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丹六区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层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宋婷[1](2021)在《X73油区长3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水淹特征研究》文中提出X73油区长3低渗透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的西峰油田。研究区于2018年10月投入生产,从2019年6月开始进入大量建产阶段,初期为油层天然能量衰竭开发,截至2020年3月,油藏已进入了高含水期,出现产量递减加快,含水率上升等现象,同时还存在部分区域水淹、注水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针对研究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认为储层非均质性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以研究区的地质背景为基础,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工程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将研究储层细分为长311、长312、长313、长321、322共5个小层。依据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并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将长3储层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四种微相。揭示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认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求取储层非均质性参数及隔夹层研究,从微观、层内、层间、平面几个方面阐明了研究区非均质性特征。从含水率与采出程度、注水利用率、产量递减规律、采收率、地层能量等五个方面对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明确了研究区的水淹特征,分析了造成油井水淹的地质因素,认为裂缝和储层非均质性强是该区水淹程度及特征的主控因素,沉积微相和微构造、层理、夹层等次之。持续加深对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动态变化的了解和研究,清楚的认识油藏非均质性及水淹特征和水淹层的分布位置,对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提高注水开发效果、保持油藏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刘斌[2](2020)在《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很多油田随着数十年的高速开采,特别是东部油田,浅中层油藏或被探明,或者正在开发,其中诸多区块已经处于特高含水期,储量的认识和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必须立足当前的客观实际,不断提高认识,掌握油气水储量状况,采取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储量增值保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的储量价值评价研究也显得迫切和极为重要。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开展特高含水期的储量价值评价,选择开发四十年并且综合含水大于90%的ZY油田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掌握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结合石油行业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目前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认真分析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发现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在充分考虑到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地质可靠性与经济可行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勘探维度、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定性维度的四个维度出发,筛选并确定了评价研究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确立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各层级关键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形成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标准。通过针对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较好地解决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确保综合评价结论能为ZY油田的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提升,以促使特高含水期的油田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王百宁[3](2020)在《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Fula North油田是Fula凹陷的主力油田之一,本文以白垩系下白垩统的Abu Gabra1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地震、测井、岩芯等地质资料,对工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等地质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直观的表征。对比两个标志层,使用合成记录技术完成区域层位标定。然后,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识别出三种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将Abu Gabra1组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6个中期旋回,42个短期旋回,同时建立了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通过使用相干体技术以及地震平面切片技术,在地震剖面中解释出大工区内的116条断层。