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重度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一、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护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贾源,周忆频[1](2021)在《简述脑监测设备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型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疾病中较常见,是由于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导致颅脑组织受损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该病病情严重,治疗难度较大,需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若延误治疗则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近些年科技的进步促使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多种脑监测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中的脑监测设备主要有颅内压监测仪、脑组织氧监测仪、移动CT、脑血流超声仪、脑组织微透析仪等,文章重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脑监测设备的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习书晗[2](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王成[3](2021)在《颅内静脉循环障碍加重TBI后脑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激光散斑(LSCI)及磁共振技术,应用动物模型,观察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压迫状态下以及开颅术中血肿清除前后脑皮层血流的时空变化。探讨TBI继发颅内静脉循环改变及开颅减压对脑血流的影响。构建ASDH与颅内静脉循环受阻复合动物模型,从影像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颅内静脉循环障碍加重外伤后脑组织损害的病理机制,揭示外伤后脑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与炎症反应及组织肿胀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LSCI、MR静脉及血管重建技术表征大鼠大脑静脉循环的解剖结构,明确大鼠颅内静脉流出颅腔的途径。根据大鼠颅内静脉特点,结扎大鼠左侧眼眶后静脉丛和左侧岩骨裂孔处的静脉丛,形成颅内静脉回流受阻,通过LSCI动态观察受阻后局部脑皮层血流变化,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改良Miller法创建ASDH大鼠模型,应用LSCI获取高分辨率的二维大脑皮层血流图,动态观察ASDH大鼠皮层脑血流的全场变化特征,通过磁共振SWI序列观察ASDH大鼠脑深部静脉回流情况,并结合颅内压、血压变化进一步分析ASDH对血管中血流参数特征影响。第三部分通过模拟ASDH大鼠开颅清除手术,应用LSCI监测ASDH大鼠血肿清除术中局部脑血流的动态变化,通过对比假手术组,探讨血肿压迫前后皮层动静脉及微循环顺应性改变,揭示脑静脉循环与术中脑肿胀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最后在ASDH动物基础上给予颅内静脉循环阻塞干预,形成复合模型。分别构建假手术组(Sham),CVO组,ASDH组,ASDH+CVO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和脑含水量的测定,Evans blue染色并测定含量,免疫荧光、Elisa实验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炎性因子表达及金属蛋白酶ADAM17、MMP9的表达水平。并对ASDH+CVO组大鼠进行XPro1595药物干预,对比抑制sol TNF前后NF-κB/MMP9通路变化,从影像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颅内静脉循环障碍加重外伤后的脑组织损害的病理机制。结果:通过应用LSCI、MRI血管重建技术对大鼠脑部成像可以看出大鼠颅内静脉主要通过颈外静脉回流,上矢状窦前端没有闭塞,通过端脑与嗅脑连接处的鼻喙窦向两侧与眼眶静脉丛相连,后端与双侧横窦相连形成汇点,经双侧横窦与岩骨裂隙静脉丛相连引流入颈外静脉系统。结扎大鼠一侧眼眶后静脉丛和岩骨裂孔处的静脉丛,可以使局部脑组织颅内静脉回流受阻。ASDH造成的颅高压引起压迫侧和对侧脑皮层静脉血液循环障碍。脑静脉血流与颅内压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在行ASDH开颅术时,相比于动脉及毛细血管区血流速度,皮层静脉血流延迟恢复。CVO加重ASD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含量减少,MMP9表达升高,促进ADAM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ADAM17在颅内细胞定位主要于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Iba-1阳性),并伴随sol TNF的分泌增加。sol TNF/NF-κB/MMP9通路激活加重随后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结论:TBI继发的颅高压可以引起脑皮层静脉循环障碍;颅内静脉循环障碍通过促进免疫细胞ADAM17表达水平升高,导致sol TNF分泌增加及下游NF-κB/MMP9通路的激活,加重TBI后炎症反应及脑组织肿胀。脑血管功能状态改变可能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基础。治疗策略上应从单纯强调改善脑灌注的目标向促使脉管系统动态平衡的转变。

田江灵[4](2021)在《影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影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预后的危险因素,提出临床应予以重视的预警指标,为提高儿童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提供理论及实践数据。方法:本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诊断为中重型TBI的118例患儿的相关资料,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2分),比较两组患儿的入院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有创血压(Blood pressure,BP)、动脉氧分压(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 O2)、血糖(Blood glucose,Glu)、乳酸(Lactic acid,La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脑水肿、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颅内出血、颅底骨折、脑疝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差异显着的因素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评估患儿预后的诊断价值及每个指标的灵敏度(Sensitivity)及特异性(Specificity),并确定出影响儿童中重型TBI预后不良因素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8例中重型TBI患儿存活102例,死亡16例,病死率13.56%,其中预后良好组78例,预后不良组40例。2.