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铁路行包运输的现状及营销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池[1](2020)在《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件货物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寄递的时效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铁路改革和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铁快运应运而生,凭借速度快、覆盖广、可靠性高等优势已初步打开小件货物运输市场,但目前其市场份额还不足5%,高铁快运的诸多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基于此,深入分析我国高铁快运竞争力现状,探索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方法,把握我国高铁快运的市场前景,对高铁快运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高铁快运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高铁快运竞争力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国内外高铁快运的发展历程和生存现状,通过SWOT方法对我国高铁快运的优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借鉴现有研究中的评价指标,对影响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构建较为全面的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邮政(EMS)速递、中通快递、圆通速递、顺丰速运、韵达速递等具有代表性的快递企业进行对比;通过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应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这六家小件货物运输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铁快运竞争力较弱,尤其在最关键因素市场规模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为了进一步研究高铁快运市场的发展前景,通过指数平滑法和Logit模型对高铁快运的市场分担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高铁快运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最后,对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结果和高铁快运市场份额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我国高铁快运竞争力的有效对策建议,为高铁快运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邵翊辰[2](2019)在《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快运需求对于运输服务的质量愈发敏感。快运班列是铁路部门为满足快运需求而推出的货运产品,提升其运输服务质量有利于吸引潜在货源,高水准的运输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行方案的编制。因此,考虑快运班列开行方案与运输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弹性需求下优化快运班列的开行方案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收益,扩大市场份额。快运班列具有开行时间相对固定的特点,考虑到目前快运需求对运输服务时效性的敏感性较高,本文在对快运班列开行方案进行研究时会考虑班列的开行时间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生成包含班列开行时间的开行方案。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组织现状分析。阐述了铁路快速货运的基本内涵和运输组织流程,并总结了快速货运的基本特征;其次,对我国货运市场现状进行统计并分析了铁路货运占比较低的原因;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快速货运主要产品及其特点,在对我国快速货物运输组织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快速货物运输组织存在的不足。(2)详细研究了快运班列的开行方案与快运需求之间的互馈关系。首先根据铁路货物品类的划分,对铁路快运需求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各类需求的特点;之后介绍了快运班列开行方案的内涵并分析了影响快运班列开行的因素;然后在快运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各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快运需求弹性变化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根据需求在运量上的弹性变化,基于广义费用和logit模型,建立了弹性需求函数;最后通过虚拟算例量化分析了快运班列的开行方案与快运需求之间的互馈关系。(3)建立了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模型。首先阐述了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的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弹性需求下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和设计内容;之后考虑弹性需求约束、需求满足约束、弧段能力约束以及中间节点流量平衡约束,以铁路运输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模型。(4)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改进的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弹性需求下和固定需求下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结果进行求解,并分析了优化快运班列运行径路、停站方案和开行时间对快运需求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服务网络设计时考虑弹性需求的影响可以提高铁路部门运输收益、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来自其他运输方式的运量转移。
罗锦[3](2018)在《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行包快件运输需求不断增加,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铁路企业开展行李包裹快件运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全面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背景下,对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对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探索,有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了解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现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而保证铁路行李包裹快件运输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铁路运输部门关注的重点。