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晶石密度测定方法的讲解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兰茜[1](2021)在《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文中研究说明白云鄂博矿是我国特有的多元素共生矿床,其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然而,复杂的矿相结构与化学组成为回收利用其中的稀土资源带来很大难度。而且目前缺乏稀土体系高温相图与稀土矿物的基础数据,导致稀土体系高温冶金过程的研究十分受限。因此,本论文围绕我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及冶炼渣中稀土资源的分离提取,系统开展了多元稀土渣系高温相图、典型稀土相的相平衡与结晶长大动力学规律、稀土渣系中不同稀土相的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与表征等科学问题,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基于白云鄂博典型稀土矿渣冶炼工艺与成分的差异,探究了四种稀土基础渣系(CaO-SiO2-Ce2O3、CaO-SiO2-CaF2-Ce2O3、CaO-SiO2-CaF2-P2O5-Ce2 O3、CaO-SiO2-CaF2-P2O5-FexOy-RE2O3)的相平衡关系,并依据相图的基本构筑规则绘制了相应的等温相平衡图,丰富了稀土渣系高温相图及热力学平衡数据;结合相图与稀土渣的组成范围,在液相与单一稀土相的平衡区域内对稀土相的相平衡、结晶长大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分离提取多元稀土渣系中稀土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长大的最佳条件下,于各个稀土相的熔析结晶区间内施加超重力场,借助其强化相际分离的特点,实现了多元稀土渣系中不同稀土相的选择性分离。同时对获取的高纯稀土相进行解析与表征,补充了目前缺失的稀土相化学式、XRD标准图谱、晶体结构等基本信息,完善了不同稀土相的基础物理化学数据。在获得的热力学数据及结晶动力学规律的支持下,对稀土精矿、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的选择性分离进行了应用探索研究。根据稀土精矿中不同稀土元素Ce、La、Pr、Nd的梯级结晶规律,实现了不同稀土相的梯级分离;开展了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的公斤级实验,证实了超重力选择性分离的实际效果,为该技术路线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本论文为我国稀土矿及冶炼渣中稀土组分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为稀土熔渣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对于我国稀土矿及冶炼渣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朱秀玉[2](2020)在《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开采也逐步向深海环境发展。但是,深水钻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包括深水低温、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及浅气层、井壁失稳等,对钻井液性能要求高,特别是对钻井液的流变性的要求较为严格。由于海洋钻井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钻井液的粘度及切力等参数。从海平面至海床位置,井筒温度降低使钻井液粘度不断增加,进而使钻井液密度增加,流动性变差,严重时会造成井漏事故的发生;而由海床继续增加钻井深度,井筒温度升高使钻井液粘度降低,严重时无法悬浮重晶石,导致颗粒沉降,使钻井液密度不均,影响井眼清洁能力。由于合成基钻井液(SBM)具备粘度稳定、闪点高、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等优点,其应用效果远高于油基和水基等钻井液体系,在海洋深水钻井作业中的应用显着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FR-SBM)。选用大庆重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脱硫脱芳烃等工艺,研制了一种新型合成基液(SF基液),并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得新型合成基液的碳原子数分布情况,对比不同合成基液的各项性能,确定了本次设计的合成基钻井液的合成基液;研究了钻井液的恒流变特性机理,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增粘剂、乳化剂、降滤失剂等处理剂进行复配及优选,解决了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的问题,并且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基钻井液的配方;通过对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计读数进行计算,应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了合成基钻井液符合的流变模式,以便于对钻井液流变性进行定量表征;应用六速旋转粘度计、乳化液稳定性测定仪、高低温交变实验箱等仪器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通过高低温交变条件下的流变性、滤失性能、电稳定性等实验对合成基钻井液的评价结果,所配制的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抗污染性能和沉降稳定性能,能够满足深水钻井需求。
董学林[3](2020)在《典型地质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电子、催化、能源、材料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三稀资源”(稀有、稀散、稀土)作为“卡脖子”矿产,受到高度关注。“三稀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地质样品中相关元素的准确分析。然而,构成地质样品的矿物种类繁多,且每种元素的赋存状态差异显着,因此,需要开发配套分析方法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三稀资源”的终端产品通常都作为高端材料应用在高科技领域,这些高端材料的特殊性能不仅与其主体元素有关,也与其痕量(杂质)元素有关。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情况下,ICP-OES及ICP-MS等分析技术能够满足大多数痕量元素测定的要求。这导致地质样品的前处理成为决定分析方法是否能够应用于待测样品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本论文从解决样品的代表性、样品消解方法及分离富集措施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的前处理方法,并将其与ICP-OES及ICP-MS等分析技术结合,探索了其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地质样品粒度较大均匀性不好,与现代高灵敏度检测仪器不相适应的现状,建立了实验室湿法球磨制备超细地质样品的方法。基于大量的对比研究,优化了超细样品的制备条件:玛瑙材质磨球及罐体,20 g样品(200目),水为助磨剂,液固比1:1,磨球配置为大8颗、中16颗、小48颗,球磨时间30 min。对三种代表性样品(岩石、土壤、沉积物),经该方法球磨后,样品粒度达到1000目;60个未知基质类型的样品球磨后,中位径均小于5μm,D90均小于19μm。球磨加工对样品晶态结构的影响不明显,样品中的大颗粒数量及平均粒径显着减少,且分布趋于均一化。对岩石(GBW07104)、土壤(GBW07426)及沉积物(GBW07320)等3种样品中46种元素进行了检测,即便将取样量降低至2 mg(Mo、Cd、Cr等元素除外),也可以取得满意结果。(2)将超细样品与高温高压封闭消解相结合,建立了HF-HNO3-H3BO3封闭压力消解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样品消解过程中,加入硼酸溶液复溶,可络合过量的HF,有效保存Si于溶液中,防止难溶氟化物的生成;与硅钼蓝分光光度法联用实现了地质样品中Si的准确测定,该方法空白低,试剂消耗量少,检测效率高,可用于大批量样品检测。取样量减少至10 mg,酸用量为0.6 m L(HF 0.5 m L,HNO3 0.1 m L)即可实现岩石、土壤及沉积物样品的完全消解,采用稀释比1:1000可同时满足ICP-OES和ICP-MS对主、痕量元素的分析要求。(3)建立了一种基于NH4HF2-HNO3消解高纯石英岩样品方法。XRD结果表明,使用NH4HF2和HNO3消解高纯石英岩样品,将基质Si转化为(NH4)3Si F6NO3,TGA的结果表明,与(NH4)2Si F6不同,(NH4)3Si F6NO3在250℃完全分解并蒸发去除。与ICP-OES和ICP-MS联用,可实现高纯石英砂中40种痕量元素的检测,元素检出限介于0.0005~6.23μg/g;对三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所有元素的RSD均小于10%。该方法消解时间短(4 h),试剂用量较少,避免使用有毒物质HF;在完全去除基体元素Si的同时,对稀土等微量元素进行了富集,稀释倍数小(100倍),检出限低,分析效率大大提高。(4)采用过氧化钠、碳酸钠混合熔剂消解伴生重晶石稀土矿石样品,通过沉淀分离,即先用三乙醇胺提取,再用氨水二次沉淀,样品中Si、Al、Fe、Ca、Ba、Sr等基体元素分离效率达91%以上;离子交换可实现稀土元素组内分离为轻稀土组与重稀土组。