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入院时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颅内出血、颅底骨折等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入院时GCS评分、BP、Pa O2、Glu、Lac、PCT、CRP、脑水肿、脑疝及消化道出血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CS评分(OR,0.277,95%CI,0.151-0.508)、Lac(OR,1.559,95%CI,0.254-1.939)、Glu(1.373,95%CI,1.041-1.803)、消化道出血(OR,3.891,95%CI,1.402-10.401)、脑水肿(OR,4.454,95%CI,1.312-15.124)、BP(OR,0.045,95%CI,0.016-0.129)、Pa O2(OR,0.364,95%CI,0.135-0.978)、脑疝(OR,0.134,95%CI,0.034-0.523)为影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Lac、Glu、消化道出血、脑水肿、BP、Pa O2、脑疝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2、0.822、0.718、0.647、0.706、0.787、0.647、0.612;GCS评分、Lac、Glu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分(0.900,0.885)、3.23mmol/L(0.875,0.833)、8.58mmol/L(0.600,0.833)。结论:1.GCS评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血糖、消化道出血、脑水肿、动脉氧分压、脑疝、有创血压可能与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有关,而就诊时间、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颅内出血、颅底骨折与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关系不大;2.GCS评分、乳酸、血糖、有创血压、动脉氧分压、消化道出血、脑水肿、脑疝为影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GCS评分、乳酸、血糖、有创血压、动脉氧分压、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脑疝对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均具有一定预警价值。其中GCS评分的预警价值高,当GCS评分在5分或以下时,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风险显着增加;乳酸的预警价值中等,当乳酸在3.23mmol/L或以上时,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风险显着增加;血糖的预警价值中等,当血糖在8.58mmol/L或以上时,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风险显着增加;有创血压、脑水肿的预警价值中等;动脉氧分压、消化道出血、脑疝预警价值的较低;故应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视。

韦世银[5](2020)在《早期颅内压、脑温和体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温(brain temperature,BT)和腋下体温度(Axillary temperature,AT)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病情的影响,探讨ICP、BT和AT对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ICP、BT及AT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对2017年12月-2019年11月间xxxx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手术患者39例,保守治疗21例)。(2)所有收录患者予脑内植入带脑温监测功能的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并进行GCS、ICP、脑温及体温记录10天。(3)将收集的所有ICP、脑温、体温数据分别与GCS评分作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分别比较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10天ICP、脑温、体温及GCS评分。(4)3月后对所有患者随访,并对随访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Pprognosis Score,GOS)将患者分为良好组(5分)、轻残组(4分)、重残组(3分)、植物组(2分)、死亡组(1分),将ICP、脑温、体温分别与预后评分作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对各预后组的ICP、脑温及体温进行比较。(5)对收集的ICP、脑温、体温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根据患者ICP均值大小分A(≤20mm Hg)、B(21-30mm Hg)、C(31-40mm Hg)、D(>40mm Hg)四组患者,比较各组的脑温、体温;根据患者脑温均值的大小分为E(≥37.6℃)、F(37.℃-37.5℃)、G(36.6℃-37.0℃)、H(36.1℃-36.5℃)、I(35.5℃-36.0℃)五组,对各组体温进行比较。结果:(1)ICP、脑温分别与GCS呈强相关,体温与GCS呈弱相关,r分别为-0.687、0.640、-0.205,P均小于0.01;回归分析,ICP与GCS评分具有较强的负性线性关系,脑温与GCS评分具有较强的正性线性关系,体温与GCS评分呈弱的线性关系,Beta分别为-0.664、0.613、-0.190,P均<0.01;方差分析,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10天的GCS评分比较,第10天>第1天>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82,P均<0.01),3个时间段的ICP的比较,第10天<第1天<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4,P均<0.01);3个时间段的脑温的比较,第10天>第1天>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2.44,P均<0.05),3个时间段的体温的比较,第3天>第10天>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脑温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体温与预后呈弱相关,r分别为-0.89、0.777、0.425,P均<0.01;回归分析显示ICP与预后存在较强负性线性关系,脑温与预后存在较强正性线性关系,体温与预后存在弱的线性关系,Beta分别为-0.838、0.764、-0.407,P均<0.01;方差分析,各预后组ICP比较,良好组<轻残组<重残组<植物组<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预后组脑温比较,良好组>轻残组>重残组>植物组>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预后组体温的比较中,良好、轻残组体温低于重残、植物组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轻残组、死亡组三组间的体温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残组与植物组、死亡组三组间体温的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ICP与脑温呈强相关,ICP、脑温分别与体温呈弱相关,r分别为-0.737、0.269、-0.296,P均<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P与脑温存在明显负性线性关系,ICP、脑温分别与体温均呈弱线性关系,Beta分别为-0.687、0.19、0.254,P均<0.01。方差分析,A(≤20mm Hg)、B(21-30mm Hg)、C(31-40mm Hg)、D(>40mm Hg)四组患者,各组脑温的比较中A>B>C>D,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体温进行比较,A<B,A<C,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37.6℃)、F(37.