从断层中识别出1条2级断层,2条3级断层,以及平行断层、X型断层以及Y型断层,完成了断层的分级和分类工作。通过建立速度场完成了MSC1-MSC6顶层层面构造图的绘制工作。依据岩芯、测井资料分析,发现工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以及三角洲前缘相,主要的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等。通过砂地比识别出工区东北方向的物源后,对取芯井取芯段、单井、剖面以及全工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研究,最终编绘了三角洲沉积模式图。工区内取芯井及取芯段稀少,在仅有的岩芯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储层岩性是以中砂岩为主的长石石英砂岩,储层发育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种孔隙以及片状、缩颈状以及孔隙缩小型三种喉道。分析得出工区储层为中-低孔、渗储层,建立孔-渗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性较好的测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饱和度交汇模板。综合利用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以及随机性建模方法中的序贯高斯算法分别搭建了沉积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分析可知,工区内的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相关性好,其中,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物源方向储层物性变化幅度比垂直物源方向平缓。最后利用模型计算储量与地质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对比,完成了模型精度的验证工作。
宋子怡[4](2019)在《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与建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东油田六区处于开发中后期,面临着综合含水率高、剩余油分散以及稳产难度大等问题。为了达到提高采收率、稳定产能等目标,开展对储层构型的精细刻画成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对岩心、测井、地震及动态资料等的分析认为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54~68小层发育辫状河沉积。本论文通过对沉积相标志的识别与划分,分析研究了沉积微相的类型及特征。确定研究层段辫状河发育了四种微相类型:辫状河道、心滩、河漫滩、溢岸砂。在沉积微相控制的基础上,采用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沉积微相模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河流储层构型理论的基础上,对辫状河储层内部构型进行精细解剖采用密井网精细对比的方式,实现了对砂质辫状河心滩内部增生体规模的定量表征;确定了心滩宽度、长度及厚度等四级构型单元的参数范围,其中心滩宽度为100~350m,长度为400~500 m,厚度为4~12 m;明确了心滩长度与宽度呈正相关,宽度与厚度呈近似正相关。确定了落淤层与增生体等三级构型参数分布特征,落淤层在滩头、滩尾及两翼平均倾角分别为0.93°,0.53°和1.47°,长轴方向的心滩内部单一增生体的长度为280~800m,宽度为165~400m,估算落淤层长度为250~700m,宽度为150~350m。在储层构型框架下分析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分布特征,对三级、四级构型界面的识别,将不同级次构型单元进行层面顶底约束,基于沉积微相约束,采用算法稳健的序贯高斯模拟的方法,建立能实际反映出地下储层构型分布特征的三维立体构型模型,构型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对三、四级界面的模拟,提高了储层模型非均质性的准确度,明确了不同尺度的构型特征,理清了隔夹层类型与砂体叠置关系。在构型模型约束的基础上,依据对构型单元的精细表征,建立了一套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模型。研究成果能为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挖潜及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模型基础。
曾雨晴[5](2019)在《苏丹Muglad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Muglad盆地位于苏丹南部,属于中西非裂谷系的一个中、新生代断陷湖盆。本文选取了Muglad盆地282件烃源岩样品和17件原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Abu Gabra组作为研究区的有效烃源岩,自上而下可划分为AG1、AG2和AG3段。研究表明,Abu Gabra组AG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为III-II2型,属于低熟—成熟烃源岩。而AG2和AG3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为I-II1型,为成熟烃源岩。进一步对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分析,AG1段烃源岩样品中正构烷烃分布形态包括单峰态前峰型和双峰态后峰型,C27-C29规则甾烷具有C27甾烷占优势的“L”型分布和C29甾烷占优势的反“L”型分布,表明AG1段烃源岩有机质输入差异较大,部分样品以低等水生生物贡献为主,另一部分以高等植物为主,但二者均为混源型。而AG2和AG3段烃源岩正构烷烃均为单峰态前峰型,C27-C29规则甾烷分布呈现为C27甾烷占优势的不对称“V”字型,指示有机质输入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少量的高等植物贡献。根据Pr/Ph值、三环萜烷、伽马蜡烷指数等参数的分析表明AG1、AG2、AG3段烃源岩整体属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另外,Muglad盆地三个凹陷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正构烷烃以单峰态前峰型分布为主,C19-C24三环萜烷分布具有C21三环萜烷优势,C24四环萜烷含量较高,C27-C29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基于原油与Abu Gabra组AG1,AG2和AG3段三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对比可知,Abu Gabra组AG2和AG3段烃源岩对研究区原油贡献大,AG1段对原油的贡献相对较小。
