性和封闭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灾害,将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带给人们效益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将地下空间中的大量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安全快速的疏散至地面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我国相关规范多是针对浅开挖一类的地下工程,而对于深度大于50米的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的安全疏散缺少相应的防火规定。并且地下空间中人员的疏散方向与烟气扩散方向一致,都是自下而上,因此其安全疏散问题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建筑设计层面出发,结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的人员疏散展开研究,重点解决紧急情况下超深地下公共空间所面临的安全疏散问题。文章首先对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火灾原因及特点进行探究,总结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的火灾危害性,并找出人流疏散规律,从而确立安全疏散条件;然后基于疏散目标总结了地下公共空间的应急疏散设施、水平疏散和垂直疏散三个方面的优化设计要点;接着采用类比分析、实验测试、综合应用的方法和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pathfinder火灾疏散软件对既有的安全疏散模式及创新的疏散模式模拟分析,制定多种基本可行的水平疏散和垂直疏散组合方案,对模拟疏散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满足超深地下公共空间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情况下,得出合理的超深地下公共空间安全疏散模式;再以重庆轨道10号线红土地站为例,采用BIM技术和pathfinder软件对安全疏散模式的疏散效果进行模拟仿真,对比理论疏散时间与模拟疏散时间,验证安全疏散模式的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可行性;最后通过BIM技术进行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的数据库建立,结合VR(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模拟地下空间,使人员从宏观层面对空间进行熟悉,从而达到预防、教育的目的。
靳聪毅[6](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辜峥嵘[7](2018)在《城市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人口的持续聚集已是不争的事实和趋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57.35%攀升至80%。人口的高强度聚集背景下,土地作为城市发展最关键资源,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集约需求。发展地下空间对于提升城市空间容量、解决城市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从不同国家地下空间演化过程可知,要实现地下空间综合效益提升,必须实现相互连接、四通八达的网络化发展,因此必须明晰“线”的问题,即两点之间的关系。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城市交通相对复杂的节点,以它为代表作为地下空间轴线端点,探讨两个点之间的地下联系成为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以一个轨道站点为核心建立的公共空间体系已发展到白热化的背景下,我们发现,当相邻轨道站的水平站间距不远时,可以利用步行建立两个或以上站点的地下联系纽带,便于轨道站点所激发的效能实现从点到轴的扩张,以带动更大的区域。由此,本文提出将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视为地下点状空间向地下网络城市过渡的状态,而站际地下空间的产生则是走向地下空间网络化的关键一步。遵循以上分析,本文以“背景研究—基础研究—设计要点研究—案例解析”的思路进行写作:通过本文研究,明确定义了城市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总结其基本特性。而后,从三个方面讨论站际地下空间设计要点:“设计前期:开发可行性与模式研究”、“设计综合:设计原则与策略建构”、“设计发展:关键节点区域设计”。在此分析研究过程中,探讨了站际地下空间开发价值、开发可行性、开发模式等开发设计的硬件基础;初步建构了站际地下空间系统的设计原则、空间设计策略及辅助设计对策;对站际地下空间设计关键节点区域及相关问题进行归纳阐述,初步探讨了与城市空间要素关联方法。最后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多方走访调研,综合解读国内典型站际地下空间实践,总结出相关城市设计经验,以期作为我国日后站际地下空间开发设计的有益参考。
王衡[8](2018)在《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重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地形地貌等环境限制,导致重庆城市空间特别是中心区空间资源严重匮乏,集约化的城市发展要求促使重庆中心区城市空间开始在竖向上进行拓展,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成为必然。然而就目前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来说,地下空间各自为政现象突出,一体化和网络化程度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希望以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其自身特性和重庆主城中心区现状开发特征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的调研与解析,对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进行研究探讨,以期通过步行交通系统的整合来带动地下空间的相互连通及与地面空间的一体化整合,最终实现地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的融合共生,推动城市中心区进一步发展。除去绪论和结论部分,全文共分为理论平台、实例调查分析、策略方法探讨三大部分去进行研究的展开。理论平台的建构集中在第二章,首先是对重庆城市地下空间和山地城市步行交通进行理论研究综述,总结出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特征,再通过关联性思考,得出在重庆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是针对整合的概念、方法的研究探讨,提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的目标。最后通过对整合目标与现状问题、特征之间的对比分析,整理出两者之间的矛盾点,并大致归纳到“使用效能”、“物质空间”、“主体认知”三个层面中去,也为接下来的实例调查分析限定了领域范围。