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豆激酶分离提纯方法中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龙[1](2020)在《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露糖-6-磷酸(M6P)涉及生命中的许多代谢途径,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一种合成甘露糖-6-磷酸的新方法,创造了一种利用多磷酸盐依赖型甘露糖激酶合成甘露糖-6-磷酸的酶催化合成方法。本论文的合成方式相比于化学合成法更加安全、更加绿色,且替代了传统且昂贵的磷酸盐供体:ATP。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单因素变量对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反应、工艺的中试放大等几个方面,具体工作与研究结果如下:(1)该课题成功构建了异源表达载体,克隆了来自节杆菌(Arthrobactersp)KM菌株的多聚磷酸盐依赖型甘露糖激酶(PPGMK)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多聚磷酸盐依赖型激酶的异源表达,命名为L7,成功实现了体外合成甘露糖-6-磷酸。(2)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各种条件对于转化率的影响,对合成反应进行初步的优化,发现温度在30℃、Mg2+浓度>10 mM、甘露糖添加量在2%、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20 g/L时,酶催化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同时发现Mg2+与Mn2+是比较适合的作为辅因子,六偏磷酸钠与ATP 比较适合作为磷酸盐供体,其余多聚磷酸盐不能作为磷酸盐供体参与反应。(3)选择关键因素,利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构建模型对合成反应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优化后转化率能达到99.85%。(4)综合以上研究,进行了甘露糖-6-磷酸合成工艺的中试放大,打通了从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到产品制备的全流程工艺,转化率达到85.73%。为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生产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海琳[2](2014)在《药食两用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血栓栓塞疾病的形成机制为依据,综述了纳豆激酶的药理作用。介绍了国内外产纤溶酶菌株的筛选方法,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常用技术,纳豆激酶的生理生化特性、活性测定方法。并说明了影响纳豆激酶稳定的4个因素,和增加纳豆激酶产量的有效方法。通过药食两用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希望对纳豆激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朱宇刚[3](2011)在《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文中指出纳豆,是指以大豆为原料经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发酵而成盛行于日本的传统发酵大豆食品。纳豆周围的黏性物质聚谷氨酸中含有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纳豆菌、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维生素K2、吡啶二羧酸、异黄酮等,具有抗肿瘤、溶血栓、降血压、抗氧化性、防止骨质疏松、抑菌等多种保健功能。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是从日本传统食品中分离出来的菌种,其原始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是枯草芽孢杆菌的一个亚种。纳豆激酶是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分泌到细胞外的具有强烈溶栓功能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酶。纳豆激酶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和良好的溶栓能力,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纳豆激酶来源于传统发酵食品,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符合治疗血栓病的药品和功能性保健食品基料的要求。本文主要进行了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筛选、纳豆激酶酶活的测定方法的探索、纳豆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条件优化、纳豆的安全性评价、纳豆的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利用芽孢的耐热性和纳豆枯草芽孢杆菌产的丝氨酸蛋白酶――纳豆激酶可水解酪素和酪蛋白而形成透明圈,从市售纳豆菌中筛选出2株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NB-7和NB-8。经革兰氏染色与已知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显微形态比较,同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实验以及进行平板形态特征观察并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进行对比。基本确认这两株菌株均为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本文探索了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活力测定法来测定纳豆激酶活力,来寻找廉价高效的测定豆激酶方法来代替纤维蛋白平板法,建立纤维蛋白平板法与Folin-酚法测纳豆激酶酶活的相关性。实验证明纤维蛋白平板法与Folin-酚法的相关性较高,两者的相关性方程为:Y(纳豆激酶酶活)=0.9433X(蛋白酶酶活)—30.891,相关系数R2=0.9906。通过对生科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的6株菌株和本实验筛选出的两株菌株进行固体发酵(其产品后简称为纳豆),测定各菌株的纳豆激酶的活性,确定NB-7为纳豆固体发酵的研究菌株。通过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得到最佳的接种种龄为20h。