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企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程欣[1](2015)在《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加深,一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指标往往会带动该国的全球影响力指标。经过多年的磨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高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却不是贸易强国,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最终将表现为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是经济学门类中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专业,研究这个有着庞大毕业生规模的专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当前,在就业难的压力之下,许多应用型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都在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转变,但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应怎样改革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形势和认识,本论文提出了核心研究问题:如何在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中融入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了全面深入地回答该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案例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描述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我国高校国际经贸教育的历史追溯,主要是对从萌芽、起步、探索到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从中梳理出一些经验和值得深思之处。第三部分为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基于就业能力改革的探索,对英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的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一定的改革经验。第四部分为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现状调研,包括了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计的文本分析,用问卷与访谈调查的方法洞悉了毕业生和企业雇主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了解了当前的课程现状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并获得了相关的课程改革建议。第五部分从就业能力的视角探讨了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应如何改革,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及重建的措施,其次对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并尝试构建了要素设计的框架,最后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革进行了阐述和探究。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要明确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目标,在课程目标的重建中,要注意让学生尽早明晰就业能力要求及其重要性;并加强与国际经贸企业的合作,体现企业界的参与。第二,在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首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类型、学分比例、学习进程、学习场所这四个方面的改革。其次应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如适当精简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增加每门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注重课程的质量,而非数量;结合当前经贸形势增加新的内容。最后在对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要素进行框架设计时应体现出基于就业能力的特点。第三,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就业能力。要做到采用多种方式将就业能力嵌入到课程教学中,如贸易情境模拟、研讨、团队业务合作、经贸业务软件操作、真实业务案例分析、双语课程、企业现场的学习等;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如配备学业导师、设置专门的办公时间与学生交流、聘请国际经贸企业的资深业务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在课程中穿插专门提高就业能力的专题讲座、提供配套的辅助支持等。第四,在课程评价方面,应明确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考核且激发学生的就业能力,尤其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同时应注重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不仅记录学校给出的课业成绩,也记录学生们在就业能力培养中的进步,这既有助于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也有助于企业雇主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毕业生。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国外高校该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本土特色,探索出就业能力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为高校正在展开的将就业能力融入课程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韩冰[2](2014)在《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WTO的国际贸易救济体系中,反倾销措施不但是应用极为频繁,影响面非常广泛的救济手段,而且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为人们所关注。自WTO成立以后,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居高不下,即便加入WTO以后的十几年来,也未能扭转窘境,甚至因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几乎年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在美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多次向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比如近两年我国遭受的光伏“寒冬”就是鲜活一例,我国外向型企业损失惨重。所以,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成为我国积极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角度,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问题分析为重点、对策研究为落脚点,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统一、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呼应、案例分析和经验分析相协调、国际比较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战略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当前的新形势下,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与裁决的现状、特征、主要原因和发展趋势。结合反倾销对我国出口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与贸易效应分析,导致我国面临严峻反倾销挑战的教训与原因主要有:我国企业在加入WTO之后,出口激增、劳动力成本优势等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不平衡与产品在低产业链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出口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多方协调不力,国内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利用粗放,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与国际规则不尽协调,以及“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应诉经验不足等多种因素。因此,总结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建立与当前应对反倾销问题相匹配的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成为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在积极协调、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同时,更应该自视缺陷与不足,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进一步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强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推进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本文共分为六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反倾销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难点。第一章,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西方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历史、主要政策,以及与倾销、反倾销的关系;同时,论述了反倾销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反倾销问题做了理论评述。第二章,倾销与反倾销的发展历史与当代新特征。详细介绍了倾销的历史与现状、倾销的类型、WTO框架下对倾销的认定规则,并对倾销的利弊进行了简要分析;反倾销的历史演进、WTO框架下反倾销裁决的主要措施,以及WTO框架下的贸易救济体系;分析了当代新形势下,国际反倾销的新特征及其成因。第三章,当代新形势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我国反倾销的新特征。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的总体情况,并分国别分析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土耳其、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对我国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第四章,反倾销的经济影响与产生的贸易效应分析。通过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分别对全球反倾销调查整体、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出口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各国对华反倾销指控强度的比较,并以美、欧等国对我光伏产品的反倾销为例,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第五章,新形势下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经验和教训。系统总结了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十多年来应对反倾销问题的主要教训和重要经验。第六章,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政策建议。提出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基本架构,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从各相关层面的策略建议。通过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在当前和今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相当严峻,这不但涉及到我国的出口贸易,而且,越来越影响到我国国内产业发展与国家的长远经济战略,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国内政策与法律法规同国际接轨,利用市场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整体地位;加强劳务输出和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提升全球战略思维,不断消减对外贸易的倾销动力,推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国际经济秩序的历史局限性,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修正与完善,提高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缓解与打消外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歧视与误解,更为有效地妥善应对反倾销问题,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
