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资金计划管理水平促进全行经营业务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杜彦坤,朱文丽,韩芳[1](2021)在《对农发行战略规划与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建立系统的发展战略体系,回答好农发行"往哪走更对""怎样走更好"等重大问题不仅是全行战略规划、内外部改革统筹部门无法停止的思考,也是全行永不停歇的课题。按照农发行总行党委部署要求,战略规划部作为全行业务综合部门,一直以来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密围绕战略规划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统筹内外部改革工作三大主要职能,全力服务全行业务经营和改革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部的职责优化对于推动全行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明确了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
邹昌波[2](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王斌[3](2020)在《TA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期间,国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而银行业担负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的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好坏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带来巨大冲击。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当前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一系列内外部矛盾,TA银行的改革发展同样也存在发展定位模糊不清、内控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亟需提升等问题。这导致TA银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战略转型升级。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与归纳,对TA银行实地调研,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TA银行的发展战略。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法详细地研究了 TA银行内部资源和能力、行业竞争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借助SWOT分析方法全面阐释了 TA银行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挑战和机遇,内部优势主要包括股东优势明显、组织架构已调整完毕、精细化管理效果初显、重视金融科技投入、渠道的持续深耕、风险管控效能持续提升、内审职能履职到位等方面;劣势主要包括政府参与度过高,整体规模较小、经营区域较为局限、业务及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风险防控压力较大,政策趋势研究力度不足,人员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外部的机会包括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机遇等方面;发展遇到的外部挑战包括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国内供给侧改革、多层次及新兴金融机构的出现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与调研,适时调整TA银行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措施,确定TA银行的发展战略。TA银行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加强股东合作、传统业务特色化发展、金融科技支撑、精细化管理转型四个维度,并从加强党建引领,打造企业文化建设;优化股权架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风险治理架构,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强化素质提升,破除人才不足掣肘;重视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协作程度;整合资产负债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六大方面实施战略保障。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情况,系统地提出了 TA银行的发展战略,为TA银行未来的发展的规划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姜瑶[4](2020)在《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银行业在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的过程中迎来了改革的机会,传统角度上的银行业在外部竞争存在的同时,其内部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转型才能够持续长期发展。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逐步收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体系可以精确识别利润来源因而备受重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稳定运行可以有效帮助ABH农村商业银行在多个方面得到提升。在此以外,FTP利润还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具有现实上的重要意义,是其可以直接地与经营费用与经营绩效相关的原因。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为资金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出一定的必要性分析,分析出ABH农商行实施FTP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完善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对策建议,为提高ABH农村商业银行在盈利在经营发展中的地位,将一份推动力量注入到推动银行可持续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去。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国外银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优势,深入研究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首先针对实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依据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和需求,从“整体FTP创利分析、贷款FTP创利分析、存款FTP创利分析、机构FTP创利分析”四个方面运用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ABH农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盈利能力。其次,通过分析归纳法将ABH农商行实施FTP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分析整理。其中,ABH农商行实施FTP取得的成效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为资源分配和负债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明确利率风险承担主体、为产品定价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分别从金融市场业务绩效考核问题、流动性风险控制的问题、加快升级解决分润问题三个方面研究了ABH农商行试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存在不足。