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庄鹏阳[1](2021)在《泛娱乐化思潮影响下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淑娜[2](2021)在《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现代网络媒介为载体的网络泛娱乐化,正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内容,以超越娱乐底线的泛娱乐化倾向为主要形态,将娱乐价值作为唯一标准的价值判断,在技术赋权和资本加持的裹挟下大行其道。出生于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极易接受新思想观念,同时,也特别容易受到某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培育一直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网络泛娱乐化的蔓延却对其价值观造成了危害。因此,帮助大学生正视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引导大学生抵制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危害,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当前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问题为主线,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继而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梳理网络泛娱乐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及创新之处,为本文写作奠定理论研究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泛娱乐化的内涵、特点、表现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形成过程等相关概念的阐述,对网络泛娱乐化及大学生价值观有清晰地了解与把握;第三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并从国家、媒体、高校以及个人四个维度分析原因。第四部分根据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乎中国社会当今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泛娱乐化,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抵御各种错误观点、思潮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社会各界理应打造清朗网络环境,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宣扬主流价值观,携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安莉[3](2020)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直接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在于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方法,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使命。因此,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文化的多维度认识入手,系统总结了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内涵意蕴和历史演进,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查为依据,客观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和构建“一优三全”教育体系。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五部分,围绕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文化基本理论概述为起点,从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维度认识文化。从文化自信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和历史嬗变全面阐述文化自信,明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在逻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涵、构成要素和价值意蕴阐释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对自我文化存在形态和理想追求的高度认知与认同,对自我文化价值作用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我自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明晰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第二,阐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理论,吸收其理论精华,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现实指导。第三,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和文化自信教育现状,面向全国高校,选取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97所高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690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编问卷的网络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率和差异分析;同时,对33所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政工干部做了线上线下深入访谈。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情况,全面审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肯定积极表现,正视存在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客观分析,为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第四,提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化策略和体系构建。强化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文化共同体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遵循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通过培根、固本、铸魂、通脉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在教育路径上,提出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教育环境;聚焦关键人员,全员参与文化自信教育;聚焦关键环节,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过程;聚焦关键领域,全方位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厍佳兴[4](2020)在《网络文化消费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文化消费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消费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借助网络文化消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成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网络文化消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核心概念的内涵解读和深度认知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首先,在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消费的相关理论和辩证认识西方文化消费理论资源的基础上,理性审视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基本内涵。本文认为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而对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鉴赏、拥有及使用的行为。其次,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为科学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照。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是指在高校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大学生内心并促使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活动。再次,从受众主体、呈现方式和相互提升三个方面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契合性,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网络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影响。通过总结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所具有的普遍性、主体性、从众倾向和追求娱乐化的鲜明特征,为辩证认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影响提供前提条件。网络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从积极影响看,网络文化消费有利于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激发培育动力和拓展培育路径;从消极影响看,网络文化消费的多元内容削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过度娱乐化倾向冲击培育方向、众神狂欢的消费环境恶化培育场域。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网络文化消费境遇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弱化、网络文化产品呈现方式的“三俗化”、网络文化消费感官愉悦的极端化以及网络文化消费空间的复杂多元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观不成熟,自律能力低;网络文化产业供给侧问题突出,亟待提升发展质量;网络文化产品准入门槛低,治理能力不足。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提升策略。首先,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培育核心,遵循规律,革新培育手段等基本要求。其次,还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联结、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四个原则。最后,探寻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优化网络消费观念,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涵;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净化网络文化生态,改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