王素芬[6](2017)在《倾斜油水界面油藏形成机理及其储量评价研究 ——以苏丹福北油田Bentiu组油藏为例》文中认为苏丹福北油田位于苏丹Muglad盆地福拉凹陷中部构造带,受中非剪切带及其从属断裂等地质构造影响,下白垩系Bentiu组为该油田的主力开发层位,其次为Aradeiba组,地质储量较大,以稠油为主,为中石油海外的重要开发油田之一。该油田主要目的层位Bentiu组油藏具有埋藏较浅、纵向和横向上储层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钻探和地质资料分析证实该油藏油水界面倾斜明显。在开发初期,对该油藏倾斜油水界面的地质认识主要基于水动力油藏成因,并采取了以天然能量为主的开采方案,而开发资料表明,油田的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表现出天然能量不足和采出程度低等特点,与前人的水动力油藏的认识有较大差异,给后期开发带来一系列问题,急需对地质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油藏倾斜油水界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并对油藏的储量进行评价,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因此,本文在福北油田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地层对比和划分的基础上,重点以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和油藏特征研究为基础,分析了Bentiu组油藏油水界面倾斜的主要形成机理,并提出了一套评价此类特殊油藏的储量评价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如下:1.通过地震、测井资料,在福北油田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建立标准井,确定了全区4个地层对比标志层,将Bentiu组划分出Bentiul、Bentiu2和Bentiu3等3个砂层组,并对主要含油层Bentiul砂层组进一步细划分为5个小层。2.通过岩性、沉积构造等特征,综合测井相分析,认为Bentiu组属于河流相辫状河沉积,发育心滩、河道和河漫滩等3个沉积微相,且以心滩微相为主。夹层在Bentiu组内以泥质夹层为主,发育密度大,分布不均,分布面积广和稳定的夹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起到格挡作用,有利于油气封隔。储层物性整体较好,高孔高渗透储层发育,孔渗特性纵向非均质性较强。总体上Bentiu组储层非均质性以中等-强为主,其中B1b小层储层非均质性最强。3.Bentiu组构造圈闭主要为受断层影响的反向断块(断鼻)类型,为一套正常温压系统下的低含硫、低含蜡、低凝固点的稠油油藏。油藏中油水界面倾斜显着,倾角约0.68°(斜率为 12m/km)。4.在对国内外分布的40个倾斜油水界面油藏特征、岩石物性及构造特征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造成油水界面倾斜的因素主要有:水动力条件、储层非均质性、新构造运动和油气开采等4个方面,并依据油水界面倾斜斜率的统计结果,将油水界面倾斜规模划分为倾斜度大(DipTOWC≥55m/km)、倾斜度中等(4m/km≥DipTOWC<55m/km)、和倾斜度小(DipTOWC<4m/km)等3个级别,其中Bentiu组倾斜油水界面倾斜级别为中等,导致该油藏油水界面倾斜的主要形成机理是复杂分布的夹层。5.结合倾斜油水界面油藏的主控因素和形成机理,提出了容积法储量评价中考虑倾斜油水界面不同主控因素的8种储量评价单元划分方案,优化了常规容积法的储量评价流程。6.基于Bentiu组油藏地质构造、储层和倾斜油水界面油藏特征研究,基于常规容积法、考虑倾斜油水界面主控因素的容积法和三维地质建模等方法进行了储量评价和对比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倾斜油水界面主控因素将油藏先划分为多个计算单元,再进行基于容积法进行储量评价的思路,该方法对于倾斜油水界面油藏的储量评价是可靠的,并认为福北油田Bentiu组油藏已探测到倾斜油水界面的分布特征,厘清倾斜油水界面油藏主控因素、倾斜角度和由此引起的含油范围分布特征,评价的地质储量均为证实储量(P1),不包含概算储量(P2)和可能储量(P3)。综合评价该油田为中浅层、高孔高渗、高储量丰度的中型稠油油田。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及技术流程,以及取得的主要认识,对于其它地质条件复杂的油藏勘探开发,特别是对于倾斜油水界面的油藏特征研究和资源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林堃琦[7](2017)在《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结构表征及精细地质建模研究》文中指出Fula油田位于苏丹6区Fula凹陷东北部,是一个受两条NNW-SSE向断层控制下的断垒构造,北缓南陡,属于高孔高渗油藏。主要研究层段Bentiu层具有地层结构复杂、沉积微相变化快的特点。由于工区三维地震资料和早期建立的储层模型质量较差,不利于开发中后期对于储层的精细描述。因此,有必要对辫状河储层内部的各要素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精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精细的储层地质模型。本文主要依托研究区丰富的测井资料和取芯井的典型样品化验分析,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主要划分依据有两点:一是原有小层内部发育较厚的泥岩夹层;二是同一小层内部存在多期砂体叠加。采用桥式-三角网络对比法,首先建立骨干剖面,采用标准层顶拉平的方法,从通过标准井的横纵剖面开始进行对比,随后再以这两个剖面上的井为控制标准井,依次完成横纵剖面的对比。对于不在该骨干剖面上的井,则通过与骨干剖面建立小剖面,采用三角网络的对比方法进行对比。最终建立了研究区Bentiu1砂组一共10个小层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2)辫状河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砂质辫状河沉积具有多河道、侧向迁移迅速等特点。研究区主要储集单元砂体为心滩坝、砂质辫状河道,其物源方向主要为北东方向,从整体上来看显示出“宽坝窄河道”的辫状河沉积特点。从研究区砂体展布图可以看出,砂体厚度较大的地区主要解释为心滩坝,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从B1b砂组至B1a砂组沉积时期,水动力逐渐变强,泥质半充填河道和泥质充填河道发育减少,砂质河道和心滩坝沉积较为发育。(3)储层地质建模。主要采用确定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式:对主要目的层以各自平面沉积相为界限,进行沉积相确定性建模;对其余层段以单井砂泥岩为基础,进行岩性随机建模。