通过单因素筛选考察了物料厚度、碳源、生长因子添加物、无机盐、物料含水量、接种量、后熟时间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的Box-Behnken设计实验,考察葡萄糖、酵母粉、MgSO4、培养时间4个因素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固体发酵产酶的影响,优化并得到了这4个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得到纳豆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物料厚度为2cm、碳源葡萄糖6%、生长因子添加物酵母粉1.65%、无机盐MgSO40.3%、物料含水量60%、接种量6%、发酵时间38.85h、后熟时间1d,理论最高酶活可达2797.17IU/g。纳豆的安全性评价是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纳豆粉浓稠液)进行急性毒理试验,给药后观察7d,未见小鼠死亡和其他明显毒性反应症状;主要系统和器官没有中毒现象。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最大耐受量倍数为119.2758倍,而根据《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规范》急性毒性实验要求,超过100倍剂量无急性毒性反应则表示可安全食用。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说明该纳豆粉是安全无毒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初步研究了生黄豆粉、灭菌黄豆粉和纳豆粉三者之间异黄酮形式种类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冷冻干燥和烘干干燥对灭菌黄豆粉和纳豆粉的异黄酮形式的影响。结果:纳豆粉在保留时间8.9min和12.4min处出现未知峰,其含量明显比没有发酵的黄豆粉高很多,同时其在保留时间为2.1min处的峰值变的很低;冷冻干燥的纳豆粉在15.83min出现未知峰,而在烘干干燥的纳豆粉中未见其峰;热处理对异黄酮不同形式的含量变化也有所影响,生黄豆粉在保留时间为24.6min和26.3min处的峰值较低,而经过热处理的黄豆粉以及纳豆粉在这两个保留时间的峰值明显高于生黄豆粉的峰值。结果说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在利用黄豆进行固体发酵时对黄豆中的异黄酮形式的变化有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气质联用(GC-MS)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生黄豆粉、灭菌黄豆粉和纳豆粉的挥发性物质。纳豆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吲哚37.85%、苯乙醇16.88%。对纳豆进行了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与分析,共鉴定出了挥发性化合物40种,其中包括醇、酸、酯、醛、酮、酚、吡嗪、吠喃等以及其它化合物。而生黄豆粉的挥发性物质只有萘和二叔丁基对甲酚两种,其中二叔丁基对甲酚占99%。经121℃灭菌热处理的黄豆,新增了1-辛烯-3-醇、苯乙醇、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种挥发性物质,二叔丁基对甲酚仍达87.12%。结果表明纳豆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黄豆经过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来的,高浓度的吲哚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扩散力强而持久因此说明纳豆呈现的特殊气味很可能是由吲哚引起的。在以上实验基础上,生产出康肽纳豆胶囊,确定了生产工艺,制定了企业标准:Q/NZFT0004S-2009,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报批了强化营养食品批号,宁卫食证字2009第640100SQ002号,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陈景鑫,刘妍妍,沙维,张丽萍[4](2010)在《超滤法提取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超滤系统中超滤压力、超滤温度、料液pH值主要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超滤分离纳豆激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实验室制备的纳豆激酶粗酶液为原料,经超滤分离,层析分离确定纳豆激酶的比活力、纯化倍数及回收率。结果:最佳超滤压力为0.25MPa、料液温度为37℃、料液pH为7;可得到比活力为9610.46IU/mg、纯化倍数为2.36、回收率为92.3%的酶液,酶液经HPD-400树脂洗脱得到单一蛋白峰,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现为单一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000u。结论:采用超滤技术对纳豆激酶进行分离提纯,可提高酶活性及回收率,技术参数可行。
陈景鑫[5](2010)在《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纳豆激酶(Nattokinase, NK)是从传统发酵食品纳豆(Natto)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中性丝氨酸蛋白酶,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效果显着,服用纳豆激酶能预防和抑制血栓产生、扩增。但是,液体酶稳定性差,容易失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的技术参数,建立提高纳豆激酶稳定性的工艺技术。试验中以液体深层发酵法制得的纳豆激酶液为原料,经超滤提取后采取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响应面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复凝聚法、固定化法、环糊精包络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并对微胶囊后纳豆激酶稳定性进行分析。1.超滤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研究。研究了超滤系统中超滤压力、超滤温度、料液pH主要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超滤分离纳豆激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滤压力0.25 Mp、料液温度37℃、料液pH 7;可得到比活力为5122.21 IU/mg、纯化倍数为1.26、回收率为95.7%的酶液,经电泳检测有一条带分子量与纳豆激酶分子量相同,为28 KD左右。采用超滤技术对纳豆激酶进行分离提纯,可提高酶活性及回收率,技术参数可行。2.复凝聚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及其稳定性的研究。