高旻[5](2020)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拥有8.54亿网民,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成为各类社交媒体的忠实用户,但是大学生正处于向合格政治人迈进的关键时期,社交媒体海量爆炸式的信息和参差不齐的信息质量,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选择社交媒体作为切入视角,将社交媒体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来确立理论基础,明确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关系,指出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场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影响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水平。然后面向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信息,同时通过开展访谈的方式了解相关内容,根据收集到的786份数据和访谈结果梳理出当前社交媒体中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的社交媒体类型较为广泛,常见的社交媒体都有所涉及,主要集中于微博、微信、QQ、B站、抖音和知乎,且依赖程度较高,主要是为了获取资讯、进行社会交往和娱乐消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四个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上。在政治认知上,社交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关注度,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政治信息的渠道,提高了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便捷性,但同时鱼龙混杂的社交媒体信息容易模糊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社交媒体的圈群性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知识的接受出现被动性,社交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容易使大学生政治认知出现片面性。在政治态度上,广泛传播的正确政治信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积极的政治态度,重大时间节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身政治使命,广泛深层的社交媒体信息互动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增强政治认同,但同时社交媒体的连通性与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态度冷漠,社交媒体不良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偏狭,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不利于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在政治情感上,社交媒体的个性化为大学生政治情感表达提供了丰富渠道,社交媒体的群体互动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政治情感,社交媒体信息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政治情感,但同时社交媒体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情感功利化,社交媒体信息过载容易降低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关注度,社交媒体信息茧房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情感极端化。在政治行为上,社交媒体使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丰富化,政治参与自觉主动化,政治行为形式多样化,但同时芜杂的社交媒体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情绪化,沉迷于社交媒体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现实社会的政治参与,社交媒体碎片化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行为方式受局限。针对调查结果和现状,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社交媒体环境和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能动性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对策:第一用好用活社交媒体,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即利用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用好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发挥社交媒体功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第二净化社交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空间,即加快国家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提升网络监管技术,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和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发挥网民监督作用;第三提高社交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能动性:即提高社交媒体信息选择能力、自觉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增强社交媒体信息批判能力、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交媒体信息利用能力、传播积极主流政治文化。
涂小容[6](2019)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文化随之而来并迅速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在影响人们意识形态过程中,对人们生命价值观的影响逐渐突出,首当其冲的是对网络文化活跃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是帮助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适应并推进新时代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思路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对网络文化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进行了概述。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内涵界定明晰了网络文化和生命价值观的内涵,阐述了网络文化具有虚拟现实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低制约性、泛娱乐性等特性;网络文化还具有交流、教育、娱乐等功能;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及其意义,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三部分结合问卷调查探究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网络文化培育了大学生主体意识,强化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知,促进大学生与其他个体之间实现生命价值观交流,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生命价值追求。但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也容易误导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认知,淡化大学生的生命价值理想,阻碍其生命价值实践。第四部分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高校不够重视、社会功利化、家庭教育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素质不够高,缺乏自制力、明辨力以及对生命价值观的自觉认知意识;网络文化技术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第五部分提出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大学生通过网络文化加强生命价值观自我教育,教育者积极运用网络文化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家庭和社会加强学习以提升教育能力;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和载体建设,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通过网民自律、技术监管、法律规制来清朗网络空间,打造健康生命价值观教育环境。文章从网络文化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发展与需应对的挑战。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意义重大,应积极抓住网络文化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同时要勇于应对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树立带来的挑战,进而促进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张璨[7](2019)在《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的从业者,掌握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使命,其生命价值观教育在整个医学生培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时代发展的生命价值观是医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然而,当前状态下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着理论课未成体系、实践课参与感较差、课外活动效果不明显、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教育重视度偏低等种种的问题;在教育效果方面,医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如在行为上时常会有医学生轻生、医生过度医疗、不重视大体老师、轻视或虐待生命的现象或新闻出现,使得社会大众对医生甚至医学生群体产生较差的印象。由此,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环境下,医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提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伦理学、医生职业道德为理论依据,探究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医务人员社会角色视角下、医学教育标准的内涵下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面对医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所在。本文希望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定位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质量,提升教育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干预机制,规范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进行规范并梳理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复制实施的系统性教育体系,以便能够全面引导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医学知识的学习机会,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构建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为人类健康能够奉献自己的所学、所思,形成坚定的生命价值信仰。