℃-37.5℃)、G(36.6℃-37.0℃)、H(36.1℃-36.5℃)、I(35.5℃-36.0℃)五组患者,对各组体温进行比较结果E<G,E<H,F<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E与F、E与I、F与H、F与I、G与的H、G与I、H与I各组间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ICP、BT分别与GCS评分存在线性相关,ICP、BT均对GCS评分具有显着影响,随ICP的增高GCS评分呈下降趋势,随BT的升高GCS评分呈上升趋势,而AT与GCS评分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弱,证明AT对GCS评分无明显影响。(2)ICP及BT对重型路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均存在显着影响,ICP增高预示患者预后不良,BT下降预示患者预后不良,而AT对于预后的影响不显着。(3)ICP与BT存在线性相关,ICP对BT具显着的影响,随ICP的增高BT呈下降趋势,而AT对ICP和BT均无明显的影响。(4)ICP、BT均是影响STBI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ICP升高,BT降低预示患者预后不良,而且ICP、BT均可影响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GCS评分,ICP升高,BT降低均使GCS评分降低,同时ICP与BT之间关系紧密,ICP可显着影响BT。而AT对预后和GCS评分的影响不显着,AT与ICP、BT之间相关性低。所以BT应作为评估STBI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临床监测指标,而AT不能作为评估STBI病情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郑亚北[6](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并分析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迟发性颅内血肿高危因素的认识。通过对DTICH的早期预测,以保证患者手术干预后的存活率,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预防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已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病例。随后根据病例术后是否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为标准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组:病例组(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35)、对照组(未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79)。两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数据采集,对DTICH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改变、术前病灶分型,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课题114例患者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为35例,其发生率为30.7%。2.通过对参与课题的114例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术前病灶分类、合并颅骨骨折、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相关性(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中线偏移程度、术前瞳孔改变情况、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创伤类型、手术时间、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值、随机血糖、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方面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以及专业上认为对结局有影响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OR=1.060,95%CI(1.010,1.112)]、合并对侧颅骨骨折[OR=25.297,95%CI(4.629,138.229)]和术前Rotterdam CT评分[OR=6.733,95%CI(1.360,33.342)]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OR=0.959,95%CI(0.922,0.999)]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因素。4.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病例组:恢复良好1例(2.9%)、中度残疾3例(8.6%)、重度残疾11例(31.4%)、植物生存16例(45.7%)、死亡4例(11.4%);对照组:恢复良好13例(16.5%)、中度残疾18例(22.8%)、重度残疾31例(39.2%)、植物生存10例(12.7%)、死亡7例(8.9%)。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对照组的预后情况显着优于病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68,P<0.05)。结论:1.患者年龄、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及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2.患者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性因素。3.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增加了术后致死、致残率。4.患者存在高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较高、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受伤距离手术时间短等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唐知己[7](2020)在《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持续增长,是外伤性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创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害使得许多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伤后早期一旦出现颅内显着占位性血肿或脑肿胀导致颅压持续性增高甚至脑疝,I期开颅手术并去骨瓣减压(prima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成为了唯一可能挽救其生命的措施。尽管I期DC挽救了很多患者生命,但术后仍居高不下的致死致残率是目前治疗面临的困境。因此I期DC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防和预测至关重要,目前仍缺乏I期DC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目的:本研究回顾性收集I期DC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构建两类早期预测模型:1)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2)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目的在于为TBI患者行I期DC出现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提供科学的筛查工具,使得预测模型能简单便捷地直接应用于临床。以期有助于辅助医师和家属做出临床决策,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更加合理的使用医疗资源。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回顾性收集一家医院自2012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结局为术后30天内是否死亡。通过对建模数据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因素。