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升温威胁建筑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懋[1](2021)在《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在舒适程度与健康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的城市中,建筑高度的参差不齐,建筑体量的大小不一,建筑形态也因功能属性不同变得丰富多样,使得近地层的粗糙度增大,增强了对低层流的摩擦效应,影响了城市的散热。而目前广大建筑、城市规划以及工程设计师对于微气候环境的变化尚未足够重视。因此,对不同属性用地的空间形态与室外热环境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地表温度反演、局地气候分区与现场实测调研,从大连市1426个地块当中筛选出8个街区典型空间,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街区尺度下的室外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首先通过实测数据结合反演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LST)与利用局地气候分区(LCZ)的结果,探讨大连市主城区的室外热环境情况。其次挑选出4种用地属性共8个典型点位,利用ENVI-met软件完成点位建模工作。并完成模型精度验证。最后将相同属性用地中的不同测点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典型点位中热环境影响因素与室外热舒适指标UTCI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各点位影响室外热舒适的关键因子。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各属性用地的特征,提出相适宜的优化改造策略,并进行优化验证。研究结果发现:(1)从分类统计数量上来看,LCZ4成为了大连市商业用地、教育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LCZ10为大连市工业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LCZ9为大连市绿化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2)各属性用地的地表温度表现为工业用地(33.1℃)>教育用地(32.8℃)>居住用地(32.7℃)>商业用地(32.4℃)>其他用地(32.1℃)>绿化用地(29.9℃)。(3)为营造舒适街区室外热环境,通过软件模拟对比多种优化策略,发现将沥青材质的反照率优化为0.3、0.4、0.5,能分别实现22.3%,24.14%和23.85%的网格数量由极端热应力等级降为非常强热应力等级;密集种植乔木能够形成有效的“热缓冲”空间。(4)“热缓冲”空间能有效降低上风向空气温度,为下风向区域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外热环境;当街道高宽比变小时,街道内部热舒适则呈现为一个负优化状况,且高宽比每减小0.25,UTCI值则会上升1℃。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属性用地的地表温度反演与实测调研,分析了不同属性用地之间的地表温度差异,评价了不同属性用地的室外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为大连市不同属性用地的室外热环境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微气候模拟软件分析探讨了多种优化策略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大连市室外热环境改善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指导。以正射影像图作为ENVI-met建模基础,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不同属性用地的视角进行街区空间形态的划分和针对影响各点位室外热舒适程度大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均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南鹏飞[2](2021)在《基于WRF的未来(2050s)城市气候预测及适应性规划策略》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当前最紧迫的环境危机之一,与城市化的叠加则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从而导致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更好的缓解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避免高温热浪事件的发生,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应性的规划策略。本文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全球气候模式与中尺度气象模型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进行耦合,针对RCP8.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代表性浓度路径)情境下的大连市未来城市气候进行研究,提供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预测数据,以此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热岛潜在变化。研究利用WRF进行了两组数值模拟研究,一组为当前气候所对应的初始边界条件,另一组为未来气候对应的初始边界条件。当前气候条件下,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将大连市现状土地利用数据转换为WRF静态地理场,通过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FNL(Final)气象数据驱动WRF模型,以2005年作为气候现状代表年,8月为典型月进行逐时模拟;采用5个国际气象交换站气象观测数据对WRF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在0.8-0.9之间,结果表明了WRF模型的准确性;未来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数据保持不变,通过RCP8.5代表性浓度路径气象数据驱动WRF模型,以2041-2050年作为未来气候代表年,8月为典型月进行逐时模拟。结果表明,在RCP8.5情境下2050年大连市8月份地面2m平均温度为27.8℃;相较于2005年8月份平均温度将增加3.8℃,2044、2048年8月份地面2m平均温度为29.2℃,相较于2005年8月份平均温度将增加5.2℃。2041-2050年8月份大连市高温热浪天数达81天。将高温热浪日数叠加求平均值得到高温热浪期间平均温度,与大连市土地利用数据相叠加,得到大连市暴露度空间分布图,对大连市未来高温热浪风险进行评估。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核心区、金州城区和营城子区域,中风险区集中在旅顺城区、金州城区、西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区域,低风险区集中在大黑山、西郊山体群、北部山区等。最后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层面针对热浪灾害高风险区提出适应性规划策略。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气候分区、城市“冷岛”保护、构建城市通风廊道、高温避灾场所规划等。城市设计包括街道布局设计,拓宽街道、调整街道朝向利于通风,增加绿化带及隔离带缓解高温现象;控制沿海区域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形态和建筑群布局组合,更大限度发挥城市通风作用;通过调整下垫面材质、增加遮阳设施、降温喷雾设施和立体绿化改善区域热环境,提升局部环境热舒适。