结果表明:ICP-MS测定稀土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组分离方法来消除干扰,也可通过干扰系数进行校正;稀土元素方法检出限介于0.003~0.36 ng/m L,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得到了满意的分析结果,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苏岩[4](2020)在《滇西永平青羊厂脉状富铜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认为滇西永平青羊厂Cu-Co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兰坪盆地南部,是盆地南部最新的找矿突破,其Cu矿石品位较高,且伴生有稀缺资源Co,地质特征与典型的砂岩型Cu矿床存在差异,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次研究通过对矿物学特征、构造期次划分、流体包裹体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以矿区构造、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间的耦合关系为主线,探讨了青羊厂矿区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理等科学问题,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NE向张性断裂中,角砾状、块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及晶洞状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及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Ⅰ-Ⅳ)成矿阶段,Cu矿化主体形成于阶段Ⅱ与阶段Ⅲ;(2)通过对Ⅰ、Ⅳ阶段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表明,初始成矿流体具中高温(280.8~364.4℃)、中高盐度(2%~16%Na Cleqv)及富含挥发份等特征,晚阶段温度(120~183℃)及盐度(2%~10%Na Cleqv)明显降低;初始流体中各类型包裹体混杂,且较小,具明显流体沸腾特征。因此,成矿物质沉淀的机制主要为流体降温沸腾;(3)青羊厂矿床主要硫化物砷黝铜矿、黄铜矿及黄铁矿的δ34S集中,分别为(3.13‰~6.47‰)、(3.00‰~6.24‰)与(3.83‰~4.03‰),且S同位素分馏未达到平衡;考虑矿区重晶石广泛发育,以相邻矿区重晶石δ34S(16‰)为参考,根据大本模式,推测δ34S约为15‰,该值与盆地蒸发岩中的石膏的δ34S值相近;(4)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矿区内硫化物In、Se及Te含量都极低或低于检出限,且Sb/Bi的比值较大,故成矿温度不属于高温;不同阶段重晶石稀土总量低(∑REE=3.94×10-6)、富集中稀土元素及明显Ce负异常Eu正异常的特征,暗示成矿流体来自于盆地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尤其是含膏盐地层);综上所述,认为青羊厂矿床的形成与兰坪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中的逆冲推覆构造密切相关,是陆-陆碰撞造山事件所引发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流体为盆地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尤其是含膏盐地层),成矿机制主要为流体的降温沸腾,属低温热液矿床范畴。
徐明儒[5](2019)在《川西南冕宁马头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生产和建设的提高对金属矿产特别是贵金属的需求量持续增多。四川省是我国着名的多金属成矿大省,马头山铜金矿床是四川省西南部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铜金矿床,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的北部,处于多级断裂构造的交接部位,矿区内褶皱、断裂、节理等均发育,为金属元素的富集和矿质的沉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区域内的多期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动力。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与系统采样的基础上,运用肉眼观察及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现代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对马头山铜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背景、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厘定了矿床成因类型,为矿床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勘查与采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马头山矿床矿体赋存在泥盆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二叠系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变质砂岩与板岩、玄武岩,三叠系片岩、板岩中,矿床自北向南划分为三个矿段,共圈出工业矿化体六个,主要的金属元素为金、铜和少量的银,矿体皆以脉状产出,走向与构造线走向一致,严格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但热液活动的脉动性和围岩岩性的差异造成了矿化分布的不均匀性。(2)马头山铜金矿床主要的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黄铁矿,少量的氯铜矿与铜蓝。矿石类型分为三种,分别为碳酸盐石英脉型矿石、变质岩型矿石、钠长石岩型矿石。矿石的结构有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变余结构与变形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及碎裂结构也比较发育,矿石的构造主要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块状、片状、板状等。矿床围岩蚀变普遍发育,以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为主,局部可见钠长石化和重晶石化。(3)根据矿物生成顺序、矿体中矿物的共生组合、脉体穿插关系和交代填充,将马头山铜金矿床分为两个成矿期五个成矿阶段,即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划分为S1石英-中粗粒黄铁矿阶段、S2石英-细脉状黄铁矿阶段、S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4碳酸盐阶段,表生期划分为S5表生氧化阶段。(4)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示,马头山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即水溶液型包裹体(L型)和含CO2包裹体(C型),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表明,S3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值为206.9℃,盐度平均值为11.3%Na Clevq,密度平均值为0.89 g/cm3,成矿流体的性质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CO2。在整体的成矿过程中,马头山矿床流体包裹体具有温度从上升到下降,盐度与密度持续下降的特点,成矿早期到主成矿期的流体演进过程为酸性氧化流体转变为碱性还原流体。(5)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马头山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有四川盆地卤水和大气降水加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区域内的二叠系玄武岩、变质板岩与海水硫酸盐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6)成矿背景和成矿机制表明,马头山铜金矿床是喜山期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在该时期,扬子地块呈楔形体插入龙门山地壳中,造成其上岩片和中下部地壳分别逆冲和俯冲,形成幔源碱性岩浆活动,携带成矿物质的岩浆在上涌的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和矿化剂,因流体不混溶和流体沸腾导致铜金矿质沉淀,最终形成大规模的成矿作用。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将马头山矿床厘定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金矿床。
苏航[6](2019)在《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岸坡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及卸荷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平硐及坡表现场调查发现,研究区左右两岸风化卸荷现象强烈,两岸岩体破碎严重,左右两岸均有韧性剪切带的分布,在部分硐段出现卸荷异常现象,坡表局部位置分布有碎裂岩体,其完整性较差。长大的卸荷裂隙往往是岩质边坡的控制性结构面,是控制边坡发生变形破坏的滑动面或边界,其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坝址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坝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岩体结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坝区结构面进行了分析,对研究区的风化卸荷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卸荷带进行了综合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拟以及卸荷试验,对研究区卸荷作用进行了研究,结合卸荷影响因数,对研究区的卸荷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对坝区两岸结构面统计发现,两岸无I、II级结构面发育,裂隙倾角多中陡至陡倾。坝区左右两岸各级结构面在NE向和NW向均较为发育,结构面倾角大多较陡。根据平硐岩体结构描述,可将平硐岩体划分为块状、镶嵌、碎裂、散体结构以及处于这些结构之间的岩体结构类型。(2)工程区岩体的风化程度受到坝区地形、断层以及地下水等因素影响,风化的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工程区岩体风化作用较弱,且风化作用多发生于构造带和小断层发育带,坝区主要发生的风化作用为化学风化作用,而物理风化作用较弱。对风化卸荷机理进行了论述,并对研究区的风化卸荷现象进行简要描述。采取裂隙张开度、平硐地震波波速和波速比这三个量化指标,对卸荷带进行了综合划分。