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燃油锅炉经济运行水平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韩广俊[1](2020)在《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船用辅锅炉主要用于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船舶,是船舶动力装置中最早实现自动控制的设备之一,锅炉的自动控制是锅炉发展的趋势,如何设计出一个合理、高效的自动控制系统一直是船用轮机设备及自动化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船舶将向船舶大型化、自动化、无人机舱方向的发展,对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简单、工作安全,动作要求快速准确,可靠性高。基于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旧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当今船舶日益增长的高复杂控制要求,所以当今船用辅助锅炉大多数都采用PLC控制方案,来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运行。本文就是采用PLC技术对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分析了辅助锅炉的控制特性,现状,性能和原理,为船用辅助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按照船舶辅锅炉的控制要求和控制任务,给出PLC在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控制方案,并选定了PLC控制器,设计了主电路和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基础上给出了PLC接线图,结尾部分介绍了常规控制电器和现场仪表的选型。最后,根据锅炉的设计方案和硬件设计进行锅炉控制系统的PLC软件设计并对锅炉的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中的故障进行了叙述。
陈思延[2](2020)在《城市供热网络热负荷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供热产业正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传统老旧供热管网的更新升级取得了迅猛发展。欧洲国家的供热网络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各项与供热网络相关的法规政策推动下,供热网络的规划设计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标准。高质量的城市集中供热,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提高可再生和回收能源的使用比例。本文从法国讷韦尔市的城市供热网络的规划设计出发,对城市供热网络的热源设计、建造运行成本、管网优化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对讷韦尔市的供热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大规模开发城市供热网络的可能性,提出供热片区的选取标准。并以讷韦尔市的新建供热片区为例,分析供热片区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结合两种供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对讷韦尔市潜在的供热片区的供热负荷做调查,确定了3台8MW生物质能锅炉和1台6MW燃气锅炉联合的供热模式,预计为该片区提供30MW的供热能力。三、结合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散热模型提出了管网的成本模型,从供热管网的建造成本、运行成本和管道的散热成本三方面对供热管网的效益指标进行评判,并以新建供热片区的两种供热方案,对供热的成本模型进行验证和对比。四、对城市供热网络优劣势分析,与分散式燃气锅炉的成本对比,计算供热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等因素,分析城市供热网络的经济性和效益。讷韦尔市供热网络的规划设计中,在生物质能与燃气锅炉多热源联合供热、供热管网效率、供热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对城市供热的规划设计具有参考意义作用。该供热网络的建设也为当地居民的日常供热提供了保障。
王林[3](2020)在《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巨大隐患。其中,世界船舶航运业作为化石燃料消耗的大户,在传统供能系统中,化石燃料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被转化为有用功,其余的能量大部分被主机废气中的余热带走,直接排放到船体外,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能源浪费。而随着船舶能效规则的不断提高、船运成本逐渐增加,以及能源紧缺问题不断的今天,做好船舶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船运成本成为目前国内外船舶相关行业和国际海事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分布式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理,根据用户需求,同时向用户端供给冷热电负荷的一套系统,它以其节能、高效和环保等优良特性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为研究对象,将分布式联供系统中的能源梯级利用原理运用到船舶中,并提出了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这个概念,然后对其经济性和节能率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为船舶行业的节能减排事业提供新思路。首先,本文以“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的航行工况为研究背景,分别计算出船舶的冷、热负荷:空调负荷303.33 k W,供暖负荷0 k W,生活热水负荷291.28 k W,燃油、滑油预热负荷1033.33 k W。根据不同工况求得“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海上航行工况678.43 k W、进出港工况1417.19 k W、停泊工况179.70 k W和应急工况103.99 k W。然后以得出的船舶冷热电负荷为基础,分别设计了两套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并对设备进行了选型。接着对包括原供能系统在内的三套联供系统方案进行了热经济性和多属性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综合分析得出,在两套联供系统中,虽然方案一的投资回收周期较方案二要短,但方案二的整体经济效益更具优势。最后,本文以船舶空调舱室热舒适性和节能为目的,通过对舱室空调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气流组织改进,以“三沙一号”船舶的居住舱室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airpak 3.0,对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舱室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得出了每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室内的温度分布、速度矢量分布、空气龄分布、PMV分布和PPD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和综合考虑,最终得出:下送顶回气流组织形式下的室内热舒适性最好,可适当提高送风温度,具有节能潜力。