在研究区Fula油田的地质模型建立方法选取中,主要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其使用于模拟较为复杂的非均质性模型,较符合本地区的地质情况。对于主力产层B1a和B1b,每个沉积相均单独调节变差函数,使之符合相带的属性参数变化规律。(4)地质模型分析。依次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模型、地层模型、沉积相模型、岩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从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可以看出,心滩坝和局部砂质河道沉积出现高值,可以推测,由下至上,B1b-3和B1b-2,B1b-1、B1a-3和B1a-2的沉积环境较为类似;B1a-1的沉积环境又发生了变化。以沉积相约束的模型计算得出的模型储量稍微偏大,但该地质模型粗化数据与模拟数据均充分尊重原始测井数据,模拟结果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地下储层物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王宇喆[8](2017)在《苏丹Sufyan油田Abu Gabra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微相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钻井岩心、录井、地震、测井等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学研究,并以区域沉积模式为指导,对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识别,分析储层的平面、层内与层间的分布与非均质特征,为今后油田的下一步开发以及各项研究打了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Abu Gabra组顶与Bentiu组顶区域不整合面,对应Abu Sufyan凹陷第一裂陷期的超长期旋回,并在Abu Gabra组识别出两个沉积作用转换面和一个最大湖泛面,分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从下到上依次为AG3旋回、AG2旋回和AG1旋回;1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45个短期旋回,并且建立了Abu Sufyan凹陷Abu Gabra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2)根据局部标志层和旋回特征,进一步将AbuGarba组划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分流间湾、滨浅湖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微相。对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测井相识别模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总结出可用于Abu Sufyan凹陷单井沉积微相识别模板,Abu Gabra组为小型三角洲,。(3)通过对沉积微相分布的分析,确定Abu Sufyan凹陷沉积模式,并编制优势储层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系统的分析了本区域沉积微相的分布。Abu Gabra组沉积时期湖平面经历扩张-收缩变化,其中AG2砂岩组沉积时期湖面扩张,三角洲呈退积,AG1砂岩组沉积时期湖面收缩,三角洲以进积为主。(4)对Abu Gabra组地层优势储层进行储层性质研究,进而对储层的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Abu Gabra组储层含油层位主要分布在AG1d-1AG2d-2小层,平面具有强非均质性,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7、突进系数大于3。层间突进系数均小于3,变异系数小于0.7,层间非均质弱。
王欣,朱筱敏,吴冬,李志,鲜本忠,刘爱香,陈青云,高日胜,南征兵[9](2016)在《苏丹Muglad盆地Nugara凹陷AG组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地震、钻井及录井资料分析,将苏丹Muglad盆地Nugara凹陷AG组整体作为一个二级层序,内部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命名为SQASQE,各层序边界在地震和钻测井资料上特征明显,且对应良好。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内,通过识别不同地震反射单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振幅、连续性和频率,在AG组内部五个三级层序内识别出席状平行—亚平行相、楔状相、前积相、丘状相、杂乱相等地震相类型,地震相类型在各个层序中的发育分布具有继承性及连续性,以此建立地震相演化模型。根据地震相展布特征,结合岩心相和测井相分析与标定,认为AG组主要发育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及湖泊五种沉积相类型,同时讨论了地震-沉积相演化规律及受控因素。
谷海艳[10](2016)在《苏丹Heglig油田Bentiu油层沉积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国内外高含水油田调研可知,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以砂层为单元的储层描述以及对油层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的需要,为了保持产量,同时降低开采成本,必须要做到“认识剩余油、发现剩余油”。然而,砂体的内部结构和储层的非均质性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沉积储层的精细描述则尤为重要。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的岩心观察,测井数据分析、微构造和砂体结构解剖、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对124区Heglig油田Bentiu油层组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主要包括Heglig油田井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构造特征描述、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特征等。由此对Bentiu油层组的储集性能进行评价,细化沉积储层认识,将描述精度推进到层内构型级次,研究表明:Bentiu油层组较厚,多在20-30米范围内;Bentiu油层组储层为辫状河沉积砂岩,砂体连续发育,连通性好;物性较好:孔隙度23%-25%范围内,渗透率在561.5-2926md范围内;各小层间储层物性存在差异,层间非均质性较强;研究表明Bentiu油层组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为强底水块状油藏,能量充足,可运用天然能量开发。