论文首先探讨了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相关的理论,分析了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的发展现状,通过SWOT方法定性分析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的内外部竞争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建立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其次,对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分别按“站到站”(行李、普通包裹运输)和“门到门”(铁路快件、高铁快运包裹运输)两种方式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其竞争力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选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再次,运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分别对“站到站”和“门到门”进行竞争力评价。对于“门到门”行包快件运输,选取顺丰速运、邮政(EMS)速递、申通快递、天天快递等具有代表型快递企业进行对比,通过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数据,运用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模型逐级计算二级指标C、一级指标B、评价目标A的关联度系数;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得出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并针对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的竞争力情况提出相应的决策性建议。针对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其竞争力的决策性建议。通过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开展市场营销扩大市场规模;加速实现智能化物流,降低高铁快运营成本;改善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和自身渠道建设,加强申诉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售后服务等方面来提高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的竞争力。
樊一星[4](2016)在《G火车站行包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人们对物流运输服务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铁路总公司对铁路货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调整。行包运输作为改革的一部分,也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丰富运输产品。在原有旅客行包、站到站包裹及快运包裹等运输产品的基本上,充分利用夕发朝至旅客列车陆续推出了时限快运、次日达等门到门产品,缩短了运输时间、丰富了运输产品,极大地满足了顾客需求。长时间以来,铁路行包运输一直作为铁路旅客运输的附属品。其运输的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都属于铁路旅客运输,很难发挥铁路行包运输在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等方面的优势。G火车站行包业务面临着许多困难:定价机制欠缺灵活性,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人力成本高,作业场地布局设置不合理,作业时间长,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本文以G火车站行包运输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研究国内外货物运输,主要是铁路行包运输的研究情况为后续的问题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并基于行业分析和铁路运输特点,运用各种工具分析G火车站行包运输服务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主要问题的成因和改进方向;重点探索G火车站行包运输改善服务环境、改进运输设施设备、加强信息沟通,强化工作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等措施。达到降低运价、缩短运输时间、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铁路货物运输的行业分析,特别重点对G火车站行包运输发展前景、自身优势、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来探索优化G火车站行包运输作业服务,健全运作机制,降低成本,适应物流运输新形势,有针对性的提高其服务质量。
贾永刚,左琼,魏然[5](2014)在《铁路快运班列组织优化及营销对策探讨》文中认为在阐述我国快捷货运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快运运量及货源结构变化,探讨影响铁路快运班列在运输时效、运输价格、运输能力及物流增值服务等方面竞争力的因素,提出加强快运班列管理与考核、减少快运班列中转与甩挂作业、增强快运班列运价机制灵活性、加强快运班列运能保障及开发快运班列新产品等建议。
刘坤[6](2014)在《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规划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输行业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历来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行业,特别是快捷货物运输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是越发凸显。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铁路快捷货运的重要分支,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组织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铁路快捷货物运输未来的发展,而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服务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水平。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分别是从网络布局以及网络功能的层面对行包快运进行研究的。提高行包快运服务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水平是进一步完善行包快运组织工作的必要前提,是优化行包快运系统资源,提高行包快运组织效率,增加行包快运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对行包快运服务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阐述国内外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规划和设计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行包快运系统进行分析。以行包快运专列为例,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利用节点重要度计算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进行规划。以西北地区三省两区的五个城市的相关指标为依据,结合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对五个城市的节点等级进行划分。根据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设计的特点,从一般化的网络设计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分析运输网络以及运输服务网络问题的研究内容及特点,并对运输服务网络设计的基础模型进行研究。考虑综合交通大力发展的趋势,最后构建多式联运联合直达行包快运专列的服务网络设计模型并结合具体算例进行验证。
