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和稳定元素对Nd_3(Fe,Co,M)_(29)(M=Ti,V,Cr)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珊[1](2020)在《钙钛矿结构稀土铬酸盐的低温可控水热合成、磁性及热致变色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钙钛矿结构化合物(ABX3)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超导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气体传感器、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光电催化剂、铁电材料、热致变色材料、磁性材料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影响材料的结构,进而可以此作为材料性能的调控手段。水热法合成材料反应温度低、产物结晶性好、晶粒尺寸和形貌均匀,并可通过调变合成条件对晶体的高能晶面的生长调控。相比于其它类型钙钛矿氧化物,钙钛矿型稀土铬酸盐因Cr元素本身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两种化学性质及较大的CrO6八面体扭曲,使得其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较大难度,需要更高的反应温及自生压力。利用温和水热法制备钙钛矿型铬酸盐单晶体是亟需突破的瓶颈。本论文提出程序脱水晶化的方法,成功实现了低温水热环境下的钙钛矿型稀土铬酸盐的水热晶体制备及其可控掺杂、高能晶面的可控生长等,同时对所得样品进行了磁性及热致变色等性质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利用程序结晶的方法,成功的在低温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钙钛矿型重稀土铬酸盐RECrO3(RE=Er、Tm、Yb、Lu),并发现结构中CrO6八面体的扭曲度随A-位原子序数的增大(即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该扭曲度影响了Cr3+的反铁磁排列,产生了倾斜反铁磁行为,在奈尔温度以下出现了剩磁。(2)在低温水热下实现了部分钙钛矿型稀土铬酸盐的高能晶面生长,以尿素分解得到的NH4+为晶面生长抑制剂,实现了RECrO3(RE=La、Pr、Nd)单晶体的晶面调控,并以NdCrO3为例阐明了晶面选择性生长的合成机制。(3)利用低温水热方法成功的实现了B-位Mn元素在LaCrO3中的可控掺杂。所制备的样品均为微米级立方块状单晶。Mn元素的掺杂可有效调控样品的磁性,磁熵变性质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内部出现了二级相变,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低温水热法制备的该系列样品内部出现了更高的磁有序。(4)在低温水热体系下制备了微米级立方块状的B-位Al掺杂的系列LaCrO3单晶材料。该系列材料在室温到600oC范围内表现出了成分及温度依赖的热致变色行为。材料在所测试温度范围内存在可逆及不可逆热致变色区域。可逆热致变色来源于样品受热而产生的晶格膨胀,不可逆热致变色来源于样品随着温度的升高内部产生了部分+6价的铬。本论文的研究为钙钛矿结构铬酸盐单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制备技术和材料合成化学理论基础。
达木林扎布[2](2016)在《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Nd3-yPryFe29-xTix(y=2,1.3≤x≤1.8)的结构与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高温(1373 K)退火方法制备了NdPr2Fe29-xTix(1.3≤x≤1.8)系列化合物,并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磁性测量确定了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以及居里温度、通过热性能的测量研究了Ti含量对化合物比热的影响。实验测量表明(1)粉末样品的X-射线表征结果表明,NdPr2Fe29-xTix(1.3≤x≤1.8)系列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的非中心对称3:29型Nd3 (Fe, Ti)29结构,空间群是A2/m。随着Ti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略微减小。结构测定发现所制备的化合物样品中都含有少量的杂相a-Fe。对化合物样品进行常规取向,并对其做X射衍射发现,对所有Ti组分,该化合物的磁性各向异性为轴向各向异性。(2)样品的磁性测量阐明,NdPr2Fe29-xTix系列化合物的磁晶各向各向异性场Ba在Ti组分的增加时单调减小。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Ti组分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不大。随着温度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变小。特殊的情况是,Ti组分x为1.4时Ms突然减小,这些可能和第二相的出现有关。(3)热吸收曲线的测量表明Ti的含量会明显地影响化合物的晶格比热,但是不回显着改变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即Ti的掺入并不会大幅度改变过渡金属-过渡金属间、过渡金属-稀土元素之间的交换作用。特殊的情况是,DSC测量的到的铁磁-顺磁转变温度的为330 K左右,而磁性测量得到的Tc为410 K,这部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确定。