何小松[3](2012)在《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香港国际金融之都地位的不断巩固,中国内地和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两地都面临许多困难,高端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内地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在经济逐渐走向融合的大背景下,两地高等教育合作是必然选择。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内地与香港在WTO框架下是独立的关税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服务贸易受其限制,为两地高等教育合作带来一系列法律层面及操作层面的问题。对此,本文致力于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以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国外高等教育合作过程中,对有关材料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归类整理,以便对其有宏观上的把握。通过对国外有关地区高等教育合作实践的分析和研究,探索现代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普遍做法和一般要求,并通过有选择地借鉴这些经验,为创新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机制提供启发。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本文将国际关系理论运用在解释内地与香港的关系上,进而运用国际机制理论研究构建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途径,从理论上丰富“一国两制”的内容,为政府行政部门及高校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提出创新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对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将有利于推动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从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必然能够促使双方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从而增强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刘驰[4](2009)在《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是中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将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以求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服务产业的资源整合优势。本文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意义,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内涵、内容、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并剖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对集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个机制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对每个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集群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了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得出了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总的评价指标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专门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平台进行了设计,为具体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框架。最后文章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案例,论述了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问题。并以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为案例,探讨了具体的设计思路。
陈林荣[5](2010)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对反倾销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在相关法律框架下,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制度安排和所提供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本文基于企业应对反倾销,综合运用会计、管理贸易、博弈和机制设计等经济理论与方法,从企业的战略层面及相应的制度配置与协调上,研究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相适应的会计联动机制,不仅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和纠纷、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拓展会计理论创新、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优化宏观政策层的决策,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新的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持,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在对我国遭遇反倾销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反倾销研究进展、应对反倾销的研究现状等进行动态追踪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为此,设计了八大部分组成的论文研究框架,并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了规范型、描述型、解释性、实证检验等相应的研究方法。接着在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基础理论——管理贸易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得出反倾销等维护公平贸易的手段更多的是各国进行维护利益集团或国家利益的政策工具,那么在当前我国遭遇反倾销危害最为严重的国际贸易战中,我国也应该采用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利用博弈论、会计手段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维护我国产业利益,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会计在反倾销的功能包括预警功能、证据抗辩功能等,同时会计证据能否为反倾销调查机构所接受,具有抗辩力,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等效。但我国目前存在的会计障碍严重限制了这些功能的发挥。随后,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进行博弈分析和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建立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概念,并构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架构,包括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目标导向、构建原则、构成要素、层级结构、治理主体和运行机理;接着深入探索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并着重对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创新如下:(1)构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分析框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要获得比较好的成效,必须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体联动。(2)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应对反倾销政府宏观引导能力、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自律协调能力、企业应对反倾销快速响应能力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为我国建立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3)以会计理论、管理贸易理论、博弈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理论支持,基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和经验证据,充分考虑影响我国应对反倾销成效的外部环境和构成要素,在目标导向下构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以及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对完善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温海成[6](2007)在《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和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成为每一家中国承包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不仅大型综合承包商需要同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谋划自己的发展策略,中小型专业承包商也必然要在国际化的承包链条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但在现实中,多数中国建筑企业对于国际化经营还还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战略准备。鉴于此,本文选择“中国建筑业企业的国际化”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参考。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企业国际化双钻石模型(Double-Diamond for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Construction Companies,D2fICC),以指导建筑企业如何分析和进入国际市场。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1)本国和东道国建筑市场的双钻石模型;(2)国内和国际建筑市场的SWOT分析;(3)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战略。基于D2fICC模型,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涉及其竞争规则、市场风险、能力要求以及一般竞争战略;同时,论文也总结分析了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状况和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历程。随后,通过全面的SWOT分析,论文提出了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总体战略和措施。这些战略和措施包括个两方面:一是改革中国建筑业体制,建设能够孕育优秀承包商的市场环境;二是改造中国建筑企业自身,使建筑企业能够尽快成长为有竞争力的国际竞主体。进而,论文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为案例,研究以其为代表的典型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道路,这既可以反映中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化状况,又能够给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理论贡献在于:论文拓展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竞争理论,加入了建筑行业尤其是中国建筑市场这一特殊的环境,验证了这些理论在中国建筑市场的适用性,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既综合了前人理论中的优点,又摒弃了某些不适合中国建筑市场的部分,丰富了这些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其现实意义是:论文对国际国内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做了系统详细的分析,是了解国际国内建筑业不可多得的系统资料。本文提出的战略措施,可以为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提供有益指导,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国际化战略。