(3)分析英安岩在卸荷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可以看出:试样在加载阶段,主要为轴向变形,当开始卸载围压后,试样就会发生侧向扩容以及体积发生膨胀,当围压卸载到一定程度时,试样就会破坏;而随着围压的增加,破坏时试样峰值强度变大;在相同围压条件下,卸载速率越快,试样越容易发生破坏;在同一围压条件下,卸载速度越快,试样破坏时的围压差就越小,试样弹性模量也越小。(4)利用FLAC软件对河谷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随着河谷的不断下切,坡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逐渐降低。坡体在X方向上的位移均向河谷方向,且位移随河谷演化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河谷位置,始终为位移较小值分布区域,位移较大值主要分布在韧性剪切带范围内。坡体塑性区的分布范围及深度随河谷下切而不断增加;塑性区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右岸韧性剪切带内和右岸坡表位置,塑性区在左岸韧性剪切带内分布较少。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来看,韧性剪切带对边坡岩体的卸荷影响较大。(5)通过对坝区物理模拟试验发现:伴随着河谷的下切,左右两岸坡体应力逐渐降低;在同一高程位置,坡体内部岩体的应力变化比坡表要小;坡体上部岩体在后期河谷下切时,其应力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左岸坡体在河谷下切过程中出现裂纹,且裂纹伴随着河谷下切而逐渐延伸、加宽;卸荷过程中,坡表局部位置出现裂纹以及小范围的垮塌现象;坡体伴随河谷下切产生一定的向河谷方向的位移,在高程越高的位置,位移现象越明显。(6)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河谷岸坡形成现今形态,伴随着阶地的下切、临空面发生变化,坡体内部应力的逐渐释放和重新分布,坡体发生卸荷,边坡岩体结构构造发生改变,经过长期的表生改造作用,以及一直以来的物理、化学风化作用而形成现今的地形地貌。通过对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卸荷试验进行分析,结合坝区实际条件,对研究区的卸荷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朱兴月[7](2019)在《石油磺酸钠对萤石浮选影响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萤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是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传统的脂肪酸类萤石浮选药剂耐低温性不足,导致萤石浮选回收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萤石浮选耐低温高效捕收剂的研究和开发需求日益迫切。石油磺酸钠已广泛应用于矿物泡沫浮选,针对目前不同结构和组分的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差异巨大的问题,试验以萤石纯矿物及实际矿物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石油磺酸钠体系下萤石的浮选行为,并结合矿物晶体量子化学计算、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测试、表面张力测试及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萤石晶体表面的性质特征,探究了石油磺酸钠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1)萤石纯矿物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可浮性良好,浮选体系中的乙醇可以通过提高捕收剂在水中的分散程度,以及起到起泡剂作用的方式,提升萤石的浮选回收率。(2)石油磺酸钠的活性物含量越高,萤石纯矿物的浮选回收率越高,药剂的浮选捕收性能越好;当石油磺酸钠磺化程度增加,分子非极性端的空间位阻效应减弱,水分子更易穿过捕收剂分子间隙接触萤石表面,导致萤石疏水性下降,石油磺酸钠的捕收效果变差;当石油磺酸钠的活性物含量和磺化程度同时发生变化时,活性物含量的变化对捕收剂浮选效果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石油磺酸钠原料油中芳烃含量越多,更利于增强药剂的浮选捕收性能。(3)试验以硅酸盐型萤石矿为研究对象,PSK2429系列石油磺酸钠对萤石纯矿物及实际矿物的浮选作用规律相似,以PSK-27为捕收剂有最大的CaF2回收率。经过“一粗四精”全流程开路试验,可以获得品位为97.45%,CaF2回收率为89.54%的萤石浮选精矿。(4)萤石纯矿物颗粒表面表现为亲水性,PSK-27可以增大萤石的润湿角,改善萤石颗粒表面的疏水性,并且显着降低浮选体系的表面张力,增强溶液的起泡能力。石油磺酸钠PSK-27在萤石表面的作用既有化学吸附又有物理吸附,并且PSK-27可以显着降低萤石颗粒的表面Zeta电位,提高矿物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增大颗粒与泡沫粘附的机率,提高浮选回收率。(5)矿物晶体化学量子计算结果表明,萤石F--Ca断裂后表现为离子键,禁带宽度显示萤石属于绝缘体,晶胞态密度结果表明萤石表面的Ca是萤石参与化学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计算萤石五个主要解理面的表面能,(111)面的表面能最低,在解离过程中具有最大可能性和稳定性暴露出来,因此石油磺酸钠药剂的吸附及作用主要是在萤石的(111)面进行的。
李正兵[8](2018)在《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高坝大库不断涌现。混凝土高拱坝已经成为我国西南、西北山区大型水库和电站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混凝土高拱坝对地形和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坝基及坝肩抗力岩体的稳定性是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然而受地质构造影响,拱坝坝基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地质缺陷,可能引起坝体破坏,进而危及水电站的运营,高坝坝基及坝肩岩体破坏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因此,根据坝基地质特征及地质缺陷的实际状况,采取科学可靠、经济合理的处置措施,是水电站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特高拱坝坝基处理与加固,尚无可靠的规范作为依据和成功的工程范例作为参考,本文以锦屏一级水电站300m级特高拱坝左岸坝基软弱岩体加固工程为依托,以坝基软弱破碎带(f5断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地质特征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剖析其所处不同部位对坝基安全稳定的影响,分别对主要的处置技术(灌浆、冲洗置换、锚固)进行了室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论述了处置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借以现场监测数据对破碎带处置工程效果进行了反馈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针对300m级高拱坝坝基典型地质缺陷—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从区域构造及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等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层间挤压错动带、煌斑岩脉、深部裂缝以及Ⅳ2级岩体和Ⅲ2级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物质组成特征,并评价了建基面的岩体质量。详细调查分析了f5断层破碎带的工程地质特征特性(围岩物质特征、破碎带构造特征、力学性质及参数取值等)及其对高拱坝带来的危害影响,并据此初步提出了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即:“置换(高压冲洗置换)处置+个性化灌浆处理(控制灌浆+高压帷幕防渗及固结灌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预应力锚固+渗压排水控制”技术体系——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综合处置成套技术。该处置措施对于f5断层破碎带在坝基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加固处理,可有效提高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抗滑与抗变形能力,提高其渗透稳定性。(2)开发了适应地层性状和可灌性要求的系列灌浆材料,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可灌难题和宽大裂隙带控制性灌浆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灌浆材料的流变特性、可灌性、析水率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浆液分属于三种不同流型,并发现了水灰比对纯水泥浆流型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水泥浆水灰比在牛顿液体、宾汉流体或幂律流体间的分界点。通过最小可灌裂隙宽度与水灰比对比试验,揭示了水灰比0.5的浆液仅能灌入0.4mm的裂缝;水灰比0.8的浆液可灌入0.1mm的裂缝,但灌浆速率较慢;当水灰比大于1.0时浆液可完全灌入0.1mm的微裂缝,且具有一定的灌浆速率。采用牛顿流体本构,以微元受力平衡为基础建立流体扩散微分方程,并结合杨氏浸润理论,增加灌浆时间的方法来提高灌浆扩散半径更加经济合理,其工程技术意义为低渗透浸润化灌理论中“长时间、低速率、浸润渗灌”灌浆的理论依据。通过不同配比化学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浆液粘度随时间历时变化的规律,进而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的可灌问题。考虑断层破碎带的物理力学特征,确定了四类断层破碎带条件下(软弱低渗透断层破碎带、断层带影响区域微细裂隙、补强灌浆区域和断层影响带宽大裂隙等区域)的灌浆材料及相应的配比。