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论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

大学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论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

一、大学数学的学习方法研究——谈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婷,张波[1](2021)在《高等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首先分析了经济管理类学生数学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学习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对应的整改措施;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常健,高丽[2](2020)在《从差距分析谈《数学分析》的对分教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习起点到目标的差距类型。以数列极限的内容为例,探讨了对分课堂在《数学分析》课程中跨越各类差距的策略。

唐海军,胡蓉[3](2020)在《基于“三教”理念的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策略与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文科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文科生数学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此研究旨在探索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测试分析表明,以"三教"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实施"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融入数学文化资源,促进了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提升了学习成绩。

彭艳贵,赵立纯,徐伟[4](2019)在《数学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改革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培养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分析是数学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联系初等数学与现代数学的纽带,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当前,师范专业的基础课程的教与学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从教师教育的视角考虑,通过分析数学分析课程与初等数学的联系,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基础差异和教育转型等方面的问题,寻找适合师范院校一线教师的解决对策,对数学师范专业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郑晨[5](2019)在《学科理解视角下的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各国对于“教师教育培养”的逐步关注,到八十年代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新讨论,再到二十一世纪初始对于“卓越教师计划”的广泛实施,“教师教育标准化”、“教师教育大学化”已然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教师培养具备高质量、高要求的共识。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给教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及教师资格考核的重新调整,令教师的学科素养问题暴露在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而学科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科理解的土壤,更离不开学科实践的磨砺。对于教师教育来说,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基本纲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和行动依托。培养方案中的各类课程设置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保证。为了保障师范院校学生领会学科思想,深化学科理解,需要进一步完善师范教育整体课程结构,尤其要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中贯穿学科思想,加深师范院校学生对于学科体系的理解,使学科理解中的学科知识理解成为促进和发展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载体,引领教师更快地实现专业化成长。论文中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界定了学科理解、数学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三个基本概念,厘清了学科理解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解释了学科理解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展现了数学教师培养对学科理解的现实诉求。(第一章和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较为系统地对三种类型师范院校在读大三数学师范生进行了学科理解现状的实证调研,结果表明数学师范生对于学科性质的理解要好于对学科功能的理解,对于学科体系(学科知识)理解的认识程度最差,从整体来看,数学师范生基本具有较好的学科观念,但对学科体系的认知并不充分,在各类专业知识的需求中,对学科知识的需求表现突出。因此,研究继续调查了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理解的现状。从师范生的作答表现可以发现,数学师范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看法较为单一,仅能够从学习的课程中提取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对中小学学科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概念记忆、解题方法总结、性质描述等方面,而且从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来看,遗忘是影响各类型数学师范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反映出测试题目在学习过程中“看见过”“出现过”,但是仍然不会作答,说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基础性知识掌握不牢固,难以建立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贯通性认识和理解,无法认识到大学数学专业课程内容对于实现学科功能的重要意义,这也说明了数学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具有阶段性特征。(第三章)在分析了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学科理解认识以及学科知识理解状况以后,研究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对不同层次和类型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从文本研究结果和实证研究结果共同证实,我国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在学科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仍存在共性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总结。目前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仍需重新衡量,应该考虑到学生学科水平的现状;各学科专业课程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师范性特征”并不明显;学科专业课程结构“重广度,缺深度”的弊端等问题。(第四章)最后,研究基于学科理解视角下数学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探讨学科专业课程设计理念、实现学科专业课程功能的理论成果,对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初步建构。结果表明,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应立足于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出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贯通性与关联性统一、学科性与实践性统一、规范性与独特性统一的原则;在学科专业课程的建构中加强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加深师范院校学科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对于学科知识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的认识;利用实践课程促进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科学衡量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增减”问题;避免教师资格考试压力异化学科课程的教学。最后构建出“注重学科理解”的学科专业课程样态,突显出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各类模块的结构与学分比例;在深化学科知识理解目标下学科专业课程的实施问题上,提出了保障学科专业课程“理论性”的同时,加强学科功能的实践性理解;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相关学习资源的开发,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内涵文化及课程主线的建设,成为推进数学教师学科素养认识发展的价值引导。本文认为,学科理解视角下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是当前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学科理解”以及“数学教师教育对学科理解的根本诉求”,才能真正在职前数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实现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培养符合数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教师专业性的“贯通型”实践者。