陈敏[7](2013)在《客货分线条件下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铁路都采用客货共线的运输组织模式,铁路货运能力受限,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受到制约。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和客运专线的逐步建成,我国主要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线,货运能力将逐步得到释放;同时,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使我国现代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呈现空前的增长,这为铁路货运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激烈竞争也迫使铁路货运企业必须加速自身改革,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何在客货分线新形势下制定合理的货运营销策略已成为我国铁路货运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的现状和市场营销环境作了分析,结合客货分线后货运市场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既有线铁路货运需求和供给特征,并利用ARIMA模型对我国铁路货运分品类货物的货运量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客货分线后的铁路货运市场进行了细分和定位。在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思路,对货运产品的设计及组织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组织形式、货物品类、产品层次、时效性及开行方式这五个方面对货运产品作了设计和开发。论文从建立灵活的运价体系、完善营销渠道、加大促销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及服务质量等方面为营销活动提出了建议,为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部门制定货运营销计划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的依据。最后,分析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货运市场,并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货运营销工作提出了建议。图17幅,表9个,参考文献60篇。
刘胜[8](2012)在《铁路行包运输调度优化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小件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铁路行包运输作为小件行包运输的中坚力量,正在面临新形势、新机遇的挑战。在铁路行包运输调度现代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以往的以人工经验为主的行包调度模式亟待改变。研究如何将铁路行包运输调度从生产型调度向经营型调度转变,实现对内管理和对外服务的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铁路行包运输调度的指挥体系和调度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铁路行包运输基本装运原则,研究了三级调度体系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的优化,并从装运实施方案的优化出发,重点研究了直达行包和中转行包装运组织的调度优化问题。首先,基于现有铁路行包调度体系结构和职能,深入分析了行包调度指挥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提出了调度优化的必要性和主要优化问题。其次,针对行包调度指挥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统计分析、监控预警、运能调配三方面对三级调度部门职能分别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优化理论优化了调度信息传递流程,并给出了行包调度指挥信息平台初步架构。然后,针对直达行包装运实施问题,从直达装运车次的优化选择和分车次装车计划调度调整两方面进行优化。在分析装车计划调整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分车次调度调整优化模型,以解决在装运行包广义收入最大的优化目标前提下,同时兼顾货物装运优先等级的问题。运用lingo12.0编程求解案例,给出各站实际装车计划调整结果。最后,针对中转行包装运调度的决策,给出中转装运车次的衔接优化选择策略。通过中转决策指标体系的架构,依托模糊数学思想,提出了运用改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辅助决策,并结合大客户行包转运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科学性。
王建建[9](2012)在《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各行业节能减排是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物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主体,如何促进物流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物流,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减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铁路快运网络,结合在中铁快运的实习经历,系统分析和研究了中铁快运网络和运输资源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借助铁路运输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优势,提出了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把低碳环保的思想和技术融入到中铁快运物流服务中,设计出集采、供、运、储、销为一体的全程低碳物流服务模式,并以此整合资源,拓展服务范围,增加物流服务附加值,提高中铁快运的市场竞争力。在定量分析中铁快运一体化物流运作模式对碳排放影响方面,本文利用IPCC移动源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中铁快运一年内单位运输周转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传统道路运输为主物流服务模式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碳排放量进行对比,得出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中采用的一体化运输方案具有低碳排放优势。加之该物流服务模式中采用了低碳采购、低碳包装与流通加工、低碳仓储、低碳分销和逆向物流,从而全面证实了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性。最后对该服务模式提出完善措施,以增强其实际操作性。
