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重新定位农业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萌[1](2020)在《改革开放前后农业机械化目标的冲刺与调整》文中研究说明农业集体化时期,"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全国为之奋斗的指令性目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时间的迫近,1978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发起了对这一目标的最后冲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加大农业机械的投资与管理、设立全盘机械化试点、改造农机工业等措施,加快发展速度。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经济领域全面拨乱反正,持续了20多年的农业机械化目标随着经济建设思想的转变,而逐步被动摇和放弃。经过一番努力后,农业机械化放弃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开始立足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规划,走上比较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王罗方,唐叶,吴明亮,王新宇[2](2020)在《疫情影响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政府支撑模式研究——后疫情时代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途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初突然大规模暴发至今仍在全球流行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必将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政府支持模式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对就疫情影响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后疫情时代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模式提出相应建议。
王平[3](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米明伟[4](2019)在《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机械属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其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要素之一。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科技集中度越来越高,而农业机械正是承载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的出现是对于人类劳动能力的延伸,使农业生产突破了生产运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局限,在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发展等级、发展水平。欧美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农机总动力达10亿千瓦,农机工业产值达4500亿元,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机生产制造、质量效率、机械化程度、营销策略、服务理念、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源于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生产力水平还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当前急需逐步推进和落实农业机械化,运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推动农业发展,并逐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但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调结构、转方式不断深入,农机行业面临着生存压力和行业大洗牌。本文以企业营销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对影响黑龙江农机公司(农机流通销售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机公司当前拥有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详细刻画后,提出了4C营销理论指导下黑龙江省农机公司的营销策略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为黑龙江省农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刘明辉[5](2019)在《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优先”是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抓手,对我国经济取得瞩目成就举足轻重。但是,城市集聚绝大多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光鲜背景下,也诱发了农村产业空心化、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农村从业人员女性化、农村环境治理无序化等系列“乡村病”。因此,城乡融合、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执本之举,亟待推进。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在多数时间处在分离状态。城乡统筹的发展路线在我国肇始于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强调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扭转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局面,补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对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其中,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城乡关系演变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数亿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加之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渐趋衰退、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以及农业生产的立体式污染等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冲击,构成了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极大挑战。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收益、破解农民增收困境以及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当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冲击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新一轮的新信息、新技术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产业融合已成为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向好,尤其是第二产业对农业的中间投入已有较大提升。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脱节、要素链脱钩、利益链不完善、融资难度大、税收支持力度不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严重束缚了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整体上看,产业融合链的断裂或融合体制的脆弱多可归结于市场、政府和经营主体三个层面。因此,本文在城乡关系演变背景下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我国走出传统产业分工、剥离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作为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并据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界定了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并据此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部分。基于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剖析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配置、主体功能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第三章构建“政府”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将政府支持和制度供给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概括为资源补充机制、信号传递机制、资源重置机制,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支持、产业确认与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第四章着重从“市场”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要素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可分解为要素流动瓶颈、要素集聚功能、交易成本等方面。第五章是从“经营主体”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主要通过竞争或合作博弈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表现为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密切利益链接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等。第六章厘清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历史经验,并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置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刻画了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事实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本文构建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七章是本文的实证检验部分。按照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设计变量、构建模型、整理数据、实证估计,本文得出了针对“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结论。第八章是国际经验借鉴部分,本文分析了日本、韩国、法国、荷兰、美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经验性事实,并从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分析了五个国家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第九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从本文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同时总结提炼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互动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五个结论。