王跃超,张聪,于一丁[6](2017)在《函数构造在数学分析解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数学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函数构造法,从定义、方法以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归纳出多种构造函数的方法,同时列举出应用函数构造法解决数学分析中一些典型问题的实例,对其构造方法进行了总结。

张杰,汤小燕[7](2015)在《高师数学分析与高中数学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1前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于2003年正式颁布以来,在各个省市得到迅速推广,贵州省也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以新课标为基础对高中阶段相应的新课程进行了改革,并于2013年6月正式采用全国新课标Ⅱ卷进行高考的选拔工作。新课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形式上都较

刘佳[8](2013)在《数学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入学教育》文中研究指明从数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组成特点以及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入手,开展有实效性的入学教育,稳定学生思想,初步形成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的分流,为高校长期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何艳平,李邦荣[9](2013)在《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文中指出数学分析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素质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内容、基本程序和特点。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指导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胡蓉,冯小高[10](2013)在《谈数学分析的教与学》文中指出针对数学分析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困难性,作者站在教师与学生的两个立场,从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作为教师应如何注重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作为学生应怎样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得数学分析的教与学变得轻松和容易。

二、大学数学的学习方法研究——谈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数学的学习方法研究——谈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开设的现状
2 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教学理念的衔接措施
    3.2 教学方法的衔接措施
    3.3 教学内容的衔接策略
    3.4 学生管理和考核的衔接策略
4 结论与认识

(2)从差距分析谈《数学分析》的对分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分析》课程介绍
二、差距类型
三、对分课堂
四、对分课堂解决差距
    (一)知识差距:描述数列极限的ε-N定义,会用ε-N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存在性
    (二)技能差距:解决ε-N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问题
    (三)动机差距,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习惯差距,培养认真听讲,独立思考,沟通协作等良好习惯
    (五)环境差距,创造支持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环境
五、结语

(3)基于“三教”理念的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策略与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研究缘起
    (一)文科高等数学教育的意义
    (二)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目的、特征及原则
    (三)“三教”理念的起源与内涵
二、“三教”理念下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思考
        1. 厘清知识的逻辑脉络与结构,思考学习内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
        2. 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培育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3. 从课程内容学习的反思中,挖掘数学哲理性知识和培养批判能力
    (二)教体验
        1.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来源案例1 2的连续开方
        2. 在讨论中体验数学知识的联系
        3. 在数学实验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表达
        1. 借助数学活动说数学
        2. 在简单的数学建模中用数学
        3. 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数学
三、“三教”理念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态度的比较
        1. 数学认知
        2. 情感体验
        3. 学习行为方法
    (二)数学成绩对比

(4)数学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教育的发展性所带来的知识衔接问题
    1.2 普及型教育导致的学生基础差异问题
    1.3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挑战
2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1 基于数学课程衔接性的教学探索
        2.1.1 基于“数学知识断带”的课程衔接问题
        2.1.2 基于“数学知识重复学习”的课程衔接问题
    2.2 基于学生基础差异性的教学探索
        2.2.1 针对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短期教学策略
        2.2.2 针对学生知识基础相对中等的中期教学策略
        2.2.3 针对具有优秀潜质学生的长期教学策略
    2.3 基于应用性的转型教学策略
        2.3.1 教学中渗入数学建模思想
        2.3.2 基于现代技术的多媒体教学
    2.4 关注数学分析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3 结语