马佩佩[4](2020)在《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船舶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船舶燃油资源的日益紧张、船舶能效规则及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对船舶能量系统进行合理优化以便综合提高船舶能量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是当前船舶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现有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的不足,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建立包括有动力装置、供热装置、供冷装置、蓄能装置以及烟气治理装置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搭建基于主要设备的固定效率模型构成的船舶冷热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再次搭建基于主要设备的部分负荷特性模型构成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最后搭建计及负荷平移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针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问题,本文分别获得基于经济性指标、系统占地空间指标和多目标指标相应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经济性目标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运行结果相比起参考系统每年可降低14.45%的年运行成本;基于系统占地空间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结果相比参考系统可减少9.68%的占用空间。基于多目标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结果相比参考系统可减少7.29%的占用空间和14.33%的年运行成本。针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问题,本文分别获得不同季节下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最优运行策略、能效最优运行策略以及环保最优运行策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后利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不同季节下的最优运行策略;最后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对不同燃料价格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季节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优运行策略均为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最佳运行策略方案;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对MGO燃料价格变化较为敏感,系统对MGO燃料价格敏感程度随着需求侧热电比的下降而下降。针对计及负荷平移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问题,本文搭建起可平移负荷模型并将其代入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中,获得基于经济目标优化后的计及负荷平移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结果表明:基于经济目标优化后,在不同季节下平移后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效益、能效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所提高。
杨远达[5](2020)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指出船舶辅锅炉系统是船舶辅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向船舶提供驱动蒸汽辅机、供应辅助热源等方面非主动力用途的饱和蒸汽。它的无故障运行对于船舶的正常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运行中常见的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故障进行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鉴于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存在故障知识不完备、故障样本数量少、故障诊断系统难评估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仿真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仿真的方式采集了包括汽包压力、水位等五个运行参数,并以此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样本库与故障工况样本库,进而对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本文使用模块化建模法、集中参数分析法等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炉膛部分、汽包部分、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三个主要部分的数学模型。基于各部分数学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各部分仿真模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由模型静态验证与动态验证结果可知,该仿真模型较为准确的模拟了船舶辅锅炉系统静态、动态运行过程,可作为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数据样本库的数据来源使用。接着,本文在切实了解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故障的故障发生机理、故障发生现象等知识的前提下,基于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三类故障的设置与验证。由故障仿真结果可知,该模型故障监测点动态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有研究中的描述基本一致,故可作为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工况数据样本库的数据来源使用。然后,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与船舶辅锅炉系统样本库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并对未优化参数的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测试与评估。由故障诊断结果可知,未优化参数的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三类常见故障的故障诊断表现出了一定适应性,但仍有很大可优化空间。最后,本文基于网格搜索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模型中的核参数gamma与惩罚因子C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将通过参数优化得到的故障诊断模型与未优化参数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故障诊断效果比对。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的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常见故障,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在故障诊断模型参数优化算法中,粒子群算法相较于网格搜索法表现出了更佳的优化效果。
高鹤元[6](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提出船舶辅锅炉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产生饱和水蒸气。船舶辅锅炉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对船舶安全,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和船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装备的故障诊断和状态识别领域逐渐成为惹人关注的研究热点。但船舶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特征多种多样,现阶段获取全面的故障样本的难度较大,所以船舶辅锅炉的燃烧故障诊断的研究应用尚处于不成熟的研究阶段。神经网络方法近几年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将其引入到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考虑船舶辅锅炉的运行特点,选取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开展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并针对相应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从而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本文选取大连海事大学研发的DMSVLCC大型油船轮机模拟器为试验平台,模拟D型水管辅锅炉正常运行,燃油供给泵磨损,燃油预热器脏堵,点火油泵故障,风机故障的工作过程。提取样本数据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预处理,用作后续故障诊断方法的验证研究。