针对问题提出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推广建议,进一步建立可操作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希望可以更好的推动银行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尚沂桦[5](2020)在《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国内宏观调控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多,各种“灰犀牛”、“黑天鹅”风险进一步凸显,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受经济下行及各类风险事件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和情绪受到了明显扰动,市场地位、认可度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其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冲击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百家争鸣”的现状下如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保证平稳运营长期发展,成为当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也将财务风险管理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甘肃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甘肃银行各项业务发展迅猛,资产规模扩张较快,但存在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缺失、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缺乏、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的目标、原则,引入骆驼评级法对甘肃银行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同时本文亦对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旨在解决甘肃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财务风险问题,为其长期经营与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不仅对甘肃银行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对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了相关经验与借鉴价值。
谢芳[6](2020)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正在高速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着宏观经济转型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冲击,曾经主要依靠的盈利方法和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处于时代浪潮冲击之下的H市农业银行在外部营商环境和内部行业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积极主动地寻求自身的转型发展,改变中介地位弱化、客户流失严重,利润空间紧缩的现状,力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谋求一席之地。本文在总结了战略管理理论、战略转型理论、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商业银行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形式,着眼于对H市农业银行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分析。在对江苏省以及H市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做分析时,重点比较了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发展情况。内部环境分析涉及H市农业银行背景介绍、经营理念和经营现状,并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进展,结合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对H市农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和五力模型对H市农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面临的行业竞争情况做了详细分析,再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H市农业银行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进一步明确H市农业银行在发展中遇到的存贷款业务、县域业务、数字化转型、经营转型、风控管理困难等瓶颈,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总结出H市农业银行转型制度模式、改革组织管理、创新业务产品、优化渠道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和改进风控模式六个方面的战略转型新路径,以及推进贷款业务全渠道投放、推进存款业务高质速增长、推进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ETC业务营销、多手段稳固业务经营绩效和强化各类风险管防控体制的战略转型新策略以供相关决策参考。本文最后归纳总结了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佘焕宇[7](2019)在《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动性风险作为伴随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而时刻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关注热点与重点。当前,在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因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贷资产质量裂变下滑、金融脱媒加速变化以及M2增速回落放缓等多重叠加因素影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防控压力、防控难度与防控要求都已变得显着提升,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水平亟待升级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对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探索,以促进其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机制,进而保障自身能够实现更好、更远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既有对单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分析,也有对整个银行业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方面分析;其中,很多研究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对于促进提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价值。然而,当前大多数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上市商业银行身上,这可能与上市商业银行市场影响较大、信息披露规范有很大关系。但这也造成了目前针对县域法人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专项研究相对较少、深度较浅,因而存在一定的研究盲点与空白,亟待充实完善。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并综述回顾国内外学术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后,结合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与调查资料数据,从定性、定量两个层面对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开展重点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检视分析了相关存在问题与成因情况;再者,梳理分析了国内区域性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处置经验与相关启示,为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提供经验支撑借鉴;而后,再结合理论实际与经验情况,对其提出五个方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建议;最后,对全文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对理论实践启示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未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重点与方向进行了阐述展望。研究发现,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与量化评估结果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的负面问题与成因情况,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优劣程度,不仅与其负债业务结构紧密关联,也与其资产质量状况、管理效率水平以及经营逐利偏好等紧密相关,需要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角度,加强相关优化改善工作。有鉴于此,本文建议该行需要从机制管理、运维管理、业务管理、资源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以促进保障自身实现更好、更审慎的健康发展。