(5)学科理解视角下的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卓越教师培养对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追问
        (二)新时代教育思想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新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对教师培养的挑战
    二、研究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主要研究问题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研究
        (一)数学教师知识及其发展
        (二)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研究
        (三)小结
    二、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一)国外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二)国内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小结
    三、数学教师培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一)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
        (三)课程内容、形式设置研究
        (四)教育实践内容设置研究
        (五)小结
第二章 学科理解视角下的教师教育
    一、学科理解的释义
        (一)理解的含义
        (二)学科理解
        (三)学科知识理解
    二、学科理解在数学教师教育中的理论基础
        (一)深化学科理解的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学科理解的认知基础:教师的知识观
        (三)学科理解实施的载体:课程的开发与建构
    三、数学教师教育对学科知识理解的诉求
        (一)学科知识体系对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双向支持
        (二)教师资格考核的新要求
        (三)数学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
第三章 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现状分析
    一、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现状调查结果
        (三)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认识现状结果分析
    二、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理解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理解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重要性的再确证
        (一)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掌握的整体情况分析
        (二)数学师范生各子类学科知识掌握具有显着差异
        (三)影响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的具体因素
第四章 学科理解视角下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二、数学师范生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结果——以X大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
        (一)学科课程总体满意度现状
        (二)具体课程模块满意度现状
        (三)不同层次研究对象课程满意度现状
        (四)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三、数学师范专业学科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一)培养目标角度的对比与分析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对比与分析
        (三)学科课程设置的对比与分析
    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能忽视师范生学科水平现状
        (二)课程结构不能忽略数学教育师范性特征
        (三)课程内容及时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四)课程模式增添教师培养中的“示范”意识
        (五)课程实践中加深学科知识理解
第五章 学科理解视角下的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业课程的构建
    一、学科理解下的数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职业精神:学科信念指引下的“育人”初衷
        (二)职前定位:学科性质指引下的培养理念
        (三)职业支撑:学科功能指引下的课程设置
        (四)职业需要:学科知识理解下专业培养
    二、重整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下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二)贯通性与关联性统一原则
        (三)学科性与实践性统一原则
        (四)规范性与独特性统一原则
    三、学科理解视角下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二)课程结构的架设
        (三)基于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的专业课程结构特征分析
    四、深化学科理解目标下数学学科课程的实施
        (一)推进专业课程教学的变革
        (二)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
        (三)加强学科课程内涵文化的建设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的结论
        (一)学科理解视角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
        (二)数学师范生学科理解状况的研究结论
        (三)数学师范生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结论
        (四)基于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理解的学科专业课程建构
    二、研究的建议
        (一)加强数学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二)加深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实践课程学习促进数学师范生学科知识的转化
        (四)科学衡量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增减”问题
        (五)避免教师资格考试压力异化学科课程学习
    三、研究的展望
        (一)数学师范专业课程主线建设问题
        (二)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携手并进
        (三)关注职前教师生源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函数构造在数学分析解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函数构造
2 函数构造的常用方法
    2.1 初等方法
    2.2 解析方法
3 函数构造在数学分析解题中的典型应用
    3.1 定积分中有关不等式的证明
    3.2 方程根的有关证明
4 结语

(8)数学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入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教育专业及学生特点分析
二、引导学生正确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1、生活及学习自主性的转变。
    2、自我成长由“纯粹”学习向“综合”学习转变虽然专
三、树立学生大学生地位和专业自信心
    1、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 完成自学考试, 同样能以本科生的身份毕业。
    2、必须让学生认识到, 专科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专科生同样是高校重要的一份子;
    3、通过优秀专科生的典型性教育, 使学生从“典型”的身上, 发现自己的未来, 从而提升学生自信心。
四、学生高校归属感教育
    1、通过班会教育及活动的开展, 增强班级凝聚力。
    2、院系老师的深切关怀。
五、蓝图的规划, 提升学生对未来的憧憬
    1、围绕学生关心的专业问题开展专业教育。
    2、优秀学生代表的典型性宣传。
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9)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三位一体”教学概述
2 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容
    2.1 “三位一体”的具体涵义
    2.2 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2.3 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3 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运用
    3.1 研究意义
    3.2 运用例谈
        1) 探究准备。
        2) 引导思考。
        3) 发现问题。
        4) 提出猜想。
        5) 学生独立探索过程 (含教师引导过程) 。
        6) 验证猜想, 完成探究。

四、大学数学的学习方法研究——谈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J]. 张欣婷,张波. 科教导刊, 2021(03)
  • [2]从差距分析谈《数学分析》的对分教学[J]. 常健,高丽. 科技风, 2020(36)
  • [3]基于“三教”理念的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策略与模式探索[J]. 唐海军,胡蓉. 高等理科教育, 2020(02)
  • [4]数学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改革与实践[J]. 彭艳贵,赵立纯,徐伟.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5]学科理解视角下的师范院校数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郑晨.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函数构造在数学分析解题中的应用[J]. 王跃超,张聪,于一丁.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7(02)
  • [7]高师数学分析与高中数学的比较分析[J]. 张杰,汤小燕.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5(33)
  • [8]数学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入学教育[J]. 刘佳.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 [9]数学分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 何艳平,李邦荣.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3(01)
  • [10]谈数学分析的教与学[J]. 胡蓉,冯小高.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大学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论数学分析的学习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