以超滤技术提取的纳豆激酶液为原料,研究了微胶囊过程中壁材浓度、内相明胶浓度、外相明胶浓度、水油相体积比四个主要参数对纳豆激酶包埋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复凝聚法制得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CMC浓度2%、外相明胶浓度0.7%、内相明胶浓度5%、水油相体积比0.6,纳豆激酶的包埋率为85.03%。通过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可知,经过复凝聚法制备的纳豆激酶微胶囊为球形颗粒,结构紧密,形态较好;制得的纳豆激酶微胶囊对pH、温度的耐受性及稳定性都较原始纳豆激酶液明显提高;通过体外溶栓试验可知,纳豆激酶微胶囊溶栓率较原始纳豆激酶液低6.0%左右,说明将纳豆激酶制成微胶囊后并未改变其溶栓特性。3.固定化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及其稳定性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固定化纳豆激酶微胶囊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海藻酸钠浓度为3.0%、戊二醛浓度为0.30%、CaCl2浓度为0.14%,制得的纳豆激酶包埋率为86.83%。经过固定化法制备的纳豆激酶胶囊颗粒较大,呈球形,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一,形态较好;制得的纳豆激酶微胶囊对pH、温度的耐受性及稳定性都较原始纳豆激酶液明显提高,但是较复凝聚法制得的纳豆激酶微胶囊降低。通过体外溶栓试验可知,纳豆激酶微胶囊溶栓率较原始纳豆激酶液低1.90%左右。4.环糊精包络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及其稳定性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芯壁比、β-环糊精浓度、固形物含量以及超声时间对纳豆激酶包埋率的影响,确定各因素对试验的影响顺序为:超声时间>壁材浓度>固形物含量>芯壁比。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芯壁比0.667,壁材浓度11.85%,固形物含量17.14%,超声时间26.64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最大包埋率为69.52%;通过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可知,纳豆激酶液被多孔淀粉吸附,经过环糊精包络后形成的微胶囊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呈球形。5.通过模拟胃环境的体外实验可知,在正常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纳豆激酶微胶囊仍具有一定的酶活稳定性,三种包埋方法中,经过环糊精包络后活性最大达2451 IU/mg,而未经包埋的纳豆激酶活性几乎丧失。结论:通过纳豆激酶的三种包埋方法、储存稳定性、经济性及安全性方面的比较分析,确定环糊精包络法为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及提高其稳定性的最佳方法,经过此种方法制成的纳豆激酶微胶囊包埋率为69.52%,最佳pH时的酶活回收率为85.17%,血栓溶解率为43.9%。
张旭[6](2009)在《溶栓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提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豆豉溶栓酶是由从豆豉中分离出的细菌所分泌的一种胞外酶,和日本的纳豆激酶具有相似的特性。与临床上常用的纤溶药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效价高、半衰期长、无抗原性、安全无毒、成本低廉等,有望开发成新一代溶栓药物,本课题拟对全国不同地方收集的豆豉样品进行分离筛选,得到可以产生纤溶酶的菌株,并对该菌株及其产生的酶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包括菌种鉴定、液体发酵探讨以及酶的分离纯化。方法:1.酪蛋白平板初筛,纤维蛋白平板复筛,得到产溶栓酶的细菌。2.对该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16SrRNA鉴定,确定种属。3.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4.经过硫酸铵分段盐析,透析脱盐,G-50柱层析,分离得到酶的纯品并冷冻干燥保存。5.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酶活,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计算整个提纯过程中酶活的回收率和比酶活。6.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确定酶的分子量。结果:1.筛选到8株具有溶栓活性的菌株,以活性最高的一株菌XY-1作为研究对象。2.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鉴定后,确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3.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酵母提取物1%、乳糖3%、K2HPO4 0.1%、KH2PO4 0.6%、MgSO4 0.1%、NaCl 0.05%、pH 9.0。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500μl/50ml、发酵时间24h。4.经过整个提纯周期,豆豉溶栓酶的酶活回收率达到37%,蛋白质回收率19.8%,比酶活为1388.27 U/mg,纯化倍数为1.87倍。5.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酶制品,上SDS-PAGE电泳显示两条带,分子量约为12k和20k。结论:我国传统食品豆豉中同样可以分离到产溶栓酶的细菌,经生理生化和16SrRNA鉴定后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优化液体发酵,效果较好,使产酶量由235.2U/ml提高到2089.3U/ml。经过整个分离提纯过程,酶活回收率虽较高,但纯化倍数不高,样品中含有两种蛋白质,对分离纯化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史丰坤,刘建军,赵祥颖[7](2008)在《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豆激酶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溶栓作用,并具口服吸收溶栓的优点,是一具有开发潜力的食源性溶栓药物。对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传统的柱层析与新型的超顺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膨胀床吸附和反胶团萃取等分离方法,提出了将新型分离技术应用于纳豆激酶的分离以提高其纯度和产率,对大规模生产的分离纯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彬彬,柴同杰[8](2008)在《纳豆激酶的功能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脑溢血,心肌梗死,脑梗塞等都是随时威胁病人生命的隐形杀手.