萨出仁桂[3](2014)在《稀土化合物Gd3Fe25-xNixCr4及Gd3-xNdxFe15Co10Cr4的结构和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电弧炉熔炼法制备了Gd3Fe25-xNixCr4(0.6≤x≤3.5)系列化合物,并利用X光衍射法(XRD)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用磁性测量仪测量了磁性。XRD图的结果表明各样品均具有Nd3(Fe,Ti)29型结构,单斜晶系,A2/m空间群。晶格常数和单胞体积都随Ni含量的增加而变小了。磁场取向XRD图的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各化合物易面磁晶各向异性。又用同种方法制备了Gd3-xNdxFe15Co10Cr4(0.1≤x≤1.0)系列化合物,用XRD及磁性测量等手段研究了该系列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磁性。XRD的结果表明,Gd3-xNdxFe15Co10Cr4(x=0.1–1.0)系列化合物具有Nd3(Fe,Ti)29型结构,单斜晶系,空间群为A2/m。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都随Nd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在室温下所有化合物都呈现为轴各向异性。随Nd含量的增加,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TC单调减小,并且各样品均有少量的杂相。M-B测量显示饱和磁化强度Ms随Nd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磁晶各向异性场Ba随N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表明,随Nd含量的增加,各向异性常数K1增加,K2则减小。
梁飞飞[4](2013)在《2:17型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性质》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x射线衍射及各种磁测量方法研究了R2Fe17 (R=Nd, Tm)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和热膨胀性质,分析了Si、Cr替代分别对Tm2CrFe16-xSix化合物和Nd2Fe17-xCrx化合物的结构、居里温度、热膨胀及磁致伸缩性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电弧炉制备的Nd2Fe17-xCrx (x= 0,0.5,1.0,1.5,2.0)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室温(-300K)下Nd2Fe17-xCrx (x=0,0.5,1.0,1.5,2.0)化合物具有单相的h2Zn17型结构。随着Cr替代量的增加,化合物的晶胞参数呈现非线性变化的规律,分析认为这既与原子体积因素有关,又与化合物中的磁相互作用有关,从而证明了铁磁状态化合物存在正的自发体磁致伸缩。对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Cr替代普遍提高了Nd2Fe17-xCr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并在x=1.0时出现了最大值,约为390K。研究发现在Nd2Fe17-xCrx化合物中存在着较强的自发(本征)磁致伸缩现象,并且这种磁致伸缩和正常热膨胀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Nd2Fe17-xCrx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区内出现了负热膨胀现象。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给出了化合物晶胞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一步结合德拜理论和格律乃森关系计算了Nd2Fe17-xCrx化合物的体磁致伸缩系数ωs和线磁致伸缩系数λc,λa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本征磁致伸缩减弱,在较低温时沿c轴方向的本征线磁致伸缩λc要比沿a轴方向的本征线磁致伸缩λa大得多,即本征磁致伸缩是各向异性的。比较λc,λa和ωs可以看出对体磁致伸缩的贡献主要发生在c轴上。同时,对Nd2Fe17-xCrx (x=2.5)化合物进行了差热分析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样品在950℃退火条件以及x=2.5的Cr替代量下,会有更稳定的Nd3(Fe, Ti)29相结构与Th2Zn17相结构相并存。并且在1150℃温度下,完全转变为更稳定的Nd3(Fe, Ti)29相。对电弧炉制备的Tm2CrFe16-xSix (x= 0.5,1.0,1.5,2.5,3.0)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Tm2CrFe16-xSix (x=0.5,1.0,1.5,2.5,3.0)化合物具有单相的Th2Ni17型结构。用Si替代以后得到的各个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都明显的高于Tm2CrFe16化合物,同时也明显高于其母合金Tm2Fe17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约290K)。Si含量为1.5时,居里温度出现最大值453K。将晶胞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合德拜理论及格律乃森关系计算了Tm2CrFe16-xSix化合物的体磁致伸缩系数ωs和线磁致伸缩系数λc,λa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同样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化合物出现负热膨胀现象。这表明化合物存在较强的本征磁致伸缩,本征磁致伸缩也是各向异性的:比较λc,λa和ωs可以看出对体磁致伸缩的贡献主要发生在c轴上。