李秀泉,武忠凯[10](2011)在《铁路行包运输物流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在物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行包运输这种快捷的物流形式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认为主要在于体制不合理,产品不合适市场需求,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不强,信誉不好,市场营销力度不够,缺乏末端配送等。提出了和物流公司联盟以提高市场份额,强化物流服务意识,建立健全运营体制和机制,实现资源市场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行包运输方案,加大营销力度等措施,促进铁路行包物流化的发展。
二、我国铁路行包运输的现状及营销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铁路行包运输的现状及营销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结论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铁快运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高铁快运相关概念 |
2.1.1 高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动车组 |
2.1.2 高铁快运的概念界定 |
2.1.3 高铁快运运输组织模式 |
2.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1 竞争力的定义 |
2.2.2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及理论 |
2.2.3 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
2.2.4 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 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
2.3.1 综合评价方法 |
2.3.2 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高铁快运发展现状 |
3.1 国外高铁快运发展情况 |
3.1.1 业务开展情况 |
3.1.2 组织模式情况 |
3.2 我国高铁快运发展情况 |
3.2.1 业务开展情况 |
3.2.2 组织模式情况 |
3.3 我国高铁快运产品及适运货类分析 |
3.3.1 高铁快运产品 |
3.3.2 高铁快运适运货类 |
3.4 我国高铁快运发展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S) |
3.4.2 劣势分析(W) |
3.4.3 机会分析(O) |
3.4.4 威胁分析(T) |
3.4.5 SWOT定性分析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研究 |
4.1 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选取与构建 |
4.1.4 指标体系说明 |
4.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组合评价模型 |
4.2.1 TOPSIS法 |
4.2.2 熵权法 |
4.2.3 熵权TOPSIS法的具体评价模型 |
4.3 我国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 |
4.3.1 选取评价对象 |
4.3.2 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数据 |
4.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高铁快运单项竞争力评价 |
4.3.4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高铁快运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快运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
5.1 我国快递市场的发展现状 |
5.1.1 总量与收入现状 |
5.1.2 空间分布 |
5.1.3 结构分布 |
5.2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我国快递市场业务量预测 |
5.2.1 指数平滑法基本原理 |
5.2.2 快递业务量预测 |
5.3 高铁快运市场分担量研究 |
5.3.1 Logit模型构建 |
5.3.2 广义费用函数构建 |
5.3.3 高铁快运市场分担量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高铁快运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创新多种运输组织模式,扩大市场规模 |
6.2 加强与快递企业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
6.3 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 |
6.4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Matlab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3 现有研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
2.1 铁路快速货运基本内涵 |
2.1.1 铁路快速货运基本内涵 |
2.1.2 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组织流程 |
2.2 快速货运基本特征 |
2.3 货运市场分析 |
2.3.1 社会货运市场分析 |
2.3.2 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
2.4 国内外铁路快速货运现状 |
2.4.1 国外铁路快速货运组织概况 |
2.4.2 国内铁路快速货运组织形式分析 |
2.4.3 国内铁路快速货运组织概况 |
2.5 我国快速货物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快运班列开行方案与快运需求的互馈关系研究 |
3.1 铁路快运需求的分类及特点 |
3.1.1 铁路快运需求的分类 |
3.1.2 铁路快运需求的特点 |
3.2 快运班列开行方案的内涵 |
3.2.1 快运班列开行方案的内容 |
3.2.2 快运班列开行方案的影响因素 |
3.3 快运需求弹性变化分析 |
3.3.1 快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快速货运弹性需求函数 |
3.4 快运班列开行方案与快运需求互馈关系分析 |
3.4.1 快运需求对快运班列开行方案的影响关系分析 |
3.4.2 快运班列开行方案对快运需求影响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 |
4.1 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简介 |
4.2 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 |
4.2.1 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原则 |
4.2.2 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目标 |
4.2.3 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内容 |
4.3 弹性需求下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模型 |
4.3.1 符号定义 |
4.3.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4.4 求解方法 |
4.4.1 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 |
4.4.2 算法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5 算例分析 |
5.1 算例背景及路网情况 |
5.2 参数标定及需求数据 |
5.3 算例求解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1.2 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