因此寻找开发能够通栓溶栓的药物已成为全球的普遍关注.但目前使用较广的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蚓激酶、蛇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链激酶等均为针剂,存在半衰期短 (3-20min),提取成本高,价格昂贵,而且都有过敏反应或血管出血现象等副作用。而由纳豆芽孢杆菌或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 subtilis(natto)产生的纳豆激酶(natto kinase NK)正具备直接降解交联纤维蛋白且对纤维蛋白原不敏感,内出血倾向性小;源于食品,安全性好价格低廉;分子量较小的单链蛋白,易被人体吸收; 有一定的抗胰酶水解能力,在胃肠环境中仍保持部分活性,且可由小肠直接吸收入血,口服有效;具备一定的抗凝血功能;体内半衰期长等优点,因而成为研究热点。
余功保[9](2007)在《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日本传统发酵食品纳豆在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产生的一种有纤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表明,NK具有很强的溶解血栓功能,与目前临床所用的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相比,NK具有安全性好,易被人体吸收,作用直接迅速,药效持续时间长,可由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直接发酵生产因而造价低廉等优点。因此许多学者预言,NK将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溶栓药物。本论文通过对原始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纤维蛋白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的方法筛选出一株高产NK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SN-3菌株,并对BSN-3菌株所产NK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等展开了系列研究。通过计算紫外照射芽孢的致死率,确定诱变时间为4min。通过纤维蛋白平板筛选和酪蛋白平板筛选结果的比较,发现酪蛋白平板筛选结果并不可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液体发酵产NK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组成为:胰蛋白胨6g/L,木糖30g/L,K2HPO4·3H2O 1g/L,MgSO4·7H2O0.2g/L。适宜培养温度为30℃,pH8.0,培养时间72h。在优化条件下,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BSN-3菌株的酶活为1120IU/mL。通过研究BSN-3菌株的生长曲线和产NK时间的关系,研究了BSN-3菌株产NK的产酶动力学,结果表明:NK的合成类型是滞后合成型。BSN-3菌株发酵液48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用45%的硫酸铵盐析沉淀部分杂蛋白,离心后,上清液用50%的硫酸铵盐析沉淀NK,再用CM-52层析,得到电泳纯的NK。NK的总收率为39%,提纯倍数为10.3。选用纤维蛋白平板法作为检测NK溶纤活性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NK水溶液在50℃以下对温度不敏感,可以常温保存。该酶在pH3.0~11.0范围内稳定。不同的金属离子对NK酶活的影响不同,Zn2+和Hg2+会抑制酶活。低浓度的Cu2+不影响酶活,高浓度的Cu2+会抑制酶活。不同物质对NK的热稳定性作用不同,其中3‰的明胶对酶的保护作用最好。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NK的生产,为该酶的保藏、运输等提供科学的依据,使NK能尽早开发为溶栓药物。
刘朔[10](2007)在《纳豆激酶基因密码子优化设计与合成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lis var.natto)产生的一种具有较强溶栓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国内外研究表明,该酶能显着溶解体内外血栓,明显缩短纤维蛋白的溶解时间,并具有激活静脉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降解和失活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剂(pAI-1)等功能。纳豆激酶的溶解血栓功效已得到广泛确证,但目前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推广利用,应用很有限,其原因是市场供给不足以及价格高。利用高效表达系统作为生物反应器,可低成本、规模化地大量生产纳豆激酶供更多人所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应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豆激酶高产工程菌,为纳豆激酶作为溶栓药物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条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从本课题组自主分离筛选的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后产酶提高幅度最大的纳豆菌诱变株DU115和野生纳豆菌BN10基因组DNA中扩增纳豆激酶成熟肽基因nkD和nk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nkD和pPICZα-A-nkB,DNA序列测定表明,nkD基因与nkB基因相比,有两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A107G以及C396T),A107G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的替代D36G(Asp→Gly)。将两重组表达载体经SscⅠ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X-33并实现了分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酶活性测定及热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纳豆激酶DNK与BNK在65℃处理15min,前者的热稳定性提高20%,比活力提高16.6%。对位点变化前后的纳豆激酶空间结构进行比较预测,由此可推断,第36位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可能与其酶热稳定性及活性提高密切有关。