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0 赎金:走向毁灭之路的“发明家”

500,000 赎金:走向毁灭之路的“发明家”

一、勒索50万:一个“发明家”走上毁灭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张雅倩[2](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文中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投身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苏北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人民群众是自卫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重要支援力量,其中民工群体尤其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应战争局势的变化,中共先后建立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华中支前司令部、苏北支前司令部,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支前组织,领导和发动苏北民工参与支前。支前运动是高度的组织工作与动员工作,中共以细致入微且卓有成效的动员技巧顺应、干预和引导民工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动员的基础上,对民工进行编组、整训与支拨,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民力使用制度。巩固民工队伍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共要求“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在民工队中加强党、团建设,提高民工政治素养,培养后备力量。而且,在民工队中加强群众纪律,开展“民爱民”运动调适新老区群众关系与干群关系。科学地管理民工是保障支前运动高效开展的关键,中共对民工的日常生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使民工从自由散漫的个体逐步向统一、约束的集体生活过渡,努力将民工锻造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干部群体与民工群体是参与支前运动的两大群体。为巩固地方秩序和开展支前运动,中共在短时间内提拔了大量干部,充实了组织力量。但因培养时间较短且受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支前过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中共群众动员理念与政策的执行者与贯彻者,中共对其有抱有较高的期许与职责要求。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战勤任务。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群体内部的心态与行为各有不同。从民工群体来看,民工支前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多以家庭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上,一方面,许多群众受到土改刺激、阶级觉悟、心理激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极支前。另一方面,民工队伍中存在开小差、躲避后勤的现象,中共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民主处理逃勤事件,动员民工归队。支前运动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伴随着多重矛盾,其一是如何平衡土改、支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支前组织注意在不同区域、阶段对土改、支前与生产有所侧重,并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努力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在繁重的战勤压力下如何科学使用民力,各级支前组织通过掌握各地民力状况,前后方等价记工、整理后勤的方式,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负担的平衡。其三是国民党特务及一些地主、土匪等煽动群众制造暴动,破坏支前运动。地方党政军机关灵活应对,逮捕少数暴动分子并对群众加强教育,有效化解了冲突。总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支前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彻底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群众走向中共革命的历程是曲折而又复杂的,群众将自身所附带的地缘、文化属性融入了革命之中,中共也将自身的革命理念、政治文化传递给了群众,努力使中共革命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契合。干部与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努力贯彻群众路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何岸[3](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姚科敏[4](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曾丹凤[6](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厘清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相关概念和关系,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及其演进动力和阶级因素的相关论述,揭示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趋势和动力以及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不同境遇和作为对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分析,更是揭示了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具有了理论基础。以自然科学在技术发明和工业生产中的自觉应用为界限,把技术思维方式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类型;把握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和态势,并以此为参照系,对比明清至民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演进的不同态势以及1949年以后它在中国的演进态势,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问题由此得以凸显,即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1949年以后呈现出了不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演进态势。其根源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技思想体系(思想领导)、领导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技术活动主体开展技术实践活动(组织领导),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不断地向前演进。其中,1949—1976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继续发展为第二个形态。尽管期间经历了曲折,而且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也受到了阻碍,但1977—1988年,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开始在中国的兴起。1989—2012年,在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快速发展为第四个形态,而且还具有了伦理意蕴。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四个形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孕育着新的形态,伦理意蕴日益浓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技术活动主体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六十多年里,前三十年,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后三十多年,实现历史性转折后取得了重大跨越。同时,这一演进进程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的发展和融合以及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助推中国跻身第四个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以及创新型强国前列,还有助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