实例调查分析是第三章,首先是对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及交通系统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概述。之后通过调查体系的建构,确定在三个层面上的调查内容,并分别进行调查的展开。最后则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策略进行初步建构。策略方法探讨则是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分别从“使用效能”、“物质空间”、“主体认知”三个层面出发进行策略的详细探讨。从“使用效能”出发的策略主要是从功能和流线两方面提出了整合优化布局模式的建议与要求。从“物质空间”出发的策略侧重点落脚在空间本身,从空间形态、比例尺度、界面和空间关联四方面提出了整合方式与方法。从“主体认知”出发的策略则落脚在人,目的是改变人对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负面认知,并从空间环境、无障碍设施、标识导向系统、自然生态景观和场所精神五个方面去探讨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整合优化方法。本文研究对于城市中心区地上地下空间和步行交通系统一体化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从山地城市出发的思考角度,为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整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框架和方法参考,同时也拓宽了地下空间相关研究的领域范围。
廖枢丹[9](2017)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大城市中受到广泛关注。截止2017年3月,全国内地已获批运营、开建、筹划地铁的城市达到44个,运营总里程约6000公里,其中已开通地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22座。城市轨道交通一方面能带给城市快捷方便交通,其相关附属设施也可以成为历史文化传播的载体,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也为遗产保护带来新的挑战;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会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车站选址、地铁站空间设计也有诸多影响,因此,地铁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存在着互动影响关系。本课题通过研究和整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划文本、保护方案;地铁规划建设方面的工程规范、工程案例、数据统计等内容,以及现场调研搜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地铁规划建设互动影响实例,总结得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建设项目的互动影响关系。归纳出互动影响关系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地铁规划建设工作、历史文化名城地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工作的启示,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地铁项目文物影响评估的技术路线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地铁项目文物影响评估理论与方法。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地铁规划建设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影响,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层面、历史文化街区层面、文物保护单位层面分别分析;第二部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规划建设的影响,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两个阶段: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和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分别分析。通过搜集和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和地铁规划建设互动影响实例,对互相影响的双方影响事件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点,总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的互动影响关系;第三部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的互动影响关系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地铁规划建设工作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地铁建设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工作带来的启示。
陈昂[10](2017)在《POE视角下的大连地铁站室内环境人性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城市病”现象日趋严重。为了应对“城市病”带来交通堵塞或出行不便问题,城市地铁应运而出。地铁由于其特有优势,比如不占地面空间、运行转换速度快、安全系数高等在城市交通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随着其在各大城市不断地被普及,其除了发挥特有的交通承运功能外,还成为城市的各个中心,成为商业、休闲的重要场所。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攀升,公众对地铁的需求从实用、牢固等角度转向美观,也就是说其需要满足审美等精神需求。在这种新需求的潮流下,对于地铁内的空间环境设计需要不断地更新。但现阶段我国地铁在发展上较滞后,无论是技术设计上还是艺术美观性,对于民众不断凸显的地铁空间的需求暂未能很好满足。本文旨在通过引入行为科学理论对地铁站室内环境进行POE(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依托这些研究,通过对地铁空间设计理论和技法加以总结,得出结论,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主要对选题的背景以及前人对论题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我国地铁空间设计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概述。第二部分(第2章):阐述了POE理论及地铁室内环境设计的人性化需求。首先介绍了地铁站室内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存在问题,并从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及文化情感需求入手,分析现有空间设计和使用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地铁站空间的尺度设计、导向性、可识别性及多样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第3章):对大连地铁站使用后评价进行问卷设计及实施,确定换乘站、起始站等特殊站点,并制定科学的回收统计方法。第四部分(第4章):将乘客对大连地铁站使用后评价进行整理与分析。对各个不同站点的行为地图进行分析,收集地铁站内空间环境的不足。第五部分(第5章):对乘客使用后评价的数据资料进行总结,并从空间环境、功能流线、配套设施、景观小品环境等方面提出更加人性化的改善策略建议。