根据f5断层各部位岩体特征及拱坝受力状况,提出了相应部位的灌浆处置设计方案,即:混凝土网格置换+加密固结灌浆(1730m高程以下):在1730m和1670m高程布置2条高度为10m的置换平洞对f5断层进行加密固结灌浆,置换平洞和斜井的宽度均根据f5断层实际宽度确定。防渗帷幕水泥灌浆:轴线布置3排防渗帷幕灌浆孔,排距1.3m,孔距1.0m;防渗帷幕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普通水泥材料灌注完成后,再采用两排化学-水泥复合灌浆。并对各类灌浆提出了灌后检查的指标要求。(3)开发了宽大破碎带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处理技术(高压往复式冲穿冲洗+群孔扩孔冲洗+混凝土置换回填技术),为软弱破碎带加固治理提供了新颖的处理思路和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块LS-DYNA系统地研究了气液射流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效果,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扩散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开始时,在孔壁与射流的接触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得接触部位的岩体发生向临空方向的变形破坏,破坏脱离后的块体在气液射流的高压作用下产生向下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液射流的应力波由接触部位开始向外部的岩体扩展延伸,并且对外部的岩体逐渐产生损伤破坏。经过气液射流的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从而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有效作用范围:孔径为320mm,3540MPa高压水和1.01.5MPa高压风作用下,在距孔壁小于0.4m岩体的冲洗、碎岩作用明显,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出渣量为43.4m3。优选的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是科学、经济、安全和有效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技术改善了断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加固效果显着,解决了宽大断层破碎带在特定环境中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为断层破碎带加固处理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具体处理方法。(4)利用相似理论研制了受f5断层带影响的卸荷岩体的相似材料,设计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卸荷岩体的物理模型试验。试验分析表明压力分散型锚索较长锚索松弛而较短锚索过载的现象;岩体非线性变形特征明显,结合Mindlin应力解与卸荷岩体非线性本构推导了岩体的位移计算公式;锚索周围较远的岩体锚固内应力较小,岩体的非线性变形特征不明显;邻近锚索对岩体的附加应力较小,可采根据变形叠加原理计算邻近锚索引起的附加位移,并推导了附加位移引起的锚索应力损失计算式。采用FLAC3D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了单锚、双锚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试验较吻合,其揭示的群锚效应规律为:锚索间距为5.0m时,主应力方向锚索的应力影响范围比较小,而且相邻锚索间应力明显无叠加。对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结合被覆式面板(或框格梁混凝土)的群锚支护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法科学合理,对复杂岩体结构适应性强,有利于充分发挥预锚的锚固效应。(5)通过对f5断层灌后检查分析,浆液充分填充至裂隙及断层中,灌浆效果明显,固结灌浆透水率较灌前大幅降低,大于3Lu的孔段全部消除,水泥浆液对f5断层带填充效果明显。物探检查结果表明:各类岩级的声波值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提升,各单元的变模值与灌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升随灌浆进行单位平均注入量随灌浆孔序递增显着降低,地层渗透性改善明显;化学灌浆对普通水泥浆液不能到达的细微裂隙和特殊地质区域起补强加固作用;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后,透水率降低明显,声波及变模显着提高,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通过监测资料系统分析,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采用综合处置措施后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锦屏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过加固处理后,历经四个阶段的蓄水检验,左岸坝肩边坡位移增量无明显变化,目前总体变化量值不大(不超过5mm);左岸边坡浅部多点位移计(累计值不超过30mm)、锚索锚固力损失率(约为±15%)、各平洞内石墨杆收敛计位移变化量围岩无明显变形现象,岩体总体稳定;坝基帷幕后渗压计折减系数小于设计控制值,水位变化与上游水位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符合坝基扬压力分布一般规律;蓄水前后渗流变化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水位控制在1880.0m高程附近后,各部位的渗流渗压变化趋于平稳。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渗控工程总体在设计范围内工作。各类监测成果汇总分析表明,f5断层及其影响带加固处理后,高拱坝相应部位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通过采用加密固结灌浆处理、帷幕防渗处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高压水冲穿冲洗回填混凝土及预应力锚固等技术措施,高拱坝蓄水经过四年多的监测与分析及评价,各项监测指标稳定受控,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这充分表明上述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王浩[9](2018)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疆超深侧钻水平井优化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储层埋藏较深、岩性复杂多变、地层压力系统变化大等特点导致施工中出现:①.定向施工时摩阻及扭矩大,托压严重、井眼轨迹难控制;②.在造斜段受弯曲应力影响,易造成钻具疲劳破坏;③.环空压耗大,水利参数难以最大优化;④井壁不稳定,泥岩易水化,使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井底压力快速递减导以及主油层遭到水淹致油井寿命短、产量递减快,严重影响了老井的开发效益。塔里木油田沙漠边缘侧钻水平井是油气生产老区块提产的有效手段,其原因是比钻新井、调整井相对容易,既可以大幅节约开发成本,又可以达到良好的开发效果。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地区裸眼井段长、轨迹设计及控制困难、加之高温高压复杂的地质条件等问题,开展了该地区深部侧钻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适于该地区井深、地温高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的深部侧钻水平井技术。基于钻柱三维刚杆摩阻扭矩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钻柱在不同井眼轨迹条件下的摩阻扭矩分布,优选出了侧钻水平井的井眼轨迹;对比分析不同钻柱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累积摩阻和扭矩,确定了适用于超深侧钻水平井的最优钻具组合;针对小井眼开窗侧钻过程,环空间隙小、钻柱偏心、环空摩阻大等特点,优选了适合小井眼的水力参数;针对地质特征和老区开采情况,室内评价了现有钻井液体系性能,改进了抗高温高润滑钻井液体系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边缘裸眼侧钻水平井可选择适当的的造斜率,并根据靶区垂深、水平位移及特殊层段避水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双增稳剖面,优化井眼轨迹设计;在水平位移、垂深相同的情况下,当井眼曲率在15°/30m~25°/30m时,摩阻、扭矩变化不大;超深套管开窗侧钻井钻柱在钻井过程中会发生屈曲,钻柱发生屈曲后与井壁的接触力变大,进一步增大了轴向摩擦力与周向摩擦力;考虑钻柱屈曲后的钻柱摩阻扭矩更加接近真实值;考虑接头时计算泵压值与现场实测泵压吻合较好,二者相差不到1MPa,误差小于5%,在额定泵压不变的情况下,排量越大,水平段极限延伸长度越短,排量一定,泵压越大,极限延伸长度越大;通过优选处理剂,得到了抗高温高润滑钻井液体系配方为:4%膨润土+0.3%KPAM+0.2%NPAN+1.5%SMP-1+1.5%SMP-2+1~2%SPNH+2%YK-H+原油+1%乳化剂+1~2%润滑剂+2%QS-2。通过优化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超深侧钻水平井设计,大力推广小接箍钻杆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超深侧钻水平井中的施工,2017年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超深侧钻水平井机械钻速相对往年有明显提高。