马英杰[7](2014)在《权威与秩序:西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政治参与的人类学研究(1871-1994)》文中研究说明"哲合忍耶"((?),al-Jahriyyah,意为高声赞颂)自乾隆年间传入中国,在其传播过程中,因清廷地方处理"教争"不当,引发第一次反清起义,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反抗、镇压、转移的历史过程。曾经集体处于"封闭"状态,外界较少了解其学理、文化和隐形秩序,被穆斯林((?),Muslim,信仰伊斯兰教者)和非穆斯林误解较多,成为一个生活在"夹缝中"的群体。本文在吸取前辈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仔细甄选文献,把哲合忍耶教群放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民族宗教政策的背景下,尝试使用宗教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的分析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从哲合忍耶的来源和学理上交代哲合忍耶宗教权威的形成,发展。以哲合忍耶门宦三次起义过程为线索,介绍其宗教场域的表达和现状,探讨此教群从一隅走向全国的深层原因。第二,通过阐释宗教权威马元章的宗教自觉,勾勒马元章以儒释教、以诗言国,以笔为兵,以文为武,营救马进西,委派"热伊斯",募贤纳才,兴办经济的历史图景。阐释其以"在野"方式参与国家权力,争取政治空间,达到"和平复教"的意义。第三、分析马元章子侄参政情况,探讨沙沟道宗马震武,板桥道宗马腾霭、宣化冈道宗马重雍在教群中的权威力量,表明了宗教界进步人士以政协委员的方式参政议政的中国性,并进一步诠释了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划时代意义。结论部分凝炼了哲合忍耶门宦发展中"教派导师"权威力量的双重性,教民认同的双重性,以及民族、宗教问题在我国当下的意义,阐明宗教与国家政治体系相适应的必要性。由于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群的独特性,在现实生活中因"不了解"而引发"误解"的现象较多,影响宗教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本文研究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使人们客观认识伊斯兰教的苏非修持方式,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不同族群间的交流,加大宗教内部的沟通,更好的了解伊斯兰教的本土化过程,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哲合忍耶教群在三个时代下的政治参与方式,表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法合理性及其历史必然性。

陶海洋[8](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指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杨世海[9](2013)在《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已充分展开,大量成果以影响研究的方式集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哪些方面接受了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则深入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与基督教文化本身的差异。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人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疏离、批判否定和拒斥,结合当时评论界对具有基督教因素作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态度,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接纳、疏离、否定、拒斥的情况。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结合历史语境,针对19、20世纪中西方的共同境遇及中国的独特处境,从人的生存角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文学所具有的启示,考量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基督教文化价值,正面言说基督教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在这种言说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纳、疏离、拒斥基督教文化内在原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评析得失,进而进行反思。全文由绪论、上编(3章)、中编(7章)、下编(3章)、结语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写作缘起、价值、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并对一些概念作必要说明。上编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历史关系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总体描述。根据它们相互关系的样态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期,此为第一章;二、20年代受非基督教运动影响的质疑和批判期,此为第二章;三、30-40年代重新认识基督教文化价值,却又迅速转入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否定和拒斥期,此为第三章。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个由接纳、批判,到疏离、拒斥的过程。中编部分(第四章——第十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具体考察,包括作家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选取鲁迅、冰心、老舍、许地山、林语堂、曹禺六位作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考察他们接受基督教文化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细致辨析其中的偏差,探询他们疏离基督教文化的轨迹和原因,或展示他们虽能表现基督精神要旨却被主流边缘化、批判改道的情况,并评析其中的得失。第十章则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考察其中拒斥否定的情况。各章内容如下:第四章是对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先梳理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整理出鲁迅的基督教观,讨论鲁迅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的偏差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进而结合基督教价值体系,讨论鲁迅在思考一些现代话题中所面临的思想困境。第五章是对冰心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本章先分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再探讨冰心在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影响和现实各种批评的挤压下逐渐放弃基督神性,最后导致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基础发生转变,由人性自然情感代替了基督神性的情况。