利用获取的实验数据训练SOM神经网络进行初步诊断,由于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和不足导致诊断结果不够理想。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使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其权值向量的更新过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分析实验的诊断结果及优化算法的优势和缺陷,本文再结合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LVQ)弥补算法在竞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更深一步的算法研究。最后,利用系统运行仿真出的样本数据,验证所构建的PSO-SOM-LVQ的混合神经网络算法故障诊断模型。依据3种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故障诊断结果与实际状态一致,相比于前两种算法的准确率有了显着提高,充分验证了该算法在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智能诊断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秦超[7](2020)在《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的进步,包括电力、天然气、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综合能源系统的提出和发展,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多种能源梯级利用、互补互济,解决了能源供求不均衡等问题。电转气技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以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进步,为从园区、城市到区域等各层级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风险驱动因素的识别与度量等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电/气/热多种异质能源转换优化,与传统供能模式的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分析,以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风险分析及度量开展研究。优化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消纳问题,实现了能源跨区域的协调优化,也为Copula方法解决能源市场风险和各异质能源的耦合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角度开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最后给出了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关键问题以及论文创新点。论文第二章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中所包括的电力、天然气与热力的能源消费、价格走势与市场状况,开展相关性分析、平稳性分析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为下文的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奠定研究基础。(2)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能源转换优化。综合能源系统将电力、天然气、热力供能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与平滑负荷需求曲线。由于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需求负荷的波动等造成系统因素的不确定性,需充分考虑供给侧风电消纳与需求侧电负荷波动,将优化的多目标设计为系统燃料成本最小,系统弃风电量最小以及电能需求侧峰谷负荷方差最小,结合电力、天然气、热力网络系统约束,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3)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在天然气供应能力紧缺情况下,重点考虑气-电转换与气-热转换情形下综合能源系统消费结构的整体优化。在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和燃气机组调峰能力约束情况下,综合考虑天然气成本、供给侧风电消纳与天然气供应不确定性三个目标函数,并结合效用理论对天然气消费的社会效用与用户效用计算,构建考虑供应不确定性和调峰能力约束的天然气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4)对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展开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进寒冷地区清洁取暖,在综合能源系统框架下,以热能作为主要着力点,优化了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按照燃气调峰比例以及地热供暖所占基本热负荷比例进行情景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综合供热系统与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的环境经济效益。并分别根据能源价格因素、燃气调峰锅炉调峰比例、地源热泵供热的基本热负荷比例对热源展开敏感性分析,以及据此探讨燃气锅炉调峰比例对综合供热系统的经济成本影响。(5)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首先识别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源,以物理实体构成、商业主体运营、虚拟价值分析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资金-能量-信息风险框架。其次,在风险框架内,开展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再次,分别研究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以及热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评估综合能源系统故障风险,并以故障树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原因。(6)对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进行度量。影响能源市场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生产、传输、转换的风险驱动因素复杂,例如,能源的价格波动与供需不确定往往会给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和能量耦合带来风险,本文以能源市场收益率和各类型机组出力作为度量综合能源系统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的切入点。首先收集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变动的时间序列与各能源机组出力曲线,其次,采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风险因子与机组出力的边缘分布,再次,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与最小欧氏距离选择最优Copula函数描述各风险因子之间,以及机组出力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依结构。最后,通过Copula-CVaR模型测度综合能源系统的市场风险与能量耦合风险。