采用R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独立的预测因素建立多个层次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临床有效性等代表模型性能的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价,并进一步构建预测列线图。再使用R语言调用内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内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收集另一家医院2016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调用外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外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观察结局延长至术后6个月,我们定义术后6个月内GOS评分1-2分为不良预后,通过对建模数据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同样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构建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评价以及内、外部验证。最终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网页模拟预测计算器。结果:(一)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30天死亡率为30.8%。瞳孔(P=0.011),硬膜下血肿(P=0.026)、环池状态(P=0.003)、术前缺氧(P=0.005)、术中低血压(P=0.003)、APTT(P=0.005)、ISS(P=0.019)是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将这些预测因素进行分类组合,利用R语言设计了三种模型,结果发现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联合预测能力最强,C统计量为0.926(95%CI,0.889-0.953),并且其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我们根据临床应用时可能面临的不同情况,基于这三种模型构建了三个预测列线图,通过R语言调用内、外部数据,进行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发现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二)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率为45.6%。我们发现年龄(P=0.001)、GCS(P<0.001)、失血量(P=0.045)、环池状态(P<0.001)、术中低血压(P=0.001)、APTT(P=0.012)是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构建了三个预测模型,构建了预测列线图,经内、外部验证,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结论:我们基于术后30天死亡以及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了早期预测模型,模型的内、外部验证结果优良。预测模型以列线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可操作化展示。我们还发布了网页预测工具,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我们创建的I期DC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可以有助于引导医师,协助患者家属做出临床决策,能更加合理的应用医疗资源,也可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王旭[8](2020)在《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颅脑损伤(TBI)目前仍是导致患者死亡与残疾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不良神经功能转归患者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照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传统TBI患者脑功能预后评估方法,如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虽然操作简单,但往往特异性较差。良好的脑功能预后评估方法有助于TBI严重程度的可靠量化与分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现实的决策依据,同时可以告知患者亲属对于目前病情可能出现的预后结果。因此,寻求更加有价值的脑功能预后早期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氧合是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监测的重要生理变量,是对颅内压/脑灌注压(ICP/CPP)监测之外的重要补充,通过密切关注和维持脑氧合,可以早期发现脑缺血缺氧,将继发性损伤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能够在损伤早期提供患者脑功能预后评估的参考信息。研究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联合相对α变异性(PAV)在早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2例行rScO2及床旁量化脑电图(qEEG)监测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颅脑损伤后72 h内的rScO2、PAV和GCS;主要预后观察指标为颅脑损伤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脑功能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与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两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rScO2、PAV和GCS评分与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ScO2、PAV及二者联合对脑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42例颅脑损伤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rScO2≥0.60(Ⅰ级)14例,0.50≤rScO2<0.60(Ⅱ级)16例,rScO2<0.50(Ⅲ级)12例;PAV 3~4分(Ⅰ级)16例,2分(Ⅱ级)17例,1分(Ⅲ级)9例;GCS评分9~14分(Ⅰ级)13例,4-8分(Ⅱ级)23例,3分(Ⅲ级)6例;预后不良18例,预后良好24例。预后不良组rScO2、PAV、GCS评分分级均显着高于预后良好组(rScO2 Ⅲ级:55.6%(10/18)比 8.3%(2/24),PAVⅢ级:38.9%(7/18)比 8.4%(2/24),GCS 评分Ⅲ级:27.7%(5/18)比4.1%(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总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c02和PAV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ScO2:优势比(OR)=4.656,95%可信区间(95%CI)为 1.071~20.233,P=0.040;PAV:OR=3.525,95%CI为 1.044~11.906,P=0.042);ROC 曲线分析显示,rScO2、PAV两个单独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96、0.780,均P<0.01),且rScO2联合PAV较二者单独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851(P<0.01),敏感度94.4%,特异度62.5%。