第六章是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在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结缘的探讨中进入到对他“灵的文学”分析,指出老舍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他的爱国热忱淹没了宗教情怀,老舍的创作也因此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牵制,他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维护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第七章是对许地山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有深入把握,并能自觉把基督神性融入创作之中,他坚持“生本不乐”下的救赎,并积极进行新伦理探索,追求诸教沟通和探索基督教融入中国的途径,他对基督教上帝观、救赎论、苦难观、博爱都有特殊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神性追求,但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作品质量也非上乘,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基督教文化的排斥,许地山接受基督教神圣价值也就未能发挥出能量来,更谈不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八章是对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林语堂生长于基督徒家庭,受的是全而的基督教教育,是天生的基督徒,但他在很长时间里疏离了基督教,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林语堂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上帝的思考,他也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成为他现代思想的闪光部分。不过,林语堂的影响主要在国外,他在国内始终受到左翼的排斥和阻击,并一度被视作“反动文人”。第九章是对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本章在考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关系中,进入对他早期戏剧中基督教因素的讨论,指出他早期戏剧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人的存在困境进行了多方而的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终极之思。然而,曹禺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思考遭到了左翼文人的极力批判和否定,在这些影响和压力下,曹禺慢慢放弃终极之思,改道与社会主潮保持一致,自觉清除了基督教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十章从整体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这包括在文学中对基督教会和教义的批判,还有在评论界批判否定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在这一势态下,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逐渐走向全面拒斥,相互影响关系中断。下编部分(第十章——第十二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方式及困境和缺失的归纳总结。第十一章在中编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是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并谋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成不少比附式现象。第十二章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传统的制约、救亡追求的限制,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第十三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一些缺失,归纳为:“上帝神圣面影模糊”、“基督神性基础丢失”、“博爱神圣根基抽除”三个方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就未能进入深层,并未能从中汲取更有益的价值,反而走向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拒斥。结论部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进而反思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紧抱光明意识,对人本性升华和参悟真理的能力过于信赖,形成这种以我为本,以现实为用的接受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王平[10](2013)在《魏斐德与他的中国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1937-2006)是美国着名的中国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七、八十年代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代表之一。魏斐德教授生前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1992)、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1990-2001)、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1973-1979)、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国家资源中心主任(1990-2001)。他也是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文明研究委员会主席(1974-1979)、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1986-1989)、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1982-1985)。他曾为中美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创建人之一,他的治学风格、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对美国中国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斐德始终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研究中华文明为研究人类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认为自己中国学研究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他一直在研究人类文明中未知的因素。除了在美国中国学界开地方史研究之先河之外,他还探讨了世界历史研究中“最迷人”的问题,即制度模式与其大环境,特别是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中国史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比较史学与世界历史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再者,魏斐德用他四十年来对中国历史动态的研究,明确地回答了史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史学家们苦苦思考的问题--历史究竟该如何书写;更重要的是,魏斐德用其一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诠释了什么是“世界主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明以及什么是人类发展的方向。魏斐德及其中国学研究,无论对美国、中国还是世界史学界,都是一笔宝贵遗产。对魏斐德的学术经历、学术研究史及主要作品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史学理论、治史方法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历时四十年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心路历程,从而有利于我们梳理出美国中国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美国中国学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对其中国历史研究的视角、方法有深入的把握。对于这样一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美国中国学家,目前国内外尚无对其一生的治史轨迹、史学理论及史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专着,仅有少量的对其某一个历史研究阶段的进行探讨的专论和较多的关于魏斐德作品书评。本文首先从美国中国学的发展来探讨魏斐德的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以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社会学理论和社会政治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魏斐德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路、他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治史特点等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全文共有十个章节。