韩俊芳[8](2019)在《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文化是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对人们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产物的复合体,具有快速性、广泛性、可控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生自我健康发展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现实需要等因素使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缓。网络环境净化、网络技术日益完善、大学生自身保持觉悟等因素使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儒家课程分类和设置的相关理论、西方价值教育与价值澄清等理论资源为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在现实状况中既存在优势又面临问题。一方面,网络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提供新平台,使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交友价值观、生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出现转变;并且网络文化下多样化的培育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的趣味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网络不良文化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受到冲击;同时复杂的网络文化大环镜使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可控性与稳定性降低。而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网络媒介建设不够完善、课堂教学实施相对欠缺、学校活动落实等,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效果。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需要进行实践转向,主要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策略实施等方面入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自主性”与“他律性”适应原则、“现实性”与“虚拟性”协调原则等主要指导原则下,从全方位扩展价值观培育场域、多方法丰富价值观培育手段、宽领域充实价值观培育内容等方面进行路径建构,从网络媒介、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层面等多个维度将网络文化下的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施策略具而化之。总之,借助多方力量的支持,以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促使大学生履行使命,焕发光彩。
彭金林[9](2019)在《大众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大众传播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并构筑了一个具有显着特征的媒介化社会,使得人们普遍深陷于这一媒介化的环境之中。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并以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不断重塑人们的认知观念。通过对媒介化日常生活领域的考察,我们能够发现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表征,其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内蕴着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构建着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大众传播逐渐成为权力博弈的舞台,凸显着意识形态的属性和功能。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但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性质却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却越来越突出。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而言,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一方面,大众传播推进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拓展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创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功能的发挥增加了难度,给主流意识构建带来一定的挑战。整体而言,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是沿着“正道”前行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它还存在着“泛娱乐化”、“虚无化”和“西化”等偏向。本文聚焦这些偏向问题,管窥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偏向的表征,从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价值导向、话语体系诸方面剖析了各种偏向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危害,探讨大众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路径,即通过甄别大众传播信息,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内容;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方式;研判大众传播环境,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机制;把握大众传播规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实效。
苏思羽[10](2019)在《新时代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及其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积累和精神记忆,还是民族和国家得以生产的基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价值观是人们对行为进行评判的准则和尺度,那么在大众文化中也可以找到它的缩影,其在物质文化大生产浪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多样化的消费社会阶段,消费成为一种象征个体社会身份价值的符号,慢慢地一些消费主义的盛行也成为其重量型的一部分。当大众在消费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后,进而展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代表了不同阶级的标签。精神需求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文化消费者具备“闲钱”与“闲时”。人类精神需求的产生通常受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所影响,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使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尤其是外在的客观因素,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作为精神消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所以规范市场运作体系以及构建以人民为主体具有人文精神的大众文化也是新时代中国所迫切需要的。本文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文化话语权的视角解析新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以上要素存在的关系。进而分析大众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那么,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以提升大众文化的公共理性以及转换政府职能确立大众文化市场的自主性,对夯实大众文化发展的基础而言就尤为重要;从理论体系建构及制度设计等维度引导大众文化、塑造中国现代化的理性精神,推进中国当代启蒙,则是对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网络泛娱乐化及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
一、网络泛娱乐化的相关概述 |
(一)网络泛娱乐化的内涵 |
(二)网络泛娱乐化的特点 |
(三)网络泛娱乐化的表现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述 |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
三、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研究的价值考量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可行性分析 |
注释 |
第三章 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
二、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 |
(一)政治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淡薄 |
(二)人文素养欠缺,审美品位异化 |
(三)崇尚物质主义,突出感官享受 |
(四)个体价值迷失,价值取向偏差 |
三、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危害的原因 |
(一)国家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
(二)网络媒介商业化的助推 |
(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匮乏 |
(四)大学生个体原子化倾向 |
注释 |
第四章 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应对策略 |
一、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抵制网络泛娱乐化侵蚀 |
(一)以唯物史观澄清网络泛娱乐化的本质 |
(二)以法律手段增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 |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丰富网络价值观教育 |
二、媒介层面:倡导行业自律坚守网络职业道德 |
(一)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行业价值共识 |
(二)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增强“把关人”责任意识 |
(三)构建网络娱乐新理念提高网络娱乐的质量 |
三、高校层面:加强高校全方位建设创建良好育人氛围 |
(一)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载体育人功能 |
(二)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建设提供认识与理解社会的途径 |
四、个人层面:提升自身素质增强防御能力 |
(一)自觉增强理性思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
(二)自觉培养媒介素养提高自身辨析能力 |
(三)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教育提高自我建构能力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情况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基本理论述要 |
一、文化自信解读 |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二)文化自信释义 |
(三)文化自信的历史嬗变 |
(四)文化自信维度关系辨析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理论阐释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及其构成要素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 |
(二)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 |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 |