丁凤珠[8](2020)在《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开始,国内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建设工作大规模展开,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更高效、舒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民生工程的核心质量。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一直以来在医院的运行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医院的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愈加庞大,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组织与建设便成了更加复杂、重要的工作项目。医院后勤保障服务主要负责为医院各项工作、科研、教学和生活的稳定开展提供各类支撑,主要有提供水、暖、电的建筑设备支撑、提供医疗活动所需的医疗设备支撑、存放各类物资的医疗保障支撑、以及提供饮食、被服及垃圾、污水处理的其他后勤保障支撑。但是作者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工作中,发现如今西安地区的医院建筑设计主要把重心放在医院的主要医疗服务空间上(如:门诊、医技、综合住院部),而医院后勤保障部分往往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西安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医疗资源发展仍有些许不足。并且在我国,对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将通过资料研究、实地走访等方法着重探索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医院案例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经验,并结合当下及未来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工艺的发展,使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建设水平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顺应未来医疗服务发展需求,为西安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相关因素,从宏观政策、后勤管理模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来探究对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的影响,并对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从中发掘问题;第三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从综合医院总体布局规划角度,研究医院后勤保障用房与风向、水文等自然的关系,以及详细地分析各类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单体建筑与各个医疗部分、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将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分为建筑设备用房、医疗设备用房、医疗保障用房及其他后勤保障用房三大类,并且从具体的每一类建筑用房进行较为细致的建筑单体设计研究;第五章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提出初步建议及相关材料支撑,从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后勤保障用房发展方向、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到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各类后勤保障功能用房规模占比,以及新技术在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中的运用等多方面,对未来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的发展进行初步论述;第六章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张雪松[9](2020)在《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现有沈阳城区供热方式为研究基础,以多热源联网优化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供热安全性稳定性等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现有热源形式、热网敷设情况并结合未来热负荷发展预测,将沈阳城区供热分为5个供热区域;13个供热片区,满足供热城区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发展规划。首先对沈阳地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了解现有负荷及热源热网情况结合热负荷发展预测及论文提出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及措施。其次具体研究多热源联网方案区域划分情况。通过了解5个供热区域现状热负荷、规划热负荷及热源热网情况制定出2019年、2020~2025、2026~2030年各阶段热源热网新建或拆除联网方案,满足城区供热各阶段发展负荷需求的同时结合现有区域特点对热源及热网情况进行改造;通过各实施阶段对沈阳城区供热形成总体改造后再对各片区进行各自供热区域的调节,包括质调节、量调节及运行调节等,调节各片区在相应的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调节措施。再次探讨了片区运行调节方案,包括质量调节及运行调节等,制定了各片区在整个供暖期各阶段随着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调节措施。本文最后对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改造投资概算进行编制并对项目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及理论探索,总结出多热源联网对城区规划发展有很大提升作用。
徐玥[10](2020)在《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能替代旨在通过能源终端用户改用清洁高效的电能,从而缓解城市污染以及消纳富余电力问题,对提高云南省电气化水平和推动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能源形势和云南地区终端能源消费特征,提出相应的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地区电能替代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电能替代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电能替代的内涵及电能替代主要技术措施,基于终端用户进行电能替代的角度,在考虑初始投资的情况下,构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指标,从“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三种替代途径出发,建立了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模型。(3)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和“以电代气”的具体实施措施中,选取典型的电烤烟房替代燃煤烤烟房、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以及电锅炉替代燃气锅炉的替代途径,利用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横向比较分析其综合效益,以云南省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较为适合开展“以电代油”项目。(4)基于在电能替代中成本分摊问题,根据用户群梯级替代的机制,建立政府、用户群和电力企业的博弈决策量,提出博弈合作的成本分摊模型,在参与电能替代项目的政府、用户群和电力企业三方间进行成本分摊博弈,采用综合了多种支配关系优势的ar-MOEA法,在Pareto面上进行Nash均衡分析,选取云南省三个地区用电能替代燃煤烤烟的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经算例分析,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各参与方成本分配问题。
二、提高燃油锅炉经济运行水平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燃油锅炉经济运行水平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锅炉控制的几种方式 |
1.3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船用辅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船用辅锅炉简介 |
2.1.1 锅炉功能简介 |
2.2 船用辅锅炉的组成 |
2.2.1 燃油锅炉系统工艺 |
2.2.2 硬件组成 |
2.2.3 辅助锅炉本体的电气控制附件 |
2.2.4 控制系统 |
2.2.5 报警系统 |
2.3 锅炉的工作过程 |
2.3.1 燃油在炉膛中的燃烧过程 |
2.3.2 烟气向水的传热过程 |
2.3.3 补水泵补水的过程 |
2.4 辅锅炉控制原理和系统分析 |
2.4.1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概述 |
2.4.2 船舶辅锅炉的主要控制任务 |
2.4.3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原理分析 |
2.5 安全保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设计要求 |
3.2 设计方案 |
3.3 系统组成 |
3.4 硬件原理设计 |
3.4.1 PLC控制器选型及配置 |
3.4.2 PLC系统配置 |
3.4.3 供电电源设计 |
3.4.4 马达主电路 |