第一章导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撰述动机、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外魏斐德研究状况、本文的研究思路等。第二章,通过对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及求学经历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着重阐述了魏斐德是如何走上中国学研究道路的以及他与中国历史的不解之缘。第三章,从《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社会的暴乱》(1966)入手,重点探讨了青年魏斐德如何在导师列文森教授的指导和培养下初露锋芒的。第四章,通过魏斐德两部重要作品《控制与冲突》(1975)和《中华帝国的衰落》(1975),重点探讨他对晚期中华帝国地方治理的演进的探究及对明清易代时期意识形态转变的研究。第五章,主要研究魏斐德对中国诸种问题的思考,其中既有对中国理论研究问题的思考,也有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怀,如对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粉碎“四人帮”及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政局、学术理论、研究方法的转型的思考。本文认为,魏斐德教授在用他一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来说明什么是人类的共生之道。第六章,重点分析魏斐德二十年磨一剑的代表作《洪业》(1985)。魏斐德以“全球性的视野”分析了明清易代的原因,探讨了世界历史研究中“最迷人”的问题,即制度模式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魏斐德指出,同样面临一场危机——全球性的气候危机和经济危机,中西方因背景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所采取的道路也各不相同,中国选择了独一无二的制度模式,从而使中国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摆脱了这场危机;而正是这种模式,却无法让中国抵御十九世纪的外来侵略,这足以说明了一种制度模式与国际大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魏斐德在进行叙述的过程中鲜明地答了一个让史学家们苦苦思索的问题:历史究竟该如何书写?第七章,从魏斐德的两本专着《上海警察,1927-1937》(1995)和《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1996)入手,着重探讨了民国时期的上海史研究。《上海警察,1927-1937》以民国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对警察队伍的改革为切入点来研究1927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大力治理下的上海,从而进一步探讨国民党政府的管理机制及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以1937年日本势力进入上海到1941年12月日本人完全占领上海时的“孤岛”为背景,探讨了“孤岛”上极为复杂的各方势力为控制孤岛而进行的斗争。作者通过对二战时期世界背景下上海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方面的考察,展示了在中西文明交汇下上海城市的演变过程。作者的主旨在于通过这两部作品揭示清季以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第八章,主要以《间谍王——戴等与中国特工》中的戴等为线索,魏斐德将民国时期的国民党政权研究从上海拓展到了整个中国。在魏斐德笔下,戴笠是一个残忍无比、阴险狡诈、喜怒无常、变化莫测、难以捉摸、狡黠暧昧、一度主宰了一个“秘密世界”的邪恶之徒,是中国的希姆莱,是中国法西斯恐怖主义的象征,而正是这样一位人物,却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核心。通过对戴等的研究,魏斐德得以揭示蒋介石政府的腐败、阴暗面,揭露了其统治的混乱和无序。戴等的所作所为,见证了蒋介石政府法西斯恐怖主义的实质。第九章,作者重点探讨贯彻魏斐德一生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在史学面临被社会科学化同时又遭遇后现代挑战之际,魏斐德是怎样面对当时史学界面临的难题?在风云多变的史学界,魏斐德又为何能以“叙事史”不朽于史学界?作为美国中国学界一名重要学术代表,他是如何以新颖而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的?这是本章重点回答的问题。第十章,余论部分总结了魏斐德教授史学研究的特点及高度。本文认为,魏斐德一生都在观察、探索人类文明史上的那些未知因素、未解之谜及其有待解决的问题,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在魏斐德的世界观中,让东西方保持其固有的特点和价值,在人类未来社会发展中和谐共存,让人类因了解而彼此交流对话,彼此包容,在彼此接受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多元文化的人类文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魏斐德所谓的“世界主义”的真正涵义。诚然,魏斐德的中国历史研究并非完美无缺。本文认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年进行中国学研究的魏斐德无法亲自到中国考察,所有的研究皆为魏斐德远离现实中国、远离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第一手档案资料情况下完成的,所以他的研究中也难免有一定的缺憾,如对毛泽东思想的不透彻的理论分析--没有充分的资料证明,毛泽东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一定是他青年时代所受的知识环境的影响,因此《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的着述过程为一次证据不充分的哲学推断和解析过程。所以魏斐德这一研究难以逃脱“隔靴搔痒”之嫌。

二、勒索50万:一个“发明家”走上毁灭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勒索50万:一个“发明家”走上毁灭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史料综述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群众支前的历史回溯与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
    第一节 战争与中共的民众动员
    第二节 抗战时期苏北群众支前概况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与民众
第二章 苏北支前民工的动员与组织
    第一节 苏北支前组织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民工的动员
    第三节 民工的编组与支拨
第三章 民工的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
    第一节 党、团建设
    第二节 民爱民运动
    第三节 民工的日常管理
第四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干部群体
    第一节 支前干部的提拔、培养与抽调
    第二节 基层干部支前中的心态与行为
    第三节 干部的惩处与纠偏
第五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民工群体
    第一节 支前民工群体基本情况
    第二节 民工支前的顾虑
    第三节 民工支前表现与中共的应对
第六章 支前中的多重矛盾与中共的应对
    第一节 土改、支前与生产的矛盾
    第二节 战勤压力与合理负担
    第三节 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策动的暴动事件
结语
    一、苏北支前运动的特点
    二、苏北支前运动的成效与限度
    三、支前运动中的党群、干群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任务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战争失败研究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论点
        二、研究架构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一、论文价值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二、舰队与镇守府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凡例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参考文献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思维方式概念和形态的研究