二、运用buildingEXODUS评估台北捷运地下车站避难安全——以捷运新店站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buildingEXODUS评估台北捷运地下车站避难安全——以捷运新店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客流分析的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既有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既有研究分析述评 |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及时空特性分析 |
2.1 城轨客流概述与出行行为决策 |
2.1.1 城轨客流概述及分类 |
2.1.2 乘客出行行为决策 |
2.2 地铁客流分布及特征分析 |
2.2.1 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分析 |
2.2.2 客流空间分布特性分析 |
2.2.3 换乘站点客流特性分析 |
2.3 地铁客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影响因素分类及排序 |
2.3.2 地铁客流影响因素分析 |
2.4 突发情况下城轨运营分析 |
2.4.1 突发情况及客流变化 |
2.4.2 站内乘客容纳量分析 |
2.4.3 出行成本与经济损失 |
2.5 本章小结 |
3 地铁编组方案与车辆选型概述 |
3.1 地铁编组概述 |
3.1.1 地铁编组类型 |
3.1.2 编组方案确定原则 |
3.1.3 既有线路编组方案 |
3.2 地铁车辆选型 |
3.2.1 既有车辆类型及技术参数 |
3.2.2 编组车辆选型原则 |
3.3 规划客流与编组方案的匹配 |
3.3.1 编组匹配度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2 近远期扩编可行性与服务水平 |
3.4 影响近远期编组的关键技术分析 |
3.4.1 动拖比配置 |
3.4.2 站台有效长度 |
3.4.3 屏蔽门及通信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优化与决策研究 |
4.1 传统编组方法与编组优化原则 |
4.1.1 传统列车编组方案 |
4.1.2 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优化原则 |
4.2 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优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4.2.2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4.2.3 模型求解算法 |
4.3 编组方案多准则群决策模型构建 |
4.3.1 改进前景理论与异质决策群体 |
4.3.2 编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4.3.3 模糊信息与准则权重 |
4.4 基于异质群体的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决策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算例分析 |
5.1 研究线路概况 |
5.2 近远期客流与编组形式分析 |
5.3 模型应用及备选方案集合 |
5.3.1 模型参数设置 |
5.3.2 模型求解及备选方案 |
5.4 近远期编组方案优化决策 |
5.5 对比方法及参数灵敏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及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与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 |
1.2.2 设计策略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地铁站域空间相关研究动态 |
1.3.2 寒地城市设计相关研究动态 |
1.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
1.3.4 环境与步行相关研究动态 |
1.3.5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解析 |
2.1.1 系统科学的复杂性转向 |
2.1.2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特性 |
2.1.3 主体适应性的关键作用 |
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思想提取 |
2.2.1 围绕适应性主体展开复杂认识 |
2.2.2 关注适应性主体与系统共同演化 |
2.2.3 聚焦适应性主体的内外多重适应 |
2.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的关联分析 |
2.3.1 空间职能匹配主体特质 |
2.3.2 空间发展契合主体演化 |
2.3.3 空间原型呼应主体作用 |
2.4 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解构 |
2.4.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所在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2.4.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在系统中的适应内核解析 |
2.4.3 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推演 |
3.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的复杂认识 |
3.1.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相关信息的多源收集 |
3.1.2 以开源数据和POWER BI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现状认识 |
3.1.3 以GIS分析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适应对象基本认识 |
3.1.4 以综合调研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系统运行状态认识 |
3.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剖析 |
3.2.1 共同演化在设计中的内涵诠释 |
3.2.2 基于AIPA的“空间-系统”演化机制探寻 |
3.2.3 演化机制下的空间演化目标体系建构 |
3.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分析 |
3.3.1 内外多重适应的设计原型提取 |
3.3.2 基于SEM的“适应-演化”影响关系模型建构与验证 |
3.3.3 适应内部自身要素是保障存量储存的核心 |
3.3.4 适应外部城市主体是触发存量流入的前提 |
3.3.5 适应外部生存环境是控制存量流出的关键 |