城市管理层面通过建立高温热浪预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公众宣传、健全医疗体系、脆弱人群保障体系来降低高温热浪灾害对城市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刘昂[3](2021)在《极地多环芳烃和有机氯污染物分布特征、源解析及风险评价》文中认为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典型代表的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性等特征。目前在南北极地区均检测到PAHs和OCPs的存在,南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气与海洋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且极地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污染物可能会对极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极地多介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第三十五次(2019年)、第三十六次(2020年)南极科考和第十次(2019年)北极科考期间获得的土壤和生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选择常见的16种优控PAHs和10种OCPs农药为研究目标,探究PAHs和OCPs污染物在南极和北极研究区域中的分布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2019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为9.82 ng·g-1(干重,以下相同),2020年为15.58 ng·g-1;2019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OCPs平均含量为2.01 ng·g-1,2020年为0.81 ng·g-1,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两年中PAHs均以LMW-PAHs为主,且呈现阿德雷岛地区>菲尔德斯半岛东部地区>菲尔德斯半岛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OCPs呈现出阿德雷岛>菲尔德斯半岛的分布特征。南极研究区域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石油燃烧源,处于低生态风险;OCPs主要来源于大气传输以及历史沉降残留,不会产生生态风险。(2)南极研究区域生物样品中PAHs呈现出鱼>帽贝>磷虾>粪土>褐藻>苔藓的关系,具有随营养级逐渐放大的趋势。随着营养级增高,HMW-PAHs的占比增加。鱼头和鱼肌肉中PAHs都具有大鱼>中鱼>小鱼的规律,大鱼不同组织部位中PAHs的大小规律为:内脏>鱼头>肌肉>鱼骨。大鱼不同部位中PAHs的组成略有差异,HMW-PAHs在内脏的比例高于其他部位。可见,PAHs更容易在高营养级生物中富集放大。(3)北极研究区域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为47.38 ng·g-1,高于同年南极研究区域;OCPs平均含量是2.22 ng·g-1,与同年南极研究区域基本持平。北极研究区域以LMW-PAHs为主,DDTs的残留水平略高于HCHs,以厌氧环境为主。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石油燃烧源,OCPs来源于大气远距离传输以及历史残留。PAHs处于低生态风险,OCPs不会产生潜在生态风险。
顾鸿宇,许东,李丹,刘港,鲁成海[4](2021)在《地下水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及机理》文中认为国土空间资源和城镇化用地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将改变地下三相介质(固-液-气)的平衡状态,造成一系列工程、环境及生态问题。地下水是地质体中能量传输和物质迁移的载体,是引起岩土体性质、地下水化学组分及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地下水为主线,总结并阐述了8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与地下水相关的工程、环境及生态问题:地下水水压、浮力、地表变形及沉降、特殊岩土体性能劣化、地下结构腐蚀、地震震害、地下水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目前研究地下水与城市地下空间(特别是深部地下空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实际案例很少,导致对地下水系统变化造成的相关问题的机理认识有限。提出了5个方面的研究建议: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体系化监测;研究地下水系统变化对岩土体物性影响;研究地下水系统变化对地层中有毒元素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机理;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长期影响;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基础抗浮设计的影响。
马红璐[5](2021)在《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VOCs释放特征、扩散规律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工污染场地在修复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容易引发环境空气二次污染问题,其中有毒有害的VOCs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不同修复阶段环境空气中VOCs的释放特征、扩散规律以及健康风险表征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二次空气污染防控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苏玛罐采样-冷肼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南京市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基坑清挖阶段、异位化学氧化阶段和异位热脱附阶段环境空气中的VOCs进行了采集分析。本研究首先分析了3个阶段环境空气中VOCs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了VOCs的来源。然后使用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和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研究了VOCs的扩散规律。最后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修复过程不同阶段环境空气中VOCs在呼吸吸入途径下的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在该化工污染场地基坑清挖阶段,环境空气中共检出32种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质量浓度范围为86.21μg/m3~4099.38μg/m3;异位化学氧化阶段共检出12种VOCs,TVOC质量浓度范围为147.17μg/m3~254.32μg/m3;异位热脱附阶段共检出26种VOCs,TVOC平均质量浓度为74.63μg/m3;在整个修复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丙酮和丙烯。(2)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环境空气中的VOCs主要来源于硝基氯苯的生产及加工过程、烷烃类和酮类等有机溶剂的使用以及生产工艺中尾气排放。(3)VOCs的扩散模拟研究表明:VOCs释放扩散与风速和地形密切相关,VOCs在垂直方向最高能扩散111.5 m,在水平方向最远能扩散452 m。因此,应将修复区域距离源点下风向500 m内设置为重点风险防范区域。(4)该化工污染场地在修复过程中存在健康风险,健康风险的修复阶段变化特征表现为:基坑清挖阶段>异位热脱附阶段>异位化学氧化阶段。其中产生非致癌风险的污染物主要有苯、1,2-二氯乙烷、氯苯、环己烷和1,3-丁二烯,产生致癌风险的污染物主要是1,3-丁二烯。