二、苏丹六区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层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丹六区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层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X73油区长3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水淹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非均质性 |
1.2.2 水淹特征 |
1.3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地层划分 |
2.1.1 测井曲线选取 |
2.1.2 确定标志层 |
2.1.3 地层划分结果 |
2.2 确定骨架剖面 |
2.3 地层对比 |
2.3.1 顺物源方向 |
2.3.2 切物源方向 |
2.3.3 地层对比结果 |
2.4 构造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展布 |
3.1 沉积微相类型 |
3.1.1 水下分流河道 |
3.1.2 河道侧翼 |
3.1.3 分流间湾 |
3.1.4 河口砂坝 |
3.2 单井相分析 |
3.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3.3.1 剖面展布特征 |
3.3.2 平面展布特征 |
3.4 砂体展布特征 |
3.4.1 剖面特征 |
3.4.2 平面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4.1 微观非均质性 |
4.1.1 储层孔隙类型 |
4.1.2 孔喉形态 |
4.1.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1.4 裂缝特征 |
4.1.5 储层填隙物 |
4.2 层内非均质性 |
4.2.1 渗透率非均质性 |
4.2.2 粒度韵律特征 |
4.2.3 层内夹层分布 |
4.3 层间非均质性 |
4.3.1 分层系数和砂岩密度 |
4.3.2 层间岩性差异 |
4.3.3 隔层分布特征 |
4.4 平面非均质性 |
4.4.1 砂体平面连通性 |
4.4.2 孔隙度平面特征 |
4.4.3 渗透率平面特征 |
4.4.4 泥质含量 |
4.5 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表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淹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开发现状 |
5.2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5.2.1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
5.2.2 产量递减规律 |
5.2.3 采收率 |
5.2.4 地层能量状况分析 |
5.3 水淹特征 |
5.3.1 单井水淹特征 |
5.3.2 平面水淹特征 |
5.4 见水类型 |
5.4.1 裂缝型见水 |
5.4.2 孔隙型见水 |
5.5 见水及水窜方向 |
5.5.1 采油井H56-68 |
5.5.2 注水井H52-50A |
5.6 水淹影响因素及程度 |
5.6.1 裂缝 |
5.6.2 沉积微相 |
5.6.3 层间差异 |
5.6.4 渗透率 |
5.6.5 油层厚度 |
5.6.6 储层构造 |
5.6.7 层内夹层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1.4 储量价值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石油储量分类与分级 |
2.1.1 石油储量概念 |
2.1.2 石油储量分类及分类结构图 |
2.2 储量价值评价内涵 |
2.3 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 |
2.3.1 地质因素 |
2.3.2 开发因素 |
2.3.3 经济因素 |
2.4 储量价值评价相关方法 |
2.4.1 国外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
2.4.2 国内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
2.4.3 储量价值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ZY油田简介 |
3.1.1 ZY油田石油地质概况 |
3.1.2 ZY油田地层岩性特征 |
3.1.3 ZY油田开发概况 |
3.2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分析 |
3.2.1 评价依据和指标确定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2.3 评价结果 |
3.3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必要性 |
第四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设计 |
4.1 评价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评价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
4.3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1 勘探价值维度 |
4.3.2 技术价值维度 |
4.3.3 经营价值维度 |
4.3.4 定性价值维度 |
4.3.5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
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4.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
4.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5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4.5.1 评价油藏的选取 |
4.5.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5.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
4.5.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确保精细认识 |
5.2 采取调整与挖潜措施落实分类治理 |