研究结论rScO2和PAV能够早期预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转归,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钟波[9](2019)在《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目的分析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与常规治疗组在6个月的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开颅手术概率、去骨瓣减压概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同时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神经外科的85例双额叶脑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以脑室型颅内压监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与临床观察联合CT动态复查为导向的传统治疗方案的差别。通过比较两组间的6个月GOS评分、开颅手术率、去骨瓣减压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比较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出血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评价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应用中的安全性。结果根据术后6个月的GOS预后评分结果提示阴性结局,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比较,以ICP监测为指导的治疗组保守成功率高(P<0.05),双侧开颅手术比例下降,去骨瓣减压比例下降,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穿刺道出血的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型颅内压探头置入后以颅内压为导向的治疗方案可使双额叶脑挫伤患者获益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控制损伤、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第二部分TCD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CD参数与颅内压及灌注压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TCD监测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以及预后。方法对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放置脑室型颅内压探头持续监测。术后次日起连续动态TCD监测,主要监测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图像,同时测量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并计算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每日监测ICP值,分析比较患者TCD参数改变情况以及与ICP的关系,伤后6个月评估病人的GOS评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伴随着ICP的改变,TCD参数出现明显改变。本实验研究可以发现,伴随颅内压的逐渐升高,RI增大,PI同样升高并且更加显着,Vd及Vm减小,其中Vd减小更加显着,因此PI、RI与ICP呈正相关,而Vd及Vm与ICP呈负相关。重要的是我们发现CPP与Vs、Vd、Vm均呈正向相关,CPP与RI也呈负相关。其中与P1相关性最大,最有统计价值。Vs和Vd值在颅脑损伤后伴随ICP的变化而逐渐降低至第7d左右降至最低水平,随后缓慢恢复;PI则与脑血流速度负相关。另外本研究中超过30%的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血管痉挛,重度血管痉挛患者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良预后。结论1.通过TCD动态监测可以明确其参数与颅脑损伤后ICP的关系,初步判断ICP及CPP的变化,同时监测其变化趋势,为TCD进行无创ICP监测提供依据;2.TCD动态监测可以初步判断颅脑损伤患者血管痉挛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初步评估患者预后。第三部分BIS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亚低温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72例就诊山东省立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解放军101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行长程(>7天)亚低温及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其中同时接受24小时动态BIS监测30例,无BIS监测42例。BIS监测组以BIS值为导向给予调整药物控制镇静、镇痛深度;无BIS监测组予以常规镇静、镇痛。通过比较两组间的镇静、镇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凝血异常、电解质紊乱及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行BIS监测初始的BIS值与6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OS)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与无BIS监测治疗组比较,以BIS值为导向的镇静镇痛治疗组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比例明显下降(P<0.05),凝血异常的发生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的控制相对平稳;根据术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初始BIS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好,初始BIS值高组预后明显优于初始BIS值低组(P<0.05)。结论:1.BIS监测可调控镇静镇痛的深度,有利于亚低温治疗的管控;2.以BIS监测为导向的镇静镇痛可以降低镇静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3.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初始BIS值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BIS值越高预后越好。

张红玲[10](2019)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重型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创伤类型,病情危重,致残、死亡风险均很高,全麻下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影响下,患者伴有剧烈头痛、不同程度的躁动和焦虑,需要通过药物镇静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然而重型颅脑损伤病情特殊,对镇静药物要求高,尽管镇静药物种类众多,但长久以来并无理想的重型颅脑损伤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完善的镇静、镇痛、抗焦虑、催眠等作用,能够使患者保持自然非动眼睡眠状态,且无蓄积、呼吸抑制,有助于改善麻醉恢复期临床症状,其药物特点符合重型颅脑损伤麻醉期间镇静需要,但目前缺乏关于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全麻期间的研究资料,其应用价值尚有待于临床实践证实。