第一,政府的制度供给与政策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传递机制、资源补充机制与资源重置机制是政府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渠道,具体表现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权确认与保护以及创新金融支持等方式。第二,要素市场扭曲是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仍然滞后,诸多体制性障碍严重束缚了要素平等进入市场的程度,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信息机制的扭曲导致要素流动受阻、要素集聚受限、交易成本企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三,经营主体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博弈推动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主体面对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约束,从而经营主体采取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市场应对能力以及构建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四,我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政府、要素市场与经营主体等多方面着手。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本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中,可以看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并要大力促进竞争有效的要素市场形成,打破城乡之间的地区分割、完善市场作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巩固经营主体地位、强化经营主体功能,以及加速技术创新等。第五,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存在双向效应。城乡关系的分离、对立与阻隔会导致要素市场分割,进而导致要素市场机制扭曲,引发要素流动受阻,制约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由于缺乏新要素和新动能的注入,城乡融合发展则难以实现。随着城乡关系逐渐走向融合阶段,城乡产业开始趋于联动发展,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互动补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逐渐加速推进。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引导城市地区的资源和要素流向农村地区,开发并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产业空间、提升城乡经济融合程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基础上发现“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理论阐释和实践检验分析中探寻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城乡关系演变背景的梳理,本文提出“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理论及农业发展理论;第二,细化与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本文从政府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市场配置、经营主体功能三个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视角给出进一步的理论解释;第三,研究方法上的改进。本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计量模型的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部分,本文运用政策评估方法(PSM-DID)以及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方法上的改进。
王元[6](2017)在《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经营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湖南双峰农业机械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从三个层面对国内外农机制造业现状及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在介绍了双峰农业机械制造产业的现状前提下,分析了双峰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对于区域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得出双峰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在产业集群、技术、配套制度、区域品牌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区位原因人才、融资、企业规模都受到限制。而目前我国农机产业面临政策支持、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成套技术空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国际经济增长趋缓、科技更新速度加快的压力。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双峰县的战略目标和现实情况,本文从产业定位、科技创新、市场拓展、人力资源开发、产业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张大伟[7](2017)在《集体化时期的“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以山西模范村贾家庄为例》文中认为农业为国之根本,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均需要以农业为支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农业历经战争摧残,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经济建设的困境,首先就需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由此在1949年之后,国家开始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并且把农业技术变革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的突破口,在技术变革这一进程中则主要以农具改良、推广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化为主要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汾阳县贾家庄村在国家开展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根据自身自然与经济条件开展了经济制度和农业技术变革。并在1965年被誉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十杆旗之一,成为集体化时期乡村农业技术实践较为典型而且值得关注一个个案。贾家庄村在推行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随着技术变革要素介入农业生产过程的同时,技术通过农业生产逐渐内化于农村社会中,并成为突破传统因素的有力手段。技术的介入打破了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传统模式,制度变革的不断进行和技术革新的发展,对集体化时期的乡村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促使乡村社会也随着技术发展的脉络而发生了变迁。“农业机械化”的开展不仅作为一种信号或手段,同时也在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和社会体系。那么既然有“新”,自然也就存在着“旧”。从新中国成立前贾家庄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的确有些“得天独薄”;从社会经济条件而言,贾家庄又有些“悲天悯人”;从农业技术实际发展状况来看,贾家庄又是“古今一辙”。1948年7月获得解放之后,贾家庄村开启了破“旧”立“新”的进程,贾家庄村民在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推动之下,完成土改之后便开始逐步由变工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级级递进发展;但是在这一进程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而出现了盐碱滩地与农业持续发展困局。面对困局和新技术输入他们产生了犹豫和徘徊,因此在解决困局与实践技术变革进程中充满争论。一个新技术或者新工具的出现,谁也无法预知它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却是无法避免的,贾家庄在农业机械化的开展和新型农业机械进入乡村社会之后,农业生产、多种经营、乡村社会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多面性的变化和影响。综观而论,在乡村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是起到决定作用的。因此关注的落脚点最终回归于制度、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这一文本核心,并通过这一核心的思考和论述进而提供一个认识和了解农民、农村、农业的切入点。
师丽娟[8](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惠丽娜[9](2016)在《新疆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政策实施的十二年内国家财政累计投入1200亿元的专项资金,促使农机化水平大力提升,但农机化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变,使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经济发展前沿,也是高端技术的集中区域,乌鲁木齐县作为乌鲁木齐市农业重点区域,其农业机械化的高度普及推动了全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针对乌鲁木齐县现阶段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基于农户视角使用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户对政策实施的满意度。通过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县农机补贴目录更新时间滞后、补贴范围狭窄、补贴资金来源少,发放及时性差等问题。从优化产品目录、加大农机的配套资金投入、严格管控补贴机具价格、重视人才、巩固农机队伍等方面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农机优质优价,加强售后服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这些都为相关部门因地制宜的解决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政策建议,也为未来乌鲁木齐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郭世[10](2015)在《农业机械化在当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重新定位,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论述农业机械化在当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对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中国重新定位农业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重新定位农业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前后农业机械化目标的冲刺与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前夕农业机械化目标的重申 |
二、“决战三年”的政策与措施 |