5.3 强化经营管理实现成本有效管控 |
5.4 创新管理方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构造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6 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Muglad盆地的基本地质概况 |
2.1.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相特征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地层划分 |
3.2 井震标定 |
3.2.1 地震合成记录制作 |
3.2.2 地层标定 |
3.3 标志层识别 |
3.4 精细地层对比 |
3.4.1 长期旋回划分 |
3.4.2 中期旋回划分 |
3.4.3 短期旋回划分 |
3.5 层序地层等时格架 |
3.5.1 优选过重点井骨架剖面 |
3.5.2 井震结合印证中期基准面旋回 |
3.5.3 区域地质条件指导对比 |
3.5.4 封闭骨架剖面的精细对比 |
3.5.5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建立 |
4 构造精细解释 |
4.1 断层解释的原则 |
4.2 断层识别 |
4.2.1 相干体技术识别断层 |
4.2.2 水平切片识别断层 |
4.3 断裂剖面解释 |
4.4 构造成图 |
4.4.1 断裂平面组合 |
4.4.2 速度分析和时深转换 |
4.4.3 构造成图 |
4.5 构造特征分析 |
4.5.1 断裂分级 |
4.5.2 断裂的平面展布 |
4.5.3 断裂的剖面组合 |
5 沉积微相研究 |
5.1 物源分析 |
5.2 沉积相标志 |
5.2.1 岩性分析 |
5.2.2 岩石颜色 |
5.2.3 沉积构造 |
5.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5.3.1 三角洲平原亚相 |
5.3.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5.3.3 前三角洲亚相 |
5.4 沉积微相单井分析 |
5.5 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
5.5.1 顺物源方向 |
5.5.2 垂直物源方向 |
5.6 平面沉积微相展布规律 |
5.7 沉积模式图 |
6 储层特征 |
6.1 储层基本特征 |
6.1.1 储层岩性特征 |
6.1.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6.2 岩芯物性分析 |
6.3 测井物性模板 |
6.3.1 孔隙度模板 |
6.3.2 渗透率模板 |
6.3.3 饱和度模板 |
7 三维地质建模 |
7.1 地质建模方法 |
7.1.1 地质建模的方法 |
7.1.2 地质建模的算法 |
7.1.3 随机地质建模的关键 |
7.2 建模思路和流程 |
7.2.1 地质模型的思路 |
7.2.2 地质建模所需数据 |
7.2.3 地质建模的流程 |
7.3 地质模型的建立 |
7.3.1 构造模型 |
7.3.2 沉积相模型 |
7.3.3 属性建模 |
7.4 储量计算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辫状河构型研究现状 |
1.2.2 储层建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开发历史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与建模 |
3.1 沉积微相研究 |
3.1.1 沉积相标志研究 |
3.1.2 沉积微相类型 |
3.1.3 沉积微相分布研究 |
3.2 沉积微相建模 |
3.2.1 构造模型 |
3.2.2 沉积微相建模方法 |
3.2.3 沉积微相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辫状河构型单元刻画与建模 |
4.1 构型界面划分 |
4.1.1 五级构型界面 |
4.1.2 四级构型界面 |
4.1.3 三级构型界面 |
4.2 构型单元识别 |
4.2.1 五级构型单元 |
4.2.2 四级构型单元 |
4.2.3 三级构型单元 |
4.3 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刻画 |
4.3.1 五级构型单元刻画 |
4.3.2 四级构型单元刻画 |
4.3.3 三级构型单元刻画 |
4.3.4 心滩内部构型分布特征 |
4.4 构型单元建模 |
4.4.1 四级构型模型建立 |
4.4.2 三级构型模型建立 |
第五章 构型单元约束属性建模 |
5.1 属性建模方法 |
5.2 属性建模参数求取 |
5.3 属性建模流程与结果 |
5.3.1 数据的离散化 |
5.3.2 数据分析 |
5.3.3 构型约束属性建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苏丹Muglad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烃源岩评价 |
1.3.2 原油族群划分 |
1.3.3 油源对比 |
1.3.4 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样品与实验方法 |
1.6.1 研究样品概况 |
1.6.2 实验方法 |
1.6.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2.4 Muglad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特征 |
2.4.2 生储盖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 |
3.2.2 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系列 |
3.2.3 藿烷系列 |
3.2.4 甾类化合物 |
3.3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三芳甾烷系列 |
3.3.2 三芳甲藻甾烷 |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1 原油基本特征 |
4.1.1 原油样品的物性特征 |
4.1.2 原油族组成特征 |
4.2 正构烷烃与无环类异戊二烯组成特征 |
4.2.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4.2.2 无环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 |
4.3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 |
4.3.1 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分布特征 |
4.3.2 藿烷类分布特征 |
4.3.3 伽马蜡烷分布特征 |
4.3.4 甾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
4.3.5 4-甲基甾烷分布特征 |
4.4 芳烃组成特征 |
4.4.1 三芳甲藻甾和甲基三芳甾分布特征 |