周玥彤[8](2019)在《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逐步成长为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部分之一。它们不但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吸收了相当多的剩余劳动力。建行总行制定的经营战略是,稳步促进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业务,积极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份额,并向建行湖南省分行(下文简称为湖南省分行)发展这项业务提出的要求更高。因此,湖南省分行如何稳步拓展自身的这项业务,变成了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简要地陈述了选题的意义、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概括了研究方法与内容;然后,分析了湖南省分行开展这项业务的基本情况及宏观环境、行业优势,并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阐述了营销策略的现状,然后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结合湖南省分行发展这项业务的目标与指导思想,在对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STP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品、价格、渠道、与服务策略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优化建议;最后,从团队建设、企业文化、机制保障、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信贷业务拓展策略的诸多保障性举措,而且简要地评估了实施业务拓展策略的有关效果。本文沿袭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传统研究思路,通过分析湖南省分行开展中小企业方面的信贷业务现状,刻画了与当前该行具体情况相适应的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希望能够为该行信贷业务的相关营销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此同时,它也可以为其它银行优化自身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营销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莉莉[9](2019)在《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渐渐普及,各行各业无不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集团化、大型化和全球化日趋明显。近年来,商业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和经营效益,进入快速的扩张期,银行的网点数不断增多,银行规模迅速扩大。这引发了财务管理上的规模不经济问题:银行财务机构及人员设置臃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业务处理效率低下、总行财务管控难度大致政策执行能力变弱等。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型银行战略发展的要求。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WH商业银行为案例进行研究,简述其财务管理的现状,从外部环境变化及行业特点、内部管理需求两方面综合分析其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动因。结合WH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了目标、模式选择、财务组织架构、业务范围、中心选址等方面的战略定位,并进行了财务流程再造,包括费用管理流程、资产管理流程、业务处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税务管理流程、总账及报表管理流程、会计档案管理流程,通过对各项系统的业务逻辑和实现功能设计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在中心构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阶段的路径、保障措施以及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产生的预期成效。希望对WH商业银行构建和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为其他银行和企业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提供借鉴。
徐李梅[10](2017)在《管理会计系统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管理会计是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活动,是银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大银行陆续开始对管理会计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率先成立了专门部门来研究管理会计系统应用,虽有所进展但仍处于起步应用阶段,但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大多未有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来有效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加速,面对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的以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将逐渐结束。处于变革时代的银行业在战略转型、业务创新的同时,亟需构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竞争新形势的新型经营模式,更加贴近客户,更加注重创新。要顺利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其关键是有效应用精细化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虽然管理会计理论已经成熟,但管理会计系统的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管理会计原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着手,以某地区农商银行(以下简称A行)为例,旨在探讨在利率市场化下,从A行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现状出发,力求结合业务实际,重在发现和揭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运用中战略规划、数据质量、人员理念素质、应用能力、绩效考核运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优化行内组织架构、提高基础数据质量、树立管理会计应用理念、充分挖掘利用管理会计系统分析结果、完善配套考核指标等措施来优化管理会计系统建设,以多维度分析提高精细化核算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价值经营管理能力。
二、提高资金计划管理水平促进全行经营业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资金计划管理水平促进全行经营业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对农发行战略规划与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略规划管理理论与实践 |
(一)战略管理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二)战略研究:政策性战略环境分析 |
(三)战略制定:分层搭建全行战略管理的核心主体 |
1.总体战略概括为“六个坚持”。 |
2.发展战略凝练为“四个全力”。 |
3.明确阶段性战略目标。 |
4.组织体系提供有利保障。 |
(四)战略执行:环环畅通确保战略落实见效 |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实践 |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二)重点改革为资负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辟路 |
(三)农发行资产负债管理在专业化道路上迈步 |
1.业务经营计划管理:规模与效益均服务支农 |
2.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统筹安排走好“T”台 |
3.资本管理:两大维度管理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
4.定价管理:策略制定需要“内外兼修” |
5.流动性风险管理:从源头防范“灰犀牛” |
6.存款组织与管理:存款以支农,存款以兴行 |
三、战略规划与资产负债管理的未来改革之路 |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
(二)推进内外部改革,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
(三)持续精耕细作,打造主场主业优势。 |
(四)加强科技人才赋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本文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
2.4 金融发展理论 |
2.4.1 金融发展理论 |
2.4.2 金融深化理论 |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
2.5.1 金融创新理论 |
2.5.2 金融风险理论 |
2.6 金融监管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
4.3.1 指标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测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1 模型检验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过程 |