2.1.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2.2 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
2.2.1 综合评价方法 |
2.2.2 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2.2.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发展现状 |
3.1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业务种类 |
3.1.1 行包(普通包裹)运输 |
3.1.2 小件货物快运 |
3.1.3 高铁快运 |
3.2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现状分析 |
3.3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环境分析 |
3.3.1 内部竞争分析 |
3.3.2 外部竞争分析 |
3.4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发展SWOT定性分析 |
3.4.1 优势(Strengths)分析 |
3.4.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3.4.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3.4.4 威胁(Threats)分析 |
3.4.5 SWOT定性分析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
4.1 构建指标体系依据 |
4.1.1 构建目的 |
4.1.2 构建原则 |
4.1.3 构建方式 |
4.2 按“站到站”行包运输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影响因素分析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类 |
4.3 按“门到门”快件运输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1 影响因素分析 |
4.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类 |
4.4 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5 构建基于关联分析的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4.5.1 构建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矩阵 |
4.5.2 确定最优指标集 |
4.5.3 评价指标值规范化处理 |
4.5.4 确定规范化处理后的参考数据列 |
4.5.5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
4.5.6 建立多层次评价模型 |
4.5.7 优劣排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 |
5.1 “站到站”行包运输竞争力评价 |
5.1.1 选取评价对象 |
5.1.2 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数据 |
5.1.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1.4 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5.1.5 评价结果分析 |
5.2 “门到门”快件运输竞争力评价 |
5.2.1 选取评价对象 |
5.2.2 收集和整理评价指标数据 |
5.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2.4 多层次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5.2.5 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的决策建议 |
6.1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开展市场营销扩大市场规模 |
6.2 加速实现智能化物流,降低高铁快运运营成本 |
6.3 改善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 |
6.4 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和自身渠道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述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G火车站行包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G火车站行包服务概况 |
2.1 铁路行包服务质量概述 |
2.2 G火车站行包服务现状与特点 |
2.2.1 G火车站行包服务现状 |
2.2.2 G火车站行包服务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G火车站行包服务质量存在问题 |
3.1 行包服务质量问卷设计与调查 |
3.2 统计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G火车站行包服务质量主要原因分析 |
4.1 行包服务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性不足 |
4.1.1 运价形成机制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 |
4.1.2 对周边货物市场的运输服务需求响应不足 |
4.1.3 现有的行包服务措施不足以响应客户的需求 |
4.1.4 服务质量信息的内部响应质量有待提高 |
4.2 行包服务的有形性展示不佳 |
4.2.1 行包服务设施落后 |
4.2.2 服务环境亟需改善 |
4.2.3 外部营销乏力 |
4.3 移情性方面的差距 |
4.3.1 顾客期望与职工感知间的差距 |
4.3.2 职工感知和管理者认识间的差距 |
4.4 行包服务保证性仍不强 |
4.4.1 服务标准和监督存在的不足 |
4.4.2 服务理念缺少具体的执行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G火车站行包服务质量的改进对策 |
5.1 改善车站行包服务设施 |
5.1.1 提升车站的行包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
5.1.2 推行集装化运输 |
5.1.3 提高车站行包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 |
5.1.4 改善服务环境 |
5.2 改进行包运价管理体系 |
5.2.1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价浮动机制 |
5.2.2 加强行包运输成本核算 |
5.3 加强各环节信息沟通 |
5.3.1 主动同客户沟通 |
5.3.2 进一步加强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 |
5.4 强化服务标准的培训与执行 |
5.4.1 通过加强培训以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
5.4.2 服务质量标准的执行与评价 |
5.4.3 激励与考核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附件 |
(5)铁路快运班列组织优化及营销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快捷货运行业发展分析 |
1.1 发展现状 |
1.2 区域特征 |
1.3 发展趋势 |
2 铁路快运班列市场分析 |
2.1 铁路行包运输分析 |
2.2 货源结构变化 |
3 影响铁路快运班列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
3.1 运输时效 |
3.2 运输价格 |
3.3 运输能力 |
3.4 物流服务 |
4 快运班列组织优化及营销对策 |
4.1 加强快运班列管理与考核 |
4.2 减少快运班列中转与甩挂作业 |
4.3 增强快运班列运价机制灵活性 |