徐亚红[10](2018)在《页岩气油基钻屑降解固化处理及其制备免烧陶粒的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基钻屑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其中主要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等。油基钻屑因其具有(1)含油率高,除油困难;(2)产生量大、可综合利用方式少;(3)含水率高,处理难度大;(4)含有重金属离子、苯系物、酚类化合等有毒物质,已被明确列为危险废物,亟需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本文利用机械力化学法对油基钻屑进行降解处理,并以降解后的油基钻屑样品为原材料制备免烧陶粒,实现了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首先,本论文在油基钻屑、固硫灰和粉煤灰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机械力化学法降解油基钻屑的实验。研究了Ca O、Ca O+固硫灰、Ca O+粉煤灰的掺比对油基钻屑中石油类物质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球磨频率600 r/min和球料比3:1,以Ca O和Ca O+固硫灰为添加剂时对油基钻屑降解效果优于Ca O+粉煤灰;当Ca O的掺比为60%时,可使含油率降到2.05%;当以Ca O+固硫灰为添加剂时,油基钻屑的掺量为50%时,球磨后样品含油率为1.92%,油基钻屑掺量为40%时,测定含油率达到最低值0.927%。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油基钻屑中的苯环结构逐渐断裂,氯原子开始脱落,但油基钻屑样品中的官能团未发生明显改变,且石油烃中的长碳链仍然存在,表明机械力化学作用下部分油类污染物和有机物已经发生降解。其次,在机械力化学法降解油基钻屑的基础上,开展了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固硫灰降解固化油基钻屑的实验,并与水泥固化进行对比,并通过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浸出性能表征油基钻屑的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随着油基钻屑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固硫灰组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均高于水泥组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固化体浸出液中含油率随油基钻屑的增加而增加,水泥固化体浸出液中的含油率均高于固硫灰固化体浸出液中的含油率,当油基钻屑固化量为50%和60%时,水泥固化体样品中石油类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值。通过粒径分析、XRD、FT-IR和SEM分析机械力化学法对油基钻屑的降解机制和固化机制。研究表明:(1)机械力化学处理油基钻屑过程中存在颗粒团聚效应。(2)机械力化学球磨产生的高温、晶格缺陷和化学键断裂能够诱发油基钻屑中的油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降解。(3)固硫灰基固化体与水泥基固化体在水化过程中均生成了钙矾石和C-S-H凝胶,但固硫灰基固化体的结构较水泥基固化体的结构更加紧凑致密且固硫灰基固化体中的C-S-H凝胶和钙矾石的分布比水泥基固化体中的分布更均匀。最后,在机械力化学法降解和固化油基钻屑的基础上,利用油基钻屑制备免烧陶粒,对制得的免烧陶粒产品进行堆积密度、比表面积、吸水率和筒压强度等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固硫灰免烧陶粒的各性能均优于水泥免烧陶粒;固硫灰免烧陶粒的最优加水量为95 m L、最佳养护温度为60oC、养护时间为12 h,水泥免烧陶粒的最优加水量为70 m L、最佳养护温度为60oC、养护时间为12 h;水泥免烧陶粒的表面粗糙不平整,而固硫灰免烧陶粒的表面分布均匀,且固硫灰免烧陶粒中大量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成簇交织,分布比水泥免烧陶粒更加均匀。本研究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利用机械力化学法降解固化处置油基钻屑。同时,利用新型免烧工艺制备油基钻屑免烧陶粒,所制得的免烧陶粒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建筑材料、路基材料、过滤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实现了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二、重晶石密度测定方法的讲解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晶石密度测定方法的讲解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元素概论 |
2.2 稀土资源概述 |
2.2.1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
2.2.2 白云鄂博稀土矿特点及主流工艺 |
2.3 白云鄂博稀土渣利用现状 |
2.3.1 白云鄂博矿火法冶炼技术发展 |
2.3.2 稀土渣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4 白云鄂博稀土精矿利用现状 |
2.4.1 白云鄂博矿选矿技术发展 |
2.4.2 稀土精矿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5 超重力分离技术 |
2.5.1 超重力分离技术与发展 |
2.5.2 超重力分离技术在冶金领域的应用 |
2.6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6.1 研究思路 |
2.6.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多元稀土渣系等温相图 |
3.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3.1.1 平衡物相组成 |
3.1.2 CaO-SiO_2-Ce_2O_3等温相图 |
3.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3.2.1 平衡物相组成 |
3.2.2 CaO-SiO_2-CaF_2-Ce_2O_3等温相图 |
3.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3.3.1 平衡物相组成 |
3.3.2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等温相图 |
3.4 本章小结 |
4 稀土相相平衡研究 |
4.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4.1.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1.2 铈钙硅石相相平衡 |
4.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4.2.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2.2 铈氟硅石相相平衡 |
4.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4.3.1 铈磷灰石相形成机理 |
4.3.2 铈磷灰石相相平衡 |
4.4 CaO-SiO_2-CaF_2-P_2O_5-Fe_xO_y-RE_2O_3体系 |
4.4.1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
4.4.2 不同稀土相相平衡 |
4.5 本章小结 |
5 稀土相析出与长大动力学 |
5.1 稀土相形核、析出与长大动力学机理 |
5.1.1 稀土相形核规律 |
5.1.2 稀土相析出动力学 |
5.1.3 稀土相长大动力学 |
5.2 CaO-SiO_2-Ce_2O_3体系 |
5.2.1 铈钙硅石相形核规律 |
5.2.2 铈钙硅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2.3 钸钙硅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3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5.3.1 铈氟硅石相形核规律 |
5.3.2 铈氟硅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3.3 铈氟硅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4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5.4.1 铈磷灰石相形核规律 |
5.4.2 铈磷灰石相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4.3 铈磷灰石相非等温析出长大动力学 |
5.5 本章小结 |
6 稀土相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与表征 |
6.1 CaO-SiO_2-Ce_2O_3体系 |
6.1.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钙硅石相 |
6.1.2 铈钙硅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2 CaO-SiO_2-CaF_2-Ce_2O_3体系 |
6.2.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氟硅石相 |
6.2.2 铈氟硅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3 CaO-SiO_2-CaF_2-P_2O_5-Ce_2O_3体系 |
6.3.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铈磷灰石相 |
6.3.2 铈磷灰石相的解析与表征 |
6.4 CaO-SiO_2-CaF_2-P_2O_5-Fe_xO_y-RE_2O_3体系 |
6.4.1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不同稀土相 |
6.4.2 不同稀土相的解析与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7 超重力选择性分离稀土渣中稀土相应用研究 |
7.1 稀土精矿中Ce、La、Pr、Nd梯级分离 |
7.1.1 原料表征 |
7.1.2 稀土精矿的矿相演变及元素迁移规律 |
7.1.3 超重力梯级分离稀土精矿中稀土相 |
7.2 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放大试验研究 |
7.2.1 白云鄂博矿高温还原熔分 |
7.2.2 超重力分离稀土高炉渣中稀土相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合成基钻井液的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合成基钻井液合成基液的研究与性能评价 |
2.1 合成基液的研究 |
2.1.1 制备原料及工艺流程 |
2.1.2 原料脱硫实验 |
2.1.3 原料脱芳烃实验 |
2.2 合成基液的性能评价 |
2.2.1 碳原子数分布 |
2.2.2 基本理化性能 |
2.2.3 粘温特性 |