6.1.3 融资市场 |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择 |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模型检验 |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假说 |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检验 |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
8.1.1 基本模型 |
8.1.2 参数校准 |
8.1.3 传导机制分析 |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
8.2.1 基本模型 |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8.3.1 实证模型设定 |
8.3.2 变量选择 |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模型检验 |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监管制度 |
9.2.2 完善资本监管 |
9.2.3 减少监管套利 |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TA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战略管理理论依据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1.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2.2 战略分析方法与工具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 |
2.3 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
2.3.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
2.3.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总体评价 |
第3章 TA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3.2.3 替代品生产商的威胁 |
3.2.4 供应商、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
第4章 TA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4.1 TA银行概况 |
4.1.1 TA银行概况 |
4.1.2 TA银行组织架构及人员 |
4.2 TA银行发展现状 |
4.3 公司资源和能力分析 |
4.3.1 公司资源分析 |
4.3.2 公司能力分析 |
第5章 TA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 |
5.1 TA银行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TA银行发展战略的确定 |
5.2.1 企业使命与愿景 |
5.2.2 TA银行发展目标 |
5.3 TA银行发展战略的选择 |
第6章 TA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TA银行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
6.1.1 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股东合作 |
6.1.2 挖掘创新,传统业务特色发展 |
6.1.3 抓住机遇,科技+金融迅速推进 |
6.1.4 精准配置,持续加强内部管理 |
6.2 TA银行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加强党建引领,打造企业文化建设 |
6.2.2 优化股权架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 |
6.2.3 优化风险治理架构,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 |
6.2.4 强化素质提升,破除人才不足掣肘 |
6.2.5 重视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协作程度 |
6.2.6 整合资产负债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4 研究内容 |
1.3.5 研究方法 |
1.3.6 研究技术路线 |
2 ABH农商行推广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现状分析 |
2.1 ABH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
2.2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
2.3 推广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现状 |
2.3.1 优化资源配置 |
2.3.2 市场化产品定价 |
2.3.3 构建业绩评价体系 |
2.3.4 强化风险管理 |
2.4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变化 |
2.4.1 分行盈利结构的变化 |
2.4.2 流动性管理的变化 |
2.4.3 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变化 |
2.4.4 利率风险管理架构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ABH农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盈利能力分析 |
3.1 整体FTP创利分析 |
3.1.1 资产负债FTP创利概览 |
3.1.2 生息资产付息负债FTP创利概览 |
3.1.3 生息资产创利分析 |
3.1.4 付息负债创利分析 |
3.2 贷款FTP创利分析 |
3.2.1 贷款FTP创利概览 |
3.2.2 贷款期限FTP创利分析 |
3.2.3 单位贷款期限FTP创利分析 |
3.2.4 个人贷款期限FTP创利分析 |
3.2.5 贷款产品FTP创利分析 |
3.2.6 单位贷款行业FTP创利分析 |
3.2.7 贷款客户集中度创利分析 |
3.3 存款FTP创利分析 |
3.3.1 存款FTP概览 |
3.3.2 存款期限FTP创利分析 |
3.3.3 单位存款期限FTP创利分析 |
3.3.4 个人存款期限FTP创利分析 |
3.3.5 存款产品FTP创利分析 |
3.3.6 存款客户集中度创利分析 |
3.4 机构FTP创利分析 |
3.4.1 机构存贷款气泡图 |
3.4.2 机构贷款结构创利对比 |
3.5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ABH农商行试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运行效果分析 |
4.1 ABH农商行试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取得成效 |
4.1.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 |
4.1.2 为资源分配和负债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
4.1.3 明确利率风险承担主体 |
4.1.4 为产品定价提供理论基础 |
4.2 ABH农商行试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存在问题 |
4.2.1 金融市场业务绩效考核问题 |
4.2.2 流动性风险控制的问题 |
4.2.3 加快升级解决分润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推广建议 |
5.1 建立FTP价格形成机制 |
5.2 FTP要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 |
5.3 FTP要和资源配比有机结合 |
5.4 FTP要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 |
5.5 FTP要和风险防控有机结合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理论 |
2.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
2.1.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种类 |
2.1.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
2.2.1 比率分析法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3 骆驼评级法 |
2.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情况 |
2.3.1 国外研究情况 |
2.3.2 国内研究情况 |
2.3.3 国内外研究情况评述 |
第三章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概况介绍 |
3.1.1 甘肃银行整体概况 |
3.1.2 甘肃银行员工结构 |
3.1.3 甘肃银行财务管理条线概况 |
3.2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
3.2.1 甘肃银行资产负债情况 |
3.2.2 甘肃银行利润情况 |
3.2.3 甘肃银行监管指标情况 |
3.2.4 甘肃银行贷款情况 |
3.2.5 财务风险管理情况 |
3.3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缺失 |
3.3.2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缺乏 |
3.3.3 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四章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 |