综合考虑,选择纳豆菌DU115纳豆激酶基因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材料。2.在不改变纳豆激酶DNK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毕赤酵母最偏爱的密码子,并参照原有纳豆菌DU115纳豆激酶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情况,部分使用次偏好密码子,从而尽量消除mRNA稳定的二级结构,设计并合成了纳豆激酶成熟肽基因(synkD)。所合成的synkD全长为848 bp,克隆入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与预期结果相一致。3.将人工合成的纳豆激酶基因synkD克隆入pPICZα-A质粒,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synkD,转化毕赤酵母X-33得到重组子,改造后的synkD表达水平比nkD高3.5倍。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重组酵母菌在BMGY培养基中增殖至OD600为5~6时,将菌体转入pH7.0的BMMY培养基中使菌体密度为OD值1.0,28℃诱导84 h,每24 h添加甲醇至终浓度为1.5%,优化后的纳豆激酶基因synkD摇瓶发酵表达量可达到112μg/mL,酶活性达到512 IU/mL。经十代传代实验证实重组转化子遗传稳定性良好。密码子优化后的纳豆激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显示出了商业应用潜力。
二、纳豆激酶分离提纯方法中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豆激酶分离提纯方法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甘露糖-6-磷酸概述 |
1.2.1 甘露糖-6-磷酸简介 |
1.2.2 甘露糖-6-磷酸的应用 |
1.2.3 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方法 |
1.3 多聚磷酸盐概述 |
1.4 多聚磷酸盐依赖型激酶概述 |
1.4.1 多聚磷酸盐激酶(PPKs)简介 |
1.4.2 多聚磷酸盐/ATP依赖型葡萄糖激酶(PPGK)简介 |
1.4.3 多聚磷酸盐依赖型葡萄糖/甘露糖激酶(PPGMK)简介 |
1.5 响应面及其方法 |
1.5.1 响应面法简介 |
1.5.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
1.6 检测方法 |
1.6.1 甘露糖-6-磷酸的检测方法 |
1.6.2 多聚磷酸盐的检测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与质粒 |
2.2.2 培养基 |
2.2.3 仪器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构建表达载体 |
2.3.2 目的基因的表达 |
2.3.3 粗酶的制备 |
2.3.4 蛋白诱导表达结果验证 |
2.3.5 蛋白催化活性的验证 |
2.3.6 酶活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2 蛋白电泳验证 |
2.4.3 薄层结果验证 |
2.4.4 核磁结果验证 |
2.4.5 酶活的测定 |
2.5 总结 |
第三章 单因素变量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反应时间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3 镁离子浓度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4 底物添加量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5 底物摩尔比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6 二价金属离子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7 多聚磷酸盐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3.8 甘露糖-6-磷酸合成反应转化率的检测方法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反应时间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4.3 镁离子浓度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4.4 底物添加量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4.5 底物摩尔比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4.6 二价金属离子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4.7 多聚磷酸盐对于甘露糖-6-磷酸合成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甘露糖-6-磷酸合成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方法选择与实验设计 |
4.3.2 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反应转化率检测方法 |
4.3.3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3.4 小试验证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BBD实验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4.4.2 响应面分析及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4.4.3 小试验证 |
4.5 总结 |
第五章 甘露糖-6-磷酸合成反应中试放大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 |
5.3.2 多聚磷酸盐依赖型激酶的制备 |
5.3.3 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反应中试放大 |
5.3.4 甘露糖-6-磷酸的分离提纯 |
5.3.5 分析方法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发酵 |
5.4.2 多聚磷酸盐依赖型激酶粗酶的验证 |
5.4.3 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反应中试放大与产物提纯 |
5.5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药食两用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产纤溶酶菌株的缘由 |
1.1 纤溶酶的作用 |
1.2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表现 |
1.3 纤溶酶的研究前景 |
2 国内高产纤溶酶菌株的筛选方法 |
2.1 菌源 |
2.2 菌种的筛选、分离、纯化方法 |
2.3 菌种形态及菌落特点 |