        2、关于技术思维的研究
        3、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研究
        4、关于中国思维方式演进的研究
    (三)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相关概念与关系的厘清
        1、技术的涵义及其与科学和工程的关系
        2、技术与思维的内在逻辑关系
        3、技术思维方式及其要素和形态的时代性
        4、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1、马克思对近代机械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2、马克思对大工业初期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3、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思维方式未来走向的预言
    (二)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1、马克思对18世纪末以前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2、马克思恩格斯对18世纪末以后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3、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国家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阶级因素分析
        1、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作用的分析与启示
        2、马克思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困境的剖析与启示
        3、恩格斯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革命力量的分析与启示
    小结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逻辑关系
    (一)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演进的一般态势
        1、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
        2、传统与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界限
        3、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态势:首个形态形成后持续演进
    (二)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百年困局与破局
        1、明末清初: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核心要素在西方孕育和成长
        2、清末民国:首个形态在西方形成后持续演进
        3、明清至民国的困局:各要素在中国有萌芽但未整合成形
        4、困局之源: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整合和推动
        5、破局之本: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负使命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演进态势的内在关系
        1、1949 年以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总体上持续演进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演进态势的根本保证
        3、新演进态势: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演进的领导方式与作用
        1、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对改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及启示
        2、中国共产党的三种基本领导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3、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政治领导及作用
        4、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思想领导及作用
        5、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组织领导及作用
    小结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曲折发展(1949—1976)
    (一)1949—1976 年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及时代背景
        1、大科学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二个形态快速形成
        2、思维工具的革新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旧时代成功转换
        3、新技术浪潮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三形态的兴起
        4、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三个形态在中国兴起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思想领导
        1、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方式:发展毛泽东技术思想
        2、毛泽东技术思想的早期建构(1937 年)
        3、1949—1965 年毛泽东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政治领导
        1、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方式:领导制定两个科技发展规划
        2、《1956—1967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3、《1963—1973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4、两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演变:追赶战略和措施的演变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1、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世界前沿和高尖端技术研制
        2、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实践活动的早期探索(1937-1949)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4、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制
    (五)1949—196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1949—1958:现代技术思维方式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
        2、1959-1965:首个形态在中国发展为第二个形态
    (六)1957—197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1、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2、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受阻及其根源
    小结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的历史转折(1977—1988)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历史转折的思想领导
        1、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前提
        2、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根本