3.4.5 控制电路设计 |
3.4.6 常规控制电器选型 |
3.4.7 控制箱设计 |
3.5 现场仪表的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燃油辅锅炉系统的软件结构 |
4.3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简介 |
4.3.1 概述 |
4.3.2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 |
4.4 模拟量采集 |
4.4.1 模拟量比例换算 |
4.4.2 组态模拟量输入 |
4.4.3 PID算法 |
4.4.4 PID调节控制面板 |
4.5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5.1 供风机、燃油供给泵控制 |
4.5.2 点火时序控制 |
4.5.3 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
4.5.4 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设计 |
4.5.5 燃油温度控制 |
4.5.6 锅炉启停控制 |
4.5.7 报警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系统的调试与故障分析 |
5.1 锅炉系统的调试 |
5.1.1 调试前的准备任务 |
5.1.2 检查锅炉系统的安装状态 |
5.1.3 检查安装方式及系统完整性 |
5.1.4 通电前检查工作 |
5.1.5 通电调试过程 |
5.1.6 调试安全保护系统 |
5.1.7 SMART_200 锅炉控制系统在线调试运行 |
5.2 锅炉调试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城市供热网络热负荷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供热网络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内城市供热网络发展概况 |
1.2.2 国外城市供热网络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供热管网优化设计研究概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讷韦尔市供热现状分析 |
2.1 讷韦尔市概况 |
2.2 讷韦尔市的气候分析 |
2.3 讷韦尔市能源使用情况分析 |
2.4 讷韦尔市供热网络现状分析 |
2.5 讷韦尔市新建供热片区规划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热网络热负荷特性分析 |
3.1 热负荷计算方法 |
3.1.1 日温变化系数 |
3.1.2 注册功率及年供热量计算方法 |
3.2 供热负荷实例计算 |
3.3 供热热源设计 |
3.3.1 供热热源的特性分析 |
3.3.2 供热热源选取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设计负荷的供热管网成本计算模型 |
4.1 供热管网的设计原则 |
4.2 设计负荷下用户供热流量 |
4.3 设计负荷下供热管网设计的数学模型 |
4.3.1 供热管道的建设成本模型 |
4.3.2 设计负荷下供热管道水力模型 |
4.3.3 城市供热网络管道散热模型 |
4.3.4 管网设计约束条件 |
4.4 热源接入点的影响分析及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供热网络效益和经济性分析 |
5.1 供热网络的优劣势分析 |
5.2 分散式供热锅炉与城市热网供热费用 |
5.2.1 城市热网供热费用构成 |
5.2.2 分散式锅炉用户供热费用构成 |
5.2.3 供热网络与分散式锅炉供热成本对比 |
5.3 热网的投资建设成本 |
5.4 热网的运行成本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讷韦尔市2017年-2019年日温变化系数 |
附录2 方案一供热总成本及水力计算 |
附录3 方案二供热总成本及水力计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
1.1.2 分布式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1.1.3 船舶联供系统概念的提出 |
1.2 国内外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
1.2.1 国外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3 船舶余热利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负荷估算 |
2.1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简介 |
2.2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负荷估算 |
2.2.1 空调与采暖热负荷计算 |
2.2.2 生活用热的热负荷 |
2.2.3 蒸汽用热负荷 |
2.2.4 船舶电负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计与选型 |
3.1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
3.2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
3.2.1 微型燃气轮机简介 |
3.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简介 |
3.3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 |
3.3.1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原供能系统 |
3.3.2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
4.1 “三沙一号”联供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1 系统初期投资成本 |
4.1.2 系统运行成本分析 |
4.1.3 系统的投资回收周期 |
4.2 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4.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4.2.2 节能率 |
4.2.3 CO_2排放量 |
4.2.4 NOX排放量 |
4.2.5 各方案能源、经济和环境效益比较 |
4.3 系统的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空调舱室热环境模拟 |
5.1 研究方法 |
5.2 舱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5.2.1 居住舱室模型建立 |
5.2.2 舱室空调送风参数计算 |
5.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4 数值仿真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流组织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6.1 各种气流组织的物理模型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2.1 上侧送风、异下侧回风1-1 |
6.2.2 上侧送风、异下侧回风1-2 |
6.2.3 上侧送风同下侧回风2 |
6.2.4 顶板送风下侧回风气流组织3 |
6.2.5 下侧送风顶板回风气流组织4 |
6.2.6 上侧送风、异上侧回风气流组织5 |
6.2.7 各种气流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船舶冷热电联供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动力装置 |
2.2.1 船用内燃机 |
2.2.2 燃气轮机 |
2.2.3 双燃料发动机 |
2.3 供热装置 |
2.3.1 燃油锅炉 |
2.3.2 余热锅炉 |
2.4 供冷装置 |
2.4.1 吸收式制冷机组 |
2.4.2 压缩式电制冷机组 |
2.5 蓄能装置 |
2.5.1 蓄电池 |
2.5.2 蓄热槽 |
2.6 烟气治理装置 |
2.6.1 SCR系统 |
2.6.2 脱硫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分析 |
3.1 引言 |
3.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描述 |
3.3 系统建模 |
3.4 目标函数 |
3.4.1 经济性目标分析 |
3.4.2 系统占地空间目标分析 |
3.4.3 多目标分析 |
3.5 约束条件 |
3.5.1 污染物排放约束 |
3.5.2 EEDI约束 |
3.5.3 能量平衡约束 |
3.5.4 设备出力约束 |
3.5.5 设备启停约束 |
3.6 求解方法 |
3.7 系统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3.7.1 案例介绍 |
3.7.2 案例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描述 |
4.2.1 内燃机 |
4.2.2 燃油锅炉 |
4.2.3 余热锅炉 |
4.2.4 吸收式制冷机组 |
4.3 目标函数 |
4.3.1 经济性目标分析 |
4.3.2 能效性目标分析 |