张恒[6](2021)在《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量桩通过将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桩基相结合的方式,既实现了承担建筑荷载的作用,也满足了建筑物的冷热负荷需求,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在应用中的瓶颈,十分适合我国的国情。然而,在能量桩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换热性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换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还会在桩体内产生热应力,热应力作用于桩基会对其结构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为止,针对能量桩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和热力学特性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能量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此本文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参数对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模型实验方面,搭建了能量桩模型实验台,开展了不同温度荷载、冷热交替循环、不同桩顶荷载和热力耦合作用对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工况增加进口温度与冬季工况降低进口温度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能量桩的换热性能,但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桩基本身的冷热堆积现象,换热量增加幅度会越来越小;夏季工况下并没有产生不可恢复的桩顶沉降,冬季工况下产生了不可恢复的桩基沉降,且进口温度越低,沉降幅度越大;冬夏季工况下,桩身应力均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桩身中部达到最大值。冷热交替循环过程中单位桩深换热量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能量桩在冷热循环作用下会产生不可恢复位移沉降量,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位移沉降量会越来越大;桩端土压力会随着制冷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制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冬夏季工况下,热力耦合作用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桩基的位移沉降;夏季工况下热力耦合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桩身的应力大小;冬季工况下,热力耦合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桩身的应力大小。数值模拟方面,利用多物理场软件COMSOL建立了能量桩的数值模型,探讨了冬夏季工况下桩基长度、桩基直径、桩基材料导热系数、土壤类型、地下水渗流和长周期运行对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桩基的结构参数,当桩基长度与直径越大时,其蓄热(冷)能力更强,使更多的热(冷)量储存在桩体内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能量桩的换热效果,但不可无限制地通过增加桩基长度与直径来提高换热量;冬夏季工况下桩基长度与直径越大,桩顶位移变化越大;夏季工况下,不同桩基长度与直径下的桩身轴力均随着深度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桩基中部附近达到最大值,并且以最大值点为界,桩身轴力在桩基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分布趋势相反:当在桩基上半部分时,桩身轴力随着桩基长度与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当在桩基下半部分时,桩身轴力随着桩基长度与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冬季工况的轴力分布可得到相似规律。对于桩基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加桩基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大幅提升能量桩的换热性能,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位移与轴力。对于不同土壤类型,冬夏季工况下,岩土的单位桩深换热量最大,黏土次之,砂土最小;冬夏季工况下,在同一深度时,被岩土包围的桩身轴力最大,黏土次之,砂土最小。对于地下水渗流,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冬夏季工况的单位桩深换热量增大,桩顶位移变化减小;夏季工况下,桩身轴力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冬季工况下,在桩基上半部分桩身轴力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桩基下半部分,桩身轴力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长周期运行时,随着运行天数的增加,冬夏季工况的单位桩深换热量降低,桩顶位移增大,且在运行结束时产生了不可恢复的位移沉降量;夏季工况下桩身轴力逐渐增大,冬季工况下桩基上半部分的轴力逐渐减小,桩基下半部分的轴力逐渐增加。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能量桩换热性能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便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王鑫[7](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认为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王京[8](2021)在《基于多源SAR数据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及时空分布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水文环境孕育了全球最大的永久冻土区。近年来在温度持续升高和工程活动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呈现出快速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活动层厚度增厚、冻土温度升高等。其中活动层位于永久冻土层上方,它的周期性的冻融过程能引起冻土地表发生季节性的抬升和沉降。另一方面,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改变了冻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而造成铁路路基沉陷及附近热融滑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开展大范围青藏高原和交通走廊沿线冻土形变监测、多年冻土的分布调查及活动层厚度估计研究对于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寒区灾害预防、人类工程设施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但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地貌景观异质性较强,采用常规的监测手段进行冻土研究存在很多缺陷。多源SAR卫星的发射和In SAR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青藏高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数据源和技术支持。