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建构 |
3.4.1 优化存量储存效果——协调内部自身要素 |
3.4.2 提高存量流入概率——关联外部城市主体 |
3.4.3 降低存量流出损耗——趋避外部生存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调内部自身要素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整合策略 |
4.1 完善主体内部自身要素作用的多集群规则推定 |
4.1.1 基于词频统计的BME集群架构 |
4.1.2 网络分析下的区域集群规则推定 |
4.1.3 动线跟踪下的路径集群规则推定 |
4.1.4 节点调研下的起讫集群规则推定 |
4.2 区域网状要素的集中调度 |
4.2.1 地块关系的适距调配 |
4.2.2 车行路网的向心调控 |
4.2.3 步行体系的多级增补 |
4.3 路径线状要素的高效疏导 |
4.3.1 室外动线的持续引导 |
4.3.2 内部流线的弹性融贯 |
4.3.3 内外路线的避寒修正 |
4.4 起讫点状要素的精细组织 |
4.4.1 独立区域的稳态协作 |
4.4.2 交融断面的紧凑缝合 |
4.4.3 接驳节点的嵌套链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联外部城市主体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协同策略 |
5.1 促进主体与城市主体作用的多对象模式挖掘 |
5.1.1 针对不同城市主体的交互背景剖析 |
5.1.2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域城交互模式挖掘 |
5.1.3 基于簇团聚集关系的域间交互模式挖掘 |
5.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域民交互模式挖掘 |
5.2 与城市空间的流动耦合 |
5.2.1 居住片区的公平拟合 |
5.2.2 活动片区的差异融合 |
5.2.3 中转片区的邻近契合 |
5.3 与其他站域的合作共享 |
5.3.1 群体功能的簇团共生 |
5.3.2 个体价值的特色呼应 |
5.4 与寒地居民的多元联动 |
5.4.1 整体构面的综合集成 |
5.4.2 差异群组的个性适配 |
5.4.3 专项模块的正确匹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趋避外部生存环境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响应策略 |
6.1 回应主体与生存环境作用的多维度模式挖掘 |
6.1.1 基于生命历程的客体交互维度识别 |
6.1.2 气候影响评价下的原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
6.1.3 感知情况评价下的场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
6.1.4 综合表现评价下的变迁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
6.2 原生维度的微气候调节 |
6.2.1 群体调适通行风阻 |
6.2.2 形体消解冰雪侵袭 |
6.2.3 腔体缓冲内外温差 |
6.3 场域维度的广域化支援 |
6.3.1 人景情境的过程性赋能 |
6.3.2 物景生境的缓释性弥散 |
6.3.3 场景意境的活力态营造 |
6.4 变迁维度的循序式协创 |
6.4.1 短时运维的物质回应 |
6.4.2 长效存续的文化传承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情况统计 |
附录2 全球寒地城市地铁建设情况 |
附录3 主观调研问卷及部分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VR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及乘客疏散模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及疏散研究 |
1.3.2 微观行人仿真模型研究 |
1.3.3 虚拟现实疏散演练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地铁车站疏散安全性评估 |
2.1 地铁火灾乘客疏散行为特征 |
2.1.1 疏散路径组织原则 |
2.1.2 乘客疏散行为特性 |
2.2 地铁站台火灾乘客疏散时间评估 |
2.2.1 疏散时间分析 |
2.2.2 疏散时间计算公式 |
2.2.3 各规范对于疏散时间的规定 |
2.2.4 各规范关于疏散时间的差异性 |
2.3 青年路站疏散分析 |
2.3.1 青年路站概况 |
2.3.2 疏散路径分析 |
2.4 青年路站站台火灾疏散时间评估 |
2.4.1 疏散乘客量计算 |
2.4.2 根据各规范计算疏散时间 |
2.5 本章小结 |
3 地铁车站火灾数值模拟 |
3.1 Smartfire基础理论 |
3.1.1 湍流模型 |
3.1.2 边界条件 |
3.2 地铁站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1 青年路站模型 |
3.2.2 边界条件 |
3.3 火灾模拟结果分析 |
3.3.1 乘客疏散安全判定指标 |
3.3.2 站台层人眼高处结果分析 |
3.3.3 纵向中央切面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行人仿真模型改进研究 |
4.1 社会力模型改进 |
4.1.1 基于预测碰撞的社会力模型 |
4.2 社会力-智能体模型 |
4.2.1 行人属性 |
4.2.2 火灾绕避 |
4.3 模型校验 |
4.3.1 参数标定 |
4.3.2 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及应用 |
5.1 虚拟场景建模 |
5.1.1 站台层建模及渲染 |
5.1.2 站厅层建模及渲染 |
5.2 系统需求分析及架构研究 |
5.2.1 系统需求分析 |
5.2.2 系统逻辑架构 |
5.2.3 系统功能架构 |
5.3 系统设计 |
5.3.1 系统UI设计 |
5.3.2 系统模块设计 |
5.3.3 系统UI与模块的逻辑关系 |
5.4 系统案例应用 |
5.4.1 场景1 |
5.4.2 场景2 |
5.4.3 场景3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行人模型程序部分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发展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认知 |
3.1 人、行为与环境需求的关系 |
3.2 换乘空间人群特征 |
3.3 换乘空间行为特征 |
3.4 影响人群行为的换乘空间环境特征 |
3.5 换乘方式类型 |
3.6 换乘空间环境设计基本原则 |
3.7 本章小结 |
4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
4.3 指标的更改优化与确立 |
4.4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5 AHP权重的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上海市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现状评价 |
5.1 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基本情况 |
5.2 评价样本选取及研究方法 |
5.3 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实例评述 |
5.4 样本调研评价结果统计 |