(三)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 |
(四)胡锦涛文化强国思想 |
(五)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 |
三、西方文化理论借鉴 |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二)约瑟夫﹒奈文化“软实力”和“巧实力”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与实施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准备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的实施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积极表现 |
(一)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 |
(二)对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持有理性态度 |
(三)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的文化自信教育基本满意 |
(四)对社会文化氛围表示认可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调查结果分析之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教育层面:有认知缺升华 |
(二)学校教育层面:重形式轻内涵 |
(三)家庭教育层面:重成才轻成长 |
(四)社会教育层面:有参与缺治理 |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体因素:价值意识受到多元冲击 |
(二)社会因素:教育体制机制错位断层 |
(三)学校因素:教育资源缺乏整合提升 |
(四)家庭因素:育人环境氛围亟需优化 |
注释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路 |
一、明确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理念 |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强化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
(三)落实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
(四)秉承文化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
二、遵循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原则 |
(一)文化的方向性与教育的科学性相统一 |
(二)文化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 |
(三)文化的理论性与教育的渗透性相统一 |
(四)文化的系统性与大学生个体针对性相统一 |
三、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结构 |
(一)培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二)固本:加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
(三)铸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
(四)通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注释 |
第六章 构建“一优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
一、聚焦整体格局,优化文化自信教育育人环境 |
(一)国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把握文化自信教育根本方向 |
(二)学校层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校文化内涵育人 |
(三)社会层面:着力构建文化自信教育的多元支撑 |
二、聚焦关键人员,实施全员参与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突出教师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二)突出家长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
(三)突出典型人物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
(四)驱动大学生自我文化教育动力 |
三、聚焦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从学龄到高中,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学段 |
(二)从大一到大四,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全年级 |
(三)文化比较中,实现文化自信终身教育 |
四、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教育 |
(一)站稳第一课堂,树立文化自信 |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进文化自信 |
(三)抓牢“网络”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网络文化消费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 研究的创新所在 |
第二章 网络文化消费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 |
一、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理论审思 |
(一)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消费的基本认知 |
(二) 网络文化消费的西方理论资源镜鉴 |
(三)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概念界定 |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概念解析 |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渊源 |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基础 |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涵解读 |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借助网络文化消费的必然性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象和网络文化消费主体的高度统一 |
(二)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与网络文化消费特征的不谋而合 |
(三) 网络文化消费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利提升 |
第三章 网络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影响 |
一、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特点 |
(一)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具有普遍性 |
(二)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彰显主体性 |
(三)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突显从众性 |
(四)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追求娱乐化 |
二、 网络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影响 |
(一) 有利于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 |
(二)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动力 |
(三) 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
三、 网络文化消费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极影响 |
(一) 多元的内容削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
(二) 过度娱乐化冲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 |
(三) 环境的喧嚣恶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 |
第四章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及成因 |
一、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困境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弱化 |
(二) 网络文化产品呈现形式的“三俗化” |
(三) 网络文化消费感官愉悦的极端化 |
(四) 网络文化消费环境的复杂多元化 |
二、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
(一) 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观念不成熟,自律能力低 |
(二) 网络文化产业供给侧问题突出,亟待提升发展质量 |
(三) 网络文化产品准入门槛低,治理能力不足 |
第五章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提升策略 |
一、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 |
(三) 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培育核心 |
(四) 遵循规律,革新培育手段 |
二、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 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连结 |
(三)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促进 |
(四)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
三、 网络文化消费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
(一) 优化网络消费观念,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涵 |
(二)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 |
(三) 净化网络文化生态,改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由来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现有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核心概念界定 |
2.1 社交媒体概念界定 |
2.1.1 社交媒体的概念 |
2.1.2 社交媒体的特征 |
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概念界定 |
2.2.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
2.2.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
2.2.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
2.3 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
2.3.1 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场域 |
2.3.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影响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水平 |
第3章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 |
3.1 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
3.1.1 被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1.2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基本情况 |
3.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 |
3.2.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积极影响 |