崔卫东[7](2006)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我国进入“后WTO”过渡时期,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使得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特别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之下,探讨政府行为应如何理性的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写作方法和逻辑架构等问题。第二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界定有关农业竞争力的概念、层次与定义,分析农业竞争力的表象因素与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特征与矛盾等。第三章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波特“钻石”)理论的内容、逻辑与观点进行了阐释,论述两者间的发展关系与异同。探讨我国农产业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劣势和竞争优劣势方面。阐释我国农业竞争力问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的不合理背离现象和原因。对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评价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举证研究。第四章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的现实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导向对包括农业竞争力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突出作用并以实例加以定性、定量的证明。构建基于政府行为优势的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第五章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由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解决农业本质问题的唯一出路——全面的城市(镇)化战略。阐释了城市化规律与现阶段我国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论述我国农村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及其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城市(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土地的利用问题上的政策和建构我国土地等资源的占用模型。
熊丁[8](2006)在《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十五”期间,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湖北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也因中国入世而发生重大改变。加入WTO以后,我省市场逐步放开,在2006年12月11日“过渡期”结束后将与国际市场全面对接。到那时,外国商品、资本、技术以及跨国公司将纷纷进入湖北市场,这既给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我省民营经济还比较薄弱、竞争力不强,入世后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与货物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贸易等三大贸易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我省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加快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适当地保护我省幼稚产业,以便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郭明远[9](2005)在《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工程建设监理制是建设领域中的一项国际惯例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这种制度使工程业主、承包商、监理三者构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当前国外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原则,被誉为“合理使用资金和满足物质文明需要的关键”。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自1988 年开始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给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在提高工程质量、投资效益、规范建设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建设监理行业还在经营机制、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当前我国加入WTO 的新的历史形势下,随着国外有实力的监理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及我国的监理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市场竞争,我国建设监理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应该分析问题、找出差距、制定策略为我国的监理行业寻求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本文在对国外建设项目管理及我国建设监理基本情况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对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国外建设项目管理的概况和主要特点;利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建设监理与国外的建设项目管理从模式、准入制度、人员素质、监理取费、人员收入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深入分析了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并分析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在WTO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预测论述了我国监理行业进入WYO 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从两个方面(政府、企业)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论述,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5 个发展方向:全社会对监理需求及认知度的提高;监理业务向纵深化发展,包括监理业务的扩展和监理业务的精细;监理企业的两极化;监理人才的高素质化;监理市场竞争环境的改观。 (2)加入WTO 后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政府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建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发挥监理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企业策略主要包括进行监理企业改制、重视企业资本、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易瑾超[10](2005)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将是我国力争从一个贸易大国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强国,积极而健康地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历史时期。本论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放到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进行系统研究。在考察中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广义内涵,构建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正视中国外贸发展进程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从多角度、全方位入手探寻WTO框架下中国外贸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提出新时期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中国必须选择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调整和改革贸易政策,化环境变迁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走上新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之路。 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的结构体系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创新等。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主要观点的简要概括。正文部分分为七章: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进行较深入的论述。追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探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学分析,剖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第二章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本论文研究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强调的是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量的增长与质的发展两个子系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两个方面。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分析。外部环境方面,在国际政治环境上表现为:多极化趋势在增强;国际交往中,“经济外交”的地位日趋凸显。在
二、加入WTO对企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企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中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课程 |
二、国际经贸专业课程 |
三、就业能力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国际经贸教育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萌芽阶段(1949年之前) |
第二节 起步阶段(1949—1977年) |
第三节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
第四节 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
第三章 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基于就业能力课程改革的探索 |
第一节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一、国际经贸专业的现状 |
二、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一、国际经贸专业的现状 |
二、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
第三节 就业能力视域下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 |
一、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课程的总体目标 |
二、课程内容注重与职场内容的对接 |
三、教学实施以生为本,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旨 |
四、课程评价重视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 |
五、课程持续关注雇主和毕业生对课程效果的反馈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现状调研 |
第一节 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设计:文本分析 |
一、教育目标与学习结果 |
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
三、与就业能力的关联度分析 |
第二节 毕业生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问卷与访谈调查 |
一、课程学习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五、专业课程与就业能力 |
六、对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建议 |
第三节 企业雇主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访谈调查 |
一、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 |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 |