4.3.3 环保性目标分析 |
4.4 约束条件 |
4.4.1 污染物排放约束 |
4.4.2 能量平衡约束 |
4.4.3 设备出力约束 |
4.4.4 设备启停约束 |
4.5 求解方法 |
4.6 案例分析 |
4.6.1 案例介绍 |
4.6.2 冬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6.3 过渡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6.4 夏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4.6.5 不同季节最佳运行策略的确定 |
4.6.6 燃料价格敏感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及可平移负荷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 运行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
5.3 目标函数 |
5.4 约束条件 |
5.4.1 可平移负荷模型 |
5.5 求解方法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介绍 |
5.6.2 平移后经济性目标运行策略分析 |
5.6.3 平移前后经济性目标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故障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支持向量机方法介绍 |
1.3.2 支持向量机在故障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
1.4 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1.5 仿真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结合 |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船舶辅锅炉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船舶辅锅炉系统概述 |
2.1.1 锅炉本体组成 |
2.1.2 锅炉技术参数情况 |
2.2 船舶辅锅炉系统建模分析与假设 |
2.2.1 船舶辅锅炉系统建模方法 |
2.2.2 船舶辅锅炉系统运行特点 |
2.2.3 系统分解与假设 |
2.2.4 饱和工质状态计算 |
2.3 船舶辅锅炉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3.1 炉膛部分数学模型 |
2.3.2 汽包部分数学模型 |
2.3.3 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数学模型 |
3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与验证 |
3.1 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设计研究 |
3.1.1 炉膛部分仿真模型 |
3.1.2 汽包部分仿真模型 |
3.1.3 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仿真模型 |
3.2 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 |
3.3 正常工况仿真结果分析与样本库的建立 |
3.3.1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静态验证 |
3.3.2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动态验证 |
3.3.3 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样本库 |
3.4 故障工况仿真结果分析与样本库的建立 |
3.4.1 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
3.4.2 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故障样本库 |
3.4.3 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
3.4.4 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故障样本库 |
3.4.5 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
3.4.6 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故障样本库 |
4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 |
4.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4.1.1 线性可分与线性不可分 |
4.1.2 核函数原理 |
4.1.3 核函数类型与形式 |
4.1.4 支持向量机的多分类 |
4.1.5 多分类方案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 |
4.2.1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系统总体设计 |
4.2.2 故障数据预处理方法 |
4.2.3 故障诊断系统诊断特征选择 |
4.2.4 故障诊断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5 故障诊断模型核函数的选择 |
4.2.6 未优化参数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结果 |
5 基于参数优化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 |
5.1 故障诊断模型优化参数 |
5.2 基于网格搜索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
5.2.1 网格搜索法参数优化过程 |
5.2.2 参数优化结果与故障诊断效果 |
5.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
5.3.1 粒子群算法提出背景 |
5.3.2 粒子群寻优算法理论原理 |
5.3.3 粒子群算法参数寻优过程 |
5.3.4 参数优化结果与故障诊断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动态及方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主要方法 |
1.3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分析 |
2.1 船舶辅锅炉组成结构 |
2.1.1 锅炉本体组成 |
2.1.2 锅炉辅助系统及设备 |
2.2 锅炉燃烧设备及系统 |
2.2.1 锅炉燃烧器及供应系统 |
2.2.2 MISSION~(TM) D型锅炉燃油供给系统 |
2.3 辅锅炉燃烧过程与故障分析 |
2.3.1 辅锅炉的燃烧过程 |
2.3.2 辅锅炉故障特点分析 |
2.3.3 辅锅炉燃烧故障可能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船舶辅锅炉故障特征获取与数据处理 |
3.1 主成分分析法 |
3.1.1 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
3.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3.2 锅炉燃烧故障特征获取方案 |
3.2.1 辅锅炉仿真模型验证 |
3.2.2 辅锅炉故障数据提取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
4.1 神经网络简介 |
4.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
4.1.2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
4.2 SOM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1 SOM网络结构模型 |
4.2.2 SOM网络运行原理 |
4.2.3 SOM网络的学习算法 |
4.2.4 SOM的优势和局限性 |
4.3 应用SOM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 |
4.3.1 SOM网络参数的设定 |
4.3.2 训练SOM网络 |
4.3.3 测试SOM网络 |
4.3.4 BP神经网络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粒子群优化SOM的故障诊断研究 |
5.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1.1 粒子群算法概述 |
5.1.2 粒子群算法原理 |
5.2 设计基于PSO-SOM的故障诊断模型 |
5.2.1 PSO-SOM组合算法思想 |
5.2.2 PSO-SOM算法流程 |
5.3 应用PSO-SOM算法的故障诊断研究 |
5.3.1 训练PSO-SOM网络 |
5.3.2 测试锅炉诊断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 |
6.1 LVQ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6.1.1 LVQ网络结构 |
6.1.2 LVQ网络的学习算法 |