2.2.4 生物降解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合成基钻井液处理剂的优选及流变模式研究 |
3.1 增粘剂 |
3.1.1 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机理 |
3.1.2 复合增粘剂 |
3.2 盐水相 |
3.2.1 合成基液与盐水相比例的确定 |
3.2.2 盐水相加量对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
3.3 乳化剂 |
3.3.1 EMUL复合乳化剂的性能 |
3.3.2 EMUL复合乳化剂的加量 |
3.4 降滤失剂 |
3.5 其它处理剂 |
3.6 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模式的研究 |
3.6.1 流变模式的类型 |
3.6.2 流变模式的确定 |
3.7 小结 |
第四章 合成基钻井液的性能评价 |
4.1 合成基钻井液基本性能评价 |
4.2 合成基钻井液抗污染性能评价 |
4.2.1 抗劣质土污染 |
4.2.2 抗盐水污染 |
4.3 合成基钻井液油气层保护性能评价 |
4.4 合成基钻井液抗温性评价 |
4.5 合成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 |
4.5.1 静态沉降稳定性 |
4.5.2 动态沉降稳定性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典型地质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质样品中主、痕量元素主要分析方法 |
1.2.1 重量法和滴定法 |
1.2.2 分光光度法 |
1.2.3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1.2.4 原子光谱法 |
1.2.5 等离子体质谱法 |
1.3 地质样品元素测定方法对样品前处理的基本要求 |
1.3.1 地质样品的特点 |
1.3.2 地质样品前处理的要求 |
1.4 地质样品前处理的典型方法 |
1.4.1 超细地质样品的制备 |
1.4.2 地质样品的消解方法 |
1.4.3 分离富集方法 |
1.5 我国地质样品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地质样品的湿法球磨超细化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超细制备实验样品 |
2.2.4 样品的超细化制备 |
2.2.5 样品消解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球磨罐材质的影响 |
2.3.2 湿法球磨与干法球磨的对比 |
2.3.3 不同液体助磨剂的影响 |
2.3.4 磨球数量配置及球磨时间的影响 |
2.3.5 湿法球磨细化对样品微观形貌和晶态结构的影响 |
2.3.6 超细样品取样量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超细加工与高压封闭混合酸消解联用前处理方法及其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主要仪器 |
3.2.3 标准物质及样品加工 |
3.2.4 样品的消解 |
3.2.5 元素硅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
3.2.6 ICP-OES和 ICP-MS测定的操作参数及工作曲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
3.3.2 多组分的ICP-MS、ICP-OES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氟化氢铵常压消解-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测定高纯石英砂中的痕量元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用标准物质 |
4.2.4 样品的消解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熔样温度和时间 |
4.3.2 基体Si的消除 |
4.3.3 HNO_3用量 |
4.3.4 样品取样量 |
4.3.5 方法准确度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碱熔-沉淀分离-ICP-MS 测定伴生重晶石稀土矿石中的稀土元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实验用标准物质 |
5.2.4 样品的消解及沉淀分离 |
5.2.5 元素的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的矿物组成 |
5.3.2 样品消解体系的优化 |
5.3.3 碱熔消解中可能存在的干扰 |
5.3.4 沉淀分离方法的研究 |
5.3.5 质谱测定稀土元素干扰的扣除 |
5.3.6 稀土元素分组分离对稀土元素之间干扰的消除效果 |
5.3.7 样品前处理-ICP-MS 检测伴生重晶石稀土矿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建立 |
5.3.8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
5.3.9 方法的检出限 |
5.3.10 在实际样品测试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全文总结 |
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课题展望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滇西永平青羊厂脉状富铜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微区地球化学示踪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1 原位S同位素的应用与进展 |
1.2.2 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应用进展 |
1.2.3 流体包裹体的应用与进展 |
1.3 兰坪盆地西矿带脉状Cu矿床研究现状 |
1.3.1 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来源与演化 |
1.3.2 成矿年龄 |
1.3.3 矿床成因 |
1.3.4 青羊厂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与取得的主要认识 |
1.5.1 进度安排及完成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主要断裂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分布与成矿分带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 |
3.5.1 矿物共生组合 |
3.5.2 矿石组构 |
3.6 围岩蚀变 |
3.7 主要矿物特征 |
3.8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划分 |
3.9 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 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 |
4.4 成矿压力及深度估算 |
4.5 流体包裹体成分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5.2 分析方法 |
5.3 S同位素特征 |
5.4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4.1 微量元素特征 |
5.4.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流体来源与性质 |
6.2 矿化剂S的来源 |
6.3 成矿金属元素的迁移与沉淀 |
6.3.1 成矿元素的迁移 |
6.3.2 成矿元素的沉淀 |
6.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6.4.1 成矿温度 |
6.4.2 成矿环境 |
6.5 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初探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川西南冕宁马头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金矿床、铜矿床的分类 |
1.2.2 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南地区金矿、铜矿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以往的地质工作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区域构造 |
2.3.2 区域地层 |
2.3.3 区域岩浆岩 |
2.3.4 区域矿产 |
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 |
4.2 矿体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3.1 矿石结构与构造 |
4.3.2 矿石类型 |
4.4 围岩蚀变 |
4.5 矿物生成顺序 |
4.6 成矿阶段 |
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1.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特征 |
5.1.3 激光拉曼测试 |
5.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硫同位素特征 |
5.2.2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2.3 碳氧同位素特征 |
6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2 成矿流体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6.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4 成矿过程与成矿机制 |
6.5 矿床类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岸坡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及卸荷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斜坡卸荷变形破坏研究现状 |
1.2.2 边坡卸荷分带及卸荷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区域构造 |
2.1.3 新构造运动 |
2.1.4 河谷演化 |