4.4 加强快运班列运能保障 |
4.5 发展快运班列物流服务 |
4.6 开发快运班列新产品 |
5 结束语 |
(6)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规划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铁路行包快运系统分析 |
2.1 铁路行包快运供需分析 |
2.2 铁路行包快运作业过程分析 |
2.3 费用分析 |
2.4 专列运输组织形式分析 |
2.5 铁路行包快运专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2.5.1 铁路行包快运专列存在的问题 |
2.5.2 行包快运专列改进措施 |
3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规划 |
3.1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规划原理 |
3.2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规划方法 |
3.2.1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节点的划分 |
3.2.2 节点的聚类分析 |
4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设计基础 |
4.1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设计的目的 |
4.2 铁路行包快运网络设计方法 |
4.2.1 网络设计问题研究内容 |
4.2.2 运输网络设计问题研究内容 |
4.2.3 运输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研究内容 |
4.2.4 运输服务网络设计的模型 |
5 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设计模型 |
5.1 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描述 |
5.2 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设计模型的构建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符号说明 |
5.2.3 模型构建 |
5.3 算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客货分线条件下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市场营销理论研究概况 |
1.2.2 国外铁路市场营销概况 |
1.2.3 国内铁路市场营销概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
2.1 铁路货运市场基本概况 |
2.1.1 铁路货运市场现状 |
2.1.2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需求与供给特征分析 |
2.2.1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
2.2.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需求特征分析 |
2.2.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供给特征分析 |
2.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铁路货运量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
3.1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市场细分 |
3.1.1 铁路货运市场细分的作用 |
3.1.2 铁路货运市场细分 |
3.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目标市场选择 |
3.2.1 铁路货运目标市场选择的考虑因素 |
3.2.2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目标市场选择 |
3.3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产品的市场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4 客货分线后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 |
4.1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的发展思路 |
4.2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的SWOT分析 |
4.2.1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的内部优势(S) |
4.2.2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的内部劣势(W) |
4.2.3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面临的外部机会(O) |
4.2.4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面临的外部威胁(T) |
4.2.5 通过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 |
4.3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产品设计 |
4.3.1 铁路货运产品的概念 |
4.3.2 我国现有的铁路货运产品 |
4.3.3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产品设计理念 |
4.3.4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产品设计 |
4.3.5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典型产品组织形态设计 |
4.4 客货分线后铁路货运营销策略 |
4.4.1 价格策略 |
4.4.2 渠道策略 |
4.4.3 促销策略 |
4.4.4 人员策略 |
4.4.5 过程策略 |
4.4.6 顾客服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广铁集团货运营销策略研究 |
5.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介 |
5.2 广东省货运市场分析 |
5.2.1 广东省货运市场概况 |
5.2.2 广东省铁路货运市场分析 |
5.3 广东省铁路货运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
5.3.1 广东省货运市场细分 |
5.3.2 广东省货运目标市场选择及定位 |
5.4 广东省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 |
5.4.1 广铁集团货运营销实践 |
5.4.2 广铁集团铁路货运营销对策及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铁路行包运输调度优化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内外行包运输现状 |
1.1.2 行包调度指挥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行包运输相关优化研究现状 |
1.2.1 行包运输体系相关研究 |
1.2.2 行包装运组织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铁路行包运输调度内容分析 |
2.1 行包调度组织体系 |
2.1.1 行包调度基本原则 |
2.1.2 行包调度体系结构 |
2.1.3 现行三级调度相关职能 |
2.2 行包调度业务流程 |
2.2.1 行包装运组织原则 |
2.2.2 行包装运组织业务流程 |
2.2.3 行包调度管理流程 |
2.3 行包调度优化的问题分析 |
2.3.1 行包调度指挥的特殊性 |
2.3.2 三级调度体系优化问题 |
2.3.3 直达行包装运组织问题 |
2.3.4 中转行包装运组织问题 |
3 行包运输三级调度体系优化 |
3.1 行包调度指挥过程中的问题 |