高纯静,郝延明,梁飞飞,郑开萍,胡怀古[5](2012)在《Nd2Fe14.5Cr2.5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变》文中提出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磁测量等手段对电弧炉熔炼的Nd2Fe14.5Cr2.5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950℃下退火的样品具有Th2Zn17型结构,其居里温度为375 K。1100℃下退火的样品具有Nd3(Fe,Ti)29型结构,其居里温度为445 K。Nd2Fe14.5Cr2.5化合物在1100℃左右发生结构相变,由菱方相的Th2Zn17型结构转变成单斜相的Nd3(Fe,Ti)29型结构。具有Th2Zn17型相结构的Nd2Fe14.5Cr2.5化合物在约300℃左右可以发生有效的吸氮反应。
崔雪鸿[6](2012)在《熔体快淬与铜模铸造富硼稀土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文中提出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材料是由饱和磁化强度高的软磁性相和各向异性场强的硬磁性相在纳米尺度通过交换耦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倍受关注的新型永磁材料。这类材料具有稀土含量低,价格便宜,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熔体快淬以及铜模水冷吸铸法制备出了纳米复合REFeB/Fe3B永磁材料,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其组织结构与磁性能关系以及反磁化机制。采用熔体快淬方法制备15m/s快淬速度的REFeCoBM薄带,对于NdFeCoBM体系,直接快淬成份Nd9Fe71.5B15.5Zr4薄带矫顽力为891kA/m,剩余磁极化强度为0.77T,饱和磁极化强度为1.37T,Jr/Js=0.56,最大磁能积为82.9kJ/m3,添加元素提高了薄带退火后的综合磁性能。而Co和难熔金属的复合添加使薄带在15m/s的转速下得到了完全非晶,验证了Co和难熔金属的复合添加可以提高体系非晶形成能力。对于Pr9.5(FeCo)71.5B15M4体系,薄带出现了二元相Fe2B和软磁性相Fe3B,15m/s的快淬速度没能得到非晶或者直接快淬硬磁性相薄带。采用熔体快淬方法制备50m/s快淬速度的REFeCoBM薄带。对于Nd(FeCo)BM(Nb,Zr)体系,Nb和Zr的添加能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而且能改善快淬薄带晶化后的矫顽力和综合磁性能。同时Nb添加比Zr添加更能细化退火薄带的晶粒,改善微结构和磁性能。虽然Co的添加对矫顽力有所降低,但却能提高退火薄带的剩余磁极化强度温度稳定性、合金的剩余磁极化强度,及最大磁能积。9%的Nd体系中Nd2Fe14B硬磁性相比9.5%的Nd的体系中少,因此,9%的Nd体系的矫顽力较9.5%的Nd体系小。根据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了矫顽力机制。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合金中相互作用关系的Henkel曲线,证实了合金中确实存在交换耦合作用。分析了Pr9.5(FeCo)71.5B15M(Nb, Zr)4成份的结构与磁性能, Pr取代Nd降低了薄带晶化峰的峰值温度,说明Pr加入使合金热力学稳定性变差,晶化转变及晶粒长大易于进行,从而使合金的显微结构比较粗大。对于DyFeBM(Nb, Zr)体系,Dy2F14B的高磁晶各向异性场给合金带来了高矫顽力,但是,由于它本身的饱和磁化强度就很低,而且它的交换长度较短,对软磁性相的分布和尺寸有更高的要求,很难达到充分的交换耦合,导致剩磁与最大磁能积都很低。用铜模水冷吸铸的方法制备成分(Y, Dy, Nd)4FeB22(Ta, Nb)2直径2mm的棒材合金,成分Dy4Fe72B22Nb2得到了完全非晶的2mm棒材样品。分析了形成大块非晶可能的原因。同时采用单辊甩带法制备了相同成分的50m/s快淬薄带,通过热分析,利用基辛格方程计算了Dy4Fe72B22Nb2体系的晶化激活能。两个晶化放热峰的晶化激活能分别为572和484kJ/mol。两个放热峰分别对应Fe3B和Dy2Fe14B。对棒材和热处理后的薄带样品进行了磁性能测试可知,由于其体系中稀土成份很低,导致了硬磁相Dy2Fe14B的相成份也很低,因而矫顽力较小,永磁性能不高。采用铜模水冷吸铸制备了(Nd, Pr)(Fe, Co)B(Nb, Zr)直径为2mm以及1mm的棒材。在Nd(Fe, Co)B(Nb, Zr)系列中,主要的相结构为硬磁性相Nd2Fe14B和软磁性相(Fe3B,Fe)。成份Nd9Fe71.5B15.5Nb4直接快淬吸铸棒材剩磁为0.56T,矫顽力为568kA/m,最大磁能积为35.9kJ/m3。在650oC,10分钟退火后,矫顽力高达1151kA/m,剩余磁极化强度也略有增加。其原因可能在于二元相FeNb的存在,FeNb相弥散于Nd2Fe14B相中,提高了畴壁之间的钉扎,同时又保留了软硬磁性相之间的强交换耦合作用。在Pr(Fe,Co)B(Nb, Zr)系列中,主要的相结构为硬磁性相Pr2Fe14B和软磁性相(Fe3B, Fe)。直接吸铸棒材的矫顽力在40-159kA/m之间。成份Pr9.5Fe51.5Co20B15Nb4在650oC保温退火5分钟,退火后的矫顽力高达1210kA/m,剩余磁极化强度为0.61T,最大磁能积为65.1kJ/m3。二元相Fe2Nb在磁体畴壁之间的钉扎作用,有效地抑制了磁矩反转。对于(Nd, Pr)(Fe, Co)B(Nb, Zr)1mm直接吸铸棒材,成份Nd9Fe71.5B15.5Nb4表现出较好的硬磁性能,矫顽力为307kA/m,剩余磁极化强度为0.57T,最大磁能积为34.8kJ/m3。而Pr系列中,Pr9.5Fe71.5B15Nb4矫顽力为1113kA/m,剩余磁极化强度为0.61T,最大磁能积为56.2kJ/m3。Pr9.5Fe71.5B15Zr4矫顽力为1118kA/m,剩余磁极化强度为0.69T,最大磁能积为80.7kJ/m3。