        3、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转折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两个科技规划
        1、《1978—1985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2、《1986—2000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3、两个科技规划的制定:技术创新意识从无到有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环境的改善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工作者历史地位的尊重和科学定位
        2、中国共产党对科教机构及其工作的恢复和调整
        3、中国共产党科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规律的尊重
        4、中国共产党启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
    (四)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形态的兴起
        1、邓小平将中国技术实践活动引到创新的方向上来
        2、中国共产党领导系列科技计划的启动实施
    小结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持续发展(1989—2012)
    (一)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建构和发展科技思想体系
        1、科技创新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2、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3、工程科技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三个科技发展规划
        1、《1991-2000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2、《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3、《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4、三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意义: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演变
    (三)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人才基础的培育与聚合
        1、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三大主体
        2、对技术研发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3、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4、对宏观调控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5、对三大主体的聚合
    (四)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1、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信息和高铁技术创新
        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信息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高铁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五)1989—2012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以创新为内核持续发展
        1、江泽民“创新思维”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技术领域的应用
        2、1989—2002:第三个形态的形成及伦理倾向的呈现
        3、2003—2012:向第四个形态快速发展及其伦理意蕴
    小结
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展望与评价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发展与展望
        1、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思想领导:完善科技思想体系
        2、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体系化的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3、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之实践基础的领导:组织领导智能制造活动的推进
        4、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与形态的新发展
        5、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和形态发展的展望
    (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历程的评价
        1、1949—1976: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
        2、1977—1988:实现历史性转折
        3、1989—201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意义的评价
        1、促进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想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2、助推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
        3、助力中国跻身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
        4、助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5、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权威与秩序:西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政治参与的人类学研究(1871-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导论 哲合忍耶及其学术
    第一节 缘由与意义:研究对象的设定
        一、被"误读"者:哲合忍耶教群
        二、作为意义世界的哲合忍耶
        三、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本与域内东方学:哲合忍耶研究的学术史
        一、国内:建构文本的"他写"
        二、国外:猎奇搜集与理论初探
        三、学术现状简评
    第三节 文化释解:哲合忍耶门宦的人类学研究
        一、"一点两面三学科"
        二、从思路到研究点
        三、田野场
第一章 教道:哲合忍耶信仰与权威
    第一节 明扬教道:伊斯兰世界的哲合忍耶
        一、伊斯兰教中的苏非
        二、纳格什班迪耶与哲合忍耶
    第二节 凝聚符号:秩序象征与权威生长
        一、内里符号:"诗乐"
        二、外显符号:秩序的文化
        三、克里斯玛:宗教的权威
    第三节 场域:被锻造的空间(1781-1871)
        一、追寻信仰:撒拉尔与早期村庄
        二、守卫信仰:空间场的再移动
第二章 拓界:宗教权威的在野"政治"(1875-1920)
    第一节 教道自觉:清同治后的宗教革新
        一、观势:清同治后的时代背景
        二、教道自觉:重释教理
        三、习俗调适:吸纳"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凝聚教群:宗教权威的复兴路
        一、以暴治暴:营救化龙后人
        二、刀笔兵墨:因事以诗的认同在场
        三、扩展空间:委派热伊斯
        四、和平复教:缔造宣化冈
    第三节 安民护教:从黄钺书牍解析辛亥前后马元章
        一、史海钩沉:《陇右光复记》及其致马元章的两封书牍
        二、出卒护教:卷入辛亥革命的哲合忍耶民团
        三、还原史实:黄钺秦州起义与马元章
    第四节 "大转折":共同体的"合法化"
        一、心忧国家:"共和"期的穆热什德
        二、义聚共同体:二次营救马进西
        三、进兰州:哲合忍耶门宦大时代的终结
    第五节 教绅精英:权威事实与理论回应
        一、在野"政治":抗衡诸侯
        二、权威的魅力:道宏功备
        三、兄弟:宗教权威与地方秩序