(一)建立全面农业机械化试点 |
(二)加大对农业机械的管理与投资 |
(三)改组农机工业 |
(四)加强科研工作 |
三、农业机械化目标的调整 |
四、结语 |
(2)疫情影响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政府支撑模式研究——后疫情时代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途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疫情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
1.1 疫情对农机制造业的影响 |
1.2 疫情对农机合作社的影响 |
1.3 疫情对农机推广模式的影响 |
2 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急需解决的问题 |
2.1 中央加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决策尚待切实落地 |
2.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操作办法需要简明扼要 |
2.3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有待做精做细 |
2.4 优质农业设施化未与设施农业机械化整体并推 |
2.5 金融信贷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尚欠落地 |
3 各省应对疫情出台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比对分析 |
4 后疫情时代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3)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采棉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4 技术集成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进步理论 |
2.2.2 技术集成理论 |
2.2.3 快乐植棉理论 |
2.2.4 技术变迁理论 |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
5.1.2 调查问卷设计 |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
8.2 对策建议 |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黑龙江农机公司营销环境及现状分析 |
2.1 黑龙江农机公司营销内部环境分析 |
2.1.1 黑龙江农机公司简介 |
2.1.2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销售情况 |
2.1.3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现状 |
2.1.4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问题 |
2.2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基于PEST分析理论的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环境分析 |
2.3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SWOT分析 |
2.3.1 SWOT各要素的识别与整理 |
2.3.2 SWOT矩阵构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设计 |
3.1 消费者策略 |
3.1.1 找准目标群体 |
3.1.2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 |
3.2 愿意付出的成本策略 |
3.2.1 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
3.2.2 调查消费者心理价格 |
3.2.3 实现第三方支付 |
3.3 便利策略 |
3.3.1 营销渠道策略 |
3.3.2 线上线下策略 |
3.4 沟通策略 |
3.4.1 企业的营销策划 |
3.4.2 顾客体验式沟通 |
3.4.3 多渠道全方位立体传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农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组织管理 |
4.1.1 业务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 |
4.1.2 渠道管理和监督 |
4.1.3 整合营销模式 |
4.2 营销网络建设 |
4.2.1 营销系统建立和经销商选择 |
4.2.2 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 |
4.2.3 经销渠道网络化布局 |
4.3 客户关系建设 |
4.3.1 建立网络社群 |
4.3.2 建立大数据 |
4.3.3 挖掘潜在需求 |
4.4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4.4.1 建立营销培训机制 |
4.4.2 加强终端用户培训 |
4.4.3 完善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
4.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城乡关系 |
1.3.2 城乡关系演变 |
1.3.3 农村产业融合 |
1.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可能的不足 |
2.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
2.1.2 二元经济理论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2.1.4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
2.1.5 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 |
2.2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 |
2.2.1 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 |
2.2.2 要素市场配置 |
2.2.3 经营主体功能 |
2.2.4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的逻辑关系 |
2.3 “三个维度”分析框架的说明 |
3.“政府”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
3.1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关系辨析 |
3.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3.1.2 政府、市场作用下的经营主体 |
3.2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
3.3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分解 |
3.3.1 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 |
3.3.2 基础设施建设 |
3.3.3 公共服务平台 |
3.3.4 创新金融扶持 |
3.3.5 产权确认与保护 |
3.4 小结 |
4.“市场”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
4.1 要素市场机制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4.2 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1 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2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3 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 |
4.2.4 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
4.3 要素市场的竞争机制 |
4.4 要素市场的信息机制 |
4.5 小结 |
5.“经营主体”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
5.1 政府与市场约束下经营主体理性行为分析 |
5.1.1 政府与市场的约束作用 |
5.1.2 双重约束下经营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 |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经营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 |
5.2.1 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2 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3 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4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之间的博弈分析 |
5.2.5 概括性总结 |
5.3 “经营主体”行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5.4 小结 |
6.中国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6.1 中国城乡关系与农村产业融合进程 |
6.1.1 典型事实 |
6.1.2 阶段划分 |
6.1.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阐释 |
6.1.4 概括性总结 |
6.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2.1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典型事实 |
6.2.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6.2.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
6.2.4 概括性总结 |
6.3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3.1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典型事实 |
6.3.2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6.3.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
6.3.4 概括性总结 |
6.4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6.4.1 城乡一体化阶段的典型事实 |
6.4.2 城乡一体化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6.4.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
6.4.4 概括性总结 |
6.5 小结 |
7.“政府、市场、经营主体”维度的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证检验 |
7.1 理论推导 |
7.1.1 两种极端情境的考察 |
7.1.2 一般情境考察 |
7.1.3 农业生产的考察 |
7.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 |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3.1 政府干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7.3.2 市场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7.3.3 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7.4 小结 |