张雪敏[7](2012)在《Cr,Si替代对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磁性及反常热膨胀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X射线衍射及各种磁测量方法研究了R2Fe17(R=Tm,Gd)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和热膨胀性质,分析了Si,Cr替代分别对Tm2CrFe16-xSix化合物和Gd2Fe17-xCrx化合物的结构、居里温度、自发磁化强度、自旋重取向温度和热膨胀性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电弧炉制备的Tm2CrFe16-xSix(x=0,0.5,1.0,1.5,2.0,2.5,3.0)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室温(~300K)下Tm2CrFe16-xSix(x=0,0.5,1.0,1.5,2.0,2.5,3.0)化合物具有单相的Th2Ni17型结构。随着Si替代量的增加,化合物的晶胞参数呈现非线性的单调下降的规律,分析认为这既与原子体积因素有关,又与化合物中的磁相互作用有关。对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Si替代普遍提高了Tm2CrFe16-xSi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并在x=1.5时出现了最大值,约为450K。相应的Si替代也提高了化合物的白旋重取向温度,并且随着Si替代量的增加,化合物的自旋重取向温度也增加,在x=3.0时达到最大值220K左右。这说明化合物的单轴磁晶各向异性随着Si替代量的增加而增加。与Cr,Si单独替代的研究结果相对比,可以推论Cr,Si同时分别替代不同的晶位,其单独各自替代对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及磁晶各向异性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叠加效果。室温下对化合物自发磁化强度的研究表明,随着Si替代量的增加,化合物的自发磁化强度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这是非磁性原子(Si)替代磁性原子(Fe)的必然结果。对电弧炉制备的Gd2Fe17-xCrx(x=0,0.5,1.0,3.0)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Gd2Fe17-xCrx(x=0,0.5,1.0,3.0)化合物具有Th2Zn17型结构。随着Cr替代量的增加,化合物的晶胞体积单调减小。对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Cr替代明显的提高了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并且在χ=1.0的时候达到最大值,约为575K。研究发现在Gd2Fe17-xCrx化合物中存在着较强的自发磁致伸缩现象,并且这种磁致伸缩和正常热膨胀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Gd2Fe17-xCrx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区内出现了负热膨胀现象。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给出了化合物晶胞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一步结合德拜理论和格律乃森关系计算了Gd2Fe17-xCrx化合物的体磁致伸缩系数ωs和线磁致伸缩系数λc,λa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本征磁致伸缩减弱,在同一温度下较低温时沿c轴方向的本征线磁致伸缩λc要比沿α轴方向的本征线磁致伸缩λa,大得多。
格日勒满达呼,富泉,宁君,凯丽,呼力雅格其,额尔敦陶克斯,田晓[8](2009)在《Tb3Fe29-xCrx(2.5≤x≤6.0)化合物的结构和室温特性》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Tb3Fe29-xCrx(2.5≤x≤6.0)系列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方法研究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r含量在2.5≤x≤6.0时化合物保持Nd3(Fe,Ti)29型单斜结构,属于A2/m空间群.Tb3Fe29-xCrx系列化合物晶胞体积V随Cr含量增加而增加.随着Cr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居里温度TC单调减小,低温自发磁化强度M0和饱和磁化强度Ms降低,各向异性场Ba先增加后降低,在x=3.5处出现极大值.