6.2 设计混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 |
6.2.1 设计SOM-LVQ网络 |
6.2.2 故障诊断模型的整体设计 |
6.3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 |
6.4 神经网络诊断算法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行性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
1.2.2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耦合研究 |
1.2.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研究 |
1.2.4 Copula方法应用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消费与市场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气-热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现状 |
2.2.1 电-气-热能源消费现状 |
2.2.2 电-气-热能源价格现状 |
2.2.3 电-气-热能源市场现状 |
2.3 分析模型构建 |
2.3.1 相关性检验模型 |
2.3.2 平稳性检验模型 |
2.3.3 分位数回归模型 |
2.3.4 连续收益率模型 |
2.4 数据处理 |
2.4.1 原始数据及数据来源 |
2.4.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2.4.3 数据基本统计描述 |
2.5 算例分析 |
2.5.1 相关性分析 |
2.5.2 平稳性分析 |
2.5.3 分位数回归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转换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理论方法 |
3.2.1 优化算法 |
3.2.2 鲁棒优化 |
3.3 综合能源系统分析 |
3.3.1 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
3.3.2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分析 |
3.4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介绍 |
3.5.2 算例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综合能源系统天然气消费结构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方法 |
4.2.1 优化算法 |
4.2.2 效用理论 |
4.3 天然气供需与应用分析 |
4.3.1 天然气供需情况分析 |
4.3.2 燃气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
4.4 天然气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算例分析 |
4.5.1 算例介绍 |
4.5.2 算例求解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供热系统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与多能源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构建 |
5.2.1 综合能源系统 |
5.2.2 计及地热能的综合供热系统 |
5.3 经济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
5.3.1 供暖期热负荷 |
5.3.2 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
5.3.3 环境效益评估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5.4.1 需热量和供热负荷计算 |
5.4.2 经济效益分析 |
5.4.3 环境效益分析 |
5.5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多能源优化 |
5.5.1 价格因素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
5.5.2 负荷比例对热源的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故障风险分析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 |
6.2.1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框架 |
6.2.2 故障树分析法 |
6.3 综合能源系统风险分析 |
6.3.1 市场层风险的时序性分析 |
6.3.2 物理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6.3.3 信息层风险的稳定性分析 |
6.4 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风险分析 |
6.4.1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 |
6.4.2 天然气系统供气可靠性分析 |
6.4.3 热力系统供热可靠性分析 |
6.4.4 电-气-热供能系统可靠性分析 |
6.5 算例分析 |
6.5.1 供电风险故障树分析 |
6.5.2 电力系统可靠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市场与耦合风险度量 |
7.1 引言 |
7.2 基础理论 |
7.2.1 Copula方法 |
7.2.2 VaR与CVaR |
7.2.3 非参数估计 |
7.2.4 方法步骤 |
7.3 综合能源系统Copula-CVaR模型 |
7.3.1 各类机组出力特征 |
7.3.2 机组出力概率分布 |
7.3.3 Copula-CVaR风险测度模型 |
7.4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市场风险测度 |
7.4.1 市场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
7.4.2 Copula估计 |
7.4.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
7.5 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耦合风险测度 |
7.5.1 耦合风险因子边缘分布假设 |
7.5.2 Copula估计 |
7.5.3 Copula-CVaR风险测度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防范建议 |
8.1 问题分析 |
8.2 建议方案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8)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院发展的影响 |
1.1.2 综合医院的建设发展趋势 |
1.1.3 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在综合医院中的作用 |
1.1.4 国家相关医院建设新政与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访谈研究法 |
1.6 小结 |
2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及西安地区现状 |
2.1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 |
2.1.1 宏观医疗政策的影响 |
2.1.2 医院后勤运营管理模式 |
2.1.3 医疗设备与技术发展的影响 |
2.1.4 医院的建设模式 |
2.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
2.2.1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旧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 |
2.2.2 西安市第三医院(新建大型综合医院) |
2.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
2.3.1 改扩建医院 |
2.3.2 新建医院 |
3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 |
3.1 特定用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3.1.1 与风向的关系 |
3.1.2 与水文地质、地表水系的关系 |
3.1.3 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 |
3.2 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与医院建筑模式的关系 |
3.2.1 高度集中型 |
3.2.2 半密集型 |
3.2.3 分散型 |
3.3 后勤保障用房在医院建设中的总体布局规划 |
3.3.1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疗服务部分之间的关系 |
3.3.2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 |