5.5 现状问题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
6.1 空间安全性 |
6.2 空间实用性 |
6.3 空间便捷性 |
6.4 空间舒适性 |
6.5 空间美观性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超深地下公共空间安全疏散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火灾特性分析 |
2.1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灾害类型及风险评估 |
2.1.1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灾害类型 |
2.1.2 安全事故风险评估 |
2.2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火灾原因 |
2.3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火灾特点及危害性 |
2.3.1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火灾特点 |
2.3.2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火灾危害性 |
2.3.3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烟气蔓延途径 |
2.4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人员疏散行为分析 |
2.4.1 自身因素 |
2.4.2 外界因素 |
2.5 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人员安全疏散设计 |
3.1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人员安全疏散目标 |
3.1.1 ASRT的确定 |
3.1.2 RSET的确定 |
3.2 应急设施设计 |
3.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3.2.2 灭火设施 |
3.2.3 指示系统 |
3.2.4 防护设施 |
3.3 水平疏散设计 |
3.3.1 安全出入口 |
3.3.2 安全通道 |
3.3.3 避难空间 |
3.4 垂直疏散设计 |
3.4.1 楼梯 |
3.4.2 自动扶梯 |
3.4.3 电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深地下公共空间安全疏散模式的建构 |
4.1 安全疏散体 |
4.1.1 安全疏散体定义 |
4.1.2 疏散能力估算 |
4.1.3 模拟改进分析 |
4.2 安全疏散模式 |
4.2.1 模式一:楼梯疏散 |
4.2.2 模式二:楼梯、扶梯协同疏散 |
4.2.3 模式三:电梯疏散 |
4.2.4 模式四:下沉式避难空间、安全疏散体协同疏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模拟与分析 |
5.1 工程概述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消防现状分析 |
5.2 基于Revit和 Pathfinder的超深地下空间安全疏散模型建立 |
5.2.1 模拟软件介绍 |
5.2.2 BIM模型建立 |
5.2.3 BIM模型导入Pathfinder形成pth模型 |
5.2.4 模拟特点分析 |
5.3 仿真模拟与分析 |
5.3.1 安全疏散体理论疏散时间分析 |
5.3.2 模拟疏散时间分析 |
5.4 基于BIM和VR的预防对策 |
5.4.1 BIM数据库建立 |
5.4.2 VR技术辅助预防宣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城市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基本背景 |
1.1.2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站际地下空间定义 |
1.2.2 站际地下空间相似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研究 |
1.3.2 轨道交通站域相关研究 |
1.4 实践综述 |
1.4.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
1.4.2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案例调研 |
1.5.3 访谈调查 |
1.5.4 定性与定量分析 |
1.6 论文结构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2 对象解析:城市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 |
2.1 基础层面:站际地下空间源起与发展 |
2.1.1 地下空间发展脉络 |
2.1.2 轨道站域开发概况 |
2.1.3“点轴系统”——地下空间与轨道站 |
2.1.4 站际地下空间与城市融合发展趋势 |
2.2 空间层面:站际地下空间组织特性 |
2.2.1 站际地下空间要素基本构成 |
2.2.2 站际地下空间基础指标建立 |
2.2.3 站际地下空间组织类型特征 |
2.3 行为层面:站际地下空间行为特性 |
2.3.1 站际地下空间的行为类型 |
2.3.2 站际地下空间的行为特征 |
2.3.3 站际地下空间的行为组织 |
2.4 小结:站际地下空间基本特性 |
3 设计前期:开发可行性与模式研究 |
3.1 站际地下空间开发价值 |
3.1.1 经济效益 |
3.1.2 社会效益 |
3.1.3 生态效益 |
3.2 站际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 |
3.2.1 资源评估 |
3.2.2 需求预测 |
3.2.3 开发必要性 |
3.3 站际地下空间开发模式类型建立 |
3.3.1 站际地下空间开发主体与连接模式 |
3.3.2 站际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划分及特征 |
3.4 模式 1:新城中心一体型 |
3.4.1 基本特征 |
3.4.2 实施路径 |
3.4.3 典型案例 |
3.5 模式 2:旧城中心渐进型 |
3.5.1 基本特征 |
3.5.2 实施路径 |
3.5.3 典型案例 |
3.6 模式 3:交通枢纽集中型 |
3.6.1 基本特征 |
3.6.2 实施路径 |
3.6.3 典型案例 |
3.7 小结:站际地下空间开发设计基础 |
4 设计综合:设计原则与策略建构 |
4.1 设计原则与策略概述 |
4.1.1 设计原则 |
4.1.2 策略概述 |
4.2 空间设计策略 |
4.2.1 站际功能多元聚合 |
4.2.2 拓展站际竖向空间 |
4.2.3 建立多层站际联系 |
4.2.4 合理组织站际换乘 |
4.2.5 激活站际中段空间 |
4.2.6 站际公共要素整合 |
4.2.7 空间辨识引导明确 |
4.2.8 自然环境有效导入 |
4.3 辅助设计对策 |
4.3.1 建立多元投资渠道 |
4.3.2 设立统筹管理部门 |
4.3.3 建立公众参与渠道 |
4.3.4 运营管理弹性灵活 |
4.4 小结:构建“点轴”站际地下空间系统 |
5 设计发展:关键节点区域设计 |
5.1 关键区域一:站际地下步行路径 |
5.1.1 设计重点分析 |
5.1.2 实现地下步行路径连续 |
5.1.3 路径宽度与节点位置控制 |
5.2 关键区域二:地下与轨道站衔接空间 |
5.2.1 设计重点分析 |
5.2.2 地下与轨道站衔接模式 |
5.2.3 站际交通换乘系统模式 |
5.3 关键区域三:地下与地面衔接空间 |
5.3.1 设计重点分析 |
5.3.2 地上地下空间衔接模式 |
5.3.3 地下空间“地面感”营造 |
5.4 小结:初步建构与城市空间要素关联 |