4.1 财务风险管理改进的目标 |
4.1.1 落实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监管要求 |
4.1.2 构建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价机制 |
4.1.3 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
4.2 财务风险管理改进的原则 |
4.2.1 总体性与重要性原则 |
4.2.2 制衡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4.2.3 成本效益性原则 |
4.3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的方法 |
4.3.1 运用比率分析法 |
4.3.2 运用骆驼评级法 |
4.4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的内容 |
4.4.1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
4.4.2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
4.4.3 提高盈利能力与降低经营成本 |
4.4.4 加强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第五章 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评价与实施保障 |
5.1 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前后的对比评价 |
5.1.1 财务风险预警方面 |
5.1.2 财务风险管理方面 |
5.1.3 监管部门要求方面 |
5.2 实施保障 |
5.2.1 战略保障 |
5.2.2 人员保障 |
5.2.3 制度保障 |
5.2.4 系统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战略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战略转型理论 |
2.1.3 核心能力理论 |
2.1.4 核心能力的特征 |
2.2 国内外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与理论综述 |
2.2.1 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2.2.2 国内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2.3 国内外商业银行转型理论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商业银行转型理论文献综述 |
2.3.2 国内商业银行转型理论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市农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3.1.1 H市农业银行的背景介绍 |
3.1.2 H市农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
3.1.3 H市农业银行经营现状 |
3.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互联网金融技术革新及我国的发展现状 |
3.2.2 PEST分析 |
3.2.3 五力模型下的行业竞争分析 |
3.3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江苏省银行业发展现状 |
3.3.2 H市银行业发展现状 |
3.3.3 H市四大国有银行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及SWOT分析 |
4.1 H市农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 |
4.1.1 H市农业银行外部原因分析 |
4.1.2 H市农业银行内部原因分析 |
4.2 H市农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战略转型的SWOT分析 |
4.2.1 农业银行拥有的优势分析 |
4.2.2 农业银行存在的劣势分析 |
4.2.3 农业银行具备的机遇分析 |
4.2.4 农业银行面临的威胁分析 |
4.2.5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转型选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下H市农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
5.1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背景 |
5.2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方向 |
5.3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思路 |
5.4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路径 |
5.4.1 转型制度模式 |
5.4.2 改革组织管理 |
5.4.3 创新业务产品 |
5.4.4 优化渠道模式 |
5.4.5 提升技术水平 |
5.4.6 改进风控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下H市农业银行的转型应对策略 |
6.1 推进贷款业务全渠道投放 |
6.1.1 积极推进普惠金融 |
6.1.2 积极推进县域发展 |
6.1.3 积极建设重大项目 |
6.1.4 积极提升个人消费 |
6.2 推进存款业务高质速增长 |
6.2.1 以量价平衡优存 |
6.2.2 以扩户提质引存 |
6.2.3 以公私联动增存 |
6.2.4 以流量经营稳存 |
6.3 推进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 |
6.3.1 加快惠农系列品牌建设 |
6.3.2 加快推进移动金融发展 |
6.3.3 加快线上融资业务发展 |
6.3.4 加快智慧场景平台建设 |
6.3.5 加快推进银客链接系统 |
6.4 重点推进ETC业务营销 |
6.4.1 重视新兴ETC营销 |
6.4.2 抢抓ETC发展机遇 |
6.4.3 切实加强业务督导 |
6.5 多手段稳固业务经营绩效 |
6.5.1 巩固传统业务 |
6.5.2 发力新兴业务 |
6.5.3 加大成本管控 |
6.5.4 加快干部培养 |
6.5.5 完善内部考核 |
6.6 强化各类风险管防控体制 |
6.6.1 强化信用风险防控 |
6.6.2 强化案件风险防控 |
6.6.3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
6.6.4 强化内外权益管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
2.2 流动性风险管理一般框架 |
2.3 流动性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2.4 流动性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
3.1 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基本概况 |
3.2 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3 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量化评估 |
3.4 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2 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国内区域性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处置经验与相关启示 |
5.1 齐鲁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经验 |
5.2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处置经验 |
5.3 总结启示 |
第六章 完善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
6.1 优化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
6.2 提高流动性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能力 |
6.3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6.4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对能力建设 |
6.5 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其他优化支持工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环境与现状分析 |
2.1 建行湖南省分行基本情况 |
2.1.1 建行湖南省分行简介 |
2.1.2 建行湖南省分行组织结构 |
2.1.3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现状 |
2.2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环境及行业对比分析 |
2.2.1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2.2.2 建行湖南省分行信贷业务与同类金融机构的营销差异性 |
2.3 建行湖南省分行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2.3.1 产品策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3.2 价格策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3.3 渠道策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3.4 促销策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章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