三、对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建议 |
第五章 就业能力视域下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
第一节 课程目标 |
一、专业的定位 |
二、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
三、课程目标重建的措施 |
第二节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
一、课程结构的优化 |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要素设计框架 |
第三节 课程实施 |
一、采用多种方式将就业能力嵌入到课程教学中 |
二、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
第四节 课程评价 |
一、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评价 |
二、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一、研究贡献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 主要内容与结构 |
四、 创新与疑难 |
第一章 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
一、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 |
二、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贸易保护理论 |
一、 贸易保护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基础之一 |
二、 资本主义垄断与竞争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 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政策 |
四、 西方对外贸易政策与倾销的关系 |
第三节 反倾销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反倾销文献综述 |
二、 国内反倾销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反倾销理论评述 |
一、 国际垄断与竞争造成的国际市场失衡导致反倾销问题不断升温 |
二、 国家战略至上催生贸易保护 |
三、 倾销与反倾销问题的目的与实践分析 |
第二章 倾销与反倾销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倾销的历史与现状 |
一、 倾销的概念 |
二、 倾销的历史演变 |
三、 倾销的类型 |
四、 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
五、 WTO 框架下对倾销的认定 |
六、 倾销的利弊分析 |
第二节 反倾销的历史与现状 |
一、 反倾销的概念 |
二、 反倾销的历史演进 |
三、 法制化进程逐渐使反倾销成为正当的贸易救济手段 |
四、 WTO 框架下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程序 |
第三节 WTO 框架下的贸易救济体系 |
一、 妥善解决贸易摩擦与冲突是 WTO 规则的宗旨之一 |
二、 WTO 框架下的主要贸易救济手段 |
三、 我国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 |
第四节 新形势下国际反倾销问题表现的新特征 |
一、 新形势下反倾销案例的主要特征 |
二、 反倾销新特征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新形势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中国面临反倾销问题的总体情况 |
一、 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 |
二、 中国面临反倾销问题的发展趋势 |
三、 中国面临的“双反”案例不断增多 |
第二节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一、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二、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三、 日本对华反倾销的基本情况 |
四、 加拿大对华反倾销的总体情况 |
五、 澳大利亚对华反倾销的总体情况 |
第三节 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一、 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二、 阿根廷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三、 巴西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趋势 |
四、 土耳其对华反倾销的总体情况 |
五、 南非对华反倾销的总体情况 |
六、 墨西哥对华反倾销的总体情况 |
七、 俄罗斯对华反倾销的总体情况 |
第四章 反倾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贸易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 全球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总额产品巨大影响 |
二、 全球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总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
三、 主要发达国家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总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
四、 主要发展中国家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总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对华反倾销指控强度比较 |
一、 反倾销指控指数 |
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指控情况比较 |
第三节 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分析 |
一、 非关税贸易效应 |
二、 反倾销制裁引起的贸易效应 |
三、 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的一个实例――中国光伏产业 |
第五章 新形势下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新形势下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教训 |
一、 消极应诉只能“坐以待毙” |
二、 “非市场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重大障碍 |
三、 同业竞争致使进口国“渔翁得利” |
四、 行业协会力量薄弱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束手就擒” |
五、 国内法律不健全导致应对反倾销问题“节外生枝” |
第二节 新形势下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经验总结 |
一、 积极应诉是我国避免或减轻反倾销损失的基本途径 |
二、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应当坚持的长期战略 |
三.我国应对反倾销问题与国内政策调整相互促进 |
四、 调整适应 WTO 法律体系是我国顺利应对反倾销问题的法律基础 |
五、 营造和完善创新机制是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关键策略 |
第六章 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的构建 |
一、 构建反倾销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
二、 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定义 |
三、 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的构成要素 |
四、 行业组织主导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 |
五、 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问题中的策略建议 |
一、 出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反倾销问题的关注与防范 |
二、 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终裁后的生产调整和补救策略 |
第三节 新形势下我国行业组织应对反倾销问题的策略建议 |
一、 我国行业组织是应对反倾销问题的中流砥柱 |
二、 我国行业组织应对反倾销问题的主要政策建议 |
三、 我国行业协会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
第四节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对反倾销问题的政策建议 |
一、 我国在 WTO 框架下处理反倾销问题的政策建议 |
二、 新形势下对国内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研究 |
1.3.2 对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 |
1.3.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评 |
1.4 研究问题描述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等教育 |
2.1.2 区域合作 |
2.1.3 国际机制 |
2.1.4 高等教育合作机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一国两制”理论 |
2.2.2 新自由制度主义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机制 |
3.1 内地与香港的关系 |
3.1.1 香港的地位 |
3.1.2 复合相互依赖 |
3.2 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与成效 |
3.2.1 WTO机制 |
3.2.2 CEPA机制 |
3.2.3 区域合作机制 |
3.2.4 学位互认协议 |
3.2.5 合作成效 |
3.3 合作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
3.3.1 缺少整体安排 |
3.3.2 合作方式单一 |
3.3.3 教育制度欠缺 |
3.3.4 合作法规欠缺 |
3.3.5 合作机构缺失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启示 |
4.1 欧洲建立高等教育区的启示 |
4.1.1 合作理念和定位明确 |
4.1.2 合作机构和平台健全 |
4.1.3 合作法律和制度完善 |
4.1.4 合作规划和计划周详 |
4.1.5 合作模式和方式多元 |
4.2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启示 |
4.2.1 政府主动推动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
4.2.2 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
4.2.3 重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
4.2.4 设立专门的推介机构 |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创新 |
5.1 机制变迁的动因 |
5.1.1 政治环境的改变 |
5.1.2 经贸关系的加强 |
5.1.3 信息技术的进步 |
5.1.4 高等教育的发展 |
5.2 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创新的举措 |
5.2.1 签订框架协议 |
5.2.2 建立工作机构 |
5.2.3 建立教育制度 |
5.2.4 建立法规体系 |
5.3 机制创新——以河套地区为例 |
5.3.1 规划现状 |
5.3.2 存在问题 |
5.3.3 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
(4)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集群 |
1.2.2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 |
1.2.3 关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 |
1.3 研究方法、逻辑框架与内容体系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理论流派 |
2.1.2 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分类 |
2.1.3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理论 |
2.2.1 知识产权 |
2.2.2 知识产权管理 |
2.2.3 知识产权及其管理的作用 |
2.3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 |
2.3.1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 |
2.3.2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 |
2.3.3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 |
3.1 集群行政管理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1.1 行政管理引导方向及其影响 |
3.1.2 行政管理政策及其影响 |
3.1.3 行政管理执行能力及其影响 |
3.1.4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影响 |
3.1.5 对知识产权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及其影响 |
3.2 企业内部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2.1 企业领导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及其影响 |