徐志斌,朱明刚,李秀艳,张莹[9](2009)在《3:29富铁金属间磁性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文中认为3:29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单斜晶晶体结构,属于A2/m空间群组,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稀土永磁材料。文中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元素取代和间隙原子占位对磁性能的影响,描述了几种交换作用,总结了磁性机理,并对该永磁材料的研究作了评述。
包健[10](2008)在《Nd-Fe-Co-Mo合金的结构和磁性》文中指出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类永磁材料。R3(T,M)29(R=稀土元素,M=稳定元素)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合成的R3(T,M)29化合物有R=Ce,Pr,Nd,Sm,Gd,Tb,Dy,Ho和Y;T=Fe,Co;M=Ti,V,Cr,Mn,Mo,Nb,W等。以往对R3(Fe,M)29(R=稀土元素,M=稳定元素)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是采取块状退火的办法来研究其结构和内禀磁性。这些化合物一般都不具备室温单轴磁晶各向异性,不能直接用作永磁材料。本文通过熔融快淬的方法制备了Nd3Fe29-x-0.9CoxMo0.9(x=4,8,12,14,16)合金铸锭和带速为20m/s的合金快淬薄带,通过X射线、扫描电镜、VSM测量等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磁性。
二、Co和稳定元素对Nd_3(Fe,Co,M)_(29)(M=Ti,V,Cr)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和稳定元素对Nd_3(Fe,Co,M)_(29)(M=Ti,V,Cr)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钙钛矿结构稀土铬酸盐的低温可控水热合成、磁性及热致变色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结构的功能材料体系 |
1.2.1 钙钛矿材料的结构 |
1.2.2 钙钛矿基介电与铁电材料 |
1.2.3 钙钛矿型氧化物基磁性及多铁材料 |
1.2.4 钙钛矿结构相变存储材料与忆阻器 |
1.2.5 钙钛矿型新能源催化材料 |
1.2.6 钙钛矿型高温超导材料 |
1.2.7 钙钛矿的阴离子调控化学与物理 |
1.3 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固相合成方法 |
1.3.2 水热法 |
1.3.3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表面化学与晶面可控生长 |
1.4 钙钛矿结构稀土铬酸盐简介 |
1.4.1 钙钛矿型稀土铬酸盐的结构特点 |
1.4.2 钙钛矿结构铬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
1.5 热致变色现象及热致变色材料 |
1.5.1 热致变色现象简介 |
1.5.2 热致变色材料分类 |
1.5.3 钙钛矿结构热致变色材料 |
1.5.4 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
1.6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钙钛矿结构重稀土铬酸盐RECr O_3(RE=Er,Tm,Yb,Lu)的温和水热合成及磁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合成方法 |
2.2.3 主要分析测试仪器与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粉末X-射线拟合及其晶体结构分析 |
2.3.2 材料的水热晶化机制 |
2.3.3 材料的形貌和元素组成 |
2.3.4 价态分析 |
2.3.5 拉曼振动模分析 |
2.3.6 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7 变温磁化率及磁滞回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钙钛矿结构稀土铬酸盐的晶面可控合成及其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主要测试仪器和相应测试条件 |
3.2.3 晶面调控方法及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和水热法合成B-位有序掺杂的LaCr_(1-x)Mn_x O_3(x=0.1,0.2,0.3)单晶及其磁学行为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主要测试仪器和相应测试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aCr_(1-x)Mn_x O_3 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
4.3.2 样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析 |
4.3.3 晶体形貌分析 |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5 磁性测试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La Cr_(1-x)Al_x O_3 (x=0.05, 0.08, 0.12, 0.15)的水热合成及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
5.2.2 主要分析测试仪器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3 合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条件 |
5.3.2 结构表征及讨论 |
5.3.3 形貌及成分表征 |
5.3.4 拉曼光谱测试分析 |
5.3.5 磁性测试分析 |
5.3.6 热致变色性质测试及分析 |
5.3.7 变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5.3.8 热分析 |
5.3.9 元素价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Nd3-yPryFe29-xTix(y=2,1.3≤x≤1.8)的结构与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史 |
1.3 稀土与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2:17型稀土与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