3.2.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消极影响 |
3.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 |
3.3.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积极影响 |
3.3.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消极影响 |
3.4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影响 |
3.4.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积极影响 |
3.4.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消极影响 |
3.5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影响 |
3.5.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积极影响 |
3.5.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行为的消极影响 |
第4章 利用社交媒体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良性发展的对策探讨 |
4.1 用好用活社交媒体,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
4.1.1 利用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 |
4.1.2 用好社交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1.3 发挥社交媒体功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 |
4.2 净化社交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空间 |
4.2.1 加快国家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
4.2.2 提升网络监管技术,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
4.2.3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发挥网民监督作用 |
4.3 提高社交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能动性 |
4.3.1 提高社交媒体信息选择能力,自觉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 |
4.3.2 增强社交媒体信息批判能力,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4.3.3 培养社交媒体信息利用能力,传播积极主流政治文化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概述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特性、功能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
2.1.2 网络文化的特性 |
2.1.3 网络文化的功能 |
2.2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
2.2.1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内涵 |
2.2.2 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
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
3.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3.1.1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3.1.2 强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 |
3.1.3 促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交流 |
3.1.4 引导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追求 |
3.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3.2.1 迷茫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认知 |
3.2.2 淡化大学生的生命价值理想 |
3.2.3 阻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实践 |
4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原因分析 |
4.1 生命价值观教育缺失 |
4.1.1 高校缺乏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 |
4.1.2 社会对生命价值观教育功利化 |
4.1.3 家庭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到位 |
4.2 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
4.2.1 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不高 |
4.2.2 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认知自觉性不强 |
4.2.3 部分大学生自制力与明辨力不强 |
4.3 网络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
4.3.1 技术监管不完善 |
4.3.2 法律规制不健全 |
5 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5.1 运用网络文化,推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5.1.1 促进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自我教育 |
5.1.2 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师队伍建设 |
5.1.3 引导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协同力量的参与 |
5.2 建设网络文化,拓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领域 |
5.2.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
5.2.2 以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拓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阵地 |
5.2.3 以网络文化载体建设优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 |
5.3 清朗网络空间,构建健康育人环境 |
5.3.1 加强网民道德自律 |
5.3.2 加强网络文化技术支持 |
5.3.3 加强网络文化法律规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情况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基本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界定 |
2.1.1 生命价值观 |
2.1.2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2.2 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 |
2.2.2 生命伦理学对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 |
2.2.3 医生职业道德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 |
2.3 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
2.3.1 “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的历史使命要求 |
2.3.2 医务人员社会角色视角下的社会责任要求 |
2.3.3 医学教育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要求 |
第3章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当前医学生生命价值观学校教育现状 |
3.1.1 理论课教学未成体系,缺乏统筹 |
3.1.2 实践课教学学生参与感较弱 |
3.1.3 课外文化教育缺乏有效整合,效果不明显 |
3.2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3.2.1 医务人员漠视生命现象频有发生 |
3.2.2 医务人员生命质量每况愈下 |
3.2.3 部分医务人员无视伦理底线 |
3.3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未成体系 |
3.3.2 生命价值观教育方式重知识轻实践 |
3.3.3 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功利化工具化 |
3.3.4 生命价值观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
第4章 加强新时代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4.1 重塑教育理念,彰显时代特色 |
4.1.1 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同时代背景相结合 |
4.1.2 医学生命价值理念与社会进步发展密切结合 |
4.1.3 坚持以患者为本与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相结合 |
4.2 完善课程教育,强化实践教学 |
4.2.1. 更新生命教育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相结合 |
4.2.2. 专业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
4.2.3. 生命理论教育与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 |
4.3 优化教育环境,多方协同引导 |
4.3.1 校园环境育人与课堂教学育人相结合 |
4.3.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4.3.3 校园环境突出与网络环境优化相结合 |
4.4 建立干预机制,规范评价体系 |
4.4.1 预防性教育与干预性措施相结合 |
4.4.2 医学责任教育与生命价值观评价相结合 |
4.4.3 生命价值观评价与干预措施相结合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网络文化全面且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
1.1.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简评以往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蕴涵 |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
2.1.2 网络文化的特征 |
2.2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
2.3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间的内在关联 |
2.3.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提供支持 |
2.3.2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成效影响网络文化 |
2.4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特点与意义 |
2.4.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特点 |
2.4.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
第三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探讨 |
3.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3.1.1 大学生自我发展失衡的现实危机 |
3.1.2 大学生人际关系失序的实际隐忧 |
3.1.3 大学生价值观被引导的时代要求 |
3.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可能性 |
3.2.1 网络环境逐渐澄净 |
3.2.2 网络技术日趋完善 |