本论文利用Sentinel-1A数据、Terra SAR-X数据、ALOS-2 PALSAR-2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形变监测、冻土分布制图及活动层厚度反演研究,旨在为青藏高原冻土区的灾害防护和冻土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超算平台的并行快速分布式散射体和相干散射体的时序In SAR技术(Parallel Fast Distribute Scatterer-Coherent Scatters In SAR,PFDSCSIn SAR),实现整个青藏高原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反演。以TOPS干涉模式250km宽幅的Sentinel-1图像为数据源,针对CSIn SAR技术在青藏高原自然地表存在点目标不足和分布式散射体技术(Distribute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DSI)处理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融合分布式散射体(Distribute Scatterer,DS)来提高青藏高原点目标的密度,并提出DSI并行策略提升DSI算法的计算效率以适合青藏高原大区域形变解算。在DSI处理流程中,提出基于积分图的置信区间方法来提取同质像素点,针对中低分辨率SAR图像存在多种散射机制和最优相位计算迭代耗时问题,采用奇异值分解方估计DS点的最优相位。研究表明,PFDS-CSIn SAR与CSIn SAR技术对比,极大提高了低相干冻土区的干涉图质量并提高了测量点的密度。并行DSI方法将35h完成的整景Sentinel-1数据(4:20多视比)的DSI处理流程时间减少至30min,运行效率提高了近60倍。PFDS-CSIn SAR实验结果显示2018~2019年青藏高原年平均形变速率为-56~56mm/yr。青藏高原冻土形变与活动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呈现出弱相关关系,与年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强相关关系。(2)提出了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的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和基于In SAR时序形变量冻土分布制图的新方法,实现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冻土冻融过程的形变监测和冻土分布制图。以TOPS干涉模式250km宽幅的Sentinel-1图像和ERA5-Interim再分析的日空气温度为数据源,针对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PSI)技术应用于青藏铁路沿线形变监测过程中存在的PS点(Persistent Scatterer)不足和形变模型适用性等问题,本研究融合分布式散射体并构建基于归一化的冻融指数的季节性形变模型来对青藏铁路沿线冻土的季节性形变进行求解。在DSI处理流程中提出基于初始数据块协方差矩阵Shapiro–Wilk W检验的同质像素点提取方法,使用稳健的M-estimator估计方法估计初始协方差矩阵。在最优相位估计中采用Phase Linking方法对最大似然估计算法进行求解,同时为了加快迭代求解速度,提出基于EMI(Eigendecomposition-based Maximum-likelihoodestimator)方法的初始解作为迭代的初始条件,进而提升最优相位求解速度和精度。基于上述求解的季节性形变量、时序形变量和日空气温度数据,分析青藏铁路沿线不同地区的冻融过程。最后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对In SAR时序形变量做预处理并利用非监督ISODATA分类方法进行冻土分布制图。实验结果表明:2017/03/16~2020/03/24期间研究区季节性振幅范围为-70~20mm/yr,LOS形变速率范围为-40.0~20.0mm/yr。青藏铁路沿线10公里缓冲区的季节性形变范围为-50~10mm/yr。沉降区域较大的路段集中在格尔木至西大滩、不冻泉至可可西里、五道梁至北麓河、风火山至乌丽、沱沱河至雁石坪、唐古拉山至安多、那曲至当雄、羊八井至拉萨。经验证,In SAR时序测量值与四个地点的水准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1、0.89、0.83。此外,基于日空气温度数据和时序形变量变化发现青藏铁路沿线不同地区冻土的冻融循环时间不同。基于时序In SAR形变量冻土分类结果将冻土区分类为永久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和退化永久冻土区,分类结果与赵林等人冻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3)基于多源SAR数据分析永久冻土区不同地貌景观冻土冻融过程的形变,并提出基于分层土壤含水量和分层土壤孔隙度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实现北麓河地区不同地貌景观冻土的活动层厚度的反演。以Sentinel-1数据、Terra SAR-X数据、ALOS-2 PALSAR-2数据为数据源,针对北麓河地区冻土分布异质性强且地貌类型复杂等问题,提出基于分层土壤含水量和分层土壤孔隙度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并构建季节性形变模型与新小基线集(New Small baseline Subsets,NSBAS)集成的方法流程,获得了北麓河地区不同地貌景观的季节性形变特征和活动层厚度,并分析不同传感器反演的形变和活动层厚度,探索多源SAR数据在永久冻土区冻融过程形变和活动层厚度反演的适用性和差异性。多源SAR数据形变结果表明季节性形变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热融湖周围,辫状河平原、盆地地区、冰川的季节性径流地区以及河漫滩地区。Sentinel-1和ALOS-2 PALSAR-2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季节性形变量的形变趋势较为一致,但是线性形变速率存在较大的差别。Sentinel-1与Terra SAR-X数据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季节性形变和线性形变速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84。三种传感器形变结果显示北麓河地区6个典型地物的季节性形变趋势一致。高寒草甸和河漫滩地区的季节性形变高于高寒荒漠和裸地区。结合北麓河地区日气温数据、土壤含水量、GPR数据发现冻土形变与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活动层厚度具有重要关系。三种传感器反演活动层厚度结果范围分别为0.3~4.23m、0.3~4.04m、0.3~4.54m,且不同地貌景观的活动层厚度差异明显。三种传感器反演活动层厚度与与探地雷达实测数据对比,可发现ALOS-2 PALSAR-2数据反演的活动层厚度在不同地貌景观区域的相关性最好,分别为0.87、0.78、0.89、0.80。Terra SAR-X数据和Sentinel-1在河漫滩地区反演的活动层厚度相关性较差,分别为0.59和0.63。本文提出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为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反演提供了有效方案。
赵悦[9](2021)在《长期气候变化下高温多年冻土融化渗透和地面沉降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拉斯加温度变暖的速度高于美国其他地区,导致大部分地区的生长季节增加,积雪覆盖季节缩短。过去的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会导致多年冻土退化,对道路、机场和管道等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造成广泛影响,并威胁其在寒冷地区的安全运行。在广泛存在的不稳定高温冻土区域,这类问题尤其严重。因此本研究试图评估气候变化对高温多年冻土热状态的影响以及其对基础设施的潜在影响。本文选取阿拉斯加Bethel区域的一条高速公路作为研究地点,该高速公路位于阿拉斯加西部高温冻土区。本研究利用气候模式比较项目第五阶段(CMIP5)的31个气候模型,对近地面气温的变化进行了预测。根据气温预测结果评估了空气冻融指数,设计空气冻融指数,并与历史空气冻融指数进行比较。同时选定了两个代表性土壤剖面(富冰和贫冰剖面),分别建立热模型,用于评估多年高温冻土的退化进程。热模型共包括三种温度情景(即平均、高温和低温)和两种不同的地面覆盖物(即沥青路面,苔原和植被路面)。通过热模型得出的预测数值,讨论了高温多年冻土融雪渗透和沉降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存在的潜在影响。气温预测结果显示出该区域温度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融雪渗透值和沉降量稳步增加。热模型结果表明,高温多年冻土的融化渗透和沉降主要取决于气候变化,地表覆盖条件和热力学性质。富冰和贫冰剖面预测值之间将出现显着的差异性沉降,从而对已建基础设施(如地下公共设施、道路、建筑物和桥梁等)产生重大影响。