2.2 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不良地质现象 |
第3章 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 |
3.1 岩体结构面分类 |
3.2 坝区结构面发育特征 |
3.2.1 左岸结构面发育特征 |
3.2.2 右岸结构面发育特征 |
3.3 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 |
3.3.1 左岸岩体结构特征 |
3.3.2 右岸岩体结构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坝址区风化卸荷特征研究 |
4.1 坝区风化作用研究 |
4.1.1 风化作用类型及机理 |
4.1.2 坝区风化作用特征 |
4.1.3 坝址区风化作用的控制因数 |
4.2 坝区卸荷特征 |
4.2.1 卸荷作用机理 |
4.2.2 斜坡浅表卸荷现象 |
4.2.3 斜坡内部卸荷现象 |
4.3 坝区卸荷带综合划分 |
4.3.1 卸荷带划分的量化指标选取 |
4.3.2 坝区卸荷带的综合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 |
4.4 卸荷条件下英安岩力学特征试验 |
4.4.1 试验仪器及试验设计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谷演化对岸坡卸荷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型建立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5.2 应力场特征 |
5.3 位移场特征 |
5.4 塑性区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谷岸坡卸荷物理模拟研究 |
6.1 卸荷影响因数分析 |
6.2 河谷演化对岸坡卸荷的物理模拟试验 |
6.2.1 试验原理 |
6.2.2 模型模拟范围及几何比尺确定 |
6.2.3 试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
6.3 卸荷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石油磺酸钠对萤石浮选影响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萤石资源概况 |
1.1.1 世界萤石矿储量 |
1.1.2 我国萤石矿储量及资源现状 |
1.1.3 萤石应用 |
1.2 萤石选别回收的研究进展 |
1.2.1 萤石选矿方法 |
1.2.2 萤石浮选药剂现状 |
1.3 石油磺酸钠概况 |
1.3.1 石油磺酸钠 |
1.3.2 石油磺酸钠在泡沫浮选中的应用 |
1.3.3 石油磺酸钠在泡沫浮选中的研究进展 |
1.4 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在选矿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试验材料、仪器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制备及测试 |
2.1.1 纯矿物试样制备 |
2.1.2 实际矿石试样制备 |
2.2 试验仪器、设备与药剂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试验 |
2.3.2 实际矿石试验 |
2.4 试验测试及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X射线荧光衍射分析 |
2.4.3 Zeta电位测试 |
2.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5 接触角测试 |
2.4.6 表面张力测试 |
2.4.7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 |
2.4.8 萤石矿CaF_2含量分析 |
第3章 石油磺酸钠体系下萤石纯矿物浮选行为 |
3.1 石油磺酸钠PSK-24用量试验 |
3.2 矿浆pH值对石油磺酸钠PSK-24捕收效果的影响 |
3.3 活性物含量对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的影响 |
3.3.1 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试验 |
3.3.2 乙醇含量试验 |
3.3.3 石油磺酸钠PSK-24~29 浮选效果对比试验 |
3.4 磺化程度对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的影响 |
3.5 芳烃含量对石油磺酸钠捕收性能的影响 |
3.5.1 PSK-2、PSK-3 紫外分光测试分析 |
3.5.2 石油磺酸钠PSK-2、PSK-3浮选效果对比试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
4.1 矿石性质 |
4.2 浮选条件试验 |
4.2.1 磨矿时间试验 |
4.2.2 脱泥粒度试验 |
4.2.3 捕收剂选择试验 |
4.2.4 矿浆pH值试验 |
4.2.5 抑制剂用量试验 |
4.2.6 捕收剂用量试验 |
4.2.7 开路流程试验 |
4.3 选矿效果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机理分析 |
5.1 接触角测试 |
5.2 表面张力测试 |
5.3 Zeta电位测试 |
5.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5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
5.5.1 萤石晶体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5.5.2 萤石晶胞性质分析 |
5.5.3 萤石表面能的计算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8)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高拱坝建设及拱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灌浆处置 |
1.2.3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高压冲洗置换处理 |
1.2.4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锚固处置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f5断层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
2.1 坝址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2.2 左岸坝基典型断层—f5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
2.2.1 f5断层空间展布 |
2.2.2 f5断层及其影响工程地质特征 |
2.2.3 f5断层及其周围岩体分区 |
2.3 坝基f5断层处置方案初步分析 |
2.3.1 左岸坝基f5断层的灌浆处置方案 |
2.3.2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
2.3.3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预应力锚固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断层带灌浆材料性能及浆液扩散理论研究 |
3.1 灌浆材料性能及试验 |
3.1.1 浆液的流变性试验 |
3.1.2 浆液的可灌性研究 |
3.1.3 浆液的塑性强度和可注期 |
3.2 低渗透带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 |
3.2.1 单裂隙浆液扩散理论 |
3.2.2 液体的浸润理论 |
3.2.3 化灌材料试验 |
3.3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的灌浆模拟试验研究 |
3.3.1 粘度时变性浆液性能特点 |
3.3.2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模拟试验 |
3.4 灌浆材料工程适宜性研究 |
3.4.1 宽大裂缝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2 断层破碎带补充加密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3 软弱低渗透破碎带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4 断层影响区微细裂隙灌浆材料及配比 |
3.5 断层破碎带灌浆技术 |
3.5.1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特点 |
3.5.2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设计 |
3.6 坝基f5断层破碎带灌浆效果评价 |
3.6.1 防渗帷幕 |
3.6.2 软弱岩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机理及置换效果分析 |
4.1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
4.2 高压对穿冲洗数值模拟试验 |
4.2.1 数值模拟设计 |
4.2.2 材料参数取值 |
4.2.3 数值计算流程 |
4.3 高压对冲数值结果及分析 |
4.3.1 运动趋势分析 |
4.3.2 应力特征分析 |
4.3.3 位移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影响带卸荷岩体的锚固变形机制研究 |
5.1 卸荷岩体力相似材料制作 |
5.1.1 卸荷岩体力学参数及相似比 |
5.1.2 岩石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
5.1.3 岩体相似材料力学试验 |
5.2 卸荷岩体锚固物理模型试验 |
5.2.1 工程背景及试验目的 |
5.2.2 单锚试验设计 |
5.2.3 群锚试验设计 |
5.2.4 数据采集及测量设备 |
5.2.5 压力分散型锚索模型制作 |
5.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单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2 群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3 试验分析小结 |
5.4 单锚及群锚数值模拟试验 |
5.4.1 单锚数值模拟分析 |
5.4.2 双锚数值模拟分析 |
5.4.3 群锚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处置效果监测反馈与分析评价 |
6.1 坝基f5断层固结灌浆处置效果评价 |
6.1.1 固结灌浆成果统计分析 |