3.2.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与制度及其影响 |
3.2.3 企业人才素质及其影响 |
3.2.4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 |
3.2.5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程度及其影响 |
3.3 行业环境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3.1 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受政府支持力度及其影响 |
3.3.2 行业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及其影响 |
3.3.3 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需求及其影响 |
3.3.4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职能及其影响 |
3.4 国家宏观环境因素及其对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 |
3.4.1 我国的历史国情及其影响 |
3.4.2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
3.4.3 国家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
3.4.4 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国际知识产权环境及其影响 |
3.4.5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及其影响 |
3.4.6 国家促使专利产业化水平及其影响 |
3.5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1 集群行政管理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2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3 行业环境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4 国家宏观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 |
3.5.5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知识转移的集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建立 |
4.1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构成 |
4.1.1 知识转移 |
4.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
4.2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制 |
4.3 人才培训机制 |
4.3.1 企业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 |
4.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的培训 |
4.4 知识传播机制 |
4.5 预警与保密机制 |
4.5.1 预警机制 |
4.5.2 保密机制 |
4.6 激励机制 |
4.7 文化机制 |
4.7.1 创新文化建设 |
4.7.2 知识共享文化建设 |
4.7.3 诚信文化建设 |
4.7.4 法治文化建设 |
4.7.5 竞争文化建设 |
4.8 创新机制 |
4.9 各个管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研究 |
5.1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素结构分析 |
5.2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管理机构体系研究 |
5.2.1 中央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2 地方政府(省市、乡镇、开发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3 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3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与制度体系研究 |
5.3.1 中央政府政策 |
5.3.2 地方政策 |
5.3.3 集群直接管理政府机构政策 |
5.3.4 行业协会制度 |
5.3.5 企业制度 |
5.4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体系研究 |
5.4.1 国内知识产权立法渊源 |
5.4.2 国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不足 |
5.4.3 相关立法 |
5.5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
5.5.1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资质要求与构成 |
5.5.2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资质要求与构成 |
5.5.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资质要求与构成 |
5.6 基于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体系研究 |
5.6.1 基于产业集群的专利管理信息化体系构成要素 |
5.6.2 基于产业集群的专利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 |
6.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方法 |
6.1.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6.1.3 评价结果的数学处理方法 |
6.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1 产业集群行政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3 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6.2.4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成 |
6.3 评价的实施 |
6.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3.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设计 |
7.1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7.1.1 现状分析 |
7.1.2 影响因素 |
7.2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系统分析 |
7.2.1 目标分析 |
7.2.2 功能分析 |
7.2.3 内容分析 |
7.2.4 用户分析 |
7.3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构建 |
7.3.1 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
7.3.2 资源管理子系统 |
7.3.3 文件管理子系统 |
7.3.4 知识产权申请子系统 |
7.3.5 知识产权统计分析子系统 |
7.3.6 知识产权检索子系统 |
7.3.7 用户管理子系统 |
7.3.8 系统管理子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与对策研究 |
8.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背景分析与总体思路确定 |
8.1.1 战略背景分析 |
8.1.2 总体思路的确定 |
8.2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与实施对策分析 |
8.2.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
8.2.2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策 |
8.3 实证研究—某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实施对策 |
8.3.1 战略背景阐述 |
8.3.2 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与任务阐述 |
8.3.3 战略保障措施阐述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第2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相关理论分析 |
2.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 |
2.1.1 会计决策有用论的信息观 |
2.1.2 会计契约观 |
2.1.3 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
2.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管理贸易理论基础 |
2.2.1 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
2.2.2 战略管理贸易理论及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
2.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理论基础 |
2.3.1 博弈论的内涵及其变迁 |
2.3.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2.3.3 博弈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
2.4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
2.4.1 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机制设计理论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启示 |
2.5 小结 |
第3章 应对反倾销中的会计功能分析 |
3.1 反倾销会计相关概念界定、诠释 |
3.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预警功能分析 |
3.3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属性功能解读 |
3.3.1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采性 |
3.3.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比性 |
3.3.3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公允性 |
3.4 应对反倾销会计准则趋同效应分析 |
3.4.1 会计准则趋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
3.4.2 会计准则趋同等效:应对反倾销的客观需求 |
3.5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障碍分析 |
3.5.1 会计准则制度差异——制度障碍 |
3.5.2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在缺陷 |
3.5.3 缺乏反倾销会计信息预警——被动应诉 |
3.5.4 缺乏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协调机制——各行其是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1 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1.1 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1.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博弈分析 |
4.2.1 单个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
4.2.2 市场集中度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经济分析 |
4.3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3.1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3.2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产品出口定价的博弈分析 |
4.4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的博弈分析 |
4.4.1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内涵诠释 |
4.4.2 一国一税原则、分别税率政策的经济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
5.2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
5.2.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5.2.2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步骤及分析 |
5.3 数据收集 |
5.3.1 问卷设计、内容 |
5.3.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5.4 数据分析与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3 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
5.5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
5.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模 |
5.5.2 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
5.5.3 实证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 |