1.3.2 1:12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
1.3.3 3:29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的磁性理论 |
2.1 凝聚态物质磁性的起源 |
2.2 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 |
2.2.1 过渡金属原子以及化合物的磁性 |
2.2.2 镧系原子以及化合物的磁性[1,5-7] |
2.3 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中的磁相互作用 |
2.3.1 晶体场作用 |
2.3.2 原子间交换作用 |
2.4 永磁材料的技术指标 |
2.4.1 饱和磁化强度(M_s) |
2.4.2 磁晶各向异性 |
2.4.3 居里温度(T_C) |
2.4.5 磁滞回线 |
2.4.6 剩磁B_r |
2.4.7 矫顽力H_c |
2.4.8 最大磁能积(BH)_(max) |
第三章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3.1 样品制备 |
3.1.1 备料 |
3.1.2 样品的熔炼与热处理 |
3.2 磁场取向 |
3.3 晶体结构测定 |
3.4 磁学性能的测量 |
3.5 热学性能的测量 |
第四章 NdPr_2Fe_(29-x)Ti_x(1.3≤x≤1.8)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
4.1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
4.2 NdPr_2Fe_(29-x)Ti_x(1.3≤x≤1.8)化合物的结构 |
4.3 NdPr_2Fe_(29-x)Ti_x(1.3≤x≤1.8)化合物的磁性 |
4.3.1 磁晶各向异性 |
4.3.2 磁化行为 |
4.3.3 居里温度T_C |
4.4 NdPr_2Fe_(29-x)Ti_x化合物的热学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3)稀土化合物Gd3Fe25-xNixCr4及Gd3-xNdxFe15Co10Cr4的结构和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性研究简史 |
1.2 永磁材料的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磁性材料与磁参量 |
2.1.1 磁性材料及其分类 |
2.1.2 磁参量 |
2.2 稀土永磁体的磁性来源 |
2.2.1 稀土元素与过渡族金属的原子磁矩 |
2.2.2 稀土元素与过渡族金属相互作用 |
2.3 3:29 型稀土与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原料准备 |
3.2 熔炼与热处理 |
3.3 磁场取向 |
3.4 粉末 X 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结构 |
3.5 振动样品磁强计 |
第四章 Gd_3Fe_(25-x)Ni_xCr_4(x = 0.6 - |
4.1 Gd_3Fe_(25-x)Ni_xCr_4化合物的结构 |
4.2 Gd_3Fe_(25-x)Ni_xCr_4化合物的磁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_2Co_(15.24-x)Fe_xCr_(1.76)( x = 2 - 8 )化合物的研究 |
5.1 Gd_(3-x)Nd_xFe_(15)Co_(10)Cr_4化合物的结构 |
5.2 Gd_(3-x)Nd_xFe_(15)Co_(10)Cr_4化合物的磁性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2:17型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磁学发展简史与磁性材料研究现状 |
1.2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概况 |
1.3 磁性材料的反常热膨胀性质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工作内容 |
2 磁学基本理论与实验概述 |
2.1 磁学基本理论 |
2.1.1 磁性的分类 |
2.1.2 稀土与过渡金属元素的磁性 |
2.2 2:17型稀土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的磁学理论基础 |
2.2.1 自发磁化 |
2.2.2 铁磁性分子场理论 |
2.2.3 海森堡交换作用模型 |
2.2.4 铁磁性的能带理论 |
2.2.5 R2Fe17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2.2.6 R2Fe17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晶场作用 |
2.2.7 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中的磁晶各向异性 |
2.2.8 磁致伸缩 |
2.3 实验概述 |
2.3.1 样品的制备 |
2.3.2 样品结构的测量 |
2.3.3 样品磁性的测量 |
2.4 磁性测量方法 |
2.4.1 饱和磁化强度、自发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的测量 |
3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磁性与反常热膨胀 |
3.1 引言 |
3.2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结构 |
3.2.1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制备与测量 |
3.2.2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相结构 |
3.2.3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 |
3.3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相变分析 |
3.4 N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 |
3.5 小结 |
4 Tm_2CrFe_(16-x)Si_x化合物的磁性与反常热膨胀 |
4.1 引言 |
4.2 Tm_2CrFe_(16-x)Si_x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
4.2.1 Tm_2CrFe_(16-x)Si_x化合物的制备与测量 |
4.2.2 Tm_2CrFe_(16-x)Si_x化合物的结构 |
4.2.3 Tm_2CrFe_(16-x)Si_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 |
4.3 Tm_2CrFe_(16-x)Si_x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 |