许元厅[10](2021)在《城市地表热环境多尺度动态监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城市热环境动态观测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通过遥感技术实现城市空间热环境大尺度观测成为可能。传统的ASTER、MODIS和Landsat等卫星传感器可以以30米至1千米的空间分辨率捕捉地表温度。但是,这种空间分辨率不能在精细尺度上反映城市空间的热特征。此外,这类卫星传感器的重访周期长,导致遥感影像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也不高。因此,这些方法不足以评估城市地表温度全天变化或在小尺度上捕捉城市地表温度的空间异质性。而无人机具有按需飞行,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是一种能够应对这一挑战的新技术。本研究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某中型城市社区为研究区域,使用DJI Matrice 210四旋翼无人机搭载Zenmuse XT2热红外相机实现研究区大尺度热环境观测;利用自主开发的地表热环境监测节点实现研究区小尺度热环境观测;探讨了无人机热红外遥感在地表温度连续观测、城市地表热径流分析的可行性;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方法,对无人机影像进行了大范围的拼接,从宏观上大面积可视化了研究区内的地表温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晴朗的夏季昼间观测日,无人机观测的温度值和地面原位测量值的拟合优度在早晨到正午时间段为R2=0.73,正午时间段为R2=0.83,正午到晚上时间段R2=0.85,各时间段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拟合优度。在晴朗的夏季夜间,无人机观测的温度值和地面原位测量值的拟合优度为R2=0.45,除3:16AM和5:16AM以外,在其它时间段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拟合优度,当无人机用于在夜间的观测时,精度明显下降。在夏季降雨天,共观测到了两次晴天降雨事件。第一次降雨事件中无人机观测的温度值和地面原位测量值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2=0.94和R2=0.91。该降雨天气模型是所有观测中最优的。第二次降雨事件的R2分别为R2=0.067和R2=0.76。得出结论,当无人机用于降雨之前的观测研究时,可能会受到云层涌入的影响,从而导致观测结果不准确。此外,还使用无人机携带热红外镜头对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下垫面的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晴天早晨到正午时间段,无人机高估了一些地表覆盖类型的温度。具体表现为:水泥地面的温度被无人机高估了1℃,沥青地面的温度只相差了0.04℃,1号湖泊和3号湖泊的表面水温分别被无人机高估了1.3℃和2℃,2号湖泊的温度则几乎相等,草地下垫面的温度被无人机高估了3.6℃。正午时间段的无人机观测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差异最小,建议运用无人机观测地表温度的研究选择在正午观测。正午到下午时间段,云层的涌入会造成无人机观测的不准确,无人机往往是低估了地表温度。在正午,两种观测方式观测到的温差最大(12.5℃)。但是在夜间草地下垫面的温差在2℃以内。在夜间无论是观测数据的标准差,还是两种观测方式的温度差异都较小(0.1-2℃)。在对晴天降雨事件的观测研究中发现,在晴天降雨后,降雨形成的热径流在降雨后约10分钟左右与硬面下垫面迅速达到热平衡状态。降雨前,湖水吸收热辐射,水温较高;降雨开始时,雨水的温度低于湖泊的温度,对湖泊有降温作用;在降雨中期,形成径流,径流温度高于湖泊表面水温,因此湖泊温度上升。研究区内地表热径流确实对湖泊表面水温存在升温现象。
二、土壤升温威胁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升温威胁建筑物(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内容与趋势 |
1.2.1 室外热环境及风环境研究 |
1.2.2 计算机模拟研究 |
1.2.3 用地属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及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2.2.1 气象数据采集 |
2.2.2 监测程序与结果处理 |
2.2.3 正射影像图采集 |
2.3 微气候环境模拟方法 |
2.3.1 软件选择 |
2.3.2 软件特点 |
2.3.3 软件模拟方法 |
2.4 微气候环境评价指标 |
2.4.1 模拟精度评价 |
2.4.2 热环境相关评价指标 |
2.5 室外热舒适影响因素 |
3 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分析 |
3.1 城市热环境问题 |
3.1.1 城市热岛效应 |
3.1.2 城市风场效应 |
3.1.3 影响因素 |
3.2 街区典型空间热岛效应分析 |
3.2.1 研究范围 |
3.2.2 数据获取及基本原理 |
3.2.3 反演结果与分析 |
3.3 典型空间街区尺度形态特征 |
3.3.1 局地气候区分类 |
3.3.2 局地气候区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
3.4 街区尺度热环境物理因素实测调研及典型点位选取 |
3.4.1 街区尺度热环境物理因素实测调研 |
3.4.2 商业用地热环境分析 |
3.4.3 居住用地热环境分析 |
3.4.4 广场用地热环境分析 |
3.4.5 教育用地热环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街区典型空间点位的模拟与验证 |
4.1 典型空间模拟点位确认 |
4.1.1 基于地块现存数量评价 |
4.1.2 基于温度数据评价 |
4.1.3 确定典型点位 |
4.2 广场用地典型点位 |
4.2.1 典型点位模拟 |
4.2.2 典型点位验证 |
4.2.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
4.3 教育用地典型点位 |
4.3.1 典型点位模拟 |
4.3.2 典型点位验证 |
4.3.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
4.4 商业用地典型点位 |
4.4.1 典型点位模拟 |
4.4.2 典型点位验证 |
4.4.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
4.5 居住用地典型点位 |
4.5.1 典型点位模拟 |
4.5.2 典型点位验证 |
4.5.3 典型点位室外热环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健康舒适热环境营造 |
5.1 室外热环境影响因素探究 |
5.1.1 广场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
5.1.2 教育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
5.1.3 商业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
5.1.4 居住用地室外热舒适度评价 |
5.2 室外物理要素与热舒适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1 广场用地相关性分析 |
5.2.2 教育用地相关性分析 |
5.2.3 商业用地相关性分析 |
5.2.4 居住用地相关性分析 |
5.3 舒适街区室外热环境营造策略 |
5.4 优化策略应用 |
5.4.1 广场用地A |
5.4.2 教育用地C |
5.4.3 商业用地F |
5.4.4 居住用地H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WRF的未来(2050s)城市气候预测及适应性规划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趋势 |
1.1.2 城市热岛效应 |