6 案例解析:国内典型站际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 |
6.1 成都天府商务区地铁中心站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天府商务区地铁中心站—博览城南站)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要点分析 |
6.1.3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经验总结 |
6.2 深圳福田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广深港福田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6.2.1 项目概况 |
6.2.2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要点分析 |
6.2.3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经验总结 |
6.3 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地下空间(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 |
6.3.1 项目概况 |
6.3.2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要点分析 |
6.3.3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经验总结 |
6.4 重庆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沙坪坝铁路枢纽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6.4.1 项目概况 |
6.4.2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要点分析 |
6.4.3 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经验总结 |
6.5 案例综合剖析 |
6.5.1 对比与分析 |
6.5.2 总结与经验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国内外站际地下空间基础资料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概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概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2 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基础研究 |
2.1 重庆城市地下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1 重庆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
2.1.2 当前重庆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问题与特征 |
2.1.3 对重庆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关联性思考 |
2.2 山地城市步行交通的相关研究 |
2.2.1 山地城市步行交通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
2.2.2 步行行为类型与特征研究 |
2.2.3 当前山地城市步行交通的主要问题与特征 |
2.2.4 对重庆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关联性思考 |
2.3 整合的相关研究 |
2.3.1 整合的概念 |
2.3.2 整合的基本方法 |
2.3.3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目标的初步建构 |
2.4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目标与现状之间的矛盾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现状调查分析 |
3.1 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及交通系统发展历程与现状概述 |
3.1.1 重庆主城中心区发展历程 |
3.1.2 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程 |
3.1.3 重庆主城中心区交通系统构成及运行现状 |
3.2 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调查体系的建构 |
3.3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在使用效能层面的调查 |
3.3.1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内的步行行为构成及分布 |
3.3.2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功能与其它功能要素的布局组合 |
3.3.3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自身功能要素构成 |
3.3.4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流线类型及组织模式 |
3.4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在物质空间层面的调查 |
3.4.1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空间形态类型 |
3.4.2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空间形态组合方式 |
3.4.3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空间比例尺度 |
3.4.4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空间界面 |
3.4.5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与地上步行交通系统之间的空间关联 |
3.5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在主体认知层面的调查 |
3.5.1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空间环境 |
3.5.2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无障碍设施 |
3.5.3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标识导向设施 |
3.5.4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的自然景观环境设置 |
3.5.5 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场所精神的营造 |
3.6 调查的总结启示与策略的初步建构 |
3.6.1 调查结论归纳 |
3.6.2 主要的启示 |
3.6.3 整合策略的初步建构 |
4 从“使用效能”出发的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 |
4.1 明确地下空间功能的构成要素内容及竖向布局原则 |
4.1.1 理清地下空间功能构成要素内容 |