3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4 纳豆激酶产量提高的途径 |
4.1 纳豆激酶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4.2 菌种的筛选 |
5 纳豆激酶的生理生化特性 |
6 测定纳豆激酶活性的方法 |
7 影响纳豆激酶稳定性的因素 |
(3)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纳豆简介 |
1.2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 |
1.3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
1.3.1 纳豆激酶的结构 |
1.3.2 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 |
1.3.3 血栓性疾病及形成机制和溶栓类药物 |
1.3.4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 |
1.3.5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1.3.6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1.3.7 纳豆激酶发酵的研究 |
1.3.8 纳豆激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3.9 纳豆和纳豆激酶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 |
1.4 纳豆医疗保健功能 |
1.4.1 溶血栓--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1.4.2 防癌、抗癌 |
1.4.3 抗菌作用 |
1.4.4 调节肠功能 |
1.4.5 抗氧化性 |
1.4.6 预防骨质疏松症和促凝血作用 |
1.4.7 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
1.4.8 降血压 |
1.4.9 防治糖尿病作用 |
1.4.10 其他营养、医疗功效 |
2 引言 |
2.1 立题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来源 |
3.1.2 培养基和溶液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3.2.2 纳豆制备 |
3.2.3 种子液的制备 |
3.2.4 粗酶液的制备 |
3.2.5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 |
3.2.6 纳豆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
3.2.7 纳豆粉及灭菌黄豆粉和生黄豆粉的制备 |
3.2.8 异黄酮的提取 |
3.2.9 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和质谱分析 |
3.2.10 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
3.2.11 GC-MS检测分析 |
3.2.12 小鼠的急性毒理试验 |
3.2.13 纳豆粉主要成分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4.1.1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 |
4.1.2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鉴定和分类学地位 |
4.2 纳豆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4.2.1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确定及其生长曲线绘制 |
4.2.2 纳豆激酶的测定 |
4.2.3 物料厚度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4 不同碳源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5 不同生长因子添加物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6 不同无机盐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7 不同含水量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8 不同接种量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9 后熟时间对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影响 |
4.2.10 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重要因素的响应面优化 |
4.3 纳豆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4.3.1 纳豆发酵中的异黄酮的变化 |
4.3.2 纳豆挥发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4.4 康肽纳豆胶囊产品开发 |
4.4.1 康肽纳豆胶囊的毒理实验 |
4.4.2 康肽纳豆胶囊主要成分测定 |
4.4.3 生产工艺的确立 |
4.4.4 质量标准的建立 |
5 讨论 |
5.1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5.2 纳豆激酶的测定 |
5.3 纳豆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5.4 纳豆中的异黄酮研究 |
5.5 纳豆挥发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
5.6 康肽纳豆胶囊的毒理实验 |
5.7 康肽纳豆胶囊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确立 |
6 结论 |
6.1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筛选 |
6.2 纳豆激酶酶活的测定方法的探索 |
6.3 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条件优化 |
6.4 纳豆中的异黄酮研究 |
6.5 纳豆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6.6 康肽纳豆胶囊的毒理实验 |
6.7 康肽纳豆胶囊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确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1 康肽纳豆胶囊企业标准 |
附件 2 食品卫生许可证和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 |
(4)超滤法提取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方法 |
1.3.1 纳豆激酶粗酶液的制备 |
1.3.2 纳豆激酶的膜分离方法 |
1.3.3 膜通量的测定 |
1.3.4 纳豆激酶层析分离 |