3.2.3 大学生自身有觉悟 |
3.3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资源 |
3.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3.3.2 中国儒家课程分类和设置的相关理论 |
3.3.3 西方价值教育与价值澄清等有关理论 |
第四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实状况 |
4.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出现的重要优势 |
4.1.1 网络平台开放,转变大学生价值观 |
4.1.2 培育方式多样,增强培育的趣味性与针对性 |
4.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网络不良文化,冲击大学生价值观 |
4.2.2 培育环境复杂,降低培育的可控性与稳定性 |
4.3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网络媒介建设不够完善 |
4.3.2 课堂教学实施相对欠缺 |
4.3.3 学校活动落实有待改进 |
第五章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转向 |
5.1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指导原则 |
5.1.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 |
5.1.2 坚持“自主性”与“他律性”统一原则 |
5.1.3 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协调原则 |
5.2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
5.2.1 全方位扩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场域 |
5.2.2 多方法丰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手段 |
5.2.3 宽领域充实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内容 |
5.3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实施 |
5.3.1 网络媒介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改进策略 |
5.3.2 课堂教学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优化策略 |
5.3.3 学校活动层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提升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大众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选题视角新 |
(二)研究方法新 |
第一章 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 |
一、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的概述 |
(一)大众传播的内涵与功能 |
(二)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功能 |
二、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一)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 |
(二)意识形态制约着大众传播的发展 |
三、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表征 |
(一)大众传播构建着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 |
(二)大众传播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
(三)大众传播内蕴着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
第二章 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的偏向分析 |
一、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的“泛娱乐化”偏向 |
(一)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泛娱乐化”偏向的表征 |
(二)“泛娱乐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危害 |
二、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的“虚无化”偏向 |
(一)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虚无化”偏向的表征 |
(二)“虚无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危害 |
三、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的“西化”偏向 |
(一)大众传播中意识形态“西化”偏向的表征 |
(二)“西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危害 |
第三章 大众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路径 |
一、甄别大众传播信息,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内容 |
(一)精准把握信息,克服各种偏向 |
(二)激发理论魅力,提高话语效能 |
二、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方式 |
(一)发挥媒介功能,加强重点引导 |
(二)发展媒介技术,开辟新的阵地 |
三、研判大众传播环境,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机制 |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传播行为 |
(二)加强网络治理,清朗网络空间 |
四、把握大众传播规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实效 |
(一)掌握传播因素,实现精准传播 |
(二)把握一般理论,实现科学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
(10)新时代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及其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二章 概念内涵界定及特征 |
2.1 大众文化的解析 |
2.1.1 大众文化的概念 |
2.1.2 大众文化的特征 |
2.2 新时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
2.2.1 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 |
2.2.2 新时代大众文化的产生 |
2.2.3 新时代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三章 大众文化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 |
3.1 大众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
3.1.1 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
3.1.2 大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
3.2 大众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作用 |
3.2.1 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3.2.2 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
3.3 大众文化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 |
3.3.1 促进社会进步再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 |
3.3.2 多种文化融合下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4 全球化中中国大众文化话语权的影响 |
3.4.1 新型文化话语产生 |
3.4.2 中国大众文化话语传播力增强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大众文化现状分析 |
4.1 新时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 |
4.1.1 大众文化实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享 |
4.1.2 大众文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
4.1.3 大众文化引导着人民大众的价值判断 |
4.2 新时代中国大众文化存在的问题 |
4.2.1 文化生态危机的问题 |
4.2.2 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 |
4.2.3 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缺失的问题 |
4.2.4 社会责任感削弱的问题 |
第五章 新时代大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
5.1 维持文化生态平衡打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
5.1.1 夯实大众文化根基梳理未来发展脉络 |
5.1.2 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引导网络文化生态建设 |
5.1.3 牢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
5.2 把握人文精神脉络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
5.2.1 提供先进文化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5.2.2 规范大众文化市场合理引导生产消费者 |
5.3 强化人民主体建构功能激发大众创新活力 |
5.3.1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价值原则 |
5.3.2 探索文化新经济提高大众创新能力 |
5.4 建构伦理导向机制提升大众社会责任感 |
5.4.1 增强文化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 |
5.4.2 加强大众文化中伦理导向机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泛娱乐化思潮影响下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对策[D]. 庄鹏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D]. 张淑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 安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7)
- [4]网络文化消费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D]. 厍佳兴.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高旻.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6]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D]. 涂小容. 西华大学, 2019(02)
- [7]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D]. 张璨.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D]. 韩俊芳.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9]大众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研究[D]. 彭金林.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时代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及其建设路径研究[D]. 苏思羽.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标签:政治社会化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文化消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