1.1.3 大连城市现状及气候特征 |
1.1.4 大连未来城市发展与气候变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城市发展与城市气候 |
1.2.2 城市高温热浪风险 |
1.2.3 全球尺度气候模拟 |
1.2.4 区域尺度气候模拟 |
1.2.5 城市气候风险应对策略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城市气候数值模拟方法 |
2.1 模拟资源 |
2.2 研究过程 |
2.3 模型设置 |
2.4 边界条件 |
2.4.1 地形和土地利用数据 |
2.4.2 气象数据 |
2.4.3 物理方案 |
2.4.4 城市形态参数和人为热 |
2.5 WRF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2.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5.2 数据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气候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1 数值模拟结果处理 |
3.2 温度场数值提取分析 |
3.2.1 典型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典型月平均温度增长趋势 |
3.2.3 典型月平均温度均值与极值分析 |
3.3 未来高温热浪风险评估 |
3.3.1 高温热浪灾害日数 |
3.3.2 暴露度空间分布图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市热浪风险的规划应对策略 |
4.1 城市规划应对热浪风险措施 |
4.2 城市设计应对热浪风险措施 |
4.2.1 主城区适应性规划设计策略 |
4.2.2 重点区域研究范围概况 |
4.2.3 街道空间布局 |
4.2.4 建筑设计策略 |
4.2.5 调整下垫面材质 |
4.2.6 城市降温设计 |
4.2.7 城市遮阳设计 |
4.2.8 立体绿化设计 |
4.3 城市管理应对热浪风险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极地多环芳烃和有机氯污染物分布特征、源解析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特性 |
1.2 多环芳烃的性质、来源与解析 |
1.2.1 多环芳烃简介和理化性质 |
1.2.2 多环芳烃来源 |
1.2.3 多环芳烃源解析方法 |
1.3 有机氯农药的性质、来源与解析 |
1.3.1 有机氯农药简介及特性 |
1.3.2 六六六 |
1.3.3 滴滴涕 |
1.4 极地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雷岛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源解析和风险评价 |
2.1 引言 |
2.2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分布、来源及年际变化 |
2.4.1.1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分布特征 |
2.4.1.2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组成特征 |
2.4.1.3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源解析 |
2.4.1.4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
2.4.1.5 2020 年南极地区PAHs的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 |
2.4.2 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OCPs的分布、来源及年际变化 |
2.4.2.1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OCPs的分布特征 |
2.4.2.2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的组成及源解析 |
2.4.2.3 2019 年南极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的生态风险评价 |
2.4.2.4 2020 年南极地区OCPs的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 |
2.4.2.5 南极地区PAHs和 OCPs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雷岛生物样品中PAHs的含量与分布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南极地区生物样品中PAHs的含量分布 |
3.3.2 南极地区生物样品中PAHs的组成特征 |
3.3.3 南极鱼体不同组织部位中PAHs的差异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土壤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源解析及风险评价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与分布 |
4.4.1.1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分布特征 |
4.4.1.2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组成特征 |
4.4.1.3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源解析 |
4.4.1.4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
4.4.2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OCPs的含量与分布 |
4.4.2.1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OCPs的分布特征 |
4.4.2.2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HCHs的组成与来源 |
4.4.2.3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DDTs的组成与来源 |
4.4.2.4 北极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OCPs的生态风险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地下水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空间开发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
1.1 工程问题 |
1.1.1 地下水水压力 |
1.1.2 地下水浮力 |
1.1.3 地表变形及沉降 |
1.1.4 特殊岩土体性能劣化 |
1.1.5 地下结构腐蚀 |
1.1.6 地震震害 |
1.2 生态环境问题 |
1.2.1 地下水污染 |
1.2.2 城市热岛效应 |
2 问题与展望 |
3 结论 |
(5)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VOCs释放特征、扩散规律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OCs的危害与来源 |
1.2.2 大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 |
1.2.3 化工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二次风险 |
1.2.4 VOCs采集分析方法 |
1.2.5 来源解析方法 |
1.2.6 污染物扩散模型 |
1.2.7 VOCs健康风险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化工污染场地概况 |
2.1.1 化工污染场地基本情况 |
2.1.2 化工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
2.1.3 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空气二次风险 |
2.2 VOCs采样方案 |
2.2.1 基坑清挖阶段VOCs采样方案 |
2.2.2 异位化学氧化阶段VOCs采样方案 |