1.3.5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 |
1.3.6 纳豆激酶含量的测定 |
1.3.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操作压力下纳豆激酶料液的膜通量 |
2.2 不同料液温度下纳豆激酶料液的膜通量 |
2.3 不同料液pH时纳豆激酶料液的膜通量 |
2.4 超滤液测得的纳豆激酶层析图谱 |
2.5 超滤液纳豆激酶纯度鉴定 |
3 结论 |
(5)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胶囊化的目的和意义 |
1.3 选择微胶囊壁材的基本原则 |
1.4 食品中常用的微胶囊壁材 |
1.5 食品微胶囊化方法 |
1.6 纳豆激酶活性保持的研究进展 |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滤法提取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优化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凝聚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的技术参数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 复凝聚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工艺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电镜观察 |
3.6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稳定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豆激酶固定化微胶囊制备技术参数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形态观察 |
4.6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稳定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糊精包络法制备纳豆激酶微胶囊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5 纳豆激酶微胶囊的电镜观察 |
5.7 三种包埋方法的比较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溶栓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提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豆豉溶栓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第二章 豆豉溶栓酶液体发酵的优化 |
第三章 豆豉溶栓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纳豆激酶分纯特点及发酵液预处理 |
1.1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的特点 |
1.2 发酵液的预处理 |
2 传统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 |
3 新型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 |
3.1 超顺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微球 |
3.2 膨胀床吸附 |
3.3 反胶团萃取 |
3.4 金属螯合双水相亲和分配技术 |
4 纳豆激酶生产分离的中试工艺 |
5 展望 |
(9)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溶栓剂 |
1.2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
1.2.1 纳豆激酶的发现 |
1.2.2 纳豆激酶的纯化制备 |
1.2.3 纳豆激酶的一级结构 |
1.2.4 纳豆激酶的三级结构 |
1.2.5 纳豆激酶的基因结构 |
1.2.6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 |
1.2.7 纳豆激酶酶活的测定 |
1.2.8 纳豆激酶的生物活性 |
1.2.9 纳豆激酶溶血栓的高效安全性 |
1.2.10 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筛选及液体发酵研究 |
1.2.11 纳豆激酶的开发及前景 |
第二章 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诱变、筛选 |
2.1 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芽孢悬液的制备 |
2.2.2 紫外诱变 |
2.2.3 菌株筛选 |
2.2.4 酪蛋白平板粗筛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诱变时间的确定 |
2.3.2 纤维蛋白平板法初筛结果 |
2.3.3 液体复筛结果 |
2.3.4 酪蛋白平板初筛与纤维蛋白原平板初筛结果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BSN-3菌株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 |
3.1.1 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培养基的优化 |
3.2.2 最佳发酵温度和时间 |
3.2.3 培养基初始pH的确定 |
3.2.4 最佳装液量的确定 |
3.2.5 酶活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培养基的优化 |
3.3.2 最佳发酵温度和时间 |
3.3.3 培养基初始pH的确定 |
3.3.4 最佳装液量的确定 |
3.3.5 酶活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主要培养基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几种测粗纳豆激酶酶活的方法及其比较 |
4.2.2 BSN-3菌株产纳豆激酶的产酶动力学 |
4.2.3 纳豆激酶的纯化 |
4.2.4 温度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4.2.5 pH值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4.2.6 金属离子的影响 |
4.2.7 一些物质对纳豆激酶的保护作用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几种测粗纳豆激酶酶活的方法及其比较 |
4.3.2 BSN-3菌株的产酶动力学 |
4.3.3 纳豆激酶的纯化结果 |
4.3.4 温度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4.3.5 pH值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4.3.6 金属离子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4.3.7 一些物质对纳豆激酶的保护作用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纳豆激酶基因密码子优化设计与合成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及缩写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纳豆激酶研究概述 |