        四、教绅精英:回应李普曼
第三章 护卫:宗教权威的"在朝参与"(1942-1958)
    第一节 分派:权威消解与重塑
        一、和平互鉴:同与不同之间
        二、分的宿命:权威消逝
        三、分的尴尬:新权威的"合理合法"
        四、纠结的心:到底该如何认同
    第二节 转折的角色:马绍武、马锡武步入政坛
        一、"瘦大人"马绍武
        二、"老司令"马锡武
    第三节 承续前贤:海固起义与马震武
        一、官逼民反:海固三次起义
        二、起义谜团新解:马震武对马元章"和平复教"的承续
        三、海固的三次起义:一代"光阴"里的政治自觉
    第四节 教政双兼:权威重构与回民自治
        一、马震武的宗教创建
        二、回民的化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级自治政权
        三、从民兵团到西吉县:作为教派核心的马震武
        四、教政双兼:马震武的双重身份
第四章 有序:双重权威的民间力量(1978-1994)
    第一节 宣化冈与马重雍
        一、教事分离:"三善人"的教改思想
        二、导引秩序:马重雍与宣化冈哲合忍耶
        三、孰是孰非:宽容生态下的宗教现状
    第二节 板桥支派与马腾霭
        一、祖荫下:落居金积
        二、不拘一格:马腾霭的"参政路"
        三、续弦灵州:板桥道堂(拱北)
    第三节 政协委员:"进步人士"的参政议政
        一、顺势而为:中国政协制度的产生
        二、参政符号: "政协"与"委员"
        三、从"在野"到"在朝":哲合忍耶的参政史
    第四节 个案分析:共产党人吴鸿宾的爱国记教
结语
    一、双重变奏:哲合忍耶共同体的民间秩序
    二、回汉无异心:马元章对西北回汉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
    三、群体善治:民族、宗教非小事
附录:
    附录一: 术语对照表
    附录二: 结构化访谈样表
    附录三: 调查问卷样表
    附录四: 尔曼力时间表
    附录五: 部分图片
参考文献
期间的成果
致谢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9)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论题的缘起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三节 相关说明
上编 历史关系描述
    第一章 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吸纳
        第一节 基督教入华历史追溯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机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向文学渗透
    第二章 非基督教运动的质疑和批判
        第一节 非基督教运动始末
        第二节 非基督教运动的思想基础及文学界的反应
        第三节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由重新认识走向否定拒斥
        第一节 在民族危亡中重新认识基督教
        第二节 在对抗中被世俗改造
        第三节 在改造中被拒斥和否定
中编 接受情况研究
    第四章 拒斥神圣价值的鲁迅
        第一节 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 鲁迅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偏差
        第三节 鲁迅拒斥神圣价值的思想困境
    第五章 建构“爱的哲学”的冰心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基督教因素
        第二节 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导致冰心淡漠基督神圣价值
        第三节 “爱的哲学”基础变换
    第六章 国家民族至上的老舍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第二节 老舍追求的“灵的文学”
        第三节 爱国热忱淹没宗教情怀
    第七章 追求诸教融合的许地山
        第一节 “生本不乐”下的救赎
        第二节 新伦理探索
        第三节 诸教沟通和中西结合的文化追求
    第八章 理性沉思的林语堂
        第一节 天生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
        第二节 林语堂所接受的基督教
        第三节 林语堂接受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第九章 进行终极探索的曹禺
        第一节 曹禺与基督教的关系
        第二节 曹禺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
        第三节 对曹禺作品中基督教因素的评论
    第十章 批判中的疏离
        第一节 对基督教教会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基督教教义
        第三节 批判与否定西方文学的基督教因素
下编 接受方式、困境和缺失探讨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
        第一节 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
        第二节 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
        第三节 谋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困境
        第一节 文化传统的制约
        第二节 救亡追求的限制
        第三节 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缺失
        第一节 上帝神圣面影模糊
        第二节 基督神性基础丢失
        第三节 博爱神圣根基抽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魏斐德与他的中国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魏斐德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走上中国学研究道路
    一、童年时期
    二、少年时代
    三、青春起航
第三章 初露锋芒:《大门口的陌生人》
    一、地方史研究的开创性着作
    二、从士绅入手研究中国
    三、魏斐德的锋芒
第四章 对社会史的研究
    一、对地方执政和士绅的考察
    二、对忠君思想演变的考察
    三、士绅与中华帝国衰落
第五章 对中国诸种问题的思考
    一、对毛泽东的初步研究
    二、关注中国史学与现实的变革
    三、世界主义与普系价值
第六章 《洪业》:二十年磨一剑
    一、从全球视野看中国
    二、再探“忠君”问题
    三、帝国重建问题
    四、对“冲击-反应”论的质疑
第七章 转向上海史研究
    一、突破口:《上海警察,1927-1937》
    二、“歹土”研究的意义
第八章 戴笠与国民党政治
    一、关于撰写动机
    二、间谍王的起家与覆亡
    三、“儒家法西斯”及其它
第九章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一、对历史学编撰的不断反思
    二、对史家视角和前沿意识的思考
第十章 余论
    一、魏斐德史学研究的特点
    二、魏斐德史学研究的高度
附录一 主要参考资料
    一、魏斐德英文参考文献
    二、其他英文参考文献
    三、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二 魏斐德简历
后记

四、勒索50万:一个“发明家”走上毁灭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D]. 张雅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D]. 曾丹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7]权威与秩序:西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政治参与的人类学研究(1871-1994)[D]. 马英杰. 兰州大学, 2014(06)
  • [8]《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9]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D]. 杨世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1)
  • [10]魏斐德与他的中国学研究[D]. 王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500,000 赎金:走向毁灭之路的“发明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