3.2 三级调度职能优化 |
3.2.1 总公司行包调度职能优化 |
3.2.2 分公司行包调度职能优化 |
3.2.3 车站营业部调度职能优化 |
3.3 三级调度信息流程优化 |
3.3.1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
3.3.2 增强信息共享功能 |
3.3.3 优化信息传递过程 |
3.3.4 健全调度信息平台 |
4 直达行包装运组织的调度优化 |
4.1 直达装运车次优化选择 |
4.2 分车次装车计划调度调整优化 |
4.2.1 装车计划调整的影响因素 |
4.2.2 基本假定 |
4.2.3 约束条件分析 |
4.2.4 广义收入函数 |
4.2.5 装车计划调整模型构建 |
4.3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4.3.1 不同货物等级的权重 |
4.3.2 模型求解步骤 |
4.4 装车计划调度调整实证分析 |
4.4.1 实例说明及数据整理 |
4.4.2 模型基本参数的确定 |
4.4.3 基于lingo软件的模型求解 |
4.4.4 装车计划调整结果 |
5 中转行包装运组织的调度优化 |
5.1 中转装运车次优化选择 |
5.2 分流中转节点选择原则 |
5.3 中转站优选决策指标体系 |
5.3.1 优选决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3.2 优选决策指标体系的构架 |
5.4 分流中转方案决策优化 |
5.4.1 改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5.4.2 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确定 |
5.4.3 中转方案优选的实证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行包调度优化待解决的问题 |
6.3 行包调度指挥系统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一体化低碳物流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低碳物流发展现状 |
2.1 国外低碳物流业现状 |
2.2 我国低碳物流业现状 |
2.3 物流服务耗能与环境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与中铁快运发展状况 |
3.1 物流服务模式概述 |
3.2 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定义和特征 |
3.2.1 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定义 |
3.2.2 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特征 |
3.3 中铁快运发展状况 |
3.3.1 中铁快运运输网络状况 |
3.3.2 中铁快运信息网络状况 |
3.3.3 中铁快运物流服务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4 中铁快运开展一体化低碳物流SWOT分析 |
4.1 方法简介 |
4.2 中铁快运开展一体化低碳物流SWOT分析 |
4.2.1 经营优势(Strength) |
4.2.2 竞争劣势(Weakness) |
4.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4.2.4 面临挑战(Threat) |
4.3 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SWOT分析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构建与低碳论证分析 |
5.1 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构建 |
5.1.1 服务对象 |
5.1.2 业务流程 |
5.1.3 管理方式 |
5.1.4 控制手段 |
5.2 低碳论证分析 |
5.2.1 铁路运输能耗计算 |
5.2.2 道路运输能耗计算 |
5.2.3 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
5.2.4 算例实证对比分析 |
5.2.5 对比分析结论 |
5.3 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完善措施 |
6.1 政策环境支持 |
6.2 物流标准化 |
6.3 低碳物流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
6.4 探索高速铁路发展行包运输 |
6.5 电子商务平台辅助分销 |
6.6 本章小结 |
7 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案例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铁快运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表 |
附录B 普通载货汽车月度运行情况调查表 |
附录C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铁路行包运输物流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行包运输的现状分析 |
1.1 行包运输市场份额同比降低。 |
1.2 组织机构不合理。 |
1.3 运能紧张与运力虚靡现象并存。 |
1.4 行包运输物流规划不合理。 |
1.5 物流服务意识不强。 |
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2.1 体制的因素。 |
2.2 提供的产品不合适市场需求。 |
2.3 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差。 |
2.4 社会信誉不高。 |
2.5 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
2.6 物流末端配送功能不强。 |
3 铁路行包运输发展对策 |
3.1 联盟物流公司。和物流公司联盟, 以提高铁路行包市场份额。利用物流公司发达的配送网络, 完善铁路行包的末端配送服务, 是铁路行包运输物流化的捷径, 可以实现双方共赢, 对我国物流业综合水平提升会有很大地推动作用。 |
3.2 强化物流服务意识。 |
3.3 建立健全运营体制和机制, 实现资源市场配置。 |
3.4 制定科学合理的行包运输方案。 |
3.5 加大营销力度。 |
4 结束语 |
四、我国铁路行包运输的现状及营销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快运竞争力评价与市场前景分析[D]. 刘美池.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弹性需求下铁路快运班列动态服务网络设计研究[D]. 邵翊辰.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铁路行包快件运输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 罗锦.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4]G火车站行包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研究[D]. 樊一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5]铁路快运班列组织优化及营销对策探讨[J]. 贾永刚,左琼,魏然. 铁道货运, 2014(09)
- [6]铁路行包快运服务网络规划及设计研究[D]. 刘坤.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7]客货分线条件下既有线货运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研究[D]. 陈敏. 中南大学, 2013(06)
- [8]铁路行包运输调度优化的方法研究[D]. 刘胜.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9]中铁快运一体化低碳物流服务模式研究[D]. 王建建.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10]铁路行包运输物流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李秀泉,武忠凯. 物流科技, 2011(09)