2.2.3 异位热脱附阶段VOCs采样方案 |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3.1 样品采集方法 |
2.3.2 苏玛罐的清洗与检查 |
2.3.3 样品分析方法 |
2.3.4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3.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2.4 来源解析方法 |
2.5 VOCs扩散数值模拟方法 |
2.5.1 CFD模型简介 |
2.5.2 建模与参数设置 |
2.6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2.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2.6.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参数选取 |
第三章 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VOCs释放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 基坑清挖阶段VOCs释放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1 不同时期场地中心VOCs污染水平及组成 |
3.1.2 不同区域VOCs污染水平及组成 |
3.1.3 强化监测阶段VOCs污染水平及组成 |
3.1.4 VOCs来源分析 |
3.2 异位化学氧化阶段VOCs释放特征及来源分析 |
3.2.1 异位化学氧化阶段VOCs污染水平及组成 |
3.2.2 VOCs来源分析 |
3.3 异位热脱附阶段VOCs释放特征及来源分析 |
3.3.1 异位热脱附阶段VOCs污染水平及组成 |
3.3.2 VOCs来源分析 |
3.4 不同阶段环境空气中VOCs的浓度与组成对比 |
3.5 室外不同区域环境空气中VOCs的浓度与组成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VOCs扩散规律与健康风险评价 |
4.1 现场实测VOCs扩散规律 |
4.2 模型模拟VOCs扩散规律 |
4.2.1 VOCs水平方向扩散规律 |
4.2.2 VOCs垂直方向扩散规律 |
4.3 安全区域划分 |
4.4 健康风险评价 |
4.4.1 基坑清挖阶段健康风险评价 |
4.4.2 异位化学氧化阶段健康风险评价 |
4.4.3 异位热脱附阶段健康风险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量桩换热性能研究 |
1.2.2 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研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结构 |
第2章 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 |
2.1 能量桩工作机理 |
2.2 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评价指标 |
2.2.1 单位桩深换热量 |
2.2.2 过余温度 |
2.2.3 轴力 |
2.2.4 桩侧摩擦力 |
2.2.5 位移 |
2.3 能量桩实际运行性能的影响参数 |
2.3.1 结构参数 |
2.3.2 运行参数 |
2.3.3 环境参数 |
2.3.4 其他参数 |
2.4 能量桩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台简介 |
3.1.1 实验系统原理及组成 |
3.1.2 实验装置及仪表 |
3.1.3 测点布置 |
3.2 实验工况 |
3.3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3.3.1 实验数据处理 |
3.3.2 实验误差分析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温度荷载的影响 |
3.4.2 冷热荷载交替循环的影响 |
3.4.3 桩顶荷载的影响 |
3.4.4 热力耦合作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量桩的数值模型 |
4.1 COMSOLMultiphysics软件简介 |
4.2 物理模型 |
4.3 数学模型 |
4.4 定解条件 |
4.4.1 温度场 |
4.4.2 力学场 |
4.5 网格划分及独立性验证 |
4.5.1 网格划分 |
4.5.2 独立性验证 |
4.6 模型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 |
5.1 COMSOL运行参数设定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桩基长度的影响 |
5.2.2 桩基直径的影响 |
5.2.3 桩基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
5.2.4 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 |
5.2.5 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
5.2.6 长周期运行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概念界定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
1.地形地貌 |
2.气候 |
3.水资源 |
(二)主要生态问题 |
1.土地沙漠化 |
2.土壤盐碱化 |
3.环境污染加剧 |
4.水土流失加剧 |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
1.脆弱的生态环境 |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基于多源SAR数据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及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青藏高原冻土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
1.2.3 青藏高原交通工程沿线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
1.2.4 青藏高原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研究现状 |
1.2.5 青藏高原冻土分布研究现状 |
1.2.6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青藏高原形变和活动层厚度反演InSAR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形变反演InSAR技术 |
2.2.1 永久散射体技术 |
2.2.2 分布式散射体技术 |
2.3 青藏高原冻土InSAR形变模型 |
2.4 基于InSAR技术的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 |
2.4.1 基于季节性形变量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 |
2.4.2 基于热传导定律的活动层厚度反演 |
2.4.3 基于MT-InSAR形变和多维土壤水分分布的活动层厚度反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超算平台PFDS-CSInSAR技术青藏高原形变反演 |
3.1 引言 |
3.2 PFDS-CSInSAR技术 |
3.2.1 Sentinel-1 数据预处理和干涉流程 |
3.2.2 CSI处理 |
3.2.3 DSI处理 |
3.2.4 DSI并行策略 |
3.2.5 时序InSAR流程 |
3.2.6 多轨InSAR形变结果拼接 |
3.3 青藏高原介绍 |
3.4 实验数据集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DSI处理结果 |
3.5.2 青藏高原形变速率结果图 |
3.5.3 青藏高原形变速率成因分析 |
3.5.4 并行DSI处理效率分析 |
3.6 实验结果对比与验证 |
3.6.1 PFDS-CSIn SAR与 CSIn SAR结果对比 |
3.6.2 部分区域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冻融过程形变监测及冻土分类 |
4.1 引言 |
4.2 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 |