6.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目标导向 |
6.1.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内涵 |
6.1.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建原则 |
6.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环境分析 |
6.2.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
6.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框架 |
6.3.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层级结构 |
6.3.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治理主体分析 |
6.3.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 |
7.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基本框架 |
7.2 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选择 |
7.2.1 信息协调机制 |
7.2.2 契约协调机制 |
7.3 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建议 |
7.3.1 完善政府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
7.3.2 加强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
7.3.3 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
7.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
7.4.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的目标导向 |
7.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
7.5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
1.1.2 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的现状 |
1.2 本研究的范围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化及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意义 |
2.1.1 国际化:概念和内涵 |
2.1.2 跨国公司:概念及内涵和对外直接投资 |
2.1.3 国际化的演进和过程 |
2.2 国际生产与跨国公司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内部化理论 |
2.2.3 国际生产的折衷范式 |
2.2.4 国际化经营理论的新进展 |
2.3 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业跨国公司:理论研究回顾 |
2.3.1 服务业与典型制造业的差异 |
2.3.2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3 服务业跨国公司理论 |
2.4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 |
2.4.1 竞争优势 ( competitive advantage ) 和竞争战略 (competitive strategy) |
2.4.2 资源学派(Resource-based view, RBV) 和核心竞争力理论(core-competence theory) |
2.5 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学说 |
2.5.1 战略管理学说及战略管理通用模型 |
2.5.2 战略管理的优缺点 |
2.6 国家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和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 |
2.6.1 波特的钻石模型 |
2.6.2 钻石理论模型的扩展 |
2.6.3 小结 |
2.7 跨国公司理论及竞争力理论在建筑业中的实证研究 |
2.8 小结 |
3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运作模型 |
3.1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分析 |
3.1.1 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经营理论 |
3.1.2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前提 |
3.1.3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建筑业成长模式的转变 |
3.1.4 建筑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态性和长期性 |
3.2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的运作模型 |
3.2.1 本国和东道国建筑市场的双钻石模型 |
3.2.2 对本国和东道国建筑市场进行SWOT 分析 |
3.2.3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战略 |
3.2.4 本国和东道国建筑市场的双钻石模型包含的子因素 |
3.3 小结 |
4 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分析 |
4.1 国际建筑市场概览 |
4.2 WTO 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规则 |
4.2.1 WTO 与国际建筑市场 |
4.2.2 国际建筑市场的壁垒 |
4.3 国际建筑市场的风险 |
4.3.1 国际建筑市场风险的类别 |
4.3.2 国际建筑市场风险的管理 |
4.4 国际建筑市场的能力要求 |
4.4.1 融资能力 |
4.4.2 满足多种形式需求的能力 |
4.4.3 组织和协调能力 |
4.4.4 创新能力 |
4.5 2007 年度225 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分析 |
4.5.1 国际工程承包商概况 |
4.5.2 国际着名工程承包商排名简析 |
4.6 国际承包商的竞争策略 |
4.6.1 改善治理结构 |
4.6.2 占据价值链高端 |
4.6.3 通过企业兼并增强实力 |
4.6.4 利用外部资源 |
4.6.5 争取政府支持 |
4.6.6 国际承包商的竞争策略新趋势 |
4.7 小结 |
5 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业和建筑业企业 |
5.1 中国建筑市场概览 |
5.2 中国建筑业的改革 |
5.3 中国建筑业的国际化之路 |
5.3.1 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 |
5.3.2 中国建筑业的对外开放 |
5.4 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现状 |
5.4.1 国外营业额逐年增加但仍占较小份额 |
5.4.2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升,但相比于欧美国家大企业仍属落后 |
5.4.3 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但市场多元化程度不高,市场分布不均衡 |
5.4.4 工程承包项目结构逐步优化,但结构仍不够合理 |
5.4.5 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大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
5.4.6 生产成本较低但优势逐渐减弱 |
5.5 小结 |
6 中国建筑业企业的SWOT 分析及国际化战略 |
6.1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的SWOT 分析 |
6.1.1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具备的优势(Strengths) |
6.1.2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弱点(Weaknesses) |
6.1.3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的机遇(Opportunities) |
6.1.4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威胁(Threats) |
6.2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的SWOT 矩阵 |
6.3 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和措施 |
6.3.1 调整建筑业企业的竞争策略 |
6.3.2 推进建筑业的体制改革 |
6.4 小结 |
7 我国大型建筑业企业国际化案例分析-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
7.1 中建总公司基本情况 |
7.2 中建总公司国际化的现状及优势 |
7.2.1 国际化的现状 |
7.2.2 国际化的比较优势 |
7.3 中建总公司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7.4 中建总公司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
7.4.1 总公司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
7.4.2 总公司与目标企业差距不大 |
7.4.3 提前四年挺进全球500 强 |
7.4.4 2007ENR 排名给中建总公司的启示 |
7.5 中建总公司国际化的战略措施 |
7.5.1 统一思想观念、优化集团文化氛围 |
7.5.2 开展集团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加速推进一体化经营 |
7.5.3 抓好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工作,强化总公司的融资能力 |
7.5.4 强化集团管理中心的科学管理,推进集团的有效运行 |
7.5.5 重构总公司的人力资源 |
7.5.6 增强总公司的行业影响力 |
7.5.7 提高总公司的信息化程度 |
7.5.8 建立敏捷的国际化伙伴选择机制 |
7.5.9 建立国际化战略的保障体系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错地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农业发展空间与农产品出口面对严酷国际竞争挑战 |
1.1.3 我国政府现有农业产业政策陷于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层次、概念界定及其表述 |
2.1.1 农业竞争力的层次分界与表现形态 |
2.1.2 本文对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与内容 |
2.1.4 农业竞争力概念的形成过程 |
2.1.5 农业竞争力的特点 |
2.2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
2.2.1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
2.2.2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突出矛盾 |
2.3 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2.3.1 价格因素 |
2.3.2 基础设施因素 |
2.3.3 科学技术因素 |
2.3.4 政府的经营制度与政策因素 |
2.3.5 农业产业化因素 |
2.3.6 农业结构因素 |
2.3.7 农业标准化因素 |
2.3.8 农业投入因素 |
2.3.9 可持续发展因素 |
第三章 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3.1 比较优势与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
3.1.1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
3.1.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比较劣势 |
3.2 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 |
3.2.1 显示性指标体系 |
3.2.2 解释性指标体系 |
3.2.3 我国农业上述15 项指标的现状 |
3.3 测度我国农业竞争力比较优势水平的数学模型 |
3.4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发展 |
3.4.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基本观点 |
3.4.2 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
第四章 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 |
4.1 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要素的存在状况与波特“钻石”模型的差异 |
4.1.1 波特“钻石”中政府的地位、作用及方式等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不一致 |
4.1.2 中国政府行为导向对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突出作用 |
4.2 政府作为与我国农业竞争力诸要素关系(以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为例) |
4.2.1 政府有关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的形式及变化 |
4.2.2 农业关税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2.3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2.4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 我国政府其他支持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1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