1.1 纳豆激酶的分子结构 |
1.1.1 纳豆激酶的基因结构 |
1.1.2 纳豆激酶的蛋白质结构 |
1.2 纳豆激酶的生化特性 |
1.2.1 纳豆激酶的分子量 |
1.2.2 纳豆激酶的pI值 |
1.2.3 纳豆激酶的稳定性 |
1.2.4 纳豆激酶的底物特异性 |
1.3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 |
1.4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 |
1.4.1 纤维蛋白平板法 |
1.4.2 纤维蛋白块溶解时间测定法 |
1.4.3 四肽底物法 |
1.4.4 血清板法 |
1.4.5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1.4.6 水解酪蛋白测定法 |
1.5 纳豆激酶国内外开发现状 |
1.6 纳豆激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6.1 纳豆激酶基因的表达 |
1.6.2 基因工程纳豆激酶的开发应用前景 |
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2.1 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的优点 |
2.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组成 |
2.2.1 毕赤酵母表达的宿主菌 |
2.2.2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
2.3 影响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因素 |
2.3.1 外源基因的特性 |
2.3.2 载体的选择 |
2.3.3 宿主菌的选择 |
2.3.4 转化子的拷贝数 |
2.3.5 表达条件 |
2.4 密码子偏好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
2.5 密码子优化以提高外源蛋白在Pichia pastoris中表达水平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纳豆激酶第36位氨基酸突变对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纳豆激酶基因的PCR扩增 |
2.2 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鉴定 |
2.3 纳豆菌DU115、BN10纳豆激酶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
2.4 重组酵母菌的转化和鉴定结果 |
2.5 纳豆激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
2.6 重组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2.7 DNK与BNK酶学性质比较 |
2.8 纳豆激酶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
2.9 纳豆激酶成熟肽的三维结构及电子云密度分析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豆激酶基因nkD密码子优化设计及其全基因合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纳豆激酶基因synkD的合成 |
2.2 synkD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结果 |
3 讨论 |
3.1 纳豆激酶基因nkD密码子的优化 |
3.2 基因合成的方法 |
3.3 SOEing-PCR法在合成synkD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合成的纳豆激酶基因synkD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 重组毕赤酵母的PCR鉴定 |
2.3 synkD、nk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比较 |
2.4 重组酵母菌X-synkD的表达条件优化 |
2.5 重组酵母的遗传稳定性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合成基因所用的引物 |
附录2:实验中部分测序报告 |
附录3:实验报告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纳豆激酶分离提纯方法中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露糖-6-磷酸的合成工艺研究[D]. 朱文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药食两用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J]. 关海琳. 生物技术世界, 2014(02)
- [3]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D]. 朱宇刚.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4)
- [4]超滤法提取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优化[J]. 陈景鑫,刘妍妍,沙维,张丽萍. 食品科技, 2010(05)
- [5]纳豆激酶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D]. 陈景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09)
- [6]溶栓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提纯研究[D]. 张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3)
- [7]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J]. 史丰坤,刘建军,赵祥颖.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8]纳豆激酶的功能及研究进展[A]. 何彬彬,柴同杰. 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 2008
- [9]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 余功保.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纳豆激酶基因密码子优化设计与合成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D]. 刘朔.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