4.4.2 三芳甾烷分布特征 |
4.5 原油族群划分 |
第5章 油源对比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倾斜油水界面油藏形成机理及其储量评价研究 ——以苏丹福北油田Bentiu组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倾斜油水界面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油藏特征和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苏丹福北油田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断裂与构造发育特征 |
2.3 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2.4 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对比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
3.2 区域地层岩性特征 |
3.3 目的层层序地层特征 |
3.4 小层划分与对比 |
3.4.1 建立标准对比剖面 |
3.4.2 确定对比标志层 |
3.4.3 地层划分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沉积相与储层特征 |
4.1 沉积相 |
4.1.1 沉积环境分析 |
4.1.2 沉积微相划分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4.2.1 孔渗特征 |
4.2.2 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分析 |
4.3 夹层特征分析 |
4.3.1 Bentiu组夹层类型及识别标准 |
4.3.2 夹层分布特征 |
4.3.3 夹层对流体的影响 |
4.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4.4.1 层内非均质性 |
4.4.2 层间非均质性 |
4.5 小结 |
第5章 油藏发育特征 |
5.1 构造圈闭特征 |
5.1.1 福拉凹陷构造圈闭特征 |
5.1.2 Bentiu组构造圈闭特征 |
5.2 Bentiu组油藏特征 |
5.2.1 油藏流体性质 |
5.2.2 油藏温度和压力 |
5.3 油水分布特征 |
5.4 小结 |
第6章 福北倾斜油水界面成因机理研究 |
6.1 倾斜油水界面油藏典型案例分析 |
6.2 福北油藏倾斜油水界面成因机理分析 |
6.2.1 水动力造成油水界面倾斜 |
6.2.2 新构造运动对倾斜油水界面影响研究 |
6.2.3 油气田开采对倾斜油水界面影响研究 |
6.2.4 储层非均质性造成油水界面倾斜分析 |
6.2.5 关于福北油田倾斜油水界面成因机理综合分析 |
6.3 倾斜油水界面规模划分探讨与研究展望 |
6.3.1 倾斜油水界面规模划分的探讨 |
6.3.2 倾斜油水界面油藏形成机理研究展望 |
6.4 小结 |
第7章 福北油田储量评价 |
7.1 储量分类及评价计算方法 |
7.1.1 储量的分类方案 |
7.1.2 储量的评价计算方法 |
7.2 基于容积法的地质储量评价 |
7.2.1 福北油田储量评价步骤 |
7.2.2 考虑倾斜油水界面形成机理的储量参数的确定 |
7.2.3 Bentiu组油藏地质储量评价结果 |
7.3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地质储量计算 |
7.3.1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进行储量计算的方法 |
7.3.2 福北油田Bentiu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7.3.3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储量计算 |
7.4 Bentiu组油藏不同方法的地质储量结果对比 |
7.5 关于倾斜油水界面油藏储量评价方法的讨论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结构表征及精细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辫状河储层研究现状 |
1.3.2 油藏地质模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基础概况 |
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地层格架 |
2.4 构造特征 |
2.5 储层特征 |
2.6 油藏特征 |
3 精细等时地层格架 |
3.1 小层细分依据及方案 |
3.1.1 小层细分依据 |
3.1.2 小层细分方案 |
3.2 地层对比方法与结果 |
3.2.1 地层对比方法 |
3.2.2 地层对比结果 |
3.3 小结 |
4 沉积微相与砂体空间展布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相标志 |
4.1.2 粒度特征分析 |
4.1.3 测井相标志 |
4.2 沉积微相类型 |
4.2.1 泛滥平原 |
4.2.2 心滩坝 |
4.2.3 辫状河道 |
4.3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4.3.1 B1a层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4.3.2 B1b层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4.3.3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
4.4 小结 |
5 储层综合评价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1 组分特征 |
5.1.2 结构特征 |
5.1.3 填隙物特征 |
5.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5.2.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2.2 成岩阶段及成岩史 |
5.3 储层孔隙特征 |
5.3.1 孔隙类型 |
5.3.2 孔隙结构特征 |
5.4 储层物性特征 |
5.5 小结 |
6 储层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方法 |
6.1.1 确定性建模 |
6.1.2 随机建模 |
6.1.3 建模原理 |
6.2 地质模型建立 |
6.2.1 数据准备 |
6.2.2 构造模型和地层模型建立 |
6.2.3 沉积相模型建立 |
6.2.4 岩相模型建立 |
6.2.5 储层属性模型建立 |
6.2.6 储量计算 |
6.3 地质模型精度检验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苏丹Sufyan油田Abu Gabra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油田概况 |
1.1 油田地质特征 |
1.1.1 油田区域地质概况 |
1.1.2 地层特征 |
1.1.3 构造特征 |