3.1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
3.1.1 建行湖南省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阶段性目标 |
3.1.2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2019 年经营目标 |
3.1.3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营销指导思想 |
3.2 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STP分析 |
3.2.1 市场细分 |
3.2.2 市场选择 |
3.2.3 市场定位 |
3.3 产品改进策略 |
3.3.1 推进重点产品 |
3.3.2 推广组合产品与综合金融服务 |
3.3.3 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
3.3.4 潜在创新能力建设 |
3.4 价格改进策略 |
3.4.1 定价原则 |
3.4.2 定价政策改进 |
3.5 渠道改进策略 |
3.5.1 加强线下网点营销能力 |
3.5.2 加强网络营销能力 |
3.5.3 促进与第三方合作 |
3.6 促销改进策略 |
3.6.1 联动促销 |
3.6.2 公共关系促销 |
3.6.3 广告促销 |
3.6.4 活动促销 |
第4章 营销优化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
4.1 实施步骤 |
4.1.1 实施准备阶段 |
4.1.2 实施推进阶段 |
4.1.3 实施总结阶段 |
4.2 实施保障措施 |
4.2.1 团队建设措施 |
4.2.2 企业文化措施 |
4.2.3 机制保障措施 |
4.2.4 风险管控措施 |
4.3 预期效果 |
4.3.1 促进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
4.3.2 促进湖南区域中小企业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商业银行 |
2.1.2 财务共享服务 |
2.1.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分类 |
2.3 相关理论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2.3.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3.3 资源配置理论 |
2.3.4 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 |
2.4 文献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文献评述 |
3 WH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概况 |
3.1 WH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3.1.1 组织结构 |
3.1.2 业务构成 |
3.1.3 战略目标 |
3.2 WH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 |
3.2.1 财务组织架构 |
3.2.2 财务核算方式 |
3.2.3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
3.3 WH商业银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动因 |
3.3.1 外部动因 |
3.3.2 内部动因 |
4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
4.1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定位 |
4.1.1 目标 |
4.1.2 模式选择 |
4.1.3 财务组织架构 |
4.1.4 业务范围 |
4.1.5 中心选址 |
4.2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设计 |
4.3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平台设计 |
5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 |
5.1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路径 |
5.2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的保障措施 |
5.2.1 选择恰当实施方法 |
5.2.2 优化流程再造 |
5.2.3 完善信息系统 |
5.2.4 统一绩效评价指标 |
5.3 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的预期成效 |
5.3.1 集中管理权,降低成本 |
5.3.2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
5.3.3 加强财务管控力度 |
5.3.4 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管理会计系统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
1.1.2 金融脱媒愈演愈烈,传统经营模式转型需求迫切 |
1.1.3 资本约束加强,资本管理难度增加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1.3.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模型 |
2.1 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 |
2.1.2 银行管理会计的职能与手段 |
2.2 管理会计在银行应用的主要模型 |
2.2.1 管理会计的基本模型 |
2.2.2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 |
2.2.3 成本分摊模型 |
2.2.4 盈利分析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应用概述 |
3.1 银行概况 |
3.2 A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 |
3.2.1 A银行管理会计应用总体规划 |
3.2.2 A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 |
4.2 管理会计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系统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
4.2.2 人员理念素质有待提升 |
4.2.3 系统分析缺乏深度 |
4.2.4 系统结果应用不够广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行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5.1 发展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
5.1.1 管理层发展规划方面 |
5.1.2 组织架构方面 |
5.2 狠抓源头数据,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
5.3 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
5.4 加大系统挖掘力度,提高系统分析应用水平 |
5.5 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有效引导经营发展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提高资金计划管理水平促进全行经营业务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农发行战略规划与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思考[J]. 杜彦坤,朱文丽,韩芳.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1(08)
- [2]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3]TA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王斌. 山东大学, 2020(05)
- [4]ABH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研究[D]. 姜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甘肃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 尚沂桦. 兰州大学, 2020(01)
- [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D]. 谢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7]安徽天长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 佘焕宇. 兰州大学, 2019(02)
- [8]建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周玥彤. 湖南大学, 2019(07)
- [9]WH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 杨莉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管理会计系统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D]. 徐李梅.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