4.1.2 明确地下空间功能要素竖向布局原则 |
4.2 区域不同功能定位下对各功能要素布局整合进行差异化处理 |
4.2.1 以城市交通功能为主 |
4.2.2 以商业功能为主 |
4.2.3 城市交通与城市生活功能并重 |
4.3 合理协调地下步行交通系统所承载各功能要素比例 |
4.3.1 对地下步行交通功能要素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层级划分 |
4.3.2 明确功能要素布局组合模式 |
4.3.3 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功能要素整合 |
4.3.4 功能要素整合的建议与要求 |
4.4 建立高效化与人性化的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流线 |
4.4.1 理清步行交通系统流线组织的类型 |
4.4.2 合理聚集与区分不同类型步行交通流线 |
4.4.3 建立步行交通系统流线整合优化的人性化基础 |
4.5 本章小结 |
5 从“物质空间”出发的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 |
5.1 合理进行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空间形态的整合布局 |
5.1.1 明确地下步行交通系统基本平面形态类型及特征 |
5.1.2 实现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空间形态的复合化利用 |
5.1.3 构建具有序列感和节奏感的步行交通系统空间形态 |
5.2 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空间比例尺度的协调控制 |
5.2.1 强化步行通道空间比例尺度的适宜性 |
5.2.2 通过比例尺度的变化来凸显节点空间的特殊性 |
5.2.3 地下步行交通出入口空间尺度与人流量相匹配 |
5.3 建立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空间界面整体性与多样性的整合机制 |
5.3.1 构建整体统一的空间界面 |
5.3.2 突出空间界面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特征 |
5.3.3 提升空间界面的人性化水平 |
5.4 加强地上地下步行交通系统间的空间关联 |
5.4.1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空间关联方式 |
5.4.2 利用山地地形优势来加强空间关联度 |
5.5 本章小结 |
6 从“主体认知”出发的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 |
6.1 对不同影响要素进行相互关联与协同 |
6.2 创造舒适宜人的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空间环境 |
6.2.1 以目的性明确的步行行为为主 |
6.2.2 以目的性不明确的步行行为主 |
6.3 提升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的可识别性与认同感 |
6.3.1 加强对步行空间的可识别性营造 |
6.3.2 延续所在城市区域的地域文化 |
6.4 强化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的方向感和安全感 |
6.4.1 构建系统化与高效化的标识导向系统 |
6.4.2 完善地下步行交通系统中的无障碍设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山地城市高密度中心区地下空间交通系统整合研究调查问卷 |
B.山地城市高密度中心区地下空间交通系统整合研究调查表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
1.1.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况 |
1.1.3 历史文化名城地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概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内外历史城市保护研究现状 |
1.3.3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现状 |
1.3.4 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博弈辨析 |
1.3.5 轨道交通项目文物影响评估研究现状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依据资料 |
2. 地铁规划建设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影响 |
2.1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回顾 |
2.1.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回顾 |
2.1.2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回顾 |
2.2 在历史文化名城层面的影响分析 |
2.2.1 地铁线网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2.2 高架轨道交通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
2.2.3 地铁规划建设给历史文化名城提供考古机会 |
2.3 在历史文化街区层面的影响分析 |
2.3.1 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 |
2.3.2 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 |
2.4 在文物保护单位层面的影响分析 |
2.4.1 轨道交通施工对文物安全造成的影响 |
2.4.2 轨道交通运营振动对文物安全造成的影响 |
2.4.3 TOD模式对文物景观造成的影响 |
2.4.4 轨道交通建设对文物保护工程的影响 |
2.5 小结 |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规划建设的影响 |
3.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阶段回顾 |
3.2 在地铁项目前期规划阶段的影响分析 |
3.2.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修建地铁审批程序的影响 |
3.2.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线网规划的影响 |
3.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站命名的影响 |
3.3 在地铁项目建设设计阶段的影响分析 |
3.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建设工程作法的影响 |
3.3.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标识系统设计的影响 |
3.3.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出入口设计的影响 |
3.3.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地铁站厅及站台空间设计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互动影响关系的启示 |
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的互动影响关系 |