4.2.1 青藏高原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 |
4.2.2 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的时序解算部分 |
4.3 基于季节性形变模型时序形变结果冻土分类方法 |
4.4 研究区和数据集介绍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青藏铁路沿线自适应分布式散射体技术结果与分析 |
4.5.2 Sentinel-1 数据青藏铁路沿线季节性形变结果 |
4.5.3 青藏铁路沿线季节性形变结果区域性分析 |
4.5.4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分类制图结果与分析 |
4.6 青藏铁路沿线结果对比与验证 |
4.6.1 青藏铁路沿线形变结果与NSBAS技术对比 |
4.6.2 青藏铁路沿线水准数据验证 |
4.6.3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分类结果野外采样点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源SAR数据冻土冻融过程及活动层厚度时空分析 |
5.1 引言 |
5.2 NSBAS 技术和活动层厚度反演模型 |
5.2.1 NSBAS技术 |
5.2.2 基于NSBAS技术季节性形变活动层厚度反演模型 |
5.3 研究区和实验数据介绍 |
5.3.1 研究区 |
5.3.2 数据源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多源SAR数据形变参数估计结果与时空分析 |
5.4.2 北麓河地区形变结果分析 |
5.4.3 北麓河地区活动层厚度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长期气候变化下高温多年冻土融化渗透和地面沉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多年冻土的定义及阿拉斯加冻土的分布 |
2.2 阿拉斯加气候变暖 |
2.3 气候变暖对冻土的影响 |
2.3.1 地表变化 |
2.3.2 冻土暖化 |
2.3.3 冻土退化 |
2.4 冻土融化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区和气候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历史气候分析 |
3.2.1 温度 |
3.2.2 降水 |
3.2.3 风速 |
3.3 气候预测 |
3.3.1 CMIP5 模型 |
3.3.2 典型浓度路径 |
3.3.3 近地表空气温度预测 |
3.3.4 历史和预测冻融指数 |
3.3.5 设计冻融指数 |
3.4 小结 |
第4章 土壤剖面性质及热模型模拟 |
4.1 土壤剖面 |
4.2 热力学参数 |
4.2.1 导热系数 |
4.2.2 容积热容量 |
4.2.3 热扩散系数 |
4.3 N-factors |
4.4 Temp/W模型 |
4.4.1 模型设置 |
4.4.2 数据输出 |
4.5 模型校验 |
4.6 小结 |
第5章 融化渗透及地面沉降的预测与评估 |
5.1 融化渗透 |
5.1.1 富冰剖面的融化渗透 |
5.1.2 贫冰剖面的融化渗透 |
5.1.3 不同地表条件和土壤剖面下融化渗透的比较 |
5.2 融化应变预测 |
5.3 融化沉降 |
5.3.1 富冰剖面的融化沉降 |
5.3.2 贫冰剖面的融化沉降 |
5.3.3 富冰剖面和贫冰剖面融化沉降的比较 |
5.4 对基础设施的潜在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城市地表热环境多尺度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问题及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问题及重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 |
2.2 实验区选取 |
2.3 地表热环境监测节点布设 |
2.4 无人机对地观测航线规划 |
2.5 数据预处理 |
2.5.1 无人机热红外图像数据预处理 |
2.5.2 地面观测温度数据预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机对地观测影像的拼接 |
3.1 无人机图像拼接 |
3.2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 |
3.3 图像特征点匹配实验 |
3.4 图像空间几何变换模型 |
3.5 图像融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地表温度观测验证 |
4.1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4.1.1 拟合优度 |
4.1.2 均方根误差分析 |
4.2 地表温度观测精度验证 |
4.2.1 昼间观测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分析 |
4.2.2 夜间观测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3 晴天天气条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分析 |
4.2.4 降雨天气条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分析 |
第5章 地表温度变化和热径流分析 |
5.1 微观尺度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1.1 昼间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1.2 夜间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1.3 雨前雨后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2 宏观尺度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2.1 昼间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2.2 夜间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2.3 雨前雨后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
5.3 下垫面对地表径流温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土壤升温威胁建筑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D]. 李宗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WRF的未来(2050s)城市气候预测及适应性规划策略[D]. 南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极地多环芳烃和有机氯污染物分布特征、源解析及风险评价[D]. 刘昂.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地下水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约及机理[J]. 顾鸿宇,许东,李丹,刘港,鲁成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16)
- [5]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VOCs释放特征、扩散规律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 马红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能量桩换热性能及热力学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张恒. 扬州大学, 2021
- [7]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多源SAR数据青藏高原冻土冻融过程及时空分布研究[D]. 王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9]长期气候变化下高温多年冻土融化渗透和地面沉降评估[D]. 赵悦.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城市地表热环境多尺度动态监测研究[D]. 许元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