目的探究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并评估其应用价值,为临床麻醉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定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15min后予以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1d(T3)、术后3d(T4)五个时刻的血流动力学、S-100β、TNF-α、IL-6、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苏醒质量(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呛咳评分)、不良反应(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评价右美托咪定的应用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T0时刻HR、MAP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T1~T2时刻HR、MAP升高,T3~T4时刻下降,与T0时刻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HR、MAP均显着降低(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HR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刻MAP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T0时刻S-100β、TNF-α、IL-6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T1~T3时刻S-100β升高,T4时刻下降,其中T1~T3时刻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1~T2时刻S-100β升高,T3~T4时刻降低,其中T4时刻显着低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2~T4时刻的S-100β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时刻TNF-α、IL-6升高,T3~T4时刻下降,其中T1~T3时刻TNF-α、IL-6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1~T2时刻TNF-α、IL-6升高,T3~T4时刻下降,其中T1~T3时刻TNF-α、IL-6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TNF-α、IL-6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T0时刻CD4+、CD8+、CD4+/CD8+均无显着差异(P>0.05),T1~T4时刻均呈现持续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3d研究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疼痛程度、镇静评分、呛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5%)低于对照组(26.4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全身麻醉期间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S-100β、TNF-α、IL-6的释放,发挥脑保护、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且能够平稳血流动力学、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术后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护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护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简述脑监测设备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颅内压监测仪
2. 脑组织氧监测仪
3. 移动CT
4. 脑血流超声仪
5. 脑组织微透析仪
6. 不足与展望

(2)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研究对象
        三、干预措施
        四、文献检索
        五、检索方法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七、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存在问题
        三、展望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八、讨论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七、讨论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算
        二、分组方案
        三、盲法实施
        四、治疗方案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六、研究流程图
        七、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五、有效率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七、脱落报道
    第四节 讨论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颅内静脉循环障碍加重TBI后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基于LSCI、MRV观察SD大鼠脑静脉回流及其受阻后皮层血流变化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LSCI观测正常SD大鼠脑皮层静脉血液循环
        2.2 MRI平扫及MRV重建SD大鼠头部及颈部静脉
        2.3 基于LSCI观察CVO大鼠脑静脉回流
    3 结果
        3.1 LSCI显示正常SD大鼠脑皮层静脉回流
        3.2 MRI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大鼠脑静脉窦及颈部静脉
        3.3 CVO干预后大鼠脑皮层静脉血流动态变化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ASDH大鼠脑皮层静脉血流变化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及耗材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改良Miller法制作大鼠ASDH模型及实验分组
        2.2 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记录观察窗的皮层血流值
        2.3 MRI平扫及SWI序列扫描
        2.4 心脏灌注及留取脑组织标本
        2.5 HE染色病理观察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显示ASDH大鼠脑皮层血流动力学变化
        3.2 MRI 扫描结果
        3.3 HE 染色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基于激光散斑观察ASDH大鼠开颅术中脑皮层血流动力学变化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术前基础脑皮层血流监测
        2.2 大鼠ASDH模型制作及模拟手术
        2.3 激光散斑监测数据处理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生命体征及颅内压变化情况
        3.2 开颅术中显微镜下观察脑皮层血管
        3.3 基于LSCI观察皮层脑血流速度变化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颅内静脉回流障碍加重颅脑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及脑水肿的机制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及耗材
        1.3 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实验模型制作及分组
        2.2 实验标本的获取
        2.3 神经功能学评分
        2.4 脑水含量测定
        2.5 Nissl染色评估神经元损伤情况
        2.6 脑组织Evans blue染色及含量测定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观察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结构变化