8.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8.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1.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1.2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1.3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2.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2.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2.3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3.1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3.2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3.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4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4.1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4.2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4.3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5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
8.5.1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
8.5.2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
8.5.3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
8.6 小结 |
9.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 |
9.2.2 大力促进竞争有效要素市场形成 |
9.2.3 强化经营主体地位,优化经营主体功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机制造业技术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机制造业管理决策的相关研究 |
1.3.4 农机制造业政策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5 简要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国内外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1 国际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1 国际农机制造业现状 |
2.1.2 国际农机制造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1 我国农机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
2.2.2 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趋势 |
2.3 湖南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2.3.1 湖南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 |
2.3.2 湖南省农机制造业发展趋势 |
第3章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
3.1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1 农机制造业总产值持续较快增长 |
3.1.2 农机制造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增大 |
3.1.3 农机制造产业投资增速加快 |
3.2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必要性分析 |
3.2.1 有利于保障湖南省农业现代化顺利实施 |
3.2.2 有利于推动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 |
3.2.3 有利于推动娄底市经济转型 |
3.2.4 有利于推动双峰县县域经济发展 |
第4章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SWOT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
4.1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优势和劣势分析(SW) |
4.1.1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优势分析 |
4.1.2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劣势分析 |
4.2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机会与威胁分析(OT) |
4.2.1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机会分析 |
4.2.2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威胁分析 |
4.3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SWOT总体分析 |
4.4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
4.4.1 产业定位落后 |
4.4.2 创新路径不明 |
4.4.3 营销渠道老化 |
4.4.4 难以引入人才 |
第5章 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对策 |
5.1 产业定位对策 |
5.1.1 针对需求优化产品结构 |
5.1.2 融入产业链形成企业梯队 |
5.1.3 推动集聚构建产业优势 |
5.2 科技创新对策 |
5.2.1 明确关键技术指导创新方向 |
5.2.2 推动技术改造夯实创新基础 |
5.2.3 运用信息手段提高创新能力 |
5.2.4 构建创新体系保障创新动力 |
5.3 市场拓展对策 |
5.3.1 聚焦本地市场稳步扩展 |
5.3.2 完善渠道网络提升服务水平 |
5.3.3 提升营销意识探索新型模式 |
5.3.4 强化品质塑造优势品牌 |
5.4 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
5.4.1 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
5.4.2 完善优胜劣汰的人才激励机制 |
5.4.3 构建不同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 |
5.5 产业服务对策 |
5.5.1 给予产业高效灵活的政策支持 |
5.5.2 多途径引入产业发展资金 |
5.5.3 整合区域资源为产业服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集体化时期的“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以山西模范村贾家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 资料来源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农业技术 |
一、贾家庄村概况 |
(一) 地理区域 |
(二) 经济社会 |
二、农业技术概况 |
(一) 传统农业技术 |
(二) 农具与田间管理 |
第二章 制度建设与农业技术选择 |
一、农业生产制度的嬗变 |
(一) 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的解体 |
(二) 集体化制度的建立 |
二、农业技术的选择 |
(一) 盐碱地改良与农业生产 |
(二) 劳力困境下的技术抉择 |
第三章 贾家庄村与农业机械化 |
一、贾家庄村革新之路 |
(一) 农业机械化道路之争 |
(二)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二、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建设与发展 |
(一) 人才培养与农业机械化 |
(二) 资金投入与农业机械化 |
第四章 “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
一、机械化与农村生产 |
(一) “机械化”与粮食生产 |
(二) “机械化”与多种经营 |
二、机械化与农村社会 |
(一) “机械化”与妇女生活 |
(二)“机械化”与乡村建设 |
三、“机械化”与乡村“博弈” |
(一) “机械化”与“反行为” |
(二)“机械化”与传统行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新疆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3章 新疆及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 |
3.1 新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背景 |
3.2 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调查 |
第4章 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农户满意度调查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4.2 调查对象的选取和特征 |
4.3 调查的主要内容 |
4.4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选取 |
4.5 调查结论 |
第5章 乌鲁木齐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5.1 补贴产品目录存在局限性 |
5.2 农机购置的资金来源较少、发放的及时性有待提高 |
5.3 农机买卖价格虚高及缺乏售后服务意识 |
第6章 国内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做法 |
6.1 部分发达国家的基本做法 |
6.2 国内部分农业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做法 |
6.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业机械化在当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机械化概述 |
2 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当代农业的有效力量 |
2.1 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建设条件得以改善 |
2.2 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及应用 |
2.3 农业机械化可促使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显着的变化 |
2.4 农业机械化为建设新型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
3 结语 |
四、中国重新定位农业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前后农业机械化目标的冲刺与调整[J]. 李萌萌.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05)
- [2]疫情影响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政府支撑模式研究——后疫情时代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途径选择[J]. 王罗方,唐叶,吴明亮,王新宇. 农业工程与装备, 2020(01)
- [3]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4]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米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D]. 刘明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6]双峰县农机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元.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7]集体化时期的“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以山西模范村贾家庄为例[D]. 张大伟. 山西大学, 2017(03)
- [8]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9]新疆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调查研究[D]. 惠丽娜.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10]农业机械化在当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J]. 郭世. 北京农业, 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