6.1.2 固结灌浆透水率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 |
6.1.3 固结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及评价 |
6.2 坝基f5断层帷幕灌浆处置效果及评价 |
6.2.1 帷幕灌浆成果资料统计及分析 |
6.2.2 帷幕灌浆透水率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
6.2.3 帷幕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
6.3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成果检测及分析 |
6.3.1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回填混凝土后测试孔和检查孔透水率分析 |
6.3.2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检查孔岩芯分析 |
6.3.3 高压对穿冲洗物探检测 |
6.4 坝基f5断层综合处置后岸坡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
6.4.1 岸坡坡面的变形观测 |
6.4.2 岸坡锚固区的变形、应力监测 |
6.4.3 坝基断层处置洞室变形监测及分析 |
6.5 坝基f5断层处置后的渗控监测及分析 |
6.5.1 坝基渗透压力 |
6.5.2 灌浆平洞和排水洞排水渗透压力 |
6.5.3 坝体和坝基渗流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9)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疆超深侧钻水平井优化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超深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设计 |
2.1 轨迹初选 |
2.2 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 |
2.2.1 钻柱三维刚杆摩阻扭矩计算模型 |
2.2.2 摩阻系数的取值 |
2.3 钻柱屈曲 |
2.3.1 钻柱临界屈曲载荷分析 |
2.3.2 屈曲井段摩阻分析 |
2.4 摩阻扭矩分析 |
2.4.1 方案一摩阻扭矩分析 |
2.4.2 方案二摩阻扭矩分析 |
2.4.3 方案三摩阻扭矩分析 |
2.4.4 方案四摩阻扭矩分析 |
2.4.5 方案五摩阻扭矩分析 |
2.4.6 方案六摩阻扭矩分析 |
2.4.7 方案七摩阻扭矩分析 |
2.4.8 方案八摩阻扭矩分析 |
2.4.9 方案九摩阻扭矩分析 |
2.5 方案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深侧钻井钻具组合优化设计 |
3.1 钻柱极限载荷分析 |
3.2 钻柱强度校核 |
3.3 降低摩阻扭矩的钻柱组合设计 |
3.4 塔里木盆地边缘超深套管开窗侧钻井钻柱结构优化 |
3.4.1 超深侧钻一开钻具组合优化 |
3.4.2 超深侧钻二开钻具组合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侧钻水平井水平位移延伸钻井工艺技术 |
4.1 小井眼偏心环空流体力学模型 |
4.2 接头对环空压降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 温度及压力对钻井液性能影响 |
4.4 超深侧钻井井眼延伸长度预测 |
4.4.1 现场摩阻扭矩验证 |
4.4.2 现场实测泵压验证 |
4.4.3 水平段延伸长度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侧钻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
5.1 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液高效润滑性评价 |
5.1.1 体系的合理性 |
5.1.2 润滑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5.1.3 钻井液在金属与金属间的润滑性评价方法 |
5.1.4 钻井液在金属与岩石间的润滑性评价方法 |
5.1.5 钻井液润滑性能实验评价 |
5.2 满足短半径水平井钻井要求的钻井液体系配方优选 |
5.2.1 现场钻井液性能评价 |
5.2.2 改进钻井液体系的建立 |
5.2.3 体系性能评价 |
5.2.4 改进钻井液体系特点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塔里木盆地边缘超深侧钻水平井钻井设计及实施效果 |
6.1 地质概况 |
6.2 超深侧钻水平井轨道设计及井身结构设计 |
6.2.1 侧钻井轨道设计 |
6.2.2 井身结构 |
6.3 超深侧钻水平井关键技术 |
6.3.1 各开次钻具组合 |
6.3.2 钻井液设计 |
6.3.3 摩阻扭矩分析 |
6.3.4 水力参数设计 |
6.4 施工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页岩气油基钻屑降解固化处理及其制备免烧陶粒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基钻屑的处理现状 |
1.2.2 机械力化学法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
1.2.3 机械力化学法降解油基钻屑的研究现状 |
1.2.4 油基钻屑的固化处理研究现状 |
1.2.5 免烧陶粒制备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油基钻屑基本特性分析 |
2.1 油基钻屑初始含油率和含水率的测定 |
2.2 油基钻屑化学成分分析 |
2.3 油基钻屑的物相组成 |
2.4 油基钻屑浸出毒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机械力化学法降解油基钻屑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
3.1 研究材料及研究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机械力化学法对油基钻屑降解效果研究方法 |
3.3 氧化钙的配比对油基钻屑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 固硫灰的配比对油基钻屑降解效果的影响 |
3.5 粉煤灰的配比对油基钻屑降解效果的影响 |
3.6 油基钻屑降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
3.6.1 XRD分析 |
3.6.2 红外光谱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机械力化学法对油基钻屑的降解和固化效果研究 |
4.1 研究材料及研究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研究方案 |
4.2.1 油基钻屑固化体的制备 |
4.2.2 抗压强度测试 |
4.2.3 固化体浸出测试及含油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抗压强度分析 |
4.3.2 抗浸出性能分析 |
4.3.3 粒径分析 |
4.3.4 矿物相分析 |
4.3.5 红外光谱分析 |
4.3.6 扫描电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油基钻屑免烧陶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内容 |
5.2 实验流程及研究设备 |
5.2.1 免烧陶粒制备工艺流程 |
5.2.2 实验用仪器及设备 |
5.3 研究方案 |
5.3.1 免烧陶粒的制备 |
5.3.2 免烧陶粒的比表面积 |
5.3.3 陶粒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
5.3.4 陶粒的筒压强度 |
5.3.5 陶粒的吸水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加水量对免烧陶粒性能的影响 |
5.4.2 养护温度对免烧陶粒性能的影响 |
5.4.3 免烧陶粒的表观性状和微观结构分析 |
5.4.4 免烧陶粒XRD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免烧陶粒制备工艺的经济效益分析 |
6.1 可行性分析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3 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重晶石密度测定方法的讲解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渣中稀土相选择性析出与超重力分离[D]. 兰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D]. 朱秀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典型地质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D]. 董学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4]滇西永平青羊厂脉状富铜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 苏岩.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川西南冕宁马头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研究[D]. 徐明儒.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3)
- [6]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岸坡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及卸荷机理研究[D]. 苏航.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石油磺酸钠对萤石浮选影响与机理研究[D]. 朱兴月.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D]. 李正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9]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疆超深侧钻水平井优化设计及应用[D]. 王浩.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页岩气油基钻屑降解固化处理及其制备免烧陶粒的技术研究[D]. 徐亚红.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