4.3.2 国内支持方式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
4.3.3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及其效果 |
4.4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 |
4.4.1 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石 |
4.4.2 典型性国家政府的农业作为与启示 |
4.4.3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模型——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构想 |
第五章 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 |
5.1 解决我国农民失业与贫困的出路—实施城市(镇)化战略 |
5.1.1 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对发展农业的约束 |
5.1.2 我国土地等资源占用与消耗的测度方法 |
5.1.3 人口过多导致农民失业与经济滞后的悖论及其可能解决办法 |
5.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 |
5.2.1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5.2.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城市(镇)化的关系 |
5.3 城市化战略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5.3.1 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 |
5.3.2 城市化对农业竞争力提高的贡献途径 |
5.4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作为的关键点 |
5.4.1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冲突问题 |
5.4.2 我国城市(镇)化发展中的土地使用问题 |
5.4.3 城市(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问题 |
5.4.4 制约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制矛盾 |
5.5 建国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模式 |
5.5.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5.5.2 我国城镇的分类 |
5.5.3 我国现有城镇的共同特征 |
5.5.4 我国城镇发展模式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政府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其经营状况的行为 |
6.1 农产品的总成本决定了其价格竞争力 |
6.1.1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构成 |
6.1.2 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的国外比较 |
6.1.3 前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
6.2 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因素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6.2.1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
6.2.2 政府行为指向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能力的途径 |
6.3 农产品质量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
6.3.1 农产品质量竞争优势的表现 |
6.3.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6.3.3 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
6.3.4 政府致力于改善我国农产品质量的行为 |
6.4 农业标准化及其它因素与我国农业竞争力 |
6.4.1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
6.4.2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
6.4.3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与量对农业竞争力的约束及其开发途径 |
第七章 政府协调农业关联及支持性产业的战术 |
7.1 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的产前投入与政府的行为模式讨论 |
7.1.1 阐释: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产前投入 |
7.1.2 发展:政府的行为模式—加速制度创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
7.2 信息化农业建设与政府的抉择 |
7.2.1 信息化农业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
7.2.2 日美两国农业信息化的案例 |
7.2.3 适应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域 |
7.2.4 政府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略的抉择 |
7.3 政府推进农业产前产后及关联性产业升级的战略—产业集聚 |
7.3.1 产业集聚(Cluster)的概念及其优势来源 |
7.3.2 对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环境限制 |
7.3.3 政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簇群”形成的行为取向 |
7.3.4 产业“簇群”研究的竞争力分析模型 |
第八章 政府应对农产品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者的姿态 |
8.1 我国农产品国内需求对竞争力的影响及政府姿态 |
8.1.1 我国农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形态与竞争力的关系 |
8.1.2 政府有利于改善国内需求条件的行为 |
8.2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一——突破技术壁垒 |
8.2.1 技术壁垒的产生与功能 |
8.2.2 经济学视角的技术壁垒 |
8.2.3 我国农业遭遇到的技术壁垒 |
8.2.4 我国政府突破农业技术壁垒之方略 |
8.3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二——积极应对争端 |
8.3.1 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实况与特点 |
8.3.2 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的起因 |
8.3.3 政府须积极处理争端保护我国农业竞争力 |
结束语:对中国农业竞争力模型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1.1.2 湖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1.1.3 入世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
1.1.4 “十一五”规划制定并开始实施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经济发展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方法论分析 |
2.1.1 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湖北民营经济与入世大环境的关系 |
2.1.2 从权变理论角度分析政府、企业组织与入世大环境的关系 |
2.2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利弊分析 |
2.2.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2.2.2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
2.3 WTO 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加入WTO 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影响 |
2.3.1 中国加入WTO 与经济全球化 |
2.3.2 加入WTO 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影响 |
第三章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民营经济竞争力不强 |
3.1.1 民营经济总量和规模偏小 |
3.1.2 企业主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缺少应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
3.1.3 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 |
3.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3.2 市场准入限制多,政策待遇不平等 |
3.2.1 行业准入限制多 |
3.2.2 政策待遇不公平 |
3.2.3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不够 |
3.3 体制不顺,服务体系远未建立 |
3.3.1 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方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3.3.2 帮扶措施不到位,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
3.4 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
3.5 观念和认识滞后 |
第四章 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
4.1 入世给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
4.1.1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开创良好市场环境 |
4.1.2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
4.1.3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开创良好政策环境 |
4.1.4 入世为湖北民营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更多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机遇 |
4.1.5 入世有利于促进湖北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4.2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入世的挑战 |
4.2.1 从货物贸易领域来看 |
4.2.2 从服务贸易领域来看 |
4.2.3 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贸易领域来看 |
第五章 湖北省民营经济应对入世的对策 |
5.1 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 |
5.1.1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
5.1.2 完善政府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5.1.3 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5.1.4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5.2 加快行业协会组织建设 |
5.2.1 理顺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
5.2.2 鼓励和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 |
5.2.3 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 |
5.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5.3.1 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5.3.2 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
5.3.3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 |
5.3.4 做好知识产权投诉、调处工作 |
5.3.5 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工作 |
5.4 在 WTO 规则范围内保护省内幼稚产业 |
5.4.1 在幼稚产业领域适当引入竞争 |
5.4.2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研发工作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外建设监理的起源和发展 |
1.2 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概况 |
1.2.1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产生的背景 |
1.2.2 我国建设监理的概念 |
1.2.3 我国建设监理的任务和内容 |
1.2.4 我国监理工程师的准入资格制度 |
1.2.5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发达国家工程项目管理概况和特点 |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 |