1.1.4 储层特征 |
1.2 油田勘探开发简况 |
1.3 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2.1.1 超长期基准面旋回识别 |
2.1.2 长期基准面旋回识别 |
2.1.3 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 |
2.1.4 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 |
2.1.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
2.2.1 标志层的识别与对比 |
2.2.2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的建立 |
第三章 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类型 |
3.1 物源分析 |
3.2 沉积特征 |
3.2.1 岩石类型 |
3.2.2 沉积构造 |
3.2.3 泥岩颜色 |
3.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4 测井相分析 |
3.4.1 测井相模板 |
3.4.2 测井多参数识别沉积微相方法 |
3.5 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 |
3.5.1 AG2组地层沉积微相展布 |
3.5.2 AG1组地层沉积微相展布 |
3.5.3 沉积模式 |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4.1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
4.1.1 储集层的物性特征 |
4.1.2 储层非均质性 |
4.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在开发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苏丹Muglad盆地Nugara凹陷AG组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层序地层格架 |
2.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2.2 层序边界的识别特征 |
2.2.1 地震层序边界的识别 |
2.2.2 钻井与测井层序边界的识别 |
2.2.3 地震层序和钻、测井层序互相标定 |
2.3 层序地层分布及充填特征 |
3 地震相类型及其特征 |
3.1 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 |
3.2 前积地震相 |
3.3 丘状地震相 |
3.4 楔状地震相 |
3.5 杂乱地震相 |
4 地震相分布规律与沉积演化 |
4.1 地震相演化特征 |
4.2 沉积相分析及沉积体系演化 |
5 结论 |
(10)苏丹Heglig油田Bentiu油层沉积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三章 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 地层划分、对比 |
3.2 构造特征 |
第四章 沉积学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砂体展布特征 |
4.3 沉积特征 |
4.3.1 辫状河基本特征 |
4.3.2 Bentiu组地层单井相识别 |
第五章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研究 |
5.1 岩心物性分析 |
5.2 测井储层物性解释 |
5.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5.3.1 Bentiu组储层层间隔夹层 |
5.3.2 Bentiu组层间非均质性 |
5.3.3 Bentiu组层内非均质性 |
5.3.3.1 层内夹层的特征 |
5.3.3.2 沉积构造对层内非均质性影响 |
5.3.4 Bentiu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 |
5.4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
5.4.1 孔隙类型 |
5.4.2 孔隙结构特征 |
5.4.3 孔喉大小分布特征 |
5.4.4 岩心规模纵向与横向渗透率关系 |
第六章 油藏类型划分及石油储量计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苏丹六区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层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X73油区长3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水淹特征研究[D]. 宋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D]. 刘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3]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D]. 王百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与建模[D]. 宋子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苏丹Muglad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D]. 曾雨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倾斜油水界面油藏形成机理及其储量评价研究 ——以苏丹福北油田Bentiu组油藏为例[D]. 王素芬.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1)
- [7]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结构表征及精细地质建模研究[D]. 林堃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 [8]苏丹Sufyan油田Abu Gabra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微相研究[D]. 王宇喆.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9]苏丹Muglad盆地Nugara凹陷AG组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J]. 王欣,朱筱敏,吴冬,李志,鲜本忠,刘爱香,陈青云,高日胜,南征兵.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3)
- [10]苏丹Heglig油田Bentiu油层沉积储层特征研究[D]. 谷海艳.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