3.3.3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院外部的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4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 |
4.1 主要建筑设备用房 |
4.1.1 锅炉房 |
4.1.2 柴油发电机房 |
4.1.3 变配电室 |
4.1.4 制冷机房 |
4.1.5 水泵房 |
4.2 主要医疗设备用房 |
4.2.1 负压吸引站 |
4.2.2 中心供氧站 |
4.2.3 空气压缩机房 |
4.3 医疗保障用房 |
4.3.1 病案库 |
4.3.2 药库 |
4.3.3 太平间 |
4.3.4 信息中心机房 |
4.4 其他后勤保障用房 |
4.4.1 总务库 |
4.4.2 餐饮服务中心 |
4.4.3 洗衣房 |
4.4.4 污水处理站 |
4.4.5 垃圾废弃物收集站 |
4.5 本章小结 |
5 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建议 |
5.1 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建设发展趋势 |
5.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未来发展方向 |
5.2.1 西安老旧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
5.2.2 西安新建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
5.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规划优化建议 |
5.4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规模占比优化建议 |
5.5 部分后勤保障用房发展建议 |
5.6 绿色节能技术在后勤保障体系的应用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访谈录(摘录) |
致谢 |
(9)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集中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国外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主要热源形式和热网直埋敷设及节能环保 |
2.1 主要热源型式 |
2.1.1 热电厂 |
2.1.2 区域锅炉房 |
2.1.3 热泵 |
2.1.4 其他热源型式 |
2.2 热网的直埋敷设 |
2.2.1 热网直埋敷设理论基础 |
2.2.2 管道材料及连接 |
2.2.3 管网保温材料及厚度计算 |
2.3 直埋敷设技术标准 |
2.3.1 试压标准 |
2.3.2 质量验收标准 |
2.4 热网节能 |
2.4.1 热网节能措施 |
2.4.2 热网节能指标 |
2.5 热网环境保护措施 |
第三章 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可行性分析 |
3.1 沈阳地区自然条件 |
3.1.1 气候条件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地质特征 |
3.2 采暖热负荷现状 |
3.3 沈阳城区热源现状 |
3.3.1 热电厂 |
3.3.2 热源厂、锅炉房 |
3.3.3 清洁能源供热 |
3.4 沈阳城区热网现状 |
3.4.1 热网敷设 |
3.4.2 供热能耗状况 |
3.4.3 存在问题 |
3.5 热负荷发展预测及规划 |
3.5.1 供热区域划分 |
3.5.2 热指标的采用 |
3.5.3 规划热负荷及采暖耗热量 |
3.6 沈阳城区供热系统联网规划方案 |
3.6.1 联网 |
3.6.2 基本原则 |
3.6.3 工作任务 |
第四章 沈阳地区多热源联网区划改造 |
4.1 联网区划 |
4.2 中部区域 |
4.2.1 供热区域划分 |
4.2.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
4.3 东部区域 |
4.3.1 供热区域划分 |
4.3.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
4.4 南部区域 |
4.4.1 供热区域划分 |
4.4.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
4.5 西部区域 |
4.5.1 供热区域划分 |
4.5.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
4.6 北部区域 |
4.6.1 供热区域划分 |
4.6.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
4.7 联网的运行调节方案 |
4.7.1 热网质--量调节 |
4.7.2 分片区运行调节 |
第五章 沈阳地区多热源联网改造效益分析 |
5.1 改造工程投资概算 |
5.2 节能效益分析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5.4 环境效益分析 |
5.5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终端能源电能替代形式研究现状 |
1.2.2 电能替代综合效益研究现状 |
1.2.3 电力领域成本分摊研究现状 |
1.2.4 能源管理研究现状 |
1.3 我国能源现状及趋势 |
1.3.1 能源生产结构特点 |
1.3.2 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能替代相关理论及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模型 |
2.1 电能替代内涵 |
2.2 用户侧电能替代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
2.2.1 以电代煤技术措施 |
2.2.2 以电代油技术措施 |
2.2.3 以电代气技术措施 |
2.3 电能替代一次能源综合效益指标 |
2.3.1 经济效益 |
2.3.2 环境效益 |
2.4 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
2.4.1 以电代煤 |
2.4.2 以电代油 |
2.4.3 以电代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 |
3.1 TOPSIS法 |
3.2 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实例分析 |
3.2.1 电烤烟房以电代煤综合效益分析算例分析 |
3.2.2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综合效益分析算例分析 |
3.2.3 电锅炉以电代气综合效益分析算例分析 |
3.2.4 用户侧电能替代综合效益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博弈合作的电能替代成本分摊 |
4.1 博弈论 |
4.2 构建电能替代成本博弈模型 |
4.2.1 电能替代机制 |
4.2.2 建立博弈决策量 |
4.2.3 建立电能替代成本博弈模型 |
4.3 基于ar-MOEA的成本分摊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数据 |
4.4.2 烤烟房分布密度分析 |
4.4.3 电能替代前五年的三方博弈结果 |
4.4.4 三方演化博弈Nash收敛条件 |
4.4.5 三个地区政府的Pareto解集 |
4.4.6 用户群在演化博弈中的模拟决策 |
4.4.7 三个地区电网企业的Pareto解集 |
4.5 基于地区新常态下电能替代推行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提高燃油锅炉经济运行水平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韩广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2]城市供热网络热负荷分析及优化设计[D]. 陈思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某平台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舱室热舒适性研究[D]. 王林.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4]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D]. 马佩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D]. 杨远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D]. 高鹤元.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多能源优化及风险研究[D]. 秦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D]. 丁凤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分析[D]. 张雪松.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地区电能替代综合效益分析及成本分摊研究[D]. 徐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