        2.8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析大鼠皮层中ADAM17、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Iba-1、星形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共定位监测以及p-65、MMP-9在皮层细胞中的表达
        2.9 大鼠脑组织内TNF-α,IL-1β,IL-6,IL-10 以及HMGB1的ELISA检测
        2.10 Western blot检测脑皮层蛋白水平表达
        2.11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CVO加重ASDH大鼠神经功能障及脑组织水肿
        3.2 CVO干预后加重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
        3.3 ADAM17在CVO干预后ASDH大鼠损伤脑皮层细胞定位
        3.4 CVO干预后促进ASDH大鼠炎性因子的表达
        3.5 特异性抑制solTNF-α抑制 CVO干预后TNFR/NF-κB通路
        3.6 XPro1595 干预对ASDH+CVO大鼠脑皮层MMP-9 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机制及处理策略进展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影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后颅高压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早期颅内压、脑温和体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仪器设备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ICP、BT 及 ST 对 STBI 患者预后的影响
    2.2 ICP、BT、AT 对 STBI 患者病情的影响
    2.3 STBI 患者 ICP、脑温及体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脑创伤后脑温变化及对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6)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分组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资料收集
        2.3.1 一般临床资料
        2.3.2 临床观察指标
        2.3.3 影像学表现
        2.3.4 实验室检查指标
    2.4 治疗手段
        2.4.1 术前准备
        2.4.2 手术方式
        2.4.3 术后处理
        2.4.4 术后随访
    2.5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术前GCS评分比较
    3.3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比较
    3.4 术前瞳孔改变、中线偏移及病灶分类情况比较
    3.5 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3.6 DTICH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6.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6.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7 病例组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
    3.8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临床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4.3 凝血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4.4 颅骨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4.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的发生机制
    4.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对预后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和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和统计方法
        1.5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Nomogram)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行I期DC的TBI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1.5 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综述 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致谢

(8)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氧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研究价值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CD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IS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多模态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10)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护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简述脑监测设备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贾源,周忆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23)
  • [2]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颅内静脉循环障碍加重TBI后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 王成.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影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田江灵.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早期颅内压、脑温和体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相关性研究[D]. 韦世银.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6]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D]. 郑亚北. 河北大学, 2020(08)
  • [7]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D]. 唐知己.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8]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相对α变异性对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D]. 王旭. 郑州大学, 2020(02)
  • [9]多模态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D]. 钟波.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D]. 张红玲. 新乡医学院, 2019(06)

标签:;  ;  ;  ;  ;  

重度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