4.4 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6)熔体快淬与铜模铸造富硼稀土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性材料简介 |
1.2 稀土永磁材料概述 |
1.2.1 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SmCo_5 |
1.2.2 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 Sm_2Co_(17) |
1.2.3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 NdFeB |
1.2.4 铁基稀土间隙化合物永磁材料 |
1.2.5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
1.3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性质 |
1.3.1 剩磁增强效应 |
1.3.2 居里温度提高 |
1.3.3 低稀土含量 |
1.4 非晶态合金晶化 |
1.4.1 非晶态合金的特性 |
1.4.2 非晶的结构模型 |
1.4.3 非晶合金晶化过程 |
1.4.4 非晶合金晶化转变方式 |
1.4.5 大块非晶制备 |
1.4.6 Fe 基非晶 |
1.5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制备 |
1.5.1 熔体快淬法 |
1.5.2 机械合金化法 |
1.5.3 气体喷雾法 |
1.5.4 HDDR 法 |
1.5.5 磁控溅射法 |
1.6 RE-Fe-B 永磁材料的实验研究现状 |
1.6.1 熔体快淬工艺研究进展 |
1.6.2 晶化退火方法研究进展 |
1.6.3 合金成分研究进展 |
1.6.3.1 置换型元素添加 |
1.6.3.2 掺杂型元素添加 |
1.6.3.3 综合添加元素 |
1.7 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理论研究现状 |
1.7.1 一维模型 |
1.7.2 二维和三维各向同性交换耦合模型 |
1.7.3 三维各向异性交换耦合模型 |
1.7.4 纳米复合永磁体矫顽力机制 |
1.8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流程 |
2.2 样品制备 |
2.2.1 母合金制备 |
2.2.2 快淬带制备 |
2.2.3 吸铸样品制备 |
2.2.4 晶化热处理 |
2.3 组织结构观察和分析 |
2.3.1 X 射线衍射分析 |
2.3.2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 磁性能测量 |
第三章 熔体快淬制备纳米稀土复合永磁材料 |
3.1 快淬速度对快淬 REFeB 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能影响 |
3.2 低淬速下 NdFeCoBM 薄带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 低淬速下 PrFeCoBM 薄带结构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元素对纳米复合 RE(Nd, Pr, Dy)_2Fe_(14)B/Fe_3B 永磁材料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添加 Nb,Zr 元素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结构和磁性能 |
4.2.1 对结构的影响 |
4.2.2 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
4.2.3 对室温磁性能的影响 |
4.2.4 对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4.3 添加 Co 元素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结构和磁性能 |
4.4 稀土含量变化对稀土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5 快淬薄带矫顽力机制 |
4.5.1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起始磁化过程 |
4.5.2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矫顽力与磁化场的关系 |
4.6 PrFeB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结构和磁性能 |
4.7 DyFeB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结构和磁性能 |
4.8 小结 |
第五章 大块非晶晶化制备纳米永磁材料 |
5.1 前言 |
5.2 样品制备 |
5.3 结构分析 |
5.4 热分析 |
5.4.1 有效晶化激活能 |
5.4.2 非晶态热分析中的基辛格方程 |
5.5 晶化热处理 |
5.6 磁性能分析 |
5.7 成分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模铸造稀土纳米永磁材料 |
6.1 前言 |
6.2 吸铸纳米晶材料制备 |
6.3 NdFeCoBM 吸铸棒材结构与磁性能分析 |
6.4 PrFeCoBM 吸铸棒材结构与磁性能分析 |
6.5 1mm 直径吸铸棒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Cr,Si替代对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磁性及反常热膨胀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磁学发展史与磁性材料的研究历史 |
1.2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历史及概况 |
1.2.1 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1:5型稀土—钻永磁材料 |
1.2.2 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2:17型稀土—钻永磁材料 |
1.2.3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Nd-Fe-B系列 |
1.3 物质的反常热膨胀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工作内容 |
2 磁学基本理论与实验概述 |
2.1 基本理论 |
2.1.1 磁性的分类 |
2.1.2 稀土元素原子和过渡族金属原子的磁性 |
2.1.3 自发磁化的基本理论 |
2.1.4 2:17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晶场作用 |
2.1.5 2:17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交换作用 |
2.1.6 磁致伸缩 |