4.2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启示 |
4.2.1 历史文化名城层面 |
4.2.2 历史文化街区层面 |
4.2.3 文物保护单位层面 |
4.3 对地铁规划建设工作的启示 |
4.3.1 地铁项目前期规划阶段 |
4.3.2 地铁项目建设设计阶段 |
4.4 对历史文化名城地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工作的启示 |
4.4.1 西安地铁规划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体系概况 |
4.4.2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4.5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互动影响关系研究基础资料一览表 |
附录 2:西安地铁1号线、2 号线、3 号线站名阐释历史信息表 |
附录 3:各历史文化名城地铁LOGO设计表 |
附录 4:南京地铁站厅主题文化墙设计 |
附录 5:西安地铁站厅主题文化墙设计 |
附录 6:修建地铁的22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框架 |
图录 |
表录 |
(10)POE视角下的大连地铁站室内环境人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地铁的发展现状 |
1.1.3 研究支撑 |
1.1.4 POE理论定义及其功能 |
1.1.5 POE产生及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评价及POE理论综述 |
2.1 地铁站内环境的特性与组成要素 |
2.1.1 服务空间环境 |
2.1.2 站台空间环境 |
2.1.3 存在问题 |
2.2 POE(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
2.2.1 POE的标准及分类 |
2.2.2 POE理论的应用及具体方法 |
2.2.3 POE的过程组织 |
2.3 地铁站内空间环境的人性化需求 |
2.3.1 生理需求 |
2.3.2 心理需求 |
2.3.3 文化情感需求 |
2.4 地铁站内空间环境满意度评价方法界限 |
2.4.1 满意度的评价方法与内涵 |
2.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4 评价质量的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3 大连地铁站使用后评价(POE)的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 大连地铁的评价范围及地铁站点概述 |
3.1.1 地铁站评价目的及过程 |
3.1.2 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的的评价范围界定 |
3.1.3 地铁站点的选取 |
3.1.4 所选取地铁站点的概述 |
3.2 大连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人性化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
3.2.1 量化(结构)与质化(人文)评价研究方法的设计 |
3.2.2 指标因素的构建 |
3.2.3 指标评价内容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1 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
3.3.2 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 |
3.4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4.1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2 调查问卷的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连地铁站的使用后评价(POE)问卷的总结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分析 |
4.1.1 统计调查评价法 |
4.1.2 满意度的百分比 |
4.1.3 平均值的分析 |
4.2 数据统计分析 |
4.2.1 空间尺度及装修环境分析 |
4.2.2 功能及流线设计分析 |
4.2.3 信息指引及配套设施分析 |
4.2.4 站内景观小品分析 |
4.3 行为模式分析 |
4.3.1 行为模式分布图分析 |
4.3.2 行为地图分析 |
4.3.3 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连地铁站的人性化改善策略 |
5.1 空间环境的人性化 |
5.1.1 空间形态的导向性 |
5.1.2 空间造型的丰富性 |
5.1.3 空间物境与人文的结合 |
5.2 功能流线的人性化 |
5.2.1 流量分流 |
5.2.2 流线设计准则 |
5.3 配套设施的人性化 |
5.3.1 基础服务设施 |
5.3.2 信息指引 |
5.4 景观小品的人性化 |
5.4.1 空间景观 |
5.4.2 艺术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研究结论与创新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调查问卷回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454份) |
附件2:关于大连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的调查问卷 |
附件3:图片目录及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运用buildingEXODUS评估台北捷运地下车站避难安全——以捷运新店站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客流分析的地铁近远期编组方案决策研究[D]. 张有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杜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VR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及乘客疏散模拟仿真研究[D]. 李润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空间环境优化研究[D]. 武紫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超深地下公共空间安全疏散设计研究[D]. 邬锦.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城市轨道交通站际地下空间设计研究[D]. 辜峥嵘. 重庆大学, 2018(04)
- [8]重庆主城中心区地下空间步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研究[D]. 王衡. 重庆大学, 2018(04)
- [9]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地铁规划建设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D]. 廖枢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10]POE视角下的大连地铁站室内环境人性化研究[D]. 陈昂.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