2.2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介绍 |
2.2.1 DBB 模式 |
2.2.2 CM 模式 |
2.2.3 PM 模式 |
2.2.4 项目总承包模式 |
2.2.5 EPC 模式 |
2.3 国外项目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介绍 |
2.3.1 美国项目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
2.3.2 法国项目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
2.4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 |
2.4.1 FIDIC 对工程师权力的规定 |
2.4.2 FIDIC 道德准则 |
2.5 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特点 |
第三章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比较和分析 |
3.1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差别的比较 |
3.1.1 国外项目管理模式与我国建设监理的比较 |
3.1.2 中外监理企业及监理人员准入制度的比较 |
3.1.3 中外监理人员素质的比较 |
3.1.4 中外监理取费及监理工程师收入的比较 |
3.1.5 中外监理存在环境的比较 |
3.2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 |
3.2.1 监理服务范围狭窄的原因分析 |
3.2.2 监理人员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
3.2.3 监理收费低的原因分析 |
3.2.4 监理效果和作用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
3.2.5 委托性质有差别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加入WTO 后我国监理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1 《服务贸易总协定》基本内容 |
4.1.1 普遍义务原则 |
4.1.2 具体承诺方式 |
4.2 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面临的挑战 |
4.2.1 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挑战 |
4.2.2 对监理市场竞争的挑战 |
4.2.3 对监理行业体制的挑战 |
4.2.4 对监理全行业的挑战 |
4.3 加入WTO 后我国监理行业面临的机遇 |
4.3.1 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的规范化 |
4.3.2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执法工作 |
4.3.3 推动我国监理企业的联合 |
第五章 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发展方向的分析判断 |
5.1 全社会对建设监理认知度及需求的变化 |
5.1.1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5.1.2 国外监理企业的成功做法 |
5.2 监理业务的纵深化发展 |
5.2.1 监理业务的扩展 |
5.2.2 监理业务的精细 |
5.3 监理企业的两极分化 |
5.4 监理人才的高素质化 |
5.5 监理取费标准的提高 |
5.6 监理市场竞争环境明显改观 |
第六章 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
6.1 政府策略 |
6.1.1 建立高效率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 |
6.1.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6.1.3 完善法律法规 |
6.1.4 加强市场监管 |
6.2 企业策略 |
6.2.1 进行监理企业改制 |
6.2.2 重视监理企业资本 |
6.2.3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监理人才队伍 |
6.2.4 积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
6.2.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一、关于增长的极限 |
二、关于循环经济学 |
三、关于生产外部性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
一、从不同角度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贸易 |
一、WTO框架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二、关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争论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 |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 |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 |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 |
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二、国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三、国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四、外贸系统的自我发展能力 |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外环境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 |
二、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
三、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及不确定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 |
一、国情概况 |
二、加入WTO对国内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
一、贸易强国的特征 |
二、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制约 |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壁垒 |
第三节 中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
一、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出口商品技术水平低 |
二、出口商品和服务整体上国际竞争力不强 |
三、出口效益不佳 |
四、内需受到出口的挤压 |
五、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企业风险程度提高 |
六、外贸区域结构失衡 |
七、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其他压力 |
第四节 中国加工贸易和进口贸易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
一、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
二、中国进口贸易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特征 |
(一) 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
(二) 波动性大,进口效率低 |
(三) 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第五节 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其他问题 |
一、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 |
二、外贸管理体制有待改革 |
三、外经贸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一、加快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二、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需要 |
三、适应国际贸易“绿色化”趋势的需要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
一、必须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强调平衡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导向 |
二、必须借鉴新贸易理论极其政策建议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
一、制定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
第六章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
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
第二节 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 |
一、更新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保持比较优势,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
三、完善出口贸易促进体系,规范出口政策 |
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妥善处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关系 |
五、落实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 |
六、实施对外贸易的标准化战略,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
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
八、建立和完善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体制 |
第三节 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 |
一、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
二、拉长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 |
三、改进加工贸易海外销售的建议 |
四、继续发展进料加工 |
第四节 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
一、正确认识进口贸易的作用 |
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
三、改革我国进口管理政策 |
第五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策略 |
一、进一步完善外贸法律体系 |
二、发展电子商务 |
三、发展离岸贸易 |
四、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七章 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与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替代 |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与创造效应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趋势和特点 |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贡献 |
三、对中国利用外资战略及政策的认识和反思 |
四、加入WTO后引资环境的变化及引资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一、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外贸的影响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三、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入WTO对企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D]. 程欣. 南京大学, 2015(05)
- [2]新形势下中国应对反倾销问题研究[D]. 韩冰.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3]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D]. 何小松.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4]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 刘驰. 吉林大学, 2009(07)
- [5]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D]. 陈林荣. 中南大学, 2010(11)
- [6]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 温海成. 重庆大学, 2007(06)
- [7]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D]. 崔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入世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影响[D]. 熊丁. 武汉科技大学, 2006(12)
- [9]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研究[D]. 郭明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易瑾超.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