2.1.7 R_2Fe_(17)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2.2 实验概述 |
2.2.1 样品的制备 |
2.2.2 样品结构的测量 |
2.2.3 样品磁性的测量 |
2.3 磁性测量方法 |
2.3.1 饱和磁化强度和自发磁化强度的测量 |
2.3.2 居里温度(T_c)的测定 |
3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
3.1 引言 |
3.2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
3.2.1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制备与测量 |
3.2.2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结构 |
3.2.3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 |
3.2.4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自发磁化强度 |
3.2.5 Tm_2Fe_(16-x)CrSi_x化合物的磁晶各向异性 |
3.3 小结 |
4 G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 |
4.1 引言 |
4.2 Gd_2Fe(17-x)Cr_x化合物的结构 |
4.2.1 G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制备与测量 |
4.2.2 G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结构 |
4.2.3 G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 |
4.3 Gd_2Fe_(17-x)Cr_x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 |
4.4 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10)Nd-Fe-Co-Mo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1.1 永磁材料的性能 |
1.1.1 永磁材料的内禀磁性 |
1.1.2 永磁材料的应用参数 |
1.2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历史的回顾 |
1.3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磁学基本理论 |
2.1 自发磁化的基本理论 |
2.1.1 自发磁化的唯象理论(分子场理论) |
2.1.2 自发磁化的Heisenberg 交换作用模型 |
2.2 局域电子模型与巡游电子模型 |
2.2.1 交换作用 |
2.2.2 能带模型 |
2.3 原子磁矩与磁晶各向异性 |
2.4 R-T 金属间化合物3D、4F 电子相互作用 |
2.4.1 3d 电子的磁性和相互作用 |
2.4.2 4f 电子的磁性和相互作用 |
2.5 R-T 化合物中的交换作用 |
2.5.1 T-T 交换作用 |
2.5.2 R-T 交换作用 |
2.5.3 R-R 交换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样品制备 |
3.1.1 样品的熔炼 |
3.1.2 样品甩带 |
3.1.3 热处理 |
3.2 实验测量方法 |
3.2.1 X-Ray 方法确定晶体结构 |
3.2.2 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磁性测量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四章 ND-FE-CO-MO 合金铸锭的磁性 |
4.1 引言 |
4.2 ND_3FE_(29-X-0.9)Co_xMo_(0.9)(X=4,8,12,14,16)铸锭样品的磁性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D-FE-CO-MO 合金快淬薄带的结构和磁性 |
5.1 引言 |
5.2 ND_3FE_(29-X-0.9)Co_xMo_(0.9)(X=4,8,12,14,16)薄带样品的磁性(1) |
5.3 ND_3FE_(29-X-0.9)Co_xMo_(0.9)(X=4,8,12,14,16)薄带样品的结构和磁性(2) |
5.3.1 X 射线衍射分析 |
5.3.2 扫描电镜分析 |
5.3.3 磁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Co和稳定元素对Nd_3(Fe,Co,M)_(29)(M=Ti,V,Cr)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钙钛矿结构稀土铬酸盐的低温可控水热合成、磁性及热致变色性质研究[D]. 王珊. 吉林大学, 2020(08)
- [2]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Nd3-yPryFe29-xTix(y=2,1.3≤x≤1.8)的结构与磁性研究[D]. 达木林扎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3]稀土化合物Gd3Fe25-xNixCr4及Gd3-xNdxFe15Co10Cr4的结构和磁性研究[D]. 萨出仁桂.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2)
- [4]2:17型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性质[D]. 梁飞飞. 天津科技大学, 2013(06)
- [5]Nd2Fe14.5Cr2.5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变[J]. 高纯静,郝延明,梁飞飞,郑开萍,胡怀古. 中国稀土学报, 2012(06)
- [6]熔体快淬与铜模铸造富硼稀土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 崔雪鸿.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7]Cr,Si替代对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磁性及反常热膨胀性质的影响[D]. 张雪敏. 天津科技大学, 2012(07)
- [8]Tb3Fe29-xCrx(2.5≤x≤6.0)化合物的结构和室温特性[J]. 格日勒满达呼,富泉,宁君,凯丽,呼力雅格其,额尔敦陶克斯,田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9(06)
- [9]3:29富铁金属间磁性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 徐志斌,朱明刚,李秀艳,张莹. 金属功能材料, 2009(01)
- [10]Nd-Fe-Co-Mo合金的结构和磁性[D]. 包健. 吉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